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金庸老先生在写完《鹿鼎记》后选择了封笔?对此你怎么看?

为什么金庸老先生在写完《鹿鼎记》后选择了封笔?对此你怎么看?

2020-10-01 00:01阅读(64)

为什么金庸老先生在写完《鹿鼎记》后选择了封笔?对此你怎么看?:《鹿鼎记》是最奇特也是最优秀的武侠小说之一。读罢感触良多,在这里,且看“小河读小宝”系列

1

《鹿鼎记》是最奇特也是最优秀的武侠小说之一。读罢感触良多,在这里,且看“小河读小宝”系列之零零一。

说起《鹿鼎记》的作者金庸,很多人都会觉得惋惜,因为金庸老先生在1972年完成《鹿鼎记》以后就封笔了,距今已经有四十多年了。现在老先生还健在,为何封笔,他老人家也曾经给出过解释,他写到后来感到人物情节的重复,本来他力保每部小说人物形象,情节故事尽量不同,写完《鹿鼎记》,他无法保证下部新作能较以前有所突破,而长期以来,读者对于金庸给予厚望,他担心读者失望,倒不如激流勇退。

对于老先生的解释我感觉是很合理的,金庸先生的做法也是极其睿智的,在最巅峰的时期退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日后大家提起金庸的作品,都会竖起大拇指,称道个个精品。


在这里向为我们贡献了那么多优秀作品的金庸老先生致敬,也顺便说说读过他的武侠小说特别是最后一部《鹿鼎记》的感受,也算是为读《鹿鼎记》系列的开篇吧。

金庸先生第一部《书剑恩仇录》,还是颇有之前一般武侠小说的特点,但已经有所突破了。主角陈家洛可能会被很多读者认为是金庸小说最差劲男主角,因为他不仅心胸不够开阔,还把热恋他的天下第一美人,也是金庸笔下最美最接近仙女的香香公主拱手让给了敌人。可是别看陈家洛如此恶劣,如果在把他放在现实生活中,陈家洛却是所有金庸主角中最接近男神的人物:家世显赫,大企业头目,文武全才,相貌堂堂,举止有礼,心存善意,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完美男人。这种男主在不少武侠小说里普遍存在,形象脸谱化,最后金庸安排香香公主身死,可以说是为了力求突破的一点证明。

第二部小说《碧血剑》,人物形象已经开始突破了,主角袁承志外形首先就不怎么漂亮了,虽然聪明却又木讷,虽然老成但能力有所不足。看得出来,金庸先生是在塑造一个尽量不一样的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特别成功,但已经在转变。

等到第三部《射雕英雄传》腾空出世,一个性格坚韧、淳朴忠厚的郭靖,一个机灵古怪、俏皮聪明的黄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武侠形象,而且里面诸多配角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丘处机梅超风裘千仞裘千丈都是各具特色,形象丰满,让人难以忘怀。射雕一出,金庸先生算是奠定了武侠小说宗师的地位。

后面接连《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合称射雕三部曲,也都是各具特色,读起来欲罢不能。而之后又迎来了《天龙八部》的高峰,读之热血澎湃,荡气回肠,大家已经觉得是顶峰了,结果《笑傲江湖》给我们又展示了一个别样的江湖,波谲云诡,勾心斗角,让人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的才思。

在这些大部头作品中间,金庸先生还做了不少尝试,比如类似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写法的《雪山飞狐》,如果第一次读会很有趣。再比如专写人性险恶的《连城诀》,比一般揭露现实的小说还要黑暗。还有《越女剑》,虽是最短篇,但一女扫千军的形象依然惊天地泣鬼神。

当然,金庸先生作品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却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全书基本上是主角从弱到强的成长之路。在这个过程里,写尽了江湖,也写尽了人生。似乎各个形象都尝试了,最终一部不像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出现了。

