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指南朝梁国陶弘景。
陶弘景才高八斗,却郁抑不得志,36岁时辞官修道,隐居茅山。梁武帝萧衍立国后,请其拟国号。陶弘景道其国号应是“水刃木处(合为梁字)”,萧衍遂定国号为梁。
萧衍“书问不绝”,屡诏陶弘景为官。陶弘景坚辞不受,萧衍无奈,只得每逢军国大事难以决断时,派人到茅山征求他的建议。陶弘景由此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著述颇丰,留下《神农本草集注》等著作。
“山中宰相”,指南朝梁国陶弘景。
陶弘景才高八斗,却郁抑不得志,36岁时辞官修道,隐居茅山。梁武帝萧衍立国后,请其拟国号。陶弘景道其国号应是“水刃木处(合为梁字)”,萧衍遂定国号为梁。
萧衍“书问不绝”,屡诏陶弘景为官。陶弘景坚辞不受,萧衍无奈,只得每逢军国大事难以决断时,派人到茅山征求他的建议。陶弘景由此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著述颇丰,留下《神农本草集注》等著作。
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山中宰相”的是南朝时的陶弘景。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医药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炼丹家。他对医药、炼丹、天文、历法、地理、兵学、文学、治炼、生物、数学、道教仪典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其中对药物学的贡献最为突出。
陶弘景经历宋、齐、梁三代,在当时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其博学多才,在医草药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上面说了,陶弘景还是一位炼丹家,炼丹是道家的技能,而陶弘景就是当时道教茅山派的重要人物,不过当时由于在南梁时期,当时是大力崇尚佛教,所以道教就受了影响,此时的陶弘景只得远游。
陶弘景还是一个有眼界的人物,当时是崇佛的大趋势,所以后来他就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去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如此可谓是佛道兼修,也避免了一些灾难。
当然陶弘景礼佛,说实在的,并不是他心甘情愿的,试想一下,他是道教茅山派重要人物,又怎么能心甘情愿的去礼佛呢,而他之所以还是去礼佛了,主要是因为他为了茅山道的生存,不得不这样去做。
陶弘景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好学,据说他四、五岁时就喜欢看书,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在他十岁时就开始研读葛洪的《神仙传》。十七岁时,他以才学名闻天下。后来他到茅山隐居,在茅山他隐居了四十五年,他去世时八十一岁,其去世后,谥号为贞白先生。
陶弘景上承老庄道家之学和葛洪的仙学思想,再揉和儒家、佛家,从而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同时还整理道教经书,这对道教的贡献也不小。
为什么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呢?这和梁武帝萧衍有些关联。
梁武帝萧衍和陶弘景在早年关系很好,后来萧衍成了皇帝,也就是梁武帝。萧衍和陶弘景以前关系不错,故而知道陶弘景的学识和能力,所以他就想让陶弘景入朝为官,但陶弘景却坚辞不受。虽然如此,每当朝廷遇到大事,萧衍就会派人去询问陶弘景,陶弘景当然会回书给萧衍。从而陶弘景和萧衍之间书信来往不断,重要的是萧衍对陶弘景很尊敬。因梁武帝萧衍常询问国家大事于陶弘景,所以他就有了山中宰相之称了。
山中宰相指的是南宋梁武帝时期一位隐士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虽然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后人皆将此事视作齐梁佛道交融的例证来宣讲,却从未分析陶弘景礼佛的真实原因。
陶弘景此举,实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约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陶弘景被迫受戒后,假借悼念沈约之实,诉说自己痛苦之心境。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以上抄自百度)
“山中宰相”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南朝梁的陶弘景。唐朝李延寿著的《南史·陶弘寿传》有“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人,我国南朝齐、梁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练丹家、文学家、书法家,当然最厉害的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陶弘景出身江东名门望族丹阳陶氏,祖父陶隆,封晋安侯,父亲陶贞宝,官至江夏孝昌相。史书记载,“幼有异操,年四五乃好书”,九岁就看的明白《礼记》《尚书》《孝经》《春秋》《周易》《论语》《毛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天才”!十一岁就做了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岁做过巴陵王的侍郎,后来也担任过一些没有实权的,所以郁郁不得志,三十六岁那年辞官修道,在茅山自号“华阳居士”。其实梁武帝未做皇帝的时候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了,后来夺取大权想立国,但不知道叫什么国名,所以问了陶弘景,陶弘景根据当时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必须符合“水刃木处”,所以国号为梁,所以萧衍是为梁武帝,后来梁武帝遇到什么难题,都上山请教陶弘景,所以称之为“山中宰相”。
