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明?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明?

2020-10-04 21:32阅读(61)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明?: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立太子的规矩,大致是三个原则:第一个是立嫡。就是说他的生母是皇后,他是皇帝与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可以:

1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立太子的规矩,大致是三个原则:

第一个是立嫡。就是说他的生母是皇后,他是皇帝与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可以立为太子。

第二个是立长。哪一个儿子最年长,不管他妈是不是皇后,可以立为太子。

第三个是立贤。

但是,多数封建王朝还是立的嫡长子,而不是贤明。其中原因:

首先,王朝的延续,以血脉和宗法制度保证皇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这种立嫡子的宗法制度,是在远古的氏族社会逐渐演变传承下来一种制度。它明确规定了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部落首领或者王朝的王位,当然也包括财产。

这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他子弟争夺王位和财产的可能性与合法性。

其次,立嫡子不立贤明,是因为嫡子的身份是很明确的。而贤明是没有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贤明还可以伪装。

比如,清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到清朝已经不大讲究嫡子之说了,但是他的儿子众多,谁都觉得自己能做个将来贤明的皇帝,所以出现了明争暗斗。

明朝皇帝大多是采取的立嫡的做法,只要是皇后的大儿子,不管是傻瓜还是有病,就立为太子。

而且明朝立太子有一特色,为了防止其他皇子与太子争夺位子,将其他的王全部封到外地,不可以回京。比如朱元璋的儿子在新乡卫辉的潞王,洛阳的康王,南阳的唐王等。

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早逝后,直接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长子。

在历代王朝中,这种争夺地位的斗争比比皆是,尤为惨烈,尖锐的,复杂的是康熙的儿子们。而这么多封建王朝中,真正嫡长子继位的并不多。

2

立嫡立长不立贤,这是古人经过无数次血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

古代社会没有婚姻法,当权者娶多少老婆是不受限制的,尤其是皇帝,那就更随意了,老婆多了,生的孩子随之也就多了。

当权者为了让自己的既得利益天长地久,所以对子孙在教育方面投入的力度也非常大,四五岁开始就找最优秀的先生来教授,试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哪一个不是文武双全,哪一个不贤明?

东汉末年,乱世奸雄曹操,在嫡长子曹昂死后,没有明确立次子曹丕为继承人,而是让曹丕、曹彰、曹植三兄弟相争,结果呢,三兄弟为了世子之位,斗的如同水火,当曹丕上位之后,对两位弟弟是无底线的打击报复,曹彰暴毙,曹植侥幸生还。

何为嫡长子?嫡长子就是皇后生的第一个男孩,具有唯一性,皇后生的其他男孩都是嫡子,所以除了皇后的孩子以外,皇帝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是无权继承皇位的。

贤明与否,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皇帝的儿子那个不贤明?谁敢说皇帝的儿子不贤明?那不是找死嘛,康熙晚年诸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拼的你死我活,若不是康熙睿智,其能不能善终,都很难说。

皇帝在立储之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立嫡子,若皇后无子,那么就立长子,这样可以避免皇子之间为了皇位手足相残。

四世三公的袁绍曾是东汉末年最大的军阀,其最大的败笔不是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而是败在了立储上,袁绍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加一个外甥都手握重兵,按照宗法制度,应该立长子袁谭,但是老袁想立幼子袁尚,这无疑是在制造分裂,袁绍活着的时候,三兄弟还不敢明着对干,可老袁一死,三兄弟便开始了手足相残,导致最后全被曹操给收拾了。

总而言之,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立嫡立长不立贤是最佳的选择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手足相残给当权者带来的危害。

3

古代是封建王朝、家天下;大凡储君设立按统一标准时,则让众心服,权力交接相对顺利。相反,大凡用双标或多标随意改标准设储君或太子时,必引起不服和内争内乱。~历朝历代,国内国外,历史就是这么写着的。

立嫡长子统一了标准,有唯一性,可避纷争。即便立叔叔的顺位继承制,只要标准一统、以一贯之,也不会因权力继承引起内乱。

举个粟子,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康熙废黜太子胤礽前,朝廷一切都很平稳;但当康熙对胤礽不满,废其太子并让群臣推举贤能阿哥担任储君后,马上就内乱了。再说了,贤能标准是啥?见仁见智的事,必起纷争。这类例子历史上很多,比如曹操乱废立太子引起的内乱终葬送了他的王朝基业。

为什么?因为乱改标准,很多人人心不服,必导致派系林立,内斗内阀;属自毁模式!

