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清易鼎之际明王朝人口在一亿左右(明末人口峰值赵文林、谢淑君认为1626年约为1亿人;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为峰值,实际人口在1.3亿到1.5亿之间;葛剑雄推测1655年明清之际人口约为1.2亿。),而顺治五年满洲、蒙古、汉军、台汉人、满洲蒙古包衣汉人共三十四万六千九百三十一丁。(满清人丁参考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为查报顺康年间八旗男丁数目事本)

为什么包括蒙古、汉军旗在内只有三十四万人丁的满洲能够入主中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不断加重社会矛盾

明朝享国276年,到了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庞大的宗室和士绅阶级等特权阶级大量持有国家土地,客观上也削弱了国家税源和财力。

比如嘉靖三十二年 “天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各处禄半,凡八百五十三万石,视输京师之处,不啻倍之。”以全国同期的田赋收入2,850,595石计,其禄米一项,竟占37.33%。在某些省份,其收支逆差更为悬殊。如山西一省存留米麦152万石,而宗室禄米312万石,就是说除去押解京师等地后赔上了山西一年的存留米麦还不足以偿付封在山西的宗室禄米。

而截至到明朝灭亡,明宗室数量已经达到三十万人。(竟然和女真入关人丁只相差四万)

本来就日益减少的国家财务又碰上了连年天灾,亡国之相已现。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汉南续郡志》节选)

二、民心已失而又内斗不断,导致明朝政府军投降成风

因为明末经济濒于破产,导致官兵欠饷严重,加上满洲八旗局部军事优势和优厚的劝降政策,大批原明军投降清军,并成为清初定鼎天下的重要力量。

比如传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后来被封平西王,还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三顺王”。这些人就是宣传旗帜,告诉明军只要你投降跟我打天下日后裂土封疆又如何?一边是日薄西山的工资都发不出的不景气公司,一边是入伙就有机会当合伙人拿股份的瞪羚企业。你要大头兵怎么选?

三、明末政治内斗,南明互争正统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而他的儿子也没有逃出北京。帝国统治者和继承人都身故的情况下,明王朝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王朝其实已经灭亡了。

南明虽然还有半壁江山,但是合法继承权的争夺上从没有停过,先是“福潞之争”再有隆武殉国之后永历帝和绍武帝因为各有法理依据导致各不相让,甚至兵戎相见。这让本来就糜烂的局势更加不堪,没有办法划江而治开启一个南北时代。

说一千道一万确实是大明江山气数已尽了吧。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吧,像历史题材是我的强项,对历史我也深有研究。

首先明朝内部贪污腐败。官僚和奸商欺压老百姓,大部分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而明朝朝廷呢,却要征收三边的粮响,税收加了好几十倍。

这么多的钱是拿来干什么呢?是拿来与满清蒙古人干仗用的,把普通老百姓家里的钱都收缴光了,农民只好卖地卖房一无所有,老百姓没有吃没有穿只好起来造反,越多的人投奔李自成。朝廷调集军队来讨伐李自成,与李自成打仗,整个中原大地打成一锅粥。

老百姓是生灵涂炭,生不如死。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循环。为了剿灭农民叛乱,国家只好增加军队来镇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起义,但是军队要粮响要吃饭,国家就越来越给老百姓增加税收,老百姓就越活不下去,造反就越多。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就是造反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军队也越来越多,军队没有粮响就变成土匪抢劫老百姓的财产。后来明朝的军队就和土匪一样的了,分不清谁是官,分不清匪谁。

在这种一盘散沙的情况下,满清政府10余万军队就打进了关内。为了统治1亿人口的明朝,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首先是永不加税,把税收固定下来。取消了好多的客捐杂税,老百姓的生活一下就好了,都支持的满清政府了。

然后满清政府收编明朝的军队作为正规化管理,给钱给粮。军队不依靠抢劫老百姓的财产作为自己的生活来源,这样的军队与居民关系就好了,军队就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所以满清政府才会得到明朝内地所有官员老百姓的拥护,会得到明朝原有军队的拥护,稳定了整个的社会秩序,这样满清政府依靠明朝的原有军队,迅速的统一的全国。

满清政府的腐化腐败,那是在后期,前期的政策还真是可以的,鼓励工商业,鼓励生产粮食。整个清朝前期,国力强盛,社会稳定。

3

因为口头爱国者太多

4

家国天下的原因,天下是老朱家的。谁主政老子都是种地,现在种地也吃不上饭了,搞不好换换人主还能吃上饭。爱咋咋地!贫困农民没几个识字的,那些个大道理也不理解。现实是老子吃不成饭了,都快饿死了,还管谁坐天下?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样的现象在日本人打进来的时候,普通贫穷农民也是这样的想法。这些人还以为又要改朝换代呢!

其实是社会制度造成的。土地让大地主都兼并了,好的土地都是大地主的,有些大地主有上万顷的土地,算成现在得有两万亩地。贫穷农民除了皇粮国税外,还得把大部分收成拿来交地主的租子。丰收年还能吃上饭,欠年就得饿死。

谁能给我饭吃就行,管他谁主天下呢?

5

国家大本身并没有什么用。明末摊上个崇祯是悲剧,本身有想法,够勤劳,可是能力不足,还喜欢疑神疑鬼,明末并不是没有强悍的文臣武将,都被崇祯亲手干掉了,剩下一群只求自保的。所以国家大,人口多是优势,但是需要一个强力政府来发挥出来,不然就会和明末一样内乱不断

6

因为明朝气数已尽,王朝周期律。

7

一亿人并不等同于一亿的战斗人口。

中国是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农民的前身是游牧群落,单获得土地资源成为农民,侵袭性就丧失。

农耕是游牧的进化,是进步的表现,弱化的是战斗性,强化的是建设性,如果政治上不进步,去构建保护体系,那么这种进步是及其脆弱的,任何一个战斗性强的力量都可以摧毁这个社会体系。

安居乐业需要更强大的武备保障。

但没有政治保障的武备,一旦政治昏聩,再庞大的农民数量都是枉然,农民反而成为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最大的受害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