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个提问不成立。
首先,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只是演义小说中的情节。真实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颇有脾气的枭雄,早年鞭打督邮的是他,阴阳怪气劝曹操杀吕布的也是他,背叛曹操后,狠心杀徐州刺史车胄的也是他。历史上的刘备可不是一个凡事都要靠别人操持,他只负责哭鼻子的懦弱仁君的形象。
所以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什么叫言听计从,什么又叫不言听计从?是不是得做到百分百听从,才能叫言听计从?我觉得这不叫言听计从,这叫傀儡,这叫扯线木偶。
但凡有点主观能动性的人都做不到这点,更何况刘备还是一代枭雄呢?如果刘备真是这种废柴,诸葛亮恐怕也瞧不上他。
第二,刘备统治益州后,正史中记载,刘备没听诸葛亮的建议,只有一次,就是刘备砸锅卖铁打汉中,诸葛亮当时认为不值,刘备就派杨洪回去劝说。
后来事实证明刘备的主张是正确的,诸葛亮还是偏保守了。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三国志·杨洪传》而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并没有劝过刘备。比如刘备继位后欲讨伐东吴,诸葛亮屡劝,刘备死活不听,这就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历史上没有这回事。
当时倒是有两个人劝刘备了,分别是是赵云和秦宓。当然诸葛亮肯定是不赞成的,但他忍住了没开口。正史中也就没有相关记载。
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三国志·秦宓传》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云别传》
▲《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情节,诸葛亮与赵云同时劝刘备。历史真实情况是诸葛亮从头到尾都未发一言。
第三,诸葛亮没出面劝刘备,主要原因是他要避嫌。
诸葛亮在刘备麾下除了负责居中调度外,他还负责“孙刘联盟”项目。
东吴方面也很“巧”,负责“孙刘联盟”项目的负责人原是鲁肃,但鲁肃病死了,于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接手,成为负责人。
孙权可能也是知道诸葛兄弟的关系,所以长期以来,他便一直在刻意利用诸葛瑾,令他负责与刘备交涉。
比如,关羽、张飞死后,写信给刘备,劝刘备不要兴兵的人就是诸葛瑾。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三国志·诸葛瑾传》自己的亲哥哥写信给自己主上,如果这个时候诸葛亮还敢说话,劝刘备罢兵,那他会使自己陷入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你特么的居然帮你哥哥说话,你居心何在?是不是奸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刘备兴兵前,秦宓敢劝诫刘备,赵云敢劝诫刘备,而诸葛亮自己却不劝的原因。因为赵云、秦宓不需要避嫌。
另外诸葛亮曾哀叹若法正在,他一定能劝主上不要伐吴(若法孝直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其缘由除了法正是谋臣,刘备比较倚重他外,法正与东吴没有利益瓜葛,不需要避嫌也是原因之一。
第四,诸葛瑾在东吴其实也很尴尬。
公元215年,孙刘关系破裂,诸葛瑾去荆州谈判,诸葛亮负责接待,兄弟两人在公馆会谈公事,从头到尾都没敢谈私事。
诸葛亮与诸葛瑾关系不差,但时势逼得他们形同陌路,也是造化弄人。
后来,诸葛瑾写信劝刘备不要东征,被刘备束之高阁后,迅速就有流言蜚语传出,说诸葛瑾派亲信与刘备私会,有造反嫌疑。这一消息传到孙权耳中,孙权为了避免内乱,信誓旦旦的说子瑜不是那种人,他忠于我,我必信任他。
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三国志·诸葛瑾传》其实孙权真是绝对信任诸葛瑾,当时就不会流言蜚语了。而从流言蜚语中就能看出,诸葛瑾在东吴的处境也是极为尴尬。他必须要比任何人都敌视刘备,不能流露出一点同情刘备,同情自己弟弟的意思。如不然,他就会被别人视为是东吴的奸细。
这就好比很多人移民到海外,他们为了融入当地社会,往往会比当地人更仇视自己的祖国。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被当地人排挤和怀疑。
总结。
①:刘备是个有脾气的枭雄,他固然尊重诸葛亮,但说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事情。
②:诸葛亮很少劝诫刘备,从刘备入主益州到病死于白帝城,诸葛亮前后就只有该不还打汉中与刘备相左。
③:诸葛亮劝诫刘备不要东征孙权,但刘备不听,这只是演义小说的虚构情节。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发生。
④:诸葛亮没劝刘备,是因为他要避嫌,主张征讨孙权,不是刘备一个人的意思,诸葛亮也不能以一人之力对抗所有人。
⑤:刘备对诸葛亮很器重,他出征,不带诸葛亮,不让诸葛亮掺和与东吴有关的事,对此时立场尴尬的诸葛亮是一种精心保护。此举可谓是体贴备至,彰显了君臣二人的“鱼水情深”。这可能就是诸葛亮感激涕零,终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耗尽毕生光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