《鹿鼎记》说他是武侠吧,主角韦小宝最终也只是会个三招两式,而且主体写的也不是他的习武之路,而是做官做人的成长之路。说他不是武侠小说吧,里面又有陈近南、冯锡范、洪安通等诸多高手,各种武功绝学也是层出不穷。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金庸先生会在后面创造《鹿鼎记》这么一部异类的武侠小说呢。也许正如他前面说的,之前的小说把他想展示的武侠形象都写尽了。而且到了后期,他的作品已经不单单满足展示打打杀杀的武侠世界了,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和人性的探索。实际上从《连城诀》《天龙八部》开始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到了《笑傲江湖》里面,这种倾向就更严重,比如写左冷禅,辛辛苦苦经营几十年,最后一招不慎,胜利果实全部被岳不群窃取。比如东方不败武功天下第一,远远高于其他人,最后还是被杀死。武林里面争得是什么,最后还是人心。于是索性就来一部主要刻画人心斗争阴谋诡计的小说《鹿鼎记》,虽然有着武侠的外壳,但是鹿鼎记却更像一部官场现形记和社会现行记,里面的忠义大侠陈近南会被杀,武功最高的洪安通也被杀,反而不学无术,靠着察言观色和钻营拍马的韦小宝活得风流快活,有声有色。当然,作为三观颇正的金庸,他还是给韦小宝留了一个底线,那就是讲义气,有基本的廉耻心。他游走在各个势力之间,始终没有主动出卖过对他有恩的人,已经不容易了。


《鹿鼎记》的推出其实已经算是金庸封笔的预兆了,一个主流写武侠小说,以此闻名的作家不愿再写纯粹的武侠小说了。采用完成一部完全不一样的作品的方式来告别自己的执笔生涯,是不是显得更有意义,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呢。

2

金庸封笔,推测有三个原因。其一,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一部《越女剑》所构建的武侠体系已经健全。从《越女剑》的先秦开始,到“射雕三部曲”的唐宋,经《笑傲江湖》的明朝,再到《鹿鼎记》的清,中国几千年历史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均已有了体现,已经不需要再多拓展。

因为如此,便牵引出第二个原因:金庸希望自己的建立的武侠体系更加健全完善,这个愿望显然是要比多写小说更迫切。金庸已经是中国武侠之冠,再多一部小说不会让他更强大(相反反而有败笔的风险,以及读者审美倾向改变带来的风险),而对过去的小说进行修订,则会延续他的传奇,这就跟王重阳得到《九阴真经》之后将其毁掉一个道理。虽然金庸的修改(比如黑化王语嫣等)等不被每个读者所接受,但金庸对其武侠体系有着自己的追求。

最后一个原因:武侠文学能不能跻身于文学,尚在未定之天。金庸小说,流行是足够流行了,但是不是能隽永,我们这一代人是不知道的,金庸自己也不知道。金庸不缺流量了,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不计其数,这样的作者对时间往往有着更强的野心。金庸为什么那么费心修订老文?或许在未来,金庸会是与能与大仲马同一级别的作家,但应该不是现在。

3

1972年,时年48岁的金庸先生在连载完《鹿鼎记》后,宣布封笔,从此不再涉足武侠小说的创作。有记者采访时问他,小说如此受欢迎,为什么竟不写了?金庸先生的回答是他的小说主要写人性,写人物性格,所写的人物无一重复,但再写下去重复就难免了,所以封笔。

这是急流勇退时的谦辞,不会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可能是金庸先生志不在此,所以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退出了。金庸先生自己说他写武侠小说一是交差,二是好玩。

交差,交的是罗孚、梁羽生的差。1954年,“吴陈比武”轰动一时,白鹤派名师陈克夫和黄埔太极教官吴公仪在澳门新花园进行比武。比武虽然只持续了短短数分钟,但极大催生了华人社会对武侠的热情。香港《新晚报》总编辑罗孚看到这一浪潮,力劝社评委员梁羽生开写武侠小说,梁羽生一开始也是不愿的,觉得大材小用,但广告已经打出去,只好着笔连载《龙虎斗京华》,没想到效果不错,《新晚报》销量节节攀升。

