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在军事能力上强于刘邦,在文学修养上高过刘邦,但刘邦最终能一统天下,而曹操却不能。那么,曹操与刘邦的差距在哪呢?

第一,曹操在气量上不及刘邦

我这么说,有些人可能会不服气。曹操的儿子被张绣杀了,曹操都能容得下张绣,何以气量还不及刘邦呢?

我认为,刘邦气量宽广乃是性格使然,他性格上就是比较大度豁达。而曹操本身性格是多疑的,他力求自己更加宽容。就是说,刘邦的气量出于天性,而曹操的气量则多出于后天的自律。由于是后天的自律,因而难免有克制不住的时候,因而曹操还是在很多时候暴露自己的本性。比如说杀边让,容不下祢衡、孔融、逼死荀彧等。再看刘邦,他从起兵到当皇帝,有没有杀过什么手下呢?基本上是没有的。

第二,曹操在用人上不及刘邦

曹操综合能力确实非常强,如果只是他与刘邦两人单挑,不论比武还是比文,刘邦都不是对手。但政治家比拼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比拼组织能力。曹操在用人上已经是一流水平,在三国史上罕有人比得上他。但是,刘邦在用人的水平可以说是超一流。

我们说一下两人的不同。

曹操用人,可以量才录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刘邦用人,比曹操更大胆激进,可以说是不拘一格。说实话,我感觉刘邦用人有点像在赌,但不知为什么他总是能赌赢,这或许是他有某种极其敏锐的直觉。

比如说,刘邦用韩信。当时韩信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刘邦一下子就把他提拔为大将,所有人直呼看不懂,但结果证明刘邦是对的。还有陈平,当时大家都攻击陈平,说他贪污,好色,刘邦也不知怎么回事,放心把大把大把的银子交给陈平,让他去离间敌人,结果刘邦又赌对了。

我个人的看法,刘邦在用人上的能力,在古代所有皇帝里,估计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第三,曹操在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不及刘邦

曹操确实是武功赫赫的一代名将,他打仗很厉害,但打得很辛苦。我们来数一下曹操打了什么战争:打黄巾、打陶谦,打袁术,打吕布,打张绣、打袁绍,征乌桓,征荆州、打韩遂,打马超,可以说是身经百战,遂一扑灭敌人。最后孙权与刘备,他啃不动了。

孙子兵法曾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与曹操相比,刘邦打仗水平要差得多,幸好有一个韩信。但是刘邦有一个本事,曹操是比不上的,就是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们知道汉初有三大猛将,韩信,彭越,英布。韩信是被刘邦不拘一格破格拔用,这个前面说了;彭越是一股独立的力量,本来是投靠齐国,后来为刘邦所用;英布本是项羽麾下最勇猛的战将,他倒向哪一方,关系是很大的,刘邦仅仅以外交手段就摆平这一对手,既打击敌人,又强大自己。

反观曹操,几乎没有哪个重要的军阀是不战而降曹操的。所以曹操在外交战上,是不及刘邦的。

最佳贡献者
2

其实不是曹操比刘帮差多少,而是他的对手刘备和孙权实在是非项羽可比。

曹操虽然文可治国,武能安邦,是古代少有的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身时枭雄。但他生不逢时。汉末三国,是个英雄纷起,群雄逐鹿的年代。他的对手,刘备和孙权又都有经天纬 地之奇材,更有诸葛亮周瑜等能臣之辅助,所以只能 空留遗恨了。

3

这个道理,好比早年间香港江湖片里的一句常见台词:打江山不止靠拳头硬,更重要的是脑子。三国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只能做个割据枭雄?他比汉高祖刘邦,差就差在“脑子”。

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曹操的军事才能真比刘邦强?如果单单比“拳头”,比起汉高祖刘邦带五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铁骑虐打的彭城惨败,还有刘邦以三十万大军被匈奴险些困死的白登之围,曹操的沙场岁月,简直是光彩照人,一生大部分硬仗,都是亲自统帅,虽说也吃过败仗,却是越挫越强,痛击袁绍的官渡大战,追亡逐北的白狼山血战,都是古代战争史教科书般的妙笔。论“拳头”硬度,不是一般的强。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的“拳头”如此硬,为何血拼了大半辈子,也只扫出了半壁江山?因为在“脑子”环节,刘邦三个看似重要的智慧,却是远远领先于曹操,首先一条,恰是曹操十分出名的一大“强项”:用人。

