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因为七国之乱的爆发,他被汉景帝刘启腰斩。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晁错之死究竟有没有价值?

在汉文帝时,晁错就担任了太常掌故一职,后又出任太子舍人、博士等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量,汉文帝将晁错和贾谊当作重点培养,希望留待他二人辅佐新帝。

不过,贾谊却在英年早逝,只剩下晁错成了太子刘启身边最信赖的帝师,两人建立了亲密的师徒关系。

文帝刘恒过世后,太子刘启登基,就是汉景帝。当时,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王朝已经从建国初的战乱和吕后篡权的祸乱中复苏了过来,国家无论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都已经日渐的稳定,甚至还出现了海内升平的景象。

与此同时,汉初的开国功勋和宗室贵戚们也相继离开了朝堂,大都过世或者退休养老,这些都极大地减小了改革的阻力。

按理说,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下,三十岁即位正值盛年的刘启,本应该鼓足干劲去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即便,他不能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成就伟业,但好歹也应该整出点儿动静来,毕竟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

可是!这位年轻君主竟然老气横秋,一点儿进取心都没有。或许,长期的黄老无为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已经磨灭了他的斗志,甚至显得平庸无能。

景帝的平庸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对于国家存在的许多问题,他并不是完全看不见,而是看见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关于这点,刘启甚至还不如其父刘恒。

幸亏,汉景帝任命晁错担任了御史大夫,对其宠信有加甚至言听计从。基本上,汉景帝初年的所有国家大政,基本都是由晁错一手制定并负责实施。

在晁错的努力下,景帝终于想做点儿事情,第一件就是削藩。

自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开始大肆分封诸侯王,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也多。当传承到汉景帝时,遍地的诸侯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稳定。

晁错在多次劝谏后,终于说动了汉景帝。之后,他公开上疏一篇《削藩策》,其中提到: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客观的讲,晁错的削藩策非常及时,也非常正确。不过,此策却遭到了长期秉持“无为而治”理念的朝臣们一致反对,尤其以刘氏的宗亲和权贵为主。

公元前154年,诸侯中势力最大的吴王刘濞率先反叛。他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共同起兵,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尽管联合造反叛乱,但却不敢公然打出反汉和反帝的旗号。为了师出有名,也为了迷惑百姓,他们宣称是为了清除景帝身边的佞臣才不得不起兵,假惺惺地提出了“清君侧和诛晁错”的口号。

景帝尽管不知所措,但在晁错等主战派的建议下,还是决定打出天子旗号,坚决不妥协。可惜,由于叛军准备充分,朝廷的主力被打得落花流水,完全不是乱军的对手。

面对战场形势的不利,汉景帝开始犹豫徘徊了。尽管他深知所谓的“清君侧”就是幌子,尽管他也深知晁错是忠君爱国的臣子,但还是决心牺牲晁错。

虽然决心诛杀晁错,但汉景帝却不愿背上屠戮忠良的恶名。于是,他怂恿晁错的死敌袁盎开始上疏,据《史记》记载:

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袁盎瞅准了时机,提出借用晁错来换取吴楚七国退兵的主张。此疏,虽然正中汉景帝的下怀,但他没有立即准奏,而是加封了袁盎太常之职。

朝中众臣眼见汉景帝已经有了倾向性的意见,于是,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人都联名附议,要求景帝严惩晁错,甚至不惜满门抄斩。

汉景帝尽管装得非常不舍,但还是下旨在东市将晁错腰斩。请注意!是“腰斩”而非“斩首”。在汉朝,只有十恶不赦之罪才受此刑罚,而晁错显然不在此列,可见汉景帝有多么的无情和冷酷。

就这样,一代汉朝名臣就这样殒命了。他的死,对于七国之乱的战势没有丝毫的影响,唯一只能证明汉景帝的愚昧和冷漠。据《汉书》记载,校尉邓公在事后上疏言事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世对汉景帝刘启的评价很高,尤其是将“文景之治”吹上了天。可是,文史不假个人却对汉景帝的评价持保留意见,认为他明显被后世高估了。而向来忠于他的名臣晁错,被无情和残忍的腰斩,死得没有一点儿价值。

回答完毕。

文史不假:敬请关注,多谢支持

最佳贡献者
2

西汉初年,刘邦在剪除了涉嫌谋反的“异姓王”后,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分封自己的子侄为王,史称:“同姓王”。刘邦的目的在于让皇室宗族掌握地方上的权力,一但国家有难,可以拱卫中央朝廷。

西汉至景帝刘启时,地方的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统治。于是,刘启听取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采取“削藩之策”。借藩王的“过错”,削夺他们的封地,以达到消弱诸侯势力的目的。

吴王刘濞早有不臣之心,借机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发动叛乱,史称七王之乱。一时叛乱的七国大军兵锋很盛。

景帝刘启虽知晁错的《削藩策》是为维护中央集权,是对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有利的,但在晁错政敌袁盎的劝谏下,决定牺牲晁错以求得七国息兵罢战。结果,晁错身着朝服,未经审判被腰斩。

晁错死后七国并没有罢兵,这时景帝刘启才真正认识到,七国叛乱宣称的“诛晁错、清君侧”只是一个借口。于是,刘启派大将周亚夫统兵平叛,历时三月之久最终平定了“七国之乱”。

晁错是一位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虽然一心为了国家和皇帝的江山社稷考量,而不顾自己的安危,最终还是被皇帝出卖了。但晁错的死,从国家层面上讲还是很有价值的,他死后使七国继续叛乱师出无名,也使景帝刘启看清了七国的真实面目,而下决心最终用武力平定了叛乱。可惜,这些晁错都看不到了。

3

晁错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汉景帝是位至御史大夫,他曾是汉景帝的老师,所以深受汉景帝的重用。

