1

两方面原因都有。英军确实很强,清军也确实太怂。

先说英军。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时代。

不要小看英国人在当时取得的这个成就。因为站在1840年代那个时间截点,全世界只有英国一个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以大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生产。

而有了大机器生产这个前提,英国在当时具备了对全世界都“降维打击”的资本。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吊打”。

举个例子说,英国决定对清政府动武后,英军从本土到广州,坐船只要三个月时间,驻印度的英军以及印度仆从军坐船到广州只要一个月时间。而清政府从四川、甘肃、黑龙江调往东南沿海的增援部队,却要走半年。

咱们常说,鸦片战争是本土作战,英军是远道而来,清军是以逸待劳。可从调兵时间这一个点来看,到底谁是“逸”,谁是“劳”呢?


整个鸦片战争期间,前后一共有二十万清军参战,而英军只有两万。清军看似人多,可这二十万人分布在数千公里长的海岸线,每个防御点的兵力都比人家少,机动能力又不如人。以至于每次战斗,清军实际上都是以寡敌众。

这种能以局部优势完全消除整体兵力不足的表现,就是当时两国综合国力的差距。

并且,即便是硬碰硬,当时的清军也打不过英军。英军攻打广州时,清政府准备了大半年构筑的工事(林则徐修筑的炮台),英军直接就强攻,20天摧毁20座炮台,这把当时清军第一名将杨芳都吓傻了(镇压过白莲教起义,贵州封侯第一人)。

15岁从军,见过大场面的杨芳,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如此先进的武器。

鸦片战争刷新了杨芳这类传统武将的三观。

再说清军。

清朝的军队不是近代意义的野战部队。鸦片战争时,清军是军队+警察的复合体。

也就是说,清朝军队不单要打仗,还要负责巡城、辑盗、收税、守门,以及充当各级官员的仪仗队和护卫工作。

通常来说,清朝一个总兵或提督,手下有几千人。而这些人不是集中的,不打仗时,这些人会被分布到几十个驻地,一旦开战,不可能把所有部队集结,因为时间不够。

为了应付上级的指令,提督、总兵通常会先派出一部分人先去。比如说四川提督账下有五千多人,朝廷征召这些兵参战,五千人是肯定不能全部集结的。四川提督为了尽快交差,就先派一千人参战。

四川省派一千人,贵州省派一千人,云南省派一千人,这些人赶到战场后,完全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东南沿海的提督、总兵指挥这些各地抽调来的零散部队,这要是有战斗力都是见了鬼了。

并且,当时的清军还有一个所有进入末期的王朝都有的通病——吏治崩坏,腐败横行。

举几个例子说。

英军在东南沿海袭扰时,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的官员都在跟道光皇帝扯蛋。明明是惨败,却故意说击退英军,明明根本就没打,却说大败洋夷,洋人落水死亡者不计其数,英吉利人落荒而逃。

道光皇帝在北京,根本就不知道南方的战争打成什么样。像这种欺上瞒下之举,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情况。整个大清帝国,所有官员都在欺上瞒下。

试问,道光皇帝作为决策者,得到的信息全是这种注水严重的信息,他能分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决定?

另一方面,欺上瞒下的结果,就是下层的清军毫无战斗力可言,不知为何而战。连肉搏战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清军不想为朝廷卖命。

曾经有人说过,清朝最丢脸的,不是打不赢西方国家,而是连亚非拉国家都不如。在当时所有跟英军较量的国家中,只有清军的杀伤比例是最低的。

比如说鸦片战争时,英军在同时间还入侵了阿富汗(1839~1842年),也就是第一次英阿战争。阿富汗民军的战斗力都比清军强。

当时,英军攻占喀布尔后,主力部队撤回了印度。阿富汗人民爆发起义,把留守的英军几乎全歼了。是的,几乎全歼了。只有一个随军医生活着逃出了阿富汗。

据事后统计,东印度公司损失4500多人,是鸦片战争清军歼敌人数的八倍。(鸦片战争英军总计伤亡523人,其中阵亡69人)

如果你以为阿富汗人是靠武器取胜的,那你就错了。因为当时阿富汗民军的装备比清军还要落后。基本上就是土质火枪。


但是,就是靠着土制火枪,阿富汗人让英军死伤惨重。

拿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英阿战争做对比可以发现——清军之怂,已经不是靠人力能改变的了,对于清朝这种得国不正,满洲人不信任汉人,汉人变着法的欺瞒皇帝的王朝,早点完蛋就是它最好的选择。因为在近代国家面前,封建王朝就是不堪一击。

