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要明确,徐达并没有灭掉元朝,元朝逃回蒙古高原继续和明朝对峙,明朝北伐只是将元朝势力逐出了中原!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大一统王朝——明朝。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麾下的优秀将领徐达、常遇春正率领二十五万明朝大军大举北伐。他们面对的,是蒙古铁骑。这是一支在一百多年前横扫欧亚的铁血军团,他们所到之处,无数国家民族灰飞烟灭,更有成千万数量的人命丧他们的屠刀下。

但是面对雄姿勃发的明朝大军,这支军队却接连败北。最后连坐镇大都的元顺帝都预感不妙,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溜烟跑回了蒙古高原,逃到上都,至此元朝作为一个中原帝国的时代结束。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残余力量作为北元存在。

1368年7月,徐达收复大都,脱离中原王朝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地区至此彻底光复。收复大都后,1369年,常遇春、李文忠攻占上都,随后李文忠东出居庸关,直克应昌,蒙元残部继续北逃。

在强悍的蒙古面前,明朝开始确立碾压的优势姿态!那么,是什么力量让明朝完成了这样的惊天反转?

1、中原王朝有了骑兵

蒙古人靠什么狂扫欧亚?除了成吉思汗这样的优秀领导,简单而有效的军事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蒙古人的硬件:战马。有了马,蒙古人有了一日千里的远距离奔袭能力。蒙古马个头虽不大,但是耐力强,这是蒙古人远距离跋涉的重要资本。

蒙古人进攻时,先行试探,骑兵不断在对方阵地游走,一旦发现对手阵地的缺陷,马上就可以迅速集合骑兵力量对该点发起猛烈进攻,这种突袭快准狠,一般一轮冲击就可以将阵地突破。而一旦敌方阵地被破,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战争的满盘皆输。

在蒙古人崛起那会儿,面对的是谁呢?金国和西夏,虽然他们也有游牧民族元素,曾经也有不可一世的骑兵力量。但是在蒙古崛起时,他们都走过了一百多年,早已垂垂老矣。面对蒙古的猛烈进攻,自然力不从心。而另一个对手南宋,情况就差得多了。如果不是南宋的防御体系得当,那么要扛得住蒙古大军的冲击真的不容易。宋朝军队一直以步兵为主,为啥?没马,不能在野战中送人头,只能在城头上打防御,而这种打法很容易遭遇到蒙古大军的“单刀直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汉人也有战马了!蒙古人有的,汉人也有,而且骑兵质量更加优秀。一般认为南方缺马,为什么朱元璋起家的淮西地区会有战马出产?这不科学啊。事实上,这还要感谢元朝的一项政策。

成吉思汗嗜杀成性,他早期的梦想,是占领全世界,杀光土地上的人,然后拿土地来放牧!这一政策在早期对占领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关键时刻,谋臣耶律楚材站出来,劝导成吉思汗保全土地上的人口。用他们交税,蒙古人作威作福难道不好吗?

随后杀戮开始稍微减少,但是土地放马这事延续下来。元朝期间,在大江南北都有专门的马场来养马,当然也包括朱元璋生活的淮西地区。正是由于蒙元统治者在全国养马,给了朱元璋发展骑兵的基础,朱元璋注重对马场的重建和发展,使得朱元璋在明朝初期有了一定数量的骑兵部队,这些部队是抢夺蒙古战马,进而吊打蒙古骑兵的资本。

而蒙古骑兵一旦遭遇到和他们拥有相同战力的对手时,碾压的快感不再,自然也缺乏战斗意志,所以最终也只能被明朝吊打。

长期以来,中原帝国能克制骑兵的有效方式就是建立一支和他们一样强大的骑兵!而明朝经过发展和掠夺,也拥有了和蒙古匹配的骑兵战斗力。和霍去病的千里奔袭匈奴王庭一样,常遇春也是朱元璋的快刀,明朝骑兵的快速机动让蒙古人不仅打不赢,而且跑不掉。

2、中原王朝有了火器

在唐朝末期,火药第一次应用于战争,这就是“豫章飞火”。经过宋朝的钻研,元朝的过渡,火器终于在明朝大放异彩。

明朝在火器上最大的发展就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的火器部队——神机营。神机营所持的管形火器,是蒙古骑兵的噩梦。