晁错被腰斩的起因是,他对地方诸侯将会危害朝廷的趋势看得很清楚,所以极力建议朝廷削藩,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并说服皇帝削藩。这就引起了诸侯们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濞联合楚王、胶东王等七国起兵叛乱,也就是著名的“七国之乱”。

七国叛乱时,以诛晁错为借口,这让晁错被推在风口浪尖之上,处境本就十分危险。但晁错没有考虑自己的后路,又做了两件事,彻底将自己推到了绝境。一是,朝廷接到七国叛乱的消息后,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犯了做臣子的大忌;二是在那样的敏感时间段里,晁错力主追查袁盎和吴王刘濞的不正当交往,并建议皇帝杀了袁盎。

袁盎向权臣窦婴求救,窦婴原本就反对削藩,两人一拍即合,就向汉景帝建议说,只要杀掉晁错,七国叛乱就可平息,并说晁错建议皇帝亲征,居心叵测。于是,汉景帝决定杀掉晁错。

晁错显然是做了替罪羊,但晁错的死还是有价值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已经晁错被腰斩,七国继续叛乱的借口没有了,再继续下去就会让他们处在道义的下风。之前,朝廷颁布削藩令,各诸侯国不能接受,起兵叛乱似乎有正当理由,认为有馋佞之臣左右皇帝,所以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出师有名。当这个理由不成立之后,朝廷立刻就处在了正义的立场。

第二、晁错的死让汉景帝坚定了平叛的信念。汉景帝原以为诛晁错之后,七国叛乱自然会平息,可是吴王刘濞却在打了几个胜仗之后称帝了,这无疑打了汉景帝一个耳光,使他瞬间明白了,诛晁错只是七国叛乱的一个借口。正如晁错给汉景帝的《削藩策》中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所以,晁错的死让汉景帝坚定了将他们消灭的信念。

第三、晁错的死,让汉景帝取得了朝臣们的支持,使朝廷平叛得以顺利推进。晁错在当时深受汉景帝信任,加上他本人性格耿直,得罪了许多同僚,比如窦婴、袁盎等,这些人在削藩这件事上持反对意见。晁错被腰斩以后,朝中的政敌没有了,但依然吴王刘濞称帝,这使得朝廷的臣子们能够同仇敌忾,共同面对叛乱。所以,汉景帝让周亚夫率领三十多个将军平叛,只用了三个月,就将叛军消灭了。

所以,晁错之死虽然冤屈,但却是有价值的。这样说并不是赞同晁错被处死,而是在非常惋惜的前提下,找回一点慰籍。

4

晁错,是西汉景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更是汉景帝的老师。但是晁错在暴发“七王之乱”时,被朝廷腰斩而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晁错为什么死?他的死又意味着什么?

一、政治上晁错是诸侯王的死敌

一是向帝王灌输“削藩”的思想。晁错身为汉景帝的老师,在汉景帝尚未登基之前便多次向汉景帝表达了地方藩王势力是阻碍国家中央行政的不良因素,要想巩固中央集权必须要实行“削藩”。正是在晁错的影响之下,汉景帝在思想中最终形成了削藩的认知,并且在继位之后随即开始实施这项国策。

二是汉景帝继位后由晁错主持“削藩”。汉景帝登基之后,基于对自己老师的信任,于是让晁错担任御史大夫辅佐朝政,位列九卿次席,仅在丞相之后。晁错主政之后,屡次向汉景帝进言要彻底的削藩,不仅要没收诸侯王的土地,同时还要取消其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一时之间,晁错成为了朝廷内主张“削藩”一系官员的领头羊。

三是晁错是“削藩”的强硬派。晁错主张削藩的态度在景帝一朝最为坚决,其拒不接受诸侯王的拉拢,视为诸侯王说话的官员如仇敌,在推行各项削藩举措当中更是急先锋。所以,晁错不禁提出了削藩的主张,更是实际削藩举措的坚定执行者。对于这样的人,汉朝各诸侯王心中早就意欲将之除之而后快。

这是诸侯王希望晁错死!

二、晁错在朝廷中枢陷入孤立

一是晁错政治上黑白分明。晁错主政以来,对于和自己政见不同者每每强势攻讦,丝毫不留余地。尤其是针对朝中一些不赞成削藩的官员,晁错更是恨不得将之置于死地方才罢休。正是因为其粗暴的为政理念,使得他在朝中树立了大批的政治对手。

二是晁错为人偏激狭隘。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晁错本身就是一个偏激狭隘之人。他不仅与政见不同的诸多官员势如水火,而且与丞相申屠嘉、袁盎、窦婴等也关系不睦,长此以往下来,使得晁错在朝廷中枢之上几乎成了一个人人厌弃的孤家寡人,他之所以能够长期主政中枢,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依靠着汉景帝对他的充分信任,抛开这一层便再无任何依仗。

三是当时大批官员收受诸侯贿赂。此外,当时各地的诸侯王为了能够长期保有自身封地后势力,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众人花费了巨额的财富收买了大批朝廷官员,从而使这些人长期在皇帝身边替诸侯王说话。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晁错的“削藩派”实际上在朝堂之上是居于少数的地位。

综合上述三点,我们可以看出晁错虽然执掌中枢,但是自身却已经处于孤立的境地,若是除开汉景帝这个支持者,其身边再无强援。

三、连续错判形势

前面我们从整体形势上描述了晁错当时所处的状态,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晁错在具体事务上的一系列误判来分析其身死的直接原因:

一是削藩手段过于激进。晁错主政期间,其对于削藩似乎有着极为迫切的追求,所以在实际手段上显得极为激进。他不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反而是直接对实力最强的几个诸侯王开刀,上来就直接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如此一来,直接导致诸侯王串连一气,暴发了“七王之乱”。这是晁错的第一个失误。

二是欲置袁盎于死地。原本外有叛军,此时的晁错应当及时的统一内部思想,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剿灭叛军,但是偏偏此时他却还想着剪除朝廷内部的政敌袁盎。于是他便派人调查袁盎收取诸侯王贿赂的事情,而这件事被袁盎察觉之后,知道晁错是要向自己下死手了,于是心中也存了对晁错的杀心!