姓名:陶弘景
生日:456职业:隐士
简介:山中宰相,成语,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山中宰相是指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就医学而言,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无统一标准,特别古本草由失效年代欠远,内容散乱,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临床运用颇为不便,他担负起“苞综诸经,研括烦省”的重任,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开创了使我国本草学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博物学。他还创立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发明,例如创立按药物治疗性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分类法,在体例上,又开创本草著作分总论、分论叙述的先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又应用朱书、墨书的方法来区别《本经》和《别录》的原文的方法等。他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陶弘景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敢于提出新的本草分类法,而不囿于原来那种三品分类法。他本人原来是个道教徒,但他却能从实际出发,打破三品分类法,足以证明他在科学道路上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有着“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这又是他在科学上得以有所成就的动力。如他多次亲验细腰蜂(即嬴)的蜂窠,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认为《诗经》的说法“斯为谬矣,选诗者未审,而夫子何为因其僻也?圣人有缺,多皆类此。”直率地批评古圣人的谬误。
陶弘景,被人们称为是“山中宰相”,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文学、药物、数学、地理、生物、冶炼、天文方面都有过研究,是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对本草学贡献尤其大。那么,山中宰相陶弘景都有过哪些人生经历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陶弘景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好奇心很强,而且博览群书,在十岁的时候因为看了葛洪的《神仙传》,从此就迷上养生之道。因此,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声名远播,才华不凡,很擅长下棋、弹琴,在书法上工于草书和隶书。等到萧道成称帝以后,还不满二十岁的陶弘景,就被萧道成先后任命为诸王的侍读。之后又让他担任了奉朝请一职,这是一个非常闲散的官职,当时朝廷上的礼仪事务,皇帝以及百官一般都是向他请教,由此可见他深受器重。不过,陶弘景志不在官场,他虽然经常和这些贵族待在一起,但是他其实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总是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不和外面来往。
陶弘景在幼年的时候,受到了葛洪的影响,所以他从小就立志修仙学道。可是到了梁朝的时候,全国都推崇佛教,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陶弘景就辞官到茅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人物,其实也是充满了无奈的,最后他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去了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从此开始佛道兼修。也正是因为这样,才避免了像寇谦之的新天师道那样一世而亡的下场。后人都经常把这件事看作是齐梁佛道交融的例子来讲述,可是却从来没有人分析过陶弘景礼佛的原因,其实陶弘景礼佛,并不是他自愿的,而是为了维护茅山众道士才做出这样的选择。
