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恪(619年-653年3月6日) 爸是唐太宗,妈是公主,出身高贵,又帅又有才。有道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公主是前朝的公主,自然成不了皇后。这李恪简直就是唐朝版的刘如意,妈(位)不给力,不过这位王爷,虽然死很窝囊冤屈,N多年以后,他还被追尊为皇帝——唐定宗。下面请随福垊一起走入那波澜壮阔的大唐,来感受他到底是怎么个冤枉,又是怎么圆了“皇帝”的梦想的吧!

德才兼备,比不上弟弟强大的妈妈

唐太宗最喜欢和最像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他最喜欢的儿子是老四李泰,但认为最像自己的却是老三李恪。如同刘邦曾说:刘盈不类我,如意类我,唐太宗对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说:“公岂以非己之甥邪?且恪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虽然李恪的母亲是公主,但她是前朝皇帝杨广的女儿,这也就决定了她当不了皇后,她的儿子也很难夺嫡,尽管前朝公主和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还是亲戚。李世民即位后就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因为他更喜欢嫡次子老四魏王李泰,不少待遇高于诸王甚至超越东宫。这样一来弄得大臣们胡思乱想,李泰更胡思乱想,太子更胡思乱想,于是太子先出事了,出大事了!

太子是冲动的惩罚。其实唐太宗对太子不够好,还因为太子不够检点,人缘也差,相当的差!太子盖房于志宁告密说奢华;太子和太监玩藏猫猫,于志宁又打小报告说是秦二世哥哥。孔颖达更是对太子不客气,太子就像穿小鞋,气的太子经常捡肥皂,哦,那时没肥皂。气的太子分桃断袖,结果分到桃子的帅哥,被李世民给宰了。而李泰写了一本《括地志》,太宗高兴的奖个不停,儿子太有才了。不仅奖赏超过太子,为了平衡太宗就取消太子花费限制。可太子的表现越来越差,太子竟然派自己的卫士老外纥干承基刺杀于志宁、李泰,当然,都没有成功,绝望之时又谋反。于是谋反者如侯君集、游文芝、刘兰、李元昌(唐太宗七弟)、城阳公主的老公杜荷等被杀,而李承乾只是被废为庶人,而纥干承基却高升了。请问为什么?福垊答曰:卖主求荣!

鹬蚌相争,妹夫损人害己命断白绫

魏王是装13的代价。太子被废后,轮到次子了吧。次子是楚王李宽,不仅妈不给力——级别低,而且很早就过继给李世民的五弟李智云为嗣。魏王李泰有才又很帅,关键还是皇帝父亲老爸的最爱。为了讨好里李世民,李泰表态:他日即位后,杀子传弟(李治)。情令智昏的唐太宗忽悠住了,感动的一塌糊涂。大书法家褚遂良清醒的很,当时就说:他会杀子传弟?传子灭兄弟还差不多。陛下,还记得想当年吗?李世民一下就想到了玄武门之变,吓了一头汗!他活着别人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别人以后不能的活的人,他的下场也可以看到李泰就这样与太子位说拜拜了。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长孙无忌看李泰没希望就全力劝唐太宗立嫡三子李治。但唐太宗对李治非常不放心,他说:“公劝我立雉奴(李治小名),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 意思是你光叫我立老九,老九老实无能,把我大唐玩完咋办?福垊想大概长孙无忌说有外戚有功臣有皇子共同辅政,河清海晏,天下昌隆之类的话。唐太宗要知道以后出了个武则天,他一定不会选李治,武则天也去不了感业寺,只能去黄泉路,也就极可能立李恪为太子。唐太宗当时就说了:“公岂以非己之甥邪?且恪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长孙无忌就说老三李恪的各种不是,最关键的还是其母的问题。

“房谋杜断”是唐太宗两大名臣,一个杜如晦,一个是房玄龄,他们家的老二闯下大祸了!杜如晦家的老二杜荷娶的是城阳公主,前边说了杜荷死于李承乾谋反,让公主一下子成了小寡妇。同样地房玄龄家的老二房俊更惨。方俊字遗爱,高阳公主的老公,高阳公主非常博爱——爱尽小鲜肉,她最爱的不是她的老公,而是辩机和尚。辩机和尚的师傅就是唐僧(唐三藏玄奘),您说孙该叫辩机师兄还是师弟啊?她和辩机偷情多年,因为盗贼的赃物而被曝光,辩机就这样被人超度了。等到李治即位后,高阳公主还想让自己的老公继承房玄龄的爵位,因为爵位被老大房遗直继承了。高阳公主就诬告房遗直非礼她,经过长孙无忌审理,却有意外的惊喜。原来高阳公主他们正与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丹阳公主的老公薛万彻、平阳公主的儿子柴令武(妻巴陵公主),准备废掉高宗拥立李元景(李世民的六弟)的大事。


房遗爱就这样被坑了。高阳公主一家被捉之后,长孙无忌忽悠房遗爱:你想不想像纥干承基不仅不死还能升官发财啊!房遗爱太想做纥干承基了!长孙无忌就让房遗爱诬告吴王李恪也参与其中。然后房遗爱就拿告密之事向大舅子李治邀功赎罪升官发财。李治说:你尚公主,你什么身份,他什么身份,你怎么能跟他比呢?再说现在告发早就晚了。李治曾想赦免李恪、李道宗等王室人员,但为臣下所拒,他们拿管蔡说事。福垊认为这事根本就是他和他舅的阴谋,一切都为了宝座。公主、房遗爱、李恪等人一并被处死,李恪在死前曾对长孙无忌说:你这样作——弄权作恶,迟早会家破人亡的。

