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立志科普地方史的写手,我来回答。

最近和朋友们讨论问题,提到汉宛城遗城,不过说起细节,似乎很多朋友知之甚少,很多介绍也比较模糊。可能是他们不知道在哪里查资料,索性我自己查一查。

一:史料记载的汉宛城

《水经注》卷三十一:(氵育)水又南迳宛城东……,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荆州刺史治,故亦谓之荆州城。今南阳郡治大城 。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宛城,今郡城周六里有奇,盖元时所更置,其小城、大城之址,湮废久矣。

按这些记载看,南阳城在(氵育)水,也就是白河的旁边,有大小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南角。现存地几个版本的南阳府志里,也提到南阳城,规模很大,后来因为隋唐时期邓州治所在穰,南阳仅为县治,南阳城缩小只有西南一隅,还说有废墟一处,这个记载应该很靠谱,现在的南阳市区确实能找到城墙遗址若干处。

东汉末年,朱俊负责平定宛城一带的黄巾军,讲朱俊自带精兵五千,掩其东北,乘城而入,韩忠退保小城乞降,这是比较明确提到大小城的历史事件,与上述记载吻合。另外感慨下,黄巾之乱,是宛城衰落的最要节点,以后的宛城不复当年风光。

南阳报业传媒发的南阳市不同时代古城墙图,供大家参考。从这里看,后来的南阳城还没有汉代南阳城大。

二:考古发掘宛城范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的发掘,发现了三处城墙遗址:

蔡庄东北一处,向西、向南分别有1000m和800m,高1至4m不等,这应该是宛城的东北角;

尚庄附近一处,残高1.5m左右,这应该是宛城的北墙;

景穆街南侧一处。在琉璃桥西60m处仍可见到城垣遗迹,应该是宛城南墙;

没有发现西墙,但是学者推断,应该跟明清的西墙位置差不多。

考虑到南墙东为温凉河,城市的东南角很可能被水冲毁,所以东南角的具体情况就说不清了。估计大城约4平方公里,小城0.77平方公里。

其实看这些报告,位置仍然很模糊,网上居然也没有具体的图。我到相关的期刊上找来,供大家参考。

此为具体方位图

推测大城的三种可能图

此图为我手绘,具体位置有少量偏差。

二:考古发掘的几个重要点

1、手工业作坊遗址

遗址在瓦房庄,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面积达28000平方米。有治铁、制陶、铸铜等,从周代一直延续到东汉,以汉代最为重要。这个发现很重要。因为《史记货殖列传》对南阳郡很是称赞,说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盐铁论》说:“宛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这时期的南阳孔氏家族,很可能是被秦始皇迁过来的有罪之民后裔,世代治铁为业,在南阳为巨富,结交权贵,游走诸侯之间。 你可以类比下七八十年代的武钢、宝钢集团。考古发现算是对这些记载的映证。

2、新莽钱范

钱范,是铸币的模具。王莽曾经在六大都会设立五均官,负责管理商业活动,保证物价稳定,设有交易丞、钱府丞各一人。而钱府丞应该就是管理与钱币相关业务的,这使得我们怀疑,钱府丞也会管理铸币业务。你可以理解成人民银行,在六大都会设立分行,管理金融问题,且南阳设了一个铸币厂(想想大名鼎鼎的沈阳造币厂)。南阳多处发现钱范,自然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3、还有古井,古墓等,就不再赘述。

后记:

目前网络资料不多,讲的不是很清楚,而且缺少地图。想了解的,建议大家到维普、知网上查到。

最佳贡献者
2

汉代宛城遗址河南省位于南阳市区北部瓦房庄附近,东西长6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

宛城始建于西周申伯国,汉代时,宛为南阳郡管理,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冶铸业发达,城周长约15公里。明代时,周长约3.4公里。

1963年前宛城北墙、东墙、南墙各一段。北墙长约800米,高4~6米,东墙长约600米,高5~7米,南墙长度待考,残高1~6米。墙基宽约10米,夯层8厘米,平夯堆筑。遗址内存春秋、战国及汉代陶片,城垣外有宽约50~80米的护城河遗址。

