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代武将之间的这些恩恩怨怨实际上是秦汉时期的一个很有特点的事情,简单的说,当时的家族仍然在政治、军事上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皇帝有些时候也会“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所以讲到家族,就是因为霍去病与李敢之间的恩怨实际上就是汉代将门恩怨的一个缩影。

李敢是西汉素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的小儿子。按理说霍去病也是当时年青一代的杰出人才,理论上讲也没什么恩怨,但是李家的梁子实际上是跟卫青结下来的。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李广作为远征匈奴,战于漠北的前将军,隶属于卫青统帅的右翼方面军。结果在这次大会战中他不但没立功还差点迷路。战后卫青依律调查,李广处于羞愧与悲愤(因为之前也有过全军覆没的事情),自杀了。其实这个事儿说起来也不怨卫青,但是小儿子李敢坚持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因为不得重用,受到排挤所以才下场这么“掉价”。所以一次聚会上,李敢当众袭击卫青,差点把卫青殴打致死。卫青实际上隐忍了下去,但是外甥霍去病忍不了,就趁着皇家出猎的时候,射杀了李敢。

这里就很有意思,霍去病比李敢有头脑,趁机作案,皇帝呢考虑到卫青、霍去病两人的功勋以及两家在朝中的势力和影响,所以就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给顶死的。

秦汉时代,简单讲,人们的生活风气还是比较粗犷,家族荣誉大于个人,一人受辱往往上升到整个家族的颜面,皇权则还在重要集权专制的路上,所以还要仰仗这些家族,法律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所以,从社会风气上,大家接受这种家族式的复仇,从政治考量上,皇帝也偏向世家大族。

最佳贡献者
2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第三位儿子,是李陵的叔父,漠北大战中,父子齐出阵,李广属卫青部队,李敢则跟随霍去病部队,此役,李敢奋力冲杀,夺得左贤王鼓旗,杀敌很多立下大功,回朝后,汉武帝封李敢为关内侯,并担任郎中令。


而他的父亲李广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前119年,汉朝已控制河西地区,但东北部的单于及左右贤王势力仍在,不时挑衅汉朝,袭击右北平和定襄郡,为了重击匈奴根除后患,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自带五万骑兵和几万步兵,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寻找伊稚斜单于决战,力求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李广分在卫青这一组。(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本来武帝因李广年老不打算让他出战,李广苦苦哀求甚至以死相逼要求出征,武帝只得答应让他为前将军,但暗中交代卫青尽量不要让他接战,一来年老二来怕他运势有问题“数奇”而影响战局。出塞后,卫青把李广调为右路军命令从东边出击,李广请求为前部愿力战单于,卫青不允,之后,便发生迷路事件,大军大获全胜而李广“失途”未能及时和大军合围。漠北战况须向朝廷书面报告,官员便向李广询问迷路的事,李广认为是耻辱,不愿接受后辈质询,于是自杀。


漠北大战后第二年,李敢打听到父亲的真正死因,觉得卫青擅自调动是造成悲剧主因,心存怨恨,在路上堵住卫青质问,问到情绪激昂时,暴跳如雷打伤卫青,左右的人急忙拦住隔开,卫青命令手下不要与李敢计较,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了。纸终包不住火,李敢打伤舅舅卫青的事被霍去病得知,一听也是愤怒不已,便想代卫青报仇。一次,武帝在甘泉宫举行狩猎大会,各武将自然踊跃参加,在打猎过程中,霍去病抓住机会,从旁边暗放冷箭把李敢射死。


接报后武帝大为震惊,霍去病也面君直叙缘由,思忖良久,武帝命令对外宣称李敢是打猎时被鹿撞死。对于武帝包庇之举,《汉书》说是霍去病风头正劲,受皇帝宠幸的原因。(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霍去病是汉朝军队的后起之秀,军中战神,又是外戚,是武帝赏识一手提拔起来,彪炳战绩和封狼居胥的行为让好大喜功的武帝“与有荣焉”,此时的武帝,别说让霍去病抵命,就算贬他的官都不愿意去做,何况当时为血亲报仇的观念大行其道,为亲人杀人有时被认为是孝悌之举,这也是武帝遮掩的客观环境。


