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在隋炀帝的各项壮举中,最显眼的地方就是:隋朝确定是人多。比如开大运河,六年共调民夫两百万、三征高丽,每次的军队动辄都是百万以上,运输的民夫至少以双倍计算、这样的大手笔,历朝历代只有秦朝能够媲美,而隋朝也和秦朝一样,耗尽国力外征内修,等工程结束了、战事平息了,王朝也就走向末路了。
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癸未,第一军发,终四十日,引师乃尽,旌旗亘千里。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按理说在经过魏晋南北朝乱世之后的隋朝,人口应该是锐减得十分严重才对,可这百万数据又是实打实地记录在史书里的。所以要了解隋朝人口为什么这么多,或许就得从隋文帝身上找原因了。
隋文帝杨坚从北周手里接过来的并不是一个烂摊子,而是一个略有富裕、国力强盛的国家,虽然途中经过内部混乱,但其元气始终没受到损伤
由于两晋十六国这一百多年的时间,各国混战不断,土地荒废,百姓流离失所,但各国君主无一例外地都是将枪杆子牢牢握在手里的:没钱没粮没地盘了,没事,有兵在手抢就可以了。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的局势已经逐渐形成,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三方争战倒是比较少了,因为这时期三国打的是经济和后援,光有军队是无法笑到最后的,所以这时期南北三国开始发展内政,三方国力都有所增长,其中则以北周势力最为强大,而隋代周立,隋朝从北周手里接过来的,其实家底还算得上是不错的。
- 在宇文泰建立西魏的时候,所面对的是一个毁坏严重、汉胡杂居、人口锐减的关中地区,像谋士苏绰就对宇文泰说目前西魏的环境是:“民穷、财尽、人心不齐,祸将至矣”,为了解决财务问题,宇文泰开始着手进行关中地区的改革,包括肃贪、立法、轻徭、薄赋、汉化,以争取关中地区的汉族人心;
- 北周建立以后,承袭了北魏时期的租调制度和均田制度,改变曹魏时期的以户征税为以丁征税,也就是人口税,并保证其土地供给,以便能够将清理躲在大户人家底下的荫户,让百姓能够种田交税,并承担劳役;
- 并且将以鲜卑人为主的府兵在西魏边境屯田,后面又逐渐吸收入大量的汉族农民,原本百废待兴的关中地区开始焕发生机,土地、人口都有所增长,而国库也越来越饱满了。此外,北周君主对当时问题很严重的佛教进行了一系列的清洗,在武帝宇文邕的灭佛行动下,自北魏以来就享有不交税、不务农、不当兵特权的佛教,所有僧侣、尼姑被迫限期还俗,从事生产,所占土地全数归还国家等等。
事实上,在杨坚执掌北周大权的时候,地方上就爆发了尉迟迥、司马消难起兵勤王,数日之内就召集到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长安,而杨坚以韦孝宽出征,六月出师,十月就凯旋,仅仅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这主要还是因为宇文泰集中兵权于中央的优势,而之后,开皇二年以六十万大军抵御突厥、三十万大军远征高句丽,在隋朝建国之初已经能动用大集团作战部队,还有着足以支撑进行长途远征的后勤,这军队和钱粮自然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所以只能是靠着北周的福荫。
隋朝建立后,人口问题还是隋文帝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如何增加人口开扩税源和荒地就成了隋朝上下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北周后期,由于统一步伐开始走动,大规模的战事越来越频繁,如此一来又造成了土地荒废和土地兼并的问题十分严重,为了扩大税源,增加人口,杨坚就在开源和节流上做文章:
- 开皇三年下令废除郡制,实行州、将原先的国家行政区域管理改为州县两级制,淘汰了一大批冗官,节省了国家支出,县两级制;开皇五年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两项措施,严格核对户口,实行户籍制,仅开皇五年这一年就清查出四十万成年男丁,并将大量逃户从地主豪强的户籍里剔除出来,扩张了一百六十多万户纳税户籍;
- 再改北周时期的府兵制为军农一体制度,将北周时期具有特殊地位的军户改编成民户,军户家属也必须从事生产,给予土地耕作,按时交税、当差、服劳役等等,当然这样的做法也极大地削弱了士兵的作战动力,隋朝的军队作战能力始终比不过北周,除了灭掉一个苟延残喘的陈朝之外,隋朝在对高句丽、对突厥的战事中,基本都是以人海战术应付,所得战果也十分拮据;