梁羽生写了一年,写不过来,就找来金庸帮忙,才有了1955年连载的《书剑恩仇录》。1959年,从《大公报》出走的金庸和沈宝新合办《明报》。新报纸要打开销路,还要靠武侠小说,所以金庸的连载始终没停。但进入六十年代,成功转型为报人的金庸,工作的重心渐渐向报务和评论倾斜,已没有那么多时间用于武侠小说的创作。进入七十年代,《明报》渐上正轨,金庸就不再创作武侠小说了,专心办报。

其实六十年代,金庸就已经忙不过来,不想被武侠小说牵扯过多精力,恰好宝岛的古龙声名正隆,由倪匡斡旋,古龙在1966年为《明报》连载了一部小说,效果也很好,正是《绝代双骄》。金庸封笔之后,古龙又在1972年开始连载《陆小凤传奇》,接过了武侠创作的薪火。

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金庸先生的创作也是不断寻求突破的,到《鹿鼎记》恐怕已不能算是纯正的武侠了,或者算是社会派武侠?着笔的是流氓小人物,写的却是小人得志的社会和文化,到这里也就写尽了,急流勇退不失为明智选择。

4

早在1972年,新武侠小说宗师之一的金庸,在写完《鹿鼎记》后,就封笔不写武侠小说了,这是为什么呢?

按他自己的说法,自谦江湖人物已写尽风流,不想重复套路化。十五部作品,从清朝到清朝,韦小宝作为社会人物,并不突出武功,已然离侠远去。

当初写武侠不过偏门副业,卢孚梁羽生赶鸭子上架,以维持《明报》的生存,娱乐化的写作。作为文化人,他更看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媒体人责任。

出生海宁查氏名门的他,自幼痴迷读书,对传统文化入迷。曾梦想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品性与学校风气不适,后转行《大公报》编辑。在香港五六十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迷失,以及与祖国的疏离感,以武侠小说这样平民化的作品,宏扬\"侠之大为国为家”的家国情怀。

人说金庸的江湖再远都有宗庙,古龙的庙堂再高也是江湖,点评实在精妙。金庸搁笔前后,古龙等新人新作频出影响日大。古龙的名声鹊起,但他曾在一文中言及,作为武侠小说作家,与当时上流传统观念的文人作家地位相去甚远。

他不无悲伤地回忆:曾经认识一位可心的女孩,对她说自己是个作家。女神听了眉开眼笑,望充满了崇拜之情,但当古龙说自己写的是楚留香,李寻欢、陆小凤风靡一时的武侠人物时,女孩顿失所望的表情,让他的骄傲荡然无存。

李敖王朔等不少人,也指出文学性差,言辞颇为激烈。金庸以无招胜有招,置之不理,除金大侠生性善良温和中庸,他也清醒的认识到了,他们骂的并非全无是处。他内心仰羡的是,胡适式的学者文人,《明报》上市后,更是急流勇退追寻学者生活。

一代武侠宗师远离江湖名利,在学者的路上飞奔。81岁高龄时,背着双肩包的金先生,认真地在剑桥攻读博士,对于昔日作品的粉丝,淡然处之。

书有其命,作家有其运,时代背景不同了,从金梁古温的新派,到后来的超新派,仙侠奇幻,江湖早已脱离了金庸的侠气,成为魔兽世界。虽然如此,多少人还是心有遗憾:倘若金大侠不早早隐退,多写出若干新经典该多好。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读金庸,武侠小说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去,但其一代宗师的经典传奇却影响深远。

而今斯人已逝,想必金庸人皆称其为文化大师,而非武侠宗师,一定得偿封笔四十余载的苦心吧!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边的小鱼??儿,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5

金庸可以说是当年最成功的自媒体人,一手缔造众多经世不衰的经典人物,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可是,在48岁的黄金年龄,便封笔不写了。

金庸的好朋友倪匡是个极为高产的作者,两三天就能写出一篇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停笔的理由是,有一天,坐在家里,面对稿纸,枯坐半个小时,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

于是决定,不写了!

