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豹听了相士的话大为兴奋,他认为既然自己的儿子将来是天子,那自己必定也是天子,于是本来与刘邦联合对抗项羽的魏豹立即与刘邦划清了界限,刚开始准备单干,后来又投奔了项羽。遭到背叛的刘邦为了出这口恶气,就派了曹参去攻打魏豹,结果魏豹大败,他的妻妾也跟着他成为了俘虏来到了刘邦的阵营。
幸运的是,薄姬得到了儿时的小伙伴、刘邦的后妃管夫人和赵子儿的神助攻,受到了汉王的宠幸,“一夜激情”之后,便有了四子刘恒,此后刘邦再也没有召见过薄姬,而是接着宠爱自己的戚夫人和幼子如意。
《老子》中写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为不受宠爱,刘邦死后,薄姬才能逃过吕后的魔爪,来到代地与儿子刘恒相见。薄姬刘恒母子俩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智慧一次次的躲过了吕后的迫害,最终在吕后死后刘恒被拥立为新帝,薄姬成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薄太后。
人都有私心,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继续享有这份尊荣。儿子刘恒未登基之前就有了王后和后妃,登基后皇后自然由以前的姬妾担任,儿子的皇后之位不便插手。好在孙子还小,太子妃的人选自己就能做主定下来,现在是太子妃那以后就是皇后,薄太后自己虽然没有做过皇后,但是现在自己有了权力,必须要为薄氏一族搏一搏。
于是薄太后便从自己的娘家人里选了一位薄氏女做当时的太子刘启的太子妃,景帝即位后,这个妃子名正言顺的就成为了薄皇后,事情正按着薄太后计划的结果发展下去。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景帝刘启碍于祖母的面子封薄氏女做了皇后,可他实在对这个皇后没什么兴趣,导致薄皇后多年膝下无子,等到薄太后下世后,无子无宠的薄皇后就被景帝给废掉了。皇后被废,夺位夺嫡大戏正式上演,一些觊觎后位的妃子便开始蠢蠢欲动了。
二、窦太后——大儿子的皇位必须由小儿子继承
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梁孝王世家》
这位窦太后和她的婆婆薄太后一样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甚至可以说比薄太后更加幸运。她从一个宫女被送往代国,到成为宠姬、生下皇子、被封皇后,甚至在文帝死后,窦太后大权独揽,可以说步步为营,一路青云直上。
1、上错花轿嫁对郎。窦太后是赵国人,吕后在世时,窦姬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吕后为了拉拢刘氏宗亲,便挑了一批宫女送给各诸侯王,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由于窦姬是赵国人,在出发之前她请求主观遣送的宦官把她送到赵国去,谁知这个宦官拿了钱却忘了办事,硬是把窦姬的名册放到了代国的遣送队伍里了。窦姬知道后虽然痛哭流涕,但于事无补,只能动身前往代国,谁知到了代国后代王刘恒独宠窦姬,一连跟她生了一女二男,窦姬的地位一下子尊贵起来。
2、母凭子贵被封后。等到吕后下世,朝内的功臣派和皇族派诛灭诸吕之后,便把代王刘恒拥立为新帝,幸运之神又一次临幸了窦姬。代王的王后在文帝登基前就病死了,文帝即位数月之后,先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逝。这下窦姬生的大儿子刘启成为了长子,被立为太子,薄太后又说“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于是窦姬便被封为皇后,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文帝下世后,太子刘启即位,窦太后便成为了皇太后,窦太后的小儿子刘武被封梁王,女人都最疼爱小儿子,窦太后对刘武更是百依百顺,景帝登基之初并没有立太子,窦太后便想让景帝立弟弟刘武为太子,这样兄弟俩都做皇帝,不偏不倚。
景帝知道母亲的这个想法,孝顺的他曾在一次家宴之上,趁着母亲和弟弟都在便说道“千秋万岁之后,我要把大位传给梁王”,梁王虽知皇兄未必出于本心,但听了这话也很受用,太后更是很开心。
