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说一说土尔扈特部的源流以及它为何要西迁至俄罗斯境内。

土尔扈特部本是我国西北部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其他三部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其中和硕特部是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儿的后裔,而准噶尔和杜尔伯特部是元臣孛罕后裔,而本文所讲的土尔扈特部则是元臣翁罕后裔。

《皇朝藩部要略·卷九·厄鲁特要略一》:厄鲁特旧分四部,曰和硕特,姓博尔济吉特,为元太祖哈布图哈萨尔裔,曰准噶尔,曰杜尔伯特,姓绰罗斯,为元臣孛罕裔,曰土尔扈特,为元臣翁罕裔。


起初,土尔扈特部与其他三部都驻牧在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之南,后来厄鲁特部之一的准噶尔部日渐强大,谋求盟主的地位,等到巴图尔珲台吉(噶尔丹之父)上任后,准噶尔部实力又一次扩展,“据伊犁,兼胁旁部,与喀尔喀邻,势俱张甚”,在此时土尔扈特部显然也是准噶尔部吞并的目标之一,当时的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不甘心屈服于准噶尔部,遂决定率部落五万余账,二十万余人离开原驻牧地塔尔巴哈台,向西南迁徙,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伏尔加河下游驻牧。

《回疆通志·土尔扈特传》:准噶尔稍强,有巴图尔珲台吉者,游牧阿尔台,侮诸卫拉特,和鄂尔勒克恶之,挈族走俄罗斯,屯牧额济尔河,倚腾吉思巨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土尔扈特部远走伏尔加河,但是却依然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故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成为了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根本原因。

如在顺治十二年(1655),和鄂尔勒克的长子书库尔岱青派遣使者锡喇布鄂尔布向清朝“奉表贡”。顺治十四年(1657),土尔扈特部的罗卜藏诺颜和他的儿子多尔济,派遣使者沙克锡布特等人“贡驼马二百余,复携马千,乞市归化城”,清政府同意进行马匹贸易。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后,土尔扈特汗阿玉奇派诺颜和硕齐等随策妄阿拉布坦的使者一起“入贡庆捷”

康熙五十一年(1712),在贡路被策妄阿拉布坦断绝的情况下,阿玉奇汗派使者萨木坦等假道俄罗斯,表贡方物,康熙皇帝派内阁侍读图里琛回访,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到达了土尔扈特部,受到了热情接待,在宴会中阿玉奇汗公开表示“我虽外夷,然冠服与中国同。俄罗斯乃嗜欲不同、言语不通之国也”,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接待了土尔扈特汗敦罗布拉什的使者吹札布,吹札布不仅控诉了土尔扈特部饱受沙俄压榨之苦,而且还表示“俄罗斯因谓为其属,然附之,非降之也,非大皇帝有命,安肯自为人臣仆”。由此可见土尔扈特部虽然远离故土,但是始终有浓郁的故土之思,就是这故土之思也为东迁埋下了伏笔。





其次、在土尔扈特部迁入伏尔加河下游后,沙皇俄国也是在扩张期,土尔扈特部也成为了沙俄征服目标之一,沙俄自阿玉奇汗死后,对土尔扈特部的控制从政治、经济、宗教等步步加紧。等到阿玉奇的曾孙渥巴锡继任汗位后,沙俄的高压政策变本加厉,在沙俄与邻国瑞典、土耳其的争霸战争中,向土尔扈特部进行无休止的征兵,造成了土尔扈特部动荡不安,有灭族之忧,这也是他们重返故地的现实因素。

《圣武记·乾隆新疆后事记》:康熙中,俄罗斯之察罕汗曾征土尔扈特兵攻西费雅国,土尔扈特兵不习战,多受创。至是,叩肯汗攻图理雅国,复征之,土尔扈特兵屡衄,死伤万计,正当王师定伊犁之后。

《回疆通志·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以俄罗斯征调师旅不息,近且征其子入质,而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合族台吉密谋,挈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地,以息焉。



而当时在清朝攻灭准噶尔汗国后,原准噶尔汗国的逃人舍楞(也属土尔扈特部,但是此部依附准部,准部灭亡后,逃亡至渥巴锡处,是为新土尔扈特)极言在准噶尔汗国灭亡后伊犁空虚,可以占据,我判断渥巴锡在沙俄的压迫和对降人带来的信息综合考量下,做出了东迁的决定。