曹操的用人能力,只要跟三国沾边的电视剧,动不动就要吹一把,放在真实历史上,他自己更是标榜向刘邦学,公开发布的招贤告示上,都号称要像刘邦信用陈平一样,不计前嫌信用一切人才。某些用人的典故,更是满满刘邦的影子:当年跟随张绣袁绍跟他血拼的陈琳贾诩们,都被他百分百信用。只要事关重大战事,多难听的话都听。横扫乌丸的白狼山战役打完,凯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战前提反对意见的部下道谢。一生纵横捭阖间,这类虚怀若谷的桥段,几乎家常便饭,满眼都是明主风采。

但是,跟一统天下的刘邦比起,刘邦用人智慧中核心的一条,曹操并没有学到家:放权。

同样是信用人才,刘邦用人环节上真正的大智慧,却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比如刘邦最不擅长的军事环节,既然自己不擅长,就干脆拜了韩信做大将军,楚汉战争的关键环节,也正是韩信的统筹布局,终于捏住了项羽的死穴。又比如至关重要的后勤环节,更是全数甩给了萧何。凭着萧何在关中累死累活的忙活,叫多次被项羽大放血后的刘邦,每次可以及时补血。

甚至,哪怕一些小事,刘邦的甩手气度,更是远远甩开曹操,比如曹操拿来举例子的陈平,就体会到刘邦这番手腕:陈平给刘邦献计离间项羽时,刘邦一听就眼睛放光——离间哪够,你得花钱在项羽身边造谣,这事交给你了,缺多少钱先从我这里拿!

这样放手的气度,在曹操的三国争霸历史上,却是几乎未见,他身边的荟萃英才,清一色都是辅助性人物,极少有独当一面的干才。甚至曹操本人,对“独当一面”这事,更是大半辈子没放手,所有关键战役,都是亲自统帅打到底。兵权事权全数紧紧抓牢到底。如此将帅一起做,饶是拳头再硬,打下去也是不堪重负。

韩信们为刘邦扫平天下的强大场面,放在曹操身上,仅是用人观念,就未达到。

而在“脑子”方面,曹操第二条差刘邦极大的,却是气度。

在许多野史里,刘邦常常被塑造成一幅流氓模样,经常是动不动就满嘴爆粗,急了就乱发脾气。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却有着叫后世帝王自叹不如的襟怀。越是关键时刻,越懂得如何取舍。垓下之围的关键时刻,面对韩信等人的封王诉求,刘邦虽然也差点骂娘,但硬生生憋回去后,却是咬牙认了下来:能咬下牙齿去舍,才换得西汉开国的江山。

而放在曹操身上呢?晚年的一桩私事,就直接衬出了他比刘邦的差距:身患重病的曹操,邀请名医华佗来为自己诊治,却又因华佗触怒自己,一怒就杀掉了华佗。华佗一生心血的医学突破,也随着这一刀彻底杀没。当然捎带“杀”掉的,也是自己的求生希望。

类似的事情换刘邦身上呢?刘邦病入膏肓的时候,看病的医生还假意宽慰,说这病有得治,心里门清的刘邦直接一句大骂:“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然后赏了医生一笔钱后就把医生赶出去。这位捧着金子慌慌张跑出去的医生,回想起这一幕来,也许会眼泪哗哗。生命最后一刻,刘邦的表现,都比曹操有气度的多。也只有这样的胸怀,才能挺得住失败,扛得住江山,不至于像曹操面对取益州的大好时机时,嘟囔着“得陇望蜀”放弃。

但最见证曹操与刘邦差距的,更是一条高难度动作:规划!

