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李世民与朱棣都是被逼起事,为何前者是明君而后者毁誉参半?

李世民与朱棣都是被逼起事,为何前者是明君而后者毁誉参半?

2020-10-04 04:01阅读(63)

李世民与朱棣都是被逼起事,为何前者是明君而后者毁誉参半?:李世民与朱棣两人都因造反而取得天下,两人也分别开创了大唐盛世和大明盛世,因两人的文治武功都是

1

李世民与朱棣两人都因造反而取得天下,两人也分别开创了大唐盛世和大明盛世,因两人的文治武功都是空前的,又有太多的的相似之处,所以后人经常将两者之间相互比较,但是两人比较之后,李世民的名声比朱棣要好些,同为明君为何朱棣的名声要差些呢?

首先是夺得大位的方式不同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因为“玄武门之变”,而被李渊确立为皇位继承人,最终,李渊感受到李世民的势力太大,决定禅位李世民,李世民也就此登上帝位,并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他在登基之前,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属于皇位继承人之间的竞争,”玄武门之变“属于皇位继承人争夺战,不属于弑君篡位,他的太子之位是李渊封的,皇位是李渊禅让的,因此,李世民属于正常继位,并没有违背儒家社会的的君臣道义。

而朱棣的”靖难之役“显然是违背了,儒家社会的“三纲五常”君臣道义的,因为,在朱棣起兵之前,朱允炆已经是大明皇帝,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且是从朱元璋手中正常继位,而朱棣属于臣子,通过谋反取得皇位,他得位不正是被后世诟病之一,而李世民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两人对比朱棣先天不足。

第二个是对对手旧部的态度不同

在玄武门兵变之后,李建成旧部中的一些人也受到影响,如魏征,王珪、薛万彻等等,这些人后来都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但是并没有多少被杀,如王珪作为李建成的心腹,在武德七年(624年)因庆州刺史杨文干兵变,使得李建成月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剧烈,于是李渊认为是王珪未能规劝李建成,致使他们兄弟失和,因而李渊将其流放,李世民登基之后王珪受到举荐开始得到重用,和魏征一起成为谏议大夫,王珪后来还成为魏王李泰的老师,

薛万彻更是在玄武门之变时,率领4000人欲制李世民于死地,最终因看到尉迟恭拎着李建成的头,才放下武器投降逃入山中,后来得到李世民赏识其武力得到重用,在平突厥、薛延陀部、高句丽时都屡立大功。

反观朱棣在对待朱允炆心腹,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这些人无一不被朱棣给赐死,甚至还将其家中女眷贬为奴籍,发配置教坊有的为官妓等等,可见朱棣为人心胸狭窄的一面,这也是朱棣和李世民不能比的地方。

第三个是对文人的态度不同

李世民以宽仁治国,笼络人心,重用李建成的旧部更是得到士大夫的好评,所以李世民的名声也比较好,到是朱棣以诛方孝孺十族,这种残忍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方孝孺被诛的第十族,便是以方孝孺为首的读书人,所以朱棣在天下读书者心中没有好印象,后世这些写史书的文人,自然是不会歌功颂德朱棣,因此,同样是被逼迫起事,李世民的名誉要比朱棣好好很多。

2

前言:李世民杀兄夺嫡,朱棣造反簒位;二者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后人对其二人的评价却是大相径庭。在史书中,李世民的声誉远远高于朱棣。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依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1.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仅仅是一场战斗范围很小的宫廷政变;其死伤人员不多,只限于李世民的亲信部下、东宫卫队及宫廷侍卫队。

而且,“玄武门之变”仅一天时间就结束了,对社会、对人民的冲击不大,更没有破坏生产经济的发展。

因此,李世民杀兄夺嫡之举,仅是一场宫廷政变而已,并没有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生产经济的发展。

而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对社会、对老百姓、对生产经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破坏力。

“靖难之役”从1399年持续到1402年,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其间南军、北军合计有数十万精锐士兵战死沙场;并且这场战争波及地区很广,从华北到江淮,处处都成为了战场。

所以,“靖难之役”只是满足了朱棣个人当皇帝的私欲,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迟滞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朱棣罪莫大焉!