话虽然说出去了,但是儿子当然比弟弟要亲,精明的景帝在说出这话的第二年就食言,立了自己的大儿子刘荣为太子,在太子被废之后,窦太后还是想让景帝立刘武为太子,但是终究没能实现,窦太后偏爱小儿子,让景帝加紧了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的步伐。
三、馆陶公主——我女儿必须是皇后
长公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史记.外戚世家》
前文说到窦太后生有一女二男,这唯一的女儿便是大名鼎鼎的馆陶公主,窦太后虽然偏爱小儿子刘武,对这个唯一的女儿也是宠爱有加,窦太后快要死的时候留下遗诏,将所有的金银财宝都留给长公主刘嫖,可见馆陶公主的地位有多尊贵。
弟弟是皇帝,又有太后母亲撑腰,馆陶公主在宫中可以说是畅行无阻了。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做父母的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做打算,馆陶公主要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阿娇扶上皇后的宝座。既然女儿想要当皇后,现在只能从太子妃入手,只要当上太子妃,那将来的皇后之位便可顺理成章的继承了。
于是她向当时的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伸出了橄榄枝,想要将阿娇许配给刘荣,然而嫉妒心强的栗姬拒绝了长公主的好意,这让一向被捧惯了的长公主恼羞成怒,接下来馆陶公主做了几件事,就把刘荣的太子之位给整没了:
①、与王夫人联手。俗话说的好“东边不亮西边亮”,栗姬不识抬举不想跟长公主结亲,想结交长公主的人大有人在,刘彻的生母王娡听说长公主被拒后,立马向长公主示好,想让自己的儿子取阿娇为妻,这样长公主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我们知道长公主的目标是让女儿成为皇后,既然刘彻当时不是太子,那就只能把他扶上太子之位,阿娇才有可能成为皇后。
②、诋毁栗姬。长公主身为景帝的姐姐本就有血缘关系的二人关系亲密,又因为馆陶公主多次向弟弟进献美女,景帝对姐姐又多了一份信任与依赖,这就使得馆陶公主可以常在宫中围绕在景帝身边,她见弟弟的机会自然比身为后妃的栗姬多了很多。因为结亲被拒的过节,长公主经常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甚至说栗姬诅咒景帝的后妃,这让本来就不受待见的栗姬更加为景帝所恼恨,对栗姬和刘荣母子的不满渐渐多了起来。
③、夸赞刘彻。长公主想让阿娇做皇后就必须把栗姬刘荣母子拉下马,把王夫人刘彻母子扶上位,所以她一边向景帝进谗言诋毁栗姬,一边向景帝夸赞王夫人的儿子刘彻,三人成虎,慢慢的景帝也觉得刘彻德才兼备,再加上之前王夫人所说的梦日入怀的谶语,景帝想废长立幼的想法开始萌发了。
四、栗姬——没有政治头脑的妒妇
这几年宫斗剧异常火爆,每当看着电视剧里后宫中的那些女人们勾心斗角,满腹阴谋诡计,我们都不禁感慨历史中真实的后宫也如电视剧这般风云诡谲吗?事实上,真实的历史相比电视剧还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栗姬就是那种没心机、没头脑,活不过第一集的女配。
栗姬原本一出场就拿了一手好牌,结果因为自己的愚蠢,不仅把本能到手的后位推了出去,还断送了自己儿子的前途,最终抑郁而死,族人被灭,下场悲惨。总结下栗姬主要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第一,拒绝长公主。如果栗姬稍微有点城府和政治头脑,当长公主来结亲时,她就该满心欢喜的答应下来,这样一来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更为稳固,二来皇后之位唾手可得,三来就算不满意长公主这门亲事,在刘荣帝位稳固之后还是可以废后的嘛,这样一件稳赚不赔的“生意”,就因为栗姬不满长公主给景帝进献美女,心中妒火中烧,生生把长公主这个帮手推了出去,成为自己的敌人,这是栗姬的第一步错棋。
