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五方面原因。

第一,宋朝之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南北实力差距悬殊。



这一点不用多解释,中国一直到宋朝中期都是北方人口比南方多。古代农业社会,人多代表力量大。而元末明初时,南方经济已经碾压北方了,朱元璋自然有实力北伐。

其实从后来三藩之乱和太平天国来看,南方与北方已经没有差距了,吴三桂集团和洪秀全集团的覆灭,不是南方整体实力不行,更多的还是政治和人心归附导致的结果。

当然了,宋朝是个例外,宋朝内重外轻,重文轻武,喜欢花钱消灾,对统一没兴趣(平时爱喊口号,真要花钱时又抠门了),从上到下都是偏安思维,这又是一个特例。

第二,北方相对统一,南方相对分裂

中国古代的北方看似分成了关陇地区和关东地区两部分,但实际上关陇和关东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无论是关陇政权统一关东,还是关东政权统一关陇(比如秦汉唐灭关东势力,东汉灭关陇势力),统一之后的北方政权,都是一个比较牢靠的整体。

而南方就不一样了。南方从经济总量、开发程度和人口数量等方面看,事实上是分裂成了两大块,即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这两个地区在古代想要紧密联系起来,那可比北方人从河南到陕西,费劲多了。这一点从唐朝人口分布图上看得一目了然。

所以,南方地区相对比较分裂的现实,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南方版图内的各势力很难拧成一股绳与北方抗衡。

南方把首都定在巴蜀,那长江中下游的地盘肯定就保不住,定在长江中下游,那巴蜀又很容易被北方趁虚而入。纵观中国历史,北方政权通过先吞巴蜀,削弱南方实力,继而再灭南方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西晋灭东吴。司马昭先灭蜀汉,后来司马炎指挥晋军顺江而下直取江东,孙吴的核心地区就是长江中下游。

还比如隋灭南陈,北周取南梁巴蜀之地,隋取代北周,也继承了巴蜀。隋灭南陈时,也是顺江而下,两路并进。

再比如唐平萧铣,唐军早早就占了巴蜀,灭萧铣时,唐军自夔州(四川奉节)出发,顺江而下,再加上北面的唐军,几路并进,大破萧铣于江陵。

另外,北宋灭南唐,元灭南宋,大体上也都是如此。

因此实际上,历史上所谓的南北对抗,实际上就是长江中下游与整个北方对抗。长江中下游固然是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较好且适于建立割据政权的区域。

但是想仅以区区一隅之地,就要对抗整个北方加上巴蜀这样庞大的势力范围,落败也是很自然的结果。

另外,长江是南方对抗北方的天堑,但假如北方军队先占四川,自上游而来,攻取江汉平原后顺江而下,那就是长驱直入之势,势如破竹了。长江就一点用也没有了。

当然,朱元璋是个例外,他之所以能以长江中下游为基地北伐成功,是因为他占了两个前人没有的优势。

朱元璋占的第一个优势,就是这里要说的第三点,南方一直缺战马,南北朝时,刘宋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宋军东拼西凑也才凑了一支七千人的骑兵。(南方不缺马,四川和云南都有耐力很强的川马、滇马,南方缺的是有冲击力强的战马)

但到了元末明初时,由于蒙古人在全国养马的关系,当时的黄淮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战马。

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明军先占了山东的益都马场,收缴了上万匹战马;打到河南时,又在河南收缴了一万多战马;后来打过黄河,河北一带的私人马场众多,徐达和常遇春这一圈转下来,搞到了大概七八万匹战马,这个战马规模简直要羡慕死当年的南朝将士了。

另外,朱元璋还不停的在买马,就连越南马和琉球马也买。他在军事上的大力扶持,是明军能北伐成功的关键原因。(对比舍不得花钱的宋朝,形成了天壤之别)

关于战马的重要性以及骑兵的厉害,这里就不解释了。



朱元璋占的第二个优势,是这里要讲的第四点原因——北方当时大乱,给朱元璋创造了趁势北上的机遇

关于朱元璋运气之好,我用最简短的几段话来形容。

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朱元璋与张士诚激战于苏州城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朱元璋派遣汤和逼方国珍归顺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北伐时,蒙元政府当时在打内战。

当大明的北伐大军拿下大都城后,蒙元各派系立即休好,停止内战,但各派势力依然相互敌视,没有联合对付明军。

从公元1356年进南京到1367年底北伐,中间十余年时间,北方的元廷各派系坐视朱元璋在东南壮大,而没有任何剿灭行动,有如此好到爆的运气,朱元璋想不北伐成功,怕是都很难。

我个人觉得,如果朱元璋再推迟几年北伐都没问题,因为元廷元顺帝、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王保保(扩廓帖木儿)那帮人斗着斗着,都不用等明朝打,他们自己就能把元朝斗没了。



所以,朱元璋的北伐能成功(包括后来的国民政府北伐),很大程度上就是占了当时北方大乱的便宜,使得明军可以各个击破,而不是像当年南北朝时,南朝、北朝同时出明君,同时出昏君,强的时候都强,乱的时候都乱,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当时只要一方先出兵,另一方立马就会全国总动员,掏老本跟对方血拼。而南朝实力不如北方,自然是拼不过了。(其实东晋几次北伐杀到黄河沿线,就是占了北方胡人相互厮杀的便宜。只是当时南朝实力确实弱,到了黄河便再无力向北继续推进了)