虽然在后人眼里,曹操相当有文化,写诗写文十分有风采,刘邦则是读书少没文化。但论起规划的眼光能力,没文化的刘邦,一辈子的表现,都是领先曹操几个身位。

曹操的规划能力强不强?只要看看曹魏帝王后面的悲剧就知道,虽说坑是一代代挖的,但至少在曹操晚年时,无论对士族的威胁,还是未来曹魏帝国的权力布局,他都缺少未雨绸缪的意识。后来司马家族的鹊巢鸠占,很大程度上,就是占了“先天不足”的光。

而在这条上,家底更惨淡的刘邦,却是从来重视布局:与项羽争天下时,确立正确的战略路线,天下在手后,分封诸王的同时更大封功臣,形成彼此权力平衡。休养生息的国策更开始为西汉骑兵建设打底。几乎每一招,都是考虑到未来十年以上。西汉能够先熬过诸吕之乱和七国之乱,最终傲然向匈奴亮剑,整个的国家发展规划,都是刘邦早早完成。

以这三条差距说,无论哪个行业,以正确的用人思维和宽广胸襟,完成步步为营的战略规划,都是胜利的王道。曹操与刘邦的差距,正是这个道理。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4

曹操与刘邦、他俩的性质不一样曹操面对俩个强大对手、在加之他人品不好、好多将领与士兵都有混一天少一天的想法、几次讨伐刘备都以失败告终、军士一起哄连他自己都把头盔跑丟了、军心大乱何能不败、等后来老了心有力不足、指望儿孙也不极于事、可刘邦不是、对手只秦皇、还是刘项二人合战秦军、秦亡后、韩信与张良潇何设计、十面埋伏于亥下灭了项羽、他俩不能同等看待?

5

曹操之才,能文能武,可为乱世之枭雄,坐拥天下之才俊,坐收北方之大地,也可为成就一代霸业。至于为何没能象刘邦一样一统天下,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项羽是个只会打江山,不知道怎么坐江山的人,是个不懂政治的人,他的江山迟早是要失去的,刘邦是个有准备的人,也就成了坐收江山的人。

刘邦当时拥有的张良和韩信太强大了,就连不可一世的项羽也败在了他们的手下。只是刘邦杀韩信彭越等杀早了,也是刘邦胸怀太小,用好韩信,征战匈奴,北拓疆土的大好的机会失去了。










6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只能选择其中的个人理解的一部分原因进行作答。

曹操的个人能力太强,自己很有想法。虽然手下谋士战将如云,但对于手下的意见,他只做参考,不做依赖。曹操的手下没什么自主权,更不愿意放权。就算给他守边疆的夏侯渊,曹仁,张辽手下好像都没多少人。夏侯渊把汉中丢了。要不是曹仁,张辽抗揍,樊城,合肥早就没了。

曹操得到荆州,迅速膨胀,贾诩劝他安抚荆州,不要急于打江东,他没听进去,败了。曹操拿下汉中,司马懿劝他趁刘备益州未稳夺益州,曹操可能是要吸取荆州的教训,得陇不望蜀,居然退兵了,留下后患。

刘邦打下彭城后迅速膨胀,得意忘形,被项羽三万骑兵反杀。迫不得已,刘邦只能放养,不断的给手下画饼,要韩信那些人自己玩去,抢到地盘了自己就有赏。刘邦不像曹操,刚开始实力确实不行啊,韩信,彭越去干活,都要自己出人的,具体怎么干都是手下们自己说了算。

曹操的成败由他个人决定,刘邦的成败更倾向于他的团队。曹操能力虽强,但曹操阵营的综合能力未必高于刘邦。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前期天子这张牌是很好使,到了后期就变成累赘了。曹操成了汉贼,天下舆论不利于曹操。所以曹操势力虽强,但后院不断起火。

刘邦就不一样,义帝被项羽给杀了,刘邦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攻打项羽,占尽舆论先机。

刘邦在统一战争中占尽人和,这是曹操比不了的。

再比较一下他们的对手,曹操的对手明显要比刘邦的强的多。

曹操的对手,袁绍,吕布,孙策,刘备,没一个省油的。曹操好不容易灭掉吕布,袁绍,统一北方。孙策早已打下江东。江东有长江天险,占尽地理,孙氏兄弟经营多年,早已稳固。手下又有四大都督。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让刘备钻了空子。刘备抢了益州,汉中,又是占尽地利。手下除了几大猛将,还有诸葛亮那样的全能人才。

曹操面对这两大势力,也无能为力。发兵讨伐要看天时,选择时机,到了时机出兵了,还得面临地利和人和上的劣势。阳谋玩不赢,阴谋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刘邦的对手只有项羽。项羽有勇有谋,但项羽兵书没读完,谋略有限,接受不了阴谋。所以看不上韩信,陈平,轻视范增。项羽杀义帝,平时作战就好杀,失去人和。分封诸侯时,放弃关中,定都彭城。彭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吕蒙就跟孙权讨论过,徐州打下来容易,但是守不住,最后选择打关羽的荆州。项羽一下子又没了地利。

