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国时期,秦国早就想攻占韩国、魏国土地,又怕齐国趁机干涉,被迫推迟了东进的步伐。

后来,齐国的孟尝君出奔魏国,并担任相国,他力主进攻齐国,齐、魏两国因此矛盾不断,相互攻伐。

此时,各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经过一些外交努力后,秦国和齐国又重新交好,这就为秦国东进,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伊阙之战,就是秦国东进的开局之战。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又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主将非他莫属。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地。伊水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河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向北流去,所以称为“伊阙”。

公元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的战略通道,派遣大将白起统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了秦军东进之路,可以说是白起成为战国名将的第一个大胜战。

那么秦国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呢?

  • 秦昭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

同年,秦国军队进入伊阙,也就是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在此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只有10万人而已。

  • 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锋,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而以秦军的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

根据《战国策》的记载:

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秦军以是之故能立功。

也就是说,在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国军队势单力薄,韩军主将暴鸢,总是希望魏国军队,能够替韩国打先锋。

而魏军主将是公孙喜,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他恰恰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怎么样。

但是韩军弩强,而且具有坚甲、美盾、青铜头盔等精良兵器,作战时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他觉得韩军为前锋打头阵比较合适。

白起站在伊阙山上,眺望韩魏两军。正好情报兵带来消息,认为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两军互相推诿扯皮、都想保存实力,谁都不愿率先与秦军开战。

  • 白起据此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各个击破的敌人。

秦将白起采用了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的主力包围于伊阙区域。

白起先设少量疑兵,故意同韩军对阵,摆出要大举进攻韩军的态势,其实所谓的疑兵,就是堆出无数秦军旗帜和飘带而已。

这些东西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的方向。韩国军队不知虚实,全部被秦国疑兵牵制住了。

与此同时,白起抽调自己最精锐的主力部队,绕道迂回于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猛烈攻击。

此时,魏军毫无防备,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伊阙山的狭隘地区成为魏军的死地。

韩军见魏军大败,非常恐惧,且侧翼暴露,遭秦军夹击,最终溃败而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将韩军杀的尸横片野。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韩国安邑以东的广大地区也被秦军占领,安邑就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此战结束后,魏、韩两国被迫割地求和。

韩国精锐部队也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得以向中原地区扩展领土。

伊阙之战,对战国后期的格局影响极大

  •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的门户大开。为秦国的东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也就是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县、孟州等地。

与此同时,秦国还夺取了魏国的轵、河雍、蒲阪、皮氏、河内郡大小城池60余座。彻底扫平了此后秦军东进的障碍。

  • 秦国开始崛起,成为令东方六国恐惧的虎狼之国

伊阙之战,对战国后期的格局影响极大,可以说,战国以后的历史就是秦国不断东进的历史,地处西部的秦国,开始崛起为令东方六国恐惧的虎狼之国。

最佳贡献者
2

整体局势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力开始强大,魏国在和齐赵的连年征战中变弱!(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公元前331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从此秦国由守转攻!

在接来的三十几年中,秦国不仅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土地,还占领了黄河以东大片的韩魏土地。

齐国在邹忌变法后依然雄立在魏国的东方!魏国苦于四战,以战养战的历史一去不回。

赵国的赵武灵王去世,胡服骑射的战力尚存。

秦国在连年的战争中,已经让魏国和韩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就算两国联合对秦国的胜算也是渺茫的!

战场形势分析

1.大局直接影响到战场主帅和士兵的心理!这也是主帅不愿让自己的士兵主动出击的原因。

2.地形上,伊阙的战场十分狭窄,这让总体人数占优的魏韩联军无法发挥人数优势!

3.将领对比,白起统一指挥秦军,人数虽然只有韩魏联军的一半,但秦军的战力已经和“四代乱政”时不可同日而语了!加上白起年轻,魏韩主将应该有轻敌的心里。魏国将领公孙喜,韩国主帅暴鸢,虽然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但指挥权并不统一,这在战场上是致命的。这直接导致白起发动进攻时,魏韩不能联动,仅有的人数优势荡然无存!

4.战争意图。白起第一次作为秦军前线最高指挥。韩魏联军不了解白起战争的意图--歼灭战。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强弱却是白起带领的秦军更强!白起集中兵力先打魏军,魏军猝不及防,直接导致被秦军屠杀!