第五,自然气候对北方有利。

北方冷,南方热,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对对方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北方汉人是不惧怕南方炎热气候的。因为感觉热,脱衣服打就是了,而且除了两广,南方实际上也是有冬天的。

历史上像晋灭东吴,隋灭南陈,宋灭南方割据势力,气候都没有起到什么影响。也就是像蒙古人、女真人这种关外胡人才难以适应南方气候。

相比于北方人,南方人去北方就不行了。因为北方到了冬天,那是真的冷,不穿棉衣是真的会冻死人。历史上太平天国北伐,就是吃了准备不足的亏。

当时,杨秀清在五月份誓师,本以为一个月就能拿下北京。可结果打天津失利,只得被迫往南撤退。北伐军走到山东时,已经是秋冬季节了,两广籍的太平军老兵哪见过鹅毛大雪,而又由于准备不足,太平军也没有足够的棉衣扛过寒冬。于是两万多太平军仅冻死的就有好几千人。

说到太平军,再说一个南方人难以适应北方生活的地方——吃不惯。

北方人自从学会磨面粉烙饼后,军粮就相对简单了。出征之前,只要带好锅盔、馕以及各种饼,北方兵起码可以保持一星期的战斗力。南方人一定要吃大米,一天两天不吃米没事,但一个月不吃大米,天天吃面,绝对不可能有战斗力。而大米又非常占地方,南方军队的后勤负担比北方军队重。

比如太平军北上,负责后勤的北王韦昌辉就收到了一堆请求支援大米的战报:“自临淮至此,尽见坡麦,未见一田……各项皆丰足,但欠谷米一事

从战报上就可以看出,当时那些太平军的北伐将士们肯定是成天都在吐槽,怎么今天又是面啊?吃都吃不好,哪有力气打仗。

最佳贡献者
2

感觉终归是感觉,感觉是不能代替研究的。只要我们仔细的研究历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朝代。也是从南方,向北方打过去,进而一统天下。

举几个例子,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是南方人。他的祖籍就在湖南永州市的舂陵城。后来,其祖父举家迁移到河南的南阳。

刘秀起义主要是在南阳地区。南阳郡在古代不算北方。刘秀从南方起兵,他的军队是一直向北方打的,当时有“得河北者得天下”,这样的一句谚语。

刘秀从南阳起兵后,其军队一路向北,最终在北方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所以说刘秀的东汉王朝,也是从南方向北方打过去的。也就是说刘秀通过南阳集团的军事力量,最终战胜了河北地区的各路军阀。实现了其统一全国的宏伟战略。

所以说,历史终归是历史,感觉终归是感觉。咱们再来看看刘邦集团是怎么统一天下的?

刘邦军队的骨干力量也是南方人,刘邦的军队也是从南方向北方打过去的。

大家看看地图,刘邦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人。楚国就是在中国的南方地区。

所以说,历史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能够凭感觉来说历史的。

事实上,朱元璋总是把自己比喻成刘邦。所以说汉朝400年的江山,也可以说是从南方到北方统一中国的。

到了近代之后,曾国藩的湘军是典型的南方人,左宗棠的湘军,从湖南出发收复北方的新疆,也是从南向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黎元洪也是从湖北到北京当总统的,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也是从南方起兵。最终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所以说,蒋家王朝也是由南向北统一中国的。

综上所述,由南向北统一中国的朝代,至少包括西汉、东汉、明朝,这么三个典型的封建王朝。

我是@龚柳辉 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分享!

3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个问题问的好,您如果翻历史书去瞅,统一咱大华夏,这几乎都是打北边统一南边,而从南边往北边打,进而统一全大华夏,就一次。

那就是朱元璋的大明王朝,那么这事就值得咱嚼咕嚼咕。

那么为什么由南边统一北边很困难呢?咱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然后拿题主的问题做对比,这问题就能够解释清楚。

第一点

首先,战争这玩意,打来打去他打的是钱粮,没这物件啥也不好使,钱粮没有的话,没打别人自己就先崩了。毕竟老话讲的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就这钱粮问题搁到咱大华夏的南边,那不是小意思,大块头的经济中心都在这里。”

你快拉倒吧,您这说的是现在,过去和现在那不一样。说真的咱大华夏在过去他的经济中心是在北边,就南方这块除了瘴气沟壑一点油水都没有。

您记住喽,搁过去这朝堂上的官,要是把皇帝给惹急眼了,一提到流放,这全搁南边流,没听过往北边流放的,这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

直到南边这里被完全的开发出来,您在往这地流放,那就不叫流放,那叫退休享乐了。

毕竟多年的流放积累,这些个流放过去的官员,大小都是知识分子,也见过世面,给当地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清朝以后流放才往北边流了。

当然这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历朝历代最乱的其实是北方,因为过去您只要拿下北方,挥刀杀向南边,进而实现统一那也是分分钟钟的事,所以北边的战乱频繁。

您比方说东晋十六国,五胡乱华把咱大华夏北边弄成啥样子了,所以北边的人口开始往南边迁移。

那么在迁移的过程的中,这波人也会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咱大华夏就是个农业为根本的国家)带到了南边,也为南方的进步带了种子。

在这种大规模的迁移中,下层的老百姓不仅参与其中,而且上层的什么门阀世家也会参与其中。

当然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的迁移就直接造成南方的崛起,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次北方发生兵灾的时候,这种迁移就会发生。