三是揣度皇帝御驾亲征引起公愤。“七王之乱”一起,晁错的应对措施是让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则留守长安总领国政。这样一来,在众多大臣眼中就成了:你晁错惹出的乱子,现在把皇帝推到前面去顶“锅”,自己却躲在后面。群情激奋之下,早就对晁错怀有杀心的袁盎趁此机会串联了窦婴等重臣,暗中给汉景帝出主意,说诸侯叛乱的借口是“清君侧、诛晁错”,只要杀了晁错,诸侯王便没有借口继续叛乱了。

到了这个地步,实际上晁错的死已经成了定局。毕竟对于统治者来说,晁错个人的生死与国家整体安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正是晁错前番的作为,导致其在朝中处于孤立状态,所以在“杀晁错”的提议出来之后,满朝文武竟无一人为其求情。就在这样的悲凉境地之中,晁错终于走上了绝路。

四、晁错之死的意义

当然,晁错之死依然算得上是死得其所!“削藩”是晁错毕生的政治追求,为“削藩”而死自然算是一个政治家的归宿。除此之外,晁错之死还有如下意义:

一是晁错之死从道义上谴责了诸侯王。众臣议杀晁错的理由是要堵住诸侯王起兵叛乱的“口实”,而晁错之死事实上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虽然诸侯王没有因此而罢兵,但是却使得汉朝中央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从而为后来的平叛争取各方支持奠定了基础。

二是晁错之死从内部统一了思想。晁错一死,首先让汉朝中央彻底放弃了幻想,于是平定叛乱成为了全国上下的统一主题。此外,原本各怀鬼胎的朝中大臣在除去这个“公敌”之后,大伙儿心中也冷静下来,知道诸侯王是来夺江山的,若是不能平叛则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正是这样的情况之下,汉朝中央终于下定决心与诸侯王死磕!

图/来源于网络

文/华夏问长安

5

汉景帝的懦弱,直接导致了晁错被杀。汉宣帝刘询在给汉朝前几任皇帝上庙号的时候,唯独汉景帝是没有庙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汉景帝杀掉了贤臣晁错。

晁错的力量远没有那么大,大的是臣子集团。如果皇帝可以滥杀朝臣的话,那朝臣岂不是毫无安全感可言?不给汉景帝上庙号,就是为了告诉后世君主们,不要滥杀贤臣。那么晁错为什么会被杀呢?

晁错提出削藩建议,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

晁错是汉文帝留给汉景帝的贤臣,他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大汉王朝发展的重要建议,所以汉文帝十分看重他。

  1. 比如说晁错提出要重农抑商,汉朝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通过给予种地之人一些好处,才能够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当时交粮纳税甚至可以得到爵位。
  2. 晁错也提出过移民实边的措施,这也就相当于是鼓励老百姓们迁徙到边境地区生产生活。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边疆土地,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抵御外敌。
  3. 由此可见晁错是一个真正的人才,他提出的建议也都是十分有效的。汉文帝看了他的建议后,大加赞赏,便将晁错分给太子,以陪伴太子读书。

等到汉景帝上台以后,晁错也得到了重用,先被任命为内史,深得汉景帝宠幸,甚至连丞相申屠嘉都开始嫉妒晁错。此后汉景帝更是将晁错任命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当时汉朝的很多法令,都是晁错亲手修订颁布的。

这样的一个贤臣,却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话题,那就是削藩。削藩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因为当时的藩王都是老刘家的王爷,汉景帝本人也不知道削藩有没有好处。

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公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书》

毕竟当初汉高帝刘邦在建国之初,在全国颁行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刘家的孩子称王,可以成为皇帝的依靠。

晁错提出这一观点,是在诸侯王们权力实在是太大的情况下,所以有理有据,汉景帝也只能同意,结果因此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这是杀晁错的最好理由。

任何一场叛乱,都要找一个借口。打赢了,这个借口就成了真理,打输了这个借口可就要遗臭万年了。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之初,他们也提出了一个借口,那就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1. 清君侧这一招,后世很多人都是跟这儿学来的,比如说霍光杀光了刘贺身边的谋臣,朱棣借着清君侧的幌子,篡位登基。
  2. 吴国和楚国是这场叛乱中,势力最大的两个诸侯国。他们在各自的诸侯国里拥有募兵权、收税权,实力相当强大。
  3. 而且他们还掌握了铸钱开矿的技术,总是私底下铸造劣币,以此驱逐中央朝廷发行的良币,使得汉朝朝廷逐渐贫穷,而他们却越来越富有。

所以说在大战爆发之初,他们势如破竹,根本就是无人可挡。汉景帝这边可着急了,就要想办法去对付这帮人,甚至曾经和晁错商量过如何出兵的计划。

可是袁盎却告诉汉景帝,只需要杀掉晁错,那这些叛军自然就会放弃叛乱,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汉景帝似乎受到了诱惑,有了杀晁错的心思。

丞相青翟、中尉嘉、廷慰欧劾奏错曰:“吴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庙,天下所当共诛。今御史大夫错议曰:‘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错居守。徐、僮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臣请论如法。”---《汉书》

为了杀晁错,这帮朝臣们可谓是操碎了心,结果朝中重臣在串通了以后,便联名上书给汉景帝,请求诛杀晁错全家。

当时晁错还打算进宫面见汉景帝,结果半路上就被人拖下马车腰斩了。晁错死了以后,吴楚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汉景帝这才明白了过来,自己上了个大当。所以说是汉景帝的懦弱愚蠢,害死了晁错。

