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实,在隋炀帝的各项壮举中,最显眼的地方就是:隋朝确定是人多。比如开大运河,六年共调民夫两百万、三征高丽,每次的军队动辄都是百万以上,运输的民夫至少以双倍计算、这样的大手笔,历朝历代只有秦朝能够媲美,而隋朝也和秦朝一样,耗尽国力外征内修,等工程结束了、战事平息了,王朝也就走向末路了。

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癸未,第一军发,终四十日,引师乃尽,旌旗亘千里。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按理说在经过魏晋南北朝乱世之后的隋朝,人口应该是锐减得十分严重才对,可这百万数据又是实打实地记录在史书里的。所以要了解隋朝人口为什么这么多,或许就得从隋文帝身上找原因了。

隋文帝杨坚从北周手里接过来的并不是一个烂摊子,而是一个略有富裕、国力强盛的国家,虽然途中经过内部混乱,但其元气始终没受到损伤

由于两晋十六国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各国混战不断,土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但各国君主无一例外地都是将枪杆子牢牢握在手里的:没钱没粮没地盘了,没事,有兵在手抢就可以了。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的局势已经逐渐形成,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三方争战倒是比较少了,因为这时期三国打的是经济和后援,光有军队是无法笑到最后的,所以这时期南北三国开始发展内政,三方国力都有所增长,其中则以北周势力最为强大,而隋代周立,隋朝从北周手里接过来的,其实家底还算得上是不错的。

  1. 在宇文泰建立西魏的时候,所面对的是一个毁坏严重、汉胡杂居、人口锐减的关中地区,像谋士苏绰就对宇文泰说目前西魏的环境是:“民穷、财尽、人心不齐,祸将至矣”,为了解决财务问题,宇文泰开始着手进行关中地区的改革,包括肃贪、立法、轻徭、薄赋、汉化,以争取关中地区的汉族人心;
  2. 北周建立以后,承袭了北魏时期的租调制度和均田制度,改变曹魏时期的以户征税为以丁征税,也就是人口税,并保证其土地供给,以便能够将清理躲在大户人家底下的荫户,让百姓能够种田交税,并承担劳役;
  3. 并且将以鲜卑人为主的府兵在西魏边境屯田,后面又逐渐吸收入大量的汉族农民,原本百废待兴的关中地区开始焕发生机,土地、人口都有所增长,而国库也越来越饱满了。此外,北周君主对当时问题很严重的佛教进行了一系列的清洗,在武帝宇文邕的灭佛行动下,自北魏以来就享有不交税、不务农、不当兵特权的佛教,所有僧侣、尼姑被迫限期还俗,从事生产,所占土地全数归还国家等等。
如此一来,到南北朝中后期,本来三国中最弱的北周后来居上,国力反超过了北齐和南陈,并在公元577年灭亡北齐,统一北方,继续进行租调、均田、灭佛、废除奴籍等政策。以北周的国力,本来统一天下的大业应该由宇文邕来做的,可惜的是其早死,而继位的宇文赟又是一个五毒俱全的无道昏君,才被士族杨坚钻了空子,把周改了姓了。

事实上,在杨坚执掌北周大权的时候,地方上就爆发了尉迟迥、司马消难起兵勤王,数日之内就召集到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长安,而杨坚以韦孝宽出征,六月出师,十月就凯旋,仅仅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这主要还是因为宇文泰集中兵权于中央的优势,而之后,开皇二年以六十万大军抵御突厥、三十万大军远征高句丽,在隋朝建国之初已经能动用大集团作战部队,还有着足以支撑进行长途远征的后勤,这军队和钱粮自然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所以只能是靠着北周的福荫。

隋朝建立后,人口问题还是隋文帝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如何增加人口开扩税源和荒地就成了隋朝上下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北周后期,由于统一步伐开始走动,大规模的战事越来越频繁,如此一来又造成了土地荒废和土地兼并的问题十分严重,为了扩大税源,增加人口,杨坚就在开源和节流上做文章:

  1. 开皇三年下令废除郡制,实行州、将原先的国家行政区域管理改为州县两级制,淘汰了一大批冗官,节省了国家支出,县两级制;开皇五年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两项措施,严格核对户口,实行户籍制,仅开皇五年这一年就清查出四十万成年男丁,并将大量逃户从地主豪强的户籍里剔除出来,扩张了一百六十多万户纳税户籍;
  2. 再改北周时期的府兵制为军农一体制度,将北周时期具有特殊地位的军户改编成民户,军户家属也必须从事生产,给予土地耕作,按时交税、当差、服劳役等等,当然这样的做法也极大地削弱了士兵的作战动力,隋朝的军队作战能力始终比不过北周,除了灭掉一个苟延残喘的陈朝之外,隋朝在对高句丽、对突厥的战事中,基本都是以人海战术应付,所得战果也十分拮据;
  3. 开皇四年,帝国工程师宇文恺奉命开全长三百里的广通渠,引渭水入潼关灌溉农田,三年后再开山阳渎,打通南起江都、北至江苏的河道,疏通南北运河航线,也是后面隋朝大运河的雏形。因这两项工程而得到恢复的农田近万亩,北齐、南陈等地的饥荒重灾区,自此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在隋炀帝的改革下,隋朝从建国之处的四百万户,到隋炀帝时期达到了八百九十万户,全国耕地面积自北周时期的一千九百万顷暴增到五百五十万顷。到开皇十二年,国库的储备已经满到没有地方再装的程度,杨坚不得不设立左藏院收集,甚至还靠着减租、减税、征调全免这样的存财于民的制度来减少税收,这实在是个奇迹:

十二年有司上言,库藏皆满。……于是乃更辟左藏之院,构屋以受之。下诏曰:“既富而教,方知廉耻,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所以靠着北周的家底,杨坚将其发展到了巅峰,铸造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可杨坚劳心劳力,节俭了十几年留下来的基业,却被杨广给败光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杨广完全破坏了北周、杨坚时期的征兵制度,不顾民力,横征暴敛,走上了秦始皇的老道。

在杨坚时期,动用五十万的军队已经是帝国最大的负荷了,而杨广所调集的军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负荷,可以说隋朝是被杨广生生地耗光的

隋朝的兵制是以保护土地为目的府兵制,其首要条件就是在土地耕作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调集军队,虽然杨坚朝也有过调度数十万大军远征的情况,但由于土地保障还在,所以自杨坚一朝都没有发生过因征调问题而起兵反抗的情况。可到了隋炀帝就不同了,他走的是春秋战国的路子,以征兵制来满足自己的“大业”虚荣。

  1. 这种制度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使用的制度,以农民为主,由郡守和县令负责征调当地的适龄男子入伍,按照一年守京师、一年守边疆的规矩,一般两年就可以轮换一次,以达到勿夺农时的好处;
  2. 可事实上,由于战国战乱过多,很多时候征调兵在驻地不止呆了两年之久,这就严重影响到农时了,更有甚者,为了应付前线燃眉之急,政府会强行征兵,以牺牲国家收入的痛苦来渡过战事的险恶,比如长平之战时,秦国就强征河内地区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去前线,最后虽然打赢了长平之战,可秦国国内的收成严重损耗,后勤无法再继续支撑对外战事了;
  3. 同样的隋炀帝也是如此,在其继位之初就每月征调了两百万民工修筑东都洛阳,修好洛阳后又修长城、御道、大运河、龙舟等等,每次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其结果就是工程如期完工而且十分壮观,可被征调地的农业都受到了严重破坏。百姓既要负担劳役,还得交税,可哪来的时间和体力再去种田,于是就“强者聚而为盗,弱者自卖为奴婢”,到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曾经是天下粮仓的洛阳居然无粮可取,只有布帛等财宝堆积如山,可金山银山,在隋末百姓的眼中看来,也比不过一碗白米饭。

同样的故事其实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发生过了,始皇帝继位后,以征调制强行征兵三十万北却匈奴、五十万兵和民工南服百越、七十万人修骊山陵墓、五十万人修长城,每年耗费数十万民夫修咸阳至六国之地的驰道,包头到咸阳的直道、贯通云贵的五尺道、攀越五岭之地的新道、沟通湘漓两江的灵渠,最后陈胜、吴广的起义,也是受够了这无休止的征调,与其舒服一死也好过活活累死。

总结:这样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隋炀帝的军队和隋末农民军的军队为什么很容易就达到百万人以上了?这两方面都是因为隋文帝杨坚