雪冤多年尊为帝

长孙无忌的下场我们都知道,唐太宗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最终武则天篡唐建周。659年,长孙无忌被处死后,李恪初步被平反。684年天后武则天掌控大唐时,李恪的儿子才能继承郡公的爵位。706年中宗复位后,才彻底平反,恢复王爵。939年三月,庚戌日,南唐皇帝李昪以吴王李恪为祖(乱认)并追尊其为定宗孝静皇帝。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李恪并非嫡子,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李承乾、李泰和李治。

李治最终能够上位,也并不是本人有什么过人的才智,而是两个兄长两败俱伤的结果。不过李世民对于李治始终都是不放心的,他觉得李治过于仁厚,害怕他难当大任,所以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说过一句话:“公劝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新唐书·濮王泰传》,雉奴就是李治的小名,可见李治当时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形象不好。

【陈宝国饰演李治】


李恪是太宗的第三子,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出身非常高贵,加上李恪本人文武双全,所以太宗“常称其类己”(《旧唐书·吴王恪传》),在李承乾和李泰失宠之后,李治被立为太子后,太宗又对李治不满,因此“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一度有改立太子的念头,是长孙无忌反对才作罢,“密争之,其事遂辍”(《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这自然为日后李恪不得善终埋下了隐患。

【《大唐情史》中的吴王恪】

但李恪真如电视剧中所描述的那样受宠吗?我看未必。

首先,以李恪生母的地位而言,这位杨妃虽然生育了两个子女,但并不在正一品的四夫人序列,当时四夫人为贵德贤淑四妃,贞观年间这四位妃子都是很明确的:韦贵妃杨淑妃(不是吴王恪的母亲),阴德妃(阴德妃受儿子叛乱牵连后由燕贤妃升为德妃),郑贤妃

其中根本没有杨妃,所以当时杨妃应该在四夫人之下,这种情况不能称为受宠。

【傅艺伟饰演杨吉儿】

不仅如此,李恪的封地安州也不如四妃的三个儿子,因为安州这个地方并不重要。而吴王李恪在安州都督任上多次出去打猎,损害百姓的庄稼,被御史弹劾之后,太宗毫不留情地罢免了他的官职,削减他的俸禄,李恪被召回京城之后,还被太宗当面训斥,不敢相信这样的李恪在当时能有什么好名声,又拿什么获取太宗的宠爱。

反观纪王李慎,他在管理襄州的时候,由于政绩突出,当地的百姓为他立碑(《旧唐书·纪王慎传》),太宗对他非常满意,还特地地下诏进行褒奖。

太宗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性情中人,经常也喜欢说些过头话,动不动就泪流满面,偶尔闹闹自杀,所以发牢骚说要让李恪做太子,说完了就算了也是很正常的,更何况又是和长孙无忌私下谈起,可信度也不高。

【英明神武唐太宗】

总而言之,李恪没有出身,没有功绩,并不受到太宗的特别宠爱,只是高阳公主房遗爱谋反一事,他应该并没有参与,被长孙无忌构陷而被处死,比较冤枉,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也没有特别值得惋惜、嗟叹的地方。

不过,《大唐情史》什么的还是挺好看的。

3

有人说他是“关陇勋贵”的最后一滴血;他的父亲李世民说他“英果类我”;当世及后世有太多的人为他婉惜,说他英而贤,说李治懦而朽,直到最后他落得个迫于时势丢了性命的下场。

李恪,祖父李渊,外祖父杨广,两朝帝王的姨表兄弟。李恪,高祖父李虎,西魏八大柱国之一,高外祖父杨忠,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都是关陇勋贵集团中的重要人物。隋杨灭亡,李唐代之,作为前后两朝唯一的共同血脉,又是李世民的爱子,如果李恪继承了皇位,可能是世人所希望的,最终成了泡影,李恪也被逼死,这是世人为之扼腕的主要原因。

贞观元年,李恪以皇子身份封汉王。贞观八年,十六岁的李恪被改封为蜀王,并拜益州大都督。皇子亲王兼大都督属于开通先例。贞观十七年,二十五岁的李恪被推上风浪之巅。这时候李承乾被废,李泰谋储,李世民考虑的立储人选中有李恪和后来的高宗李治。

李世民问李勣,李勣说这是陛下家事。李勣的圆滑在这一句话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李勣既让李世民觉得他可以确定自己宠爱的儿子李恪为储君,又不会让虎视眈眈的长孙无忌忌惮,说了等于什么都没说,不表达观点又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问题在于李世民,做事不够坚定果断。已经立了晋王李治,后来又表达了想立李恪的想法。既然有这个想法,肯定不是一天两天才有的,早有为什么不早实施?种种考虑立了李治,难道不知道立而又废是大忌?为什么还要表达其实是想立李恪?这不是和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又怜悯长子一样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还告诉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表面上说“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实际上当然是因为李治是自己唯一可能上位的亲外甥。不过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也考虑过李恪有前朝隋杨血统,立李恪一定程度上等于恢复隋杨,这应该是他没立李恪的最大理由。