还有另一种可能,汉朝对匈奴反击战赖卫青开好局起好步,多次连续带兵打败匈奴,卫青威望如日中天,功高几乎达到无法赏赐的地步,从人主制衡用人来说,卫青开始有危险性了。武帝便抛出霍去病,万幸也是军事天才,如此,卫霍并驾齐驱,互相制肘,将领独大的危险大大降低,比如漠北之战,初时以为单于在东边,武帝便命霍去病东出,卫青西出。待探子再报说单于其实在西边,便命卫霍再调换,霍去病西出,一扶持一打压非常明显。所以,只有留下霍去病,均势才不会打破。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3

首先介绍一下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李敢的父亲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他们家世代为汉臣,会汉朝北部边境的稳定建立了汗马功劳。

当李广和程不识同时为大汉著名的武将的时候,卫青才刚刚起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有裙带的嫌疑,所以当朝的武将们都看不起卫青,这中间也包括李广。

在一次卫青统率汉军与匈奴决战的时候,同为领兵大将的李广,却因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误了战机。在汉武帝和卫青派人询问的时候,李广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愤而自杀。

李敢对父亲的死,一直持怀疑态度。在一次聚会的时候,和卫青发生了冲突,打伤了卫青。卫星是一个低调的青年将领,他不愿意事态扩大化,因此隐忍,没有上报。

而作为卫青外甥的霍去病,年方23岁,正值年轻气盛的时候,加上汉武帝的宠信。他借狩猎的机会,射杀了李敢,汉武帝知道后,悄悄按下了这件事,并没有处罚霍去病。

再讲汉武帝为什么没有处罚霍去病的原因前,先谈一下汉朝的法律和中国社会通行的潜规则。

在刘邦进入咸阳后,曾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也就是说谁杀了人就要抵命,如果是其他的犯罪,按照犯罪的情况进行处理。

依照这个规定,霍去病要抵罪,也就是去死。

在联想集团,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基层的员工和部门经理发生了争执,员工的立场和态度是正确的。但最后联想还是辞退了这个员工,员工表示非常不理解,因而反馈到了副总裁那里。副总才告诉他,公司是赚钱的地方。到了两个人水火不容的时候,如果要裁掉一个人,一定会裁掉那个对公司而言相对不是很重要的人。这里边没有什么是非对错,这就是职场伦理。

同样,凭借霍去病的军功,加上他和汉武帝卫青的关系。显而易见,对于当时的汉政府而言,霍去病的重要程度远远高于李敢。

这就是为什么霍去病杀死了李敢,却没有被治罪的根本原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平和正义都是相对的。

过分的追求公平和正义,那只能是一个书呆子所为,有可能把我们推向更为不利的边缘。

有一句电影台词说的好:大人们只谈利益得失,小朋友才说是非对错。

在职场里,拥有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位置才是最安全的保障。传统的道德只是约束普通人的,对大人物根本就没有什么用。

甚至我们可以说,一个有才能的坏人,比一个没用的好人要重要的多。

在这里,我不是让你学坏去做坏人。只是让你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真正的勇士是明白了社会的坎坷和不公之后,还敢于奋力前行的人。

4

李敢,西汉名将李广第三子,也是李广死后唯一还在世的儿子。早年李敢活跃在父亲手下,建立了不少功绩。后来,李敢来到霍去病麾下,跟随这位少年将军远征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李敢因为在战场夺得左贤王的鼓旗且斩杀多人,故而被封为关内侯,享受食邑二百户。


霍去病,西汉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和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作为封狼居胥的西汉大功臣,元狩四年(前119),可谓是霍去病短暂一生的人生巅峰。而就在第二年,便发生了霍去病射杀李敢一事。


李敢当时正在霍去病手下任职,且元狩四年(前119),李敢刚跟随霍去病建立了不小的功业。实际上,有着上下级关系的二人,其实没什么深刻的矛盾,霍去病对李敢痛下杀手的原因,在他们父辈身上。


元狩四年(前119),西汉计划对匈奴展开一次大规模进攻,而李广并不在一开始的派遣名单之中。

后来李广恳请了很久,才被任命为前将军。然而到达战场之后,李广被不听自己意见的卫青强行调去右将军麾下。结果后来李广迷路,耽误了行军。

李广这人也颇有意思,他的名气很大,"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似乎是一个令匈奴胆战心惊的人物,然而还有一个词语叫"李广难封"。


赫赫有名的李广,要非问他有什么出名的历史战绩,似乎也说不出来,至少没有卫青,霍去病这么耳熟能详,李广这次迷路也给卫青带来不小的麻烦,李广的迷路导致卫青军队数量,质量对阵单于主力都没有优势。


还好,卫大将军一如既往的稳,最后也打赢了。如果输了,谁来承担后果?