项羽分封诸侯不公,各处起火。项羽四处灭火,此起彼伏,东面有齐国,西面有刘邦,两线作战。自己的根据地又被彭越骚扰。给了韩信充足的机会灭掉诸国。

明抢易躲,暗箭难防。刘邦最可怕的阴谋恰恰是项羽最轻视的。刘邦出汉中定三秦时,张良就开始忽悠项羽,使项羽轻视细线,继续攻打齐国,给了刘邦发展壮大的机会。后来就不断的用计,诸侯倒戈,项羽手下不断叛变,一直到最后鸿沟协议,张良再摆一刀,使刘邦撕毁协议,置项羽于死地。

曹操那个时代,张良的那些手段能忽悠到谁呢?周瑜,诸葛亮等个个都是玩阴谋的高手。曹操本人就屡次中计。三国时也只有孟达这样反复,结果被诸葛亮的几封信给干掉了。陈平的那些反间计也不好使。

刘邦的谋臣,武将,后勤对于项羽都占尽了优势。这些都是曹操所不具备的。



因素太多了,有点语无伦次了。先简单说到这里,留给别人慢慢补充。。。

7

很明显,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曹操都比刘邦强得多。

首先,曹操的军事能力远远超过刘邦。曹操一生打过很多仗,除了赤壁之战惨败以外,大部分都打赢了。曹操身边有很多谋士,他每次作战前,都会听取谋士们的意见。但也不会特别听谁的,常常只是把这些意见综合起来,做出自己的判断。他有很多大将,这些大将都由他调配,而且调兵遣将很多时候是很合理的。

(刘邦塑像)

刘邦打仗则逊色多了。在早期和项羽打的仗中,基本上都是失败。若不是韩信帮他撑住局面,可能他早就败给项羽了。而且刘邦还喜欢逃跑,只要打了败仗,常常就先丢下军队和亲人,一个人逃掉。他的老爹老婆都被项羽给“捡”到过,项羽还用捡到的他爹,来威胁过他。在战斗中,刘邦经常会出一些昏招,若不是张良陈平等人帮他矫正,他会败得更厉害。后期他不相信他的大将,自己带兵打击匈奴,结果中了匈奴的计,在白登山被围困得差点就死掉。

其次,曹操挖掘人才的能力远超过刘邦。曹操生活的时代,是门阀制度最严重的时候,西汉开始实施的察举制已经严重走形,人才的推荐变成了门阀贵族们的名利场,有能力没能力,只要出生于名门,都可以做高官。所以像袁绍袁术那种,没什么本事,依然可以“四世三公”。曹操打破了这种制度,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只要你有能力,就会重用,不在乎你是什么出生。因此,曹操可以说人才如云,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刘备和孙权。

刘邦则性格简慢,根本不重视人才。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君王那种求贤若渴的情况,在刘邦身上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就比如韩信,萧何多次给他推荐,他都不用。后来萧何让他拜大将,他也没有萧何那种意识,想胡乱拜个将就了事。

(曹操)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刘邦的文学才干也远远不及曹操。刘邦也写过一首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勇士兮守四方。”气魄很大。不过有学者认为这是后人仿作的。曹操则是真正的诗人,而且是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文学家之一。若论诗的胸襟气魄,简远高古,最厉害的曹植都远远赶不上他。同时,曹操还有一颗安抚苍生的心。“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

但是,这样优秀的曹操,为什么却居然没有无赖一样的刘邦成就高,没能实现统一天下呢?我觉得主要有这两个原因。

第一,刘邦的对手比曹操容易对付。刘邦最后其实只剩下项羽一个对手。而且刘邦还不是一个人在打项羽,天下诸侯都在造反,都在和项羽打。项羽基本上就是四处扑火。双拳难敌四掌,他再能打,也打不过天下诸侯的轮番攻击。再加上刘邦大将韩信独当一面。可以说,刘邦得天下,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曹操的情况不一样。到了后来,三足鼎立的势头已经形成,而东吴和蜀汉还经常联合起来打他。若单挑,他肯定能打败孙或者刘。孙刘联合起来,他就有些捉襟见肘。