晁错被杀,寒了不少忠臣士子们的心。

汉景帝杀了晁错,真的是一步昏庸的棋,因为这么做,只会堵住那些忠臣们的嘴,反而让诸侯王们畅快淋漓,因为诸侯王们就是要杀晁错,只是没办法杀而已。

这么一来汉景帝身边的大臣,谁还愿意为汉景帝献计献策呢?他顶着文景之治的美好头衔,其实治国水平,跟他老爸汉文帝完全没法比。

晁错死后,这帮叛军丝毫没有退军的意思。汉景帝这才做好了决战的准备。这一点到底还有点血性。

在周亚夫和梁王刘武的帮助下,汉景帝只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可是汉景帝对于杀晁错这件事,并没有认错。

提出杀晁错的那个大臣袁盎,被派遣到楚国做丞相了。推荐袁盎的窦婴,更是成为了大汉朝的丞相。

所以说汉景帝对晁错之死,丝毫没有怜悯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说这件事的确让不少忠臣感到寒心,这就跟扶老奶奶反而被讹上一样,以后谁还敢扶老奶奶呢?

总结:晁错也没有好办法削藩。

晁错的确是贤臣,可是远没有达到那种最高境界,因为在削藩这件事上,晁错也没有好办法。他只知道通过中央的命令和武力解决问题。

其实动武是最麻烦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那就是推恩令。

胖子不是一口就能吃成的,藩王也不是一天就能削掉的。所以主父偃主张,让藩王们每个儿子不管嫡子庶子,都平分诸侯王们的领土。

这么一来只要几代人就可以把诸侯王的家底给分光了。要是像中山靖王刘胜那样生了一百多个儿子的,只需要一代人,就可以把一个诸侯国给瓜分干净了。

参考资料:

《史记》

《汉书》

6

导语:

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初期政治家、文学家,历侍汉文帝、汉景帝两朝。在汉文帝时期默默无闻,曾数十次上书也未被采纳。到汉景帝时,因与之密切,官运亨通,官至御史大夫。

  • 晁错因何而死?

晁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刘氏王朝的统治,向汉景帝提出“削藩令”,此举损害了诸侯王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了缓和叛乱,听从大臣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 晁错死的是否有价值?答案是肯定的。我个人认为晁错死的非常有价值。

1、坚定了汉景帝平叛的信心,让汉景帝看到“削藩”之举势在必行。

汉景帝最初并未完全预料到“削藩”即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他原计划是要以循序渐进、逐步蚕食的方式削弱各诸侯王,未预料会造成如此大规模的动乱。另外,七王之乱发生后,汉景帝并没有做好殊死一搏的准备,而是希望通过沟通和安抚的策略化解这场内乱。汉景帝错误的认为,诸侯王反叛的目的只是“诛晁错,清君侧”。而当晁错死后,诸侯王并未罢兵,反而认为朝廷胆怯,变本加厉。这让汉景帝坚定了削藩和平叛的信心,果断派出窦婴、周亚夫武力平叛。三个月后“七王之乱”便被平定,起到了一劳永逸的效果。为后续汉武帝的“推恩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记-孝景本纪》: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

2、晁错之死,使得汉景帝朝廷内部平叛意见统一,军民一心。

晁错的死,剥去了诸侯王“诛晁错,清君侧”伪善的反叛面纱,使得朝廷平叛出师有名,而诸侯联军在政治上从此陷入被动的局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如当年陈胜所言:“天下苦秦久矣”。百姓刚刚摆脱暴秦不久,又经历了3年的反秦斗争,4年的楚汉争雄,高祖时期大小叛乱十余次,百姓自然不会支持诸侯联军反叛,这也为汉景帝平叛争得了政治优势。

3、为国家舍生取义,死得其所。

从后来汉景帝与邓公交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汉景帝是后悔杀掉晁错的。景帝也因为邓公的敢于谏言,加封了邓公的官职。景帝此举,实则表现出对晁错之前削藩策略的再次肯定。忠臣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袁盎晁错列传》: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4、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晁错的父亲是不同意他“削藩”的策略的。晁错当时回答自己的父亲是这样说的:“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可见,他想的不是个人的荣辱,一心只为国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计生死,他成功了。

《袁盎晁错列传》: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综上:

一个人因为忠于他的君主,忠于他的国家,忠于自己的信仰而死,怎么能说死的没有价值呢?功成身退固然好。退其次,功成身死也未尝不可。


讨论:

  • 司马迁说,晁错在汉文帝时期,多次进言而不被采用。后来得势,擅自修改国家法令,独断专行。又说诸侯发动叛乱时,晁错不急于挽救危机,却想报个人的私仇。话里话外有讽刺晁错小人得志的意思。还指责晁错自己不去前线,反而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把晁错写成了一个怕死鬼。我见此言,缪误之极。试想晁错何德何能胆敢率领大军进行平叛,哪个将军能听从他的指挥?如此生死存亡的时刻,御驾亲征难道不是一个明智之选吗?一个连自己亲生父亲的劝诫都不顾的人,他又怎么可能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呢!