通过这样的变化,南北达到了交融,南边人力有了,人才也不缺,变化当然是有的。

那么这种事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宋朝偏于一偶,虽然没有完成大统一,但却是历朝历代当中最为有钱的朝代。

大家伙也知道,宋朝一说打仗,哪怕都快打赢了,他都愿意掏钱消灾,给人家贡上岁币,别的没有,就钱多。

那么宋朝的时候已经是这样了,所以到了元朝时期,南边的经济比北边要好很多。

而朱元璋就处在反抗元暴政的时间点上,所以他拿下南边,这钱粮是没啥大问题的。

所以这基础就有了保障,不像其他的先辈那样比较尴尬。

第二点

这钱粮说完了,剩下的当然是精兵了。

什么是精兵?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不就是人高马大,一个能打俩的那种。

您错了!其实在过去,尤其是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所谓的精兵应该指的是兵种。

那么啥兵种能称之为精兵呢?骑兵!

这骑兵运动起来,搁到冷兵器时代,这就跟那小坦克一样,可以算是无敌的存在。

元朝为嘛能够一家伙就干到欧洲多瑙河畔?就这骑兵不容小窥,欧洲那重骑兵搁到元朝这骑兵手底下,那也是吹枯拉朽之下就给灭了。

所以俺就问一个问题,南方有骑兵吗?答案应该很肯定,没有!真没有!当然您别拿那驮马啥的来充数,能作为骑兵的马,和那不一样的。

您别说南方了,整个中原地区都缺马,要不中原政权总是被草原上的骑兵骚扰打谷草?

如果中原政权有马的情况下,必然会横扫整个大草原。

当年汉朝,忍辱负重多少年,在汉武帝的手上积攒起来七十万匹马,但能够用来打仗的马匹才十四万,但也就是这十四万马匹,一举将草原收入囊中,拿下河西走廊。

所以历朝历代只要能拿下河西走廊的朝代,这中原政权都是霸王级的存在,没人敢惹,因为这地有马。

而元朝作为一个中原政权,他喜欢马,那是到了骨头里的,所以马匹这东西是遍地开花,别说草原了,北边,南边这都有马匹的存在。

所以朱元璋的手里边的骑兵就不缺。

骑兵对骑兵,谁怕谁呀!而且朱元璋还致力于开发火器的使用,什么火炮,什么鸟枪,什么火铳这都列装到了部队里边,生怕火力不够。

所以朱元璋手里边不仅有骑兵,而且百战强兵有的是,那都是在和陈友谅,张士诚打多少年积攒下来的。

第三点

接下来,咱在瞅瞅局势。

那么当时在朱元璋的进攻下,整个南方得到了完整的统一,而在打的过程中元朝压根就是作为一个吃瓜群众蹲在一边瞅热闹,一点伸手的意思都没有。

这是因为朱元璋的策略很好,他在抽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时候,不像这俩位早早的称王,而是向元朝称臣,还时不时的给当时的元朝政府上缴物资。

所以元朝这朝堂被麻.痹了,等到南方这块全部平定之后,元朝要来摘果子,朱元璋翻脸了。

话说元朝这个时候的战斗力和元朝初期的战斗力真心的没法比。

当年元朝瞅着农民起义四起,派自己的部队去镇压,你都想不到,这帮家伙起义军不敢惹,直接去打老百姓,拿老百姓来邀战功,见到起义军那只剩下撒丫子就跑的节奏。

所以这个时候的元朝的战斗力是不行的,在加上元朝内部也不稳当,自己都内讧。

元朝当时依靠的是两支地方武装,这两支武装还在山西这块开战抢地盘,就算元顺帝下旨让他们安静点,他们都不带搭理的,依然我行我素,该干嘛干嘛!

而那元朝末期一直是朱元璋死对头的王保保,在整个元朝官僚体系当中,他都被卷入了党争之中。

在一次谋划中,皇太子想要逼元顺帝让位,结果因为这王保保站到了中立的位置上,他没少被太子党算计。

大家伙瞅瞅,元朝蹲在北边,他们自己内部都在打,而且内部也不团结,所以当朱元璋提二十五万大兵北伐,还没打到元大都的时候,元顺帝连一点想要防守的想法都没有,直接弃城而逃。

朱元璋没有废一枪一弹就把元朝的政权赶出了中原地区,这一切太顺利了。

好了,今天就说道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算手点个赞呦!

4

大胆一点,不用感觉,确实是除了朱元璋之外,没有一个朝代是从南到北统一天下的。我国历史上虽然经多次的分分合合,但在迎接分裂后统一的新王朝时,一定会是建立在北方的王朝。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到满清入主中原结束,除朱元璋的明朝北伐成功之外,其余所有的王朝全部是由北到南统一的,比如西晋灭东吴,隋朝灭南陈,元朝灭南宋,清朝灭南明等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历史的趋势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呢?

