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女性是从北宋开始裹脚的,兴起于南宋,兴盛于明清。北宋程朱理学兴起,开始对女子的要求越来越多:处女情结、小脚美丽、大家闺秀等等都是北宋开始。北宋是一个文风兴盛武功孱弱的朝代,它的很多传统给女性带来沉重的灾害,可比同时期的欧洲猎女巫行动。

一、缠足的原因

1、古代不分男女,都认为小足为美。传说大禹之妻涂山氏为狐狸清,小足精美;又云妲已由狐狸精变化而来,足小精美。因此古代男性喜欢小足,小足女子对男子更有性吸引力。

2、恋足癖好。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缠足的女子由于行走不便,可以锻炼阴道周围的肌肉,进而防止阴道松驰,使女子的阴道一直有处女般的紧度。也就是说古代女子缠足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男子的性欲。古人又有多有恋足之癖好,就好比今天的人喜欢大长腿一样。

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发表,裹脚的最高目的就为了满足性欲。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玩弄方法达48种之多,包括:闻、吸、舔、咬、搔、捏及推等。在中国古代,脚为女人除了阴部及乳房外,第三"性器官"。在明代小说《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坟时破土的锹锄"之说法,甚至乎,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内涵。

3、防止女性逃跑。女子缠足后,走路十分的不便,因此干不得重力活,也不能长途行走,只能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经济上也无法独立。女性无法干活,又不能快速行走,经济上完全依赖男子,最终就把女子禁固在家里了。

4、统治者的思想控制及士大夫的病态审美。统治者对臣民的服饰体态都有要求,臣民要满足统治者的标准,比如清朝就要求男子留辫子,北宋就要求女子要缠足。而古代的读书人几于病态的审美也促进了缠足的发展。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男子爱小足,女子就缠足。

缠足,是一种摧残女子脚掌正常发育的行为。缠足的女子要从幼年开始裹束自己的脚,慢慢地拗折足部骨骼,使之畸形。缠足后的一双小脚,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种种不便,而且在整个裹脚过程中,妇女要承受极大的伤残痛苦。清代开始禁止缠足,但是收效甚微;民国开始全面禁止女子缠足,慢慢地缠足这一陋习在我国消失。

最佳贡献者
2

起源于何时,这个大概已经无从考证了。有的说是五代时期,也就是那个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奴。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做皇上就是很不称职了。基本兴盛起来应该算是从宋朝时期吧,文人比较多喜欢出怪,搞了个存天理灭人欲。严重压制人们思想,同时妇女的地位也是急剧下降。在之前像唐朝或者其他朝代女士还是比较开放的,死了丈夫也可以再嫁的。后来就要搞什么守寡立什么贞洁牌坊。可以肯定的是隋朝应该没搞这一套,不然人家花木兰怎么代夫从军呢?

现代学者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 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但清以前的出土女尸尚未发现有缠足者,可见在当时缠足也并不十分普遍。清代的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不缠足者也不在少数。清朝其实顺治和康熙都希望废除裹足的这种不良的嗜好,但是这个风气太盛,废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废止应该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吧,在之前虽然有不同程度上的成果,但是依然还是有这种习俗存在的。一般一些老人可能80岁以上的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

这个东西是一种变态的不好的这种嗜好,这个风气也是给社会广大妇女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3

缠足俗称“裹小脚”,是封建社会残害妇女的一种病态型恶俗,强烈摧残了古代妇女的精神和身体,是封建社会一个典型的糟粕。

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至今谈起都令人望而生畏的恶俗。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作为一个配角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取悦男性,而裹小脚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追溯历史,中国妇女开始裹小脚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

我们都很清楚,南唐的后主李煜根本不善于治国,也不喜欢治国,他最感兴趣的事就是风花雪月和酒池肉林。久而久之,一般的消遣方式和娱乐项目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开始去关注女人的走路姿势。

受此影响,社会上开始推崇“女子以柔为美”之风,尤其是“我见犹怜”的姿态美。于是,女人裹小脚的风气开始传播并且蔓延开来,一步步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为了打造出“三寸金莲”的效果,女子在少年时期就得含泪裹足。因为,年龄越小裹足相对越容易,所受的疼痛也越小。如果年龄变大后再裹,不仅足骨成型疼痛加倍,而且再也不能达到“三寸金莲”的效果。

在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裹足的风气日盛。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和“守内虚外”的朝代,作为统治阶级的士大夫阶层特别喜欢附庸风雅,喜欢舞文弄墨,他们承继了五代时期的陋习,那就是喜欢妇女的小脚。

最开始裹足的妇女不是民间女子,而是皇室和皇宫内的女子。据《宋史·五行志》记载:

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

对此,不仅上层统治者极力推荐,就连很多的文人墨客也是趋之若鹜,比如苏轼、辛弃疾等人都曾写下过赞美之言。据《菩萨蛮·咏足》记载: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

