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老话题。究其原因对客家人缺乏深入了解。客家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或说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客家人的雏型。现在所有客学研究者都承认,赣闽粤交界山区是客家人的发源地。也就是题目所说的“分布于山区”。据史藉记载,这一地区原居民是“畲佬”,“蛮瑶”,多以“坑”“厝”“溪”记地名。南宋灭亡时,大量宋人从淅江逃难到闽赣山区,成为客家人中汉人主流。畲瑶人同情宋人,称为“客”或“客家”。如《汀州府志》载,“畲蛮称客,置棚食桨。”落难的宋人也乐意接受这友好善意的称呼,也自称客家人。如《永定县志》载,“长溪畬乱,官府捕之,自称客家人(犭客)。”元明两朝,客家人扩张到上杭,武平,永定,大埔,与闽南的云霄,南靖接。清初,清廷为消灭郑成功军在潮州禁海,勒令沿海50里(康熙帝增至100里)居民内迁,导致沿海闽南人上山和客家人争夺土地。现在永定下洋镇与南靖溪坑镇一线“碉堡林立”(土楼)的状况就是明证。这个时期的客家人还处于萌芽状态。《潮州府志》《漳州府志》都没有提到“客家人”三个字。
第二阶段,客家人形成。如上所述,客家人与闽南人争夺土地事件不断,迫使清廷于1733年(雍正11年)割潮州府的程乡,平远,镇平三县,合惠州府的长乐,兴宁二县设嘉应州(今梅州),“允民迁徙”。于是,大批客家人迁徙于此。嘉应州的设立,标志着客家人族群的正式形成。也因嘉应州内有梅江通海路条件,晚清时有大批人通海出洋,形成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的状况。嘉应州也被称为“世界客都”。
第三阶段,客家人扩张。上述客家人飘洋过海的同时,晚清同治年间,客家人从嘉应州向广东珠三角和粤东粤中大规模迁徙。但在肇庆江门一线遭遇土著广府人的排斥,导致长达几十年的“土客械斗”,死伤百万。这一事件震惊清廷朝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出面将江门台山半岛划归“台山厅”安置客家人,将肇庆一带客家人迁至广西玉林,贵港等地安置,终于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土客械斗”。朝廷书面文字才第一次出现客家人的称谓。这个阶段中,客家人与惠州海丰县有过零星械斗之外(海丰县被析出陆丰,陆河两县供客家人居住),基本上弥漫了惠州各县。所以,隶属惠州东莞县的深圳和香港新界也为客家人所有。据调查,深圳原居民至少延续有四代百年。
客家人长期遭受欺压,在各地官府地方志中都被写成“犭+客”辱称。扭转这种卑微局面的是,从嘉应州迁往广西贵港的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和后來客家人孙中山两次革命,使客家人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这里不累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