2.李世民发动政变、顺利上位以后,对忠于政敌李建成的势力大加笼络,不计前嫌,提拔重用了其中很多的忠义之士。尤其是对曾经劝说李建成动手杀自己的文臣魏征、在政变过程中率领东宫卫士猛攻秦王府的大将薛万彻,李世民大赞其忠心,对他俩极为重用。

李世民在政变后,采取的不计前嫌、笼络人心的策略,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也广为世家及封建文人所赞誉。

而朱棣在攻入南京,夺取帝位之后,大肆杀戮建文忠臣的惨暴行径,历来为后世所不齿。



朱棣不仅惨杀忠于建文帝的文臣武将,屠杀文臣方孝孺十族;而且对建文忠臣的女眷进行了惨无人道、伤天害理的侮辱摧残。其手段之卑劣,令后世忠臣义士每读此段史书,无不扼腕痛骂。

3.李世民在位期间,法制宽仁,一年之中,全国判死刑的罪犯也不过有二十几人。

而朱棣生性残暴,酷爱杀戮。据史书记载:仅仅因为一次宫廷秽闻丑事,朱棣就曽性大发,把三千美艳娇媚的宫女全部凌迟处死。

仅此一项暴行,古往今来的所有暴君,都不得不对朱棣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结语:虽然都是抢夺来的皇帝宝座,但是,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值得赞誉;朱棣虽有文治武功,却以自己独有的残暴无情,受到后世的愤怒鞭挞!

3

李世民PK朱棣,两人都是以非正常的手段取得皇位,文治武功都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什么他们在历史上评价的差距会这么大,下面我从这几方面来分析:

一、皇位来源对比

李世民通过发动玄武门事件,杀死自己的大哥李建成,逼迫自己的父亲让出皇位。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幌子,从自己的侄儿(建文帝)手里篡夺皇位。

李世民的皇位是弑兄篡位,那时候的李建成还是太子而非皇上,而朱棣就不同,朱棣的皇位是来源于建文帝,这样对比,朱棣的性质就比李世民的恶劣。我们在看夺取皇位的影响,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件,对国家、社会造成的损失很小,就是一场小规模的皇室争斗,而朱棣历经几年的时间,用武力的手段夺取皇位,对社会、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从夺取皇位的过程比较,李世民对社会、国家破坏较小,没有弑君,而朱棣是弑君篡位。

二、建国功劳对比


李世民在随父反隋战争中功劳显著,并且李渊在前期也有意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这久无形之中为李世民接替江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朱棣同样也是跟随父亲在推翻元朝的统治中立下功劳,后面驻守燕京,抵御外敌入侵。但是这份功劳和李世民相比存在重大的差距,李世民帮父亲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朱棣的功劳在李世民面前就微不足道。另外李世民早期也是被李渊预定为接班人,这就可以为他带来一定的人心。

通过建国功劳对比,李世民这方面的成就高于朱棣。

三、治国的功绩

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出现了太平盛世,稳定了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实现了一次民族的大融合,被各民族成为天可汗,多次对外


用兵,先后平定了,突厥,随之,在把高昌,龟兹,吐谷浑等地方评定之后,唐朝名声大,噪声望远播,四方都为之敬服,不敢造次;政治上清明,出现了将相和的局面;文化方面比较开明,融合多种文化,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

朱棣同样也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亲征蒙古五次,收复安南,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建立行省行政区,加强了南北边防,促进了中国版图的统一和完整。在国际交际方面多次派郑和下西洋促

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命人编撰的《永乐大典》。

相比较,两者在治国上不分伯仲,都有治国之才。

四、对待旧臣对比

李世民采取宽容的态度,以为魏征为例,魏征是太子府的谋臣,得到了宽容并且重用。但是,朱棣对待建文帝的旧臣就毫不手软,以方孝孺为例,大家不知道灭十族的源来,就和朱棣有很大关系。从这方面对比,李世民得到

了是天下人心,而朱棣失去了太多人心。

五、儒家文化的影响

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明的朝代,对于篡位这件事情,不管读书人还是老百姓都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它,但是到了明朝,程朱理学的观念深入人心,三纲五常的限制,朱棣的篡位受到了这些儒家知识分子的抵制,而在古代社会,这些人就是倡导社会的主流,这些人在评价朱棣的时候,就会套用程朱理学的观念,这样就造成了朱棣在历史上的地位毁誉参半。

总结,经过多方面的对比发现,在文治武功方面,两者之间的功绩不相上下,主要是在于文化、人心的影响造成的。

4

在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经常拿来一起比较,一个是弑兄上位,一个是杀侄即位,两相比较似乎半斤八两。然而,对此二人的功过评价却并不一致。前者一直是明君达人的形象,后者则是毁誉参半。