《袁盎晁错列传》: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後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雠,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 当然,人无完人,晁错确实没有融入到汉景帝的中央决策团队,与大臣们的关系并不融洽,诸多大臣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怨仇,最终被袁盎陷害身死。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描述晁错时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意思是说晁错严厉、刚直、苛刻、心狠。然而,这并不是晁错一个人的过错。他崇尚的是先秦法家的治国理念,思想上主张性恶论,强调法律的作用,锐意改革。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法家人物多以冷峻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晁错与我们熟悉的秦国的商鞅、韩国的申不害均出自法家,亦都因变法而死。但他们变法对国家的功绩却是不能被磨灭的。

结语:

千年以后,明朝的思想家李贽在谈到晁错时,评价说:“错但可谓之不善谋身,不可谓之不善谋国也”。算是后人对晁错此人相对公正、诚恳的评价吧。

7

如果从冷酷的政治看来,晁错的死价值连城。但如果从温情的角度看来,晁错的死未免太可惜了。

在汉景帝下决心诛杀晁错之前,吴楚七国叛军连战连捷势如破竹,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肆无忌惮的进攻大汉的东部属地。短时间内,大汉朝的半壁江山烽烟四起,以至于吴王刘濞面见汉朝使者时得意洋洋地说“我已为东帝。”意思是他和战国时期的齐王秦王共称东西二帝一样,此时的他已经能够和汉景帝平起平坐。但就是在汉武帝诛杀了晁错之后,周亚夫一马当先横空出世,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可以说吴楚七国之乱的转折点就是汉景帝当街诛杀晁错。

为什么晁错被杀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首先,这样做影响了民心。从此之后,吴楚联军再也没有借口,百姓和军队就不会再听信他们“清君侧,诛晁错”的主张,在冷兵器时代,一旦人心动荡,那就意味着兵源、后勤、战斗力都会直线下降。所以,晁错的死从根本上撼动了这一点。

其次,晁错主张削藩,实际上还远没有结束。如果削藩政策顺利进行,那么下一步可能就会要对列侯下手了。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当时已经有了列侯的身份,同时作为汉初功臣集团第二代的首领人物,他的态度完全可以动员起一大批军功贵族及其子弟。处斩晁错实际上也是想这些军功贵族宣示,削藩令到此为止,不会再深入。所以,战场才会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8

在很多人看来景帝杀晁错是要借其人头谢罪于七国,这是不对的。首先来说下西汉采取的是郡县封国并制。即一些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掌控下,一些偏远地区则采用封国制。刘邦得天下后就把原来楚、齐、赵、燕等国的地盘分封给刘姓子弟。刘邦打败项羽后,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秦朝丞相王绾所说的齐、楚、燕等地过于偏远。一旦这些地方作乱,中央鞕长莫及。至于李斯所提的事那是后来的问题,不是刘邦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刘邦才实行郡县封国并存。郡县制也使得中央拥有很强的力量。刘邦任命侄子刘濞为吴王就是为了镇住楚地豪强。史记: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诸子少,乃立濞於沛为吴王。刘邦不是不知道刘姓王将来会作乱,但那不是当时立马要解决的问题。刘邦在吴王刘濞上任前对他说:“汉兴立以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叩着头说:“不敢。”史记:告曰:“汉後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

刘邦灭掉异姓王后接着都封了自己的诸子和兄弟子侄为王,坐镇偏远地区。这里但偏远指的是距离关中远。 刘肥为齐王、刘如意为赵王。刘友为淮阳王、刘长为淮南王、刘恢为梁王、刘恒为代王、刘建为燕王、刘交为楚王,刘贾为荆王、刘濞为吴王等。刘邦还把齐、楚两地的豪强大姓迁至关中,以削其势。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 。刘邦所定的封国跟西周的分封在义务上是一样的。但增加了“相国监国制度”。有辅佐之意,也有监察之意。汉初王国的相国和一些官吏是由中央派遣过去。刘邦曾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周昌为赵国相等。刘邦还制定了法度以为定制。王国也无权任命二千石以上的官职。淮南王刘长曾仗着文帝的宠爱请求自行任命相国和二千石的官员。董昭对其劝说这是违背汉家法度的。汉书:汉法,二千石缺,辄言汉补,大王逐汉所置,而请自置相、二千石。



刘邦统一天下后开始休养生息,但真正的休养生息是从汉文帝开始。而各诸侯国的任务就是安抚各自的百姓。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而诸侯国本身实力也不弱,经过数十年发展,其实力越来越强。各诸侯国的发展比中央直属地盘还要快。因为汉朝中央的摊子太大。比如匈奴入侵,光这一点汉朝就要耗费大量钱财。吴国因为有铜山铸钱和煮海水为盐贩卖,因此吴国的百姓几乎不用交税赋。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晁错在汉文帝就意识到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连续上书数十次请求削诸侯国。汉文帝并不听从,但还是认为晁错有才能给他升职。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汉文帝是一代明君,岂能不知道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每次晁错要汉文帝以法治诸侯的罪,汉文帝都宽诸侯。汉文帝其意是安诸侯之心。我认为汉文帝是考虑到天下初定,首要在于稳定。其实汉文帝是有在不动声色的削诸侯。例如把齐国一分为七,把刘肥七个儿子封王。汉文帝还从赵国分一半土地封赵王刘遂的弟弟为河间王。淮南王刘长死后,分别封给刘长三个年幼的儿子为王,把淮南国一分为三。以对众诸侯表示他并非贪图淮南国土地,又能达到削弱淮南国的目的。汉文帝还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封王,其封国位于中央跟诸侯时之间。