相比于随性的倪匡,持重的金庸当然不会以这样草率的理由结束自己的武侠创作生涯。

而停笔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一念之差这么简单。


以成熟IP带流量,上世纪的自媒体人是如何奋斗的

众所周知的是,金庸早期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只是副业。

他的主业是办报纸。

事实上,他一开始,是一家报社的职员,后来,为了能够发出有态度的声音,他决定辞职,自己办报。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汇,他决心成为一名自媒体人

创办《明报》之后,为了让这份小小的报纸生存下去,已经靠《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写出名堂的金庸,开始在《明报》上连载新小说《神雕侠侣》。在此之前,《射雕英雄传》已经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小说。

在80年代港台武侠剧席卷大陆之前,香港的读者们就已经在郭靖黄蓉的故事中如痴如醉了。

对于一份最开始发行量才三四千份的刊物来说,有郭靖黄蓉这样成熟“IP”带流量,确实不失为一种正确而讨巧的选择。

(郭靖黄蓉,是《明报》创办之初,金庸仰仗的大IP)


至《鹿鼎记》连载结束时的七十年代,《明报》已经完全不需要靠金庸的小说来带流量了。它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足够让金庸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发声而不用担心阅读量或关注度。以社论,这种更为直接的参与社会讨论的方式,才是金庸作为一个文人最初办报的初心。

诚然,从金庸留下的文字来看,他自己的治学严肃深入,但是,正如千百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一样,金庸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入世姿态。

(名门望族出身的金庸,作为读书人有着入世的追求)


金庸对自己的作品是骄傲的

说回到武侠小说。

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拳怕少壮这一理论并不成立。相反,更讲究内功的锻炼。

我们看金庸的文字,也是如此。

相比于古龙之类的天赋型选手,金庸的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显而易见的成长。

从《书剑恩仇录》中对于水浒聚义描写的模仿,到牛家村舞台剧式的人物出场形式,再到天龙八部中的线索人物串联宏大叙事,金庸对于文学技法的探索从未停止。这大概是他区别于普通流行小说作家的第一大特点。

虽然金庸一直笑称自己写小说是副业,且从未对于自己小说能够有多大的历史地位有任何相关说辞,但他其实对于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是非常在意的。

(徐克的《东方不败》将金庸的原作改的面目全非,之后老爷子跟徐克说,朋友还有的做,改编权你就别再想要啦~)

因此,金庸才在封笔之后,又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对自己的小说进行整理、删改。删改小说的时间跨度,甚至比当初连载创作小说的时间还要长。

金庸对于作品的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当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不再需要靠写作小说带来流量,当想尝试的小说技法,想描绘的小说人物均以完成时,金庸的封笔,便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然,金老爷子后来也不是没有过技痒的时候。在我看来,世纪新修版的修改力度之大,不亚于一次再创作。时过境迁,步入暮年的金庸,其想法自然也与中年时期有所不同。

只是,读者们似乎对金庸的修改并不满意。这是与本题无关的话题了,我们以后再说。

6

金庸大侠的小说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在看金庸大侠的小说或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时,武侠情怀种在了无数人心目中,甚至梦想经历一把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生活。

如今大侠离去,我们黯然神伤,从此江湖变得不一样,但他创作的经典还将流传。

金庸大侠创作的小说主要有十五部,其中十四部第一个字连成两句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1972年金庸大侠在写完《鹿鼎记》后宣布不再进行新的武侠小说的创作。有书君认为:??

一、渐臻佳境,急流勇退。

金庸大侠从1955年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连载完《鹿鼎记》,在这个创作的江湖上他已经修练了17年。

金庸大侠曾在接受采访时中谈到他的作品中注重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塑造,所写的十几本作品中,各种人物都写到了,再写下去,可能会和前面的人物性格重复,情节相似,所以不写了。

金庸大侠小说的主要人物,如张无忌、令狐冲、杨过等大侠在小说中被卷入江湖成为大侠,在达到他们的巅峰成就时,在小说结尾时都想要退隐江湖不问世事,并不想在江湖争一席之地。