陶弘景的好朋友沈约去世的时候,他曾经为沈约写过一首悼亡诗:“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其实是假借了悼念沈约之实,诉说了自己的痛苦心境。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来是非常有道理的,即使像陶弘景这样超然物外的人也不能例外。后来梁武帝萧衍希望他能出山帮自己处理国家大事,可是陶弘景拒绝了他的好意。梁武帝拿他没有办法,可是又觉得陶弘景真的很有才能,最后就只好在有大事的时候,就亲自去咨询陶弘景,人们就觉得陶弘景就像是隐居在山里的宰相,因此陶弘景后来就有了“山中宰相”的称号。
陶弘景的人生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他一生爱松,尤其喜欢听松涛,他闻松涛声就如同闻仙乐,有的时候会一个人进到深山里,专门去山野谷壑听松涛,人们因此还称他是“仙人”。陶弘景一生都执迷道教的“神仙之术”,虽然这一点并不可取,可是他为了寻仙访药,常漫游于名山大川中,遇到美景就会吟诗作赋,作出了很多优美的诗文。而且陶弘景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医术药物、山川地理、棋琴书画,在天文、地理、药物、生物、治炼、数学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贡献,陶弘景有着“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这也是他在众多领域都能有所成就的主要原因,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借鉴,
在江苏离南京不远的地方,有座连绵几十里的句曲山,传说汉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所以又称茅山。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一月常有那么几次。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梁武帝那么重视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高人。这人并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位隐居的道士,名叫陶弘景。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他意见,他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这位陶弘景,原先也在官场里滚过。他原籍丹阳(今属江苏省),从汉到南朝宋、齐之间,他祖上和父亲,都有人做过或大或小的官。弘景自小聪明,四五岁时便喜欢读书,九岁便读熟《礼记》、《尚书》、《周易》等深奥经书,十一岁做了某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岁做过南齐巴陵王的侍郎,以后又担任过诸王侍读一类官职,兼掌书记。当时陶弘景所撰的各类官方文件,同行中奉为定式。然而他尽管才高八斗,做的官却都是没有实权的,既不是中央政府中的尚书一类大官,也不是治理一县一地的实权官职,所以他常怏怏不得志。到了三十六岁那年,决意辞官修道,来到茅山。他以为此山号称“华阳之天”,神仙家洞天福地之一,于是自号为“华阳隐居”,在山中筑道馆居住。
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语出《庄子》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陶弘景曾经拜异人孙游岳为师,学习符图经法,遍历远近名山,寻访仙药,每遇奇峰幽谷,风景绝佳之处,往往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忍离去。
梁武帝非常敬重陶氏,经常拜访他,供给他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物,助其炼制神丹;陶氏根据他所得的神符秘诀,经过多次的烧炼、试验,终于制成,洁白如雪,取名为“飞丹”。经其常期服用,体重逐渐减轻,梁武帝服用后亦有效,对他更加礼遇,曾多次征聘他入朝为官,但都被他谢绝了,可是梁武帝不死心。
梁武帝看了这幅画之后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是要像庄子一样,宁愿终其一生做一只曳尾的泥龟,看来再没有办法使他改变心意出仕。”
陶弘景年逾80,但行动还敏捷犹如壮年,仙书上说:“眼方者寿千岁”,陶弘景老年有一只眼有时呈方形。他曾经梦见佛祖给他一卷《菩提记》,。
在他73岁那年,有一天,正在山中石室打坐,忽见两个青衣童子和一只白鹤,自空而下,到了他门外,他欣然而起迎接,以为是太上老君派他们来召他升天,不料青衣童子却说:“太上老君要召的是桓先生。”
陶弘景想了半天,他的门下无姓桓之人,于是问道:“我门下弟子并没有姓桓的人啊?”青衣童回答说:“就是你的仆役桓阖啊!”“啊!是桓阖?怎么会这样呢?”陶弘景非常讶异。青衣童子向他解释说:“桓阖修默朝之道,9年以前就亲朝过大帝了。”
桓阖换了天衣,跨上白鹤,随二童子凌空升天而去,过了一段时间,桓阖又回到茅山,告诉陶弘景说:老师您修行的阴功显著,可惜因为你所修本草,多用虻虫水蛭类,目的虽为救人,却也伤物命,
到了梁武帝大同二年,正好是12年后,他已经85岁,有一天,他知道自己去世的日子到了,身体状况一切如常,写了一首《告逝诗》,遂即死亡。
陶氏在《本草经集注》中的贡献,不仅是增列了一倍的药物,而且予以详细分类,将过去依药物性质分成上、中、下三品的笼统区分,不易掌握药物,进而分成玉石、草木、虫鱼、禽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无用等七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