在东迁过程中,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十六万部众,击败了沙俄追军,打破了哈萨克人的堵截,前后历时八个月,只剩下七万余人到达伊犁。

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首领、部众进行妥善安置,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分土尔扈特部为新旧两部分,各设札萨克,旧土尔扈特部由渥巴锡统领,分十旗,归伊犁将军统辖;新土尔扈特由舍楞统领,分两旗,为定边左副将军统辖。对其部众,清政府也尽力接济,采取“口给衣食,人授以衣”的原则,发银二十万,购买大量的牲畜、棉布、茶叶、米麦、毡庐等生活用品,加以赈济。

所以,土尔扈特部的东归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故土之思,又有沙俄压迫等现实因素,总而言之土尔扈特部东归他们的英雄举动值得赞扬,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史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引用文献:《回疆通志》、《皇朝藩部要略》、《清史稿》、《清史列传》、《圣武记》

最佳贡献者
2

土尔扈特人东归是历史上的大事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土尔扈特人”是什么人?

自古以来,北方草原上出现过许多政权。元朝时称为斡亦剌,明朝时称为瓦剌,他们自称为卫拉特,其中最大的四部是: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本来四部中实力最强的是和硕特,因为其首领出自蒙古黄金家族,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但后来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异军突起,打败并吞并了和硕特,对杜尔伯特及也虎视眈眈。

杜尔伯特很早就与努尔哈赤结盟,跟随满清入关征伐明朝,和满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靠山。

而土尔扈特面对准噶尔部的威胁,于1628年选择了跑路,同行的还有部分不愿归顺清朝或准噶尔部的杜尔伯特部以及和硕特部牧民。这一跑,就直接跑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也就是沙俄的地盘。

土尔扈特人为什么要东归?

1、思念故土

土尔扈特部自古就生息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的森林、草原上,对故土始终心怀思念。虽然西迁了,却一直没和清朝断了联系,想尽办法关注着故土的信息,建立土尔扈特汗国之后专门遣使向清朝政府上表进贡,表达臣服之意。

康熙五十一年(即1712年),康熙派出使团查访土尔扈特部,两年之后才找到了,但当时土尔扈特部心存疑虑,思念是思念,并不敢回去。

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当时的土尔扈特汗敦罗布喇什派出使者吹扎布,历时三年到达北京,向乾隆帝进献贡品。

2、遭受沙俄的压迫奴役

初到伏尔加河下游时,土尔扈特人过了几年好日子。但没多久沙俄就开始扩张版图,土尔扈特汗国不得不附庸于强大的沙俄,深受压迫奴役,人们生活困苦。

沙俄还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经贸特权,又对土尔扈特部强行征兵,造成部族人口大减。

但这还不是最让土尔扈特人反感的,最令他们反感的是沙俄的宗教渗入。草原各部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可以说信仰是刻在他们骨子里面的,不动他们信仰,一切好谈,一旦动了信仰那就免谈。

欧洲各国都讲究政教合一,沙俄也不例外。眼看这么一支强大力量就在卧榻之侧,怎能安眠?

虽说土尔扈特汗国已表示服从,但沙皇还是不放心,想从思想上控制他们。于是派出传教士进行文化渗透,强迫土尔扈特人改信东正教,彻底激怒了土尔扈特内部当权者。

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同样附庸沙俄的哥萨克盖特曼国被沙皇废除了,土尔扈特人不免兔死狐悲,担心某天也被撤消汗国成为沙俄的一部分。

土尔扈特当年西迁就是不想被吞并,现在再次面临吞并之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故乡,当年能为了部族西迁,现在也能为了部族回去。

3、准噶尔部已经被清朝打败

土尔扈特认为自己在故土最大的敌人是准噶尔部,而现在准噶尔部早已被清廷剿灭,在异国又受人欺负,之前和清廷的数次联络中,清廷都表示他们要是能回去,一定不会亏待,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去呢?