有书君个人愚见,金庸大侠封笔也是一种志不在此的大侠之风的体现,就如李白的诗句所写“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我们知道不一定是坚持的时间越久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到一定阶段,创作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很难再有突破。

《鹿鼎记》被普遍认为是金庸大侠小说的巅峰之作。所以金庸大侠选择在完成《鹿鼎记》后封笔,是适可而止、急流勇退的智慧,是小说中江湖大侠的心声。

二、传统武侠形象彻底巅覆。

在《鹿鼎记》前一部作品《笑傲江湖》里面,令狐冲是一个一壶酒仗剑走天涯的率真义侠,令狐冲学的绝世武功是独孤九剑,独孤九剑发挥到极致是无招胜有招,这时候的武功已经没有招式,而且武器也不局限于剑。

《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则更进一步,回归到一个几乎没有武功没有侠士精神的市井小人物。

金庸大侠通过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社会现实,对封建社会腐败进行批判。这个时候封笔,是创作回归现实、颠覆传统后的必然选择。??

三、需要呵护的《明报》已成长。

金庸大侠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1955开始写,在《新晚报》上连载。当时报纸原本连载的梁羽生的小说已经连载完了,新小说还没出来,金庸大侠临危受命写《书剑恩仇录》,开始了写武侠小说的征程。

1959年,金庸大侠和别人合伙办《明报》,一开始办报时销量惨淡,需要刊登武侠小说连载增加报纸的销售量。那时金庸大侠需要一边写社评一边写武侠小说。

《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就是在办报艰难时期以连载形式刊登在《明报》上面的。

后来《明报》越办越好,不用依靠金庸大侠写连载来增加报纸的销售量,所以封笔。

也许什么时候开始是一个偶然,什么时候结束是一种选择。

无论是什么原因封笔,金庸大侠已经带给我们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致敬大侠,大侠再见!??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以下几点:

第一,心态变了,不愿意写了。

其实金庸写小说的最初心态,完全和古龙一样。

古龙是靠写小说吃饭,不写就没饭吃。

金庸虽没古龙这么夸张,但也差不多了。

金庸最初在59年创建《明报》,几次面临破产,完全依靠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艰难支持。当时金庸每天晚上熬夜写武侠小说,但销量始终不佳,销最差时只有五六千份。

即便只有五六千份,大部分购买者也是为了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连载。

所以,当时金庸没有办法不写。一旦他停笔,明报就完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和巨大投资就带了水漂。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大家注意,金庸有两部小说《白马啸西风》《鸳鸯刀》写的很烂,完全比不了前面的《神雕》和后面的《倚天》。

