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好多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政权,对创业建立王朝期间的功臣痛下杀手,如汉朝的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史书上都有杀戮功臣的不良记录;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杀功臣,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异类,他为何没有这么做了,咱们下面来细说一番。

一、出身的原因李世民出身贵族,有皇家血统,手下的功臣有些是以前跟着父亲李渊一起打天下的,算是他们李家的家臣;一些是自己以前当秦王时的部属和手下,这些人的人品、能力等李世民都了如指掌,算是是李家的家臣或手下,登基当皇帝以后仍然要当手下,俯首称臣,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刘邦和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他们两人是布衣或小吏出身,起初创业时与后来的这些功臣良将们称兄道弟,没有太多的尊卑关系,一旦登基称王,那些兄弟心里可能就不服气,因为以前大家都差不多,凭什么我要对你俯首称臣。这就是区别之一。

二、能力的原因。纵观历史,像李世民这样开创了“贞观之治”繁荣景象的君主很少见,他谋虑超人,视野独到,心胸广阔,豁然大度,是我国历史上难得的政治家;他用魏征在自己身旁当谏官,要求随时指出自己的缺点,并能虚心改正;李世民还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么一个贤明仁厚的君主怎么可能去杀那些无辜的功臣呢?

三、年龄的原因。李世民登基称帝时也就是二十多岁的一个青年才俊,而跟他一起创业的功臣都已步入中老年行列;一个在年龄上已步入黄昏的臣子去窥视比自己年轻数十岁的皇帝的位子,这种可能性不大;李世民正值人生的美好季节,也不需要防备那些步入垂老之年的功臣吧,所以没必要杀他们,因为没有理由啊。

四、李世民生前还让人在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供后人瞻仰事迹和学习祭拜;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念念不忘那些为了朝廷社稷做出贡献的大臣,心怀感激之恩,让他们一个个善始善终,安享人生,所以不可能有杀他们的心思。

所以以李世民的博大心胸和仁厚理念,建立了千秋传颂的伟业,开创了唐朝的盛世繁华;他更珍惜人才和念及旧情,不可能杀他的功臣。

最佳贡献者
2

唐太宗李世民是很善待与自己打天下的功臣,无论是文臣的长孙无忌到魏征,还是武将的尉迟敬德和秦琼。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中,除了谋反证据确凿的侯君集以外,几乎都是由于功劳终身富贵,一直都是善始善终。为什么唐太宗不像刘邦和朱元璋大杀功臣呢,原因也就在于这些:

贵族出身的文化素质与自信力

李世民乃国公世家出身,父辈祖父辈都是高官,自然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自然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不狭隘和不偏激,比较全面、客观与理性。不像平民的朱元璋和刘邦,由于生活在社会底层,在处理问题和认识问题上容易走极端,有着自卑感,在掌权之后害怕身边的人会夺权,所以对功臣都是杀无忌。李世民优越的家庭背景,自然也有着自信力,有一番远见卓识、高屋建瓴和与众不同,能驾驭功臣。他一直都是文武兼备、雄才大略,能力和素质都比较杰出,是唐朝著名的三军统帅,智慧和谋略都是令追随的功臣诚服。

事实上,登基掌握大权的李世民从隋朝灭亡和杨广身上也看到,只要坚持以民为本、善待人臣,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统治才能牢固,国家才能太平。而且,他也看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君臣关系、朝廷和百姓的关系中,君臣关系是主要方面。善待功臣,使他们怀着感恩之心秉承着皇恩办事,自然也不会胡作非为,也会把尽职尽责为回报皇恩的方式,国家社稷自然也会太平。

所以,李世民不杀开国功臣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智慧和治理朝政的自信力。他觉得只要皇帝不搞个人特权、以身作则,照着法规行事,就一定获得老百姓和大臣们的拥护和支持。即使功臣有着谋反之心,不一定有群众基础,就很难兴风作浪和形成气候。

处在历史条件和环境之不同

隋唐时期,乃中国封建社会最健全、文化最开发、司法最文明的成熟阶段。在这一时期,汉族文化与鲜卑文化的互为融合,形成行之有效的治国制度和理政观念。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完善,李世民不需要杀功臣,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刘邦处在时代,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幼年阶段,流行着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国的权力很大,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朱元璋时代,骄兵悍将都是很猖狂,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的接班人,性格柔弱,能够震住开国权臣也是朱元璋重点考虑问题。这些都决定了朱元璋和刘备都需要杀功臣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治国理念不同

