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是怎么形成的,绕过去不行吗,为什么

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是怎么形成的,绕过去不行吗,为什么

2020-10-01 03:31阅读(65)

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是怎么形成的,绕过去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打下来?:“必经之地”必然是绕不过去的!能绕过去就不叫“必经”了战略要地通常分为两种,

1

“必经之地”必然是绕不过去的!能绕过去就不叫“必经”了

战略要地通常分为两种,分别是:“关隘要塞”和“城市重镇”。关隘一般是绕不过去的,而城市也是必须要拿下的,咱先说关隘。

关隘基本都是依照地形而修建的,大多数关隘都建在山脉的缺口,或者是河流旁边,据险而守。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于两旁有山脉河流的阻挡,进攻方在没长翅膀的前提下,打不下关隘是过不去的。因此只要守住关隘要塞,就能把敌人挡在外面。(陕西东面的两大关口:函谷关和潼关,这个关隘南边是秦岭,北边则是黄河,想从东面进入关中就必须拿下这两个关隘)(这个角度更容易理解潼关的位置,它介于秦岭和黄河之间,是进入陕西的东大门)

(山海关位置,西北是燕山,东南是渤海,就这一个口可以走)

(山海关远处的燕山)

既然关隘绕不过去,那么那些城市重镇可以绕过去吗?

答案同样是绕不过去。

古代行军打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特别是对于步兵而言,补给线的安全更是至关重要。

在古代,只要占领一个城市便可以控制周围一大片地区,建立稳定的补给点,缩短自己的补给线。并且城市有高大的城墙做保护,若进攻不利也可以入城防守。

不过古代的城墙是非常恐怖的,即便是有火炮,攻打一座防备严密的城市也非常困难。在很多围城战中,面对高大的城墙,进攻方往往束手无策,只得将城市围城铁桶,切断对城内的粮食供给,生生地将守城者饿死。

但如果城内粮食充足,在即便是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守个五六年也是绝对没问题。并且得益于中国的地下水非常浅,内城随便挖口井就能打出水来,因此不用担心饮水问题。(今天复建的大同城墙,大同是明代九边之一,历史上大同城极少被正面攻破过)

如此以来,攻城就是个巨大的麻烦事。可就算再麻烦,这个城你也得打。

但如果你知难而退,选择绕过去,那么不仅意味着你的补给线被拉长,背后还有可能遭到守城敌军的偷袭,那时你就十分被动了。

冷兵器时代打仗都是需要排开阵型的,阵型的正面是一支军队最强大的地方,而阵型的背后则是这支军队最脆弱的软肋。军队如是在行军和打仗时突然遭遇背后袭击,那么极有可能造成阵型崩溃,一旦阵型乱了,人再多都没用。

冷兵器时代可没有移动电台的,底层官兵在混乱之中是没有办法及时接收上峰的命令,军队统帅将失去对全军的控制,如此一来,整支军队的处境就危险了。

即便是你做好了防守,保护好了自己的身后,但漫长的补给线你就绝对看不住了。敌军抢你几次粮车,你就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每次当你反击的时候,人家已经带着粮食回城了。就算带不走,人家给你一把火烧了,你能有啥脾气?所以城市重镇也绕不过去,必须打下来。

但事情无绝对,骑兵部队就可以凭借着高超的机动性绕过某些据点和城市,直插敌人的心脏地带。比如说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在进攻济南不利的情况下,便选择带领骑兵绕过济南,最后成功地攻占南京,这就是骑兵在冷兵器时代的巨大优势,当年蒙古人正是凭借着这一优势横扫亚欧大陆的。(骑兵自身携带的粮食和机动速度都远超步兵,因此可以绕过些据点和关隘,长途奔袭敌人腹地,比如明末八旗就曾五次绕过山海关攻入中原抢掠,但这些行动仅仅限于抢掠,如果想彻底入主中原,攻城还是必须的)

2

所谓的必经之路,一般指的是大路,也就是最利于后勤运输的线路。古代行军打仗,可以参考现代战斗机空战半径的概念。每一架战斗机都有一个战斗半径,超过了半径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则就回不去了。但是若在飞行半径的极限设立一个补给机场,战斗机就可以继续往前行进,直至飞到既定的目标地点。

