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5年,日本法西斯仍在负隅顽抗,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2颗2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瞬间摧毁了它们,直接及间接死亡22万人。几天以后,罪恶的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到现在,70多年过去了,广岛和长崎的辐射水平已经降到正常水平。广岛的辐射值约为0.3微西弗/小时,年均2.64毫西弗,长崎辐射值为年均0.33毫西弗。

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普通人每年接受的自然辐射为2.3 毫西弗,有些地区超过10毫西弗。通过数据对比得知,广岛的辐射值与世界平均相当,长崎的辐射值已低于世界平均。

广岛、长崎之所以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是因为:

1、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的核武器,小男孩和胖子当量和装药量都非常少。

“小男孩”重4吨,内部只装了64公斤铀-235,其中只有1千克发生了核裂变。另一颗“胖子”,重4545公斤,内装钚239也不多,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有限。如果换成现代的核弹,那情况就不同了。

2、核爆分为“空爆”与“地爆”两种方式。

原子弹主要通过冲击波、光热辐射、瞬间辐射和放射性污染杀伤目标,前面3种方式造成85%的人员伤亡。

“空爆”冲击波半径更大,对城市摧毁能力更强。当年广岛、长崎的建筑和人员都集中在地表,为获得更好的杀伤效果,美军决定用B-29轰炸机投掷核弹空爆,“小男孩”在距地面580米空中爆炸,“胖子”在距地面550米空中爆炸。两座城市地表建筑大部被毁,人口大量伤亡。

但“空爆”产生的放射性残留物却很少,而“地爆”靠近地表,大量残留物渗入地表,污染性更强。

3、原子弹爆炸时,产生4000多度高温。

核裂变产生的大部分物质瞬间化为灰烬,爆炸点附近变成真空,远处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形成了强烈上升气流,产生的蘑菇云高达18000米。

放射性物质随气流在几分钟内冲上平流层,粉尘残骸随风飘散,扩散在方圆数百公里,落回广岛、长崎的只是一部分。有一些尘埃随雨水落在广岛西北地区,形成“黑雨”,使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高一些。

4、与核电站泄漏不同,原子弹是急速核裂变,短时间产生大量核辐射,但并不持续,产生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也短,消散很快。空气中的辐射水平在两周左右降到正常范围,其余辐射在数年内基本恢复。

而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多是长半衰期元素,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辐射,后果十分严重。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区

现在的广岛和长崎已经恢复如初,广岛市已有近120万人口,1994年还举办了亚运会。长崎的城市人口也达到了45万人,已经是一个正常的城市了,和日本其他城市没什么区别。