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强调法治和人治,坚持以民为本,保障大唐江山和社稷的安康,这个超越了历代帝王自私狭隘的思维圈子。实质上,历史上朝代的灭亡,不在于乱臣贼子和百姓造反,在于皇帝的昏庸和朝廷的政治腐败。所以,李世民也看到做皇帝的只有开明和励精图治,江山社稷才获得稳固。这一种民主开放和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使李世民成为善待功臣的一代明君和开创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

功臣年老和权力不牢,不需要杀戮

唐太宗李世民不杀功臣,由于皇位来源于开国皇帝李渊。在唐朝建国过程的功臣,都是追随者李渊的人,并不是秦王李世民的部下。李世民手下的功臣,在他没登基之前,都没什么太大权力,根基也不牢固,依靠李世民登基才获得权力。由于权力根基不牢固,李世民也不会太担心这些功臣有一天会心血来潮谋反。

最重要是,李世民比自己手下的功臣和朝廷建国的功臣都要年轻。当时,李世民登上皇位时候,年仅27岁,可谓是青年才俊,朝廷功臣和手下功臣很多都是三十四十岁的壮年。当李世民到了壮年时候,这些功臣都是老的老,死的死,退休的退休,基本也没剩下多少个,长孙无忌也还是太子的舅舅。这些年老的功臣,也没有杀戮的必要。

本文笔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渴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探讨问题,在写作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请点“关注”。

3

在封建王朝立国初期,“功高震主”是绕不过的坎,唐朝也未能幸免。不过对开国皇帝李渊来说,能够“震”自己以及太子的,偏偏是自己的二儿子;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玄武门之变,实际上是功臣逆袭夺位的经典案例。

不过,其实李世民才是大唐的实质开国者,他没有大肆屠杀功臣,甚至没有夺取他们的权力,确实难得一见,这其中既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力量。

李世民个人能力太强

与其他大部分帝王不同,李世民在即位前,是唐王朝的头号将领。李氏的最强劲敌人: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都是李世民亲自带军消灭的;大唐最顶级的文臣武将,绝大部分都是跟随他作战的秦王府老部下。

从综合能力来讲,纵观整个唐朝,没人是李世民的对手;如果仅从领军打仗能力而言,可能只有李靖能与其掰掰手腕,但后者在政治方面几乎毫无野心。史书记载,与在临阵对敌时的计谋层出不穷相反,李靖在朝堂上显得非常木讷,像个哑巴一样,平日里也极少与其他同僚私下结交。当然了,这是李靖避免树大招风而刻意采取的生存策略。

此外,在李渊还在位时,从天策府的设立、《秦王破阵乐》的流行,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军队以及政权中的巨大影响力。面对这样全能而功高劳苦的帝王,手下任何人想要搞出点小动作都是比较难的。对此,李世民有自信的底气,所以压根没必要“狡兔死、走狗烹”。

府兵制,消除了拥兵自重的隐患

啥叫府兵制?通俗点说。就是在全国各地设立兵府,百姓平日里耕种,农闲时训练。兵府的军官只有负责训练的责任,没有私自发兵权力。待在朝廷里的将领,在平时更没有跟士兵长期接触的机会。

当需要打仗时,皇帝指定某位将领作为行军总管,根据实际情况征发一定数量的兵府出征。打完仗后(初唐时,唐军打仗几乎常胜),队伍很快解散,将领回朝交任务,士兵回乡继续耕种。任你武将本领再强,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纠集足够的队伍跟着自己搞事情。

此外,李世民时期,府兵制还有两个特点,进一步强化了中央的实力:

一是在全国的兵府中,统治中心关中地区占了最大比重,确保朝廷随时能应对来自各方的威胁。

其二,每个月轮换一批府兵进京宿卫,既使皇帝手边随时有兵,又避免人员固定化带来的拉帮结派风险。

唐朝持续对外用兵,功臣才华得以施展

唐朝之所以独一无二,就在于它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军事方面,唐朝的尚武之风引领战国之后的整个封建社会,初唐时期,更是几乎常年对外主动用兵。

李世民在位时,先后主动出击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昌国、高句丽、吐蕃等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这一国策有两个重大意义:

一是将外敌消灭于萌芽之中,拓宽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

其二,让功臣们一直有事干。所谓无事生非,那些在打天下时才华横溢的文臣武将,可能并不适合治天下。但由于他们的功劳与威望,对皇权有一定的分散作用,所以在一些开国之君眼中,闲下来的这一波人就成了自己统治的威胁。而贞观年间唐朝的持续对外作战,客观上为打天下的功臣们提供了继续施展才能的舞台。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任人以才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所谓师出有名,古时的臣子若想造反,除了得有足够的实力,还必须要有充分的诱因或理由,即使居心叵测如安禄山,也得趁唐朝重外轻内、奸臣当道、忠臣被排斥的机会,还要打出“铲除祸国殃民的杨国忠”的合理旗号。

此外,人不患寡而患不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要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也不可忽视,帝王是否分赏公平,能否任人以才、杜绝被个人喜好影响,涉及到每一位功臣的切身利害关系,因此成为影响君臣关系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君臣关系中,不能仅对臣下严苛要求,君主本身的责任更大。

而李世民在这方面,堪称帝王的楷模。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秦王府的文臣武将来源广泛,曾经敌对阵营的尉迟敬德更是成了头号亲信;在玄武门之变后的治天下过程中,原李渊、李建成手下的干将也继续得到了任用,基本未出现过清算现象(也许裴寂除外);甚至来自各少数民族的武将也得到了重用,如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这一切,都源自于李世民的以下用人思维:

人君选贤才以为心膂,当推诚任之。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也就是说,人君对待臣子要推心置腹,用人不疑。并且人无完人,不能苛求对方尽善尽美,取其所长即可。

看似至高无上的皇帝,其实并不好当,一着不慎,丢掉的可不仅仅是自己的性命。但那些为了巩固权力就大肆屠杀、架空功臣的帝王,多少反映了其对自身以及制度的不自信。李世民的例外,是建立在其特殊的出身、良好的教育、传奇的阅历形成的综合素质,以及相对科学的制度之上。在人治的封建社会,君臣关系方面能做到他这个程度的帝王,确属凤毛麟角,这就是他被视为千古一帝的原因之一。

4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往往更容易被我们记住的是“烹”掉的“走狗”,而不是“藏”起来的“良弓”。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自然要比朱元璋的大杀功臣看起来好得多。


说到底,之所以历朝历代会有兔死狗烹的现象,其实根源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皇帝是否认为功臣有威胁;

二、大臣对自己的评估是否过高。

很多时候,其实是两方面同时发生的,“狡兔”死了以后,功臣往往依然居功自傲,无法看清他的有用性在降低,这里面最典型的便是韩信。另外,最为关键的点在于皇帝是否认为这些功臣有威胁,如果他认为你有威胁,他会第一时间释放信号,如刘邦便在垓下之战后,很快拿掉韩信的兵权,此时,如果韩信收到这个信任,他最应该做的便是辞去王爵,做闲职,以降低其对皇帝的威胁。


为什么,李世民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其根本原因在于李世民的自信。他是马上夺取的江山,他有信心可以控制全局,有信心可以击败任何人,他在军事上的才能给他他足够的信心,所以,他并不觉得这些功臣对他来说是威胁,反而能为之所用。

反观朱元璋,从一个落迫的和尚,成长为九五之尊,虽然角色已经完全转变了,但是他是不可能拥有李世民的那种自信的,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其实现在很多公司也是如此,当一个新的负责人空降到一个新公司以后,自信的领导最先做的是分析问题,抓住重点,控制重点人,以达到掌控全局;不自信的领导往往会选择大换血,这样才让他觉得更加放心,才有可能更好的管理这家公司。

5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基本上是一条铁律了。如汉初开国皇帝刘邦对功臣的杀戮,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好象就是为了给这句话作注释。然而,也有例外,唐太宗就是如此,终其一生,他很少杀功臣,他手下的功臣大都能善终。

一,李世民是一个马上皇帝,而且,皇位所得,还是依靠政变得来的,手下自然是谋士如雨,战将如云。

大唐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的,这样说,一点也不过份。在李世民的戎马生涯中,他经历了无数的惊涛骇浪,九死一生。但是,李世民以他非凡的能力和英勇都闯了过来。这个过程中,又以他超凡脱俗的魅力折服了无数的天下英豪。

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李世勣等,原来都不是他的手下。秦琼,李世勣,程知节都是瓦岗降将,尉迟敬德原是刘武周手下的将军。文臣中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

这些人,在李世平定天下的过程中,跟着李世民冲锋陷陈,立下了累累战功。有些人,甚至多次救过李世民的性命,如尉迟敬德。

这些文臣武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一但归属李世民后,就不再离去。有些人因不得以的原因暂时离开了,但千方百计又回来了,如李世都勣曾被窦建德俘获过,但又回来了。

那么,这些个功臣如此折服于李世民,大唐建立后,李世民又是如何对得他们呢?

