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我国传统习俗保留得好的地区有很多,潮汕地区确实是传统习俗保留得好的地区之一。习俗,说到底是一种文化,潮汕地区是中原文化的传承,保留得好的因素很多。一是通过积淀与丰富,这一地区在言、行、食等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习俗规范,易懂、便行、会传。二是有很多人围绕这些习俗的传承,在硬件和软件上都下了不少功夫,找方法、办实事、书文章。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谆谆教诲、口口相传,新一辈人大多都承传自觉、主动作为。三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与支撑。很多习俗对营造良好风气、立德树人、健康生活等,确实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对这些习俗,人们信得很自觉,承得很自然。同时,也坚持了与时俱进,在历史的进程中,又将优良的元素融入传统的习俗当中,人们学得很容易,传得很舒畅。

最佳贡献者
2

为何潮汕地区传统文化保留得很好?关于这个问题,本人作为一个潮州人,希望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也欢迎各位发表自己的看法。

首先一点,在本人看来传统文化能保留得好,在于传承与信仰。潮州人逢年过节便"敬神"或"祭祖"。为什么我们要“敬神”,搞个关于某位“大神"的民俗活动呢?

在于什么,在于信仰。为什么会被传承呢?好的,大家认为可以保留下来的就会被传承,"祭祖"也是一种优良传统,也是一种对祖先敬仰的文化。要不然潮州祠堂内那四个"见位闻声"的字是何意?是提醒后人不忘祖先。

其次原因是在于喜闻乐见,什么可以属于潮汕地区传统文化,潮剧,潮州音乐,英歌舞,布马舞等。他们的存在适应于从前,也适应于未来。当然能世代相传。

再者传统文化有它特别的地域"标志"。你会食凤凰茶,会唱天顶一只鹅(潮州童谣)或是哼哼两句"王金龙命中不幸"。那么,就自带光环是个潮人。不管你去到暹罗,德国,新加坡,有潮剧团去演出,你说听得懂。那么无需开证明,你是胶已人(自家人)。

最后一方面,在于潮人"念旧",说浅白一点,就是有怀旧的情怀。这种怀旧不是盲目的向往,而是发自内心对乡土文化的热爱。

正是因为热爱,才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3

首先潮汕地区独特的语言习惯

虽然潮汕人可以去到广深或者其他地方,融入那里的生活氛围,但是很多的外来人其实比较难以融合在潮汕环境中,来这的人基本都被同化了。

像潮汕话,很多人都是听不懂的,因为这是比较原始的语种,与普通话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是和潮汕人结婚的,生了孩子都是讲潮汕话。

其次,潮汕地区没有像珠三角那样的发展工业,而没那么多的外来人口

很多潮汕地区的企业,愿意用的人还是本地人或者是亲属。而且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偶尔有一些外地人,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再者,潮汕地区的村落都还是宗族为主

宗族势力强,少数“乡贤”把持基层,形成了类似传统士绅社会的结构,所以“营老爷”、拜宗祠、老人政治、歧视女性等所谓的“传统文化”有存在的土壤。同村同族同姓,世世代代都是这里的人,所以大家对于传统习俗的尊崇是刻在骨子里的,周围的人都是如此。大家生活的习惯,说的话,做的事情,都是类似的。

比如一个潮汕男孩,自出生开始,就是从仪式上赋予了不同的色彩。比如在过年拜神的时候,给予特别的地位,让他们参与宗族事项等等。

最后,潮汕地区的地理位置

潮汕地区的地理位置处于广东省的东北,有“省尾”的感觉。这里被梅州以山区隔开,与珠三角地区有着天然的差异,自成一派。很多时候,文化偏向于闽南,但是又有自己的特点。

种种复杂的原因相结合,造就了如今这个看似“异类“的传统文化保留地---潮汕

大家还知道哪些原因吗?欢迎评论区补充交流!

4

潮州府历史悠久,早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定南粤,在古潮州区域置揭阳县(有学者考证认为,治所在今潮州市归湖镇),属南海郡,潮州地区自此有了隶属于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东晋咸和六年(331)析揭阳县地置海阳县以属东官郡,随后东官郡又析出义安郡,郡衙迁至潮州古城处,隋开皇十一年(591)全国撤郡设州,且定名为“潮州”。由此可见潮州地区自建制以来,其政治中心、经济、文化中心一直设在潮州府城,独特的潮州历史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不愧为历史悠久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潮州地区“人杰地灵”,人文鼎盛,宋代已有“海滨邹鲁”(孔子、孟子遗风)、“风物冠南方”之誉。现已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等荣誉称号。

民俗有传统民居“潮州厝,皇宫起”、“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木雕”、“潮州泥塑”、“潮州手拉壶”、“潮绣”、“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剧”、“潮州崁瓷”等一大批“国家级非遗”,数不胜数。

名人辈出,潮州考中进士的唐朝3人、宋代172人、明代160人、清代116人。有尚书、状元3人(一文二武)、榜眼、探花。在全省名列前茅。帝王战相(潮籍泰国国王、总理)。近代有汉学大师饶宗颐、著名哲学家陈唯实、著名翻译家梅益、摄影大师陈复礼、广东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卢瑞华、世界著名大实业家李嘉诚、香港著名慈善家及企业家等。不胜枚举。

谢邀!