在蒙古骑兵发起进攻时,明朝的神机营部队可以作为骑兵的克制力量发挥巨大作用。首先火器发射的枪弹可以击伤蒙古骑兵和战马,虽然杀伤力和射速射程比不上弓箭。其次,神机营发射时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响对敌方的战马会产生巨大威慑作用,而且产生的烟雾也会对对方战马产生恐吓。因此,火器的出现首先是对蒙古骑兵巨大的心理震慑。

如果说火枪只是吓唬一下的话,那么火炮就是对骑兵的成倍伤害。对骑兵碾压的姿态在清朝最终完成,清军收拾漠西蒙古时使用的就是火炮。

火器的出现是对战争面貌的巨大革命,彻底改变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力量对比。

明朝能够颠覆元朝,除了硬件的给力,最重要的还是以朱元璋为首的汉人的坚定意志,正是怀着对元朝压迫的深仇大恨,化作送给他们的炮矢,才最终打败了曾经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政权!

可惜明朝虽然不断碾压蒙古各部,但是无法根除蒙古残余。明朝统治者只好修缮长城以图江山永固,明朝和蒙古步入此消彼长的状态中!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此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1、北伐中原的并非徐达一人;2、明军并未灭掉元朝,而是将其赶出中原;3、元朝强大,但元大都势单力孤。

因此该问题问的可能是明军何以北伐成功。

元失其鹿

朱元璋的北伐檄文中写道元朝入主中原“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明军北伐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有一些天命论,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难以捉摸,当“天选之人”出现时往往“一唱雄鸡天下白”。成吉思汗、忽必烈是这样,朱元璋同样也是这样。无论是阿里不哥还是陈友谅,老天告诉他们“不服,忍着。”中国王权政治运行的规律早已昭然若揭,在《左传》中就提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此,问答里很多的问题也可以此来回答,例如“把朱元璋换到崇祯的时候,明还会亡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没有人能够逆天改命。

那么在王朝鼎革的时候,双方是如何应对的呢?

  • 明军势如破竹

徐达、常遇春、冯胜等人的能力自是不消多说了,诸将配合徐达部作战,使得北伐非常顺利。如打河南时,征南将军邓愈由襄阳进军,攻克南阳,完成对河南元军的合围。因此,北伐军不止25万。

朱元璋的北伐战略非常清晰:

先取山东,撤其屏障。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关中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北伐的效果非常显著,山东、河南几乎没有怎么反抗就降了。3个月平定山东,又3个月平定河南。随后徐达令诸将大会临清准备直取大都,仅仅半个月就攻下了通州,然后元顺帝就跑了。留下的简讯是“今日岂可复作徽、钦?”

  • 元朝忙着“攘外必先安内”

明军何以攻下山东、河南便直取大都了呢?关键就在于元军主力在陕西斗得死去活来。

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在关中“相持经年,数百战未能决。”

扩廓遭部下背叛后势微,元朝转而令李思齐等攻打扩廓。扩廓愤甚,引军据太原,尽杀朝廷所置官吏。元朝尽削扩廓官职,令诸军四面讨之。总之,元朝内部打得稀里糊涂。相反大都守备多不设,顺帝太清楚国家的情况了,谁劝也没用,必须马上跑。

僵而不死

元廷先走上都,又走应昌、合林,总之就是哪里安全就跑去哪。虽然是流动朝廷,但毕竟朝廷还在。

明朝数次北伐,取得了不少战果,但元朝撤到草原,就如同鱼入大海,猛虎归林。自古以来的中原对草原的征伐往往是胜而不胜,游牧民族如同草原上的青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且,在洪武五年的北伐中,扩廓大败徐达。明朝的北伐已经变成了打击,而非“攻灭”了。

我们将回到大草原的元朝势力称作“北元”,以视其还是一个政权。即使回到了草原,蒙古贵族们依然还在“先安内,再恢复大都”的国策中挣扎。有鬼力赤者,杀坤帖木儿自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蒙古分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就如同子婴去秦帝号一样,他们依然是“黄金家族”领导下的蒙古,明朝皇帝从未取得“天可汗”的尊称。

换句话说最后灭掉元朝的还是蒙古人自己,而草原蒙古人再也没有失去。

3

你以为朱元璋北伐的时候元朝还强大吗?在那之前,我们不妨浏览一下整个元末红军起义的过程。这个用我另一个回答的版块放到这里来。

1351年

1)刘福通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在颍州(安徽阜阳市)帅众起义,建立白莲教,点燃农民起义烽火。