首先,地理原因导致北方更容易统一

我国自秦岭——淮河一线区分南北,双方在地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北方自长城以南,到淮河流域,大部分都是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在平原地区有利于大规模军团作战,也因此,在天下动乱之初,也有利于北方武装集团迅速完成统一,从而相对于南方形成领先优势。

反观南方,地势相对北方而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南方丘陵交错、水网纵横,河谷盆地相间分布,这些纵横的盆地、水网形成了天然的隔绝。在这种环境下,不仅很多南方百姓语言不通,形成了各种语系,就连地方割据势力也很难迅速统一南方。

这种局面典型的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北宋继承后周领土时,北方早已完成统一,军事实力相对南方强盛无比。而此时的南方却依旧存在着后蜀、南唐、吴越、南汉等数个割据政权。

也正是这个原因,大部分短暂的分裂时代都是以北方统一南方结束。



其次、北方距离游牧民族更近,容易建立农耕+游牧的复合型帝国

所谓农耕+游牧的复合型帝国,即一个政权同时吸纳了两种文明的先进技术。

传统的汉族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稳定。这样一来,采矿、冶铁、锻造的技术也会相对先进,制造的武器也会比游牧民族先进。

但农耕文明也有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大部分士兵都是步兵,机动能力太差。

反观长城以北的草原,由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们的士兵大部分都是骑兵,战略投送能力强,战争的主动权也全部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上。

如果有一个政权同时具备了以上两种文明的优点,那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由于北方距离游牧民族较近,而且也存在着天然的牧场,所以身处北方的政权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的文明交流,会更容易变成复合型帝国。

这种情况典型的就是汉、唐、元、清。

比如唐朝初年,李渊为了得到突厥骑兵的援助,不惜折节受辱,主动向突厥称臣,而且还答应突厥骑兵跟随自己行动,随意劫掠中原的珍宝和子女,最终达到了由西北向东南统一天下的目的。

类似的还有蒙元、满清,他们在南征北战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反而是吸取大量的农耕文明,变成了复合型帝国,最终自北向南,统一天下。

反观南方,由于没有接触北方游牧文明的机会,所以只有单纯的农耕文明,无法变成复合型帝国,最终也只能无奈的臣服于更强的政权。



除了以上两种最重要的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典型的有南北方气候、交通、饮食习惯、人员素质的差异。比如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北伐战争,很多广西士兵打到天津后是第一次见到雪,此时的太平军竟然身着单衣和清军作战,也因此最终导致了战斗力锐减。而且,南方吃米饭,北方吃面食,这也导致了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各种不适。

最后说一下朱元璋为何能成功。

朱元璋之所以北伐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得益于元朝的马政。第二、得益于民族认同感、第三、得益于明朝是当时是新生政权。

纵观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所以,汉族政权的精锐士兵和马场都是在北方。

而元朝入主中原后,元廷选择在全国多处设置了马场养马。蒙古各个宗王在全国各地开辟了大量马场,即便是南方的湖广、云贵地区也不例外。

如此一来,南方政权也获得了和北方政权同等军事实力。

另外,当时朱元璋北伐高举民族矛盾的大旗,得到了很多北方汉族百姓的支持。




第三,纵观偏安一方的政权,比如东晋和南宋等等,他们都有沉重的历史包袱,由于内部势力错综复杂,派系林立,所以,达不成一个共识,很多人不愿意北伐。反观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的南方新生政权,并没有历史包袱,所以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可以拼尽全力的北伐。

当然,明朝在岭北之役后,由于丧失了大量的战马,对于北元的战事,又从主动进攻变成了被动防御。直到后来明朝马匹恢复之后,才有了朱棣的北伐。

5

这说法有失偏颇啊,也许该这么说,得国比较正的朝代都是从南往北统一的。

我国以淮河和秦岭为界,将中国划分为南北。因此,如果说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除了朱元璋,当然还有汉朝啊。

先说说这个汉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人都是在南方揭竿而起,后来推翻了秦朝。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之后,刘邦不甘心,又从汉中出陈仓,然后和韩信分兵,由刘邦横向牵制项羽大军,而韩信一路向北荡平其他诸侯。两人最后在淮北附近会师,在垓下打败了项羽。

如果,我们从地理上来分析,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项羽在吴中起义,刘邦在沛县起事,就秦朝而言,虽然版图已经向南抵达如今的两广地区,但是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仍为蛮荒之地。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仍在渭水、黄河流域,因此,陈胜、项羽、刘邦揭竿起义的地方实际上处于秦朝的南方。

再来看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师出汉中,汉中在哪里?秦岭的南边,正宗南方,而双方决战的垓下,在淮河的北面,属于北方。因此,刘邦统一天下,实际上也是从南方达到北方的。

就秦汉时期而言,一群楚国人,从南往北推翻了秦朝,然后,楚国人又出现内讧,位于南方的刘邦,一路往北再往东,最后打败了位于北方的项羽。因此,我认为无论是秦朝的颠覆,还是汉朝的建立,都是从南往北统一中原的。

至于明朝,那就更不用说了,朱元璋老家就在淮河南岸的濠州钟离,后来以集庆路(今南京)为根据地,西征陈友谅、东伏张士诚之后,举兵北伐,推翻了元朝。如果说,汉朝的北伐路线还不太明显,朱元璋这里就非常清晰了。

讲到这里,似乎两个朝代的建立有着莫名其妙的联系。两者都是农民起义,而且,两者都是由南往北统一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和我国的发展历史有关,古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大多在黄河流域到渭水流域一带。后人都称汉、明两朝得国最正,是因为他们不同于其他朝代大多由贵族篡位而来,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

既然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这便注定了贵族大多居住在北方,因此,如果他们造反,也必然是在北方造反,如李渊父子、赵匡胤兄弟等。