古代的必经之地,实际上就等同于战斗机的中途补给点。因为大军行动,中间没有补给点是不现实的。


举例来说,先秦时期的函谷关就是军事上的必经之路,关东六国联合伐秦,有四次就是从函谷关攻秦。很多人纳闷,难道六国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第四次合纵伐秦时,联军就没有走函谷关,而是绕过了函谷关这个必经之道,从河东渡过黄河直接攻秦,然而结果照样是惨败。

究其失败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第一是实力有差距,再加上六国之间不团结,被秦军分而击破;第二是绕道河东,会增加很大的后勤负担,得不偿失。权衡利弊后,直取函谷关反而是最优选择。

再比如明末清初的关宁锦防线,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攻击过,但是拿不下来。后来皇太极取道宣府、大同,绕过了关宁锦防线,多次杀入关内烧杀劫掠。然而尽管清军多次绕道入关劫掠,山海关却始终是满洲人誓死要拿下的军事要地。因为不拿下山海关,就意味清军要绕道而行,而绕道是要增加后勤负担的。不适合起倾国之兵出征。

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在汇报剿寇之难时就说过这样的话:一兵日食一升米,而此米非此兵自携,乃有扛夫携之与军俱行,但扛夫亦要日食一升米。这段话说的很直白,假设一千石粮食可吃五天,多走一天就要费二百石粮食。大军行动,多走一天所额外要支出的粮草是很可怕的数字。清军虽然是骑兵,但是骑兵也是需要后援的。绕道宣大固然避过了明军主力,但是后勤相应也增加了。



另外还有两点,地形和敌军守备兵力也是制约进攻方能否绕道的关键因素。

还是拿关宁锦防线举例。明军在这条线路上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如果清军不走辽西走廊,它确实可以取巧入关,抢劫一番后回家过年。但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清军无法消灭布置在辽西走廊上的明军主力,无法对明军形成致命性的打击。战争的核心在人,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且如果不走辽西走廊,清军就只能翻山越岭,走山高水急,穷涧危巉的破路了。反观辽西走廊,这条线路上的开发程度很高,到处都是卫所和军镇,粮草不是问题。而且沿途州县镇城之间的距离不过一日行程,休息也很方便。

总的来说,真实的战争不是玩战争游戏。士兵打仗需要后勤的,需要一个安定的后方提供休息。绕过必经之地不是不可以,但是会增加后勤负担。除非进攻方能够对敌人的首都一击必杀,然后再回头逐一拔掉绕过的敌军据点。但斩首行动的操作难度很大,当年辽军和金军攻宋,沿途的重要城市全部绕过,以骑兵优势一路杀到开封城下,然而拿不下开封,被宋军反包围,最后还是只能灰溜溜的撤军。

记得上中学时,历史老师给我们讲斯大林格勒战役,当时就有不少同学向老师提问,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死攻斯大林格勒?难道不能绕过去吗?然后历史老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有的城市是可以绕过去的,但有的是真不行。现在想想,老师说的有道理。不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德军绕过了斯大林格勒又如何?等着苏军在后方捅菊花?

3

由于地形、地势和地貌造成的战略要点,惯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非但军队绕不过去,其实也不敢绕,因为守军会用火力封锁道路和实施打击。比如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重镇长沙,就卡在华中日军入侵大西南的交通要道上,遏守湘南,屏障广西,卫护贵州和四川。从1939年到1942年间,侵华日军曾经三次试图攻取长沙均未能成功。

(第四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1944年日军发起的“一号作战”,其作战目标除打通纵贯华北、华中到华南的铁路交通线之外,还需要摧毁广西桂林、柳州地区的美军机场群,因为从这两处空军基地起飞的轰炸机不仅随时可以炸毁粤汉铁路,甚至还能攻击驻越南方向的日军。

已经失去空中优势的日军是不能指望轰炸来完成任务的,这样负责湘桂段作战的日寇第11军就必须深入桂北地区,期间有三个城市横亘在必经之路上:长沙、衡阳、全州,尤其是衡阳地处湘桂水陆交通节点,全州乃湘桂交界山地咽喉,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长沙守将第4军张德能)

也就是说,日寇欲入广西,必经全州;欲取全州,必克衡阳;欲过衡阳,必取长沙,因此在这场国军方面称为的“豫湘桂”战役中,湖南战场主要围绕这三个城市进行,故又称“长衡会战”。