2)刘福通攻克颍州后,随即进军河南,连破数城,后又挥军南下,攻克汝宁府,队伍扩充20万。

3)徐寿辉与彭莹玉随后在湖北帅众起义,攻克蕲州和黄州,组织白莲教,建立政权,国号“天完”。任邹普胜为太师,倪文俊为领军元帅,陈友谅为元帅簿书椽。

4)明玉珍集乡兵千人起义,加入红巾军。

1352年

1)元朝宰相脱脱派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阿速军”镇压刘福通部红巾军,结果大败而归。

2)脱脱推荐其弟也先帖木儿为帅,率领30万精锐剿灭红巾军,与刘福通部交战时,被红巾军一次夜袭,身为主帅的也先帖木儿只身而逃,留下30万蒙古精锐互相残杀,至天亮时已一个不剩。

3)元朝损失的30万精锐是中央直属王牌军,此后的元朝主力尽失,开始依靠地主武装和贵族私军,如脱脱利用汉人地主镇压起义军。

4)汉人地主李思齐勾结元军,背后偷袭起义军,刘福通退守至毫州,后攻占安丰,兵围庐州。

5)徐寿辉的天完政权攻克武昌、江州、汉阳等数十城。

6)郭子兴聚千人起义,攻克濠州。同年,朱元璋来投,郭子兴以为奇,将其义女(后来的马皇后)许配之。

7)方国珍在马鞍山全歼泰不华元军主力,后攻占黄岩城。

1353年

1)张士诚率领17个盐民武装暴动,偷袭攻占高邮,建立政权,国号“大周”,自称诚王。

2)明玉珍归降徐寿辉,任统兵征虏大元帅,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右眼被箭矢射中。

3)彭莹玉战死,天完国都被元军攻破。

4)郭子兴所部内部不和,众将争权夺利,朱元璋回乡募兵,徐达、郭英等同乡来投,后郭子兴提拔为镇抚。

1354年

1)脱脱聚集百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因元顺帝昏庸,听信谣言,临阵换将,百万大军群龙无首,一触而溃。

2)张士诚趁机攻占江苏等地。

3)元朝抽调长江中游兵力镇压天完政权,由于分兵过多,天完兵势复振。

4)方国珍攻下台州。

1355年

1)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于毫州为都城,国号“大宋”,因称“小明王”。

2)刘福通率起义军北上,遭元军围困,血战突围,南奔安丰,遭受了第一次挫折。

3)郭子兴郁郁而终。

1356年

1)刘福通重振旗鼓,再次挥军北上,连破元军,声威复振。

2)天完政权迁都汉阳,徐寿辉被倪文俊操纵,企图杀徐寿辉降元,事败,被陈友谅杀死,天完尽被陈友谅掌握。

1357年

1)刘福通攻陷宋朝旧都汴梁,但因孤立无援,拥韩林儿败走安丰。

2)明玉珍率大军攻克四川等地,擢陇蜀四川行省参政。

3)方国珍攻打张士诚,以五万破七万,七战七捷。

4)朱元璋攻打张士诚,攻陷江苏数城,张士诚无奈投降元军,被封太尉。

1358年

1)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伐元朝:

第一路派遣山东的毛贵由东路沿运河而上直攻大都;

第二路派遣关先生、破头潘(绰号)部绕道山西,转攻河北,与毛贵配合对大都形成钳形攻势;

第三路调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部至陕西,增援在那里的红巾军,目的是牵制元军。

2)陈友谅攻陷安庆府,进而占领江西全境。

3)明玉珍占领四川全境。


1359年

1)刘福通三路北伐军刚开始势如破竹,东路军攻至元大都仅一百里,中路军占领大同、兴和,直捣元朝上都,一把火烧了上都宫阙。

2)元朝仍有余力,加上北伐军缺少统一指导战线,而后北伐军受阻。

1360年

1)元朝依靠的地主武装和贵族私军开始失控。

2)陈友谅建立政权,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南方割据中就只有陈友谅拒不接受元朝诏安)