二,李世民独特的驾驭功臣的方法。

平定天下后,李世民没有吝啬赏赐该封官,该赐爵都给了。如对在玄武门政变中立有大功的尉迟敬德,就把齐王李元吉府中财物全部赐给他,一夜之间,尉迟敬德成了长安城内少有的富人。

但是,针对功臣跋扈的作为,李世民并不是纵容。

一次宴会上,尉迟敬德回一个没有他功劳大的人,坐在了他的上首位,而大发雷庭。暴怒之下,他甚至打伤了亲王李道宗。

事后,李世民招来尉迟敬德,对他说,我读史书时,常常不耻汉高祖对待功臣的作法。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他那样做的原因。我想和你们同富贵,但你们也要自律才行。后来,李世民又敲打了几次尉迟敬德,从此,尉迟敬德便修身养性远离政治。

李靖不是李世民的老人,李靖平定突厥立了大功,班师回朝后,听说有人弹劾他,纵容部下私分战利品。被李世民招见后,李世民严历训斥了李请一番,有大功也没有赏赐。回来后,李靖一直忐忑不安。时间不长,李世民却把他的官升了。一番领教下来,李靖有战事回来后,总是闭门不出。

房玄龄一直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式的人物,房玄龄做事也是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然而,李世民也没有放过对他敲打。贞观年间,房玄龄被李世民勒令回家闲赋就有三次?什么原因,史书并未详记。其实,这也是李世民的帝王之术。

三,李世民的帝王心术。

李世民对武臣是胡罗卜与大棒交替着使用。这种做法就是要他们收起挟功自重而产生飞扬跋扈的想法,防止他们有朝一日尾大不掉的局面产生。就是要他们时常觉的,天威难测。

这一点,唐玄宗李隆基后期就做的相当大差,对武将一味地宠,终酿成安史之乱。

另外,李世民还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皇帝。

候君集是一个立有大功的人,后来,因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一事被处斩。李世民在朝堂之上为他求请,念其功劳,饶他一命。众大臣不允后,李世民去狱中看望候君集说:从此就和君永别了,以后只能见君的遗像了,说吧潸然泪下。候君集临死时,请求李世民给他留下一个儿子,以续香火,李世民照允。

综上所述,李世民是一把帝王心术玩的炉火纯青,而又有着人情味的皇帝。对于屠杀功臣这类事,他不屑于做。

6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的大意就是,事情成功后,有功的人被铲除掉了,目的就是预防万一。从越王勾践在成功灭掉吴国后,大臣范蠡劝说文种和他一起离开,并且对文种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文种并没有相信范蠡的劝说反而等论功行赏。范蠡在劝说无果后自己离开了越国,并且还成为一代富商得以善终。而文种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勾践在功成之后第一时间就铲除了大功臣文种。文种临死前说范蠡没有骗我。从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把这种过河拆桥的行为称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为什么古代统治者大部分都会在功臣之后翻脸不认人开始屠杀功臣呢?一方面因为要收权,因为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属于进行大规模封赏。其目的就是为了鼓舞士气让属下去拼命作战。争夺天下过程中大家都是一股绳想着争夺天下。但天下安定之后这些高官显爵的臣子自然就会成为统治者的威胁。举个简单例子,战争时期将军都有对于军队的掌控权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作战。但和平年代就不同。军权必须收归统治者所有。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臣子发生动乱。统治者永远是缺乏安全感的。

另一方面,臣子对于权利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能一起造反打天下的人没几个是易与之辈。当他们手中的权利和立下的功劳超出一定的范围之后自然也会起不臣之心。得陇望蜀明白吗?人心都是贪婪的。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威胁发生。往往统治阶层在一统天下后第一时间就会消除隐患。也就是说开始贬斥或者屠杀功臣。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两次“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案例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做下的。也由此可见平民出生的皇帝在安全感这块都是极度缺乏的。

