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近中年,实然发现身边的人慢慢都离开人世,这是正常的,特别发现相识的身边老年人慢慢离开人世,但这时候同龄人还是少有离开人世的,只有少数的几个因癌症或其他意外而离开人世,大部分中年人还在继续打工的生意赚钱,虽然发现很多身边的老年人慢慢离开人世,但也发现很多新人来到人世,总之,人世间总是热闹非常的,不会因为老年人的渐渐消失而过度寂寞,也不会因为新人的到来而过度热闹,人间生死,保持平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般只有相差好几十岁,不超过一百岁以上的人才有机会相见,这叫做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朋友们,人到中年,发现身边的人慢慢离世,不要悲哀,继续发挥我们的活力,老当益壮,继续奋斗吧!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生命不息,冲锋不止,吃到老学到老,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只要生命在就要学会过好每一人,祝大家一生快乐,天天快乐,一生幸福,天天幸福。

最佳贡献者
2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泰然处之,好好生活就行了。

我七十五岁了,虽然身体一般,但精袖绝不退缩。每天粗茶淡饭,散步逛街,常和老友,谈古论今,把有病和死亡看得很淡。

有病,有经济能力就医,无经济能力就放弃。而死亡,自己根本做不了主。俗话说的好:闫王让你三更死,何人能留到五更?

老了,最好主动去找乐趣,豁达开朗,对别人的死,追思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联系到自己。

3

有点恐慌,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

突然对唐明皇李隆基改国号有一点点理解了。好像当时李隆基的哥哥和身边的一些亲人相距去逝,自己已倍感孤独和凄凉,自己在这个世上还能有几天?于是“开元盛世”就变成了“天宝年间”了。物华天宝,人间盛世。于是各种享乐也就开始了,各种奢靡也开始了,唐朝也开始慢慢走下坡了……

当人有了些许恐慌的时候,理性的思维就开始慢慢退化了,享乐也就开始了……

4

我不怕死,我怕承受失去的痛苦。如果可以,愿意先行一步,可又怕他们也承受不了。所以,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5

自从扩充了书架的藏书后,越来越喜欢夜读,万籁俱静的时候翻书的声音是一种耳朵??保健。刚刚我的嫂子微信发来两篇文章,一篇关于中国教育、一篇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创造性的世界人才。打断了我看纸板书,也好那就翻阅头条吧,就这样呈现这个忧郁的提问。

思量片刻,不禁想起我的两个同学。前不久的一个同学会,大家不自觉聊起好像很久没见过黄兄,知情的同学说他在多年前自裁了,站在他单位顶楼,随后亲吻大地。才回想黄同学在我们恰同学少年时已经郁郁寡欢,离群索居,貌似当年没有在我们脑海里留下印记。不过那次同学会,原来欢声笑语的气氛不知不觉安静了,然后陆续散去。

另一个是我小学的铁哥们老秦,曾经放学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都去他的爸爸单位,工人医院血库办公室做功课。我们一起上中学,直到高中分开各自求学。多年后在另一个哥们的组局中重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仍然记得前几年的一天,我在忙着一些工作。老秦打电话给我,说约了梁子、伍健、差佬一起见个面吃个饭。我当时因为忙着就跟他说另约了,仍记得老秦当时声音很温柔,后来猛想起那是一种虚弱。过了几个月的某天,我跟梁子说不如约老秦他们出来饭局。梁子电话那头轻轻告诉我:老秦走了????????后来才知道老秦得了绝症,那天他想见我们其实就是想见朋友最后一面。而我,轻率的就成为永久的遗憾。

再看着问主的提问,字里行间有几分重量。确实,别说只是人到中年才有的感触。只要在自己生命里出现过的每个人,如果能让自己有遗憾的,有记忆点的都是值得珍惜的。

所以现在朋友也好、同学也好只要他们发个微信,再不三更半夜来个电话,虽然没有具体内容,有时可能是醉话有时是吐槽,我都耐心的交谈,因为能找到我的,说明之间是有份量的,那么欣然以诚待之。只要有聚会的邀约,在大家合适的时间我都欣然赴约。

只有这样,虽有遗憾的人生,但能够把遗憾尽量减少,就当一种修行吧。

6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我还不会死,我是不死之人吗

7

有呀,周围一些同事,好年轻就走了,有的50出头,有的才退休,说走就走了,死其实没什么怕的,主要是怕承受失去的痛苦。

那些熟悉的脸盘,一晃就消失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活好当下,比什么都强,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