3)朱元璋担心被张、陈二人夹攻,攻占广信府(江西上饶)断其后路,后双方战于龙湾(南京郊区),陈友谅大败,做小船逃走。

1361年

1)刘福通的北伐东路军毛贵军兵败,逃回济南,赵均杀毛贵自立山东之主,而后又与毛贵部将厮杀,导致东路军四分五裂,察罕帖木儿趁机剿匪,至此东路军全军覆没。

2)朱元璋亲率军队征讨陈友谅,陈友谅再次战败,逃回武昌。

3)元朝依赖的两支队伍——察罕帖木儿、扩郭帖木儿(王保保)父子与答失八都鲁、孛罗帖木儿父子,互生龃龉,互相攻伐。



1362年

1)刘福通的北伐中路军,在占领了全宁路和夺取了辽阳路后,被胜利冲晕了头脑,反而带领大部队转攻独处一隅的高丽(朝鲜),征战中关先生战死、破头潘被俘虏,余部退回辽宁后,遭到元军的伏击,进退无路的情况下,红巾军选择了降元。至此,中路军全军覆没。

2)察罕帖木儿被原已投降的田丰、王世诚暗杀,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被推为军中领袖。

3)明玉珍在四川称帝,国号“大夏”,建都重庆。

4)陈友定统治福建。

5)陕西张良弼和李思齐相攻,张良弼与孛罗帖木儿交好,李思齐和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联合,冲突不断。

1363年

1)刘福通的北伐第三路军只是起辅助作用,并未翻起大浪,加上两路主力被消灭,因而孤立无援,在北方支持不住,被元军镇压,张士诚突袭安丰,刘、韩二人向南方的朱元璋求救,在路上被部将廖永忠沉与江中。

2)陈友谅战死鄱阳湖。

3)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占据江苏、浙江等地。

4)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参与党争,更是牵涉到元顺帝和皇太子的争端,王保保勾结皇太子要除掉元顺帝母舅老的沙,元顺帝要孛罗帖木儿保护老的沙,双方矛盾升级。

1364年

1)皇太子令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讨伐孛罗帖木儿,还未出兵,孛罗帖木儿就兵围大都,皇太子出逃大都。

2)皇太子再次令扩郭帖木儿(王保保)讨伐孛罗帖木儿,扩郭帖木儿大发十二万攻打孛罗帖木儿,因孛罗帖木儿并未应战,皇太子回大都。

3)扩郭帖木儿(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在大都交战,也速归附孛罗帖木儿,皇太子再次出逃大都。

1365年

1)皇太子又令扩郭帖木儿(王保保)发兵攻打孛罗帖木儿,也速转投皇太子门下

2)孛罗帖木儿被元顺帝派人刺杀。

1366年

1)朱元璋兴兵征讨张士诚。

2)明玉珍病逝。

3)扩郭帖木儿(王保保)面对朱元璋的强势,不但不南征,而且选择巩固权力,企图将关中四军阀(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收入囊中。

4)关中四军阀拒不接受,与扩郭帖木儿(王保保)展开激烈厮杀。



1367年

1)关中四军阀达成共识,组织反扩郭帖木儿同盟,推举李思齐为盟主。

2)元顺帝命皇太子总领天下兵马,剥夺扩郭帖木儿的权力。

3)扩郭帖木儿的部将貘高、关保相继背叛他,后其兵权被白锁住、也速、沙蓝答儿等瓜分。

4)朱元璋平定张士诚。

5)朱元璋平定陈友定。

6)朱元璋平定方国珍。

7)朱元璋令徐达、常遇春为将军,下令北伐中原。

1368年

1)元顺帝再次削除扩郭帖木儿爵位,召集军队南征,然而元朝内部因为常年党争,无力回天。

2)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元末红军起义从1351年开始,至1368年元朝结束,等朱元璋北伐蒙元的时候就已经是最后一年了,早在反元起义前期,光是刘福通就歼灭了元朝近50万中央军,再加上其他起义军歼灭的元军,元朝后期别说军队都没有,连地主武装和贵族私军都指望不上,伙夫和家丁都算在军队里撑门面,退一万步讲,就算吧伙夫和家丁算在军队里,这所谓的25万兵力也和元军无关,顶多算是名义上属于元朝的地方军阀,更何况这些军阀死到临头了还在内斗,何谈强大?

