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早就想攻占韩国、魏国土地,又怕齐国趁机干涉,被迫推迟了东进的步伐。
后来,齐国的孟尝君出奔魏国,并担任相国,他力主进攻齐国,齐、魏两国因此矛盾不断,相互攻伐。
此时,各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连横的斗争。经过一些外交努力后,秦国和齐国又重新交好,这就为秦国东进,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伊阙之战,就是秦国东进的开局之战。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又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主将非他莫属。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地。伊水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河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向北流去,所以称为“伊阙”。
公元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的战略通道,派遣大将白起统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了秦军东进之路,可以说是白起成为战国名将的第一个大胜战。
那么秦国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呢?
- 秦昭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
同年,秦国军队进入伊阙,也就是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在此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只有10万人而已。
- 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锋,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而以秦军的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
根据《战国策》的记载:
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利不同,秦军以是之故能立功。
也就是说,在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国军队势单力薄,韩军主将暴鸢,总是希望魏国军队,能够替韩国打先锋。
而魏军主将是公孙喜,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他恰恰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怎么样。
但是韩军弩强,而且具有坚甲、美盾、青铜头盔等精良兵器,作战时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所以他觉得韩军为前锋打头阵比较合适。
白起站在伊阙山上,眺望韩魏两军。正好情报兵带来消息,认为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两军互相推诿扯皮、都想保存实力,谁都不愿率先与秦军开战。
- 白起据此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各个击破的敌人。
秦将白起采用了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的主力包围于伊阙区域。
白起先设少量疑兵,故意同韩军对阵,摆出要大举进攻韩军的态势,其实所谓的疑兵,就是堆出无数秦军旗帜和飘带而已。
这些东西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的方向。韩国军队不知虚实,全部被秦国疑兵牵制住了。
与此同时,白起抽调自己最精锐的主力部队,绕道迂回于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猛烈攻击。
此时,魏军毫无防备,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伊阙山的狭隘地区成为魏军的死地。
韩军见魏军大败,非常恐惧,且侧翼暴露,遭秦军夹击,最终溃败而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将韩军杀的尸横片野。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韩国安邑以东的广大地区也被秦军占领,安邑就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此战结束后,魏、韩两国被迫割地求和。
韩国精锐部队也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得以向中原地区扩展领土。
伊阙之战,对战国后期的格局影响极大
-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的门户大开。为秦国的东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也就是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县、孟州等地。
与此同时,秦国还夺取了魏国的轵、河雍、蒲阪、皮氏、河内郡大小城池60余座。彻底扫平了此后秦军东进的障碍。
- 秦国开始崛起,成为令东方六国恐惧的虎狼之国
伊阙之战,对战国后期的格局影响极大,可以说,战国以后的历史就是秦国不断东进的历史,地处西部的秦国,开始崛起为令东方六国恐惧的虎狼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