杨广的百万军队和百万劳工,是靠着牺牲农业、经济发展而造出来的强盛,等他把农业、经济全部牺牲完了,杨广的末日也就到了。而农民军也很容易聚集到百万以上规模的大军,比如李密进攻洛阳时,就“聚众百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杨坚时期的清理户口,让大量的隐藏人口正式进入编籍,而杨广折腾了十三年,使得农民流离失所,矛盾累积到最后,农民们已经只有起义反抗这一条路了,而不会再去想着什么隐入山林,逃入地主家寻求庇护的情况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率军南下,灭掉了南北朝的最后一个国家—陈,中国结束了自东汉黄巾起义以来无休无止的战乱,走入了一个太平时代。但好景不长,随着第二代皇帝杨广的穷兵黩武,耗竭民力,隋朝很快在农民起义中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们试图通过史料找到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在研究中,史学家发现隋朝末年无论农民起义军还是隋朝政府军,都有着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军队,这究竟是当时人的夸口还是确有其事呢?这与隋朝的灭亡关系几何呢?

史书的惊人记载究竟是真是假?

根据《隋书》的记载,公元612年,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餽运者倍之”。

在古代,这可以说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以当时的动员能力,组织起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可以说是亘古绝今,更何况还有两倍的民夫负责后勤,随后的二征高句丽,规模最小,也有六十万人,而到了三征高句丽时,史书记载大隋帝国再度组织起了百万大军。

短短几年之间,两度征调百万大军,我们不得不钦佩于隋朝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

把目光转向农民起义军这头就更精彩了,据不完全的统计,隋末的农兵起义军共有几十支,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十几支,他们所拉起的队伍少则上万,多则十几万,其中,最大的瓦岗寨农民起义军更是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之众,一个封建王朝真的有可能组织起这样的百万大军吗?我们的心里有一个深深的问号。

第一:农民起义军的数目并不可信

关于农民起义军的军队数目,我们得到的数据,都是含糊不清的,所以根本无法判断具体的数目,更无从判断真假,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吹嘘自己兵力达到多少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不足为信。我们主要需要探讨的是隋朝的政府所能具体征发的军队数。

第二:三征高丽的记载基本可靠

在中国古代,军队数目的夸大是常有的事,比如我们熟知的,赤壁之战曹操起兵18万,号称83万,而根据史书记载,一征高句丽起兵113万,号称200万,已经留出了虚报的兵员数,所以这一数据是比较可信的。

关于隋朝的历史,我们主要的参照对象《隋书》写于唐朝初年,主编魏征等人都是经历过隋末风云变幻的人物,历史亲历者所能提供的史料也是较为可信的。

从当时的人口来看,隋朝户籍在册的人口大约有2000多万人,组织起百万雄师也是有可能的。下面,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隋朝究竟有着怎样的制度能够征发起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呢?

隋炀帝如此折腾的基础:接下了一个好摊子

首先隋炀帝如此耗竭民力还是凭借着隋朝初建,他的好父亲杨坚所打下的良好基础。

经历数百年乱世,中国人口锐减,中原百姓十不存一,隋文帝杨坚深感百姓疾苦,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与民休息,恢复生产,并且厉行节俭,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隋朝的人口已经从统一初期四百七十余万户增至八百七十万户。

光凭数字可能大家并没有什么直观的认识,我们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唐朝,人口峰值为开元盛世时期,总计八百二十万户,也就是说唐朝的最繁荣时期人口户数依旧少于隋文帝统治时期。

可以说,隋炀帝杨广接下了一个无比富裕繁荣国家,这为他征发大量兵员打下了基础。

此外,这也有赖于隋朝所实施的不同于以往的军制。

在隋朝的38年统治时间中,战争不断,与契丹、高丽、突厥的长时间战争让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君主都在军制上做出了积极的改变,以备战争的发起。杨坚、杨广都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深知军队利害,也了解军队兵员充足对于国家的意义。

基于此,隋朝开始实施兵农一体的府兵制改革,军人除拥有军籍外还拥有户籍,分得田地,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且免除税收,这对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兵源的充足供应作用极大。

结语:

尽管,隋朝兵足粮丰国强,但最终免不了两世而亡,仅享国38年的命运,究其原因,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开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多项大工程将隋朝的民力、财力、国力都熬干了,须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大隋四处征讨的府兵顷刻间就可变为农民起义军,不珍惜民力,必然会导致亡国的下场,后来的唐代统治者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让唐朝有了相对长久的国祚。