4

公元1366年底,腐朽的元朝政权在红巾军持续沉重的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加上元廷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值此危亡之际,却不思振作、团结,依旧是内耗不止,曾经横扫欧亚的大元早已衰弱不堪、日趋瓦解了。

《明史》载: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10月,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明军誓师出发前,朱元璋亲自制订了 一套很完备的北伐征战计划:先攻取山东,强拆拱卫元大都(北京 )的屏障;然后挥师中原,斩断其羽翼;占领河南后迅速挥师西进,一举攻占潼关,等于一把掐住了元廷的咽喉。如此一来,天下形势将尽数握于手中,最后集中力量进攻大都,元军势穷力孤,定可毕其功于一役。 朱元璋再三申明行军纪律,又发布了北伐讨元檄文,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徐达率大军北伐,基本都是按朱元璋事先制定的计划具体实施的。1367年11月,徐达率军抵达山东境内,苦战3个月后,基本平定了山东全境。随后,兵分两路,又顺利攻取河南。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西占领潼关。到1368年4月间,元大都已成孤城,北伐大军合围大都的战略目标已告完成。

就在徐达率领的北伐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原、直逼大都之时,元军主力却成了皇位之争的工具,正忙于内战。待潼关失守后,元顺帝这才惊慌失措的征调正内斗不休的悍将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李思齐的部队,南下抵御明军。扩廓帖木儿和李思齐确实凶悍能战,初战却也取得了一些小胜,但元军早已腐败,加上大势已去,又互相猜忌、提防,哪里还有持久战斗力? 之后,二将果然逢战必溃。元顺帝见已无力回天,又听闻徐达已攻克通州,遂于1368年的某个深夜间携后妃狼奔豕突逃往上都(今内蒙多伦)。第二年8月间,徐达指挥北伐大军围攻元大都,并一举攻克之,统治中国99年的蒙元政权宣告败亡。

紧接着,徐达、常遇春乘胜挥师东征西讨,先后平定了北方、西北诸省。1371年,朱元璋派水师配合陆军,大军沿江西上,平定了四川。1382年,又派大将沐英率军平定了云南,元梁王败死。1387年,元丞相纳哈出献辽东乞降。至此,除漠北蒙古、西域(新疆)外,统一中国的大业已基本完成。

史载,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正当徐达率北伐军在山东攻城略地、连连告捷时 ,40岁的朱元璋于应天府(金陵 )正式登极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府为南京。徐达北征灭元,居功至伟,“论功当为第一”,被元璋封为右丞相、信国公。

徐达之所以能用25万北伐大军击败元军,赶跑强大的元朝(元朝并未灭亡,而是遁入漠北,史称北元),主要是因元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军阀扩廓帖木儿、张良弼、脱列伯、李思齐等混战不休,元军陷入无休止的内战,元气消耗殆尽所致。

还有一重要原因:在元朝对中原不到100年的统治中,蒙元统治者在受到中华先进文明浸润影响的同时,也迅速被汉化。到了元末,元军的主力主要由色目人和汉人组成, 军队将领也大多以色目人为主。在中原出生的蒙古人已经没有其祖先身上那种彪悍好战的气质,成了既得利益者,导致元军的整体战斗力大大衰减,早已不复往日之勇。到元朝灭亡的前夜,元帝国赖以生存、扩张的强大武装力量——蒙古军队战斗力早已羸弱不堪 。在战场上一遇到徐达率领的北伐大军,基本上都是一触即溃。似此,焉得不败?加上元廷政治腐败,内讧激烈,却还用几十年前的落伍想法和暴力作为来对待汉人和其他民族,但其军队早已不能倚重 ,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原创问答作品 欢迎批评指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 剽窃必究

插图源自网络




5

历史上只有明朝和民国北伐成功,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战略眼光太超前。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朱元璋趁机逐渐的统一了南方。但是相对于元朝来说,统治阶级内部并没有意识到明朝的威胁。元军主力本来在黄河以北,却因为自己内部争权夺利,跑到了关内。为朱元璋直接北伐提供了条件。

朱元璋北伐路线,先取山东在攻河南,扼守潼关不让元军东进,在一路北伐至北京,短短几个月变北伐成功。潼关绝对是北伐的关键,让元军主力在关内自相残杀却不能出关护驾。

朱元璋后来也说过,如果攻打元军,反而使他们合力攻打明军,不如扼守潼关,让他们自相残杀。所以并非元军没有战斗力,只是都用在争夺利益自己打自己上面了。

历史有惊人相似。侯景之乱,梁国内部统一吗?民国北伐,北方一心吗?北伐成功的大前提,对面国家的内部不统一,祸起萧墙。

6

首先,明军战力强悍;

当时的明朝军队,拥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个崇高的主体思想武装。政治领袖又是开挂的朱元璋,军事将帅又有徐达、蓝玉的名将统帅,战斗意志真的不是一般的强!