最后结果就是长孙无忌一直钳制李治,到废王立武事件之后才让上位的武后找机会逼死长孙无忌。高宗朝的长孙无忌已经成了阻碍朝政的最大障碍。

房遗直案牵连李恪使之受冤,这是长孙无忌弄权而致。高宗泣而求放过自己兄长被拒绝,按李治的懦弱性格也不像是编的。于是两朝帝王血胤,原本的储君人选,父死而无人护佑,兄弟泣而无力,落得一个被人冤死的下场,这是李恪超级吸粉而令人心中不平的原因。

4

隋炀帝杨广身死国灭,李渊建立唐朝,把杨广一位女儿许给秦王李世民,就是后来四妃之一的杨妃,也是隋唐英雄传如意公主的原型,619年,杨妃为李世民生下第三子李恪,李恪一出世便备受宠爱,二岁被封长沙郡王,长大后改封吴王。


李世民一世英明,后期在太子问题上昏招迭出,太子李承乾当储君多年,协助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因喜欢突厥风俗并患有腿疾,引致内外议论,太宗便移爱四子魏王李泰,准许他如自己当年故事开设文学馆,激起储君党争,李承乾谋反李泰谋储双双被废,长孙皇后所生嫡子只剩九子李治在朝。

李世民征询群臣意见,在拥立第一功臣,国舅长孙无忌力争下,褚遂良和房玄龄的大力支持下,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太宗平时对内兄长孙无忌敬重有加言听计从,独在此事一直犹豫反复,认为李治懦弱,吴王李恪英明像自己,更适合当太子,“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便打算废掉李治改立李恪。


长孙无忌极力阻止,李世民便说,难道因为他不是你的外甥吗?恪儿的性格像我,以后也会好好保长孙家族。“公岂以非己之甥邪?且恪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长孙无忌便指出储君位反复的危害,批评太宗朝三暮四,并力保李治以后能成为明君,李世民于是作罢,但李恪声望如日中天,长孙无忌深为忌惮。

649年唐太宗去世,李治继位,几年后,653年发生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事件,房遗爱为活命效法纥干承基,按照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李恪被攀附诛杀。《旧唐书》“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新唐书》记载大同小异,多了一句,“(李恪)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后来长孙无忌褚遂良被武则天打击蒙冤,后人多以为他们罪有应得。王夫之认为李世民应该学光武帝刘秀,当机立断废李治立李恪,方免武氏之祸。

读史鉴今,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5

吴王李恪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有关李恪的文字大体相似,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李恪很有才干。《唐会要》、《旧唐书》本传、《新唐书》本传、《资治通鉴》等著作众口一词,都指出了李恪“有文武才”。

第二、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女,这实际上一定程度给李恪带来了正面影响,各个著作在介绍李恪的时候,都不曾遗漏他母亲的身世,证明大家都认可这一点。《新唐书》本传干脆说:“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第三、太宗对李恪的珍爱和推奖,最常见的说法是唐太宗说李恪于自己相似,称其类己,《唐会要》、《旧唐书》本传和《资治通鉴》都这么说。而《新唐书》更是直接引述唐太宗的话叫做“英武类我”。《大唐新语》的表述方法稍有不同,称作“太宗尤爱之”。

这三方面,都使得吴王李恪的声望很高,逐渐累积成为了一种政治威信。比如《唐会要》就说其“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新唐书》更夸张地说“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而这些能够给他带来声望的因素,却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能文能武,而且出身还不错,还得老爹喜爱,朝野风评极好,这么完美的人设是否真的那么完美呢?

关于李恪的生平,比如在政治上的展现,史料中记载得是相当得少,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爱提及李恪,而是因为李恪在两朝的任职经历十分简单,一点都不复杂。唐朝的皇子,虽然可以进封亲王,但不代表他就能够参与政治,掌握权力,这要看他皇帝老爹怎么安排。

李恪在贞观二年时,封为蜀王,五年时,授秦州都督、七年,授齐州都督、十年、改封吴王,授潭州都督。十一年,代袭安州都督。哇看起来,能够做地方军政长官都督从政经验必定十分不错,但实际上,贞观十一年做安州都督的李恪才19岁呀。

而在所有历史文献中,李恪的记录也是从他19岁这年做安州都督才开始出现的。而出现的内容,主要讲了这么一件事:

贞观十一年十月,李恪因为经常打猎过度了,损害居民的利益受到御史弹劾,太宗因此处分了他,削去了封户三百。《资治通鉴》中说这次事件李恪被“免官”,《新唐书》中说是被“罢都督”,大概都指的同一件事。

而这一件事情后,历史文献中再也见不到李恪担任任何官职的记载,直到高宗即位。由此可见,此后的十余年间,李恪不过享受亲王待遇而已。

所以,说道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一点,李恪的政治才能,在历史记载中,是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的,他在整个贞观朝虽然名声好,但是能够拿得出手的事情几乎没有。

在李承乾造反,以及腹黑李泰的夺嫡过程中,他是个小透明,彻底的边缘人物,虽然他的母亲是隋炀帝女,但是这个身份其实也注定了他与皇位无缘,何况从血脉上讲,嫡子继承制在唐代无可撼动,除非嫡子死光了,遗憾的是,李治活奔乱跳的。所以在李承乾和李泰先后丧失继承权之后,李治毫无意外毫无阻力地成为了太子。

尽管《贞观政要》中记载李世民有点不喜欢李治懦弱的性格,提及李恪像己,有改立太子的心思,但这种心思很快就被长孙无忌劝阻了。实际上李世民自己也是清楚的,昨天才立的太子,今天就废掉,这不是儿戏么,何况李恪庶子身份,天然缺乏继承法理。