(三国形势图)

第二,曹操统一天下的舆论环境太差,刘邦相对比较好。曹操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舆论环境比较差。只要是他的敌人,都会以“汉贼”来骂他。不是敌人,有“正统”思想的,也会这样骂。可以说,他每走一步,都荆棘丛生。但刘邦不一样,因为秦朝灭了六国,太多积怨,再加上秦朝实施暴政,所以,天下没有人会怀念秦朝。刘邦造反,是正义行为。另外,刘邦入咸阳的时候,约法三章,不扰百姓,在百姓中有好名声。而项羽比较残暴,坑杀秦卒二十万,在百姓的心中,项羽与秦始皇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并不欢迎他。

当然了,曹操虽然当时没有统一天下,但是他为后世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包括司马懿,也都是他发现的人才。可以说,西晋最终能实现三国归一,与曹操当时的积极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也算实现了统一的。

8



第一,刘邦比曹操更会用人。刘邦善于识人,慧眼识珠,韩信,萧何,张良,陈平都是500年一遇的顶级人才,曹操手下百年一遇的一流人才虽多,但顶级人才太少,要么就短命而亡,比如郭嘉。此外,刘邦自己能力一般,但是用人方面千古一绝,而且知人善任,能充分发挥手下能人各自特长,这才是一个开国君主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韩信负责带兵打仗,张良和陈平负责谋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负责后勤管理与干部团结,所以,刘邦有一个体制完备的精良团队。反观曹操,正如李世民所说的,曹孟德一将之才有余,万盛之才不足,而偏偏又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亲力亲为,这点类似诸葛亮,手下将领锻炼机会不多,才能发挥也不足,更关键的是曹操自身也不是个顶级统帅之才,至少用兵之道不如朱元璋,刘秀和李世民,他们三个哥们,自己领兵打仗可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用兵如神。所以,作为一个君主,曹操这叫做定位不准,而自身又不够优秀。


第二,曹操对手比刘邦的更强悍。项羽虽然打仗神勇,但是缺乏政治头脑,又妇人之仁。而且项羽更像个经受不起挫折的孩子,打一次败仗就自杀,刘邦输了多少次都还是屡败屡战。相比曹操对手,刘备也是屡败屡战,而且他自称汉室宗亲,有一定号召力,也会用人,能屈能伸,终成一方霸主。江东孙吴家族,更是连续三代人才辈出,能文能武,手下也有一帮杰出人才,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打天下,除了军事素质过硬,更重要的是懂谋略,懂政治,会用人,这方面项羽显然做的很不够,手底下就一个范增,还不能好好用,失败是必然的。


第三,刘邦比曹操更沉稳有大略。曹操取得一点胜利,往往就容易轻敌,高手过招,容不得半点马虎。曹操好不容易赢了官渡之战,却在赤壁之战一溃千里,丧失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而刘邦就不一样,虽然刘邦自己军事能力一般,但会用人,知错能改,而且改得快,改得不留痕迹,比如在和项羽决战的关键时刻,韩信不识时务的要挟刘邦,要求封赏他为假齐王,起初刘邦很不乐意,准备否决并且怒斥韩信一通,关键时刻张良踢了刘邦一脚,刘邦立马会意,并说,别当什么假齐王了,要当就当真的,加封韩信为齐王。


第四,刘邦比曹操更有城府与忍耐力。刘邦流氓出身,做事比曹操更圆滑,并有韬略。刘邦起初拿下秦皇宫,被里面的金银珠宝和美女迷惑了,经萧何与樊哙提醒,不仅自己改正快,还知道举一反三,约法三章,约束部下,取信于民,刘邦是统一天下后,才卸磨杀驴,大杀开国功臣。要是韩信不死,刘邦也许就不会有白登之围,也许不用等到汉武帝时期才基本解决匈奴问题,参考唐初,也许韩信就可以在汉初解决匈奴问题了,使汉朝少受近百年的屈辱。反观曹操,自己家人在徐州被人杀,他除了杀死杀父仇人,还迁怒于人,屠了徐州城,类似的事情有好几个,还没取得天下呢,这样做很容易失去民心。