其实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夺嫡和篡位

对于李世民而言,当时是秦王,而李建成是太子。按照正常的思路,那么太子荣登大宝的概率自然更大一些。在中国历史上的汉家文化传统中,一直有着立长不立幼的传统。这个传统开始被严格执行,但是,后期却逐渐松动。也有了幼子成功上位的情况出现。当时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夺帝位,但是因为李建成仅为太子,并没有登上皇位,算不上谋反篡位,只是为了夺得即位权。

反观朱棣就完全不同。朱允炆已经登基,成为了大明名副其实的皇帝。而朱棣的行为就形同叛乱,属于谋反。那么在重视正统的史学家眼中,这是最大逆不道的行为。因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如今你不死就罢了,还抢夺了皇位,简直大逆不道。

二、功绩不同

大唐虽然名义上是李渊为统领建立的,其实最大的功臣是李世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大唐建立的大半功劳都是李世民立下的。所以,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人们的眼中,既然大唐的江山是李世民一手打下来的,那么李世民较之李建成更拥有继位的权利。

再来看朱棣,朱棣在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确实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和一代军神李世民相较而言,那就完全不够看。和李世民鹤立鸡群的赫赫功绩相比,朱棣在大明建立过程中的功劳,仅仅能拍到十名左右的位次,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三、朱棣得罪了读书人

朱棣是个明君,此话不假。其实他不仅是个明君,在其他方面同样成就非凡。他丰功伟绩完全可以傲视中国历史上90%以上的帝王。但是他却犯了一个极端重要的错误,得罪了文人。得罪的是谁呢?一代大儒方孝孺。

因为方孝孺极力拥护建文帝,后又因为他不愿意起草朱棣继位的诏书,最终身陷囫囵,最终被灭十族。中国历史上的严刑峻法最多灭九族,而方孝孺却是被灭十族的两人之一。这同样给朱棣带来了嗜杀文人的口实。要知道方孝孺作为明朝大儒,弟子千万,虽然这些弟子都因为灭十族而被杀,但是弟子的弟子却同样为数众多。要知道历史都是文人写就,得罪了文人的朱棣,自然要被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李世民则不然,面对李建成的旧部下魏征,不仅不怪罪,反而委以重任,纳为己用。这种胸怀和对文人的谦和态度,自然颇得文人之心,也就难怪他们对其大力推崇了。

四、拥护程度不同

李世民作为秦王,竟然能因为自己的劳苦功高而建立天策府,与李建成的太子府遥相对应。而天策府中皆是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元勋。李世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早就已经是皇帝了,只是当时并未登基而已。满朝文武中,大半的朝臣几乎都是人心所向秦王,获取了多数的支持。

但是朱棣当时要面对的是朝廷上下一致的反对。他的诸位王兄,除了宁王站在了他的身边,其他兄弟都选择坐山观虎斗。而朝中大臣更是没有几个人支持他的谋反之举。就执政基础和拥护程度而言,朱棣完全比不了李世民。

不过历史悠悠,往事早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真实的历史我们很多已经无从了解真相。

5

这个问题要分两部分来回答。

李世民画像

至于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被逼起事的说法,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和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来看,李世民在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应该没有那么严峻,还没有达到如果不是立即反抗就有生命危险的境地,如果是这样的境地,也不至于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被这么措手不及地斩杀。所以说,李世民被逼起事还不如说他是先发制人。

朱棣画像

而说朱棣被逼起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朱元璋去世后,皇孙朱允炆继位,他上台之后作了一个非常大的决定,也就是这个决定加速了朱棣叛乱的步伐,这个决定就是开始削藩,就是将祖父朱元璋曾经分封的这些藩王们进行削减打压。为了确保削藩的成功,建文帝先是拿一些力量比较弱小的藩王下手,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的藩王被强行迁入京城,有的害怕自杀等等。而实际上朱棣是建文帝削藩的主要对象,因为他的实力最为强大,只要把他处理掉,建文帝的地位基本上就稳定了。所以,一方面朝廷采取24小时监视监督,另外一方面开始对其削藩进行准备,朱棣看到了未来的结局,如果不反抗那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在多年的积累之上,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取得国家政权。

至于为何大家对唐太宗多赞美之词,而对朱棣则毁誉参半,实际上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分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从谁手中抢夺政权所决定的。

这方面的原因对于朱棣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直接发难的对象不是父亲唐高祖李渊,而是哥哥太子李建成,他是从兄弟手中夺取太子之位,而且兄弟当时只是太子,还没有登基做帝。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直接发难的对象是自己大哥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他是从侄子手中抢夺的权力的,而且他的侄子此时已经是皇帝,他夺取的直接是皇帝之位而不是像李世民夺的是太子之位,叔叔对侄子发难,而且这位侄子又不是昏君,而是父亲亲自选立。虽然朱棣发难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逼的,但是他一直存在这个野心,而且就叔叔与侄子之间的辈分关系,朱棣就不占优势。