为什么李世民没有消灭功臣呢?虽然李世民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也相差无几。毕竟李渊时期太过于短暂。而且李渊时期一多半国家都没有一统。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屠杀功臣的原因有二。首先,李世民时期不存在功高震主的现象。要论功高谁能高的过李世民?李世民本来就是马上皇帝。唐朝一般的疆域都是他李世民打下来的。论起功劳来说,李世民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所以说功高震主现象不存在,那么李世民也就自然不需要去屠杀功臣。

其次,李世民眼中的“鸟”还有太多太多了。既然鸟没死绝,那么良弓就不需要藏起来了。李世民是一个开拓性极强的皇帝。唐朝建立后虽然国家趋于统一了。但是外敌依旧存在不少。东突厥、薛延陀、高昌、龟兹、吐谷浑、高句丽、新罗、百济、昭武九姓这些都是李世民的目标。外部强敌环绕,李世民既然需要开疆拓土那么他就需要无数的人去追随他征战天下。所以功臣们也有事干了也不会造反。这样一来李世民自然就不需要去做什么屠杀功臣的蠢事。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7

良弓藏不藏,得看飞鸟死没死,唐朝的飞鸟就一直没死,怎么藏良弓?

历史确有相似之处,因为人性相似。但每一段历史的形势和矛盾,却各有差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唐朝在李渊和李世民时代,有其特殊形势和特殊矛盾,所以不仅不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且还得弓箭常拂拭、走狗常给肉。

1.唐朝的外部形势以及对外扩张的需要

隋唐之际,一直面临来自草原帝国突厥的威胁。

即便到了李世民时期,这个威胁也没消除,而且仍旧是一会打仗、一会结盟。如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战(629年)、阴山之战(630年)、庭州之战(651年)、唐灭西突厥之战(657年)。

一直折腾到公元657年,唐灭西突厥之战之后,才算把北边整治消停。李世民在公元649年的时候就死了。也就是说直到李世民死,突厥都没被彻底打服。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战火中的盛世。

突厥只是一个大麻烦,还有吐蕃、高丽这些局部麻烦,这都得用兵打仗。对于传统的中原政权来说,这些麻烦真是负担。要组织军队、要动员百姓、要筹集粮饷,战争能把自己拖死。

但是,发源于北魏的隋唐帝国,却是一个中原与草原融合的王朝,不仅有中原风华而且有草原彪悍。所以,打仗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是开疆拓土、尽逞武功的机会。所以,开疆拓土、征伐四夷,一直都是唐朝的国策,直到安史之乱才被打断。

国家要打仗,而且要打很多仗。隋末的农民起义和中原逐鹿,与唐朝立国后的对外战争相比,那都是小意思。唐朝,也真正做到了内战内行,外战更内行。

李世民时期,飞鸟未尽,狡兔未死,而且飞鸟越来越多、狡兔越来越狡。所以,那些拿着良弓的名将、那些走狗般彪悍的战士,不仅不会被弃而杀之,反而荣耀加身、常常重用。

2.唐朝的权力格局决定了皇帝必须仰仗那些开国将军

隋朝是怎么灭亡的?隋炀帝一个人背不了那么大的锅。实际上,隋朝灭亡是关陇军事贵族和中原士族之间的内部洗牌,主要是关陇军事贵族。

隋杨是关陇军事贵族的一支,李唐也是关陇军事贵族的一支。隋炀帝想摆脱关陇集团对皇帝的控制,于是大家不干了,那就“重新选举”,于是李唐被选上了。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一众平民将领登上了历史舞台,关陇集团在洗牌中被消耗。但这股势力并没有彻底消灭。

既然没被消灭,那他们就始终是李唐王朝权力格局中的一股势力。

所以,唐朝与隋朝、李氏与杨氏,都会面对这股势力,也都得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压制关陇军事贵族这伙人。同时,要压制的还有中原士族门阀,这股势力直接控制国家行政系统。

如果摆不平拿刀的关陇集团和拿笔的中原士族,李氏皇帝们说被换掉就被换掉。那靠什么压制?靠科举,读书的成本很高,而初期科举也是潜规则成了明规则,能科举出来的还是世家子弟。所以,开国武将以及那些平民将军,就是皇帝的绝对支持者。