最后,说一说清朝为什么要投降。

鸦片战争打了两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从开战前的年均2500万两直接降到了不足千万。

两年左右的时间,清政府损失了大约四千万两白银。

相比于四千万两的开销,道光皇帝认为2100万元的赔偿款(约等于1470万两),实在是太划算了。与其烧钱,还不如赔款了事……

道光皇帝是这么认为的,整个清朝上下都是这么认为的。

最佳贡献者
2

不请自来,在此我来回答此提问,首先提问者之目的是什么已经很清楚,本人也看了数位之回答者之几乎大体相同之回答,不错,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是失败了,但是,失败的原因除了以上诸位回答者大多都是从当今之历史宣传中所找之答案,那么更深层之东西又有谁能回答?纵贯整个鸦片战争,甚至纵贯每场战役,双方出战的兵力是多少,还有当时清朝军队的兵力与部暑,双方的武器与装备,这一切有谁又能答出,不错,现在很多人都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区区不足一万的英军,打败了拥有八十万的清军,不错,是不足一万的英军打败了八十万清军,不错,当时清朝是拥有八十万军队,那么这八十万军队分驻在全国之兵力又是多少,换句话说这八十万军队具体到真正驻扎在全国各地的兵力又仅有多少,还有,清朝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那么清朝军队的主力又是谁,当时的八旗仅有多少,除了北京之外,驻扎在全国的八旗又仅有多少,那么在此且问,人们所说的清朝军队,到底指的是八旗还是绿营,换句话说清朝军队的主力到底是八旗还是绿营,那么这一切谁又能够讲明,就此从而引深到战场上,在战场上造成清军失败的真正原因到底又是什么,换句话甚至可以说在战场上不战而退,甚至临阵脱逃的到底是八旗还是绿营,所有这一切从外军当时的随军日记中就能够说明一切!

总之,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真正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所有之一切又有谁能真正讲明?!最后我要说一句,一些人不要以为看了一些当今之历史宣传或看了几本历史书,甚至历史教科书,就以为了解了历史

我祖辈火器营的,有多少人知道火器营在反侵略战争的战场上,有多少我世代的先人们,又多少八旗将士战死在沙场,这些又有谁知道?!

现在一些人只知道八旗子弟提笼架鸟,那么八旗将士世代流血牺牲又有多少人知道?!

3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因为英军太强,而是清政府太弱。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军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武器装备

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军装备的是滑膛枪,这种枪没有膛线,在100米以内射击的话精度并不高,如果有个人拿着滑膛枪向我射击,我根本不用躲,因为打中我的概率非常低。

这种枪是怎么射击的呢?先要往枪口倒火药,再把弹丸从前膛放进去,再用一根棍子捣鼓捣鼓,把火药捣鼓严实了再发射。这样的枪,即便是最好的枪手,一分钟也只能发射3-4发子弹。

清军与英国陆军交战的情况

当时英国带来的军队大约为2万人,实际上英军所使用的火器攻击力还不够强,射速也不快,还不如弓箭。如果当时的清军弓马娴熟,也不至于会被打成如此。大多数时候,在清军的陆军和英军交战的时候,实际上是被英军密集的方阵用刺刀给冲垮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我们的人不断地不怕死地往前冲,对方不断地放枪,我们才会死伤惨重。像这样的情况是出现在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后膛枪的出现的时候。

英国海军情况

当时英国派来的海军是一支不入流的舰队。当时的英国海军还处于风帆战舰的时代,其海军军舰分成了六个等级,其中一级的战舰是最好的,以此类推,六级战舰是最差的战舰。而来华作战的战舰当中,没有一艘一级和二级战舰,这就说明他们来的根本不是主力舰队,而是一直不入流的舰队。其中的三级战舰也就六艘,其他的都是四五六级战舰,一共有50艘战舰,大多数在战斗都成为了运输船、医疗船甚至是靶船。