3

大前提是人口多,有杨坚的开皇之治,休养生息,给了隋炀帝丰厚的家底。

开皇三年下令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淘汰了一大批冗官,节省了国家支出。开皇五年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两项措施,严格核对户口,实行户籍制,仅开皇五年这一年就清查出四十万成年男丁,并将大量逃户从地主豪强的户籍里剔除出来,扩张了一百六十多万户纳税户籍;再改北周时期的府兵制为军农一体制度,将北周时期具有特殊地位的军户改编成民户,军户家属也必须从事生产,给予土地耕作,按时交税、当差、服劳役等等。除了灭掉陈朝之外,隋朝在对高句丽、对突厥的战事中,基本都是以人海战术应付。


开皇四年,宇文恺开全长三百里的广通渠,引渭水入潼关灌溉农田,三年后再开山阳渎,打通南起江都、北至江苏的河道,疏通南北运河航线,也是后面隋朝大运河的雏形。两项工程而得到恢复的农田近万亩,北齐、南陈等地的饥荒重灾区,自此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在隋炀帝的改革下,隋朝从建国之初的四百万户,到隋炀帝时期达到了八百九十万户,全国耕地面积自北周时期的一千九百万顷暴增到五百五十万顷。


根据《隋书》的记载,公元612年,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餽运者倍之”。随后的二征高句丽,规模最小,也有六十万人,而到了三征高句丽时,史书记载大隋帝国再度组织起了百万大军。一征高句丽起兵113万,号称200万,已经留出了虚报的兵员数,所以这一数据是比较可信的。从当时的人口来看,隋朝户籍在册的人口大约有2000多万人,组织起百万雄师也是有可能的。


据不完全的统计,隋末的农兵起义军共有几十支,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十几支,他们所拉起的队伍少则上万,多则十几万,其中,最大的瓦岗寨农民起义军更是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之众。农民起义军的数据可能掺水了,应该是夸大,百万不至于,十几万确是可以相信的,因为《隋书》的主编者是魏征,他和编写组的文人们都生在隋朝,掌握的资料不大可能是道听途说而来。

富莫如隋,即使唐朝开元盛世时期人口都不如隋文帝时期,隋朝人口多,又实施军农一体制,可调动的军队人数也多,而隋炀帝征用大量民夫,使得各地起义,起义军人数也多,这都是事实。

4

1、隋朝大量军队参加了三征高句丽战争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是大举兴兵,可以说是全国动员想消灭高句丽地方局部政权,三征高句丽总计直接、间接参加的人数有三四百万,参战军队有步兵、骑兵、水军等。

2、隋末各种矛盾激化,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使百姓不堪重负;平定的江南陈朝地区也不稳定;统治集团内部也不稳定;三征高句丽失败,种种原因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3、隋末农民起义涉及面广,人数众多

隋末农民大起义由山东省邹平人王薄最先发起,以后席卷全国,农民军多达百余支,人数百万众。在同隋军的作战中,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三支强大的起义军: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的杜伏威军。

4、对隋朝的军队和农民军数量要有正确认识

588年,隋朝灭江南陈朝是出动50万水陆大军。

隋末三征高句丽是百万大军。

隋朝军队参战数据有可能准确。

隋末农民起义人数不一定十分准确,况且这些农民起义军当中有战斗力的多不多。

5、古代战争数据水分含量大

像曹操说带八十万军队和东吴孙权见面。刘备带七十万军队攻打东吴孙权。这些数据都非常不准备,没有那么多。因此,文学作品中通常军队百万,起义军百万人也不一定十分准确。

5

隋末农民起义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隋王朝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反唐失败,前后整整14年,沉重打击了隋王朝。隋朝灭亡后,以李渊为首的地主贵族集团抢夺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唐王朝。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百役繁兴,民脂榨尽。仅建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半数以上死在工地。他在西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周围100公里。从江南采得大木柱,运往东都,每根大柱须2000人往返递送,沿途络绎不绝。据记载,西苑“堂殿楼观,穷极华丽”,不知搜刮和浪费了人民多少财富!杨广又在大业七年(611年)至大业十年(614年)连续发动了三次对高丽的战争。公元611年,隋炀帝为了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大批征兵、调粮、造战船。在隋朝官吏监督之下,造船工们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去很多人。被政府征调的兵役,由全国各地向幽州(今河北、辽宁地区)集中,源源不断;搬运粮食、兵器、盔甲和攻城机械的民夫千里征途,日夜不绝。许多人有去无回,尸体“臭秽盈路”,十分凄惨。在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山东、河北一带,历来是隋统治者搜刮财赋的中心,又是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征调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这年夏天发大水,山东地区灾情特别严重,“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处在饥寒交迫困境的贫苦农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农民起义的烽火便首先在这里燃起。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邹平县铁匠王薄领导贫苦农民举起了反隋第一面大旗,起义军占领长白山,王自称知世郎。王薄发难,犹如干柴烈火,全国各地立即蜂起响应。同年,平原(今山东德州市)刘霸道、漳南(今河北固城县东北)孙安祖、修(今河北景县)人高士达相继举行起义。大业九年(613年),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孟海公、齐郡(今山东历城县)孟让、北海(今山东青州市)郭方预、河间格谦、渤海(今山东阳信县)孙宣雅相继而起。同年,余杭(今浙江杭州市)刘元进、梁郡(今河南商丘市)韩相国、吴郡(今江苏苏州市)朱燮、扶风(今陕西凤翔县)向海明、淮南杜伏威等纷纷聚众起义。短短两年时间,全国各地起义军发展到百余支,人数几百万,隋朝统治政权陷入了农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从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革命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