现在的广岛

长崎夜景

最佳贡献者
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枚核弹,加快了二战的结束进度,但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这引发大众的深思,长崎和广岛现如今还存在核辐射吗?核弹的能量和破坏力来自原子(通常是铀或钚)的分裂。热中子轰击铀原子后会放出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铀原子,产生链式反应。这个过程就会残留下无用的裂变产物——核废料。核废料具有高放射性,对人的生命产生重大威胁。幸运的是,放射性更强的物质,其辐射时间越短。这意味着具有高度致死率的放射性物质,它只有几个小时到几个星期的高度放射性。放射性低的元素,辐射能持续较长时间。一些元素,如钚,半衰期为25,000年或更长。虽然接触这种辐射,不会立即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但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癌风险,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这两个日本城市的居民无疑面临双重辐射危险。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瞬发辐射。瞬发辐射是在核爆炸之后立即出现的高能中子和伽马射线。这种辐射非常短暂,并且仅发生在伴随核爆炸时发出明亮闪光的期间,只有非常接近这种辐射,才会导致人的死亡——距离核爆炸点约3公里内。然而,飞溅出的碎片,坍塌的建筑物或爆炸本身是一个更大的生命威胁。据估计,长崎和广岛,有20%的死亡是由于瞬发辐射。提起核爆炸和辐射时,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残余辐射。有两种方式可能会出现残留辐射。第一种类型源自最初核爆炸时所释放出的高能中子。中子能使其他元素带上放射性,在瞬发辐射阶段,那些高能中子猛烈撞击其他原子的原子核,导致它们变得具有放射性。幸运的是,辐射时间非常短暂,只会对爆炸点附近造成危险。出现残余辐射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放射性尘埃。当发生核爆炸时,会产生包含大量放射性裂变产物和未反应核燃料的高温火球。这个火球就是人们熟悉的蘑菇云,它散落下来的放射性尘埃才是最危险的,它在地面或近地面的核爆炸要比在空中的核爆炸,更容易产生放射性尘埃。就像在日本引爆的那两枚原子弹一样,如果在空中引爆一枚核弹,此时温度极高的放射性火球就会冲入平流层,仅需几分钟。随后,云冷却下来,看起就像普通的云一样。但不要被迷惑了,它的温度很高且放射性很强。盛行的风会把这片危险的云吹向各个地方。残余的核辐射还会停留在大气几个星期,然后,这些危险的粒子会逐渐落到地面上。那时,放射性尘埃已经分散数千平方公里,其中最危险的放射性元素通过衰变而变得没有放射性。此时的灰尘带来的危害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接触到的辐射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辐射,不会有健康问题。在地面或近地面引爆的核爆炸情况则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核爆炸产生的高温火球使大量的泥土、碎石与炸弹的碎片一起被抛到空中,形成人们熟悉的蘑菇状烟云。在此过程中,尘土与放射性混合在一起,变得具有放射性。放射性粒子沾在尘土上,可以用显微镜甚至用肉眼看到这些放射性污染物。由于这些放射性物质较重,在数小时内就会掉落下来。此可见,这种近地爆炸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沾染物,导致大片土地变得有放射性,对该地区生活的人不仅有短期危害,还会造成长期污染问题。日本的那两枚炸弹是在空中被引爆的,所以放射性火球没有接触地面,这大大减少放射性沾染物。不过,当时美国并没有考虑到这点,美国认为空中引爆能最大限度地破坏城市建筑物。如今的广岛和长崎核辐射,与世界平均背景辐射0.87 mSv/a相当。

3

担心辐射的问题,是没搞懂原子弹(核爆)于核辐射的关系。

核爆的原子弹,就类似汽油完全燃烧后连渣都不剩的情况,核爆完后只有没完全核反应的核物质才会有放射性,而核弹当然追求的是最充分的释放能量,所有高质量的核弹核爆后理论上是不应该留下什么核辐射的。

只有不完全反应下的核物质才具有长期的核辐射危险,这种情况通常只会出现在核事故的情况下,比如核电站事故(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核弹从飞机上掉落摔碎的情况,另外就是战争状态下人为的适用含核物质的炮弹、恐怖份子释放脏弹。

所以,对核弹应该有更科学、合理的了解和思想防范,但不应无端恐惧。

如果是核弹爆炸,虽然爆点附近必死无疑,但伤害半径有限(小核弹杀伤半径几公里、大的几十公里吧),而且躲过爆炸时的光热辐射杀伤、冲击波杀伤、核爆尘埃后,杀伤效力就大幅下降接近0了(参见长崎核爆时因在下水道干活躲过伤害的盟军俘虏的情况),所以是否会在核爆点半径20公里内请积攒人品,其他就不用顾虑太多了。

而如果是脏弹的恐怖攻击,虽然污染时间更长,但爆炸范围就是普通炸弹的直接杀伤半径(几米到几十米),随后的核污染杀伤是需要时间来散布的,知道爆了脏弹马上逃避或做辐射防护都来得及,短期轻微核辐射也是有医学治疗手段的。

总之,了解了核爆、核辐射的关系,对核弹的恐惧就可以不要那么夸张了,毕竟因核弹被伤害的概率还没有低头玩手机被车撞的更大。

4


当然有人住,

且繁华着呢

有中国人住过

比如我

01

我曾经在这两个城市中的一个生活过一段时间

先说说为啥要扔原子弹。

在当时的情况下,扔原子弹,对于盟军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太平洋战场上的战况已经让美国人战栗,如果要登陆日本本土,那不知道要多牺牲多少人。

如果有人悲悯一切牺牲的话,那这些年轻的美国军人的生命也同样珍贵。

用原子弹吓垮对手,避免无谓的牺牲,当然是正确的..