而在整个一次鸦片战争过程中,清朝一艘英国战舰都没有击沉,英国人损失的三艘战斗都是遇上风暴或者是触礁沉没。

鸦片战争中清廷的反应

当英国人首先进攻广州的时候,他们发现林则徐防守严密,于是就去攻打福建,福建也不太好打,于是就干脆北上进攻浙江。这个情况把林则徐给搞懵了,他马上六百里加急信件到了北京,北京马上决定调集精锐的黑龙江马队和四川并去浙江作战。

英国人到了浙江后,就很快攻下了定海,当时的定海还不知道英国和中国已经开战,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被攻下了不少地方。

英国人然后攻入了长江流域,逼得江南总督欲谦自杀。

而前来支援的黑龙江马队刚到山海关,战争就结束了。四川兵赶到战场时,也只有收尸的工作可以做,因为战争已经结束。

可以说,在面对一个海洋帝国的时候,当时的清廷反应是非常慢的,根本无法做出及时的回应。全国虽有百万军队,但是集中的速度相对于英国来说太慢。

因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英国人太强,而是清朝太弱了。

4

1840年,英国开着坚船利炮来了,无它,就是因为大清林则徐禁了人家的大烟。

英国人来了不是喝茶的,而是来打仗的,结果出乎大清所有人的预料,大清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除了林则徐早期在广东能抗衡一二,其他部队都被“狠虐”。

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输了,输得很难看;英国人赢了,赢得很威武。

到底是当时的英军太强,还是清政府太怂?

英军是很强,但清政府不是一般的怂。

1840年的英国,已经是发达的工业社会,而农业社会的清政府却在苟延残喘

(道光皇帝)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其说是英国胜了,不如说是工业社会赢了农业社会。

从文艺复兴后,欧洲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由此带来的是,生产率大大提高,同时科学飞速发展,曾经的冷兵器快速转向了热兵器,枪炮开始大力登上政治舞台,同时,军队的训练质量也飞速提高。

而同一时期的大清,还在延续中国两千年的农耕制度,就算康乾盛世曾经辉煌过,但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上,并没有质的提高。工具落后,武器落后,训练落后,大清单兵作战能力根本起不来。

当一个现代化的部队到了大清土地上的时候,也许,开头大清还能折腾一二,但是很快,就已经溃不成军,因为实在打不过,就算人多,也打不过。

1840年的英国,东征西战,四处侵略,而大清逐渐腐化

弱肉强食,一直是大自然的法则。当英国雄起后,拿起枪炮,开始四处征战,开始四处侵略,他们见多识广,他们很会打一场热兵器时代的战争。

而大清的军队,实力早已不如从前,从康熙之后,再没有大的战役,曾经的军中八旗子弟,到此时,除了吹吹牛,说曾经的满人如何厉害外,实力已经完全退化了,贪生怕死,已经是抹不去的标签,舒服日子过惯了,谁愿意拼死拼活?

而那些汉族士兵们,待遇不比满人高,在军中还要受满人小看,于是也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混一天算一天。

当战争猝不及防地到来时,训练有素,而且经验丰富的英军,很轻松击败了清军,战争并不焦灼,那是一边倒的情况,英军在伤亡523人的情况下,造成了清军伤亡22780人。

这教训够深刻,但是,除了武器装备的差距外,最重要的是大清非常缺乏战斗意志。何以见得?鸦片战争第一战,是英军攻击广东,广东在林则徐的带领下,武官不畏死,文官不惜命,硬是抗住了英军攻击。如此,无奈的英军沿着海岸线北上,造成了大清巨大的伤亡。

所以说,当时的英国很强,大清部队确实怂,不是一个两个怂,是从上到下的怂。

1840年的英国,执行系统很好,而大清的官员思想跟不上趟

(琦善)

英国不远万里,跑到大清土地上开战,按理来说,这是一个疲惫之师,取得胜利应该不容易。但是,架不住有一个看似强大无比,实则虚弱要死的对手。

俗话说,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大清的皇帝不坚决,官员更是有很多的“议和”派。道光皇帝曾经非常赏识林则徐,大力支持林则徐禁烟。什么英国,法国等,根本没当回事。

但是,英国人打到天津时,道光怂了,怂了的不止道光一人,还有主和派代表琦善,恨不得把英国人当爷爷,百般讨好,百般忍让,还建议道光革了林则徐的职,发配遥远的边疆。

琦善的举动惹怒了所有中国人,大家痛骂卖国贼。

(奕山)

之后,就来了奕山,这个人的“怂”比琦善能强不弱,前期,竟然轻信杨芳,使用“马桶战略”对付英国人,说是战略,实在太高看他们了。把马桶装到小船上,放到海中,阻挡英国战舰,希望能带去霉运给英国人,这简直是在扯淡。当然,奕山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后来在黑龙江签订“瑷珲条约”,送给俄罗斯16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

面对奕山这样的人,英国很轻松就攻了过来。不久后,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香港被英国占了去。如果没有当初的“怂”,何来今日的“港独?”