东归之路并不容易

1771年,长期积累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在渥巴锡汗的带领下,土尔扈特人和沙俄撕破脸皮,大打一仗后撤离伏尔加河,开始东归。

此时的沙皇是女皇叶卡捷琳娜,闻知此事大吃一惊,赶紧派大军来拦截,但没拦住,大部分土尔扈特人还是撤出了沙俄的范围。

为什么说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一部分土尔扈特人留在了伏尔加河西岸,当时河面没有封冻,东岸的人撤离时无法把消息及时传递给他们,等大家发现对岸同胞已回家的时候,赶紧收拾行装,但来不及了,沙俄大军已经把他们包围了,一围就是十几年。

根据苏联史料的记载,留下的“有4700帐,其中杜尔伯特部落10000多人,土尔扈特部落8000多人,和硕特部落3000多人”,俄国人称他们为卡尔梅克人,至今还留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

。。。。。。总觉得渥巴锡汗不厚道,就这么把西岸同胞给留下了,他们也想回去呀,后来偷偷跑了2000多人。

土尔扈特的东归之路并不容易,一路上条件艰苦缺衣少食,还要抵抗追来的沙俄军队,又遇到突发式降温,造成很大的人口损失。出发时有17万人,到达新疆伊犁时只有4万3千人了,但不管怎样,总算是回来了!

清政府给予了他们很好的安置,乾隆还多次接见渥巴锡汗。

另外,土尔扈特人不是小绵羊,向来以彪悍著称。回程途中经过哈萨克汗国,狠狠洗劫了一番,把黄金家族的后裔打得哇哇叫。

【结语】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震动了当时的世界,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举世闻名的民族大迁徙的奇迹!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3

土尔扈特部原属漠西蒙古,明末时期,受到准噶尔部的欺凌,他们于1628年向西迁徙,来到当时尚未被沙俄控制的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建立起新的汗国,开始新的游牧生活。

在以后的14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祖国政府的关系。清朝建立之后,他们多次纳贡,向康熙皇帝表达对祖国的向往,康熙帝也派官员进行抚慰。

到了18世纪60年代,由于数次沙土战争(沙俄与土耳其),沙俄强行向土尔扈特部征兵,大量青壮年战死,战争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 受到沙俄的残酷奴役压迫。沙俄还要求他们改信东正教,对于一直信奉藏传佛教地土尔扈特人来说,精神上绝对接受不了。沙俄还企图诱迫他们脱离中国,归顺沙俄,但他们一直进行英勇的反抗,始终没有屈服。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1年1月4日),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召集所有族人举行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秘密东归,返回中国,然后开始踏上返回祖国的艰难历程。当时统治沙俄的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她认为,让整个土尔扈特部从她的眼鼻子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于是派出哥萨克骑兵部队进行围追堵截,经过多次激烈战斗,经过8个月长途跋涉之后,他们终于在伊犁河畔与清朝派来迎接的军队相遇。此时,出发时的17万人仅剩下7万人,他们的回归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回归后的土尔扈特部受到清朝政府的热情欢迎和妥善安排,重新开始了安稳的游牧生活。

由于东归消息泄露,致使伏尔加河西岸的土尔扈特人未能一起东归,他们滞留在了沙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了现在俄罗斯的一个少数民族,即卡尔梅克人。

4

回答者;赵培文,北华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土尔扈特部族为蒙古人的一支,由于和准格尔部交恶,因此举族迁往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一带,而此地沙皇俄国当时并未染指。为何迁至此地后土尔扈特部族后来要再次离开?进入十七世纪后,沙皇俄国开始进入领土扩张时期,势力开始进入伏尔加河地区,而此地在当时属于蒙古族的控制,有意思的是除土尔扈特部族信奉藏传佛教外,其余部族基本都是信奉伊斯兰教,因此沙俄势力在进入此地区后,土尔扈特也有意或无意的帮助俄国人对付这些部族。

也正是在帮助沙俄对付那些部族的过程中,使沙俄认识到土尔扈特部族的骁勇善战,因此在之后,沙俄经常要求土尔扈特人出兵帮助其扩充领土,而也正是土尔扈特人的骁勇善战为其东归清朝埋下的伏笔。十七世纪后,沙俄开始与奥斯曼土耳其争霸,在此过程中不断征调土尔扈特部人参战,大批族人的无辜战死开始让土尔扈特人有了东归清朝的年头,而在此期间,沙俄开始强迫土尔扈特部族改变其藏传佛教信仰要求其信奉东正教,同时沙俄也开始向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一带大量移民,不断的移民必然会造成水草数量的减少,因此土尔扈特部的领地不断被沙俄缩小。信仰、战争、经济等一系列的因素,迫使土尔扈特人无法忍受沙俄的压迫。