商鞅变法是古代以法治世成功强国的代表

这就类似现今常说的“法治”;“法”无绝对的合理与不合理,大多数人支持、形成统一标准、“法”前一视同仁,就“合理”、就能服众;在涉及权力继承的“重大法治”上,宗法也好,国法也罢,一视同仁,以一贯之(修继承大法应慎之又慎),才不致众人不服而生内乱;但皇权至上的时代,“法治”的局限性凸显,内乱丛生、朝代更跌,都与皇权至上,权大于法,不守“法治”引发内乱自崩有关。

真正的法治本来就该是最佳的治世之道。

(完)

4

继承人问题关系到国家和家庭的长治久安,嫡长子只有一个,这个谁都没资格去争,立嫡有利于保持稳定。立贤,贤的标准没法掌握,按儒家的标准吗,唐太宗,明成祖这两位建立不世之功的皇帝谁符合儒家忠孝的标准。

5

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事件,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康熙废黜太子胤礽之前,朝廷相安无事,其它皇子也不敢有啥异心。一切都很平稳。但当康熙忌惮胤礽势力,拿下他,并让群臣推举贤能阿哥担任储君后。朝局马上就乱了。

因为一个人是不是嫡子,很好判断。胤礽打娘胎生下来就是嫡子,谁都不能否认。可贤明没有标准,很难判断。除胤礽外,康熙其余二十几个儿子,哪个贤明,谁说的清楚?


有的人看似愚蠢,但说不定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有的人看似贤明的,但说不定是胸无点墨,全都是装出来的。

有的人小时候聪明,可是越大越蠢,比如北宋神童方仲永就是典型代表。有得人小时候很愚蠢,可是越大越精明。

而且这都还不算什么。汉语博大精深,一个客观事实,往往会有相反的评价。

比如一个人性格宽厚温和。正着说,是以仁治天下;反着说是窝囊,不敢得罪人。

比如一个人平时刚愎自用。正着说,是乾纲独断,杀伐果决。反着说是残暴不仁。

比如一个人崇尚清静无为,正着说,是垂拱而治,爱惜民力。反着说是碌碌无为。

总之,官字两个口,正说反说都有理。没谱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康熙让大伙推举贤明时,大伙都觉得八阿哥胤禩贤明。可康熙不认可。

他总觉得胤禩不够格。为了让胤禩死心,他甚至还说出了诸如“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之类打击胤禩的话。

这真的是让人很无语。

胤禩也是倒霉到了极点。明明是自己阿玛下旨让群臣推荐贤明。他才崭露头角的。结果就因为自己不对皇阿玛的味口,别说是储君了。搞到最后,连儿子也做不成。

所以什么叫贤明,什么叫不贤明。这是很难判断的。你觉得贤明,人家不觉得。你觉得不贤明,可大家觉得贤明。你与反对者之间就这么吵吵,最后啥结果都没有。



既然如此没效率,那还不如立嫡子呢。至少立嫡有标准,有谱,不存在扯皮的空间。

一旦新君确立,那么大臣们就可以马上开始站队,不用担心储君不明,站错了队,轻则被发配边疆,重则夷灭三族。

大臣们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几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爬到了人上人的顶峰。结果还要像赌徒一样豁出性命去梭哈,除那些野心家,谁能受得了这种刺激?

因而古代普遍都是支持早立新君,认为立嫡是最完美的继承制度。

对于皇帝来说,立嫡也是利大于弊。因为古人平均寿命短,皇帝也不例外。像康熙这种活到快七十的人,不常见。

古代大多数皇帝,基本都活不到见到儿子长成年的。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如果皇帝一意要立贤,那么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贤明的儿子还没培养出来接班,老皇帝就咽气了。

最后,大臣们与太后商议,要么是立嫡,要么是立长,要么立皇帝的弟弟之类的人,尽快稳固政局。

再不然就是立幼,搞垂帘听政,遥控傀儡小皇帝。

至于贤明的皇子,往往不受待见。(谁愿意伺候一个精明强干的皇帝?)