汉景帝对于削诸侯一事的处理就不如其父文帝了。各诸侯即使想反也找不到理由。必竟封国制是高皇帝刘邦所定的,这是诸侯所依靠的地方。而景帝还是太子时就对晁错的削诸侯意见深表赞同。而以袁盎为代表的大臣则都不看好晁错。其实袁盎也是主张削诸侯的。袁盎曾经向文帝进谏讲诸侯太过骄横必生后患,可以惩罚削减土地。汉文帝没有同意。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適削地。”上弗许。但不同的是晁错过于急切和冒险。晁错认为削也反,不削也反,早点削更好。不削的话,将来他们反叛力量更大。我认为晁错这是一大失误,这不是让诸侯团结一致反叛吗?这不是让一些本来就无意反叛的诸侯反叛吗?《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汉景帝召开朝会议削诸侯,大臣都不敢说话,只有窦婴力争。晁错更改法令三十章,不用说都是针对诸侯的。各诸侯听说了一片哗然。晁错父亲得知劝他讲:“皇上刚才即位,您执政掌权,侵害削弱诸侯,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都责怪怨恨您,为什么这样作呢?”晁错说:“当然嘛。不这样,天子不会尊贵,国家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晁家却危险了,我离开您回去了!”便服毒药死去,临死时说:“我不忍看到大祸连累自己。”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讙哗。十几天后七国尽反。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 景帝跟晁错商讨应对七国叛乱时召见了袁盎。景帝问袁盎对于吴楚叛乱一事怎么看?袁盎讲不足为虑。两人又谈论了一番吴国的优缺点,晁错也认为袁盎讲的对。景帝于是问怎么处理叛乱,袁盎请求单独谈。袁盎讲诸侯反叛不过是因为晁错,现在处斩晁错并派人告知吴楚,恢复他们原来的地盘,这样事情就能解决了。景帝沉默了很久讲:看看情况,我不会不舍得用一人以谢罪于天下。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

景帝真的认为杀晁错就能让吴楚罢兵吗?我认为不是的这样的。晁错在削诸侯之前已经跟景帝讲明了。反正削也反不削也会反的,早削早处理。景帝也知道一旦削,诸侯定会反的。虽然吴楚反叛是因为晁错削诸侯,但这也是景帝认同和批准的。吴楚表面上是反晁错,实际上是反景帝。因为古代来讲臣子是不能反对君主的。所以吴楚也不敢公开反对景帝。 我认为景帝把晁错诛杀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让七国罢兵,而是为了平息众怒。在晁错上奏削诸侯时,景帝让三公卿、列侯(指有爵位的官员)、皇族一起讨论,众人都不敢反对。只有窦婴据理力争。因为窦婴跟晁错矛盾尖锐。众人不敢反对,还不是因为晁错仗着景帝的宠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繇此与错有隙。

在袁盎建议杀晁错十几天后,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张欧等人联名上奏弹劾晁错:“吴王反逆无道,想危害宗庙,天下应当共诛之。今御史大夫晁错建议说:‘兵几百万,单独交给群臣不可靠,陛下不如亲自率兵,让晁错留守。徐、僮周围未攻占的地方可以给吴。’晁错不称颂陛下德义诚信,想疏远群臣百姓,又想用城邑给吴,没有尽臣子之礼,大逆无道。晁错应当受腰斩刑罚,父母妻子兄弟无论老少都应处死。臣请按法论处。”景帝批示说:“可以。”

从他们的弹劾来看罪名有三。第一不能把兵权给群臣。但景帝要平叛必然要依靠朝中文武。可晁错居然讲不能把兵权交给大臣。吴楚反叛时,景帝准备让窦婴担任大将军。吴楚等七国发布反书,晁错准备趁机打击袁盎,他的下属都不赞成。袁盎得到消息后惊慌恐惧,星夜拜访窦婴,表示愿晋见以当面陈述。窦婴请求景帝召见袁盎,然后才有了诛晁错的建议。景帝让周亚夫率军迎战吴楚,郦寄率军击赵国,栾布率军击齐国,窦婴坐镇荥阳监视齐赵。处死晁错是为了安抚诸将人心。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第二吴楚联合其他五国起事后,晁错并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策略来。晁错居让景帝亲自率军平叛,而他躲在后方。这像一个臣子所为吗?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所以有人认为即使没有袁盎的进言,晁错也不能免祸。原因在于晁错居然自己坐镇后方而让景帝去平叛。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第三徐、僮周围未被攻占的地方可以让给吴国,虽然不知道目的何在。但肯定是一招臭棋,会引起连锁反应。错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

这三个人都是重量级大臣。丞相自然不用说的。廷尉是九卿之一,就相当于后世的吏部尚书。而中尉是掌管京师禁卫军的官职。后来就是由中尉腰斩晁错。他们都没有指责景帝削诸侯,而是指责晁错疏群臣跟景帝。后来一位叫邓公的将领从前线返回。景帝问:你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吴、楚退兵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已有几十年了,因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以诛杀晁错为名,他的本意不在晁错呀。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大夫闭口,不敢进言了。景帝说:“为什么呢?”邓公回答讲:“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了不能够制服,所以请求削减诸侯的封地,藉以尊崇朝廷,这是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开始实行,竟然遭受杀戮,对内来说,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来说,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您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这时,景帝长声叹息,说道:“您说的对,我也悔恨这什事。”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景帝真的认错了吗?我认为不是,景帝不过了借个台阶而下。从景帝处死晁错过程来说,景帝是有那么一点愧疚的。因为景帝是先骗晁错上朝议事,在路过东市时才宣布腰斩诏书。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如果只是为了平息诸侯,斩晁错一人足以。斩全家,不是太过于绝情。因为三位重臣已经把话说绝了。他们的背后当然不止这三人。只能说晁错得罪太多人了。错当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臣请论如法。