所以,良弓和走狗还有巩固皇权的作用,不仅不能杀、不能废,而且还得被重用。所以,唐朝武将,地位一直很高、权力一直不小。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能有那么大的权力,不是因为他长得可爱,而是因为玄宗皇帝需要、因为大唐皇权需要。

3.年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李世民一点儿也不担心那些将军造反

刘邦是秦末诸侯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跟他比年龄,项羽肯定不能称兄论弟,得管刘邦叫大爷。

即便在沛丰集团和开国功勋中,刘邦的年龄也差不多是最大的。这就面临一个尴尬局面,刘邦死后,那些掌权而彪悍的功臣集团不仅不会死,而且可能比刘邦的儿子活得还长。

有这个问题,所以,刘邦的异姓诸侯王之战,才立即开打,几乎与楚汉争霸衔接在了一起。刘备得剪除威胁最大的几个人,否则他死之后,天下到底姓啥、真得很难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韩信,死得时候才35岁。就冲这年龄,能让刘邦放心吗?

但是,李世民却没这个问题,因为那些武将大多活不过他。他继位登基的时候,才28岁。而武将们,很多已经斑白了头发,或者已经是老将军了。这真心没啥可担心的了。

再一个就是文化,传统的中原王朝,才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教条。而草原民族却很少这么玩。唐朝,从根子上说是出自草原政权,草原胡人的文化对他影响很大,而中原汉人的教条对他影响不大。所以,李唐的皇帝们,不会彻底地贯彻汉人史书里的黑暗法则。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到底能有多大作用?说实话,没啥用。继任的皇帝英明神武,良弓和走狗就是帮手;继任的皇帝昏庸无能,没良弓、没走狗也会有取而代之的人。那为啥宋代、明代都这么玩?可能就是皇帝的猜疑、人性的弱点,折腾一番才能让自己感觉更安全,仅此而已。

8

简单来说,李世民自己就是唐朝建立最大的功臣之一。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流传得很广,人们往往拿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来举例,但除去这两位杀功臣的佼佼者,开国皇帝中大杀功臣的其实很少,当然,不杀功臣的同样很少,大部分是杀了一些的。

这就要提一下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了,皇帝杀功臣,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因为功臣不识时务,包括居功自傲、违法乱纪、乱爆皇帝的黑料等等,这一方面贯穿皇帝在位时期;其二是功高震主、主疑臣反,集中表现在皇帝晚年,尤其是继承人问题上出现变动的时候,又以继承人威望不足时最为突出。

几乎不会有开国皇帝以杀功臣为乐,他们杀功臣都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和江山的稳固。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唐朝开国皇帝,但李渊在位仅仅九年就被他踢下位了,其时离全国统一也才几年而已,加上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事实上他就可以算作开国皇帝。

算起来,李世民其实也杀过功臣,但没有大杀特杀,这跟他的出身、年纪和功勋有关系。

李世民出身关陇贵族,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唐国公,跟隋炀帝还是表兄弟,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这倒不是说贵族出身的人比较温和,而是因为从小见得多,对自己比较自信,起兵后见一波人收一波小弟,这些小弟看到李世民风采非常,小弟当得也比较服气,造次的人比较少。

从底层打上来的开国皇帝就不同了,因为功臣出身甚至比他们还好,也见证了他们由贱至贵的转变,很多人转不过弯来,平时还好,一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立马嚷嚷起来,撞到第一种枪口的概率更大。

此外,李世民年纪轻,27岁就继位当了皇帝,又是唐朝开国最大功臣之一,功臣当中没有比他功劳更大的,最多是相同,这也是他皇子身份带来的便利,如果他是皇帝,不可能有此优势。

年轻的好处在于等到李世民晚年,功臣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是李世民感怀功臣才命人画的,当时已有不少人去世了。