1944年6月起,七个师团20余万日军分成左中右三路扑向长沙,左右两翼的第3、第13师团等精锐兵团首先击破了第九战区的外线机动部队,由于薛岳的轻敌和应对失误,他的老把式“天炉战法”就此失效。中路日军这才开始进攻已成孤城的长沙,湘江西岸的日军迂回包抄岳麓山,守城部队张德能第4军仅仅三小时即告崩溃,坚守五年之久的长沙沦陷,张德能中将被电召重庆,军法审判后予以枪决。



(衡阳守将第10军方先觉)


薛岳残部被日军二个师团赶往湘东南,从此这个“老虎仔”一蹶不振,而日军主力则马不停蹄再扑衡阳。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硬茬子,方先觉的第10军火力全开不动如山,日军从二个师团增兵至四个师团,酷暑中整整围攻47日不能得手。但由于国军解围无力,弹尽援绝,8月8日衡阳还是陷于敌手。

方先觉和第10军将士由此给全州的防御争取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四川兼程赶来的中央军第93军进驻全州,工事完备,弹药充足,如果该军能有“泰山军”的意志和决心,死守全州两周以上,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后勤补给较为困难的日军极有可能收兵回撤,放弃进入广西的计划。

(全州守将第93 军陈牧农)


可惜的是,黄埔一期的93军军长陈牧农,坐拥20000多人的美械精锐部队,却远不如三期师弟方先觉硬气,仅接火一天,便炸毁150万发弹药和大批汽油弃城而逃,方先觉和第10军将士的血就这样白白流淌了。冲上阵地的日军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防线和工事都堪称坚固,实在不明白93军为何如此草鸡,甚至一度怀疑国军有什么阴谋诡计,而日本人的迷糊,则是国军抗战的耻辱。

陈牧农中将被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扣押,以擅自逃跑的罪名执行枪决,执行人是桂林警备司令韦云淞。逃跑将军虽然杀了,可是日军也顺利通过湘桂咽喉跟了进来,发起了本来可以避免的“桂柳会战”,陈牧农百死莫赎其罪。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而顶在前面的中央军又非败即逃,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不想牺牲桂军主力,草草安排桂林城防后也撤往贵州。



(桂林警备司令韦云淞)

1944年11月初,横山勇指挥日军用两周时间攻破桂林,守军131师师长阚维雍自杀殉国,同时柳州也被日军攻克,两处空军基地被彻底破坏,日本人几乎全部完成了作战目标。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年有如此战果,简直是奇迹,这也就是国军的“豫湘桂大溃败”。打红了眼的日军一部,甚至通过黔桂边界的要地宜山侵入贵州南部,重庆震动,举国哗然。蒋介石紧急调动八个军从四川南下增援,加之日军也是强弩之末稍稍后退,最终双方对峙于桂北地区。

“豫湘桂大溃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几十万国军精锐连续丢掉三个战略要点,致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的桂柳基地全部丧失,美国人对蒋介石的军事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不仅减少了对重庆政府的军事援助和战略仰赖,同时开始接触苏联政府,希望苏联在打败德国后出兵远东,对后来的政治局势影响颇大。

4

军事上的必经之路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天然的军事要地;第二种就是因为战略规划、战役部署,某地成为必争之地。

1、天然的军事要地

在中国历史上,天然的军事要地并不算多。相对而言太原算一个,在东山、西山之间有东西长约12公里的河谷地带,汾河从中间流过,太原就在此处。

(东西很狭窄的太原)

太原是南北交通要道,得之则可以控制河东,失之则南下北上都失据。金与北宋作战的关键点在于太原;金与蒙古作战的关键点在于太原;明军北伐稳固与否在于取得太原。太原是山西高原的核心点,山西高原是控制华北的基本点。

(靖康太原作战)

相对而言,四川的剑门关、陕西的潼关,也是重要军事要塞,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但基本都是战役级别的影响,上升不到战略层面。

2、战略、战役上的必争之地

战争是动态的,对于指战员而言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许多事都是相对的,必争之地也是相对的。

从战略层面而言,朱棣的战略部署是割据整个北方,赢得谈判价码,那就必须攻下济南,济南自然就是必争之地;如果朱棣的战略调整成了争霸天下,战术执行上长驱直入,沿途就没有必争之地了,南京才是一切。更准确说,南京的建文才是一切。

(靖难之役)