【2】夺取政权过程中的伤亡范围。

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仅仅是针对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在玄武门政变发生的过程中,仅仅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两派之间的争斗和死伤,况且在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后,厮杀就停止了,这个过程中牺牲的多是兵卒。

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从发动之日起一直到攻入应天,整个战争的伤亡是非常巨大的,建文帝大军最终节节溃败,朱棣最终攻破应天。另外,朱棣在进入应天之后,他对建文朝廷的官员也有一个杀戮的过程,凡是归顺他的,一律重用,凡是反对他的,他一律杀掉,所以在进入应天后,朱棣又杀了很多人,而且 这其中包括很多当时朝廷上的大臣,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方孝孺,朱棣让他起草登基公告,他大骂朱棣,最终激怒朱棣被灭十族。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3】史书修订的规则。

在这方面,李世民又占据着非常大的优势。史书都是后朝修前朝的,这种修史书的目的都是为当朝统治者服务的,就拿李世民来说,他在修前朝史书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是迫不得已,他对一些历史事实必然要做一些改动,方向就是要利好于自己,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关于当时的史书记载内容,对于太子李建成的记载大多数都是负面的内容,而李世民被描述成受欺压打压的对象,迫不得已起来反抗。

影视剧中的朱棣

朱棣就没有李世民那样幸运,他不是在朱允炆继位前发动靖难之役,而是在朱允炆继位后发动的,从燕京一路向南一直打到应天。即便他日后登基做帝,但是对于这段历史他是没有办法改动的,以此来说明自己发动靖难之役的合理性的,只不过强调了一下朱允炆削藩的事情,意在强调自己也是被逼无奈,但是这种说服力远远不够,不能为自己发动叛乱正名。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要说两个人都是被逼无奈才发动起事有点言重了,而对李世民和朱棣有倾向性的评价,而是二人在当时的一些举动和作为所决定的,毕竟有些东西是无法掩饰的。

6

朱棣和李世民经历相似,都是以政变来获取皇位,李世民直接发动宫廷政变,杀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让出了皇位。而朱棣的政变成本要比李世民高不少,靖难战争足足打了四年,才取得最后的胜利。

虽然朱棣和李世民都是以政变起家,但他们的声誉却有不少差距。李世民是历朝军事才能最强的君主,他是开国功臣,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基业,唐太宗在历史中享有盛誉。对比李世民,朱棣就要逊色三分,虽说朱棣开创了伟大的永乐盛世,但后世对朱棣的评价却毁誉参半,这是为何?

一、李世民虚心纳谏

明君的特点之一便是虚心纳谏,在这一点上李世民做得可圈可点。贞观三年,魏徵(征)升任秘书监。西域各国想要入朝给皇帝进贡,李世民派人前去迎接和这些使臣,魏徵谏言:

“中国始平,疮痍未复,若微有劳役,则不自安。往年文泰入朝,所经州县,犹不能供,况加于此辈。”

意思就是说,如果大肆搞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劳民伤财,现在国家刚刚安定,应减少劳役,让百姓安心生活。李世民接受了魏徵的建议,追回了使臣,不再大搞门面工程。

在众臣希望李世民举行封禅大礼之时,又是只有魏徵站出来反对,李世民有些生气道:

“难道朕的功业还不够高?仁德还不够厚?天下还不够太平?为何不能封禅?”

魏徵这样回答:

“陛下功则高矣,而民未怀惠;德虽厚矣,而泽未滂流;诸夏虽安,未足以供事。”

最终李世民还是无力反驳魏徵的建议。

魏徵的劝谏有两百次之多,甚至有一次故意进谏拖延时间,害得李世民活活闷死了一只喜欢的鸟。当然不是说李世民都会接受,但对比大多数皇帝,李世民做得已经算是尽善尽美了。

魏徵是著名谏臣,有胆量有魄力,每次谏言,就算李世民怒火中烧,魏徵也不会改变初衷,这份胆识十分令人佩服。而从另一个方面看,能虚心接受不同意见的李世民,也相当不易。

任用贤能,从谏如流,看似简单做到却很难,身为君主,李世民做到了,于是他在后世得到了良好的口碑。反观朱棣,同样任用贤才,只不过和李世民相比还差了不少。比如解缙,主持编著《永乐大典》,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只因为说错了几句话,就被朱棣关入诏狱,最终被冻死在雪中。

二、朱棣大肆杀戮建文旧臣

最让人诟病就是朱棣在靖难成功后,对建文旧臣进行了血腥屠杀,朱棣得位不正,要想稳定朝局,是需要除掉一些不服从的旧臣,但手段却过于残忍。

济南保卫战的铁铉被押入京城,起初,铁铉是用后背面向朱棣,无论如何劝说,就是不肯屈服。朱棣命人割掉铁铉的耳朵、鼻子,再放入铁铉的嘴里,问其“好吃吗?”铁铉回答:

“忠臣孝子的肉怎么会不好吃?”