瓦岗军是三支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大业七年(611年),翟让聚众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举兵反隋,山东、河南两地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都率众投奔瓦岗窦,队伍迅速壮大。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荥阳是隋朝重要军事据点,翟让亲自率兵攻下荥阳门户金堤关及周围属县,同年10月,隋炀帝派2万隋军主力前来镇压。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把隋军全部歼灭。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阳大捷,威震河南。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攻下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开仓恣民所到,老弱襁负,道路相属”。把粮食分给贫苦的群众,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也迅速壮大到数十万。接着,瓦岗军又大败越王杨侗的军队,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中原地区起义队伍的中心。不久,这支农民军又攻占了黎阳,回洛二仓,开仓济民,10天内得兵20余万人。农民军向隋朝东都洛阳进军,隋炀帝十分恐慌,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洛阳。瓦岗军和几十万隋军展开了激战。洛阳战役历时3个月,经过60余次战斗,打得王世充全军溃败,所剩不过数千。瓦岗军围困东都,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区。随着起义军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革命政权,领导反隋战争。这年二月,瓦岗军推李密为主,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建立了瓦岗军农民政权。李密发布讨隋檄文,声讨隋炀帝罪行:“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当瓦岗军即将到得胜利之时,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以翟让为首的农民军将领与以李密为首的地主势力矛盾公开激化。李密出身大官僚贵族家庭,参加杨玄感兵变失败后,隐姓埋名,流浪在河北、河南之间。公元616年,他混入瓦岗军的队伍,用欺骗手段取得了部分领导权。同时,他又招降纳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李密的阴谋活动引起了瓦岗军内部的斗争。翟让被李密夺了权。李密自称魏公兼元帅,让翟让当了副手。公元617年十一月,李密以赐宴为名,又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农民将领,瓦解了瓦岗军人心,导致将卒离心,极大地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率军投降了隋朝杨侗,瓦岗军最后失败了。公元618年王世充击败李密,李密投降李渊(即唐高祖),因起兵反唐被杀,断送了这支农民起义军。

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是在河北各地起义军反隋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大业七年(611年),窦建德领导农民在高鸡泊(今河北固城县西南)起义,树起反隋大旗,队伍迅速发展到1万余人。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二月,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守将郭洵率军进犯高鸡泊,窦建德率7000义军乘隋军不备,突然袭击,杀敌军数千,获马千匹,斩隋将郭洵,声威大震。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王,建立了革命政权。隋炀帝派涿郡薛世雄围剿起义军,双方在乐寿七里井交战,窦建德佯装南败诱敌,设下埋伏,乘隋军追杀之际,突然折回,伏兵齐起,夹击隋军,薛世雄大败,丢下无数尸体逃回涿郡。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窦建德称夏王,势力进一步壮大,但在隋朝灭亡以后,窦建德逐渐蜕化变质,抛弃了农民战争的根本目标,革命性大大减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与李世民在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交战,因轻敌冒进,起义军被李世民打败,窦建德被俘,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被杀。武德五年(622年),李世民在洺州(今河北永平县)战役中镇压了起兵反唐的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河北起义军失败。