真正的脊梁林则徐被发配边疆,而琦善和奕山这样的猪头坐在了中军帐,清朝不灭,天理难容。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确实强,大清比想象中更怂,从上到下的怂,皇帝怂,官员怂,士兵也怂,唯有一个林脊梁,还被发配了边疆。

当然,大清的怂,也和实力有关系,毕竟一个农业国家战胜一个工业国家有难度,除非,大清的军队是90年后,在朝鲜战场上的那支军队,靠着顽强的战斗意志,也敢硬刚世界联军。

5

清政府确实怂,英军也确实强,不过,英军之所以取胜,说到底还是因为清政府首先认怂,没有继续往下打。

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看上去是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砍断了英国人的一条财路,所以他们想要为被林则徐销毁的鸦片讨回“公道”。

可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真是因为林则徐销毁了英国人的鸦片?显然不是,他们早就已经对清、英两国的贸易状况不满了,鸦片只是他们扭转颓势,也就是贸易逆差的一个工具,但绝不是唯一,鸦片也只是恰好给了英国人发难的借口。

因为英国人来中国,从来就不是为了来正正经经地做生意的,是来拓展殖民地的!

所以,鸦片战争的爆发既是英国人在扭转贸易逆差,更是在试探,试探的是被马可波罗夸出花来的中国到底有多强,英国到底能不能打得过中国。

英国是在摸清朝的底。

鸦片战争的结果让英国人还算满意,清朝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强,清朝的统治者也没有那么强势。

道光皇帝,更是怂得让人无奈。

英军的强,强在船坚炮利,后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之所以热衷于洋务运动,便是想将洋人坚船利炮给学过来。

事实上,英国人当时手里的枪并不见得有多牛,虽然肯定比清军手里的枪厉害,并不能绝对地碾压清军,但是英军的作战方式肯定优于清军。

英军能够取胜,我觉得是船为他们创造了胜利条件。

中国海岸线很长,清朝也没有兴起什么“海防论”,李鸿章也是直到鸦片战争结束了几十年之后才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然后花了无数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打造了一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舰队。

不过,这只被吹上天去的北洋舰队最后还是被日本人给一锅端了。

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已经用上了蒸汽动力的舰船,不论是运人也好,运武器也好,又或是运送物资也罢,对于当时的清军而言,可谓是倏忽之间即至。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清军还在广东严防死守,到了六月,英国人一下窜到厦门去了,被闽浙总督挡住了之后,又一下窜到浙江的定海、宁波去了,防不胜防。

看到这样的情况,清军这边有人慌了,如果英国人开着船一路北上去打天津以威胁京城怎么办?

道光也慌了,英国人可别这么玩呀。

林则徐也在给道光的奏折中则说了一句:“第恐议者以为内地船炮非外夷之敌,与其旷日持久,不如设法羁縻。”

只是当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议者以为”了,而是清朝的船确实远远不如英国人的船。

所以,求和之声日盛。

除了英国人的船坚炮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让道光皇帝和清政府不得不认怂——清朝的军制。

清朝当时的军队并不少,为了打鸦片战争,清朝前前后后出动了近20万的军队,是的,前前后后。

因为,清朝的军制并不允许清政府能够迅速集中兵力去和英国人打。

清军当时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八旗兵虽然被视为王牌军,可是,这帮老爷兵早已经不会打战了。

更重要的是,和绿营兵一样,八旗兵也被分散驻扎在各地。绿营兵之所以被分散驻扎是清朝为了防止汉人合谋造反,八旗兵之所以被分散则是为了监视地方军队和地方政府,这么一来就造成了清军兵力过度分散的局面。

所以,别看英国人的军队没多少人,双方每次打的时候,清军这边也没多少人,只是一边打着一边陆陆续续地调人。

可能远一点的地方的军队收到了调令,然后还没开始集结,也有可能是刚想出发,或者走到半路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也正因为如此,八旗兵和绿营兵后来才被清政府放弃了,转而倚重湘军、淮军和楚军一样的军队,并且倾力打造新军。

所以,求和之声更盛。

当然,清朝之所以输掉了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道光皇帝太怂了。

道光还怂得冠冕堂皇,说和英国人议和是因为“朕以民命为重”,不能再让百姓受到伤害了呀,议和,赶紧议和!