从战役层面而言,辽沈战役中,锦州作战对于国军来说塔山就是必争之地,只有夺取塔山,才能取得战役胜利,所以不惜波次冲锋进攻。

(塔山阻击战)

在战斗层面而言,平型关战役中,对于双方而言控制老爷庙制高点是战局的关键,老爷庙就成了必争之地。

(平型关战役)

战争中这一切都是相对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毛选》中许多文章从辩证角度有很深刻的论述,值得认真学习。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5

干巴巴地进行阐述,可能大家没办法深入体会到。接下来我将用山海关的例子,让各位看官进行更加清楚、直接地了解到,为什么非要打下这些军事上的必经之地。

当年吴三桂的“怒发冲冠为红颜”,为何如此有名?当然有陈圆圆这个美人的元素在,但是更重要的是,吴三桂的这一举动,直接将清军放入了山海关内。骁勇的清军骑兵一过山海关,便入猛虎下山一般,以横扫之势问鼎中原。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清军在此之前,被山海关整整阻挡了二十多年几久。山海关这条完整的防线,牢牢锁住了清军通往中原的大门。通过狭窄的通道配合关塞,山海关让善于野战的八旗清军难以发挥其战力优势、只能望关兴叹!那为什么当年的清军不绕开山海关呢?

实际上,山海关并不是进入中原的唯一途径。比如当年的皇太极便有好几次是从北京密云的长城开始入关的,但是密云山区崎岖的道路,便决定了大规模的军队无法进入,只适合小规模军队的劫掠。


所以山海关在路线距离与安全性方面,是清军的最佳选择。大规模清军从这里进入关内,可以缩短行军路线以及补给线长度。绕开山海关会造成部队脱节和消耗大等诸多问题,不利于清军长期作战。所以山海关对于储备物资有限、需要长期作战的清军来说,是必须攻打下的关口。

所以诸如山海关等必经之路、必经之地,往往并不是不能绕开。而是绕开以后,便会面临着行军时间长、行军消耗大、粮草调动困难等诸多问题。等到真正遇到了以逸待劳的敌方军队,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所谓必经之地,往往是现有兵力机动、后勤保障能力覆盖下的唯一选择。


军队的统帅一般都会选择攻占这些必经之地,以保障粮草的及时补给以及大股军队的快速行军,以保障长期战略的逐步推进乃至于获得最后的胜利。另外万一战败的时候,这些必经之地也能够保障军队较为从容地撤回。

所以说,要想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些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都是不能绕开,必须实打实地打下来。但是这些必经之地,都是在古代兵力机动所诸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如今绝大部分必经之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战略价值。

6

军事上的必经之路或者必经之地有单向的,也有双向的,前者如淮河,中国古代长江以南军事集团进取中原,必须先占领淮河。但若北方军事集团攻取长江以南,却不一定非得渡过淮河不可,入川进而沿江而下也是可以的。中国历史上几次由北向南的统一战争,比如晋灭吴或者北宋灭南唐,都是沿江而下而不是直接南渡。 单向的必经之路主要是由一方在军事地理上的弱点造成的。这种弱点往往源自于一方缺乏对全国全局的掌控能力,偏安一隅,最终在战略上陷入被动,防线四面漏风,最后顾此失彼。而对手却要从容得多。这种必经之路的背后是力量对比和基于对比的战略态势,是战略意义上的。

而双向的必经之路才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战略要地,比如说锦州或者潼关,分别是山海关关内关外以及关中和中原的交通要道。这种必经之地是没办法绕的,和对立双方的力量强弱关系不大,对双方的影响也差不多。任何一方试图绕过去的结果,一定是把军队和后勤在长途跋涉过程中消耗殆尽,仗就不用打了。

当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过去的必经之地,逐渐失去了其军事价值,比如日本在二战后期太平洋战场上进行海上防御作战,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以为美军受制于技术条件,只能一个一个攻打日军占领的岛礁,结果碰上了美军的跳岛战术,跳岛战术并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计算出来的。