第二,对景帝出言不逊。栗姬应该算是景帝宠爱的第一个妃子,因为刘启的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都是栗姬所生。而随着栗姬年长色衰,又因为馆陶公主不断给景帝进献美女,使得栗姬渐渐失宠,因此栗姬对景帝和馆陶公主都心生怨恨。如果这种怒气只埋在心中,兴许还不至于下场悲惨,可是她实在太没城府不但直接拒绝了长公主,连景帝也照怼不误。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史记.外戚世家》
有一段时间景帝身体不太好,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因为怕吕后诛杀刘氏皇族的悲剧重演,他强撑着身子想把诸皇子都托付给栗姬,希望自己百年之后栗姬能够善待诸皇子。如果栗姬稍稍动动脑筋,忍忍性子,答应景帝的要求,那刘荣的皇位、栗姬的后位指日可待,然而糊涂的栗姬,非但没有答应景帝,还出言不逊埋怨了他,景帝便对栗姬彻底失望了,只是碍于当时的病情没有立即发作。当景帝病好之后,想起病重托孤时栗姬的态度,废太子、诛杀栗氏一族毫不犹豫,栗姬母子的悲惨结局根本原因还是自己造成的。
五、王夫人——为权位离婚有何难
论美人心计,以王娡的手段绝对是笑到最后,活到最后一集的女主。王娡出身不凡,她的母亲臧儿是西汉建国时燕王臧荼的孙女,之后因为叛乱臧氏家族被灭,臧儿幸运的成为了漏网之鱼,苟且活命。
见识过家族鼎盛时期的臧儿一心想要光复家族往日的荣光,然而她自己命运多舛,第一任丈夫死后,她只能带着三个孩子再次改嫁,嫁得这两任丈夫都家境一般,对她光复家族的梦想没有什么帮助,于是她把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女儿身上。
臧儿的大女儿就是王娡,本来王娡己经嫁给了金王孙为妻,两人还育有一女,一家三口小日子过得也是其乐融融。不甘心的臧儿有一次带着一个相士为她的两个女儿看相,最后相士说“你的两个女儿都该是贵人”,臧儿一听立马心动了,按照目前金王孙家的情况大富大贵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让女儿改嫁,所以不顾金家人反对,臧儿强行把女儿王娡接回了家中,并最终顺利把女儿送进了当时的太子刘启的宫中。
要说这王娡也争气,而且肯定也是一位美人,到了太子宫中王娡备受宠爱,接连给刘启生了三女一男,这个男孩就是刘彻。之后臧儿也把二女儿送进了宫里,同样得到了刘启的宠爱,连生四子,臧儿简直高兴坏了,更出人意料的是王娡通过自己的手段成功封后,自己的儿子也坐上了太子之位,臧氏家族的往日荣光终于光复了,王娡能达到目的的确不似一般人,她下了这三步棋对她之后的人生至关重要:
其一,听母亲的话抛夫弃女。当初臧儿只凭相士的一句话,就要女儿离开金王孙,虽说这个母亲是强势了点,但是要改嫁也必须征得王娡的同意,而之后王娡到太子宫中一没哭二没闹,而是和太子刘启夫妻二人你侬我侬,狂生孩子,说明王娡这个人绝对把权势看的比感情重要,才能狠心的抛夫弃女,不顾金王孙的挽留,坚决断情。
其二,很识时务的攀附长公主。在长公主被栗姬拒绝,又向王娡提出想结亲的想法后,有政治头脑的王娡立即答应了下来。和长公主结交,王娡的上位之路增加了一个大大的砝码,两个聪明女人的联手,对刘彻太子之位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大增强,先是长公主在景帝面前常常诋毁栗姬,夸赞刘彻。王娡这边也没闲着,很快她又做了一件事,给了栗姬致命一击。
其三,暗中派人在前朝触怒景帝。在景帝给栗姬托孤事件之后,景帝对栗姬是失望至极,对其深为怨恨,王娡看出景帝对栗姬的厌恶,趁着景帝怒气未消,王娡暗中派人催促大臣请求景帝立栗姬为后,在大行官将此事上报之后,景帝大怒,他以为是栗姬在背后搞的鬼,于是处死了这名大行官,废黜了太子,栗姬抑郁而死。没过多长时间,景帝就立王娡为后,刘彻为太子,至此王娡刘彻母子在夺嫡大战中大获全胜。
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薄太后想让薄氏一族永享荣华富贵,便让孙子刘启封薄氏女为后,结果薄皇后因无宠无子成了大汉第一废后;窦太后想要让小儿子刘武当皇帝却加速了景帝立太子的步伐;对后位和太子之位信心十足的栗姬,却遭到了馆陶公主和王娡的联手反击,最终一败涂地,刘彻的登基之位也称得上是步步惊心了,这场汉宫里的美人心计着实精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