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是南方一支重要反隋力量。大业九年(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山东齐郡组织起义,随后率军南下,到淮河以南广大地区发展革命力量。杜伏威汇集了其他义军,力量不断壮大。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起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市),隋将陈棱率兵救援,与江淮起义军遭遇。陈棱因惧怕起义军不敢交敌,杜伏威送去一套妇人衣服,称他为“姥姥”,激怒敌军。陈棱果然中计,恼羞成怒带兵出战。杜伏威率兵强攻隋军,战斗中被敌箭射中前额,带箭冲入敌阵,杀得隋军人仰马翻,大获全胜。此后,起义军攻下高邮、历阳,建立革命政权,杜伏威任总管,辅公祏任长史。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起义军面临着继续革命还是向地主集团投降的严峻考验。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去长安投降了李渊。次年,辅公祏重新起兵反唐,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江苏、安徽部分地区,以丹阳为中心展开斗争。唐朝派大兵镇压,形势对起义军不利,辅公祏在当涂与唐军对峙,坚持斗争10个月,终因力量弱小,丹阳失守。辅公祏被俘,于武德七年(624年),六月在丹阳就义。

隋末农民起义军经过8年浴血奋战,造成了隋朝总崩溃的趋势,三大起义军消灭了张须陁、薛世雄、宇文化及三支隋军主力,促成了隋炀帝江都被杀,李渊攻取长安的局面。隋末三支大军在河北、中原、江淮三个战场分兵作战,没有联合为一支强大队伍,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相互支援的作用,却难以形成强大力量,很容易被地主阶级武装各个击破。农民起义领袖由于历史局限性,不能分析复杂的社会局面,隋朝灭亡后失去了斗争目标先后投降了新王朝,充当了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农民军没有防止混入起义队伍中的地主阶级分子和隋朝的残余势力,他们逐渐影响起义军向封建军队转化,瓦岗军领导人翟让没有认识到领导权的重要性,拱手让出了政权,导致了义军瓦解,英勇奋斗14年的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李渊地主集团夺去。但是,这次农民大起义,推翻了隋炀帝的暴虐统治,打击了士族地主,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

我是真君,我来回答。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军队特别喜欢用“号称”的方式,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十五六万,却号称八十万。而到了隋朝时,隋炀帝远征高句丽的军队规模也是百万,后来的农民起义军也动不动号称百万,真的有这么夸张吗?

隋朝有些特殊,它的军队规模真的比较庞大。关于隋炀帝第一次出征高句丽的军队规模,《隋书》称:

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餽运者倍之。

军人一共113.38万,号称200万,负责后勤的民夫是这个数的两倍。仅仅是让所有大军开拔,就用了40天的时间。所以史官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关于农民起义军的规模,史书中记录的也很详细,比如在公元613年,抱团暴动的饥民遍布中原各地,其中比较上规模的势力就有济阴孟海公、齐郡王薄/孟让、北海郭方预、清河张金称、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勃海孙宣雅,每个团伙,多者十余万,少者数万人;后来李密占领洛口仓后,大肆开仓放粮吸引了南到江淮、北至燕赵一共数十万人前来投靠。

《隋书》的主编者是魏征,他和编写组的文人们都生在隋朝,掌握的资料不大可能是道听途说而来;况且李世民对人民的力量极为忌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他也确实见识到了农民起义的庞大力量。

隋朝的军队规模为何这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隋朝的人口确实多

在宋朝之前,由于农作物选择有限、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医疗水平地下,再加上天灾人祸的影响,中原王朝人口要实现快速增长几乎是天方夜谭。比如当初西汉刚刚建立时,人口仅剩约1300万 ,经过60多年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时人口才达到约3600万。

但是,人口下降起来却非常容易,汉武帝初年,正是文景之治后空前繁盛的时期,然而仅仅因为一起黄河泛滥事件,就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

但隋文帝杨坚在位的开皇年间,却创造了封建社会人口增长的罕见奇迹:仅用了20年,隋朝人口就从约360万户增长到了890万户。他的秘诀主要包括提倡俭朴、轻徭薄赋、鼓励生产、爱惜民力、积极赈灾等等,在此不赘述;

光看这个数字可能没什么概念,对比下唐朝可能更直观:经过贞观之治后,在公元652年,大唐全国人口为380万户。一直到唐玄宗在位的公元754年,户数才达到906万户,正式超过了隋朝在公元604年的规模,一共耗时100多年进行追赶。

按照每户6-8人计算,隋炀帝前期人口至少也有5000多万,为组织起庞大军队提供了人口基础。

征调能力强大的府兵制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继承并发展了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全国设12卫府,每个卫府下辖若干军府(骠骑府和车骑府);开皇十年 (590),杨坚颁布诏书,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同编户。军府统领,宜依旧式。”即把军户编入民户,但仍保持军籍,接受军府的管理。