最终于1771年土尔扈特人开始东归,三万多户族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开始返回故乡,在沙俄的层层阻击之下,三万多户只有一半的人到达了故乡。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土尔扈特人的归乡之情也被大清朝皇帝看在眼里,部族从上到下收到了清朝的热情对待,为了纪念土尔扈特人远归的伟大壮举,乾隆帝特意用满文、汉文、蒙文、藏文撰写《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以此纪念土尔扈特人的伟大壮举。同时以渥巴锡所率部为旧土尔扈特部,以舍棱部为新土尔扈特部,并将土尔扈特部安置于新疆。

参考文献:

1.[清] 《清史稿》

2.[清] 《皇朝藩部要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5

“土尔扈特东归”在曾经的历史课本上看到过,现在我们来看看“土尔扈特人”的由来和他为什么要东归。

土尔扈特人的由来。

土尔扈特人是蒙古族的一支,他们的先祖是元朝时期被称为“也可汗”的翁汗,曾协助成吉思汗收服蒙古各族,在当时他们是蒙古各部中地位最高的部族之一。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居住在塔尔巴哈台(也就是现在的新疆的塔城)。到了明末该地气候变得寒冷,游牧民族生存最需要的草原面积大大缩水,这直接威胁了他们的生存;而当时土尔扈特周边的准噶尔部一心想要吞并他们,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这样的双重威胁之下,土尔扈特人开始了西迁之路,从塔尔巴哈台转移到了伏尔加河畔。这里没有敌对势力,气候温暖,简直就是他们的天堂,很快部族就发展壮大,并建立起了自己的汗国。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原因。

  • 沙俄帝国控制土尔扈特部。

土尔扈特在西迁伏尔加河流域时,这个地方并不是沙俄帝国的势力范围,所以在落脚之后能够很快地发展起来。但是之后沙俄帝国对外扩张的魔爪伸向了里海,将土尔扈特的栖息地收入囊中,使他们成为沙俄的附庸。

起初,沙俄只是向土尔扈特部领地内安置部分的移民,虽然自己的领地被动地缩小了,但起码能够维持族人的生存,所以也并未采取反抗措施;到了彼得大帝掌权后,疯狂地发动对外战争,意图控制波罗的海,不断地在国内征兵,而土尔扈特部就是征兵的重点对象;1761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妄图彻底控制土尔扈特部,于是将其内部的王公议会收归沙俄政府管理,这样可汗就成为了空架子。

  • 东归是大部分族人的愿望。

东归刚开始是由部族的几个首领秘密决定的,这个决定的公开与否他们还很是迟疑:万一部族中有不同意或者沙俄的奸细,那么几个人的下场肯定不会好过;不公开的话族人又怎么知道这个消息呢?

就在左右为难之际,汗王渥巴锡坚定了东归的信念,在1770年把消息传给部族每家每户,同意东归的大家相互扶持,不同意的就留在当地,结果获得了大部分族人的支持。

人心所向之下,土尔扈特部踏上了东归的道路。

1771年1月5日,也就是清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的三万多户族人一起向东进发,越过了草原、峡谷和荒漠,击退了包抄的沙俄部队,终于到达了伊犁将军府

沙俄不断地派使臣同清政府接触,要求将土尔扈特部遣送回去,不然就要对清朝宣战。乾隆勃然大怒,严词拒绝了这一无礼要求,并将使臣赶出了国境。

"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乾隆回复沙俄使臣

之后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在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受到了高规格的接见。时隔150年,土尔扈特人又回到了他们的故乡,并在此繁衍生息。

6

导读:首先呢,土尔扈特部本来就属于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如果不是准格尔部妄图一统蒙古各部,不服从可能就会被消灭的话,土尔扈特才不会西迁伏尔加河下游呢。所以说土尔扈特部本来也没想走,被逼走的。

清朝初年,卫拉特蒙古(瓦剌)分为四大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土尔扈特西迁的起因:

如果没有准噶尔的异军突起,可能土尔扈特部还不会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也不会离开其他几部血脉相连的亲戚。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准噶尔部落的强大发生了变化。强大后的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开始对其他几部进行侵扰和压榨。原游牧于雅尔地区的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不满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的所作所为,也许看够了准噶尔的脸色,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总计25万族人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这片水草丰美的无人草原,开始定居游牧繁衍生息建设家园,周边的邻居部落称呼他们为卡尔梅克(就是流浪者的意思)。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辛勤的土尔扈特部在异国他乡历尽艰辛才不断壮大,并依此为基业建立起游牧的土尔扈特汗国。土尔扈特虽然身处他乡,可对故乡的念念不忘使得他们从来没有断绝同祖国政府的联系。

在土尔扈特汗国在伏尔加河下游繁衍生息的时候,准噶尔部在首领葛尔丹的领导下,不断并吞不服从管理的蒙古各部建立起雄踞西部的准噶尔汗国,并妄图恢复大元帝国的无上疆域。几代人的打生打死,清朝的几代帝王的心心念念的西疆,多少财富的对抗消耗,多少兵马钱粮的不断投入终于在将近百年的绞杀下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重新把新疆纳入祖国的版图。


土尔扈特东归祖国的背景分析:

准噶尔汗国的灭亡了,土尔扈特被逼出走的石头被搬开了。可是真正促使土尔扈特部考虑回归家园的原因还是因为沙俄。刚刚定居在伏尔加河下游游牧的时候,此地是无主草原,土尔扈特部还算过了几天清净的日子。可是永远吃不饱的沙俄渐渐的盯上了这块已经建设完成肥美的草原。沙俄对土尔扈特逐渐的蚕食、挑衅、强制入籍甚至不断抽调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为沙俄的扩张远征做兵员。沙俄对土地的贪婪众所周知,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土地。沙俄抽调土尔扈特人参加军队扩张,一方面削弱土尔扈特的实力(青壮年不足你怎么增长力);另一方面弥补沙俄疯狂扩张所造成的不足的兵力。到俄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时候,沙俄对土尔扈特的压榨达到了顶峰:不断抽调土尔扈特的青壮年参军扩张,在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征战中充当炮灰。仅仅十年时光,土尔扈特阵亡子弟就超过8万多人,这真是敲骨吸髓啊。不仅如此,沙俄还强迫土尔扈特摒弃传统信仰的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改信仰沙俄国教东正教,这让土尔扈特感到了亡国灭种的锥心之痛。

土尔扈特部历史时刻的决定: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普通人,当我们在内心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想到的就是温暖的家。那里是一个大树的怀抱可以遮风挡雨;那是一个橱窗中透出温暖灯光的地方;那是一个从发自内心渴望游子回乡的地方。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土尔扈特部一致决定---“不论如何,我们都要回家,回家。”

土尔扈特艰苦卓绝的万里归途过程:

从土尔扈特人西迁开始计算,到大清乾隆三十六年腊月,已经过去了将近150年。在今天24万土尔扈特人就要起程回家了。因为东归的消息走漏,不得不仓促提前起程。可刚刚开始就给了这群游子一个万分痛苦的打击,十冬腊月的天气,伏尔加河居然没有封冻,河流西岸的7万部族成员无法按照计划顺利渡河。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消息已经走漏,沙俄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拖的时间越长越危险,可能再也无法回家),东岸的17万族人只能和西岸同胞洒泪分别,开启了东归路程。(备注:留在西岸的土尔扈特余部由于沙俄的及时拦截留在了伏尔加河,到今天发展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依然信仰藏传佛教,是俄罗斯众多联邦中唯一信仰佛教的共和国)。

将近17万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扶老携幼踏上布满积雪茫茫万里的归途。这个消息令叶卡特琳娜二世大为震怒,小小部族居然敢逃离,这个口子一开,其他被征服的部族是否会效仿?沙俄本着杀一儆百的心理对踏上归途土尔扈特部进行暗无天日的血腥绞杀。渥巴锡把部族成员进行战斗编制,勇士在外,老弱妇孺在内;以死中求活的拼命的架势向东冲锋,首领渥巴锡率领卫队亲自断后。恶劣的天气和沙俄骑兵的围追堵截就让这个部族付出了数万人的代价。阵亡的战士,冻死的老弱妇孺,累累的尸骨铺满了回家的路。直到夏天,东归的部族都没有穿过哈萨克草原。战斗、疾病不断吞噬着弱小部族的生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少沙俄军队的拦截,土尔扈特回家的脚步依然无比坚定。在归途中由于惨烈厮杀和疾病引起的人口减员也曾经引起部族成员思想上的动荡,但是土尔扈特及时统一了思想,无论如何都要回归家乡。