李广迷路失期的后果就是让卫青的漠北军团侧翼暴露,虽然卫青稳住了打赢了战争,但也造成了汉军严重的伤亡还放跑了单于,这对一生无败绩的卫青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卫青曾询问李广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李广还没气过之前卫青不听自己的建议,对此一言不发。不得已,卫青只得急传李广手下的幕僚前去审问。而这一系列事,对李广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于是在留下"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的遗言后,李广拔刀自刎。

而李敢在得知父亲死讯以后,悲痛万分。

在他看来,父亲的死正是卫青造成的。如果卫青采纳父亲的建议,不执着于帮助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将领建功立业,那么父亲就不会带军迷路,就更不会怒而自刎。

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李敢,就这么不顾地位之差,将卫青打了一顿,差点让卫青就此丧命。大概卫青也是事后对李广有愧,因而对于李敢的报复一言不发,只是默默接受。


李敢可为父亲的冤死打抱不平,报复卫青,那这事到了霍去病身上,为尊敬的舅父报仇,也是自然而然了。二十来岁的年纪,又有谁不是正气血方刚呢?


在李敢报复卫青后不久,霍去病、李敢等人跟随汉武帝前去甘泉宫狩猎,霍去病便趁机拉弓将李敢射杀。之后,汉武帝居然亲自表示,李敢是"鹿触杀之",丝毫不提霍去病的作为。


汉武帝能分不清箭伤和鹿造成的伤口吗?当然不至于。然而汉武帝还是选择了偏袒霍去病。这背后,至少有四重原因。

第一重,最浅白的原因,霍去病是李敢上级。就算霍去病是故意射杀李敢,那么作为上级,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封建时代,霍去病也很难被定重罪。加之狩猎不是过家家,发生意外再也正常不过,霍去病完全可以解释自己是误伤李敢。因而要定他的罪,实在是不容易。


第二重,霍去病当时正得汉武帝宠信。前面说到,元狩四年(前119),霍去病一举重创匈奴,封狼居胥,为西汉长久地保卫了边陲的稳定。作为主帅,霍去病此时正炙手可热。他射杀李敢,就像蚁后压死了一只工蚁,汉武帝愿意为小失大吗?当然不愿意。


第三重,霍去病背后还有卫皇后、卫青和军队。元朔元年(前128),得宠的卫子夫成功封后。元狩元年(前122),其子刘据又被立为太子。霍去病射杀李敢时,卫青和霍去病都官至大司马,还掌握着大量军队。有着这些支撑,霍去病射杀一个臣子,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不至于汉武帝上纲上线。

第四重,当时法律认为霍去病的举措是正当的。被汉武帝重用的董仲舒,不仅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提出了"《春秋》决狱"的计策。这一计策的核心,就是"强调根据犯罪动机、目的、心态等主观方面的因素来定罪和量刑",即"原心定罪"。


从这个观点出发,为长辈报仇的李敢和霍去病都不能算是犯罪。因而这时汉武帝也没法依据法律来给霍去病定罪。但是毕竟死了一位臣子,汉武帝还是得给大家一个交代,便找了那样一个与狩猎有关的借口。


而且,汉武帝公然维护下属,霍去病也不是首例,李广当初杀霸陵卫,汉武帝对李广也没有做出处理。


不过,就李敢和霍去病做的事来说,李敢更可怜些,李敢打的是皇后的弟弟,汉武帝的爱将,功在社稷,威望极高,李敢打卫青,也就是卫青不计较,否则李敢也不能安生过那些时日,而霍去病,本来就是汉武帝的宠儿,与卫氏一个集团,有事也有人兜着,从风险来说,虽然霍去病做事比李敢严重,但李敢风险其实大于霍去病。