以上是简单举几个例子论证一下,不够全面深刻,大家有好的想法,可以在评论里补充,我们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9

刘邦能统一天下,而曹操却做不到,原因很多。

(一),天赋。刘邦和曹操的天赋都很高,两个人都有文化,两个人都能作诗。文学成就,曹操比刘邦大的多。

(二),政治才能,刘邦35岁前的经历都被司马迁删除,通过别人的传记,我们了解到刘邦35岁前是游侠剑客,但是刘邦的十几年游侠经历,到底学了什么,不得而知。后来,刘邦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他的高超的用人之术,善于听取他人合理建议,他的领导能力超凡脱俗,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

曹操的政治才能和刘邦不能同日而语,他对人的疑心很重,有时候也不听谋士的意见。比如,不听他人劝告,霸占张绣的婶子,被张绣袭击劫营,典韦恶战而死,曹操差点丢命。就政治才能而言,刘邦把曹操可以落好几条街。

(三),军事才能。刘邦的军事才能也是非凡的,没有韩信的时候,刘邦亲自带兵杀入关中结束了秦的统治。在秦末和楚汉战争中,军事才能能超过刘邦的人也就项羽韩信。刘邦打的胜仗,都被司马迁一笔带过;而刘邦打的败仗,被司马迁大肆渲染而放大,造成人们的错觉刘邦不会打仗。刘邦彭城之败,刘邦26万人,被夸大成56万(韩信30万未参战);项羽二三十万人,司马迁只说骑兵三万。彭城之战水分很大,所以不能进入以少胜多的战例。

曹操和刘邦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二人没交过手,论带兵打仗的能力,曹操的败仗也不少。被张绣所败差点丢命:赤壁之战,以众击寡,败得干脆利落,败成“以少胜多”的三大经典战例。汉中之战,曹操和刘备旗鼓相当,被黄忠斩杀大将夏侯渊,进退危谷,传下口令“鸡肋”。杨修则打起背包,众人问:“何如?”杨修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闻之遂杀杨修,最后还是撤兵了。

其实,刘邦和曹操的军事才能不相上下。

(四),人格魅力。假如从两人的感召力来对比,刘邦的个人魅力极高,司马迁曰:“仁而爱人”。刘邦在反秦后十几年战争中,几乎没有乱杀过人,没有大规模的屠城过。反秦早期,在小规模的战斗中,对个别村庄(数百人),司马迁记载两个字“屠之”,语焉不详。刘邦背了两千年的杀功臣恶名,也是因为异姓王造反,刘邦不得已而为,总共也就杀了三个人:陈豨、英布、彭越。韩信谋反,被吕后所杀,和刘邦无关。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在战争中被汉军所杀,卢綰逃入匈奴后,死在匈奴。

曹操在其一生中嗜杀成性,只要疑心就杀人。曹操行刺董卓后,路遇陈宫住在吕伯奢家,吕伯奢去沽酒,其家人磨刀杀猪,曹操误以为要杀自己,把吕伯奢一家杀了,后碰见沽酒而归的吕伯奢,结果曹操把吕伯奢也杀了。前为误杀,后为明杀。曹操曰:“宁肯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曹操的人格魅力根本就没法和刘邦相比。而曹操一生屠城屠村无数,灭族者无数,马超若不是全家几百口人被杀,是不会投奔刘备的。

曹操这样人格人品低下的人,怎么可能统一天下?

(五),正义与合法性。秦始皇统一六国,严刑峻法、罪徒遍地、苦役遍地,反秦人心所向,具有正义性和合法性。而刘邦仅仅是一个村长,不是秦朝的命官,刘邦反秦的合法性不言而喻。刘邦入关灭秦之后,妇女无所幸、财帛皆不取、约法三章,集正义与合法于一身。项羽派人杀义帝楚怀王熊心之后,刘邦为追思义帝而缟素,慷慨陈词为义帝报仇,再一次站上道义的制高点,从而赢得天下之心,“仁而爱人”的刘邦统一天下是必然的。

而反观曹操,十几代人食汉禄,而不思报答。曹操本人就是汉朝的命官,迎来汉献帝之后,玩汉献帝于股掌中,美其名曰:“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不忠不义的做法,早期为曹操赢得一些战略机遇,后期曹操为天下人诟病和唾弃,赤壁之败就是明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合法的更谈不上正义,曹操焉能统一天下。