终于,经历长途跋涉,粮食已尽、身心疲劳,士气不振的的土尔扈特余部在公历7月到达祖辈故地-魂牵梦绕的伊犁河,和前来迎接的清军胜利会师。渥巴锡等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接待,拨出白银、牛羊、布匹粮食等等安置他们在祖先的故地伊犁河流域。渥巴锡受封为卓里克图汗。乾隆皇帝写下了诗句称赞曰:

至此,万里的归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东归的17万部族成员仅仅剩下不到七万人,三分之二的成员倒在了回家的路上。有人说土尔扈特的回归是18世纪最伟大的长征,我们发自肺腑的认为这是正确的评价。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基石之一。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烦劳斧正。

7

这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穿越时空隧道,定格在古老的草原,成吉思汗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感染着每一位草原男儿,土尔扈特族作为大汗的护卫,犹如护主的雄鹰一般盘旋在蒙古的天空。

往事越百年,朝代更迭,龙脉轮换,朱元璋驱走蒙元,建功立业。曾经效忠大汗的土尔扈特族继承了成吉思汗的野性,多次大举进攻明朝,土木堡之变后,土尔扈特族被明朝英雄于谦击败,元气大伤。

自此,土尔扈特族逐渐走入衰败,将部落迁徙至新疆。 清兵入关导致天下大乱,数年后明朝灭亡.

康熙年间,蒙古卫拉特准格尔部强势崛起,准格尔汗王葛尔丹将野心瞄准了蒙古草原,古老的土尔扈特族在准格尔部的压迫之下,逼不得已向西方迁徙,直至伏尔加河岸。

伏尔加河岸物产丰富,水草肥美,在湛蓝的天空与辽阔的山川河流之间,土尔扈特部在那里养马放羊,过着安逸和睦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尔扈特部渐渐走向兴起,并建立了属于土尔扈特部人民的国家——土尔扈特汗国。

不过好景不长,土尔扈特汗国的崛起惊动了强大的沙皇俄国,被成吉思汗支配的噩梦再次回荡在沙皇俄国的黑夜。

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极为忌惮土尔扈特汗国逐渐强大的国力, 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而沙俄的最初目标,便是消灭或控制土尔扈特汗国。

沙俄的手段极为高明,1761年,沙俄通过收买土尔扈特汗国中的重臣和权力阶层来削弱渥巴锡汗王的统治地位,同时分化土尔扈特汗国的内部团结。

当土尔扈特汗国的政治环境混乱不堪之时,沙俄又暗中致使哥萨克人大举进攻土尔扈特汗国, 当土尔扈特汗国被沙俄控制之后,沙俄为了防止汗土尔扈特再次崛起,大肆征用土尔扈特族的青壮年加入沙皇军队,再将他们送到土耳其战场当敢死队,数以万计的土尔扈特男儿惨烈的死在战场上。

整整二十年,土尔扈特族人从强盛时期的四五十万人削弱至不到二十万人,然而沙俄与土耳其的战争扔在继续,土尔扈特族男儿永远无法逃脱成为“炮灰”的命运。1770年,不堪压迫的土尔扈特族毅然决定东归,1771年,汗王渥巴锡集结三万户部众约十八万人向伏尔加河岸行告别礼,随后部落开始迁移,走向充满艰难的东归之旅。

沙俄得知土尔扈特部开始东归之后大为震怒,邪恶的沙俄派出一批又一批的哥萨克骑兵阻止土尔扈特人东归,忍无可忍的土尔扈特人毅然反抗,与哈萨克骑兵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虽然土尔扈特人以绝对的人数优势获得了胜利,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导致土尔扈特人失去了大量的部众,土尔扈特人回到祖国时,曾经的十八万部众仅剩不到三四万人。

当乾隆皇帝得知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后,派出数十万清兵接待并保护土尔扈特人回国,与此同时,乾隆皇帝展开外教手段向沙俄施压,沙俄忌惮清朝的实力,不敢再骚扰土尔扈特人。

当时乾隆真的很硬气,面对沙俄的威胁,他这样回复道:

"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

其实这就是一个大国的风范和气度。

因为接纳土尔扈特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站在乾隆的角度考虑,不仅会和当时蒸蒸日上的沙俄帝国交恶;他更无法分得清楚土尔扈特是敌是有,会不会引狼入室。但是,咱们还是接纳了他们。

(当然,乾隆也有着担心,当时的大军并不仅仅是抵御沙俄,更有着监视防范的意味在里面。但这也是人之常情,万一又是一个准葛尔呢?)