直到死前铁铉的都没有屈服,一直是骂声不绝。

为了让铁铉向其朝拜,朱棣还命人立起油锅,并道:

“活着的时候不想向我朝拜,炸成骨头你也得向我朝拜。”

在宦官们把铁铉的尸体调转时,油锅中一声爆响,宦官们都被吓退,最后铁铉的尸体也愣是没有转身。

礼部尚书陈迪父子同样被杀,儿子陈凤山被凌迟处死,宗室牵连被杀得超过一百八十人。大量建文旧臣死在了朱棣屠刀之下,亲族家人也被一同被杀。由此可见朱棣的手段之残忍,为了权力,朱棣杀了太多的人,所以哪怕他的功业再高,也会因此逊色三分。

三、李世民善待太子旧臣

李世民有个十分厉害的特点,那就是擅于笼络人才,而且经常是把敌方的人才收归己用。对此李世民并不猜忌,仍把大权交给他们,所以李世民的手下甘愿为其效死力,这就是李世民的胸怀和人格魅力所在。

在玄武门之变后,很多太子旧臣依旧被李世民重用。魏徵原本就是李建成的幕僚,且曾建议李建成排挤李世民,但很多时候李建成并没有同意。李世民即位后,东宫、齐王旧臣全部被赦免,李世民还问过魏徵:

“为何要离间我们兄弟感情?”

魏徵回答:

“如果当时太子按照我说的做,就不会有现在的祸事了!”

李世民没有生气,之后还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王珪原本也是太子重臣,之后李世民也赦免了他,并任命为谏议大夫等职务。王珪同魏徵一样,也是著名谏臣,李世民对其也很看重。

大量太子旧臣,变成了李世民的忠臣,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他用仁德赢得了人心,所以也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朱棣对建文旧臣则毫不留情,就连建文帝也没有放过,朱棣命胡瀅、郑和找寻建文帝下落,虽然最后也没有个结果,但多年以来这一直都是朱棣的心病。

四、李世民是开国功臣

李渊的天下,绝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最早晋阳起兵的时候,有李世民的鼓动和出谋划策,好运的李渊很轻松地占据了长安。但占据长安后并不代表着成功,毕竟隋末那光景造反的人很多,很多人都在觊觎皇位,割据一方。

公元620年,李渊命李世民出兵进攻王世充所部,收复河南等地。王世充实力雄厚,为人狡诈多端,况且洛阳城池坚固,很难攻克。李世民进攻数月都没有攻下洛阳城,而王世充的粮道被截,只得向窦建德人马求助。

李世民攻打洛阳数月都没有攻下来,而此时窦建德带了十万马前来救援王世充,唐军一度非常被动。李世民却坚持要两线作战,一面主力继续进攻洛阳,而他亲率三千五百玄甲军进驻虎牢关。

虎牢关是天险,可以拖住窦建德大军,加上李世民兵法纯熟,用疲军之计击溃了十万大军,窦建德被生擒。当时李世民只有三千五百人,这可以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胜利,也要看到李世民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多么危险,假若一个决策失误,或将万劫不复。唐朝初年,唐军全靠着李世民这张王牌打天下,李世民无疑是开创唐帝国的最大功臣。

朱元璋在中原争雄的时候,朱棣年龄尚小,朱棣在明初的军功也根本无法和李世民相比。而且靖难战争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极为严重,这都是朱棣造成的。总的来讲,李世民和朱棣都是史最杰出的君主,只是相对而言李世民的声誉要高不少。但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没有他们,唐朝、明朝或将变得黯淡无光。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唐朝是要比明朝光明一些的,自然杀兄逼父的李世民,沾了点国家的光!

7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两人都是杰出的皇帝,而且他们也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起兵夺权,也同样开创了盛世。然而,李世民被后世历代遵奉为明君的楷模,而朱棣却是毁誉参半。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是清朝的抹黑!