如果老皇帝一通瞎折腾,折腾到最后,搞成垂帘听政了,那就搞砸了,糟糕透顶。

康熙,得亏他是活的长。如果他正好卡在废掉胤礽后,而群臣们又在争论到底该立哪位贤明皇子继位之间的空档期死了。那清朝的历史就有意思了。

弄不好,支持胤禩的人和支持胤礽的人,还有大爷党,四爷党,会打得一地鸡毛。清朝也会因此而内斗得元气大伤。

所以说,康熙在年近六旬的时候,弄出这一出好戏,其实很冒险,不理智。

像这种情况,中国历史上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尽快“立贵”,也就是除嫡子之外,让身份最高贵的皇子担任储君。或是立长,让处世最长,见识最多且最成熟的皇子担任储君。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政权出现不该有的跌宕。



总的来说。古代继承制度的核心点在于如何平稳交接政权。嫡子继承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而立贤则不行。这就是古代立嫡不立贤的关键原因。

后来雍正搞出的“秘密立储制”,其实也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延续。

乾隆虽然是庶出,还是老四,但奈何雍正皇后乌喇那拉氏所生的嫡长子很早就死了,她也没有再生,而她本人也在乾隆登基前就死了。另外,乾隆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全都早死了。乾隆便由老四,晋升成了老大。没有嫡长子,且乾隆又是实际上的老大。所以乾隆继位是实际上的嫡长子。

等到乾隆立皇储的时候,他立的第一个秘密皇储便是嫡长子永琏。后来几经波折,乾隆立了嘉庆。

嘉庆虽然不是嫡子,但他母亲令妃受宠,他属于“贵子”。子以母贵,他的继位也符合有嫡立嫡,无嫡立贵的嫡长子继承制标准。



后来的道光、咸丰、同治,都是变相的,或者就是嫡长子。他们的继位,最后都是稳稳当当的,没有造成政治风波。反倒是光绪这个不伦不类的继承者,搞出了一堆烂事。

6

在君主制社会中,帝王传承一直是摆在统治者面前的头号大问题。在商代中前期,王位在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之间交替进行。直到商朝晚期,父死子继且立嫡立长的继承方式开始被确立。

到周朝建立之后,周公旦正式以礼法的形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包括王位在内的任何爵位,均由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若无嫡子,则由庶长子继承,此为嫡长子继承制。

(周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自从周代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之后,此制度成为汉家王朝的铁律,虽然其中也有例外,但例外者毕竟是少数,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汉族皇帝都是以嫡长子或庶长子的身份克继大统的。

(不只是王位,所以的爵位都是按照嫡长子的顺序继承)

其实不只是汉人,西方国家的王位继承制度也是立嫡立长,只不过在没有男丁的情况下,长女也可以继承王位。

如今西方王室依然坚持立嫡立长,并且就在最近十年中,欧洲各国王室相继废除了男性优先继承的法律,只要是合法婚生的老大,不论是男是女,都拥有第一继承权,以示男女平等。

(伊丽莎白女王便是以长女的身份继承王位的)

东西方之所以都采取立嫡立长的继承方式,目的是为了保证权力能够平稳交接,防止出现皇族内斗的情况。

因为嫡长子的身份是与生俱来的,嫡子的母亲是正妻皇后,血统高贵,而长子的头衔又是上天注定的,不存在任何争议,所以立嫡立长能够服众,不会产生异议。

说白了,君权神授,谁当皇帝是上天安排的,老大就是老大,谁第一个出生谁就当皇帝。

至于所谓的选贤,压根没有标准,难不成考试?一考定皇位?根本不现实,考第二皇子就认命了?届时必然是腥风血雨。

所以如果没有立嫡立长,那么诸皇子都有资格竞争太子宝座,大家谁也不服谁,极为容易引发夺嫡现象。

举个例子,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按理说他没有资格当皇帝,他的皇位也是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过来的,这件事情在历史是公认的篡位,而朱棣能当上皇帝也有很大的运气成为。

首先朱棣的大哥,太子朱标早早去世了,如果朱标活着,朱棣绝对不敢反。而到朱允炆继位时,朱棣的二哥朱樉,三哥朱棡也去世了,朱棣成为老朱家辈分最大的王爷。

没有了大哥、二哥、三哥的制约,再加上老爸朱元璋的驾崩,朱棣这才敢鼓起勇气与朱允炆争天下。

但是在朱棣当上皇帝后,他依然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将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从世子提升为太子,此后直到大明灭亡,明朝也一直执行嫡长子继承制。

(朱棣虽然不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但是在他当皇帝后还是坚持让大儿子当太子)

7

我国古代王朝继承制度沿用最多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在西周确立的,主要是吸取商朝混乱的王位继承制度的教训,避免政权交接过程中的混乱和流血。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来自网络)

至于为什么选择立嫡长子为继承人,主要是这种制度能更平稳的交接政权。

1、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比较强的操作性。

一旦确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就具有了排他性,其他非嫡非长的王子自然就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在皇帝或者太子不作死的情况下,皇位传承比较平顺。