我不知道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为他李恪惋惜,但就历史资料所展示出来的李恪,他的形象是比较模糊的,几乎没有任何具体事例来证明李恪其人的才干,都是用一些溢美之词来赞扬,毫无实锤。仅仅记录的一件事情,还是因为打猎扰民被罢官的,说明李恪同学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又政治头脑。

其后在唐高宗永徽四年,卷入房遗爱谋反案,被赐死。而这其实就真的很冤枉,他虽然在永徽二年授太子太师,拜安州都督。但实际上唐高宗早期朝堂谁说了算,还不是长孙无忌。把闲散王爷李恪重新授官,其实就是要对他动手的信号了。不然没官没职没权力,以谋反定罪,说出去也没人相信啊。

而大部分人惋惜,大概是受影视剧,以及一些史料影响,觉得李治是个窝囊废,被女人骑在头上,所以李世民的大唐江山或许交到李恪手中,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一系列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大唐将会走向更加强盛。

可问题是,李治真就是个窝囊废?唐高宗可是个被“黑”得很惨的人呀,人家明明很个狠人,连亲舅舅说赶下台就赶下台,杀兄弟吴王李恪毫不在意的人,他才真的是隐藏在长孙无忌背后的权谋家啊。只是李治这个人,身体不好,病多,后来才会被武则天钻了空子哎。

6

这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因为李恪本身并没有很出众,就连当时也没有太多人惋惜他。李恪的形象光辉起来应该还是因为《大唐情史》《贞观长歌》这些电视剧。

但事实上,历史上的李恪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和庶弟们相比,比李祐、李愔、李恽固然有余,但比李贞、李慎就费劲了。和嫡兄弟们就别比了,那是欺负人。

李贞、李慎都因为行政出色,被百姓尊称为“纪、越”。

李恪没有政绩倒也罢了,甚至还因为打猎踩庄稼、和乳母儿子赌博被弹劾,削户三百。如果削户三百不是一次而是每次,李恪的封户已经从八百削到二百了,连公主都不如了。因为犯了这些错误,安州都督的官职也给罢了,就地做安州刺史,一做就是十多年,唐太宗从来没想过重新任他做都督。可以说在成年皇子里,李恪李愔的待遇算垫底了。

李恪还有个出色的岳父杨誉,竟然在省内追逐宫婢,杨誉的儿子还恶人先告状,几乎委屈了好人。

虽然史书说李恪“有文武才”,可我们从来无从得知李恪有什么文学作品和战功。“善骑射”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这在当时是基本技能,甚至女子都可能会,连这都拿出来说,简直未必是加分项了。

虽然唐太宗曾说自己想经常见到李恪,只是家国事殊为了避免他多想不得不遣他就藩,但一旦轮到身份更敏感更可能有夺嫡心理的嫡子李泰、李治,就真香了;

虽然唐太宗曾对李恪说“我怕你骄奢,就不送你珍玩了”,但一旦轮到李承乾、李泰,又真香了。

史书还说唐太宗曾评价李恪“英果类我”……我觉得如果两个人差不多,但其中一个被评价过“英果类我”而另一个没有,则前者胜过后者。但这个加分项也仅仅是加分项,具体分析的话,太水。

古文“常”通“尝”,太宗“常”称赞李恪类己,指的是曾经,而不是经常。

李承乾、李泰相继出事后,唐太宗为了立李治,秀自杀绑架大臣们同意,而且他当时找的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没有一个有必须反对立李治的理由。

过了大概半年,唐太宗和最不可能同意的长孙无忌私下说了一下:“我担心李治太年轻了,李恪怎么样啊,他英果类我,将来也许能保全你。”

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厚,很好啊,举棋不定乃败,何况储位?”

前面我已经说了,李恪比其他庶弟还是有余的,李祐已经谋反死了,李愔被骂作不如禽兽,李恽的品行也好不到哪里去;李贞、李慎虽然出色,但当时年纪和李治差不多,并没体现出本事来。唐太宗这时候提李恪,不代表李恪多优秀,而是除了他实在没人了。

长孙无忌反驳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说李恪哪里不合适。根本没人把李恪的母亲是谁、外公是谁当回事。

先前李泰见李承乾倒了,图谋夺嫡而去吓唬李治的时候,根本没把李恪这个哥哥当竞争对手。

唐高宗登基后不久,就发生了房遗爱事件。房遗爱咬李恪,长孙无忌顺水推舟让李恪去死了。

但谁说这不是唐高宗想见到的呢?

《册府元龟》记载,房遗爱不服:当初纥干承基告发李承乾就免死了,我告发了吴王,为什么不能免死?

唐高宗答:你是驸马,和纥干承基不一样。且告吴王反事,无乃晚乎!

为了避免大家觉得像民科网文,重点我引用了原文并加粗了。再看唐高宗为哥哥等人求情,崔敦礼以法不容情驳回,嗯……会演。

唐太宗临死要李泰父子不来奔丧,其实是基于李泰的敏感身份对李泰的保护。房遗爱事发时,李泰已死,李恪成为了唐高宗兄弟中身份最敏感者,又无根基,杀鸡儆猴震慑宗室正好。正好谋反者们图谋拥立的,就是唐太宗兄弟中最年长的李元景。李元嘉又有才又是房遗爱姐夫,房遗爱可没找他。

这批人死后不久,唐高宗就用他们被抄没的家产做射礼的彩头。真正死于谋反的李元景的司徒一职,由最年长的皇叔李元礼继任;李恪的司空一职,由李勣继任。

至于史书说“海内冤之”什么的,量产的套话尔。我们要先事实后评价。就连李林甫死了,也是海内以为冤。李恪临死诅咒长孙无忌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明白唐高宗才是黑手呢,还是知道了也不敢骂呢?