此外,在长年累月与蒙古军队的作战中,明军那时已经完全掌握了敌人的战术特点,加上明军还善用火器。当时的明朝骑兵能够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在野战中硬碰硬的击溃蒙古骑兵,战斗力之强,可想而知!

其次,蒙元势力大势已去;

蒙元虽然曾经不可一世,建立了一个几乎将整个亚欧大陆涵盖在内的元帝国。但是,到明朝北伐时,他们已经光辉不再了。

在中华的统治已经破灭,而在明军北伐时,残存的军事力量也不团结。王保保与李思齐两大势力相互火拼,根本不听元廷节制。因此,在如日中天的明军面前,元军就变得不堪一击。当年徐达拿下大都,其实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元廷早已今非昔比了,根本无力组织有效的反击。

7

明初徐达北伐成功主要原因是:一、利用元朝内部矛盾,趁其内耗,顺利拿下元大都;二、北伐战略路线有利,避实击虚,先取山东,再进河南,北上河北;三、徐达等北伐将领具备高素质的军事能力和北伐军队素质高。

元末蒙古内部矛盾消耗了元朝力量

先是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地纷纷出现了抗元的武装力量,慢慢地就形成像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等独占一方的农民起义领袖,元朝中央政府也组建力量平定各地的农民起义,到后期就形成两股大的势力,一股是扩廓帖木儿,一股是孛罗帖木儿。这两股力量又互相不服,为了争抢地盘时有斗争,而元政府对这两股军事力量也没有太多办法干预,只能从中调停。(元顺帝)

而这两股力量又参与到当时元顺帝和太子之间的斗争之中,先是扩廓帖木儿集团和太子党要铲除元顺帝身边的势力,诬陷皇帝舅舅老的沙等人,老的沙逃到孛罗帖木儿那边寻求保护;后孛罗帖木儿带兵到元大都强势将太子党的搠思监、朴不花杀死,太子出逃。此事被太子怀恨在心,命扩廓帖木儿攻击孛罗帖木儿,两大集团又开始交战,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孛罗帖木儿被刺身亡,扩廓帖木儿被封为左丞相,后封为河南王,调度天下兵马"肃清江淮"。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扩廓帖木儿在河南又和元关中四军阀李思齐、张良弼(思道)、孔兴、脱列伯不和,双方又开始内斗不止,史书上记载"相持一年,前后百战,胜负未决"。本来被元朝廷寄予厚望去讨伐江淮一带起义军的)扩廓帖木儿就这样被拖在河南。

北伐路线避实击虚,有效达到目的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起兵25万开始北伐。在北伐伊始,朱元璋为了得到北方地区人民的支持,早就发布檄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并严令北伐部队要秋毫无犯,不能惊扰当地居民,这样就得到北方广大汉族人民的支持。北伐路线首先选择从江淮入但是元军兵力较弱的山东,仅仅四个多月就拿下了山东地区,而后转向河南,并抓住时机很快占据潼关(当时扩廓帖木儿还在和关中四军阀在互斗,对明军处于观望状态),这样就扼守住关内向河南地区进攻的咽喉。随后又从河南入河北直奔元大都而去,北伐军队七月初二由河南开封出发的,一路上势如破竹,七月二十日取长芦(今河北沧州),二十三日至大沽(天津)。二十八日元顺帝看大势已去出逃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至此山东、河北、河南之地尽属明朝。由于元在关内、山西军队由于元顺帝的出逃出现了混乱局面。而后北伐军又挥师西进拿下山西和甘陕,元军抵抗不住纷纷撤向长城以北地区。

徐达等北伐将领具备高素质的军事能力和北伐军队素质高

徐达作为明朝第一名将,其军事指挥才能自然是不用多说的,明史评价他为“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常遇春像)