而现如今,宛城遗址残存二处:一处为古宛城东北角一部分,即北城墙的东端和东城墙的北端及相连的一段护城河,位于南阳市城区东北隅防爆电气研究所附近。北墙东端残长800米,高出地面4~6米;东墙北端残长600米,高出地面5~7米;护城河道残长1800米,宽50~80米,深6米。城垣为夯土筑建,夯层中杂有大量汉代陶片。另一处为南部城垣, 位于南阳市闸口到琉璃桥北侧,为今护城河水注入白河处。此处城墙地面遗迹不明显,从地下断层处可见城垣遗迹,亦为夯土筑建,夯层中亦含有大量汉代陶片和砖瓦。

关于记载宛城历史的书籍有《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释名·释州国》,《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等。

3

1、目前没有明确的史书资料可查,如果想查询,可以去看看南阳市的地方博物馆里,应该有比较详细的资料。

2、宛wan,现在是河南省南阳市的简称,南阳市下面还有一个区叫“宛城区”,他们都简称“宛”。

而你说的"宛城",应是那时候的一个城市名称,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在白河(古称淯水)北岸。现在南阳市在那里建有宛城遗址公园,现在那里仍留有残存的城门和护城河、城河桥。每逢旅游季节和假日还有不少人去那里旅游。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为什么叫“”呢?主要是:

1)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

2)反映了它的生 态环境。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素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盆地的北沿位于南召县北临伏牛山麓,东北到方城县东北的伏牛山隘口,东到桐柏县临太行山麓,西到西峡县,向南湖北江汉流域。南阳市正位于南阳盆地中间,周边皆山,看上去好像是窝在那样盆地这个宝碗的底部,因地形似碗而得名,故谐音称为“宛”。

三国中有很多故就发生在宛城一带,譬如“隆中对”、“ 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等等。

在《说文解字》里: 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

其义:①“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②“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

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文王所灭。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日后问鼎中原的重要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宛州”、“上宛县”等,成了南阳市的一个简称,名扬海内外。

4

南阳宛城遗址去南阳宛城区寻找?

南阳市辖区有两个,一个是卧龙区,一个是宛城区。如果找宛城遗址去宛城区寻找那就大错特错了。

古代宛城的城墙遗址在白河(古代称淯水)以北,白河从南阳穿过,现在的宛城区绝大部分在白河以南,实际上宛城遗址主体在卧龙区,只有少部分在宛城区!一般按照南阳市去寻找那就对了,不要按照卧龙区、宛城区去寻找。

南阳古代称“宛”、“上宛”、“宛邑”、“宛州”、“南阳”等不同称呼。宛城遗址主要是两汉时期的宛城遗址和明代的宛城遗址。汉代宛城遗址外城墙有15公里(一说18公里),有明显的内城外郭形式,也就是汉代宛城有内外城之分。内城是郡所所在地的官僚居住区,外城是生活、生产、贸易、居住区;明代城池有3.4公里。

南阳郡城周三十六里。《荆州记》,按照汉代里数换算成150000米。

(现在的宛城区大都在白河以南,古宛城在白河以北,红线为白河,宛城区白河以北部分有宛城遗址)

由于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所谓的宛城遗址已经被各种各样的现代建筑所取代了,只剩下几处保留完好的挖掘遗址。

所以啊,南阳那边不好意思的说,那些遗址都被现代化了!可以具体的找宛城的其他一些小遗迹,没有完整保存下来。所以要找具体的宛城遗址是没有的,范围太大了。

了解宛城必须了解宛城的发展历史?

宛城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战国到两汉时期这里是冶炼业的中心之一。冶炼业古代主要是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和铸造钱币,现在目前的宛城遗址挖掘来看,主要以铸造钱币为主,也就相当于造币厂了。发现了不少两汉和新朝时期铸造钱币的钱畴,也就是制作古代钱币模子,同时也发现不少新朝的钱币、两汉时期的钱币。这说明宛城(南阳)在先秦时期的手工业就非常发达,自然也带动了贸易的发展。(南阳出土的王莽新朝的钱筹图,也就是铸造钱币的模子)

宛城的发展历史沿革如下:

商周时期:南阳盆地的被称作“南土”、“南国”,有唐、鄂、谢、(西)蓼、申、吕、後等诸侯国在此立国。

西周周宣王时期

申伯封于南阳,建申伯国;