李恪做了十多年安州长官,当时唐高宗朝中已有出身安州的大臣郝处俊、许圉师,后来都做到宰相,郝处俊更是曾公然反对武则天摄政,并非明哲保身之辈,安州富商彭志筠富到可以为朝廷大量捐布,但都没想到为李恪申冤、赎罪。李恪的胞弟李愔受牵连被废黜,当时李愔的下属夏侯绚的墓志却赫然写着“荆吴构逆”。就算夏侯绚被迫和朝廷保持一致,墓志也可以只聊荆不聊吴,但还是把吴写了上去,合着这位志主根本不认为李恪冤枉。

唐高宗兵权从未失手且一纸诏书就拿下长孙无忌,从来就不是长孙无忌的傀儡。

就算大家都是以谋反罪名冤死的了,也有区别。长孙无忌的嫡孙长孙延没多久就回京做官、袭爵。而李恪虽然被追封为郁林王、立庙,但亲王追封为郡王……谥号也没有。唐高宗找了一个旁支李荣继承李恪的爵位,而李恪的亲生儿子还在岭南吃荔枝闻瘴气。后来武后当朝,李恪长子李千里百般讨好武后,加上李荣正好获罪,才终于得到袭爵资格。李恪被杀时,他的四女儿才六岁,因为牵连,被幽禁于唐高祖献陵,四十二岁了才受封信安县主,出嫁做官员的继室,当时是689年,已经是武后掌权时了。

李恪的后人有一些出色的如将军李祎、宰相李岘。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李恪的儿子李璄、孙子李祗、曾孙李岘、李峄、李巘都担任过宗正卿,这个官职顾名思义就是管理皇族宗室档案的,所以……略阴暗地揣测一下,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李恪在史书上没什么干货,却能得到那些褒义词了。

最后再说一个细思恐极的细节:

唐太宗曾告诫李恪:当初汉武帝立昭帝,昭帝的哥哥燕王旦不服,霍光杀之,你是为人臣子的,不可不引以为戒!

然而他临终又叫长孙无忌做唐高宗的霍光

仿佛这个做爹的一手操控了儿子的悲剧结局,连主刀的人都指定好了。如果他想保护李恪,应该像保护李泰那样用心,至少应该叮嘱新皇帝保全李恪,甭管新皇帝应不应,工作总要做。但他只叮嘱李治要保全李泰。其实他还叮嘱李治要保全长孙无忌,但李治不回答,仿佛也已经预定了长孙无忌的结局。

后来李千里的墓志关于家世的部分,用第一人称表述大概是这样的:

我太爷爷是唐高祖,我是吴王一房的男嗣,唐高宗是我叔叔。

至于我爷爷是谁,我为什么不提他,自己猜去吧!

7

皇帝的儿子们,大体上可以说“十棵树九棵歪,剩下一棵烧火柴”。当然,也会出现少量优良品种,比如吴王李恪,他被老爹李世民夸作“英果类我”。太宗一点不谦虚,把爷俩都划入“英果”之才,分明是后人贴金时忘了语境。不过,这并不妨碍后人对李恪的评价。


李世民十四个儿子,李恪行三,母杨妃,也就是说李恪不是嫡子。李恪的悲剧,根子就在这个出身。古代普通老百姓,因身份低贱不得出头,岂知皇室子弟出身不好,有时候会要人命!

皇后长孙氏生三子,长子即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像李恪这种庶子,命中注定是“烧火柴”,吃喝玩乐逍遥一辈子,把生命的精华浓缩在短短的三四十年,然后追求往生。

李恪一开始就是按这个节奏发展的,他一岁就被皇爷爷李渊册封为长沙郡王,还扛了一枚湘州刺史的大印。李唐净搞古怪事,喜欢以王爷挂空衔,仿佛显示李家子孙不光能烧火。

小李恪一边吃奶,一边扛大印,头衔换了一长串,直到十七岁那年,才以吴王、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身份,第一次赴任实职。


刚到安州不久,李恪就给老爹上眼药,他把老百姓的农田,当做了皇家猎场,踩坏了庄稼。御史柳范一封弹劾状,告到李世民跟前。

李世民一脸尴尬,这破孩子,一再跟他叮嘱:你要懂得大米饭来之不易,才能吃得长久;你要知道马奔跑之累,你才可以骑得安稳;你要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船才能行得稳。怎么转头就忘了呢!

就像所有看不得儿子被人指指点点的老爸一样,李世民挂不住面子,不惜护犊子,他一撂脸:权万纪这个混球,他怎么辅佐吴王的,真是罪该万死!

柳范一听,什么玩意?你这不是杀人犯不抓,抓卖刀的嘛!房玄龄天天在你耳朵边叨咕,都不能阻止你骑马四处浪,凭什么要求权万纪管得住吴王?


