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古人要造那么多的汉字而有的汉字却用不上呢?

为什么古人要造那么多的汉字而有的汉字却用不上呢?

2020-09-29 11:01阅读(63)

为什么古人要造那么多的汉字而有的汉字却用不上呢?:古人造字,是用来解决当时的问题。当时造这么多字最关键一点是不是事物太多了,而是根本没有统一的制式规范

1

古人造字,是用来解决当时的问题。当时造这么多字最关键一点是不是事物太多了,而是根本没有统一的制式规范,所以只要造出来了就拿出去用最终形成了许多的死文字。


我们这里所说的“死文字”其根本上是因为原来他是活的,而后因为事物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所以才死掉了。

但是不管如何我们依旧能够阅读的通绝大多数的文字,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用现代人的知识依旧可以理解古人之所想,因为我们同文同种。

当然文字并不是一个时期出现的,他是有先后顺序的。出现的时间越晚的,越接近于文言词汇中的本义。而有些文字在使用过程中自然被淘汰,或者被更简化的字形所替代这就是文字生命的周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早在西周时期,汉字就被作为“六艺”之一,列为宫廷初级教育的必修科目。秦始皇统一中国,将“书同文”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

正因到了秦代我们实现了对于文字的统一规范,后世子孙才能在规范之下进行渐进式的修改,让文字成为活的文学。


当有一天我们发现某些词语已经无法使用了,那么说明这个字的本义所代表的物件或者事物已经消失。而这个字可能会改与了新的定义让他重生,这就是后来人要做的事情了。

2

为什么古人要造那么多的汉字而有的汉字却用不上呢?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比如,小说之中所说的常说的那些乐器名字“缶”,如果不读古代诗文,几乎遇不到这个字,因为现代根本没有机会遇到这种乐器。但是这个字在古代就是一个普通的乐器名字,完全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语境的变化。比如,我这个词,在古代有很多种自称的替代词。因为现代讲究人人平等,所以很多词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没有根本用不到了。

第三,文字的合并与整理。比如,“国”字,在简化之前就有“国、囯、國”,在简化之后只留下“国”字,而“囯”字尤为少见。

当然,汉字繁多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古人非要自创一个写法,比如发现新事物之后也要造一个新字出来,比如某些名人写错字之后就成了通假字,比如传抄过程中的无心之错等,往往都会造成新文字的出现,只是现在根本用不到。

3

语言文字的问题,可以参照其他语言。

首先看看英语类的拼音语言。英语以单词为主,其单词实际上相当于汉语的字或词组(下文再详述),其量以万计。按我国英语教学要求,四级要求词汇量6500个单词,对应一级简化字的字数,六级是8200个单词,考研需要9800个单词,雅思、托福需要12000,GRE是15100。这些还只是普通的考试级通用水平,涉及专业领域,绝对是以万为单位的。

回头看汉字。以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计,收字47035个,包含异体字、同义字,刨除这些重复的,算三分之一,实际汉字总字数在三万左右。根据一级简化字常用汉字数据,六千多汉字即足够实用,包含专业场合。因为对汉语来说,专业名词不需要单独构字,可以使用词组。所以,汉语是不需要很多单字的,但若把词组视为复合单字,则实际上跟英语的单词量相同。道理很简单,现实概念是客观存在,对应的主观文字数量一定也与之相符,不应以一对多。

汉语对专业概念的用法,自古以来有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字,这就是积累到《康熙字典》那么庞大数量单字的来源,题主所说的字,大部分是这类,不常用,但曾经用来作为专用名词,对应一些实体器物。二是借用字,先秦的科技文献,许多专业概念,使用的字不是按普通意义理解的,诸如“勾”、“股”这样字,在几何上是指特定的线段,现代人理解起来很困难,但在当时相关的行业内却是人人皆知,没学过是不懂的,这就是专业词汇,跟英语的一样,拼音法能念出来但不懂其意,跟我们用中文读那些古文献一样,就算读音对都没用——所以从根本上说不是拼音或拼形的问题。这种借用字在佛经翻译上表现尤其显著,阅读中文佛学著作,是不可以望文生义的,那些你熟悉的中文字,未必是你以为的那个意思。这些就跟英语的专业单词一样,必须另外识记,数量同样庞大,跟语言无关,都是一样的——这种被称为“抽象”,旧时西方人说汉语没有抽象概念指这个,但那其实是他们不精汉语之故,一些国人鄙视自家文化也跟着那样贬斥汉语而已。