5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可以说,李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一生征战匈奴不得封侯。儿子李敢被射杀。孙子李陵被迫降敌,但全家被诛。

而霍去病为何要射杀官居郎中令的李敢?要知道李敢是食秩两千石的高官,而且是武帝近侍。保卫皇帝安全的。可见是及其受武帝信任和重用的。原因简单。李敢认为是大将军卫青导致李广兵败自杀,去大将军符府质问。并且砍伤卫青,但卫青生性宽厚。没有追究。也没有声张。但年轻气盛的霍去病知道以后,却因此射杀李敢。

但结果却值得玩味。汉武帝对此却没有追究?喜爱霍去病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目的是试探群臣的反应。但武帝对宣称:李敢是触鹿角而亡。理由很牵强。看看有没有体李敢家说话的。但一个都没有。这才是武帝害怕的根本。

当时,匈奴已经是日薄西山。而朝局之上,卫青是大将军,霍去病是大司马,太子是卫青外甥。武帝对此不加以防范。为了防止宰相擅权,武帝已经杀了八位宰相。而当时的朝局卫霍的实力已经是很庞大了。武帝故意说李敢触鹿尔死,就是看看有没有敢反对卫霍的,昔日赵高指鹿为马。武帝也是如此。可惜,群臣的表现让武帝失望。可以相信,如果不是为了制衡卫青,武帝完全有可能处死霍去病。无端射杀朝廷高官。简直是无法无天。换言之。霍去病幸亏早亡,如其不然。他的性格也早晚会葬送他的性命。

作为一个朝廷高官,理应德备天下守之以谦。功高盖世守之以让。智谋过人守之以愚。但霍去病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智慧。霍去病之所以没有被处分,就是武帝想以此测验朝局的动向和派系。但结果让武帝很失望。卫霍的最终的结局在此刻已经决定了。


6

首选要清楚的是,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事

是被司马迁给记录了下来。

但是,当时这个消息肯定是没有走漏的。

李敢被霍去病杀了,汉武帝是知道的。

而霍去病又是汉武帝最喜欢的一个军事天才将领,

为了包庇霍去病,他可以找任何一个理由

告诉李敢的家人,李敢是如何如何不小心

然后意外的死去了。

作为大汉的皇帝都这样说了,作为子民的李敢的家属

即使不相信,他们又能怎样

人反正是死了,在去纠结也是于事无补。

再说了,李敢死去,根本没过多久

霍去病也跟着死去了。

这件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7

霍去病这个人呐,历史上面记载这个人是年少气盛,虽然在军事层面有着不俗的造诣,但是这个人在人情世故方面可以说纯真的像个孩子,要不是汉武帝和大将军卫青一直罩着他,早就出事情了,他杀李敢这件事情实际上也是他性格的一种体现。

李敢到底是何方神圣的,他是李广的儿子,当初他的父亲跟随大将军卫青一起讨伐匈奴,结果在半路上迷路了,李广为了能够让自己手里的士兵不承担罪责,选择自杀。

这个时候,作为李广的小儿子,李敢,不服,认为自己的父亲是被大将军卫青给支开了,故意走了一条比较艰难的道路,才导致最后整个军队迷路,一怒之下,这个人做了一件蠢事儿包括司马迁在写这件事情的时候也表示有点儿不好意思。

她带着自己手下去把当朝大将军卫青给揍了,你说这个人脾气大不大?大,(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能力强不强,强,但是有什么用,智商不高。

这个时候西汉并不像其他的朝代一样,对于民间的武器是要收缴入国库的,而是民间会有一些人携带着短剑,这些人通常称为大侠。由此可见,西汉整个尚武的风气。

我们所说的尚武,并不是大家一起练些花拳绣腿呀,或者是搞两个动作,摆两个pose,还是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或者是别人侵犯你的时候,能够奋起反击,将侵犯你的人制服于地,很明显,整个西汉就是这样一种风气。

大将军卫青由于在朝廷上面站的时间比较久了,对于整个朝廷上面群臣之间关系的心得还是有一点儿的,所以对于这件事情,何必去跟一个2000户的候去争呢?不愧他后来听说自己姐姐失宠了,他选择还是讨好,现如今被汉武帝宠幸的那个美人,由此可见,这个人是十分能忍的。