好嘛,本来想替儿子遮丑,结果连自己的脸都被亮出来,一巴掌五道杠!李世民气得甩袖而去。

想想也是,不给点教训,这孩子岂不要真的变“柴”了?于是李世民下旨,免李恪安州都督,夺三百户封邑。

一脚踩丢了三百户,李恪第一次深刻体会了“大米饭来之不易”。从此,他痛改前非,自觉接受权万纪的严格管束,把扭曲的身板扶正了。

按这个节奏,李恪应该可以把吃闲饭的福分,延长到六七十年不成问题,说不定成为大唐宗室的顶梁柱也未可知。可身为皇室子弟,跳不开莫名其妙的陷阱,李恪的麻烦不久到来。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小九李治替补上位。可是李世民越看软了吧唧的小九,心里越不放心:这小身板,能扛得起大唐吗?别搞成三世而亡。


夜深人静,李世民睡不着觉,把儿子们一个个拉出来排队,柴火柴火,都是柴火!哎,唯有小三李恪,怎么那么像我呢!

李世民“无事生非”,把李恪架上了刀山,他对长孙无忌说:小九太懦弱,恐怕守不住社稷,小三英果类我,我想改立他为太子,你觉得咋样?

长孙无忌心想,真把大唐当你自个儿家私产啦?他眼皮都不抬:不咋样!

李世民生气了:你这么说不就是因为李恪不是你外甥么?

长孙无忌回怼:太子仁孝,是守成之君,正合适,储君多重要,哪能变来变去?


李世民一时语塞,谁让自己当初被搞昏头,来不及细细考虑,如今木已成舟,再打碎了重建,想想都心碎。罢了罢了!

李世民轻拿轻放,不再提及此事。他唯一可做的就是,不断以严父的姿态,告诫李恪,要以历史上的贤王们为榜样,克己修德,做皇家的辅弼之才。

李恪大概也从来不知道,父亲竟然还有过立自己为太子的动议,他只知道,自己是庶子,除非嫡兄弟都废光了自己才有机会。所以,乖宝宝李恪始终谨遵父命,本本分分活着。

谁能料到,李家父子对这段插曲忘得光光,长孙无忌却永世不忘,甚至由此埋下了一粒毒种子——李恪对皇权有威胁,必须办掉。

李治即位后的第四年,震惊大唐的“房遗爱谋反案”爆发。这本来是一场,由高阳公主挑起的,房家兄弟内斗,跟李恪八竿子打不着。可是房遗爱为了自救,竟然胡乱攀扯李恪,说也参与了谋反。


李恪临刑前,痛斥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若宗社有灵,当见其 族灭!”言罢被白绫勒杀于狱中。

李恪的死,并没有让后人忘记他,反而让本该默默无闻的他名垂青史,人们提到李恪,情不自禁蹦出两个字眼:冤屈、可惜!

其实,翻开皇家子弟的自残历史,冤案比比皆是,为何李恪就那么令人揪心呢?

  • 一、李恪为人品行端正有治才

除了那一次踩踏庄稼外,李恪“浪子回头”,史书没有他的不良记录,相反对他一片赞扬。从李世民后来与李恪的书信中,明显看出他对李恪的亲昵感。


李恪不光品行好,还有造福乡梓的治世之才。据《文献通考》记载,李恪出任宋州刺史期间,“垂顾黎元”,把宋州治理得“境内肃然”。

在李恪一生中,李世民和权万纪的教导和辅佐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是如果李恪朽木不可雕,谁说他不会跟李佑等弟弟们一样,成为祸害国家的蛀虫?

  • 二、李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李世民想以李恪代李治,他还有一条没说出口的理由:李恪个人能力足够强,可以摆脱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门阀士族集团的控制。

长孙无忌的反对,也还有一条没说出口的理由:李恪一人占有李氏、杨氏两个皇族血统,他当皇帝,我还不得找地方凉快去?


李世民临终前的政治结构安排,其实并不是他想要的最理想状态,而是无奈之举。唐朝初年的基本政治形态,就是皇权对门阀集团的利用与打压,这是南北朝及隋以来,长期演化的结果。

包括李氏、杨氏、长孙氏在内,他们本身就是门阀集团一员,可是登上皇位的门阀家族,立刻因身份的变化,与其他门阀之间,走向对立局面,隋朝就是这么亡的。

李世民不得不对门阀集团施以温柔的手术刀,既要用又要打。所以,本质上他是不愿意看到长孙氏势力太强。可是李治做皇帝,就不得不需要护航人,其他门阀不可信,长孙氏好歹是李治的亲舅舅,别无依靠,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李恪就不一样,他除了是李唐子孙,还是隋炀帝的外孙,脚踏两大门阀家族。这个天然优势,李治不具备。加上李恪的能力和英武果决的性格,根本不需要依靠哪一个门阀家族,完全可以像他一样,玩弄门阀集团于鼓掌。


所以,他确实是比较理想的储君。也正因为如此,长孙无忌等门阀士族,打出“李恪登基就是隋朝阴魂复活”这样的奇谈怪论,坚决反对的背后理由。

除非李世民准备在他去世前,就有把握干掉门阀集团,否则他断然不能与门阀集团翻脸,只能立李治,靠长孙无忌保驾护航。而李恪,则成了李世民心有不甘,手足无措状态下的牺牲品!

  • 三、李治失唐的遗憾加重李恪的份量

有意思的是,小九其实并不像李世民认为的那样柔弱,他联合武则天等寒门士族,把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豪门士族集团,搞破产了!