为什么会这样?一种说法是金庸为了保持报纸上有连载,只能胡乱写了两部书,以保证报纸的发行量。

但到了鹿鼎记写作的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明报已经大为成功。

到1963年,《明报》已完全摆脱财政窘境,平均日销量是5万份,随后越来越壮大。

金庸已经成为香港有名的富人,还颇有声誉,说通俗点他已经没有必要通过写小说来维持事业。

心态变化了以后,金庸就难以像以往一样写小说了,因为缺乏动力。

所以,封笔也是必然的。

第二,金庸的招数用光了。

大家仔细分析,其实金庸后期的作品,都可以从西方文学小说中找到套路原型,分为很多模式。

大家注意金庸最后几部书,风格完全不同,差别很大,就是不同的套路了。

但到了鹿鼎记时代,金庸自己也说,能用的套路都用完了,没有可用的了。

要重复之前套路,写一些不精彩的文章,金庸自然不愿意的,不像自砸招牌,干脆封笔。

第三,金庸的水平确实有一定下降。

一种说法,最后的的几部书,虽然大部分是金庸写作,但也有金庸定下基调后让写作班子完成。

比如天龙八部的一部分就是倪匡写的。但如果金庸不是去国外访问,提前说明这件事,大家很难看出是倪匡的手笔。

写作这玩意,必须时时刻刻的写,停几个月也不行。

金庸因为成为明报老板,事情太多,恐怕也没有精力每天写作。

久而久之,水平下降厉害。

大家注意,在写鹿鼎记的同时,金庸写了一本越女剑。一般认为,越女剑肯定是金庸亲自写的。

然而,越女剑的水平很低,类似高中生作文。

由此可见,金庸水平有明显下降,恐怕也不能再写了。

第四,金庸的观念变了。

金庸年轻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作家,后来做了小老板也是小角色。

他的作品通常以汉民族正统自居,反抗异族,宣扬宁死不屈的侠客文化。

然而,60年代金庸开始从政,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香港媒体说他是八面玲珑。

这样一来,金庸也变成半个政治家,心态发生很大变化。

大家注意,金庸最后两部作品《笑傲江湖》《鹿鼎记》中,再也没有宣扬以往的东西。

笑傲江湖根本就是政客之间的激烈斗争,目的就是争权夺利。

《鹿鼎记》据说本来是想将韦小宝塑造成大侠,谁知道写着写着,就变成一个同样八面玲珑的小政客。甚至,金庸还对所谓的侠客和反清复明给予讥笑和鄙视。

说通俗点,金庸从政以后认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了。

金庸的桌子上有个座右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样的小说写一两部还可以,写的多了就如同今天宫斗剧一样,会被读者厌恶。

8

金庸说他初写武侠小说,一为交差,二则是因为好玩。1972年,《明报》刊完《鹿鼎记》后他宣布封笔。时年他才48岁,正值写作的“青春”,对金庸突然止住如江河奔涌的创作,许多人不理解。  

 对此,金庸解释说,他写到后来感到人物的重复,情节的重复,读者爱好自己的小说,期望值日高,而他则无法保证每部新作都能较以前有所突破,故急流勇退。   金庸深知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道理。他精通历史,对范蠡、张良等人物十分欣赏,他在读者仍津津有味于他的武侠小说时宣布金盆洗手,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金庸的封笔还有几多原因。武侠小说虽然给他带来无尚的荣誉,但是写小说并非他工作的全部,《明报》创立也是他的一大成功。该报得力于他的小说连载而销量大增,但70年代,竞争加剧,需要他把主要精力放到办报上。同时,修改旧作也极费工夫,由于他的小说均是以平均每天1100字的篇幅在报纸上连载,因而在辑成单本发表时,既需做文字上的润色,也要对前后风格进行统一。此外,还要精心分出章回,拟出标题,有些部分更要进行改写。在写《天龙八部》时,他有事去欧洲,便托倪匡代笔,倪匡是他的知交,以写科幻、推理小说见长,倪匡代写《天龙八部》笔走龙蛇,不仅将阿紫的眼睛写瞎了,更信笔写出一大段离奇的故事。后虽经金庸大力删改,但作品中倪匡风格犹存。如九十多岁的天山童姥竟返老还童成为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师妹李秋水,既不是仙人,也不像“未来人”,何止形同鬼魅,与作品的一贯风格十分不协调。其他如《碧血剑》、《雪山飞狐》、《神雕侠侣》等他在修改时都作了较大的变动,熟悉金庸作品的行家都知道,金庸作品实际上有两个版本,一是最初发表在报上的原始之作,一是经过修订后的本子。我们通常所看的均是修订的本子,广大的“金庸迷”如未读他的原著也是一种遗憾。据说金庸访台湾时,刘兆玄(上官鼎是刘兆玄三兄弟的笔名,刘是主要执者笔)当面向金庸指出,金庸小说“没有改以前的版本较好”,金庸则拿出他的软招回应,他答说,初恋情人总是最令人珍惜,没有改以前的版本好像初恋情人,令大家难忘。

9

金庸在写完《鹿鼎记》后封笔,但应该不是突然封笔,在他完成《鹿鼎记》之时甚至更早的时候,应该就有封笔的想法。

这种想法,甚至在《鹿鼎记》中已经显现出来。


一、被韦小宝推翻的英雄

在《鹿鼎记》之前,金庸的作品英雄辈出,各领风骚。从早期的《越女剑》中,阿青剑术精湛,背负国仇家恨,到《射雕三部曲》中,郭靖,杨过和张无忌,无一不是身怀绝学又忠孝仁义。

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感动了无数华人。

但到了《鹿鼎记》中,主角变成了市井混混韦小宝。

他不仅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还成日里和女人厮混在一起。他甚至没有太多的家国概念的束缚,行事完全一句私交来决定。

他帮天地会不是真想反清复明,不过是敬佩师傅陈近南的为人。后来帮着清政府打台湾,又是看在康熙的面子上。

为了塑造新的人物,也为了反映金庸心境的巨大变化,他用《鹿鼎记》推翻了多年来营造的武侠世界,再写下去,还能是什么呢?