5

第一:作为潮汕人都很念旧、在海内外都很珍惜乡土人情,都称同乡潮人为“自己人”。

第二:潮汕人都重视节日和各乡各村的传统俗例,并很好地把这些古老的文化文艺传承和保留了下来!例如传统孩子的成人礼《出花园》及祈求平安幸福的《正月游神赛会》

第三:潮汕传统美食和特产,潮汕的美食各式各样、小食更是琳琅满目、特色丰富,乡乡邨邨都各有精彩的名食;如汕头牛肉丸、潮州的冻蟹、反沙芋和揭阳新亨的老罗卜干等等都齐名海内外!

作为潮汕人不仅留住了根也留住了乡亲的情、不仅留住了风俗习惯也留住了古老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永远一同传承下去!

6

我们潮汕地区有独特的潮汕文化、有我们独特的信仰、独特的家族、宗族信仰!由于地方文化关系,我们潮汕人2000以年前在嫁娶方面,无论是在外地工作、发展,基本都是首先选择同地区(男女都是潮汕人)通婚,极少数跟别的地区青年男女结婚(海外的也是这种观念)!一个家庭(族)没有其他外来文化、习俗进来,都是纯潮汕文化,所以当碰到什么事情就很好沟通、很好说通!由于外来人口少、外地人少,还有我们潮汕人很有同化外来文化的水平,因此外来文化基本没有、也带不进来,所以潮汕文化得以完整的保留!(探讨地方文化,不喜勿喷)

7

这段时间,大量潮汕区域的汉民族文化活动引起了网民的关注,我第一次看后,非常感动,似乎基因里还保留这种记忆,睹物思情之感尤生。

正统汉民族自古在中原栖息,历史上几次盛世为汉名族奠定了文化基础,乱世交融传播文明,盛世奠定文明。

众所周知,历史上几次乱世,外族入侵,汉民族精英和人民大量迁徙到南方,尤其福建浙江区域,这些人带着国仇家恨屈辱来到这里,寄居山里逃避乱世,这种心态下更加珍惜族人之间的团结和文化的根基,再加上新的家园交通不便,与内地交流少,汉民族文化得以保留传承。

可惜了中原北方的汉民族在几次民族大融合,和文化交融后,为适应新的统治者下得以生存,不得不做出改变。

汉文化在潮汕保留下来,虽然今天汉民族是我国主要名族,但重新做到推广汉民族文化和复兴已经很难很难,没有了根,没有了土壤,就像汉衣冠复兴的艰难。也实在令人惋惜。

8

家族宗族的延续比较完整。潮汕人根据各族族谱记载,多数为宋末年间从中原迁徙,或因战乱,或因避灾,经福建福州,漳州,过广东而定居潮汕。城市的古习俗因为推土机而湮灭,而潮汕农村,却因为宗族跟地域方面的因素,将这些古文化相当完好的保存了下来。现代,政策放宽以来,宗族祠堂再度修复,汇集宗亲集体祭祖扫墓再度活跃起来,并得到大众的支持,国家的理解和尊重。潮汕文化在保有最初的本色的前提之下有了细微的变化,在我们未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慢慢地中加入了些许现代因素,但相对于其他地方依然传统文化底色浓厚。

9

为什么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保留得这么好?

我认为,潮汕地区能保留传统的中原文化习俗,其主要原因是与历史上的战乱有关。由于战乱,难民南逃,逐渐迁徙,中原文化也逐渐南移,並迁移至潮汕。迁徒是宗族性的,对文化是珍惜的。解放后,由于国家正确的政策,传统文化得到保存完好,並进一步发扬,困此保存得好。有的申报为文化遗产。

例如:我姓“潘”,据考证,在春秋时期的“米”姓中的一支,在河南滎阳,近水屯田,为“潘”姓,宋朝由于北方部落入侵,不得已逃避战乱迁至福建莆田。历经38.代,后期潘教授迁至潮安金石乡潘厝村,为第一世祖,至我们这一代为22.代,历经750.年左右,至今灯笼仍写着“滎阳世家”。又有一些亲人,往海外谋生。

又如,历史上,最突出的是:唐朝韩愈被眨来潮,带来中原文化,办学堂,兴利除弊,祭鳄鱼等,开发潮汕做出巨大贡献。为纪念他,所有江山都姓韩。

经考证,陆续从中原迁来潮汕的,除潘姓外,还有林姓,陈姓等等都是唐朝之后陆续迁来的。

各个姓氏的人,除带来中原文化外,还带来祖宗牌位,潮汕人“拜老爷”,建庙堂,都是纪念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敢拼就会赢”,“小小生意能发家”。据考证,每个庙,都是纪念祖先。如妈祖庙,纪念林默娘,九天娘娘庙纪念女娲(古代母系部落首领),还有纪念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公庙等等。

潮剧,潮曲,潮乐,舞狮,舞鹅,潮州大锣鼓,英歌舞,等等。都是中原文化在潮汕得到保存和发展。

潮汕人读李白的诗,朗朗上口,很顺口。

我们到祖国宝島台湾旅游,在一些地方,也听懂台湾人的闽南语,潮汕话。台湾人的妈祖文化,也和福建,潮汕一脉相承。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潮汕文化有了更好的保存和发展,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供参考。

网络图片:


10

因为潮汕人是正统的汉人的一支。

潮汕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贡献非常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