景帝一继位就重用晁错。而晁错第一件得罪众臣的事就是气死丞相申屠嘉。当时晁错多次请求跟景帝单独谈论政事,景帝每每听从,宠爱超过了九卿,法令被修改的很多。所以得罪了很多大臣。朝廷疾怨。丞相申屠嘉以晁错凿开了太上庙的围墙为罪名,请求景帝处死晁错。景帝讲:“这不是庙墙,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牵涉到法律。”申屠嘉生气地对长史说:“我应该先杀掉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因此失误。”申屠嘉吐血而死。晁错反而越来越受重用。申屠嘉是四朝元年,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申屠嘉连文帝都照怼。当时文帝宠爱男宠邓通,申屠嘉非常不满。文帝讲我会教育邓通的。申屠嘉回去后派人下一道手令召邓通到相府,如果邓通不来就当场处死。邓通把这事告诉文帝,文帝让邓通放心去,到时会诏他进宫。邓通来到相府立马叩头请罪。申屠嘉大骂一通下令斩首。邓通把头叩得血流满面也不管用。这时文帝派人召邓通判对申屠嘉讲:“这是我亲近的臣子,您就饶了他吧!”邓通回到宫中之后,哭着对文帝说:“丞相差点杀了我!”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就连当时的景帝也只能在心里恨邓通而拿他没有办法。上书请求诛杀晁错的丞相陶青同样是开国功臣。袁盎就跟前丞相申屠嘉关系非常好,袁盎每次去相府都入上座。为上客。



有很多人认为景帝诛晁错是为了让七国师出无名。我认为反面适得其反。七国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景帝诛晁错,那就等于告诉天下人,削诸侯是错误的。恰恰是景帝他自己同意晁错削诸侯,而朝中大臣也是不同意的。诛晁错而谢罪于七国,不正显得七国起兵是正义之师?显得中央是无理的一方,而七国是有理的一方。七国还指出因为皇帝多病而神志失常,所以不能察觉晁错这个奸臣。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景帝岂能不知即使杀了晁错,七国也不会罢兵。因为中央跟诸侯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七国根本不会就此罢兵,因为他们已无退路。袁盎到了吴国,刘濞干脆连见都不见。景帝在削诸侯之前就已经知道诸侯会反,如果是因为怕诸侯反而诛晁错,那一开始景帝就不会削诸侯了。在此之前晁错已经把话说透了。晁错在削策中讲现在削,即使诸侯反叛的力量也稍弱。如果诸侯将来反,那准备更充足力量更强。所以我认为景帝杀晁错而让七国罢兵的说法不通。而且景帝在袁盎提了诛晁错建议并派他使吴国时并没有马上诛晁错。而是十几天后丞相陶青上书请求依法治晁错罪才同意。



景帝任命窦婴为大将军后,窦婴立马向向景帝推荐袁盎、栾布等名将贤士赋闲在家的人以平七国。我认为他们赋闲在家跟晁错脱不了关系。袁盎就是晁错派人查他罪行定罪,因此袁盎罢职。婴言爰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袁盎和窦婴两人关系好常一起上下朝。景帝重新起用他们后,长安城的大臣纷纷跟随两人后面一起,人数达数百人。景帝通过他们团结了朝中大臣。是时,诸陵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车骑随者日数百乘。而晁错在文帝时就跟群臣关系不好,景帝时矛盾更加尖锐了。爰盎(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晁错)。以丞相陶青为代表的则是那一帮元老功臣。而廷尉张欧是功臣之后,他连给罪犯判刑都是流着泪讲,这样的人都认为该处死晁错。不可者,不得已,为涕泣,面而封之。其爱人如此。所以我认为景帝诛晁错是稳定内部。 晁错的死对于景帝来说,价值只是稳定内部的棋子。

9

晁错实际上是被皇帝利用的工具人,价值在于让七王之乱的清君侧之名彻底瓦解,拖延一下叛军的进攻,麻痹一下吴王,给周亚夫平叛降低一点难度而已。

晁错是汉景帝太子就简在帝心的宠臣,眼红晁错的人太多,更何况还有大仇敌窦婴、袁盎的落井下石

晁错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为博士,一直是教导汉景帝的老师之一,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就有“太子智囊”的称呼。这就让晁错顺利成为汉景帝最为宠爱的大臣,而尚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袁盎等人就不喜晁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七国之乱爆发之初,汉景帝问策晁错,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守卫京城。这时候晁错削藩时候结下仇怨的政敌窦婴入宫请求汉景帝召见袁盎。袁盎建议汉景帝诛杀晁错,恢复七国的封地,以平息七国之怒,兵不刃血的平定叛逆。汉景帝虽然有所犹豫,但是还是杀了晁错,晁错在被拉去“东市”的时候都还不知道这个命令,原来汉景帝竟然以上朝为名骗晁错,晁错被斩的时候都还穿着上朝的衣服。

《汉书·袁盎晁错传》: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其实,晁错本就想先下手为强的,但是因为手下不同意,而犹豫不决。结果被袁盎钻了空子,反先被斩杀。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吴楚反,闻,晁错谓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丞史曰:“事未发,治之有绝。今兵西乡,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谋。”晁错犹与未决。

实际上袁盎也不是什么小人,而是以刚直强硬闻名的直臣,但是在政治斗争上,就是你死我活没有侥幸的。后来袁盎更是以反对立梁王刘武为太子,被梁王派刺客刺杀而死。

当然完全把晁错之死按在袁盎、窦婴身上也是不妥的。袁盎建议之后的十多天里,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景帝这才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

可见晁错实际上已经很不得人心,又没有羽翼,这十多天里连风声都没有听到,被斩的时候还穿着朝服。晁错实际上真是一心为国的人,削藩一策被绝大多数大臣反对,连晁错的父亲都劝谏晁错,为此不惜喝下毒药自裁。正如晁错父亲所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七国之乱越早爆发实际上对汉朝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直到汉武帝都还在推行“推恩令”,可见汉朝诸侯们一直都是汉朝中央的心腹之患。

《汉书·袁盎晁错传》: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汉景帝对武力镇压七国之乱下不定决心,认为诛杀晁错就可以平息或者动摇七国之乱

汉景帝虽然同意晁错削藩,但是显然没有真正面对七国叛乱的底气。而晁错早就明白“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在晁错的《削藩策》里说的很明白,吴王已经有“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亡人谋作乱逆”的举动,削藩不削藩吴王早晚都要谋反,削藩消弱吴王为首的诸侯国,对汉朝自然是利大于弊的。而吴王肯定不可能坐以待毙,造反本就是应有之意,汉景帝按理说应该早有准备。