而在一次采访中,金庸坦言:我觉得已经写不出新东西来了,不想重复我的作品,不想写了。

为什么写不出来呢?其中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身价大涨后,创作的激情渐渐被凡事所累。

既然创作不出更好的,不如停笔,这是聪明人的选择,也是负责的态度。


二、金庸生活的变化

《鹿鼎记》的创作时间是在1969—1972年之间,这个时间金庸的《明报》的成果正在节节攀升,它被誉为香港的《泰晤士报》。

事实上,这不是金庸参与的第一份报纸。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究立德、立功、立言。

而金庸恰巧出在一个“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家庭,深厚的家族底蕴造就了金庸超强的人脉关系和忧国忧民的壮志。

下边这张图可以简单感受一下金庸的家族:

而早在1942年,新中国还没正式成立之时,他便进入了《东南日报》工作。

办报,始终是他向社会发声的途径。

小说写得再好,终究不如在现实中酣畅淋漓地表达能满足一个读书人对世间的所见所思。

因此,为了在《大公报》工作,金庸来到了香港。

在香港,金庸认识了梁羽生,他们一起创刊了《明报》。

可1960年代的香港,街道上充斥着小市民,大家过得浑浑噩噩。

而武侠小说中的“爽”正好满足了民众的需求,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时石破天惊,人手一册,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气势。

为了《明报》的销量,金庸在报纸上发着一篇又一篇的连载武侠小说。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可金庸想要的,不止是这些。

1962年,《明报》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因着“难民潮”的报道,《明报》一改报格,从一份侧重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的“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为读书人、知识分子接受的报章。

金庸长舒一口气。

之后,《明报》越来越走向殿堂,而金庸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停笔。


作者:新浮世绘会员未央

10

中国的士人活在人世间,讲究四不朽: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身,其下立言。

立德者处于金字塔顶端,可谓寥寥数人,如孔子,如孟子,如朱熹,如王阳明,如关公。他们被称为圣人。金庸当然到不了这一档。

立功者很多,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李广李靖徐达常遇春,等等。金庸也到不了这一档。

立身者也很多,比如颜回,比如柳下惠,比如海瑞,等等,金庸也到不了这一档。

最后是立言,写几本书,写几首诗,写几篇文章,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流传后世。这种人最多,司马迁,陶渊明,李杜白,苏东坡,施耐庵,曹雪芹等等,恒河沙数,金庸就在这一档。

金庸先生的遗言是,希望二百年后,还有人看我的小说。这是一个立言者对自己一生最大的期望。

金庸先生从1955年开始写武侠,时年恰好三十出头(金庸先生生于1924年)。孔子说,三十而立。这里的立,说的是立志,并非立德立功立身立言。除非机缘巧合,正常来说一个人三十岁正是立志奋斗的年龄。1972年封笔,正好差两岁五十。孔子说,五十知天命。何谓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就能知道自己此生成就的天花板在哪里。金庸先生十七年内写了十五本书,基本上每年一本。封笔之后的无数年月,他把十五本书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删正,力求其纯,其精,其博,其深。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金庸先生批阅何止十载,增删何止五次。八十高龄都在出新版,可谓“顾影汲汲,犹嫌不足。”虽然读者最认可的还是三联版,但是不能就此否定金庸先生对自己认为的不足之修正。

所以金庸先生对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谓所谋者大。书不在多而在于精。能把写好的这几本书精益求精,流传后世,足矣。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和删除。)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