当然,议和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朕因亿万生灵所系”,天下亿万生灵的命运系于朕一人之身,所以朕绝不能有事呀,可不能让英国人打到北边来呀,朕万万不能有失呀,所以,议和,赶紧给朕议和!

道光的怂,可以说已经怂出了境界。

所以,清朝明明还没有到认输的时候,清军也还能继续打下去,可是道光皇帝认怂了,怕了洋人了,那就干脆投降算了。

反正,英国人想要的不就是做生意?想要的不就是个小破岛?想要的不就是钱?给他们!

道光的继任者咸丰更怂,英国人和法国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吓得一口气跑到了热河行宫,然后用“天气渐寒”这样的借口赖在热河,说什么也不敢回京。

皇帝都怂了,军队哪能不怂!

6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有很多特殊性的,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等等。清王朝的战败最主要的还是利益动人心,内部拖后腿的人太多,这从主战派的林则徐与主和派的琦善都被革职发配就能看出来。

实际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和英国在武器上的差距并不太大。火器出现的很早,只看欧洲在13世纪就应用于战争之中,但由于当时火器安全性差、射击精度不高、射程较近、弹药装填麻烦等缺点,火器一直没能取代冷兵器。枪炮真正对于冷兵器取得压倒性优势,是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国大规模装备后膛枪和后装炮之后,英国的标志性武器是1864年研发的斯奈得-恩菲尔德后膛枪和1855年研制的阿姆斯特朗炮。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使用的还都是前装武器,每次射击之前都要先清洗弹膛,然后装填弹药,最后用推弹杆将子弹推到枪膛底部才能射击,过程非常繁琐,再加上仅有一二百米的射程,基本靠运气的命中率,这样的武器比弓箭能强出去多少。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多次被清朝民众自发的武装击退,也就不足为奇了,所谓英国人船坚炮利更多是清朝权贵掩饰的借口罢了。

清朝供人吸食鸦片的烟馆

整个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总共不到2万人,每次实际投入作战的也就几千人,清朝怎么就轻易输了呢?这要从鸦片贸易说起。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开始,乾隆皇帝就看出英国人不安好心,因此下令沿海地区加强军事防御,严查英国商船;嘉庆帝的时候进一步封锁,严控英国人以及鸦片入境,因此光靠英国商人是难以向中国大规模输入鸦片的,更别提在全国各地开设供人吸食鸦片的烟馆了。

所谓鸦片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生产鸦片,英国商人将鸦片运到中国沿海,最后将鸦片真正运入中国贩卖的是清朝的权贵们。下到地方官员、驻军,上到王公贝勒,或是参与鸦片的运输贩卖,或是收取巨额贿赂,一大批人从鸦片贸易中获利,受害的只是普通民众。在当时打着总督、将军旗号的兵船公然四处运送鸦片,比如广东水师和鸦片商约定“每箱鸦片收5万到10万”;就连道光皇帝都吸食过鸦片,还通过内务府从相关人员手中收取大量的西洋奇珍,成为鸦片贸易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这种情况下林则徐的禁烟又怎么会有好下场?

林则徐销烟

1838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主持全国禁烟的时候,大批清朝权贵是极端不满的,毕竟挡人财路最招人恨,只不过碍于道光帝的圣旨不敢公开反对,只能弄些小动作。等到英国人打过来,除了林则徐亲自督战的少数地方之外,其他地区根本就是不战自溃。大批官员、将领参与了鸦片走私,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恢复鸦片贸易好继续发财,怎么可能拼命作战,抵抗外敌呢?反正打败了责任全可以推给林则徐。

道光皇帝是一个缺乏魄力、耳根子软的人,说白了就是没主见、好忽悠。当初道光支持禁烟,一是因为亲信林则徐不断上书讲述鸦片危害,二是看到林则徐在江苏巡抚和湖广总督任上很简单的就将烟贩及鸦片吸食者禁绝,以为禁烟很容易,这才下的圣旨。但等看到英国人一路打到天津大沽口,再加上身边人忽悠他英国人太强,清朝打不过,道光帝一下就退缩了,将林则徐当成了替罪羊。