对日本来说,两颗原子弹事实上也避免了更多日本人的牺牲。

经常有一种论调认为,二战时日本的平民是好的,他们是想要和平,不想打仗的。

坏的都是日本的上层,那些军部的渣渣们。

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和个人意志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上一个非常复杂大家都说不太清楚的问题,也许有的平民真的是被洗了脑觉得自己可以为国去死,也许也有的人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开始怀疑自己为之牺牲生命的东西是否值得。

但不管怎么说,一旦对日本的战争进入到登陆和占领作战的阶段,全国上下的日本民众毫无疑问都会被动员起来,去玉碎,就跟他们在硫磺岛和冲绳所做的那样。

所以说,扔原子弹,在利益考量方面,是合理的。

02

但是在两次核弹攻击中死掉的那些人们,不见得是无辜的但依然是令人痛心的。

而和很多幸存者的情况对比,也许在攻击中当场死掉还是相对好些的结果。

辐射病一直困扰广岛市直到70年代中后期。

乃至于我在311大地震之后,福岛核电站出事且事态不明朗之际赴日时,出于担心也曾向那边大学的老师询问过当地的情况。

老师说:“不要紧,尽管来..核泄漏算什么,我们广岛人是不怕核威胁的..你来了应该也马上会有抗体的,哈哈哈。”

我当时只想说你奶奶的,这也好哈哈哈?

去了广岛之后,学校组织留学生活动,首先就会组织大家去两个地方,一个是日本三景之一,和平清盛有莫大关系的严岛神社;

另一个,自然就是位于广岛市中心的原爆纪念馆。

组织去前者,是因为广岛这么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历史上实在没什么好吹的,该着武家栋梁的平清盛从这里发迹,不拿出来吹实在是浪费。

而后者,则大概就有一些政治意味了,让留学生们看看,我们当年被原子弹炸得多惨,你们拿出些同情心出来。

我逛馆的时候,心情大概是特别复杂的...

因为我不光是中国人,而且是南京人。

原爆纪念馆里的布置并没有什么特别,基本上跟很多战争纪念馆里的布置思路类似。

只不过展出的很多物件还是让人很受震撼,仿佛回到那个虫不死火不灭的地狱般的广岛市。

也许看过那个展览馆之后,想法会有些改变...

那个早晨,也有很多人像平常一样,走出家门,却没能再回来...

印象最深的是馆里的一个石阶,上面有一团黑影。

下面贴着的解说签告诉你,这团黑影原本是一个坐在台阶上休息的人,因为离爆心太近,爆炸的瞬间他直接被汽化了,连在高温下本该出现的骨头的结晶都没有.

抱歉我文科生,物理化学不太好,印象中那个词是结晶.

直接整个人就灰飞烟灭了,只剩下这一团影子。

不得不说,这种东西,是很直接震撼心灵的。

盯着那一团影子,很难去思考这原子弹扔得是不是在利益上合理,是不是达到了各方利益最大化。

03

所以,也许从战略上来讲,这两颗原子弹是合理的。

但从个体上来说,那些被原子弹永远改变了生命轨迹的人们,是可怜的。

为日本这辆疯狂的战车殉葬的普通人们,也许是可怜可悲的,但如果我们跳出上帝这个视角,回到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他们就是敌人,对于敌人不能有同情,否则死的是自己。

当然了,能不打仗就别打,受罪的永远是那些只想过过日子的百姓。

放几张回国前最后一次去原爆纪念馆时用渣手机拍的照:

圆顶屋标准照..核爆后保存得最好的一栋建筑..当时日本的住家主要是木质结构,在核弹的冲击波面前自然是都没有了..

原爆纪念馆的后院..和国内的很多公园一样,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学生放学后消磨时光,情侣花前月下,老年人散步的场所..不到广岛市政府搞和平仪式的时候,这里是没什么历史感的..

站在相生桥上拍圆顶屋和猿猴川...

1945年8月6日早晨8点16分,原子弹在我所站的位置上空600米处爆炸...

如今的相生桥..这就是当年爆心所在的位置...