7

在古代很多经典战役中都会出现军事要地的争夺,这些军事要地往往是重要城镇或者必经之地。那么古代人为什么一定要攻下这个必经之地呢?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不能绕路经过呢? 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有没有别的路可以绕路呢?回答是,没有!在古代很多情况下,官府没有能力开辟更多的宽敞的大路,而古代大军行进,尤其是辎重部队的行军,对路况的要求在当时来讲是很高的。本来路就不多,达到要求的就更少了。这些无法绕过的路段也往往被防守的一方利用,做成要塞来阻挡进攻的大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在必经之路上你争我抢的现象,所以说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很通俗,就是绕不过去,真的没有其他路。
其实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即使适合大部队行进的只有一条,那么供行人通过的小路总不能只有一条吧?这里面也有很多原因,首先小路就意味着易守难攻,进攻方的兵力优势很难展开。此外,古代城墙都是在城池的四周围绕,也用不到小路,随时可以绕城而过。

包围城池以后问题就来了,是进攻还是围困。按理说城内粮食总是有限的,围上一年半载粮食总有吃完的那一天,这样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城池。但在古代的背景下,这样做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古代城中一定会有粮仓储存粮食不说,要打仗了这些必经之地的军队也会加以准备,这样一来粮食就更多了,水源更不用更担心,水井不是遍地都是吗?

准备充分坚持一两年都不是问题。在看进攻方的麻烦可就大了,由于是进攻方,往往远离根据地,粮食等给养的运输在古代可是个大麻烦,很可能没困死城里的守军,反而城外的粮食供给不上,历史上有很多战役就是如此,所以很多将领才选择把城池打下来。

绕过必经之地直接继续进攻看上去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这样一来就会有一股敌军在己方阵线以内,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兵力对其围困、牵制。不然己方的运输队和后方都很容易受到袭扰。

另外,在自动武器没有发明之前,攻城的伤亡相对较小,和近代展开的阵地战相差不多,这也使得进攻方没有必要绕过必经之路,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角度,直接打了不是更加痛快吗?

所谓必经之路,都是在古代的称谓,在现代这种地方是很难存在的,一方面现代战争更加立体化,空降兵可以空降在任何战略地点,很容易对要塞形成包围。另一方面现代的给养运输能力远高于古代,在古代如果要包围一座城池,可能城外的大军粮草可能要比城内更加紧张,而在现代是完全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综上所述,之所以不选择绕路原因有三,一来进攻代价相对不大,二来围困敌方不利于后续战斗,最后真的有可能没路可绕。

8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因为确实很重要。

来我们先从地缘政治上看看都有哪些军事上的必经之地:东北的锦州,中原的徐州,襄阳,西北的西安,南方的荆州,西南方向的汉中。

常言道:外行看战略,内行看后勤。在战争中后勤补给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纵观人类漫长的多少场胜利都是依靠充足的后勤保障换来的。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从后方到前线往往会有多条补给线路,但是因为有地形这个大BUG,导致不同路线的运输效果不同,为了最快将军事物资运抵前线,统帅会规划出最佳的运输路线,而这些兵家必争之地恰恰是在这些最佳运输路线的之中,绕过这些兵家之地,会增加运输成本,还会增加战争失败的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军事家们首先要攻占这些兵家必经之地,保证自身的后勤补给路线的安全稳定,另外还有就是倘若需要撤退,也有利于部队能够全身而退。,进可攻退可守。反之敌方为了拖垮对方,也会利用各种机会对这种军事重地进行骚扰,渗透,破坏,以达到袭扰敌方后方补给的作用。

除了上面这种进攻性,还有一种防守型,典型代表:北京的居庸关,西安的潼关,太原的雁门关,娘子关。

这些关隘往往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利用险峻的地势,将入侵者拒之门外。可是一旦这些关隘失守,那么关隘之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无险可守,这点在安史之乱显得尤为明显。当安禄山击溃哥舒翰的军队,在攻破潼关之后,由于都是关中平原,一马平川,骑兵就很快打到长安城下,长安也就迅速陷落,而作为进攻方也是相同的道理,啃的下这块硬骨头,之后就是大鱼大肉。

说白了,就是世上本没有必经之地,军队路过的多了就成必经之地。

9



答:当然可以绕过去了,没人说“非要打下来”,只是您自己认为是“非要打下来”而已。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您与人家走象棋,其实是没有必要吃光对方的车马炮卒士象,迫得对方只剩下一个老帅,到时,您再从容捉将,不用说,您肯定是赢的一方了。但是,这种走法,耗时耗力不说,还必须是您的棋艺远远高于对方才能达到啊。