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曹操虽未篡汉,但是交代儿子曹丕篡汉,破坏了天地人伦纲常。非正义的不合法的曹魏政权,司马氏复有篡曹,司马氏政权亦不正义与合法,天地伦理纲常被废,天下人人思谋篡夺,天下人人可以篡夺,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遂有“八王之乱”,司马晋朝得之者不正,故而不可以长守,遂有“五胡乱华”。曹操、司马懿是间接造成魏晋南北朝400年乱局的始作俑者,曹操是中国历史的罪人。

10

刘邦和曹操都生逢乱世,且都是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配置上看两人都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刘邦有张良出谋划策,韩信统兵领战,萧何保障后勤。曹操文有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司马懿等谋士,武有许诸、典韦、张辽、张郃、徐晃、庞德、夏侯渊等名将。从创业资本看刘邦是农二代,曹操是官二代。从实力看楚汉争霸中项羽可以吊打刘邦,而三国中曹操是最强的一方。但是为什么实力弱小的刘邦能在楚汉争霸中统一全国,而三国的曹操只能割据一方?

刘邦是董事长,曹操是总经理

刘邦曾经总结过自己能战胜项羽,统一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善于发现人才,并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处他们的特长。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刘邦相信手下,能放开手脚用人。萧何向他举荐一个无名小卒,刘邦说,可以,给他安排什么职位合适。萧何说,大将军。刘邦立马同意了。刘邦虽然不认识那个无名小卒,但是他相信萧何的眼光,不拘一格,直接把初来乍到的新人放到了大将军这个位置。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那个无名小卒就是后来的韩信。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立刻锋芒四射,连灭魏赵燕齐四国。平定齐国后要刘邦封他为代理齐王,刘邦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

陈平向刘邦要四万两黄金便宜行事。什么叫便宜行事呢?就是自己现在还没想到具体的花法,但是知道需要这笔钱。刘邦爽快地答应了。后来陈平用这四万两黄金贿赂项羽的亲信,离间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事后刘邦也没有要陈平报告四万两黄金是怎么用的,还剩多少。

刘邦是个甩手掌柜,曹操则是个亲力亲为的总经理。如果要你从三国时期魏蜀吴各举出一名代表,很多人吴国会举周瑜,蜀国会举诸葛亮,魏国必然会举曹操。魏国的大小战争,官渡之战、远征乌桓、赤壁之战都是由曹操亲征。又能行兵打仗,又能治理国家,相比刘备和孙权来说曹操自然就显得厉害。不过这也是曹操用人方面的缺陷: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像曹操这种级别的应该懂得抓大放小,培养下属,给下属展示才华的机会。所以曹操死了之后魏国基本上就没有能统帅全军的人才,只能靠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来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楚汉争霸英雄寥寥,三国时期能人辈出

楚汉争霸时期,在诸侯里面就知道刘邦和项羽还不错,而且项羽还是因为天生神力,四肢发达而出名。谋士里面有名的有张良、萧何、陈平和范增,武将有韩信、樊哙、周勃和龙且。除了范增和龙且两个之外,剩下的人才都在刘邦这边,而且范增最后还被项羽气跑了。刘邦得人才,自然得天下。

三国时期是人才大爆炸的时代,对于蜀国和吴国的君主,曹操对刘备的评价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对孙权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两个对手可不像项羽那么好对付。在人才储备方面曹操的人才很多,但是孙权和刘备的人才也不少。吴国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张昭;蜀国有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魏延、黄忠。魏蜀吴三国分庭抗礼。

刘邦合纵连横,曹操四面树敌

刘邦势单力薄,但他懂得借力打力,联合天下诸侯共同攻打项羽,项羽再厉害也双拳难敌四手。刘备就继承了刘邦的这个优点,打不过曹操就组成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曹操则是四面受敌,南面有孙刘联盟,西面有汉中张鲁,西凉马超,北面有匈奴,东面有公孙渊,内部还有拥戴汉献帝的官员。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曹操挟天子是明智之举?个人认为挟天子除了能吸引人才之外其实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对外被诸侯讨伐,对内有了汉献帝这尊大佛在,极易造成内部的不稳定性,而且那些被天子吸引过来的人才也会成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