至于其他游牧民族,他们本就居住在长城以北,想要吞并中原,当然只能由北往南打了。

反观刘邦、项羽、朱元璋等人,作为平民阶层,没有资格入驻富庶的中原腹地。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他们恰好都居住在南北分界线上的淮水附近。也许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才能让他们既能及时地了解北方的政治动态,又能躲避北方王室的眼线而顺利地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吧。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吧。

如果我们再回顾农民起义的地点,又何尝不是巧得离谱。从打响推翻秦朝第一枪的大泽乡、到结束楚汉争霸的垓下,再到朱元璋发家的钟离,竟然是近在咫尺啊,就连刘邦起事的沛县差不多都在泗水郡。

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28年,秦始皇曾在泗水郡组织前人打捞周鼎,没有得到,然后这里便出了楚虽三户。真的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6

除了朱元璋以外,还有一个蒋介石。不过,两人都是“占了便宜的”。

首先,朱元璋能够从南向北统一中国,主要是元朝自己作死。

朱元璋收拾陈友谅、张士诚,统一南方的时候,你知道元朝那帮人在干什么吗?

在内斗!元顺帝(帝党)和皇太子(太子党)打的你死我活。

起初,帝党的孛罗贴木儿打败了太子党的王保保。王保保就带着太子去了太原,另立朝廷。这一年(1663年),元朝出现了两个朝廷。

幸好,这个孛罗贴木儿也是个混账玩意,秽乱后宫,欺君罔上,被元顺帝给杀了。元顺帝赶紧把太子接了回来。

可以说,这段时间里,元朝统治者对南朝的起义军采取放纵状态,任由起义军“自相残杀”。可是,元顺帝忘了,等朱元璋他们打完了,就该他上场了。

终于,“英明圣武”的王保保劝动了皇帝,开始决定南征起义军。可是,王保保刚走到河南,就被内部军阀混战跟拦住了。王保保和李思齐、张良弼等诸多军阀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混战,一直持续到元大都被明军攻破的前一天!!!王保保不仅没有从河南南下镇压起义军,反而被内部其他军阀打回了山西。。。。

1368年,朱元璋休息够了,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老朱也很“担心”,再不北伐,元朝就该自己把自己人杀光了。。。

徐达和常遇春一路上跟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唯一能和明军一战的王保保老实的待在太原,王保保是伤心了,所以,他没有救援元大都,而是眼睁睁的看着元顺帝带着儿子从元大都仓皇北逃。

收复河北等地后,老朱又派徐达进攻山西。熟读兵书的王保保给徐达来了一出“奇袭”,远攻大都(北平)。徐达没有引兵回援,他觉得大都丢了再打回来便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跟王保保玩“换家”:直取王保保老巢冀宁(太原)。王保保懵逼了,太原失守,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了,赶紧回救。结果,王保保被以逸待劳的徐达打的只剩下18骑。

就这样,北方大局已定。王保保一败再败,一路北撤,从大同、兰州、一直退到蒙古高原的和林。

再说国民政府北伐。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1928年,蒋介石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支持下,打入了北京。不久,皇姑屯事件爆发,张学良身负国耻家仇,宣布东北易帜。此时,蒋介石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注意,真的只是形式上的统一。

因为,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军阀并不服从蒋介石政府。两年后,几个军阀还跟蒋介石打了一仗,这就是著名的中原大战。虽然蒋介石赢了,但是,内部军阀矛盾还是没有彻底解决。

东北军、粤军、川军、滇军,等等,都是各自为政。蒋介石的势力,主要是存在于以江浙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后来的“西安事变”,其实也是其内部存在军阀矛盾的一种表现。

后来,日本侵华时走的时候“由北向南”的战略。这个战略对我国来说,确实是非常致命的。最后,还是在蒋百里的策划下,蒋介石主动发动淞沪会战,引日军由东向西入侵。

(文|勇战王聊历史)

7

朱元璋是个争议性十足的开国皇帝,但这一切无法遮挡他的功绩。他能从无到有,以一个毫无底蕴的穷苦人家做到驱除鞑虏,由南向北统一全国,就足以说明他的独特之处。

历数各朝代,由南向北统一天下者少之又少,这是为何?朱元璋这个特例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其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备条件。

统一天下首要的条件便是开疆扩土,打下属于自己的基业。这个最必备的前提就是进攻,因为只有进攻才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进攻又依托于地形和交通,在古代的话,战马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马在古代不是个新奇玩意儿,南北方皆有,但不能否认的是,北方的马匹更烈,冲击性更强,所以在南北方对战时,北方人天然占有优势。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马匹都适合上战场,南方的战马的数量和质量都差于北方,兵法中的“天时”南方自然属于下乘,可想而知北伐的难度。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元末明初时期,由于蒙古统治的缘故,黄淮地区也有了相当数量的战马,官方马场、私人马场皆不在少数。朱元璋直接将战马作为自己发家的命脉,每攻占一处地方,首要任务便是缴获战马,使得军队有了达七八万匹战马储备,对战便处处占有了先机。

二、南北方气候差异。

一场战争都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更何况是统一战争呢,这就决定了持久战的大背景,时间跨度可能是几年,甚至更久,也就是说军队要适应不同的气候。这时,北方人又处于了天然优势。