清朝统治者对明朝历史的抹黑和丑化,是十分显著的。清朝是满族所建立的政权,乘明末天下大乱之机,入主中原,遂窃有天下。满清入关后,为了塑造自身入主中原的合法性,消除广大汉人对故明的追思,以便维护自身的统治。于是,便不断对明朝历史进行肆意的篡改、对明朝君臣进行大肆的抹黑,甚至丑化、妖魔化明朝君主。

因此,即便明成祖朱棣居功至伟,开创了文治武功都盛极一时的永乐盛世。但清朝史籍上对朱棣的评价,还是不怎么高,甚至颇有贬低之措辞。如清朝所修的《明史》中,虽然也对朱棣的功绩和成就给予了肯定,但其中还是不乏贬低抹黑之词。

在《明史·成祖本纪》中,对明成祖有这样一段评价: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在这段评价中,开头的“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一句,明显就带有贬低和矮化朱棣起兵靖难一事的意味。而末尾的“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一句,居然还用上“倒行逆施”这个词。可见,对于朱棣的总评,清朝可是头尾都在抹黑。

加上,清朝开始流传的诸如“诛方孝孺十族”这类并无实质历史根据的野史轶事,也使得朱棣在坊间的形象大打折扣。

反观李世民的待遇就不一样了,后世修史不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等,书中都充分肯定了其个人的文治武功,还将他盛世明君的形象和功绩都适当进行拔高。而对他个人的一些黑历史,则有所回避或是轻描淡写。

《新唐书》对李世民的评价,是这样子的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昭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

这段评价当中,不乏对李世民的赞美和推崇之辞,甚至把李世民上升到上古夏商周三代的诸如禹、汤、成康等圣君贤君的高度上来了。

由于后世史书和历代君王,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明君之榜样。因此,李世民早年杀兄淫嫂、逼迫父皇;晚年又父子相残、沉迷丹药等众多黑历史,也就被认为的刻意淡化,自然也就不存在毁誉参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过客

8

李世民和朱棣虽然都是被逼起事的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

第一,李世民是威震天下的天策上将,在李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是朱棣所不能比的。朱棣在朱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几乎没有立下什么军功。李世民只是发动了一次宫廷政变,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影响和波及得范围十分有限,对国家的危害不大。朱棣为了夺权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这对当时的经济社会的破坏比较严重,国家付出的代价很大。

第二,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经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的深度融合,导致中原王朝的封建礼教对人们的影响不深,在李渊立了太子的情况下,李世民发动政变争夺皇位是符合当时的少数民族的习俗的,李唐王朝的皇室成员和少数民族长期融合,能够接受这一点。而且是兄弟之间争权夺位的斗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人们普遍可以接受。但是,朱明王朝是汉族政权,是要按照中原王朝嫡长子继承制来传承皇位的。而且建文帝已经登基了,所以,朱棣的夺权就显得不伦不类,再加上这是叔叔夺取侄子的皇位这就很难让人们接受。朱棣是明目张胆的造反。

第三,李世民夺权成功以后治国理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开启了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辉煌的大唐形象。大唐王朝的国力不断充实,打败了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了稳定的统治秩序,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安定,民生改善,所以历史上对李世民的评价比较高。朱棣的政绩就要差一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都不如贞观时期。

第四,李世民对待文人很好,没有屠杀文人的事情发生,而是很好的任用了那些不同政治集团的文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胆任用了敌对集团的魏征,而且魏征多次对李世民提出批评,李世民都能大度的接受批评,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对明君与诤臣的佳话。朱棣夺权之后就屠杀方孝孺十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朱棣得罪了整个知识分子集团,导致朱棣被后代的知识分子骂得很惨。明朝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也不好,经常会用廷杖处罚大臣,就是扒了衣裤打屁股。明朝一共实施廷杖500多次,打死大臣50 余名。所以整个明朝给人的影响都很坏。

第五,李世民的后代继续对大唐王朝进行有效治理出现了开元盛世,朱棣的后代对大明王朝的治理很没水平,不但没有出现可以比肩开元盛世的时期反而出现了黑暗恐怖的特务统治。

由于这几个方面的不同,李世民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朱棣的评价就差远了只能说是毁誉参半。

9

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不是使用正规手段登上皇位的,一个是杀兄逼父,一个是直接谋反;第二,他们上台后都对史书进行了篡改,掩饰自己的罪行;第三,他们都具有一定的雄才大略。

然而,这样相似的两个人,在后世的口碑方面却大相径庭。李世民简直成了千古帝王的典范,而朱棣则经常被人口诛笔伐。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个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