春秋时期

楚国灭申国,建宛邑。

战国时期

先后为楚国、魏国、韩国、秦国等占据。此时宛城已经成为冶炼业的中心之一了。

秦朝时期:

设置南阳郡,郡所在宛城。

两汉时期:

南阳郡治所宛城,或者宛县。

新朝王莽时期:

南阳郡被改为“前队(读ni)”,宛城被改为南阳县。

北周时期

宛县兼并其他县,改成“上宛”。

隋朝时期

改上宛为南阳县。

唐朝时期

唐初,设置宛州,治所在南阳县。

金国统治时期:

设置申州,南阳县为治所。

元明清朝时期:

设置南阳府,治所在南阳县。

根据历史沿革,我们就可查找有关宛城的历史记载了。

有关汉代宛城遗址的史料。

一般查询一个古代城池的史料,主要通过一些史书的资料进行查询,简单介绍一下:

1、《史记》;

2、《汉书.地理志》;

3、《荆州记》,朝东晋、刘宋之际的盛弘之著作;

作者时代距离东汉较近,宛城的城池仍旧保持着东汉时期的规模,对宛城城池介绍的非常详细。是后世了解宛城城池的重要资料,很多后期的史料都采用这一记载。(荆州记内图)

4、《搜神记》之《宋定伯捉鬼》;

5、《元和郡县图志》,唐代对各郡县的历史沿革记载;

6、《资治通鉴》;

7、《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卷一《城池》;

8、清代光绪年间编著的《新修南阳县志》卷三《建置》。

9、现代宛城遗址相关的考古发表文章。

10、现代编著的南阳地区的各县县志。

也可以采取边际效应的方法,查找周边地区的府志、县志,也有部分汉代宛城的记载。

5

宛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区。

宛城始建于西周申伯国。汉代城周长约15公里,明代城周长约3.4公里。

1963年前存北墙、东墙、南墙各一段。北墙长约800米,高4~6米,东墙长约600米,高5~7米,南墙长度待考,残高1~6米。墙基宽约10米,夯层8厘米,平夯堆筑。遗址内存春秋、战国及汉代陶片,城垣外有宽约50~80米的护城河遗址。今存东北角残墙,长约180米,高出地面2~5米。

其中有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郡府级衙门——南阳府,另有“明远顶”、“望乡台”汉代高台建筑遗迹。

城内其他遗迹有灰坑、窖穴、房基、墓葬、烧陶窑、水井、城市地下水管道及炼铜遗址等。

遗物有铜器、铁器、陶器、货币等。宛城故址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对于研究古申国、楚国、韩国、秦国及汉到清的历史有重要学术价值。

现残存二处:一处为古宛城东北角一部分,即北城墙的东端和东城墙的北端及相连的一段护城河,位于南阳市城区东北隅防爆电气研究所附近。北墙东端残长800米,高出地面4~6米;东墙北端残长600米,高出地面5~7米;护城河道残长1800米,宽50~80米,深6米。城垣为夯土筑建,夯层中杂有大量汉代陶片。另一处为南部城垣,位于南阳市闸口到琉璃桥北侧,为今护城河。

此处城墙地面遗迹不明显,从地下断层处可见城垣遗迹,亦为夯土筑建,夯层中亦含有大量汉代陶片和砖瓦。

残存二处:一处今称“明远顶”,坐落于老城东北隅,原为一高大的地上建筑,人称“明山”。现存台基南北长46米,东西宽44米,残高9米,为平夯堆筑。台基上部暴露有大量汉代砖瓦和陶片,当为一处宫殿基址。另一处今称“望仙台”,坐落于南阳市人民公园内。台基为夯土堆筑,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残高9米。地表亦暴露有大量汉砖瓦和陶片,当为一处大型建筑基址。此外,在城区内还散布有汉代灰坑遗迹、冶铁遗迹、古井、陶井圈、地下水管道、汉砖汉瓦、陶瓷陶片等大量汉代文化遗物。

6

宛城始建于西周申伯国,汉代城周长约15公里。

城垣遗迹,现残存二处:一处为古宛城东北角一部分,即北城墙的东端和东城墙的北端及相连的一段护城河,位于南阳市城区东北隅,城垣为夯土筑建,夯层中杂有大量汉代陶片。另一处为南部城垣,位于南阳市闸口到琉璃桥北侧,为今护城河水注入白河处。