但是卫青脾气好,不代表霍去病的脾气就好,卫青的妻子,平阳公主拽着霍去病就把他臭骂了一顿,说为什么不保护下你舅舅,让你舅舅在朝廷之上被人给打了,我们家的脸还要不要了。

霍去病对自己的舅妈这么一骂,立刻脑子就上头了,霍去病是一个孤儿,他很早的时候就被他自己亲生父亲给抛弃了。对于他来说,卫青就是自己的父亲一般的存在,侮辱谁也不能侮辱卫青啊。

霍去病直接就李敢给杀了,卫青头疼啊!汉武帝更加头疼!汉武帝很喜欢霍去病,冠军侯这个称号在整个汉朝加上东汉获得的人不超过一个巴掌,虽然在这个职位上面有一个大将军的职位更加神圣,但是在历史上面,除非是你跟皇帝有着特殊关系,否则你是不会拥有这样的称号的,更何况汉武帝为了霍去病,还特意创造了这样一个侯爵。

当然人杀了肯定得给一个交代,否则前线拼杀的将士也说不过去,霍去病虽然说免去了杀头之祸,但是直接下放,群臣虽然知道汉武帝这是手下留情,但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要说这是一个小人,那么手底下那些敢于纳谏的忠诚肯定是要死谏汉武帝,草原的骠骑大将军啊,这个人功勋卓著,这些功劳不值得他去为自己挽回一条生命吗?

那些见风使舵的小人更加不敢说什么,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是三个人,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这三个人现在抱成一个团,就为了保护区被那条小命,你如果这个时候冲出去,简直送死。

虽然说军队里面也有李广以前的部下,但是你李广价值再高,对于这些人影响再大,有当朝大将军的影响来的大吗?里面李广就是一方的门神儿。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这两个人就是真正的上帝呀!

所以没有人敢说什么,霍去病从各方面都压制着李敢。

8

霍去病射杀李敢,为啥却没有获罪?

这提问严格说不够准确。事实上,霍去病已经付出了代价,只是没有走移交司法部门这一步而已。汉武帝任用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意图非常清楚,就是要把霍去病留在中枢,以后接替卫青,执掌全国军事大权。但



是,霍去病年轻气盛,听了舅妈平阳公主的一顿数落,一时冲动任性,不经任何部门和程序,就擅自把一位已经封侯的猛将杀掉,汉武帝心中的气愤,无奈,惋惜,又不得不给予惩处的矛盾,激烈碰撞,反复胶着。鉴于霍去病巨大的功绩,既不能不处分,又不能太过,只好把霍去病发到下面了事。但也许就是这命



运,霍去病还在途中就已经发病,而且很快亡故,成为一大迷案。现在各种分析认为,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莫名其妙的去世,很可能是当初在匈奴时,因为误喝了匈奴人已经下毒的水,这慢毒毒性发作,那时医疗条件差,难以挽救才致死的,这是比较贴近实际,合理的说法。此外,民间也有说法,像霍去病这样的战神,完成他的使命之后,上帝就要收回去,不会长久留在人间。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了,不可当真。(0:03)

9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如若不知,那就,我是观史谈兵,欢迎转发留言加关注】

据史记记载,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汉武帝狩猎修养的行宫——甘泉宫内,一箭射杀了郎中令、关内侯李敢。李敢乃西汉名将李广的儿子,在漠北决战之中跟随霍去病出征、斩将夺旗因功而受封关内侯。郎中令属九卿之一,职位十分的重要。也就是说,霍去病是在汉武大帝的眼皮子底下,又在大臣侍卫众目睽睽之中,一箭将当朝重臣李敢给射死了。

没有获罪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李敢曾经因为其父李广被卫青挤兑而击伤了卫青,而卫青不但没有惩罚李敢,反而将此事隐瞒下来,现在霍去病替自己的舅舅出头杀死李敢!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因为他的舅舅卫青的庇护了,但也正因为这件事令汉武帝对卫青一族产生了戒备之心!他们尽然能够无视汉武帝的存在,直接杀死这样的大臣,令谁都会警觉的!