善于走棋的人,可以用长奔偷袭、声东击西等招数三下五下就将死您。

战争也是如此。

军事上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只是大家公认的行军道路,并非绝对。

山海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高不高?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冀辽在此分界,号称“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但是,皇太极入寇关内,多次绕开山海关,改从长城各口入塞,长驱南下,史称“入口之战”。

明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十余万大军以蒙古兵为先导,绕道喀喇沁部落,攻破长城线上的大安口、龙井关,连下滦州、永平、遵化、迁安等城,兵围大明帝都北京,搞得明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动摇不安。

崇祯七年七月,皇太极再次策动入口之战。兵分四路向明朝腹地进攻,以宣府、大同为主要攻击目标,蹂躏逾五旬,杀掠无计其数。

崇祯九年四月,皇太极称帝改元,再发大军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遍蹂畿内,攻略城堡,掠夺人畜十八万。几个月后,才从建昌冷口扬长而去。

崇祯十一年九月,皇太极又发两路大军入关,一入墙子岭,一入青山关,会师通州,于涿州一分为八,沿太行山和运河八路并进,在关内转战五个月,寇掠二千里,攻下七十余州县,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金银百余万两,满载而归。

崇祯十五年,皇太极再派贝勒阿巴泰率领大军分路从墙子岭入,会于蓟州,然后分道,一趋通州,一趋天津,直入山东,连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俘获人口三十六万余,牲畜五十五万头。

……

看到没有?

军事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必经之地”、“必经之路”?

皇太极的兵马不但绕过山海关,绕过所谓的“关宁防线”,还大摇大摆地在大明的腹地横冲直撞,耀武扬威。

那么,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安史之乱”中那种顿兵于坚城之下的“睢阳血战”的战例呢?

他们为什么不绕过去呢?

这就是实力的问题了。

没有绝对的实力,没有皇太极那种来去如风,攻掠无前的八旗铁骑,就不要玩这种刺激的军事行动,搞不好,会因为孤军深入,师老兵疲,后路又断,粮草不济,最终自动告别世界。

说了这么多,有人会说,您说清兵可以绕过山海关,但为什么要等吴三桂献了山海关它才可以定鼎中原?

实际上,多尔衮和洪承畴等人当时听说了李自成攻陷了北京的消息,马上意识到乱中取胜、火中取粟的机来了,他们率满洲、蒙古八旗大部和汉军八旗的全部,及明降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兵马鸣炮出征,最初选择的进关路线就是绕开山海关,西经蓟州、密云等地直扑北京。

只不过,在途中遇上了吴三桂派来的乞降使者,多尔衮改变了主意,这才改道向山海关进发。

一句话,山海关并非阻止清兵入兵的关键。

10

绕开军事上的必经之地,这完全是可以的。

历史上绕开军事上的必经之地,最经典的战例就是东晋末年刘裕灭后秦之战。

刘裕大军在洛阳集结完成之后,开始向西进攻长安,而潼关就是从洛阳进入潼关的必经之地。

历来守长安,必守潼关,而潼关失守,长安也守不住,比如安史叛军攻下潼关之后,唐玄宗也就只有往成都逃难去了。

所以当时的后秦从长安派出重兵驻守潼关,由于潼关易守难攻,刘裕大军一直被阻挡在潼关一线,无法西进。时间一久,粮饷基本上被消耗殆尽。

而刘裕大军的后勤基地,基本上是在江南,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后勤补充。眼看此战就要失败的情况下,刘裕最终决定放弃强攻潼关,分兵绕道奔袭长安。

他先让王镇恶军团绕开潼关,沿渭水西进,王镇恶制造了一种特别的小船,把士兵和划船的人都藏在船底下,外面看起来这个船上没有人,但却可以在水上走。

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船,站在岸上的后秦士兵基本上都被惊呆了。后秦大军站在岸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镇恶的大军西进,一路直奔长安城下。

同时刘裕让另一支部队在沈田子的率领之下,绕道陕东南,出现在长安南方的蓝田。

接着王镇恶和沈田子的两路大军,分别从东面和南面夹击长安,而后秦军队的主力还在潼关,根本无法回援。

最后镇守潼关的后秦主力决定放弃潼关,回援长安,但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走到半路上的时候,长安已经被刘裕的这大军攻陷!

此战东晋大军充分利用了自己熟悉水战,并且有高超的造船技术的技术优势,避开了在潼关和后秦主力死嗑的战法,比后来的安史叛军打得漂亮!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