高台建筑遗迹,残存二处:一处今称“明远顶”,坐落于老城东北隅,原为一高大的地上建筑,人称“明山”。台基上部暴露有大量汉代砖瓦和陶片,当为一处宫殿基址。另一处今称“望仙台”,坐落于南阳市人民公园内。地表亦暴露有大量汉砖瓦和陶片,当为一处大型建筑基址。

记载,有《南阳市文物志》,光绪年《新修南阳县志》称:“望乡台为旧城西南隅,明指挥郭云割筑今城,遗两角于外,东南隅即明远顶。”






7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诸葛亮亲口说的,不允许被质疑、被否定、被篡改。

一、《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

二、《汉书—地理志》记载“宛,莽曰南阳”

三、诸葛亮《前出师表》记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后出师表》记载“(曹操)困于南阳”。

四、《后汉书—天文志》记载“(地皇)四年(23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

五、习凿齿《襄阳记》“南阳城南九十里”

六、《三国志—魏书—武帝记》:“(建安)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绣奔穰,与刘表合。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张绣驻防宛城,绣亦不是南阳郡守和章陵郡守,这里的"南阳"当然指宛县和章陵县两地,而不是整个南阳郡与章陵郡二郡及其诸县。

七、张衡《南都赋》记载“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

八、总结一下南阳和宛的关系吧:

1、《汉书—地理志》“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载王莽新朝(8年—23年)时宛县就被命名为“南阳县”,早于诸葛亮(181年—234年)作《前出师表》(227年)“躬耕于南阳”和《后出师表》(228年)“困于南阳”200年;早于习凿齿(325年—413年)之命名“南阳城”300年,早于隋朝(581年—618年)之命名“南阳县”573年。

2、其实,早在战国时,宛就被称为“南阳”。《大元一统志》云:“宛,春秋楚邑。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使司马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宛于是始兼南阳之名”。

3、秦汉、三国(前221年—280年),“南阳”一指南阳郡,二指南阳县(南阳城、宛县、宛城),同时宛也可以指南阳郡,如《汉书—高帝记》中南阳郡守被称为“宛守”;《后汉书—志—天文上》有“(地皇)四年(23年)六月,汉军起南阳,至昆阳”;《三国志—张绣传》有“张绣在南阳”;《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有“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和“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 《后出师表》有“曹操……困于南阳”,这些“南阳”都是指南阳县(南阳城)而非南阳郡。

4、西晋、东晋,宛明确被称为“南阳城”,如习凿齿在《襄阳记》云“乐宅戍,南阳城南九十里”。

5、东汉三国,不仅“南阳”可以指宛,南阳郡也可以指宛。《后汉书—郡国四》“南阳郡,秦置,雒阳城南七百里”就是明证!!

可见,南阳郡、南阳县、南阳城、宛,可以指同一个地方,这地方就是东汉南都帝乡(宛)

“躬耕于南阳”不容被质疑、否定、篡改。

8

汉代宛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区的东北部,现存有城垣遗迹、高台建筑遗迹等,故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

城垣遗迹现残存二处:一处为古宛城东北角一部分,即北城墙的东端和东城墙的北端及相连的一段护城河,位于南阳市城区东北隅防爆电气研究所附近。北墙东端残长800米,高出地面4~6米;东墙北端残长600米,高出地面5~7米;护城河道残长1800米,宽50~80米,深6米。城垣为夯土筑建,夯层中杂有大量汉代陶片。另一处为南部城垣,位于南阳市闸口到琉璃桥北侧,为今护城河水注入白河处。此处城墙地面遗迹不明显,从地下断层处可见城垣遗迹,亦为夯土筑建,夯层中亦含有大量汉代陶片和砖瓦。

高台建筑遗迹残存二处:一处今称“明远顶”,坐落于老城东北隅,原为一高大的地上建筑,人称“明山”。现存台基南北长46米,东西宽44米,残高9米,为平夯堆筑。台基上部暴露有大量汉代砖瓦和陶片,当为一处宫殿基址。另一处今称“望仙台”,坐落于南阳市人民公园内。台基为夯土堆筑,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残高9米。地表亦暴露有大量汉砖瓦和陶片,当为一处大型建筑基址。此外,在城区内还散布有汉代灰坑遗迹、冶铁遗迹、古井、陶井圈、地下水管道、汉砖汉瓦、陶瓷陶片等大量汉代文化遗物。