第一,时代风气的不同

西周创造的一套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没有被严格遵守。

东汉末年,权臣篡位、废立皇帝的事情屡见不鲜。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的政治更是乱象丛生。也就是说,在唐朝以前,整个中国的礼法秩序早就处在崩坏的状态了。

北方的少数民族深刻地影响了时代的风气。以北魏、北周为代表的北朝政权,孕育出了隋、唐两个王朝。而这两个王朝,都有胡人的血统。也正是因为胡汉交融,才塑造了这个时代开放的风气。

在唐朝前期,压根就不存在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太宗李世民是老二、高宗李治是老九、中宗李显是老七、玄宗李隆基是老三……没有一个是嫡长子,另外,还出现了武则天这个女皇帝。而每一代皇帝的交替,几乎都充斥着阴谋和政变,可以说要多乱有多乱。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世民的行为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说白了,人们早就习惯了各种政变,只要你能为国家做事,给人民带来好处,那他们就不在乎你是怎么上位的。


到了明成祖朱棣,舆论环境就没有那么宽松了。

唐朝中后期,国家开始重视礼法,力求政治稳定,嫡长子继承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这种风气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程朱理学。儒家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并且深深扎根。

或许是不自信,又或许是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重文轻武成为国家政治的主要生态。那些以“忠君爱国”为人生准则的文人士大夫,主导了舆论风向。在他们眼里,“气节”二字尤为重要。

有明一代,嫡长子继承制均被严格奉行,篡位的皇帝,仅朱棣一例。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朱棣的行为都不可原谅,更加不能够被推崇。就连朱棣本人,也担心后世子孙效仿,于是他宁愿立长子朱高炽,也不立自己更喜欢的次子朱高煦。

然而,不管朱棣怎么补救,都不能改变整个舆论对他的批判。

第二,上位的合法性

  • 李世民。

从上位的方式来说,李世民不算谋反。什么叫谋反?谋害皇帝才叫谋反。李世民杀的是自己的兄弟,害的是当朝太子,他压根就没有伤害到皇帝。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事变后,特地跑到高祖李渊面前,“跪而吮上乳, 号恸久之”。最终,他也得到了李渊的原谅(不知是否真心)。不久,李渊就把皇帝禅让给了李世民。

这说明,李世民的上位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在后人的眼里,兄弟相残并不算大逆不道的事情,更何况,李建成和李世民谁先动的手,也无法说得清楚。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当然就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

因此,尽管李世民手段不够光明,但程序却是正确的。

  • 朱棣

朱棣的上位,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谋反。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唯一指定的合法继承人,国家的正牌皇帝。而朱棣,只不过是一个藩王。在朱允炆没有过错且并未意外死亡的情况下,朱棣并不具备做皇帝的资格。

所谓的“靖难之役”,实际上就是犯上作乱、谋害皇帝。当然,如果朱允炆确认死亡,那么朱棣做皇帝也算顺理成章。但致命的是,朱允炆生死未卜,只要他不死,朱棣的皇位就不具备合法性。这个硬伤可以说伴随朱棣一生,且无法改变。

第三,对国家的影响与采取的措施

  • 李世民的政变,并未大动干戈,也没有给国家造成灾难。

成功上位之后,他采取了宽宏的政策,没有大肆迫害反对者,甚至不计前嫌地重用他们。文臣如魏征,武将如薛万彻、冯立,虽然都曾跟随李建成,但后来都在李世民的手下功成名就。

总得来说,李世民为人大气、从谏如流,善于处理君臣关系。这种性格,也能够得到臣子们的认可。于是,当李世民企图篡改史书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一部分史官也愿意对他进行美化。


  • 至于朱棣,他的上位给国家带来了一场沉重的灾难。

上位前数年的战争,导致无数士兵死于非命;上位后大肆屠杀反对者,开启了一场严酷的政治迫害。朱棣甚至开创了“诛十族”的先例,一代名士方孝孺及其亲友,总计八百余人,死于非命。

他使用空前野蛮粗暴的手段,以维护自己的统治。支持者赏,反对者杀,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

然而,不管朱棣如何篡改历史、美化自己,史官们的笔还是将他的种种恶行无情地记录了下来。

甚至连他的儿子朱高炽,都觉得父亲做得太过分。这个在位不满一年的皇帝,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那些被迫害的人平反。可见,朱棣所做的一切,是多么不得人心。

结语

以上三个因素,在我看来,时代风气的影响力最大,其他两个因素都是由这一个而引发的。

因为唐朝较为开放的风气,李世民发动政变,并不需要承担过重的道德压力,也不需要找太多借口。当他成功继位后,大臣们的反对声音较小,大部分人都调转风向,成为李世民的忠实支持者。