琦善剧照

林则徐下台后,道光帝让时任直隶总督的琦善主持对英和谈。琦善一直是被当做林则徐的对手、大反派来描写的,反对禁烟、卖国求和是他身上的标签。但实际上琦善在林则徐主持全国禁烟之前,就在直隶地区搞禁烟行动了,缴获的鸦片比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缴获的还多,仅1838年8月至11月间就有15万余两(约7.5吨)。

与其说琦善反对林则徐,不如说他是皇帝的忠犬,一切以道光皇帝的利益和命令为准则。道光皇帝让琦善求和谈判,琦善就奔赴天津、广州和英国人谈判;道光皇帝觉得英国人条件苛刻,想打仗,琦善就4次增兵虎门,调拨火炮、粮饷准备打仗。但就像林则徐被坑了一样,正在琦善积极备战的时候,有人上奏道光帝,琦善收受英国人贿赂,私自签订条约,琦善也被道光“革职锁拿,查抄家产”。

《南京条约》签订

连续两任钦差大臣,主战的林则徐、主和的琦善都栽在了对英作战上,更没人愿意为朝廷死战了,极大挫伤了军民士气。虽然还有总兵葛云飞、提督陈化成等人英勇战死,但已经改变不了大局,主持广州军务,对英作战的靖逆将军奕山整天吃喝玩乐,挂了白旗;两江总督牛鉴不战而逃;扬州士绅商人为了避免战火,不敢抵抗,主动给英军五十万两赎城费等等,最终道光帝低头认输,派出钦差大臣耆英和英国人签署《南京条约》。

对于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能够击败它的永远是内斗,而不是外患。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倒在了自己人手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忙着镇压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慈禧、光绪,帝后两派争权夺利;八国联军侵华,地方督抚私下和列强签约,东南互保。中国近代每一份不平等条约背后,几乎都是自己人算计太多,让列强占了便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古训真是至理名言。

7

客观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既是因为英军太强大,也是因为清政府太怂。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和清军实际上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军队。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在1840年,在这一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为英国带来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而同一时期的清朝,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与此同时,英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也随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英国海军,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称霸海洋长达3个世纪的时间。

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军就是著名的“红衫军”,这支军队的起源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的英国内战(大致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到18世纪初,英国“红衫军”的军事装备开始获得迅猛发展。

到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列装了后膛炮;而且英国陆军的骑兵、步兵和炮兵等各兵种的武器装备、战术配合和军事训练,都已经完全规范化、制式化和体系化了。骑兵主要武器为马刀和骑枪,炮兵基本装备上榴弹炮,而步兵更是用上带有钢制刺刀的燧发滑膛枪。

1840年6月,一支由16艘战舰、4艘蒸汽军舰、28艘运输舰船以及4000余名士兵组成的英国舰队来到了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随着战争的发展,英军兵力后期增长到了2万人。而这样一支近代化的职业军队,对于清军这支落后而腐败的农业国军队,显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要知道,鸦片战争中,清军水师最大的帅船,自身火力竟然还比不上英国海军火力最弱的战舰。这就是当时双方军事力量的巨大差距。

但清朝如果死战到底,其实还是能凭借自身庞大的体量将英军逼退的。

尽管清军武备废弛,武器落后,但当时的清朝可是足够的庞大,拥有辽阔的疆域和领土纵深,还拥有多大4亿的巨大人口体量,据说当时清朝的GDP还占到全世界的30%左右。因此,如果以此为依托,和远道而来的英军持续作战下去,英军不见得就能赢。

毕竟,当时的英军虽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与清军的武器代差并非达到不可逾越的地步。而同期的清朝,账面上尚拥有80万大军(八旗和绿营加起来)。再说,那时广州三元里地区自发起来的乡民,凭借人数优势,拿着锄头、镰锹,也能一度把英军赶跑。

同时代的祖鲁战争,祖鲁人比清军更落后、更原始,但祖鲁人照样能够通过不断抗争,和英军耗上好几十年。并且期间还取得伊桑德尔瓦纳山之战的胜利,一战便打死打伤英军1600多人。

所以,倘若清军能够不惜一切代价,持续与英军作战,想必英军不见得能坚持得了!因此,鸦片战争最终的失败,除了英军强大这点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清政府承平已久,面对入侵时表现太怂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内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8

提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我们都知道最后是中国败了,但我们可能不知道中国败的有多惨。据战后资料显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伤亡人数总数为523人(阵亡69人),中国伤亡人数22790人。其中镇江战役是英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而这场损失最惨重的战役英军也只是阵亡39人,伤130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清政府败的这么惨呢?