第三个原因,那就是霍去病确实是有才能的,汉武帝不惜才而不肯降罪于他!虽然当时没有获罪,但卫青一死就被汉武帝清算来看,这件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多么希望这一幕没有发生,这样的话,武帝再次举兵北伐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而委派李广利这个笨蛋,霍去病和李敢这两位军中骁将,就会统率汉家儿郎,为大汉王朝征战四方,历史就会是另外一幅模样!

10

霍去病杀李敢

《汉书》:“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事实是无可辩驳的,但我们要分析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原因。

话还得说回李敢的父亲,飞将军李广之死上。

《史记》:大将军之与单于会也,而前将军广、右将军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后击单于。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得前将军、右将军。大将军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前将军广,广自杀。

众所周知,一代名将李广最终死于自杀,而自杀的原因就是出战匈奴,在迂回包抄的时候迷了路。其实这已经不是李广第一次迷路了,但李广什么人,在这种和单于正面对决的时候,汉武帝因为他年老,运气又一向不好,让卫青别带他正面对抗匈奴单于,可能会影响活捉单于的机会(虽然最后卫青还是没能活捉匈奴单于),自己又不争气,偏偏这个时候又迷路了,六十多岁的老将,一生命途多舛,不能封侯,还要再向天子请罪,士可杀不可辱,血气上头,愤而自杀。

其实这事照理说是不能怪到卫青头上的,李敢怪罪卫青不给自己父亲随大军正面对战单于的机会,反而让他绕远路迂回包抄,这才导致了迷路延误军机进而自杀的下场,为了给父亲报仇,李敢回京后冲到大将军府上便击伤了他。卫青虽然是听从皇帝的安排背了个锅,但出于体恤李敢为父报仇的一片孝心和对李广的亏欠瞒下了这件事。

卫青可以原谅李敢,可是他的侄子霍去病可不肯啊,同朝的司马迁对这位少年冠军侯的评价是“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初上战场就敢以八百杀二千的人,能忍下李敢找上门击伤自己舅舅?要知道卫青和霍去病当时可都是大汉的支柱,两位大司马可是深受汉武器重。

更重要的是,李敢,是霍去病的部属。“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

骠骑将军,就是霍去病。自己的部属刺杀自己的舅舅,是你你不杀他?再加上那个崇尚任侠的时代,你杀我一亲,我便杀你全家。

于是,便有了甘泉宫狩猎,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一幕。

可以说,霍去病完全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错误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

杀李敢,这是理所当然的,要是知道了李敢刺杀卫青的消息却没有动作,那才会被众人看不起,甚至影响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就连事件的源头,我们的李广将军,不也曾挟私杀了霸陵校尉吗。作为李敢的顶头上司,在军中,朝廷,有一万种方法让李敢死无葬身之地。

在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汉武帝的面前,在甘泉宫狩猎这种场合射杀了李敢,这不是在打天子的脸吗?虽然这也是最符合霍去病的行事风格的做法了。

然而,大家看到结果,汉武皇帝没有发怒,甚至还帮霍去病掩饰,声称李敢是“触鹿角而死”,爷能射杀老虎,儿却被鹿顶死,这荒诞的借口苍白无力,但是没关系,他只是表个态而已。谁叫他是千古留名的汉武帝呢,谁又叫他是汉武帝最信任和仰仗的杀匈利器霍骠骑呢。这毕竟是李卫两家的私怨,要深究原因,还是汉武帝当初多嘴,真的要追究下去,不是武帝本人还得负主要责任?再加上卫青和霍去病在当时汉朝的权位极盛,尤其是霍去病,深得皇帝宠爱,最难得的是,这两位从不结党营私,从不养门客,加之还是当朝皇后的血亲,层层考虑之下,怎么还能处罚霍去病?

当然,这样的做法还是会留下后遗症的,就汉武后期表现的暴虐多疑来看,若是想起了这段陈年往事,恐怕是不会轻饶霍去病的。

还好,在射杀李敢的第二年,霍去病就在病榻上去世了。

只留下了两段快意恩仇的历史,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李广的忠义骄傲,卫青的大度宽容,李敢的孝悌勇敢,霍去病的任侠正直。这是一段不掺杂政治斗争的报仇与复仇,也是强盛大汉的一抹叹息。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我在问答问题"历史上有什么bug级的人物中”关于霍去病的回答,里面有更详细的霍去病生平的介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