北方人可以适应炎热的气候,南方人却很难适应酷冷的严寒;北方军队攻入南方,气候影响作用不大,热了大不了脱衣避暑;南方军队进攻北方,难度就大多了,首先得筹备好足够的棉服,万一打持久战在北方过冬,还未开战就会士气低落了。

三、南北方的形势与政治意愿。

在古代,北方可以说是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无论南北对峙还是大统一王朝,北方蒙古高原活跃的一代代少数民族政权从未停止过犯边骚扰。

而南方则不同了,由于山多水多,势力多而光,十分薄弱。虽说可以以看作是两大块: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但这两个地区在古代想要紧密联系起来,那可就太难了,交通行走就是硬伤。这就导致南方地区属于相对比较分裂的现实,各势力很难拧成一股绳与北方抗衡。

所以,只有北方势力南下,很少有南方势力愿意北伐,众观整个历史,除了南北朝时期桓温和刘裕愿意北伐,愿意北伐者微乎其微。

四、机遇与气运。

这里就直接说朱元璋吧。

前文说了,朱元璋的军队有很大的战马储备,骑兵可不能小觑,完全拥有与元军硬碰硬的实力,可以主动出击,发展自己的势力。

同时,除了战马这个“天时”,朱元璋地利人和一样不差,可以这样说,作为起义军,朱元璋在北伐前竟然没有受到元军丝毫打压、围剿。在整个壮大自身的过程中,元军一直在内斗,仍有朱元璋扩充实力。

朱元璋在东南方发展的十余年里,其实一直处于与其它起义军混战的局面,先是鄱阳湖消灭陈友谅,苏州城大败张士诚,收服方国珍,在整个南方完全体时,才悍然发动的北伐。

而当朱元璋的北伐大军拿下大都时,元军内部虽说停止了内战,却仍勾心斗角非铁板一块,被朱元璋一一击破,成为了少有的由南向北统一天下的王者。

总结:

瀚海只能说,朱元璋是“占了大便宜”,当然还有一点,朱元璋北伐还利用了民族矛盾的大旗,这也源于元朝统治阶级的不正统与不得人心,使得朱元璋得到了很多北方汉族百姓的支持。

8

根据我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我得负责任的说一句——题主的感觉是正确的,除了朱元璋以外,中国古代史中,没有哪一次统一,是从南到北的。

中国历史上,结束全国性的大分裂从而统一中国的,总共有四次——嬴政统一天下、司马炎灭吴、杨坚灭陈以及忽必烈灭南宋。

这四场统一战争,无一例外,全部是由北向南打,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

除了这四次大战以外,之后的每一次大一统王朝,除了朱元璋北伐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全部如此:

刘邦打项羽,一个在汉中一个在彭城,恰好是西北对东南;

刘秀统一全国,基本上是四面出击,不存在从哪儿到哪儿;

李渊父子起兵,也是从相对北方的太原动身,逐步攻略天下;

赵匡胤统一汉地,更是从华北逐步收复巴蜀和江南;

满清入关就更是如此,从山海关外一路南下,将大明、大顺和大西全部剿灭……

实际上,中国的地理特点,就决定了中国的统一战争势必是要从北打到南的。在北方血拼之中打出来的军头,对付南方的部队就会游刃有余。而且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这种统一速度越来越快——

五胡乱华以后,北方花了近三百年才彻底平定南朝;

宋金对峙以后,金元花了一百五十年就把南宋打到了崖山;

南明建立总共不到十七年,几位皇帝就接连遇害,甚至被一路追到了缅甸……

在这里还要补充两点:

1.尽管从南到北统一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人,但也有一人曾差点成功,他就是刘裕。

东晋末年,刘裕接连灭掉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和长安,距离彻底统一中国只有一步之遥。然而最后,他却功败垂成,长安也陷于敌手。

当这位老英雄准备第三次北伐时,戎马一生的他却终于无法再忍受病痛,溘然长逝了。后人有诗赞曰:

读史(陆游)
萧相守关成汉业,穆之一死宋班师。
赫连拓跋非难取,天意从来未易知。

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所确立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总规划,就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从南到北的窘境。当日寇在京津太原一带大兵云集时,国民政府却在淞沪囤积了所有精锐与之一战,将日本人的视线从南北向转成了东西向。必须承认,抗战的最后胜利,与日本当时这种推进策略有着一定的关系。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9

因为太难了,难度系数堪比以卵击石而且还能把石头给击碎了。所以,也不用感觉,从南往北统一中国的,只有朱元璋。别说古代,甚至到了近代国民政府北伐,也不算成功。

01.山川形胜,北方能把南方累死

东晋末年,趁北方自相残杀,刘裕兴兵北伐。北伐第一仗,楼船水师过淮河、四千战车扫山东,半年时间灭南燕,刘裕全定山东。北伐第二仗,王镇恶横扫中原、却月阵赶走北魏、沈林子按剑潼关、沈田子以千敌万,刘裕全定关中和中原。

但是,结果又如何?富庶的河北,以黄河为天堑;高地的山西,以形胜而自若;还有河套平原上的赫连勃勃,虎视眈眈。所以,刘裕要彻底实现北方一统,不仅要定死关中、中原和山东这些新占领区,而且至少还要发动三次战争。一战,越过黄河扫荡河北,断北魏财源;二战,溯高而上占领山西,把北魏赶回草原;三战,出兵河套纵横草原,消灭赫连勃勃。甚至,还可能要有第四战,即占领陇右与河西。