但是真正面临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却将晁错骗到东市斩首。七国之乱爆发之初,汉王朝对应不足,导致七国之乱爆发之初形式大好,这让汉景帝担心正面对抗失败的风险。而袁盎的建议再加上诸位大臣们的联名上书,让汉景帝立即放弃了当初最为宠爱的晁错。

说白了,不是晁错个人深受汉景帝宠幸,而是晁错的削藩之策深得汉景帝之心。而七国之乱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自然让汉景帝心存一点点幻想,不论是让七国师出无名,还是让七国放弃叛乱,仅仅诛杀一个晁错自然远比御驾亲征,正面对抗要简单。

实际上诛杀晁错并没有什么用,反而让吴王刘濞更加认为朝廷软弱可欺,自立为东帝和汉景帝并立

然而,汉景帝的示弱,反而让七国愈加骄横,吴王刘濞更是自立为东帝和汉景帝分庭抗礼。汉景帝这才下定决心,武力平定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实际上是长久以来地方诸侯和中央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的集中体现,晁错削藩是将这种矛盾摆到了明面上。不甘被汉王朝日益剥夺权利和封地的诸侯王们,这才打起“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反对削藩。

但实际上野心家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早有谋逆之心,仅仅诛杀一个晁错,并不能让七国满意。只有将头上的枷锁打破,七国才能有真正的权利和地位,开弓没有回头箭,除非将汉王朝中央一家独大的局面打破,七国才会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

汉景帝对七国的势力判断失误,实际上仅仅用了3个月就平息了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

刘濞实际上早有预谋,所以七国之乱爆发之初,声势非常浩大。不仅串联七国同事反抗,还联络了匈奴、东越、闽越等军事力量一起行动,这让措手不及的汉王朝被打懵了。但是刘濞的计划实际上漏洞百出的,七国没有合兵,反而各自为战,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七国各有各的地盘和兵源。

不能速战速决,反而陷入同是诸侯国的梁王战争中,刘濞没能拉上非常有势力的梁王刘武,反而陷入和梁王攻城的泥沼里。和明朝朱棣相比,刘濞的实力非常不足,在朝廷军队之中没有威信,自己的军队和将领也不堪战,所以刘濞甚至很多朝代的诸侯王造反都失败了,只有朱棣一人成功。

说到底,刘濞虽然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也联络了很多军队,甚至拉起30万的大军,但是刘濞没作战经验,无令人信服的战绩,也无名望和恩德于民。强制拉起的士兵,自然不是朝廷的正规军的对手,更何况是名将周亚夫呢?

仅仅三个月,七国之乱平息,七王皆死,除了楚王还保留,其他六国都被彻底消灭,郡国并存的局面已然大幅缓解,郡县制的基础得以彻底确立。

10

晁错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景帝时期的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汉,深受汉景帝的宠信,地位无比尊崇。由于他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而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

于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史称“七国之乱”。

晁错为什么要削藩,而汉景帝为什么会同意削藩,实际上这事儿还得赖汉高祖刘邦。

当初刘邦分封天下,诛杀了大批的异姓诸侯,分封了大批的同姓诸侯。不过在当时分封诸侯的时候,刘邦没有对这些诸侯的权利进行限制,他不但赐予了他们辽阔的封地,而且还赐予了他们完全独立于中央的政治、财政和军事权力,他们拥有铸币权、拥兵权、收税权、任免权等一系列的权力,可以"自置吏,得赋敛"。

这些诸侯名义上统归中央,但往往各自为政,诸侯国就是国中之国,也就是所谓的"自为法令,拟于天子"。而刘邦之所以给他们如此大的权力,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基本上西汉初期跟西周初期的情况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早期的同姓诸侯确实起到了拱卫天子的作用,当初吕后专权,正是因为代表正统的刘姓诸侯王的存在,“诸吕之乱”才能被彻底的平定。

但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一代传一代,与皇室的关系早已经不如当初亲密,加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诱惑实在太大,不少诸侯王都起了异心,《史记·十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所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忕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

尽管汉文帝时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限制诸侯王的权力,但终究还是杯水车薪,诸侯王在封国经营已久,早就形成了一方割据势力,而且势力越来越强大,有威胁中央集权的危险。

汉景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削藩,但又不好自己提出来,此时晁错跳出来表示要削藩就正和汉景帝的意,于是削藩便开始了。

景帝三年冬,楚王来朝,晁错借机说楚王刘戊为薄太后服丧时,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景帝下诏赦免死罪,改为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两年前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随之景帝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而地方诸侯王对皇位也是垂涎已久,本来还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如今“削藩”的法令一下,他们就有了借口,而且吴王太子刘贤被刘启在下棋时误杀,有了反叛刘启的口实。不久,景帝降诏削夺吴王刘濞的豫章郡、会稽郡,吴王刘濞随即反叛,七国之乱随即爆发。

但汉景帝虽说享受着“文景之治”的美名和赞誉,相比汉文帝还是差点意思,他虽有心削藩,但胆色欠佳,在袁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人的建议和弹劾下,天真得以为真的诛杀晁错就能平定“七国之乱”。

结果晁错死后,七国之乱并未平息,此时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给他分析了情况,景帝才知道自己杀错人了,于是拜邓公为城阳中尉。其后景帝降诏讨伐,起用周亚夫的计策,不到三个月就取得了胜利。

七国叛乱平息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继续治理封国,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诸侯国的官制,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诸侯王失去了政治权力,中央政权的权力就大大加强,而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

晁错虽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却极大地巩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并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的死非常有价值。

当然如果不死,那么相信“文景之治”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