倘若朱棣处在那样宽松的舆论氛围中,他或许也可以采用温和的手段,逼迫朱允炆“禅让”。而方孝孺、齐泰这样的忠臣,或许也能够为朱棣所用。其实,没有一个帝王愿意给自己留下骂名,很多时候,都是出于无奈。

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是显而易见的。朱棣的谋反之路要比李世民艰难太多,所以逼得他形成了阴狠冷酷的性格,也逼得他不得不采取铁血的手段。

李世民只需要做一件“坏事”,就可以得到一切;而朱棣做了一件“坏事”之后,不得不用无数件“坏事”来支撑局面。

\"坏事”做得越多,形象自然就越差了。

10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迫使父亲李渊退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侄子建文帝,两人都是在形势逼迫之下起事夺取皇位。在位期间,两人的文治武功都是王朝翘楚,都被后世视为雄才大略的有为之君。然而,相比李世民“明君”的美誉,朱棣却是毁誉参半,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朱棣弑君夺位,礼法不容

被李世民所杀的李建成当时只是太子,并非皇帝。

李世民与兄长李建成一样,都是李渊正妻窦氏所生的嫡子,身为秦王、天策上将的他,地位也并不比太子低多少,两者之间并没有悬殊的君臣关系。所以,他的行为属于嫡子杀兄长、储君,而非弑君。

更何况,李世民登上皇位还得到了唐高祖李渊的认可——尽管有受迫的因素存在,但是其皇位的合法性还是得到承认的。

↑ 阎立本《步辇图》中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李世民的场景

朱棣则大为不同。建文帝此前已经是登基为帝,也是明太祖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其身份具备极高的合法性。

朱棣身为明太祖庶出的皇子,驻守边疆的藩王,与建文帝之间是身份悬殊的臣子与君王的关系。

因此,朱棣起兵推翻建文帝,是臣子谋逆弑君的行为,在古代封建社会是大逆不道的罪行,违背礼法、道德的程度比李世民起事要高得多。由此得到的皇位,其合法性必然会受到广泛的质疑,遭受士林、史家的口诛笔伐。

《明史·成祖本纪》中“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这一评价便是明证。

↑ 明成祖朱棣像

朱棣清算的手段更为残酷

李世民对李建成派系成员的清算相对克制,甚至算得上怀柔。

李建成的部下魏征曾献计谋害李世民,冯立、薛万彻在李建成已死的情况下仍然率部猛攻玄武门,却都被李世民宽恕并加以任用,自然能够赢得宽宏大量、慧眼识人的好名声。

朱棣对旧朝廷文武的清算比李世民要残酷得多。

不肯听命的方孝孺、意图再起的齐泰、抵抗到底的铁铉以及曾经与朱棣交手过的将领耿炳文、盛庸、平安等人,下场都较为悲惨,部分官员的家属女眷也受到极为严重的摧残。这种情况固然与建文一系的持续抵抗、士心不服等种种因素有关,但是朱棣对他们残暴的杀戮和虐待必然会严重影响朱棣在士林中的声名。

↑ 济南铁公祠内的铁铉塑像

朱棣重用宦官和厂卫

李世民采纳文臣魏征等人的谏言,采取严格措施限制宦官权力。他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且限制数额,得到了文官们的赞誉。

同时,史书上也没有李世民设立类似皇城司、锦衣卫一类机构的记录。

相比之下,由于起事过程中自建文帝朝廷归降的宦官提供了情报,且身边的郑和、狗儿等宦官屡立战功,朱棣一反父亲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态度,给予了宦官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权力,利用他们来制衡文官、监视军民。

《明史·宦官传序》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 朱棣亲信宦官郑和雕像

此外,为了镇压反对者,加强对臣民的控制,朱棣先是启用了明太祖废除的锦衣卫,后又建立了由宦官统领的东厂。他们具备监视、侦察、缉捕、刑狱等职能,是对文武百官、天下军民的强大威慑力量。

宦官和锦衣卫、东厂的存在都严重侵害了文官们的利益,向来为文人所敌视,加之日后宦官专权、厂卫猖獗等现象不断出现,导致“始作俑者”朱棣背上了骂名。

同样是被逼起事,朱棣的历史功绩与李世民相比并不逊色。然而,他弑君犯上,以残酷手段清算建文旧臣,又重用宦官和锦衣卫类机构,站在了礼法、士林的对立面,得到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是难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