南阳汉宛城遗址

古宛城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城,原有两重,即外城和内城。外城即郡城,也称“廓城”,城周18千米,当为生产区、生活区和工商贸易区;内城即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隅,应是封建官吏的宫殿区。

汉代宛城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以及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9

南阳-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今天咱们来说说这个必争之地。

南阳,古称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之一,豫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西通关中,东达江淮,南蔽荆襄,北控汝洛,自古为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南阳古城自建城以来,历代虽有兴废,但城址少有变迁,在其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过两汉宛城、明唐王府城、清末“梅花城”的变化,其中汉代宛城(以下简称“汉宛城”)是一个重要阶段,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汉宛城的城址规模、城郭形态的研究,为理清整个城市发展的脉络,探求古城发展的前因后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汉代宛城的缘起;

商周时期,宛城所在的南阳盆地被称为“南土”、 “南国”。先后有唐、鄂、谢、(西)蓼、申、吕、後、诸国受封或迁徙于此,成为拱卫王室、屏藩南土的重要力量;战国时期,宛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之一,由于位置显要和资源丰富,先后易手于楚、魏、秦等国:秦朝统一全国,宛为南阳郡的郡治;汉承秦制,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帝业于南阳,有“帝乡”、 “南都”之称。

现存南阳府、县志中也有记载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卷一《城池》载 “南阳府城即古郡城,其制甚大,后魏改荆州乃治大城,自郡移治于邓,改宛县为南阳县,城因缩小止据西南一隅,元复置府,不复改筑。”;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卷三《建置》载: “汉南阳郡故城,在县城东北二里许,秦建,汉日南郡,今仅存废墟一面。”

另一方面关于汉宛城的规模,仅有盛弘之《荆州记》载, “南阳郡城周三十六里”。根据汉代一里约合今415.8m进行计算,汉宛城的周长约为15000m。

二、关于汉代宛城遗址的考古发掘;

有限的文献资料,长时间的历史跨度,粗略描述出汉宛城的概况,无法明确汉宛城的具体位置与形态。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对汉宛城及周边进行了考察与发掘,一系列遗址、灰坑、墓葬的发现,为进一步探求宛城的位置、范围,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1)城垣遗址三处

位于今南阳市中心区的东北部、北部和南部:

a东北角墙位于南阳市环城乡蔡庄东北隅。向西、向南分别延长约1000m和800m,残高1-4m,底宽约20m,夯筑,层厚8cm,系平夯堆筑,夯层中含大量战国、两汉时期的陶片,以板、筒瓦为多。城垣外有宽敞的护城河。

b北墙位于尚庄与南(阳)云(阳)公路交叉处西侧。据发掘现场调查,城垣残高1.5m,夯筑,层厚8cm,系平夯堆筑,墙体基础槽宽21m,槽下叠压一西周灰坑。出土有陶片及铜镞等。

c南墙位于景穆街南侧,闸口至琉璃桥北侧一带。这里为宛城的南墙部分,明清时期为城河入白河出口处。地面墙体不复存在,在琉璃桥西60m北侧处仍可见到城垣遗迹,系夯筑,层厚8cm,圆头夯筑,夯窝痕清晰,直径约4cm,内含大量陶片、瓦块,有部分灰陶质地鬲口,鬲足、罐、盆等春秋时期遗物。

(2)灰坑二处:1号灰坑(IIl)和2号灰坑(H2)