5

目前均已回到正常,基本上不会对人产生太大危害。

正所谓,时间能够淡化一切,对于原子弹爆炸后的核辐射也不例外。可能许多人会觉得,不是说核武爆炸后,其地区一百年内寸草不生么?为何现在日本两座被轰炸的城市都回到正常了呢?其实,这还是要“怨”美国。

怨美国在研制初期,其原子弹当量太小了,才没有出现我们所想到的那种场面。当然,开个玩笑,虽然国耻不能忘,但现如今主要讲究和平,国家和国家之间,在一些层面上都“冰释前嫌”了、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将历史铭记在心的同时,活在当下呢?

言归正传,日本的长期和广岛目前之所以回到正常居住水平,有一点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让原子弹在空中爆炸。这是一个相当错误的决定。在美国看来,这点当量足够对日本两座城市带来巨大灾难,而空中爆炸常规来讲,是最容易扩大伤害范围的一种方式。然而,其当量却并没有达到美国预想的效果。不过,在当时也确实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


但如果当时这两颗相对目前核武来说,当量较小的原子弹在地面爆炸的话,威力和影响还要比当时大的多的多。不过,即便如此,原子弹爆炸后,很多幸存下来的日本民众也出现双目失明的现象,而主要原因是视网膜损伤,就是在爆炸的一瞬间,很多民众因为抬头看了爆炸产生的光波一眼,双眼的视网膜就被瞬间烧毁。除此之外,位于爆炸中心的很多日本民众还没等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在巨大的光辐射与高达4000摄氏度的热量中挥发成了金属与气体。正所谓,天道有轮回,原子弹下无亡魂。

6

谢邀,其实啊广岛和长崎早就没有核污染了。

我们要知道的是一枚核弹爆炸后的确是有放射性沾染的。但原子弹爆炸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在自然界能够保存的时间很短,以碘的同位素为例子。碘131在原子弹爆炸后大量生成,但其半衰期只有12天,到了12天以后碘-131就只剩下之前的一半了,再过12天就还剩下1/4按照这样的进度来说原子弹爆炸产生的碘-131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就会完全消耗干净。同样原子弹爆炸的时候还会少量生抽铯-137这种铯的同位素也会存在半衰期,其半衰期是30年。到现在来计算广岛和长崎的铯-137也剩下的不多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其实只有大约0.7%的核弹材料(铀或者钚)参与反应,其余的核材料都被原子弹爆炸的高温和高压吹散了。分布于爆炸点的四周。这些材料的半衰期长达几千年甚至几十万年。然而就广岛的小男孩来说其铀的装填量只有64千克,这些核材料散布于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爆炸区后其实也是痕量了。


因此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城市现在的放射性残余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的广岛和长崎在原子弹爆炸的地方都建立了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了城市的景点。

这是广岛的核弹爆炸点,在爆炸点投影的地面上放了一个水泥的纪念碑,里面设铜钟一个,取义警钟长鸣的意思。

整个公园的规模并不大,在原子弹爆点不远的位置上还有一个愿爆圆顶馆。这是一个在广岛核爆炸的时候距离爆心很近但没有完全倒塌的建筑物也被作为历史遗迹保留了下来。


相对于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纪念公园规模就大了很多,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在原子弹爆炸点的位置修建了一个公园以纪念这次打击。

公园内有一个喷泉就是原子弹当年的爆炸点了。爆炸点的周围还修了一个景观矮墙。

中央有一个小纪念碑。纪念碑的下方的金属小蘑菇就是当年核爆炸的精确位置了。

现在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纪念公园也是长崎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慕名前来参观这片曾经被原子弹轰平的地方。

公园中刻意保留了当年建筑物的残骸。

从这些残骸可以想象到当年原子弹爆炸的是多么猛烈。在长崎还有日本人在核爆的时候拍摄的核爆照片:

这个照片也在公园中有特定的位置进行展示——它是第一张由平民拍摄的核爆照片。

同时长崎的公园内也有很多的国家赠送的纪念雕像达35座。我国也于1983年答应日本以国家的名义赠送了长崎一个和平少女像。在1986年这座雕像被安放在长崎和平公园内。