以上,就是苏轼这位大文豪的作品,所谓的“莲上承步”和“罗袜凌波”,都是对于小脚女子形象生动的描写。

而伴随着汉族妇女裹小脚的逐渐兴起,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也竞相模仿,比如蒙古族、鲜卑族、朝鲜族的女子也被迫开始裹足。只是,少数民族裹足的程度没有汉族那么夸张和普遍。

到了明朝时期,妇女裹足现象达到了最鼎盛时期,朱元璋在洪武十六年就颁布了《衮冕制度》,其中明确规定:

命妇复杂繁盛冠饰和缠足。

随着崇祯自缢和满人入关,汉族的最后一个封建政权宣告终结。满人入主中原后,开始推行自己民族的一系列统治,比如“剃发令”、“禁裹足”等。

在顺治时期,禁止妇女裹足的政令推行了一段时间。不过,由于这种流毒已经流传了数百年,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定,满人认为裹足现象并不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也就逐渐对此放松了管控。

就这样,裹足现象在默许纵容下一直持续到了清朝的灭亡。

在辛亥革命后,随着三民主义的兴起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正式下令废除了中国妇女的裹足制度。至此,这一封建陋习才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4

妇女缠足作为一种陋习,在我国大约存在了近千年的历史。纤纤金莲,伴随着亿万妇女的血泪,虽已成为历史,但这一颓风败俗,使一代代妇女人为致残,其时间之久,地域之广,遗害之大,乃至移风易俗之难,实为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特殊社会现象。

妇女缠足这一陋习,究竟始于何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主要有几种说法。

1、妇女缠足始于南朝者

这种说法主要根据《南史》载齐东昏侯为潘贵妃“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 认为此乃缠足之滥觞。但是据《宋书·五行志一》载:“昔初作履者,妇人圆头,男子方头。圆者顺从之义,所以别男女也。晋太康初,妇人皆履方头。此去其圆从,与男无别也。”这一记载,成为反唐以前缠足说者的重要证据。还有人对鞋之演变作了考证:“履也,展也,易也,屐也,四者小异而大同,古男子妇人共之,盖其形制不甚悬绝,自唐宋五代缠足,遂专以弓鞋属之妇人,而履、展、屐皆归之男子 …… 秦汉六朝语利履、玉屐、鸾靴、金华、远游、花文、重台诸制、并男子同, 无一及于弓纤者, 当时妇人足可概见,虽凤头、牡丹等号,类今女子所为,然率是履上加以文绣、花鸟, 作此名耳。”以此可证六朝妇女是无缠足之习的。

2、唐代说的争论

认为唐代已有缠足之习者,主要根据是杜牧诗:“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 又大历中夏侯审《咏被中睡鞋》诗:“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沉醉也摩挲。”认为此可为唐人缠足之证。对此,很多人又举出大量唐代诗文言足履者,以说明唐代妇女无缠足之习。也有人从唐代画像上作考察,如明代沈德符虽主张妇女缠足始于唐中叶,但他根据所见唐代画像证以唐代前期是绝无缠足之习的:“余向年观唐文皇长孙后绣履图,则与男子无异,友人陈眉公、姚叔祥,俱有说为证明。又见则天后画像,可见唐初大抵俱然。”

3、五代说

持缠足始于五代说者主要依据《道山新闻》和《墨庄漫录》二书所记。《道山新闻》载南唐李后主宫缤,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令官娘以帛绕脚。纤小屈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四旋有凌云之体态。唐编诗:“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很多人认为, 此乃缠足之滥觞,“由是后人皆效之,以纤小为妙,以此知札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同意这种观点的人较多,虽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但大多数人认为,缠足之始,最迟是不晚于五代的。

有此可以得知,不知缠足起于何时,但不迟于五代,且成俗于南宋。

本回答参考李凤飞、幕鸿昌的《中国妇女缠足与反缠足的历史考察》,图片来源于网上。

5


据说,中国第一个裹脚的女子,是南唐时期李后主李煜的嫔妃。裹脚是嫔妃自愿,还是李煜的命令,无从得知。

但宋代之前,并没有其他女子裹脚的记载。 宋朝初年,裹脚之风起,但当时裹脚的女子,就如同今天做隆胸整形的女子一样,万中无一。

在《爱情保卫战》中,一位母亲带着做隆胸手术的女儿来求助,这位母亲甚至请来了女儿的前男友。 在母亲、前男友和涂磊等人劝说下,她依然坚持己见,说隆胸手术给自己带来了美丽和自信,自己现在还是那家整形中心的形象代言人。