但此时,别说再开三战,就是守住关中,刘裕都做不到。最后,南朝不仅丧失了刘裕打下来的全部土地,而且直接退到了淮河边上。

为什么北方如此难打?因为北方山川形胜,根本就不可能通过一次战争全定北方。山东平南燕之战,如果南燕君臣能够团结一致、决策正确,死守大岘山,那么山东南燕之战就能把刘裕累死。

大岘山高70余丈,绵延20余里,其上筑有穆陵关,山下通道仅容一车得过,号称齐南天险。一座大山足底十万大军,刘裕的楼船和车兵精锐,能过得去才怪。

洛阳之前的成皋荥阳一带,是一个狭窄通道,刘邦和项羽就在这个地方打了将近三年。后来的虎牢关,就修在了这里。只要重兵扼守,刘裕也别想过去。

即便过了成皋荥阳,后秦扼守潼关,也能把刘裕封死。秦人的函谷关险要,汉人的潼关更显要,基本上都是不可能攻破的天险。

而最吊诡的就是沈田子突破武关后的青泥之战,一支别军竟然发挥了主力的作用,不仅杀入武关,而且仅用千余别军就干趴下了后秦的举国主力。

所以,刘裕北伐,灭南燕、灭后秦,都是险中求胜,偶然和运气的因素真得很大。但是,好运气不能一直陪着你。即便还有好运气,刘裕两次灭国,也实在打不动了。即便还能打得动,他也要考虑怎么把打下的地盘控制住。但是,赫连勃勃的大夏和拓跋鲜卑的北魏,能让他按部就班地筹谋吗?

所以,南方北伐,基本上就是一个死局。刘裕就是走得早,他要在关中多留几天,可能连他也得被赫连勃勃给砍了脑袋。

02.经济军事,南方总有一个落败北方

南方实现彻底开饭,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前,河北才是天下的财源之地。原因就是华北平原开发得早,要人口有人口、要良田有良田,这地方想不富都难。所以,只要不打仗,北方的经济就能一直碾压南方。

南方为什么不行?不是气候非常好吗?稻子一年最少两熟,甚至还能到三熟。

但是,这是在唐末开发以后。在唐末以前,南方到处都是沼泽地,要开发就得先把水排干、再加以时日涵养。天下土地那么多,为啥非要跟南方一片沼泽较劲。所以,北方的中原、关中的平原、河北的大平原,肯定要优先开发,因为难度系数低。

两次被人南迁,一是五胡乱华、一次是安史之乱,使得南方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于是,土地开发才有了可能。

在宋朝以后,南方才在经济上胜过北方,而且这个趋势一致持续到现在。经济上胜过北方,南方就能依靠经济实力统一北方了吗?

先不说武力,只说财富。《梦溪笔谈》记载,南方北伐支撑一支7万人的军队,就需要三十万人转运粮草。

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这是啥意思?十万大军出征,三分之一要负责后秦,就算三万人,所以能战之兵也就七万人,但是在这之外还要三十万壮丁长途转运粮草。

就是这个财富消耗,南方即便经济碾压北方,它能耗得起吗?

因为北方山川形胜,南方不可能一战定北方,只能打完山东打中原、打完中原打关中、打完关中打河北、打完河北打山西,打完长城以南再打长城以北。这种战争消耗绝对是天文数字的。

然后,再说军事,不要说北方人能打、南方人不能打,军队较量不是两个人单挑,所以在这个层面没法比。但是,有一项是可以比的,那就是战争资源,粮食和战马。特别是战马,这是冷兵器时代最稀缺的资源,骑兵对步兵就是碾压。

而这个战争资源,恰恰就只能掌握在北方手中。甚至,北方手中也不多,主要就河西、东北、河套为数不多的几个马场。要是组建大规模骑兵部队,北方政权也只能向草原去买。所以,有这一项战争资源,就可以了,南方在军事上已经完败,而且能一直完败两千年。

粮食,南方是比较占优的。但是,要打仗就得把粮食运到战场上去。这个靠什么?人是一方面,但是马、牛这些大牲畜就得利用起来。恰恰这些资源,北方还是胜过南方。

把这些因素罗列出来,也就知道南方北伐统一北方,到底有多难了。

03.朱元璋为什么成功了

你看朱元璋建立大明的全过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路,而后改名为应天。这时候,应该算是朱元璋成为乱世枭雄了。然后,他用了12年的时间把南方给搞定了。1368年在南京称皇帝,传檄北伐。1368年正月,明军从南京出征北伐;1368年8月,明军沿着大运河兵临元大都。然后呢?然后,元顺帝就带着三宫六妃和皇太子逃跑了。非但皇帝跑了,连那些内战正酣的蒙古权贵军阀们,如李思齐等,也跟着逃跑了。

刘裕北伐打完山东打中原、打完中原打关中。而朱元璋北伐呢?顺着大运河把军队开到元大都,然后元朝就逃跑了。这算哪门子北伐。

南方打内战,朱元璋打了十几年,跟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这些起义领袖打得死去活来,大元就是不管。然后,出兵北伐,算上走路的时间,也就8个月,大明就把大元帝国给赶回草原了。

所以,朱元璋北伐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太顺利,根本就不算用战争手段统一了北方。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大元这样的奇葩朝代,才可能发生。