剩下还有威胁的,才需要重点关照,比如李勣。

《旧唐书·李勣传》:(太宗)谓高宗曰:"汝于李勣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

而刘邦、朱元璋对此的处理方式更干脆一些,直接杀,不玩虚的,威胁自然是没了,可杀功臣的血腥却留在了史书上。

9

老规矩,先看“有没有”,再说“怎么回事”。

第一“历代王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事肯定是没有的。

夏商周距离太远,不去扯它,事实也没记录。就唐以前的秦汉晋三大王朝,秦朝和晋朝,以及东汉没有杀功臣的记载,硬要怀疑的话只能说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死得有点不明不白。所谓“杀功臣”比较突出一点的是西汉,众所周知,刘邦杀了韩信,彭越,英布三大功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本出于范蠡的话也被韩信说出来,所以天下皆知。然后人们再一查,喔,原来刘邦还杀过燕王臧荼,韩王信,赶走了后燕王卢绾,废了赵王张敖,八大异姓王干掉了七个,还差点把追随他最久的萧何,樊哙置于死地,韩信此言不虚!于是就相信了。

问题是,如果再深入一点看仔细呢?

刘邦杀的这几个都是异姓王,其中除韩信,卢绾外,其他六个本来都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和人马,甚至已经被项羽册封过,都是在楚汉战争后期在刘邦的拉拢下加入刘邦队伍的。本身很大程度上就是投机份子。《史记》记载,韩信,英布,臧荼都有谋反的企图,彭越也很可疑。韩王信是在对匈奴作战不利时叛逃,他和卢绾的子孙后来都回到了汉朝,还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而张敖虽然被撸了,但他还有重身份,那就是刘邦女婿。所以不久之后他就重新被封为侯。而汉代封王之下就是彻侯。萧何、樊哙虽然遇险,不是还平平安安了嘛。大汉开国145位彻侯,除了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和与他一起谋杀的陈豨,其他都是正常死亡。

说简单一点,汉代杀掉的所谓“功臣”本身就不是真正的功臣,而是他的潜在竞争对手,就算把他们算进去,刘邦对功臣的杀戳也只是个不足三十分之一的数字。如果说这样就能得出“兔死狗烹”的结论,是不是草率了一点?

唐以后是宋元明清,这些李世民是看不到的,但可以一起讨论一下。宋代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以不杀大臣而著名。但南宋“苗刘兵变”,杀了岳飞,可没人把它往“兔死狗烹”上想,元、清也没啥“兔死狗烹”的记载。要硬说的话,多尔衮之死,鳌拜被擒靠点边,但他们本来就是权臣。最后是明朝。朱元璋的酷杀手段是出了名的。杀了蓝玉、李善长,胡惟庸。功臣杀戮率高达五分之一。的确当得上滥杀功臣的名头。不过开国六大公爵只杀了两个,所谓“赐蒸鹅”也是没有的事,还不要说“火烧庆功楼”。由是看来,这里面多少有虚假的成份。

实事求是的讲,“历代大杀功臣”根本就不成立。有谁规定功臣就不能够杀?这好说功臣就不会犯错误一样。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错误,就要受到制裁。一些包藏祸心的“功臣”,不加处理,尽早会对皇权产生威胁。曹操不是兴复汉室的功臣吗?杨坚、李渊也不都是功臣吗?

这个问题接下来,就是李世民为什么不杀功臣。问题是他真没杀吗?

李世民的功臣表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这个功臣名单的含金量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和西汉的“彻侯”相比,说明李世民对功臣的待遇还不如刘邦,而且在这里面,李世民也杀了张亮和侯君集。其中的张亮,李世民自己都承认冤枉,更别说还有在这二十四功臣之外的李君羡和王君廓。如果按批判刘邦的标准,说李世民“不杀功臣”,那绝对是虚假宣传。

事实上,一些“功臣”在他父亲李渊时已经被杀干净了,特别象李密、杜伏威这些来投奔唐室的起义领袖。在汉代,他们应该也是异姓王级别的。结果全都以各种罪名死在李渊手里,王世充也是投降后被杀。不过这里面涉及了一个定性问题。很多人没把他们看成李唐的人,所以不算成杀功臣。

最后就是李世民本人的素质了,他是个天才少年,手下大臣普遍比他大上十多二十岁,大部份死在他的前面,这和刘邦正相反。所以不象刘邦担心韩信,朱元璋担心蓝玉一样忧心对方在自己死后谋反。但就是这样,李世民还是对李世绩起过杀心。