2、“贤明”与否主要依靠主管判断,争议大。

一位皇子的“贤”或者“愚”多数情况下不容易判断的。主要依靠官员或者百姓的主观判断,有人认为这个皇子孝顺贤明,有人认为那个皇子礼贤下士,也有人认为某个皇子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等等。

每个王子的背后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背后的人都会为了各自的主人摇旗呐喊。历史上由于皇位继承酿成的流血事件数不胜数,教训可见一斑。

当然嫡长子继承制只是一个都认为比较合理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多数嫡长子会因为父子猜忌导致失去皇位,如汉武帝与太子刘剧因巫蛊之祸彼此猜忌,造成太子刘剧起兵造反失败被杀,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等等。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有其优点,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嫡长子的确才具不佳,如不如食肉糜的晋惠帝等。

所以在清朝时,康熙鉴于诸子夺嫡的斗争而采取了一种新的的皇位继承制——即“秘密建储”,是上一代皇帝将传位诏书写好后放置在正大光明匾后,待老皇帝死后,由宗室重臣取出后当场公布。很好的避免了权力争斗,康熙之后,清朝很少因为皇位传递产生政治斗争。

8

嫡长子继承制肯定不是完美的,不能保证最优秀、最贤明的继承人承继皇位或爵位,但却是所有方案中最优的,是综合平衡的结果。

1、容易区分,可以排除众多的不确定性,减少纷争和矛盾。

如果立长子,因为古代帝王、诸侯妻妾众多,如果多个妻妾同时分娩,难以区分先后。因为长子有继位权,在母以子贵的诱惑下,妻妾之间会出现争斗甚至残杀。

如果立贤,贤又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无法服众,不但其他子嗣不服,这些子嗣的母族和党羽也不服,会导致康熙晚年一样的“九子夺嫡”,从而搅乱朝政。

嫡长子的确定有客观标准,不存在纷争,非嫡长子只能认命——如果是非嫡子,只能怪自己投错了胎,没有生在正妻的肚子里,如果是嫡子,只能怪自己投胎太晚。

2、符合“子以母贵”的价值观,且有资源优势。

在古代,嫡庶有别是法定的,正妻生育的子女当然更高贵。

古代婚姻很讲究门第,能够被立为皇后(正妻)、贵妃(准正妻)的,一定是出身名门望族。这些家庭出来的女子,在文化程度、礼仪德行方面比其他嫔妃更有优势,更有利于培育下一代。因此,嫡子能获得更好的教育。

另外,正妻的家族势力一般比妾的家族势力更强,嫡子能获得更多的外援。如果立长、立贤,势力强大嫡子的母族必然兴风作浪,确立的继承人难以站住脚跟。

因此中国古代宗法上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排除不确定性,并非为了选出最优的继承人,而是为了选出最没有争议的继承人。

9

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时就已经开始有端倪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实现\"家天下\"的特征,要知道,夏朝以前,也就是大禹成为人主之前,都是通过禅让制来继承人主,也就是立贤明。到了周朝,则彻底确立了这一制度,王位和财产,都由自己的嫡长子继承,这也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之所以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是因为这一制度确定的是以后的家族族长甚至是国君的职位,从而保障家族的世袭,并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这里的“长子”是指“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帝位只能由皇后的长子继承。至于其他的庶子,则没有直接继承地位的机会,除非是违背祖宗之法,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优秀程度去取得继承的机会。但按照常理来说,都是不正当的。



立嫡长子继承的好处。

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历史中,尤其是在皇位或家族族长的继承上,延续了三千多年。如果说它没有好处,我想这个制度很快就会被废除,可显而易见,它好处巨大。

首先,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解决家族内的继承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人们的生活都是以家族和家庭为单位,不管是大家族还是小家族,不管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这些团体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领导者,那就是家主。因为家主可以组织起家族内部的活动,比如祭祀、家族聚会、利益分配等,一般来说,在血亲关系的影响下,基本上不会有族人冒头去反对家主的威严。