大元帝国活力四射,不仅经济发达,而且起义遍地。原因就是帝国政府根本就懒得管理中原大地。你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所以商业非常发达。而老百姓呢?一不开心就造反,而且造反了就能割据,割据的王者还能当皇帝。

纵观历朝历代,就没有农民起义能造反成功的。但是,在大元就可以。因为你造反了,政府懒得去镇压。到最后,不是农民起义军集中火力干大元,而是各派农民起义军自己干自己。大元真是做到了不战而乱敌之势。

全部的原因就是大元的草原底色太重,它是在用一种放牧的方式来管理中原天下。而且,大元权贵们虽然身在中原却心系草原。在中原我们只是客人,中原主人不欢迎我们了,那我们就走,而且走得比谁都快。

元顺帝和元朝政府要是真得把中原看成自家土地,也不可能让各路农民起义军由着性子在南方上演战国争霸。

即便朱元璋北伐,大元也可以在大运河沿线布置封锁线和设防重兵。即便都不行,也可以在元大都垂死挣扎一番。结果呢?结果是大元帝国跑得干干净净。

所以,朱元璋从南方北伐能够统一天下,可能不是朱元璋雄才盖天地,而是大元帝国帮着朱元璋成就了的赫赫威名。

最后总结一下:从南方统一北方困难重重,山川形胜的困难、经济资源的困难、军事资源的困难,就是压住南方的三座大山。但是,朱元璋却实现了南方统一北方的逆袭,但这只是个例,不是朱元璋雄略而是大元无心中原。

10

这只是一种巧合而已!在我国历史上能完成统一的始终都是国力强大的一方,明朝灭元朝、隋朝灭南陈、秦国扫六合、宋朝大一统等等,都是国力强盛的一方统一一个或者一堆弱小的国家,只要你势力够强,哪怕你在海南岛建国也能实现大一统。

(元朝末年北方比南方更混乱、战争破坏更严重,这是中国由南到北实现大一统的重要前提)

我国的地理和文化确实有利于北方先强大起来,北方中原一马平川,更容易形成幅员辽阔的强国,宋太祖赵匡胤带领宋朝统一南方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中原统一起来时南方很难再继续割据一方,但南方也有先一步崛起进而统一全国的机会。

(赵匡胤继承了後周的衣钵,具备了当时任何一个南方小朝廷都不能相比的实力,统一形势依然是由北向南)

比如,朱元璋在灭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真之后,基本统一了长江下游地区,此时的朱元璋拥有谁都无法匹敌的国力,他手下名将如云、兵多粮足,而元朝却深陷妥懽帖睦尔(元顺帝)、李思齐、张良弼和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甚至皇太后的权力争夺,元朝在灭掉刘福通、徐寿辉等人的过程中本就元气大伤,再加上内部不和只能坐视朱元璋做大做强。

(元朝虽然仍然控制北方,但始终无法整合这里的力量)

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北伐时,其实他心里也是很担心失败的,毕竟刘福通的百万起义军都失败了,朱元璋也摸不透元朝的整体实力,尤其是坐镇河南的扩廊贴木儿,看他过往的战绩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扩廊贴木儿在不到20岁的年纪,就继承舅舅的兵马扫清中原起义势力,又在和军阀孛罗贴木儿争夺兵权的斗争中获胜,成为大元朝廷的支柱,他坐镇河南谁不害怕?

(扩廊贴木儿击败孛罗贴木儿后的形势图)

为了保险起见,朱元璋选择的北伐路线不是在河南与扩廊贴木儿决一死战,而且绕道山东直捣黄龙,可能他也看到了扩廊贴木儿与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不和,与其和实力强大的军阀作战,不如优先打败元朝名义上的统治者。

(明军北伐路线图)

扩廊贴木儿出身不算太高,这导致他难以在大都长期立足,又加上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之间斗争不断,元朝内外乱成一锅粥,扩廊贴木儿在不可能整顿元朝力量的情况下,只能去当河南王。

坐镇河南的扩廊贴木儿也没能趁着朱元璋天下布武之际平定江淮造反派,因为他的背后还有李思齐、张良弼等西北军阀,他们在背后起到了牵制扩廊贴木儿的作用,让后者不敢威胁江南势力和北阀大军的后方。

(西北四大军阀结成联盟)

从至正26年扩廊贴木儿到河南开始,他就陷入了与关中军阀混战的泥潭,甚至也因此被元庭抛弃,很多部将也背叛了他,别无选择的扩廊贴木儿移师山西建立根基,与元庭和西北军阀对峙。

至正27年明军击败了他驻守在山东的弟弟脱因帖木儿、降服他的外祖父阿鲁温,兵锋直指大都,扩廊贴木儿仍然拒绝关中势力主动提出的苟和,也拒绝到大都擒王。

(金庸说对了一点,王保保确实出身汉化的蒙古家庭,这在元庭内反而是一种制约,假如他出身高贵一些,历史或会重写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妥懽帖睦尔无兵无将只能放弃大都逃回漠北,明军轻而易举的攻占了大都城,终结了大元帝国对中原97年的统治。随后,扩廊贴木儿在山西的势力一点点耗尽,西北的李思齐也投降了大明,已经没有力量可以阻挡明朝统一全国的脚步。

从明军灭元朝的历史可知,这仅仅是个巧合罢了,元朝末年内忧外患,统治阶层堕落的甚至连当初的南宋都不如,被明朝灭掉也只是弱肉强食的一般规律罢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