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的部下,实际上,他不愿成为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部下。所以郑成功前期是没有理由护送永历皇帝去台湾的。
等到后期隆武帝去世后,永历皇帝和绍武皇帝争权,绍武帝被清军击杀后,南明重归永历皇帝朱由榔统治。这个时候郑成功虽然表面上支持永历皇帝,可是实际行动上,并没有任何向永历皇帝靠拢的意思。
一、郑成功和永历皇帝貌合神离,这是南明失败的重要原因。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郑芝龙投降满清以后,郑成功带着人马表示要独立,跟满清若即若离。结果郑芝龙在北京被杀,郑成功彻底与满清决裂,宣布支持反清复明的运动。
郑成功的崛起,不光靠着父亲的资本,也依靠了隆武皇帝朱聿键的大力支持。当时郑芝龙权倾朝野,可是郑成功却是一片赤子之心,所以隆武帝有心将郑成功培养成为自己的心腹大将。
为此郑成功对隆武帝非常忠心,当郑芝龙出卖隆武帝的时候,郑成功甚至反叛父亲,也要保住隆武帝。
可惜隆武帝被何腾蛟在江西出卖了,大学士黄道周英勇殉国,隆武帝逃到长汀以后,也被清军杀害。郑成功自此失去了主公。
可以说隆武帝的去世,是郑成功人生的转折点,因为郑成功自此再也没有了主动报效的对象,他可以独树一帜了。
隆武帝死后,他的弟弟朱聿鐭在广州被大学士苏观生和广东布政使顾元镜扶植为皇帝,建立了绍武政权。
与此同时,朱由榔在肇庆又建立了永历政权,得到了大西军李定国等人的大力支持。这两家不顾清军来袭,甚至彼此还要大打出手。
郑成功早就看透了这些事情,他知道不管是绍武帝还是永历帝,都是不靠谱的皇帝,所以他哪个都不愿意报效。
后来做了一个多月皇帝的绍武帝,被李成栋率领的清军杀掉以后,永历帝朱由榔这才坐稳了南明皇帝的宝座。郑成功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向永历帝称臣。
二、郑成功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已经初见端倪。
郑成功向永历皇帝朱由榔称臣以后,并没有任何其他表现。也就是说这种称臣是口头上的,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当永历帝多次希望郑成功能够与李定国大军会师的时候,郑成功总是拖延时日,以至于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其实郑成功对永历政权,是没有多少信任度的。他宁可自己一个人在东南沿海,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也不愿意接受这位不靠谱的皇帝调遣。
所以永历政权长达十多年的统治时间,郑成功始终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永历政权的部属,自然也就不会接永历皇帝去台湾了。
郑成功曾经做过一件大事,那就是浩浩荡荡地北伐南京。这件事如果办成了,那么南方半壁江山可就都是南明王朝的了。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当时李定国也是意气风发,屡战屡胜。如果郑成功事先能够跟李定国的部队约好了,一起北伐,说不定大事可期。
可问题是郑成功喜欢单干,他不喜欢联络一个没有什么感情维系的永历政权。或者说,他担心自己联络了永历政权,那么他就会受到永历政权的管辖,从而失去自主权。
郑成功的部下多以水军为主,所以他们在海上的进攻轰轰烈烈。但是想打下南京城,就必须要上岸。
到了岸上的郑成功大军,可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此刻又没有南明其他军队作为策应,所以郑成功的这次北伐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三、郑成功和李定国互相争权,即使联合也没有好结果。
郑成功明白,李定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家都说孙可望是个野心家,他背叛了永历皇帝,将整个贵州出卖给了满清朝廷。
于是,车驾入会城,文秀进封蜀王,与定国同辅政。明年,讨可望,战于交水。可望还走贵州,文秀追及之,遂奔长沙。时,大慝既去,忠义同心,方议安集滇黔,经略川楚,而文秀遽病。丁酉夏四月二十四日,文秀薨。---《西南纪事卷十》
而李定国作为孙可望的对立面,一直忠心护主,所以李定国一定是一位出色的英雄人物。没错,他两蹶名王的名声,的确不是盖的。
- 可是我们必须要注意一件事,他想要把永历皇帝牢牢牵制在自己的手里。当时他的义弟刘文秀坐镇贵州前线,他希望永历皇帝前往贵州前线鼓舞士气。
- 这是非常不错的想法,皇帝亲自督战,那么将士们自然会卖命的,收复贵州可就有希望了。可李定国却在担心一件事,永历皇帝去了前线,岂不就成了刘文秀手里的棋子了吗?
- 所以李定国怎么都没有答应这件事,为了给足李定国面子,永历皇帝也就主动放弃了这件事,从而彻底错失了收复贵州的机会。而刘文秀也被李定国召回昆明,罢免了兵权。
郑成功明白,他自己有兵权,李定国也有兵权。如果他投靠了永历皇帝,朝中大事到底该听谁的呢?李定国和郑成功早晚还是要闹掰的。
总结:郑成功就差一个继承权了。
郑成功是没有继承权的,这对郑成功来说,是最吃亏的一件事。所以在明面上他只能臣服于永历皇帝朱由榔。
其实不管从兵马的调遣,还是赋税的收缴,郑成功政权和永历政权,一直都处于两条平行线上,彼此互不干涉,也干涉不了。
郑成功内心是不承认永历皇帝的,再加上有李定国这样一位虎将在永历皇帝身边,郑成功更加不可能投靠永历皇帝了。
参考资料:
《南明史》
《明史》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