对格局的影响

这一次战争直接导致魏韩失去战场的有生力量,魏国和韩国彻底成为任由秦国蚕食的鱼肉!战国的形势变成了东齐、西秦两强,魏国韩的衰弱直接把赵国推上了秦国的阵前!赵国的地理位置比魏国稍好,但此时的秦国已经无法阻挡!

尤其是白起的强势崛起,几次大战后赵魏韩的有生力量被消耗殆尽,各国闻风丧胆!

3

公元前293年,秦军主动攻击驻扎在伊阙的韩、魏联军,史称“伊阙之战”。参战的韩魏联军共计二十四万,秦军的人数虽然没有直接的数据,但是根据《战国策》推测应为韩魏联军的一半,因此这是一场数十万人参战的大兵团战役。

伊阙之战的过程

在前298年,秦国在齐、韩、魏三国的联合打击下,导致函谷关失守并且被迫割地求和。为了报复韩魏两国,秦军趁魏襄王和韩襄王相继在前296年去世,两国内部不稳的机会,秦军发去了反击作战。

前295年和前294年,秦军在两年间多次伐韩、伐魏,明眼人都知道秦国这是在报复韩、魏,但是直到前293年,韩魏两国才慢悠悠的组织起来了一支联军联合攻秦。此次攻秦之战由韩国主导,魏国配合作战,双方集结在地势险要的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

韩魏联军虽然已经准备就绪,但是在缺少齐国的情况下,两国对于战胜秦军没有太大的信心,双方主将互相推诿,迟迟没有发兵。

根据《战国策》记载:“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

战局稍纵即逝,本来韩魏联军所拥有的主动权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秦国在得知韩魏伐秦的消息后,迅速的派出白起统领秦军主动发起攻击。

秦军兵贵神速,很快就来到了伊阙战场,鉴于韩魏联军人数虽多但却是貌合神离的情况,白起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秦军先是佯攻韩军,继而以主力袭击魏军,魏军面对秦军的突然袭击,被杀的措手不及率先败退,紧接着势单力孤的韩军也被秦军所击败。秦军此战大获全胜,“斩首韩魏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

伊阙之战的影响:一、秦军此战一举歼灭韩魏二十四万大军,极大的消灭了韩魏的有生力量,并迫使韩国依附于秦,分化了韩魏同盟。二、此战之后的几年时间,秦军大量的占领了韩魏两国的土地,秦国获取了一块东出六国的重要前线基地,为秦国之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

伊阙之战,秦国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呢?让小编为大家梳理下:

战争起因

周赧王二十一年,秦昭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韩国不敌,向魏国求救。魏国当时与韩国是同盟关系,再加上秦国是共同的敌人,于是命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同时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

魏韩两国合计派出了24万人,其中魏国派出了16万人马,由公孙喜带领;韩国则由暴鸢统帅8万人马。

此时的魏韩还不是后期任人宰割的弱国,两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当时面对魏韩的联军,引起了秦国一阵惊慌,毕竟秦国的兵力才13万,导致无人敢为将迎战。

就在秦昭王苦恼该派谁出战的时候,丞相魏冉向昭王推荐了白起,接替向寿出任主将。此时的白起还不是很起眼。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

当时两军在伊阙对峙。然而联军内部却出现了问题。暴鸢认为己方势单力薄,而魏军人多,是绝对的主力,应该作为先锋进攻秦军,而公孙喜则认为韩军虽然人少,但是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再加上精良的装备、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等等,又有天下无敌的劲弩,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双方相互推诿,僵持不下。

此时的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正疑惑魏韩两军为何久久不进攻之时,情报员带来了魏韩两军为了保存实力,互相推诿,都不愿做出头鸟的消息。

眼见魏韩两军主帅貌合神离。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 。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

白起抽调自己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山的狭隘地区仓促应战,阵形来不及统一调度,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迅即惨败。

韩国军队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军心不稳。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这时,韩国军队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未等主帅布置,便立刻遭到秦军左右夹击,一时间,韩国军队溃败而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此战,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同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此战又是如何影响战国后期的格局?