只是为了治理豪门士族这个没落的魔头,李治无意中又释放了一个更厉害的大魔头——武则天!结果搞得李唐改武周。


虽然武则天最终把江山还给了李唐,但是后世的文人士族对此并不买账,他们把武周及武则天,一直当作帝制文化的反面典型,不遗余力地鞭挞。

由此后人不断设问:假如即位的是李恪呢?还会有李唐的这段屈辱史吗?

其实这个设问是无解的,正因为无解,他们才可以根据个人愿望,肆意在大脑里推演假设的结果。在“英果类我”、“垂顾黎元”和“更立太子”的基本印象中,人们不难把李恪,塑造成第二个李世民。

再加上李恪本人遭受的不白之冤,让人同情,让人扼腕叹息。一个虚幻中,最完美的形象跃然于脑海。

8

唐太宗的儿子不少,让后人一直怀念、鸣不平的也就只有吴王李恪这一位王爷了。那么后人为什么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呢?

我问先来看看吴王李恪的出身: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

母亲: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隋朝末年的亡国公主。

祖父:唐高祖李渊

外祖父:隋炀帝杨广

李恪的母亲,本来是隋朝的公主,而这位公主先是嫁给齐王李元吉为妃,玄武门事变以后,又被李世民强行纳入宫中,成为大唐后宫中四妃之一的杨妃。

由此可知,李恪的血液里包含了大唐和隋朝两个皇朝的高贵血统,而此时的大唐才刚刚建立,朝中还有许多的隋朝老臣,李恪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前隋的复兴,因此,暗地里有很多人希望这个王爷可以继承皇位。

李世民赞其“英果类我”,欲立他为太子。

根据《唐会要》、《新唐书》等资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欢这位王爷,曾经夸他“英果类我”,而各类史书也说太宗对他是“尤爱之”。

唐太宗李世民立刻九子李治为太子以后,又觉得太子仁弱,恐难当大任,因此,他的心思开始动摇,有了该改立太子的想法。

李世民不仅是这样想的,还有做出了实际行动,一天晚上,他秘密先来国舅长孙无忌,对他说:“稚奴仁弱,国家交到他的手里,恐怕他不能肩负大任。你觉得吴王李恪怎么样?”

这次的谈话,以长孙无忌的反对而结束,自此以后,李世民再也没有提出过改立太子的想法。这一点,在史书也是有记载的。

武周篡唐,让人更加怀念这位英果类我的王爷。

李治继位以后,也还算勤勉,后来武则天从感业寺重回宫中,李治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对朝中的大小事务不再热心,什么事都要和武则天商量,后来干脆弄出来一个“二圣”的名号,再后来,就以自己头痛为由,不管朝中事务。

就是这样的一个皇帝,慢慢的把皇权一点点的交到他人手中。

和李治的仁弱比起来,很显然,李恪是那种雷厉风行、知错能改、事事有主见的人,《唐书》中曾记载李恪,在安州任职期间,随意骑马打猎,毁坏庄稼,让当时的御史大夫狠狠的给参了一本。从此以后,李恪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行为,可见,他并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在他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伤害以后,他能够知错改错并且认错。

李恪,有文武才,喜欢骑马打猎在正常不过,可是,自此这件事情以后,史书中再也没有记载过类似的事件。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继承了皇位,那么,大唐还会出现武周篡唐吗?唐朝的江山还会改名换姓吗?

“海内冤之”,长孙无忌对他的迫害,让后人更觉得这是一位有能力的王爷。

唐太宗本想着李治继承皇位,可以保护自己的儿子们不受伤害,兄弟之间可以和睦共处。

如果没有李世民和国舅的那翻秘密谈话,也许就不会有后面李恪的悲惨结局。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李世民有意改立吴王李恪为太子,这点让长孙无忌心里不安,李世民活着的时候,他不敢对李恪做什么,等到李治继位,他独揽大权的时候,他就有了动手的心思。

当李治把李恪召回国都,离皇权越来越近的时候,这位国舅就更加不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寻找对付李恪的时机。

终于,在高阳公主谋反的时候,他找到了锲机,利用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诬陷吴王李恪参与谋反。

这位英果类我的王爷因此被牵连,在他抹脖子自杀以前说到:“长孙误我,如果苍天有灵,请灭长孙一门。”

当他的死讯传出以后,众人纷纷觉得他死的冤枉,在多年以后,篡唐的武则天真的灭了长孙无忌一门。再结合当初吴王李恪的遗言,世人更加觉得这是李恪显灵,苍天有眼。

如果李恪不够优秀,长孙无忌又怎么会这样不遗余力的对付他,哪怕背上千古骂名也要除去这位英国类我的王爷呢。于是后人更加觉得这位被害死的王爷能力超群。

@晓霜文史论述 :李恪的悲剧,是他的父亲一手造成的,如果当初李世民没有要改立他为太子的想法,也许吴王李恪可以在他的安州娶妻生子,好好的过完自己的下半生。

他的余生也不会被阴谋掩盖,更不会早早的下了黄泉,以一曲悲歌结束自己的一声。

后人之所以对不念念不忘,一是,因为他死的冤枉,二是,武周篡唐让人有的不同的猜想和比较,三是,隋朝灭亡不久,还有很多人对隋朝念念不忘,当李恪被冤杀以后,这些人纷纷站出来为他鸣冤,让李恪的名声有了知名度,四是,南唐皇帝李晟认吴王李恪为祖(是否属实还要研究),说自己是吴王李恪的后人,这个说法,让吴王李恪这个名字再次进去世人的视野,而此时距离吴王李恪去世已经过去数百年。