依照隋朝推行的均田令,军人均有田可耕种,并享受免除租庸调的待遇。他们平日生产,每年依据统一安排轮番进京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也就是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隋初,常备军户约60~70万人。

请注意,这只是军户,其他的寻常老百姓也可以根据需要征编入伍。比如在隋炀帝时期,朝廷就大肆扩军:“增置军府,扫地为兵”。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杀鸡取卵、无视民力

杨广即位后,面对从父亲手中接下来的殷实家底,决定要干一番大事业。起初,他还集中于内政,比如修补长城、挖运河、建粮仓、营建东都、四处巡游等等;然而到了公元610年,他决定收拾当时不太老实、颇有实力的藩国高句丽。本着宣扬国威、杀鸡儆猴的目的,他心目中的军队规模是百万,决心要毕其功于一役、如泰山压顶般碾碎这个蕞尔小国。

公元611年春,杨广一声令下,隋王朝立即开始了战争准备:

在东莱海口造船300艘,昼夜施工,监工、工匠由于长期站在水里,腰以下都生了驱,三四成的人因此死去;

下令各地府兵向涿郡开拔:“诏总征天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此外还在江南招募了1万水手、3万弩手、3万排镩手(这些兵员都不在府兵之列);

另外,还征发黄河一线的民夫运送军车、器械、衣甲;调集60多万江、淮以南民夫,把黎阳仓、洛口仓的粮食运往涿郡。

根据史料,当时所有的府兵确实都被征调,即使家中有特殊情况也不能幸免。比如贝州漳南的府兵孙安祖,当时家中正遭受了水灾,如果他听命一走了之,家里的妻儿老小只有被活活被饿死;但他的请求却换来县令的一顿毒打。

因此,隋炀帝的远征军达到百万规模,确实是可信的。但是他只考虑到规模,却没想到由此带来的后勤压力,以至于首次远征遭受了惨败。

农民起义军为何也是百万规模?老百姓只有造反才有饭吃

多年来无视客观规律的大兴土木、对外远征,对民力造成了极大损害;再加上贪官趁机盘剥,以及水灾频发,大量饿着肚子的百姓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朝廷却一直不加以赈救,导致百姓只能吃树皮、泥土充饥,最后发展到人吃人:

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在这种情况下,若选择当良民,只有死路一条,铤而走险造反,反而可能活命:“百姓穷困,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到了公元616年,关于隋王朝的情形,《隋书·食货》是这样形容的: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皆盗武马,始作长枪,攻陷城邑。

天下的青壮年,90%做了“贼寇”....隋王朝已经彻底完了。

为什么隋末枭雄手下兵力特别庞大?正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粮食这个武器:

公元616年,瓦岗军的领袖李密,拟定了一项英明战略:

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

第二年,瓦岗军击败隋军,夺取了洛口仓,期后大肆开仓放粮,效果立竿见影:“道路降者不绝如流,众至数十万”。李密就地建立洛口城,四处攻城略地,横行中原。

同一年,马邑府兵刘武周也利用粮食为武器起兵造反:“今百姓饥馑,僵尸满道,王府君闭仓不赈恤,岂为民父母之意乎?”他杀掉太守,开仓放粮,立即成为了当地义军领袖;

而在金城,薛举率领十三个亡命之徒,抓获地方官员后开仓赈济饥民,就迅速占领陇西之地,手下士兵多达13万。

李渊太原起兵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赈赡穷乏”;占领长安后,大开永丰仓,迅速稳定了民心、站稳了关中。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怪圈:隋朝国力殷实、人口众多,给了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底气;因此他肆无忌惮、大兴土木、对外用兵;然而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一系列无视规律的行为,特别是规模大到离谱的远征军,成了压垮隋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活生生将全国百姓都逼成了他的敌人。面对如潮水般的起义军,曾经无比强盛的隋王朝就这么迅速倒下,犹如昙花一现。

7

隋朝结束中国四百年大分裂。隋朝继承北魏、北周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实行均田制、府兵制,开创了科举制,打破门阀贵族对政府的垄断,废除多余的州,裁减多余的官员及行政机构,将人事认命权收归中央,大索貌阅,加强户籍管理,增加政府管理的户数,增加税收。加强中央集权。