实际上,汉字的笔画,才对应拼音语言的字母,也是那么二十来种笔画、笔顺,只是拼音语言的“字”是线性构造的,而汉字是二维构造的。一个英文单词用多少字母排列组合而成,跟汉字用笔画构造单字是一样的性质。旧时人以为拼音语言的优势是字母容易书写,其实是没搞懂汉字的笔画才是字母,拼音单词写5个字母,跟一个汉字用5笔书写是一样的。简化字简化得了笔画,简化不了客观概念,单字加词组量,才是真正的语言内涵,其数量不管什么语言都同样容量,都需要学习、识记。

砍掉了的单字,对应到实际的客观概念,就必须用词组来代替,词组性质上就是一个扁平的单字。简化字实际上简不了多少笔画,带来的微弱优势,已经超过文化撕裂引起的危险,秦始皇“书同文”是中国文化绵延两千年的根本,书不同文,这个优势就消失了。

4

汉字的历史起码有三千多年了;三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华夏大地上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相应的改变,这些变化在文字,特别是名词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有的汉字,主要是名词的作用消失了;因为这些表述的一些物件也都消失了;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用于“祭祀”等所用的“礼器“,在近现代早就不见了踪影。

举个例子。鼎,簋,甗,鬲,俎,豆,簠,璧,璋,琥,琮,圭,璜,钲,磬;爵、觚、觯、斝、尊、卣、方彝、觥、瓿、盉、罍、缶;

上述汉字如果你还能够识别,同时能够准确读出来,并且可以对号入座的恐怕不会超过五个;理由很简单,这些物件早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还有表示农业生产方式或者工具的汉字,比如说“耕”这个字,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耒”以及它的“一家人”比如“耜、耖、耓、?、耡”等等呢?可能会念这几个字,但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的人们起名字都是有讲究的;因此大量的汉字专门用来起名字时专用,比如说大家看电视剧了解到康熙皇帝的众多儿子们,他们的姓是“爱新觉罗”,名字呢?

胤禔,胤礽,胤祉,胤禛,胤禶,胤祺,胤祚,胤祐,胤禩,胤禟,胤禨,胤禑;等等。这些字在实际生活的交流中非常罕见,多数情况下都是起名字排辈分的专用。

总之,汉字的进化发展特点是简化;一字多义;“老”字“新”用。比如前几年的“囧”这个字;还有近几年的“怼”。

除此之外,大量的高科技产品,新的生活方式进入千家万户,汉字的变化也随之互动。比如说“座机”“手机”“数码相机”等等;这些词语恐怕连《说文解字》的编者许慎都不明白是些什么?

还有汉语口语中的常用字就更多了,比如说“刷”;这个字的原意就是“将物体表面用刷子弄干净”;外延的含义是“淘汰、剔除”。

现在的“刷”仍然还是常用字,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刷卡、刷屏、刷手机”,甚至还“刷脸”;这个“刷”的用法,最新的汉语字典都没有收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文字的经历也是如此。

5

说实话,用不上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一般人用不上,而不是这个字没有用。

最简单的大明朝老朱家为了给孩子起带金字旁的名字创造了多少字,看似没用,最后全放到元素周期表里面了。感谢老朱家。

6

汉字以形意的符号表达了天地人最丰富的存在和意思,汉语也是最丰富的语言。比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丰富,表达的意思也丰富的多。现代的汉字典收录的是日常用的汉字和一般写作的字。实际上在日常应用中三四千字就够了。所以我们的高中毕业生要求一般能读写三四千字就可以了(没明规定),收录字目最大的是巜康熙字典》(听说过,还有说收录三四万字的?),现在的写作都用不上了。至多用到五六千字(专著?)。好多不常用的字就成了生僻字,人们大都淡忘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些难认难写的生僻字被现代人用好写好用又好说的词语代替了?汉字更多的成了一种符号,而词语丰富的多了。


7

我们的祖先造字已经有几千年了。几千年下来,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你我现代人认为没有意义的古文字,可能在古代某一时间段却非常重要。例如,有很多马字旁的字,都是指各种不同颜色的马,或者跟马的使用有关。马匹某个部位有些不同颜色的杂毛,可能也要专门造一个字。还有很多王字旁的字,都是指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玉器。因为古代最早只有单字,没有今天两个字或三个字组成的词组,而马、玉等在古代贵族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为马和玉器就能造出几百个字。而这些马字旁、王字旁的字我们今天基本上都用不到了,看起来自然十分陌生。古人最早连每条河都是单独造一个字,如江,就专指长江这一条河。河,就专指黄河。淮,就专指淮河。谢天谢地,我们的祖先终于认识到可以用两个字来组词了,于是珠江、韩江、邕江、黑龙江、白龙江等等词组出现了,也就不用再为每一条河造一个专用字了。今天,我们仍然在疯狂地造字,比如为了化学元素,化合物,药物,现在造了很多金字旁、土字旁、酉字旁,口字旁的字。这些字在古人看来可能也认为非常荒谬。总之,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