9

在李承乾,李泰两位嫡子“自作孽”,失去了做太子的机会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只有李治了,依“立长立嫡”的正统法理,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李世民并不看好,他认为李治懦弱,会受制于人,因而又想起了“英果类我”的吴王李恪,这位身上流有两朝帝王血液的儿子。

犹豫不决之际,他找了长孙无忌商议此事,长孙无忌老奸巨猾,只夸“晋王仁厚,守成之良主”,因为李治不仅是他的亲外甥,还有李治性格软弱,不钢猛,太宗驾崩后,有利于自己大权独揽、乾纲独断,所以,他坚定亿支持李治当太子。

朝廷重臣一边倒地支持李治,而文韬武略的李世民自己也明白:如立吴王李恪为太子,实际上又恢复了隋杨家族的统治,这点是李世民内心过不去的坎,说穿了,李恪与太子位置失之交臂缘于他不是嫡子。


太宗驾崩后,长孙无忌一直钳制李治,“房遗直谋反案”爆发后,长孙无忌牵强附会,罗织了罪名,要置吴王于死地,唐高宗台曾经“泣而求”要他放过自己同父异母的兄长,遭到冷酷的拒绝,李治懦弱可见一斑。

就这样,处事风格类似李世民、曾经是储君人选的吴王李恪,被赐死;我认为人们为他惋惜、嗟叹在于:

1.他是含冤致死的。

2.后来,在他的竟争对手高宗李治身上,李唐王室的统治地位被武周王朝所替代、篡夺。

10

唐太宗英明一世,可惜他没有选好接班人,终于造成武则天之乱,在唐宫搅出一番腥风血雨。

固然,李世民不该选“逆反青年”李承乾,不该选“阴毒后生”李泰,但是最终选择柔弱不明的李治作为接班人,显然也不是一个好选择。于是有人就想,如果李世民选择第三子李恪为接班人,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

(李世民剧照)

之所以大家觉得选李恪为接班人更好,是因为李世民曾评价过李恪“英果类我”,也就是说,李恪像他李世民一样英武果敢。因为这一点,李世民打算废了李治,立李恪为太子。但因为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李世民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李恪的生平,其实可以发现,他在当藩王期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作为。反而是因为耽于游猎,不顾及老百姓的庄稼,被罢官。后来虽然李世民派权万纪给他当长史,权万纪相当厉害,他才有所收敛,但这主要是权万纪的功劳。从这些地方,实在看不出来李世民说李恪“英果类我”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世民之所以那么喜欢李恪,大约有两点:一是李世民一向舐犊情深,只要是他的儿子,他就喜欢。儿子犯了错误,往往责怪在别人身上。比如李恪犯了错误,李世民不说李恪不对,说李恪当时的长史柳范不对。二是李恪相对于李承乾、李泰来说,知错能改。

那么,李恪如果真的当了皇帝后,就一定是个好皇帝吗?我看未必。就说他知错能改这一点,也是因为权万纪很严厉,压住了,同时他已经吃过一次亏,害怕李世民再次责罚他,才不敢这样。原先给他当长史的人,也多次劝说过他,但他并不以为然。如果将来他当了皇帝,没有了约束,他还会这样吗?这是值得怀疑的。

(李恪剧照)

李恪一生并没有多么突出,后世却对他充满怀念。

后世对李恪很怀念,至少有两个证明:

一是《新唐书》在写李恪的时候,有意地隐藏李恪所犯的错误。《旧唐书》说李恪当初被罢官,是因为“游猎”。同时因为游猎破坏了老百姓的庄稼,才遭致罢官。但是《新唐书》在写这一段的时候,说的却是李恪和他乳母的儿子玩“博簺”的游戏。“博簺”是什么?《旧唐书》上并没有解释。但仅仅是玩一种游戏而已,其罪错,显然是比游猎破坏庄稼轻了很多。

但实际上,《新唐书》这样记载,不过是有意掩饰李恪的罪错而已。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先生考证,“簺”其实是一种打猎捕兽的设置。那么,李恪实际上也是在“游猎”,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二是南唐为了让国家显得正统,特地在李唐宗室中找了一个人来作为他们的“义祖”。他们找的人,就是曾当过吴王的李恪。要知道,李恪最终是被杀掉了,而南唐还要将他作为“义祖”,显然就是因为怀念,对他的一种认可。

(长孙无忌剧照)

那么,后世为什么这么怀念李恪呢?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除了李世民说他“英果类我”外,还在于他确实死得很惨。

不得不说,李恪最后的遭遇,李世民是要负责任的。当初他决定不选择李承乾和李泰为接班人的时候,就不该冒然选择李治。选择了李治后,又对他不满意,想要选择李恪。而他想换成李恪,不找别人,偏偏找长孙无忌商量。找长孙无忌商量,不是白商量吗?长孙无忌怎么会同时把自己外甥废黜,选一个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当太子?李世民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当时就对长孙无忌说,你一定要坚持不废李治,无非他是你外甥而已。李世民错误就在于,你既然已经认识到这点,你就应该防范,而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可以说,李世民想换李治最后又没换这一点,给了长孙无忌很大的刺激,让他如坐针毡。最后才利用房遗爱造反案,冤枉李恪,造成李恪被冤杀。

也正是因为他被冤杀,大家又都觉得他能力“不错”,所以千百年来,才那么怀念他。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