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请问怎样理解“韬光养晦”的深层内涵?

请问怎样理解“韬光养晦”的深层内涵?

2020-09-30 15:02阅读(63)

请问怎样理解“韬光养晦”的深层内涵?:韬光养晦在某些时候只是软弱可欺的托词。假设越王勾践没有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么他伏低吴王的一切所为,诸如卧

1

韬光养晦在某些时候只是软弱可欺的托词。

假设越王勾践没有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么他伏低吴王的一切所为,诸如卧薪尝胆,不是软弱无能又是什么?

所以,判别是不是韬光养晦要看它最终是否击败对手而成功上位,这之前自诩的韬光养晦是做不得数的,意志不能视同为结果。

韬光养晦、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诸如此类的表述,都属于阴谋,黑暗色彩浓郁。现代世界一切都越来越透明,科技进步了,你最隐秘的动作也有卫星的监视,你的意图、动机对方很清楚,再说什么韬光养晦多少有些自欺的意味。据理力争,共同遵守规则,一切平等,大家共赢,这才是一起玩耍的前提。

2

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时候就低调一些,多充实一下自己吧。德不配位是蛮痛苦的一个事情

3

汪精卫大汉奸还说过曲线救国呢,再冠冕堂皇的话,也改变不了软弱无能,叛国卖国行径,在今天依然有警示作用

4

有时候成了一些人的遮休布。

5

“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而“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整个成语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作为一个成语,“韬光养晦”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晚清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遁迹澳门写了《盛世危言》。他在其中的自序中写道:“自顾年老长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其表达了隐藏锋芒,不使外露。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内在的修养。

由于种种原因,韬光养晦在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完全褒义的词语。但在古代,韬光养晦是一个中性词,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方面,从个人而言,韬光养晦是一种对自己的完善与反省;

另一方面,从国家、民族而言,韬光养晦也包含了一种消极的因素,即它是不作为的,甘当强者的孙子的。

6

韬光养晦本是阴谋,不得明示,是胸怀大志且装出一付无所作为,胆小怕事的样子,目的是蒙蔽敌人,使敌人放松警惕,以图突然发力,彻底击败对手。如果说把\"韬光养晦”公开讲,嚷嚷的满世界人都知道,这就不能叫韬光养晦了,成了不作为者的一种借口。

7

韬光养晦是文字游戏,不切实际,实际是看行动,看政策。文字游戏人人会,但要带头身教恐怕难上加难,只有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能做到,还有周总理.朱总司令等等。

8

韬光养晦跟曲线救国差不多,成功了就是韬光养晦,失败了就投降派,自然成了汉奸。

9

韬光养晦的深层次内涵?与其说是老谋深算,忍辱负重。倒不如说胆小如鼠贪生怕死,毫无勇气没有魄力没有斗志。

10

虚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