由于潘鹤先生的这个雕像雕刻的精美绝伦寓意深刻,在我国各个城市也有复制品。例如国家海洋局门前就有一个。


哈哈是不是扯远了?说回核爆炸的污染残余吧。核弹爆炸所用的核材料很少,因此放射性污染并不想大家想象的那样爆炸之后几个世纪寸草不生。相比于核弹爆炸核电站的泄露才是真正的放射性灾难。

一个核电站中通常都有几百吨的核材料,真正泄露了才是大的灾难,但即便如此那个泄露的地方是一个无人区而已,在长达几十年的过程中还会形成自己的自然生态。

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露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灾难,但周边的植物和动物依然生存。

只不过没有人罢了。

由于过量的核辐射有些动植物受到的放射性很严重严重畸形了。

上图是一只羊

上图是一只老鼠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美国向日本投两枚核。这引起大众的深思:长崎和广岛还有核辐射嗎?荅案是N0。长崎和广岛目前核辐射基本属于正常水平。广岛核弹当量轻,装药少。广岛又属于沿海城市受季风影响強烈辐射残流少。同时广岛核爆产生大量的热带动尘埃上升到平流层,即蘑菇云。平稳的气流将放射性粉尘迅速吹走。广岛原子弹爆炸是1945年8月6日至今快到42年了。核辐射经过30一50年时间后所产生的放射性辐量会接近或低于本地辐射水平,其后慢慢适合人类居住。
8

核辐射肯定还是有的,但是强度已经没有那么恐怖。之前有拍纪录片的去被轰炸的投放点,也没有穿防化服,说明短时间停留是没问题的,并且日本政府在治理核污染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如果提问者想近期去旅游的话,完全可以去

9

感谢邀请:核辐射还是存在的,该变异的老鼠是继续生存下去的,其它的动植物就没有这样好运,要靠时间去消化,人类都存在心理阴影,所以短时间你研究出的数据公布无辐射,也是无效果!人类本善良,你再欺骗,说明你已人性泯灭!

10

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了“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经统计,两个城市共死亡25万人,伤残14万人。广岛、长崎被彻底摧毁,成为一片废墟。然而七十四年过去了,这两个城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成为死城,却发展的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现如今两个城市的辐射早已消失殆尽。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说说这两颗原子弹的构成。

小男孩

这是第一代原子弹。原理是用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高浓缩铀235进行碰撞,撞到一起后,质量超过临界质量,发生爆炸。如下图所示,小男孩为枪筒结构,两颗铀235(次临界质量核装料)放置在枪筒的两端,通过常规炸药引爆,使两颗高浓缩铀发生撞击而爆炸
这种引爆方式非常原始,看似两块铀可以快速结合,实际上速度依旧很慢,在没有完全结合时,由裂变引发的爆炸就已经发生了,小男孩的爆炸威力大概是14000吨TNT当量。一公斤铀爆炸的威力为18000吨TNT,小男孩大概有15公斤左右的高浓铀,所以实际爆炸的效率极低,也就是说大部分高浓铀没有参与反应,直接炸散,飞到空气中。爆炸产生的辐射物质只在几个星期内会产生严重辐射,时间一长就会衰减。有人可能会问,高浓缩铀235一样会辐射啊?铀235的辐射量非常轻微,只要不抱着睡觉,就不会发生问题,而且15公斤对于整个广岛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胖子

“胖子”核弹采用内爆式结构。将高爆炸药做成环形结构,把钚239制作成低于临界值的小球,分布在环形高爆炸药中。通过雷管将炸药的各点同时起爆,产生一个向内的爆炸波,使四周分散的钚239聚拢在一起超过临界值,产生爆炸。这种方式的爆炸效率比枪筒高,但效率依旧很低,大概20%左右。约5公斤钚239散落在长崎市。相比较城市而言,这么少的钚也可以忽略,而且钚元素并没有太强的辐射能力,不吞食就问题不大。两颗原子爆炸点均距离地面几百米,对地面污染相对小一些。8月份,来自太平洋海域的东南季风吹向日本,大气中的辐射粒子被风吹向了韩国,落在地面的辐射物质被雨水冲刷进大海。所以,原子弹造成的核污染微乎其微,现如今广岛长崎辐射量仅0.8msv/a。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