8

两点原因,

第一,史书和将领都爱夸大军队数字。

第二,古代战争除去正规军队,随行的会有几倍于正规军队的征召的民夫,他们负责运送粮草,修筑工事等杂役。这些人一般都被计算入军队人数中去了。

9

我是阅微草堂笔记,我来回答

首先,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以隋朝的人口基数来讲,上百万的军队是不成问题的,之后的各朝各代按道理也是能拉出来上百万的军队。

对于农耕为主的隋王朝来说,制约军队数量的一大原因,就是后勤补给,这不得不聊聊隋朝那令人啧啧称奇的各大粮仓。

隋朝初建国的时候,关中地区经常遭遇饥荒,因此粮食储备就是维护关中地区稳定的头等大事。

这时有官员提出,粮食生产,即有荒年也有丰年,如此一来,可以让农民将丰年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存在国家设立的仓库里面(粮仓分官仓和义仓),用以防治灾荒。据说文帝末年的存粮可供政府使用五六十年!

有了如此富足的粮食储备,就等于政府有极大的财力支撑,可以轻松的供应起上百万大军的日常用度。

除了国家以粮库支撑的后勤实力外,继承自北周的府兵制也是隋王朝能拥有百万大军的一大根本原因。

府兵制的特点是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免纳租庸调,平日生产,每年有一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

了解完了府兵制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府兵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国家养兵的负担低。亦兵亦农的养兵方式,使得国家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维持庞大的军队规模。

因此隋朝的常备兵约为60~70万人,战时征募可达130万上下。

以上是隋朝的官方军队。

农民军的数量,算是比较容易维持在大规模的。

这里说的不是小规模的叛乱,而是朝代更迭时的农民军。要知道农民起义大多是受压迫极重的底层人民在部分人的带领下逐渐抱团壮大的。

农民军有一大特点,就是比较容易滚雪球(说法有点轻挑,手动狗头)。原因就是农民军在初建时要保证本部人的生存,需要破局,这部分丧失了稳定生存来源的人,需要以掠夺为手段,获取生存资料,比如粮食。

那些被掠夺了生存资料的人,也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与农民军合流,要么饿死。所以前期农民军的规模就靠这种不断的流动性来壮大。(要说农民军是乌合之众是不科学的,农民军的壮大过程,也是不断淘汰、练兵的过程,凡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农民军,都是以核心的有军阵经验的人(这部分可以是原正规军人,也可以是已经与官军多次对阵的人),裹挟其他还未有军阵经验的普通人)。

因为裹挟的人会不断的更替,因此农民军只要保持核心人员损失不大,就随时能够建立“数十万大军”,其主要的成本就在自己的核心人员身上。

隋末农民起义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不下一百支,乱军流窜,地方行政崩溃的情况下,被迫加入农民军的人也有很多,所以才能有历史记载的数百万人。

望采纳,望关注,欢迎大家讨论。

10

先说结论,人口多,兵源招募制度改善

隋文帝受禅之时,有户约360万,平陈又得50万户,按每户五人计,全国人口约2050万。

按照正史记载隋朝炀帝吞并吐谷浑后达到极盛,户口有890多万,人口4600多万

根据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考证结果,中国只有一次动用过百万大军,那就是隋朝和高句丽全面战争。

隋朝的主流兵制是府兵制。

府兵制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但免除赋税。

府兵制度和关陇门阀的兴起大家都知道是西魏时期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的高欢集团,吸收了关中陇右的汉族豪强,让他们作为中下层的军官,以自己的团队作为上层,建立的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根基的军事制度。

到了宇文护宇文邕时期,府兵制度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指挥军队的中心继续下放。在宇文泰时期是控制12大将军,最晚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就变成了开始控制24仪同。也就是说,所谓的柱国和大将军一起被挂起来,变成了一种半荣誉称号。而24仪同府,就是12卫的雏形。

这点在隋文帝杨坚的时候继续加强。并正式建立了12卫制度,所谓12个大将军,就等同于之前的12大将军,而之前的仪同大将军等于后面的每一个卫下属的将军(正式完成,要到隋炀帝)。隋炀帝上台之初,将国策由隋文帝时期的战略防御,有限进攻,变成了全面进攻。花了三年的时间修订制度,将原来的12卫制进行扩大。将之前的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改成了鹰扬郎将和鹰击郎将。这是府兵制度的下层领导,直接管理鹰扬府。同时设计了虎贲郎将,虎牙郎将,作为府兵制度的中层领导。最高层同样还是大将军和将军。使得鹰扬府的数量极速增加。鹰扬府数量增加,自然兵的数量也增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