- 开皇四年,帝国工程师宇文恺奉命开全长三百里的广通渠,引渭水入潼关灌溉农田,三年后再开山阳渎,打通南起江都、北至江苏的河道,疏通南北运河航线,也是后面隋朝大运河的雏形。因这两项工程而得到恢复的农田近万亩,北齐、南陈等地的饥荒重灾区,自此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在隋炀帝的改革下,隋朝从建国之处的四百万户,到隋炀帝时期达到了八百九十万户,全国耕地面积自北周时期的一千九百万顷暴增到五百五十万顷。到开皇十二年,国库的储备已经满到没有地方再装的程度,杨坚不得不设立左藏院收集,甚至还靠着减租、减税、征调全免这样的存财于民的制度来减少税收,这实在是个奇迹:
十二年有司上言,库藏皆满。……于是乃更辟左藏之院,构屋以受之。下诏曰:“既富而教,方知廉耻,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所以靠着北周的家底,杨坚将其发展到了巅峰,铸造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可杨坚劳心劳力,节俭了十几年留下来的基业,却被杨广给败光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杨广完全破坏了北周、杨坚时期的征兵制度,不顾民力,横征暴敛,走上了秦始皇的老道。
在杨坚时期,动用五十万的军队已经是帝国最大的负荷了,而杨广所调集的军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负荷,可以说隋朝是被杨广生生地耗光的
隋朝的兵制是以保护土地为目的府兵制,其首要条件就是在土地耕作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调集军队,虽然杨坚朝也有过调度数十万大军远征的情况,但由于土地保障还在,所以自杨坚一朝都没有发生过因征调问题而起兵反抗的情况。可到了隋炀帝就不同了,他走的是春秋战国的路子,以征兵制来满足自己的“大业”虚荣。
- 这种制度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使用的制度,以农民为主,由郡守和县令负责征调当地的适龄男子入伍,按照一年守京师、一年守边疆的规矩,一般两年就可以轮换一次,以达到勿夺农时的好处;
- 可事实上,由于战国战乱过多,很多时候征调兵在驻地不止呆了两年之久,这就严重影响到农时了,更有甚者,为了应付前线燃眉之急,政府会强行征兵,以牺牲国家收入的痛苦来渡过战事的险恶,比如长平之战时,秦国就强征河内地区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去前线,最后虽然打赢了长平之战,可秦国国内的收成严重损耗,后勤无法再继续支撑对外战事了;
- 同样的隋炀帝也是如此,在其继位之初就每月征调了两百万民工修筑东都洛阳,修好洛阳后又修长城、御道、大运河、龙舟等等,每次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其结果就是工程如期完工而且十分壮观,可被征调地的农业都受到了严重破坏。百姓既要负担劳役,还得交税,可哪来的时间和体力再去种田,于是就“强者聚而为盗,弱者自卖为奴婢”,到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曾经是天下粮仓的洛阳居然无粮可取,只有布帛等财宝堆积如山,可金山银山,在隋末百姓的眼中看来,也比不过一碗白米饭。
同样的故事其实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发生过了,始皇帝继位后,以征调制强行征兵三十万北却匈奴、五十万兵和民工南服百越、七十万人修骊山陵墓、五十万人修长城,每年耗费数十万民夫修咸阳至六国之地的驰道,包头到咸阳的直道、贯通云贵的五尺道、攀越五岭之地的新道、沟通湘漓两江的灵渠,最后陈胜、吴广的起义,也是受够了这无休止的征调,与其舒服一死也好过活活累死。
总结:这样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隋炀帝的军队和隋末农民军的军队为什么很容易就达到百万人以上了?这两方面都是因为隋文帝杨坚
杨广的百万军队和百万劳工,是靠着牺牲农业、经济发展而造出来的强盛,等他把农业、经济全部牺牲完了,杨广的末日也就到了。而农民军也很容易聚集到百万以上规模的大军,比如李密进攻洛阳时,就“聚众百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杨坚时期的清理户口,让大量的隐藏人口正式进入编籍,而杨广折腾了十三年,使得农民流离失所,矛盾累积到最后,农民们已经只有起义反抗这一条路了,而不会再去想着什么隐入山林,逃入地主家寻求庇护的情况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