一, 清英武器对比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清军整体还处于冷兵器时代,主要是矛弓刀剑。虽然也有部分火器,但是由于清政府一直把火器视为“奇技淫巧”,不但火器在军队里处于从属地位,而且性能和威力也差的要命。

道光年间的火器还是康熙年间仿造的明代引进的西方“佛朗机”、“鸟铳”和“红衣大炮”等样式的武器。

清军的鸟枪是一种前装滑膛火绳枪,士兵在发射时需要从枪口填充火药,然后塞入弹丸,最后点燃火绳来进行发射。这种鸟枪长2.01米,不仅需要两三个人一起操作,而且射程只有100米,射速1-2发/分钟。但是即使是这么落后的武器清军也没有多少。

(清军鸟枪)

清军使用的火炮主要是仿制的欧洲17世纪的加农炮系列,虽然在央视和机制原理上和英军火炮差不多,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差距,清军火炮的质量和射程却令人担忧,不仅炮管容易炸裂,而且火炮的瞄准器具也不完善。此外由于清军火药中的含硝量过高,这种火药极易吸潮,不便于保存,爆炸效力非常低。

彼时的英军装备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式威克士前装滑膛击发枪的射程则可高达200-300米,射速为3-4发每分钟,并且可以不间断的连续射击。

作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上强国,英国海军战舰无论是火炮质量和数量还是战舰排水量和机动性都比清军的水师强出好几个档次。清朝水师自康熙收复台湾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质的发展,特别是乾隆朝严令闭关锁国后,清朝水师的主要职能便成了只针对海盗的海岸警卫队性质。不仅水师的船只小,而且火炮数量少,船只性能也很差。

开战时的清朝知道自己水师能力不足,于是便放弃与英军在海上交战,反而专注于陆战。可是由于清军沿岸军事要塞中的火炮是固定的,不能灵活转动,再加上射程小的可怜,在灵活机动的英军舰队面前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二, 综合国力的对比

战争时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除了良好的后勤保障外,最重要的就是兵力部署调动的问题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帝国号称有80万军队,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更是先后投入了10万左右的兵力参与战争,而英军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只有六千就是用人海战术就算不赢也能重创英军,可是为什么清军败的这么惨呢?

虽然人数上清军占有绝对优势,但是由于需要放手从南到北七省几十个军事重镇的海岸线,平均分配下来每个地方的人数并不比英军多。而英军则依靠海军的优势随意在中国沿海地区肆意横行,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可以充分集中优势兵力。

除此之外,由于交通条件的落后,清朝调兵增援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结果导致贻误战机。

1841年4月16日,浙东反攻失败后,道光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的前半部550人到达目的地,后半部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等地,正向长江进发。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

而此时的英军从印度调兵从海上到达中国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英军以逸待劳,清军安能不败。

三, 清政府腐朽无能的本质

鸦片战争后期,道光皇帝摄于英军的坚船利炮,听信朝廷内主和派的谗言,不仅罢免了林则徐的官职,甚至还派人南下求和。此时的林则徐虽然身处不利境地,可是他仍上书朝廷要求坚持抗击侵略:“即以船炮而言,本为海防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粹办,而为长久计。亦不能不先事筹维…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行棘手。”可是昏庸的道光帝竟把这些卓越见解斥责为“无理,可恶!”,随后更是以“误国误民,办理不善”的莫须有罪名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

9

啥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就是,清朝是被动防御,英国是主动进攻,进攻者可以随意挑选攻击目标,由于敌人可以自由挑选攻击目标,它们自然会挑防御薄弱的地方下手,鸦片战争爆发初期,英国在虎门镇江是没有占到便宜的,说明这两个地方防御严密,敌人无从下手,后来英国在防御薄弱的定海下手,攻破了定海以后,中国防线就崩溃了,所以说,最好的防御莫过于进攻,

10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我们在总结战败原因是,自然很容易得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技术的落后,在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但是,我们是否曾想过,这与当时的满汉民族关系也有着重大的联系呢?