战争影响:白起以少胜多,大败魏韩周联军,使得秦国转危为安,并且获得了大量土地人口,国力大增。韩魏则损失惨重,精锐尽失,韩国更是从此一蹶不振。

伊阙之战的胜利使得秦国从之前被联军欺压的局面中走了出来,并形成了恐怖的战斗力,最重要的是打开了东出函谷关的大门,为之后征战天下创造了条件。

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5

伊阙之战,是秦昭王与武安君白起、丞相魏冉君臣三人通力合作下完成的一次漂亮的军事胜利,为秦帝国统一六国的征程中一起举足轻重的关键性战役,直接影响了六国今后的命运。这里就根据答主之前的历史记忆简单说一说。

1、首先提一下伊阙之战的历史背景:地理上 大家都知道秦帝国于东周初年发迹于西陲,是在于西狄的连年作战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诸侯国,可以说是在战国之中有着比较强烈的好战基因,是在马背上实打实的厮杀出来族人的生存空间。从地缘上说,秦帝国有利有弊:利好在于辟居一隅,且四面都有易守难攻的关隘与大河作为天然的防御堡垒,避免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参考魏国即可知道这种地理优势的好处。弊端也在于辟居一隅,当时之中国要想称王称霸,中原是必争之地。而秦国恰恰离中原较远,且有函谷关与桃林高低以及大河形成的天然隔离带。因此东出争霸往往受阻。历代秦王朝统治者要想东出逐鹿中原,无不将先收复函谷关作为第一要务,有了函谷关就能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而伊阙地理位置恰恰在函谷关东面与周王朝帝都洛阳之间,可以说要想东出争霸,伊阙是必经之地。再来看看时间,伊阙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93年,当时是秦昭王在位,经历了秦孝公、秦惠文王2代的卧薪尝胆与积极变法,当时的战国已然成为秦齐最强的局面。各国之间为了利益与生存也是时战时和。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韩国、魏国局势动荡,秦国趁机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前去助战。在公元前294年,秦国蜀郡发生内乱,秦国大将司马错带兵十万国内平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秦国东部边境空虚,韩魏以为机会来了,就联军抢先发动进攻,发起了这次“伊阙之战”。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害怕韩国被灭后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刀下亡魂,于是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大战一触即发。

2、战争经过:为了进一步巩固战争成果,也为了继续保有东出通道的顺畅,秦国决定迎战。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

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国军队势单力薄,韩军主将暴鸢希望魏国盟军军队打先锋。魏军主将是公孙喜,他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甚强,但是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两军将领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九九,这也为后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至于东周的军队,就当他们是打着旗帜喊喊口号助威就行了,真要上战场估计跑的比谁都快。 白起在观察了魏韩联军的驻军阵势后,分析探子汇报的两军主帅的战略意图后,果断决定避实就虚,各个击破。将秦军战力薄弱的弱点变成一个拳头打出去的力量强点。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白起抽调自己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山的狭隘地区仓促应战,阵形来不及统一调度,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迅即惨败。韩国军队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军心不稳。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这时,韩国军队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未等主帅布置,便立刻遭到秦军左右夹击,一时间,韩国军队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3、战争影响: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同年(公元前293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安邑,是魏国几百年的都城,攻克安邑,意味着魏国彻底断沦落为弱国。

另外,战争过后,韩国倾国兵力几乎全军覆没,魏国、韩国门户大开,再也无力抵挡秦国进攻,此后几年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叶、邓;夺取了魏国的轵、河雍、蒲阪、皮氏、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秦国东出的沿途之地几乎全部成为秦国国土,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伊阙之战,秦军以少胜多,以十万之众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成为秦灭六国战争中,战场上杀人最多的一战,白起“杀神”之名传遍六国,并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人屠”之路。此后山东六国闻白起之名而胆寒心经,小儿不敢夜啼。


最后终结一下就是:白起替秦人实现了“下兵三川,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的梦想,秦人一统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6

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韩国,韩国派使臣向魏国求救,魏王当即发兵救援,东周也派兵加入。

秦昭襄王派白起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只不过秦国兵力却不及韩魏以及东周联军的一半。韩魏联军集结后并没有攻入秦国,而是在韩魏秦交界伊阙城驻守,等待秦军。

伊阙是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为秦国必取之地。而韩魏联军虽人数众多,但是却貌合神离,都准备保存各自实力,不愿与秦军先交战。

白起了解情况之后,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先是设少量疑兵正面牵制韩军,然后派精锐兵力绕后向魏军发起猛攻,魏军始料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纷纷逃散,旋即惨败。韩军得知盟军被击溃,军心不稳,士兵们未战先怯,而韩军侧翼也已经完全暴露在秦军面前。白起集中兵力分正面和侧翼攻击韩军,韩军不敌溃败而逃,白起乘胜追击,全歼韩军,占领伊阙及另外五座城池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秦国东出之路变得平坦,也为秦国以后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