自此,土尔扈特族圆满的完成了东归之旅,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一壮丽而激荡人心的民族华章。

至于后面的遭遇,那都是后话了,不利于团结早就不多说了,乾隆这个大猪蹄子的黑历史

8

土尔扈特部族东归的历史比较复杂,壮举却影响深远。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不计后果,不畏艰险,不远万里冒死东归呢?

现在分析来看,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原因,

原来土尔扈特汗国与沙俄帝国是平等关系,后来逐渐演变成附属关系,沙皇对土尔扈特汗国强行移植沙俄的议会制,改组固尔扎,妄图架空汗王权力,另外还强行实施质子制度,洗脑汗王后代,控制汗王行动。

二,军事原因,

土尔扈特汗国本来是独立的,汗国也有自己的军队,但沙俄政府却对其强行征兵,派往欧洲尤其是土耳其战场长年征战。征战将士十之七八死于战场,使得土尔扈特部族的青壮年锐减。

三,宗教原因,

土尔扈特部族本来信奉的是藏传佛教,沙俄政府却强行让他们改信西方的东正教。引起广大民众强烈不满。

四,经济原因,

一方面强行增加土尔扈特部族牧民的税赋,另一方面唆使哥萨克骑兵不断进扰土尔扈特部族的草原牧场,强行开垦土地,挤压放牧空间。

另外沙皇还使用一些不齿手段,如安排密探,监控汗王和大臣言行,采取谋杀等等。

9

我们现在扒开所谓“东归英雄”伪装,看看他们是什么货色?

蒙古统治伏尔加河流域后,像南宋被蒙古灭亡后汉人沦为奴隶一样,当地各民族也沦为蒙古奴隶。由于野蛮、凶残、血腥统治,蒙古统治者变成了当地各民族的公敌,在各民族联合反抗下,蒙古人逐步由统治者沦为被统治者,进而沦为清算和复仇对象,甚至有的蒙古人被作为奴隶卖到了北非和欧洲。就这样,蒙古人在当地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实在混不下去了,多次祈求中国收容他们。清政府考虑到以蒙制汉的需要,决定把部分无路可逃的蒙古人安置在了准格尔被灭后留下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这就是蒙古人自吹自擂的”东归英雄”。

10

1.想弄清土尔扈特为什么东归先要搞清他们为什么西迁:因为他们被同族的准噶尔部逼迫,不得不出走……所以西域本来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出走是不情愿的

2.后来清朝灭了土尔扈特部,按以往的套路,清朝来了没多久就会走——因为西域太远长久驻扎耗费太大

3.土尔扈特部的确产生了危机,因为俄国扩张到他们牧地了,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了,压榨自然是少不了……但是对土尔扈特上层有更大的危机,俄国在部落里扶持亲俄派,而且传播东正教打击喇嘛教,还想架空传统贵族,将部落打散重新编制……老贵族和宗教领袖自然不愿意

4.清朝被百年来和准噶尔部的战争搅得无比心烦,决定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于是将准噶尔部彻底灭族,而且打算不计代价的常驻新疆——这样才能防止新的游牧民族再次凭借北疆大草原崛起,防止类似准噶尔引发的无休止的战争

5.但是土尔扈特不可能知道清朝上层的决策,于是不计代价的上路返回祖居之地

6.沿途被哥萨克和哈萨克狙杀损失惨重,到了边境发现了更悲剧的事情……清兵没有走,而且不打算走了……哈萨克堵在了后面准备随时来个致命一击

7.权衡利弊,向清朝称臣,并且诉说思乡之情,清朝比较讨厌俄国人,而且前期杀戮太重,此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仁德,也就做了顺水人情,而且经年累月的战争新疆人口损失惨重,的确需要大量人口,特别是忠诚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因为虽然是你祖居地,早被人占了,而且当时不让你进你又能奈何?所以多少是欠清朝一个人情的,只能忠心耿耿

所以一段佳话就诞生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