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面原因都有。英军确实很强,清军也确实太怂。
先说英军。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时代。
不要小看英国人在当时取得的这个成就。因为站在1840年代那个时间截点,全世界只有英国一个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以大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生产。
而有了大机器生产这个前提,英国在当时具备了对全世界都“降维打击”的资本。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吊打”。
举个例子说,英国决定对清政府动武后,英军从本土到广州,坐船只要三个月时间,驻印度的英军以及印度仆从军坐船到广州只要一个月时间。而清政府从四川、甘肃、黑龙江调往东南沿海的增援部队,却要走半年。
咱们常说,鸦片战争是本土作战,英军是远道而来,清军是以逸待劳。可从调兵时间这一个点来看,到底谁是“逸”,谁是“劳”呢?
整个鸦片战争期间,前后一共有二十万清军参战,而英军只有两万。清军看似人多,可这二十万人分布在数千公里长的海岸线,每个防御点的兵力都比人家少,机动能力又不如人。以至于每次战斗,清军实际上都是以寡敌众。
这种能以局部优势完全消除整体兵力不足的表现,就是当时两国综合国力的差距。
并且,即便是硬碰硬,当时的清军也打不过英军。英军攻打广州时,清政府准备了大半年构筑的工事(林则徐修筑的炮台),英军直接就强攻,20天摧毁20座炮台,这把当时清军第一名将杨芳都吓傻了(镇压过白莲教起义,贵州封侯第一人)。
15岁从军,见过大场面的杨芳,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如此先进的武器。
鸦片战争刷新了杨芳这类传统武将的三观。
再说清军。
清朝的军队不是近代意义的野战部队。鸦片战争时,清军是军队+警察的复合体。
也就是说,清朝军队不单要打仗,还要负责巡城、辑盗、收税、守门,以及充当各级官员的仪仗队和护卫工作。
通常来说,清朝一个总兵或提督,手下有几千人。而这些人不是集中的,不打仗时,这些人会被分布到几十个驻地,一旦开战,不可能把所有部队集结,因为时间不够。
为了应付上级的指令,提督、总兵通常会先派出一部分人先去。比如说四川提督账下有五千多人,朝廷征召这些兵参战,五千人是肯定不能全部集结的。四川提督为了尽快交差,就先派一千人参战。
四川省派一千人,贵州省派一千人,云南省派一千人,这些人赶到战场后,完全就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东南沿海的提督、总兵指挥这些各地抽调来的零散部队,这要是有战斗力都是见了鬼了。
并且,当时的清军还有一个所有进入末期的王朝都有的通病——吏治崩坏,腐败横行。
举几个例子说。
英军在东南沿海袭扰时,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的官员都在跟道光皇帝扯蛋。明明是惨败,却故意说击退英军,明明根本就没打,却说大败洋夷,洋人落水死亡者不计其数,英吉利人落荒而逃。
道光皇帝在北京,根本就不知道南方的战争打成什么样。像这种欺上瞒下之举,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情况。整个大清帝国,所有官员都在欺上瞒下。
试问,道光皇帝作为决策者,得到的信息全是这种注水严重的信息,他能分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决定?
另一方面,欺上瞒下的结果,就是下层的清军毫无战斗力可言,不知为何而战。连肉搏战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清军不想为朝廷卖命。
曾经有人说过,清朝最丢脸的,不是打不赢西方国家,而是连亚非拉国家都不如。在当时所有跟英军较量的国家中,只有清军的杀伤比例是最低的。
比如说鸦片战争时,英军在同时间还入侵了阿富汗(1839~1842年),也就是第一次英阿战争。阿富汗民军的战斗力都比清军强。
当时,英军攻占喀布尔后,主力部队撤回了印度。阿富汗人民爆发起义,把留守的英军几乎全歼了。是的,几乎全歼了。只有一个随军医生活着逃出了阿富汗。
据事后统计,东印度公司损失4500多人,是鸦片战争清军歼敌人数的八倍。(鸦片战争英军总计伤亡523人,其中阵亡69人)
如果你以为阿富汗人是靠武器取胜的,那你就错了。因为当时阿富汗民军的装备比清军还要落后。基本上就是土质火枪。
但是,就是靠着土制火枪,阿富汗人让英军死伤惨重。
拿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英阿战争做对比可以发现——清军之怂,已经不是靠人力能改变的了,对于清朝这种得国不正,满洲人不信任汉人,汉人变着法的欺瞒皇帝的王朝,早点完蛋就是它最好的选择。因为在近代国家面前,封建王朝就是不堪一击。
最后,说一说清朝为什么要投降。
鸦片战争打了两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从开战前的年均2500万两直接降到了不足千万。
两年左右的时间,清政府损失了大约四千万两白银。
相比于四千万两的开销,道光皇帝认为2100万元的赔偿款(约等于1470万两),实在是太划算了。与其烧钱,还不如赔款了事……
道光皇帝是这么认为的,整个清朝上下都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