除此之外,家主还可以代表整个家族,是这一团体的话事人和发言者,可以在一些重要场合代表家族去出席。比如官方的会议,婚宴等。

由此可见一个家族的家主该有多么重要,通过嫡长子继承制,就可以妥善解决这件事,将家主的位置代代继承在自己的嫡长子手中,保证在家族中的大宗地位。

其次,嫡长子继承制可以为国家选择君主,因为已成惯例,就不会有太多人去反对它。这个制度对一个国家来说极其重要,可以避免因为君主权力的诱惑而引发的战争,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平稳运行,保证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而这,又关系着国家的安定和秩序。但尽管如此,却还能在中国历史中找到一些违背嫡长子继承制的史实,相应的为这些朝代带来了战争和礼崩乐坏。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嫡长子,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才取得皇位的,但他却开启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社会和百姓带来了富足和安宁。只是,又有多少人拥有李世民这样的才干和智慧呢?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上面的两个观点,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客观上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安宁,减少了动乱和纷争,并保证了皇亲贵族等统治阶级的权势和富足。



贤明不常有

在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都有一定的阶级因素和意识因素,是当时社会文明发展的反应,是一般的社会规律,因此才有了嫡长子继承制。倘若能够保证立君主都立贤明,自然大好,可是贤明的人不常有,更多的都是普通人。

再加上,在没有制度的约束下,会被有心之人钻空子,从而因为野心而引发混乱。这在原始部落时期就表现的很彻底,由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才以嫡长子继承制替代了禅让制,也就是立贤明,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


作者:锋朔 图片:网络

10

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

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

简单来讲,就是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首先是看他的出身,而不是才能。其优先选择的是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

其实就两句话:

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个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被确定下来,延续了数千年。

就这个制度而言,它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无法保证继承人的优质。对于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嫡长子贤能有才,那么选他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这个嫡长子很平庸,明显不如其他的儿子,却依然要选他,那就显得有些不合理了。

确实如此,嫡长子继承制的死板,导致其无法保证继承人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下,嫡长子继承制选出来的继承人,绝对是最合适的,即使他能力平庸。

首先,将嫡长子从制度上规定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以防止其他儿子来争抢这个位置,从而减少内耗。历史上争储的例子太多了,在权力面前,亲情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多少手足兄弟,反目成仇,甚至于生死相向。

而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使得嫡长子之外的大多数儿子们,因为身份的缘故,放弃了争储的想法,因为希望太过渺茫。即使他冒着风险,拼命杀掉了嫡长子,那么很可能这个继承人的位置还是轮不到他。

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这样的硬性规定,那么家里的这些儿子可就没有了高低之分,都是一个父亲,谁都有资格出来争一争,那么这个家就乱了。清朝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不就是这样吗?

其次,嫡长子的背后,往往有着足以撬动全局的势力。什么是嫡长子,正妻所生的儿子,放在皇家,那就是皇后的儿子。所以,嫡长子的背后乃是有着皇后的支持。而皇后的背后,往往就是实力强大的外戚集团。

毫无疑问,如果选择嫡长子当太子,那么这个外戚集团会因为血缘关系,鼎力支持太子。在太子成为皇帝之后,面临新君登基的缓冲期,他们将会成为帮助太子稳固朝堂的最大助力。

比如唐太宗晚年经历太子李承乾之乱之后,心灰意冷,有心立有能力的庶子李恪。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稍显软弱的嫡子李治。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李治的背后,站在丞相长孙无忌为首的整个关陇集团。

反之,如果选择了其他的儿子,那么这个外戚集团就必将成为太子的阻力,甚至于兵戈相向,引发内乱。当年西周之所以灭亡,不就是因为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了原本的太后和太子,扶持褒姒母子上位,结果惹怒了王后的父亲申侯。最终申侯与犬戎大军里应外合,攻破镐京,为女儿出了恶气,所以老丈人不好惹。

所以,选择嫡长子,从来都不仅仅是看他这个人怎么样,还有他背后的实力。

最后,嫡长子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尽早培养。在古代,一个大家族里面有很多儿子,尤其是帝王之家,皇子一大堆。在没有确定继承人的情况下,他们日后都有可能继承皇位。但皇帝不是天生,他们需要培养,比如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这显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量。

如果有嫡长子继承制可就不一样了,其一出生便被确立为继承人,自然可以得到所有资源的倾斜,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皇帝,再差都有两把刷子。除非是像司马衷那样的傻子。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有它存在的道理,好处多多。

当然,有人会说,选出一个最优秀的继承人不更好?确实,选最优秀的继承人是最佳选择。但这并不现实,所谓优秀的定义是动态的,没有人能一开始就确定这个孩子日后会是一位优秀的皇帝。其往往就是皇帝认为你优秀,那你便优秀。很显然,这样的选择并不客观,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所以,与其耗费心力,从众多儿子里面去选一个伪装者,还不如用嫡长子继承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