1号灰坑( H1)是1984年6月发现的一处叠压在东北隅城垣下层的灰坑,北距墙体1.5m。从灰坑中采集的遗物主要是陶器,经推断,宛城1号灰坑当为春秋时期的遗存。

2号灰坑(H2),系拓宽南(阳)云(阳)公路时发现,坑内出土一件较完整的陶鬲和兽骨等,2号灰坑亦为一处西周晚期、春秋早期遗存。

(3)手工业作坊遗址一处

在宛城东北隅遗址西南约2000m的瓦房庄附近,发现一座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址,面积约达28 000m2。主要包含冶铁、制陶、铸铜遗址三部分,遗址大体从周代延续到东汉,尤以两汉的铁器制造作坊最为重要。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宛城东部、北部和中部有丰富的先秦两汉时期的遗址、文物。重要城垣遗址的发现,明确了汉宛城的具体位置,在东、北、南三方向上的局部遗迹,提供了城址轮廓的实证,将其与文献记载比照,在进一步复原汉宛城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确定性:首先,无法确定汉宛城西墙的位置:第二,大、小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明确;第三,城址的具体形态,除东北隅城墙遗址外,其余遗址均为点状分布,是否存在局部转折与突变。

三、历史视野下的汉宛城城址之推断

秦汉是中国古代筑城的一个转折时期,汉承秦后,力行郡(国)县制,据《汉书·地理志》载西汉有郡国,县1,道,侯国在“大一统”思想下,建立以京师、郡(国)城、县治为中心的三级城市体系,按等级观念来指导城市建设。考古实测表明,西汉都城长安,城址平面为不规则正方形,城周长25.7km,约合汉里六十二里强。东汉都城洛阳,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九里,东西宽约六里,城周总长约为13km,合汉代约三十一里。地方城市中,除边疆与南方部分地区外,多数城市是在先秦时期的规模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汉齐王之都临淄城,沿用了战国齐都大、小城的城郭布局,小城原是宫城,周长约7275m,衔筑在大城的西南方,大城为郭城,周长约14158m;汉赵王之都邯郸仅利用战国旧城之外廓(即“大北城”),周长约16kmo。目前考古调查已发现的汉代郡治县城,从规模来看,内地郡城的城周规模多在4000-8000m左右,边疆地区的规模多在1200-2500m左右。

在城郭形态方面, “祟方”的设计观念在汉代城市建设上倍受重视。方形平面的城制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中,方形城制已确定下来,《周礼·考工记》所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汉代城址的考古资料表明,大至京城,小至边城, “方形”城址为数甚多。就城郭布局而言,先秦受“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思想影响,存在内城(小城或宫城)、外郭(大城或郭城)的区分,强调城郭在战争中的防御效用,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比比皆是。汉代除沿用先秦老城的旧有布局外,内地郡县城市多不另建外廓,城郭逐步演变为合一的情况,在城内划分政治、经济活动两个综合区。

先秦时期的宛城,一直受较弱的诸侯国控制,因地处战略要地,为南北方诸侯国间军事争夺的焦点,多次遭受战争侵害,城市的发展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城市规模达不到其他较强诸侯国国都的水平,无法与齐国都临淄城、赵国都邯郸城相匹及。据《史记·秦本纪》载, (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秦将白起攻楚取宛。自是之后,宛始为秦有。秦汉国家统一,宛城作为全国诸多郡城中的一员,必将在以“首都——都(国)城——县(侯、邑)城” 的等级观念思想指导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发挥其在区域政治、经济中的优越性和主导地位,战争防御的效应已逐渐减弱。根据从宛城1号(H1)和2号(H2)灰坑提供的实物材料可知,今天遗存于地面上的汉宛城遗址,当建在西周晚期、春秋时期的灰坑之上,说明其与先秦宛城存在着前后传承关系。按照《荆州记》中“南阳都城周三十六里”的说法,宛城的城郭规模约合15000m,超过了汉代一般郡城的规模,接近齐王之都临淄、赵王之都邯郸的尺度,甚至超过了东汉国都洛阳的规模,这在当时“大一统”的历史环境下存在着“僭越王权”的可能,由此这种说法在没有其它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佐证下存在着较大的疑点。

南阳宛城名起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宛城并非与宛名同步兴起。有关材料表明,宛城至迟在春秋时期已具相当规模。由于宛城在区域军事、交通、经济方面的战略地位显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使宛城经常处于构筑、毁坏、修补的循环状态之中。两汉时期的宛城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循序渐进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关于此时期宛城城市建设的研究,由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有限,尚不能做到全面、详尽的阐述,只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料,抓住古城建设的关键线索,进行合理的推断与探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整体把握和解读汉宛城的历史原貌。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