可以想象,宋朝初年女子裹脚,就如同今天女子隆胸一样:一是只有极少数人。二是遭到父母,丈夫,亲戚的反对。原因很简单:一可以追究美,但不应残害自己的身体。二违背圣人孔子的教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唐宋时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同时使女性比较自由。正因为有足够的自由,女子们才可以不听父母规劝,违背圣人之言,无视儒家思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而去追求美丽。

至南宋时期,裹脚逐渐普及。世人对于裹脚与不裹脚,都没有歧视,一视同仁。 到了明清时期,裹脚的女子就如同今天韩国的隆胸整形一样,十分普及。哪个女子不缠脚,马大脚、李大脚、王大脚的绰号就会传遍十里八村,人人皆知。

我们在对比一下东西方裹脚与割礼的陋俗: 西方的割礼,源自《圣经》的教义,足以说明西方文化以神为尊,摧残人性。 而中国数百年来的裹脚习俗,则完全违背了圣人之言,背弃了儒家思想。更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和先进。

让我们谨记圣人之言,珍爱身体和生命。反对妇女缠足和整形的陋俗。

6

这个题勾起了我对女性裹足的深恶痛绝。

小时候的印象里,我奶奶就是小脚,走路都很不方便。在家行走很费劲,还需要家里人的搀扶或是背着才能挪动。每次奶奶洗脚,看到那双小脚,我都觉得很疼。

以小脚为美的审美有可考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

虽说一开始发展是为了自己美的审美需求,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变态的呢?

我认为是南宋后期!

在宋朝之前,缠足都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

宋朝之时,士大夫地位大幅提高,武将被打压。

这一时期的女性地位急速下降。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大概是老生常淡罢?

当一个国家文武地位如此不均,三纲五常之流被重视程度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大的多。

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文人群聚,诗会酒宴……三寸金莲这个审美几乎是迅速的被社会统一接受。

后果可想而知。

这个时候的缠足其实已经不是女性为了博出位自行决定的事了,而是她父亲、丈夫甚至于母亲的要求了吧!

同时,文人地位的飞速提升导致民众对上层社会的追逐,中层阶级甚至极少数下层阶级都会跟随。

非常可怕的风潮就此开始翻涌……

7

缠足是中国妇女所特有的,其是对中国妇女的一种摧残,裹成后可能会享受来自各方的赞美,而裹的过程中无一日不领略着钻心的疼痛。

这是中国妇女的屈辱史,更是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被男人充当玩物的实证。

有关资料显示,北宋以前还没有缠足的踪迹。而在北宋的时候已有部分贵族妇女开始缠足。有人认为我国妇女缠足起源于南唐后主李煜时期,但只能根据坊间流传及野史推断,并不能提供确凿的证据。

但北宋诗人苏轼曾有诗可证,北宋宫廷妇女已有将帛缠脚、舞于莲台。而且青楼女子也开始仿效这种行为。但这种行为并不伤筋害骨,只是简单的缠绕而已。

可当这种缠绕的做法传至青楼等场所时,负责人为更大程度的讨取男人的欢心,对其进行了改造与发展。

他们为了挣更多的钱,不惜损害幼女的身体,在用帛缠脚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强行把女孩的趾骨窝折,像掌心弯曲,然后用布缠绕数十层,使其定型。

这期间,被裹着脚的女孩寸步难行,每日都遭受折磨,可他们眼里只有钱,全然不顾别人的痛苦。没想到的是,这一方法果然能赢得男人们的青睐。

三寸金莲由此产生,慢慢的发展成为了社会普遍的风气。甚至形成了女孩子若是没有一对好脚,就嫁不出去了的观点。于是,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强行裹脚,这种爱变成了残忍地伤害。

到了南宋的时候,缠足已经成为了流行趋势。元代,贵族妇女和青楼、教坊的妇女都缠足,而民间妇女缠足尚不多见。

贵族妇女和青楼女子她们相较于民间女子而言,生活的比较轻松,尤其是贵族妇女,就算脚疼得走不动了,依然不会饿死。

民间的就不一样了,这样就少了一个劳动力,整日在家闲着,也没人伺候。

明代缠足之风风靡,连市井的女子也争相缠足,好像缠足就是一夜之间就能好的一样。

清朝是满族人掌权,她们并没有对小脚的特殊癖好。满清政府是反对缠足的,但这禁令并没刹住汉族女子的裹脚气焰,就连入了关的满族妇女也开始偷偷的缠足了。

自缠足兴起,除了部分农村地区的妇女因劳动的需要不缠足外,全国各地都缠足。

晚清时期,在陕西、山西等地,还有一年一度的“赛脚会”,到了这一天,要参赛的妇女只需坐在自家门口,把脚露出来即可。

到了这一天,观看的人会很多,走在街上,只能依着人群向前走,不能后退的。

至于为什么要缠足,公认的说法有二。一是为了审美的需要,而是为了约束女性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变态的审美,实在是无法搞清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