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法理上讲,外戚没有继承权,但是皇室宗亲有!

从汉朝开始,刘邦就留下了外姓不得为王的传统,所以一个王朝除非衰落了或者一些其它原因,否则外戚就是外戚,它们的巅峰也不过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位与它们无关,假若它们胆敢觊觎皇位那么必然会被群起攻之,最后反而被他人渔翁得利。

而宗亲就不同,宗亲是可以继承皇位的,或者替代皇帝的,虽然不一定名正言顺,至少有了支持的理由。

除非皇帝极其信任宗亲,或者对宗亲很有把握,否则还是会选外戚。毕竟外戚为了前途也会用心尽力的去帮助皇帝,就算后期控制不住,也往往可以架空。宗亲可不同,一旦驾驭不住直接掀翻皇帝自己当。

不是说外戚一定不能当皇帝,毕竟王莽就是实现过,可是难度太大,前年来也没几个能成事的。

所以自然是哪个把握大选哪个。

明朝时候宦官弄权,刘瑾,魏忠贤一个个的多牛啊,最后不是还玩不过皇上?

而黄石宗亲,干的太好要被猜忌,干的不好还得挨骂,如果什么都不做,那最好了,皇上不会猜忌,荣华富贵也能一直享受。

这就是区别。

最佳贡献者
2

重用外戚和宦官防的是谁,你想想[灵光一闪]

3

秦汉之前郑庄公之弟,西汉时期梁王朝野威望,还有一个诛晁错清君侧的诸王;西晋的八王之乱,宋朝的赵光义,元朝内斗更厉害,明朝朱棣,清朝多尔衮。皇室宗亲一旦手握重权,想的就是登上皇位,所以历来就是重点防备皇亲国戚,但是每个朝代初期,所谓打虎亲兄弟,诸王都是亲自带兵打仗,是最有实力时候,出现诸王争夺皇位也是常有。

4

中国帝王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弱化宗室”,自始皇开创帝制以来,但凡宗室建藩掌权的,无一例外都出事了,汉有吴楚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明有靖难之变,所有叛乱均直指中央政权,对皇权威胁最重。

外戚政治起于前汉,终于唐朝。既有梁冀之流跋扈将军,又有霍光之类中兴之臣。外戚之所以掌权,主要是科举制尚未成为政治主流,以科举为基础的官僚制度一经牢固,则外戚政治即在中国政治中绝迹。

宦官政治本质是皇权的延伸,历史上汉、唐、明最重,关键是皇权本身的设计若得当,则阉竖只能是皇帝的走狗,如明朝;若皇权本身设计有漏洞,兵权旁落,则阉竖即可替代皇权,行废立之事,如中晚唐。

法家设计帝王制度之初,恐怕无法想到中国的政治会如此演化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