英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固然比清军先进优越,但也存在不利的因素。首先其兵力严重不足。可让人吃惊的是,在清政府的组织主导下的这场反侵略战争,似乎中国方面的兵力也严重不足。沿海的人不是用来抵抗外来侵略,反而是被诬蔑成汉奸!是否能从满清政权选派主持军务的人物和对待民众上看出来问题呢?

  鸦片战争的第一个阶段,英军实施封锁珠江口、占领定海、北上天津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就范;中国方面除了广东积极备战外,总体上持消极抗战的态度。林则徐等汉族官僚抵抗派遭到打击和排挤,满洲权贵妥协派琦善等逐渐取得了对英交涉的大权,义律向琦善提出割地的所谓“穿鼻条约”。 满清政权不仅将汉族官僚打击和排挤掉,对汉族人民的抵抗也就行阻止。满族官僚琦善到了广州,就“裁减水师,遣散乡勇”排挤坚持抗战的汉族地方官员。在汉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努力被满族官僚琦善削弱后,英军趁机攻占了大角、沙角炮台。琦善等人的妥协活动,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鸦片战争的第二阶段,满清政权派出宗室奕山等人,中英双方重新进入战争。奕山等人调集各省军队17000人开往广东,难道广东真的没人去抵抗侵略者?事实上,当时广东绿营驻军的定额为六万八千人。此外,民众组织起来的抵抗队伍是无法计算的。而在整个鸦片战争当中,从外省调入广东等四省的兵力总计才为三万七千四百人。我们都知道,当时的交通不便,调动困难,这样做法只会给鸦片战争带来不利影响。奕山一到广州,便诬蔑“粤民皆汉奸唉,粤兵皆贼兵”。他不用粤勇,而召水勇于福建;不信粤兵,而依靠外省“客军”;甚至提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方针。(相关引用来自《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27,第32、34页)。对在这样的人主导战争下,第二阶段的鸦片战争只能失败啦。奕山与义律签订了屈辱的《广州条约》,战争又一个告落。广州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奕山等向英军的求和行径无比愤怒,奋起抵抗英军。著名的三元里抗英斗争就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尽管被奕山强迫解散群众队伍,但依然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在鸦片战争的第三阶段,满清政权又排除宗室奕经等人来,同时从各省调集军队近两万人,赶赴浙江前线。奕经怎样“花天酒地”、“驻足不前”等状况就不说了,就说他到前线时是怎样的表现。奕经的言行,与奕山在广州所为如出一撤。他诬蔑“水勇、乡勇,或系无业游民,或系乡村笨汉,所持兵械,不过稻杈木棒,无事或可壮声威,遇敌则必先溃散”,认为“从浙省兵丁、浙省乡勇均无可用”。(《扬威将军奏摺》,《鸦片战争》第四册,第270页。)当然,如此将领不败,那是怪事了。清政府在广东和浙江的两次出师,都惨遭失败,朝臣中妥协派官员又活跃起来。

满清政权为了维护满族对中国的统治,一直没有放弃防范猜忌汉族的心理,在许多权力分配等制度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就是在鸦片战争中,这种现象还是没有得到解除。满汉民族矛盾不是鸦片战争时才有,也不会因为鸦片战争而消除。我们史学界在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中,总少不了这么一条:清政府不敢或不懂得发动、依靠民众的力量进行抵抗。其实,近代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就提倡组织“民兵”抵抗外来侵略。需要考证的话,可以参考《清实宗~宣宗录》等史料。那为什么在历史上会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清政府不敢或不懂得发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抵抗。这是因为清政府后来逐渐放弃了组织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除了阶级矛盾、出面办团练者不得其人、缺乏对民众进行认真训练等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考虑到满汉民族问题。

清王朝属于异族政权,这使得它在应对“外夷”的危胁时,还有一种不可宣扬的隐密心理,即绝对不能因“外夷”而放松对汉人的防范。(如琦善遣散乡勇、奕山提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海龄借防汉奸之名屠城..........)一个对人民充满疑忌的政权,也许主观上不想对外妥协,但势必会分散力量,而最终显得软弱无能。这样的一幕,我们在后来的晚清历史上还会不断地看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