还有先锋常遇春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人物,另外还有汤和、邓愈等一批从战场上打出来的高素质的将领,在关键时刻能打硬仗,打苦仗。另外当时北伐军队使用了火器在武器上有优势,同时北伐军也有一支强有力的骑兵部队,和蒙古军骑兵对抗也不落下风。这些都也是徐达的北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徐达能带领25万大军北伐成功的原因,但徐达并没有完全消灭掉元军,仅仅是把元军打跑了,打到大漠和草原上去了。

8

朱元璋自起义以来,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和浙东的方国珍,统一了江南之后,决定率军北伐暴元。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在北伐出征之前,对北伐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作了很多工作,并也征求手下诸将的意见。

当时,明朝第一猛将的常遇春认为元朝乃是强撸之末,主张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今北京)便是。只要拿下大都,其他各地必会望风而逃,不战自胜。

许多将领闻言后,纷纷点头赞同,但是朱元璋仔细查看了元朝在西北的兵力部署之后,却不赞同这个方案。他认为这个作战方案太过轻敌冒进,并不可取,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元大都城坚墙厚,很难攻破。虽说当时元朝政府党争不断,王保保与李思齐、张良弼等军阀混战不堪,但是元朝建都已过百年,经过那么多年的经营,大都肯定是城坚墙厚,粮草充足,一时之间,很难攻破。

第二,孤军深入,太过危险。倘若孤军长驱直入,攻打元朝大都的话,那么元朝廷必会发布命令,让四方诸侯援救大都,然而元大都城坚墙厚,必会久攻不下。一旦援兵四集,切断北伐军的退路,那么必会粮草不继,北伐军势必非常被动,陷入进不得战,退无所据的困境。


因此,朱元璋认为常遇春的建议太过轻敌冒进,并不可取,于是提出了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史书上记载:

“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明太祖实录》

其实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军事才能。他将整个北伐的战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派兵攻取山东,然后再调转枪头,攻打河南,占据潼关,孤立元大都。

第二阶段,断了元大都的左右臂膀之后,使其成为一座孤城,然后再率兵攻打河北及元朝大都,那么就会轻而易举地消灭元朝了。

第三阶段,大都攻克之后,再率大军由大都一路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陕甘,完成北方之统一。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徐达和常遇春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战略思想,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中原,终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可谓是千古奇功。这中间自然离不开徐达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当然也能从中看出朱元璋的战略目光和难得的军事才能。

9

各位回答朋友都熟知历史,佩服。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向中原进攻开始往往能得手,一个原因是看准时机,就是或是汉庭内乱、或是国力衰退、等。另一个原因是和为贵,贵过头,表现软弱,直到现阶段。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气势汹汹,高头大马,铁甲战车就畏惧,气势上先输了三分。最后毕竟汉族发达先进很多,终能驱逐鞑虏,汉族老大。徐达忠于皇帝,(胜利后朱元璋要他死,也不反抗)。本人思路清晰,有勇有谋,(南京莫愁公园里的胜棋楼说明了他的聪敏)。将士用命,加上元朝退步,民心思汉,终得成功。

10


公元1367年11月,为了彻底推翻元朝的统治,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伐。在发布的讨元檄文中,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同时又表示,蒙古、色目人“愿为臣民者,与中华之人抚养无异”。

北伐军先占山东,再入河南,又克陕州,扼潼关。然后主力沿运河北进。公元1368年7月底,大势已去的元顺帝只好北逃至上都。8月初,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宣告灭亡。

下面来回答你的提问,徐达、常遇春所率的北伐军为何能打败强大的元朝?因为将近一个世纪的舒适生活,已经让彪悍的蒙古人失去了原有野性。这时的成吉思汗子孙已经到了只能用软弱无能来形容的地步了。最致命的是他们之间的内斗,从未停止过,也从未像当时严重过。他们之间经常互相掣肘,坐视起义军壮大。

当时的天灾只是一根导火索,元朝的野蛮统治和民族压迫政策,已经让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汉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当徐达、常遇春北伐时,他们刚刚与北方的起义军火拼完,已经是元气大伤了;反观徐达、常遇春的北伐军是一支在血与火中磨练出来的百战之师。统帅徐达文武兼备,常遇春又是一代名将,他们能一路势如破竹的直捣大都,就不足为奇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