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2020-09-29 04:02阅读(66)

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关于诸葛亮故居,国务院早有明确的解释说明,明确指出诸葛亮故居是襄阳(原襄樊)古隆中。一看这个问题我就觉得很可

1

关于诸葛亮故居,国务院早有明确的解释说明,明确指出诸葛亮故居是襄阳(原襄樊)古隆中。

一看这个问题我就觉得很可笑,一看就是少数人别有用心的提出来的,等着南阳说的水军来灌。但水军再多,也掩盖不了真相的石头。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的文件中,明确指出襄阳为“隆中诸葛亮故居”,而南阳则为“武侯祠”,对这两处名胜地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表述,前者是遗迹性名胜,后者是纪念性名胜。也就是国务院认定诸葛亮躬耕苦读的地方时现在的襄阳隆中,南阳武侯祠则为纪念诸葛亮的名胜,并非古迹。不知道南阳哪来的勇气,来搅浑历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想必很多南阳人和不明真相群众通过这句话就认为里面说的“南阳”就是现在的“南阳”。其实不然,《出师表》中的“南阳”指的是当时的“南阳郡”而非现在的南阳市,现在的南阳市当时叫做“宛城”,只要是对当时历史有一点了解的都知道这样常识。希望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多多的去了解真实的历史。

这个道理很简单,好比现在也有个“韩国”,中国历史上也有“韩国“,你能说现在的“韩国”和中国历史上的“韩国”是一个地方吗?假设现在有个人和历史上一个名人取同一个名字,你就说现在这个人就是那个历史名人?没有常识会闹笑话的,希望某些人多多自我反思,还历时一个真相。

2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我们只能以争议之前的史料为基准,一探究竟。好比一个案件的审理,出示的证据,必须是案发前的东西。才能作为证据一样。


《出师表》:“臣夲布衣,躬身于南阳″。有人说躬耕于南阳郡,不是卧龙岗。难到卧龙岗就不属南阳郡吗?又有人说躬耕于邓县隆中。邓县与隆中之间隔着邓城,而邓城被曹操划入襄阳郡管辖已有二十多年。邓县根本管不到襄阳隆中。


再看襄阳隆中。它是《出师表》后180多年的产物,且属囗语被说(号曰)出来的。之前襄阳并无此地名,并被历史学家们所公认的。而南阳却有。只是深藏不露地沉睡在史书之外的古词典中,而被历代史学家所忽视。由于习凿齿的误导,而导致错误性的记述颇多。古词典《尔雅释山》记:“宛中→隆″(山)。即卧龙岗前名。就是证明。


正史《蜀记》载:驻守襄阳的镇南将军刘弘,奉天子之命跨江公祭诸葛亮,让秘书作祭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登隆山远望,轼诸葛之故乡\"。大家一看就知道,“沔之阳″指汉水北边地区,卧龙岗中标。“隆山\"即卧龙岗。“隆中″卧龙岗再次中标(卧龙岗有隆中村碑)。《蜀记》是最早的史料,也是唯一记述躬耕地线索的史料,矛头指向为南阳卧龙岗。而不是沔之阴的某地方。


因此,河南南阳的卧龙岗,就是诸葛亮的真正故居。

3

放屁,南阳郡什么时候管辖过襄阳?拿出记载呀?整天瞎逼逼南阳郡管辖襄阳。习凿齿说的清清楚楚:“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你们怎么连你们老祖宗的话都不信了?

在两地争论诸葛亮躬耕地的时候,卧龙岗和隆中风景区谁更古老也是一个焦点。平心而论,两地的所谓“故居”“草庐”都是后人新造的,略有不同的就是卧龙岗草庐是清代新造的,而隆中草庐是1980年代新造的,五十步百步而已。还有古树,卧龙岗的古柏、古桧也就1300多年,顶多为南北朝时期所植,肯定与诸葛亮搭不上边。而隆中最古老的一棵桂花树,树龄只有415年,一株绣球117年。一株蜡梅103年。真佩服襄阳人的精明,树龄能测得这么精准。现在又过去几年了,标牌是不是年年换啊?不嫌麻烦吗?至于那个标志性的“古隆中牌坊”,建造于1893年,大清快亡了,但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之时,这也证明此牌坊属于近现代,与古文物不搭边了。而南阳卧龙岗的元明清文物一堆一堆的,如果“古隆中牌坊”放在卧龙岗也就是角落里的一个渣!还有一个让“襄阳说”骄傲的是“草庐碑”,据说刻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这就又让人奇怪了,按《隆中志》记载,明隆庆三年(1569年),礼部尚书徐学谟游隆中,看到的是“矧经乱离、兵燹之余,其掬为蒿莱、瓦砾,莫可踪迹久矣……又何从而得其草庐故处?道士云,孔明祠旁有八角眢井一,为草庐之据。”也就是说仅仅29年后,在隆中是没有这块碑的,只有连徐学谟都不信的的八角井。我们知道,但凡“螭首龟趺”者均与皇权有关,一般地方官员和百姓是不可能染指的。该碑后边“卧”的是明襄简王,时江汇为河南右布政使,他干嘛到襄王陵前立这么一块“龙卧处”碑,不要命了?在隆中那么残破的年代,是谁出钱替江汇刻的碑?为何没有捐资人和刻碑人的名字?如果是江汇自己出资刻的,他为什么不把这笔钱用在诸葛草庐的重建上?其实,稍微观察一下隆中“草庐碑”就可以发现,这就是原来襄王陵前的神道碑,位置和形制都没有变,和其他地方的明王陵神道碑一模一样,“草庐碑”旁边还有一个赑屃碑座就是佐证,因为江汇不可能同时刻两个一模一样的赑屃碑座而只用一个。此碑改刻不可能是明代,当时谁也没有这个胆。也不可能是清代,因为“草庐碑”上机械砂轮打磨的技术清代没有,所以,改刻襄王陵神道碑为“草庐碑”的时间只有近现代。至于“草庐”手迹的来历,应该是江汇做河南右布政使时为四年前即嘉靖十五年(1536年)二月刚刚修葺的南阳武侯祠题的字。后来江汇手迹流落,近现代被人转刻到了隆中。此推测喷子勿燥,可以请隆中风景区写文章辩论,勿使襄阳在全国重点文物上闹乌龙笑话。

4

诸葛亮故居有多处,比如琅琊阳都诸葛亮故居、南阳卧龙岗、湖北隆中诸葛亮故居。

南阳卧龙岗被誉为天下第一岗,位于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是卧龙诸葛亮躬耕10年的名胜古迹。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

卧龙岗是诸葛亮17岁至27岁躬耕之地,是三顾茅庐发生地,是草庐对策和三分天下的发源地,诸葛亮因隐居躬耕于此故号称“卧龙”。

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歌可泣,千秋万代,臣子的楷模。《出师表》上明确写着,躬耕于南阳。又有诗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已有此记载。说明最迟在唐朝卧龙岗诸葛草庐已经是天下名胜了。

5

我是河南南阳人,二000年因南阳打工不如山东烟台对外开放早,钱好正来到烟台打工。烟台这地方有很多东北三省的人,还有内蒙古人,他们问我是那里人,我说河南南阳的,他们一听就说是不是有诸葛亮的那个地方,我说对。我也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太多历史,只是听他们这样说。

6

南阳还是襄阳,请看百度百科。东汉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取荆州,分南阳郡南部和南郡北部设立襄阳郡[1],治

襄阳县

(今湖北襄阳),全天下都是明白人,就诸葛亮一个糊涂蛋,自己是哪里都不知道。南阳人就别和襄阳人较劲了,它们说是襄阳就是襄阳吧,反正它们已经把韩国那套不要脸的本事学来啦,被狗咬了总不能再咬狗吧,

7

原本在襄阳没有争议,如今却被河南搞成争议,这是学印度,越南的手段,把没争议的搞成有争议的,靠着人多然后宣传,最后造景点挣钱。

看看1975年的河南人民出版社的《诸葛亮小传》。1975年的人可是很老实本分的





8

1、很多人都有类似印象,就是卧龙先生隐居躬耕确对天下之事了然于心。古代可不具备现在的通讯条件,所以躬耕居住地必须是战略重点犬牙交错之处,很多人受影视影响认为曹操就是不尊重人才,有点反派的意思,就片面认为不可能在曹操实力范围内。其实说是躬耕隐居,其实就是一种中国式自谦,并不一定是就真的具体干什么。中国读书人,骨子有文化自尊!所以有些观点经不简单推敲。

2、现在人对古城的大小心里没谱,古代城市基本就是官方机构,和集市两大部分组成。通体不是特别大。大部分居住与城墙外方圆十几里,即耕种又作为缓冲地带和驿站。大点的城市直径不过两三公里,跟现在小集镇差不多(再大修不起四周城墙)。通常靠近河流,官道,水陆交通便利。信息交换方便。

9


诸葛亮的故居是河南南阳卧龙岗吗?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精于用兵,深谙韬晦,自幼博学多识,与荆州名仕崔州平、徐元直以及司马徽相交。诸葛亮胸怀大志,心系天下,自此管仲乐毅,每日做《梁甫吟》以抒发自己的志向。后刘备经过三顾茅请得孔明出山,诸葛亮经过火烧博望坡和新野奠定自己的军事能力。之后诸葛亮辅佐周瑜火烧赤壁,又令赵云巧夺荆州,让刘备有了立足之地。


之后再次辅佐刘备攻取益州和汉中,确立蜀汉政权。刘备死后诸葛亮曾六次北伐,践行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诺言。只可惜,诸葛亮因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被后人誉为忠诚的代表,人臣的楷模。诸葛亮一生清贫,为官廉政,自幼躬耕于南阳,读书学习,南阳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笔者认为不是,诸葛亮的故居应该是襄阳,以下做简要分析,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而当时的南阳,并非现在的河南南阳,而是襄阳。三国时期是郡县制,荆州是当时的一个省级单位,而当时的南阳郡,正是诸葛亮的故居。依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的南阳郡正是现在的襄阳市,当时荆州还有一个郡叫婉君,正是现在的南阳,但当时的南阳郡包括现在南阳市的一部分,和襄阳的一部分。而现在的南阳市大部分地区在当时都是婉郡的地盘,也是由曹操管辖的。并且考古专家在襄樊汉水旁也发现了三国的邓县遗址。因此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诸葛亮的故居躬耕地在襄阳。


其次很多史料都记载,诸葛亮的躬耕地在三国时期的南阳郡。依据《三国志》的记载,晋朝永兴年间,镇南将军曾经到诸葛亮的故居观看,并且立碑表闾。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曾在《陋室铭》中写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本人所写的《出师表》也记载:臣(诸葛亮)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应该不会把自己的居住地也记错,因此诸葛亮的故居躬耕地就应该是三国时期的南阳郡,而正是现在的襄阳。

《三国志》还记载:“蜀记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


再次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的证据以及考古发现,都说明诸葛亮的居住地是襄阳。二零零三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对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增加注释为今天的湖北襄樊。而国家旅游部门出台的资料中,也将襄樊定为诸葛亮的躬耕地故居。由此看见,诸葛亮的故居基本上确定。诸葛庐发现了六角井又称诸葛井,据说是诸葛亮当年的饮水之处,又有南阳知府所书写的辞,在草庐的西部还有半月台,这些证据都说明襄阳是诸葛亮的故居。

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故居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