综上所述,所谓“历代大杀功臣,李世民不杀功臣”根本不成立。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这其实应该归于演义小说的人物塑造。一方面,韩信太有名了,对汉朝的建立的确有大功,所以他的哀叹才令人感动,激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在演义小说中,一些本来没有“杀功臣”行为的皇帝也被夸大,编造。如光武帝斩姚期,宋太祖杀郑子明。因为这世间多的是怀才不遇,壮志不遂的人,所以他们借古讽今。对于刘邦与朱元璋这两个比较明显的“坏皇帝”,当然更是加重渲染。

而有坏就有好,李世民就是演义小说塑造的“好的皇帝”的典型。几个特质,如年少英武,崇尚佛道等等。出身也有一定关系,刘邦、朱元璋都是平民,相对于其他人没有任何的优势。而李世民出身于皇亲国戚的李家,就算不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也是银汤匙,这方面上,他的贵族气息要比刘朱两位重。换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起始平台很高”,这方面多少降低了他自己的危机感和其他人对皇位的觊觎之心。让他成为了比光武帝,宋太祖更高光的明星。当然塑造人物也要向“不杀功臣”上引。当然他的确是有资本的。

其实民间传说也没放过李世民,还是有些“杀功臣”的传说流下来,比如说门神的来历,说是李世民一意孤行立李治当太子,秦叔宝、尉迟恭力誎不成,最后一头撞死在大门上。某种意义也是死在李世民手里。

综上所述,所谓“杀功臣”只是普通百姓对上层政治的肤浅认识,刘邦、朱元璋和李世民只是因为自身的一些特质被人们放在了黑白两个顶点,仅此而已。







补充一下,前面前面忽略了隋朝。其实从各方面看,一向被歌颂成英明天子的隋文帝的“鸟尽弓藏”远超刘邦。死在他手里的功臣有名将史万岁,郢国公王谊,郕国公梁士彦,英国公宇文忻,苏国公刘昉,武将元谐,大臣虞庆。不但在数量上超过刘邦的六个,这些人和隋文帝的关系也远比刘邦和异姓王亲。好几个都是杨坚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甚至亲信。所以可以说这是相当刷新认识的一件事。如果不看杨坚,很容易得出“出身贫寒的皇帝更好杀功臣”的结论。事实杨坚出身贵族,而且这几名大臣没有对皇权有实质性威胁,却落得被杀身死下场。也不像是为皇子继位做准备。可见,历史有时就是“不走寻常路”。也因此反衬出了李世民的难得。因为隋杨和李唐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情况及其相似,结果一个多杀,一个少杀只能说是性格问题了。不过杨坚的名气也不比李世民差多少,至少比刘邦好,可见杀功臣与否其实和皇帝的名声没多少关系。

10

中国古代帝王,尤其是开国之君,对待功臣乃至“功高盖主”的功臣,采取的手段无非就是三种。一种就是刘邦、朱元璋之流的,一个“杀”字把隐患全解决了。另一种就是赵匡胤一类的,“杯酒释兵权”,将功臣们都养起来却不再任用。还有一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敢于在治天下的时候仍然对功臣予以重用。

李世民为何不卸磨杀驴呢,首先肯定是他作为“天可汗”的胸襟。其次,唐朝的天下是李世民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他并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而是亲自领军一次次出征,他的威信可不是哪个功臣能比的,所以大唐战功第一的他自然不在乎什么功高震主。另外一点就是,玄武门之变,他已经把李渊李建成一系可能威胁他地位的人都废掉了,也就是那些从晋阳起兵开始就追随李渊的从龙之臣,剩下来的都是跟着他打天下的人。

李世民说: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

虽然李世民对兄弟比较狠,但是对功臣却是包容大度,

“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旧唐书》)

李世民的这句话是对尉迟恭说的,尉迟恭因为居功自傲时常与其他朝臣发生矛盾。

尝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殴道宗目,几至眇。

哪怕是差一点把皇亲国戚也是功臣的李道宗打瞎了,李世民仍然只是警告了他了事。

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

(朱元璋评价李世民:“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李世民提到的汉高祖刘邦,属于是对功臣极狠的,汉初三杰就剩一个萧何还算善终,而在刘邦讨伐鲸布的时候,数次派间谍去查萧何在干什么,难怪有人劝萧何,“你的祸事近了”,使得萧何不得不自污才得苟活。而汉初封的八大异姓王活下来的,除了一个子嗣断绝的,就是一个被降为侯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汉初的那些豪杰太过耀眼了。

刘邦的天下到底谁打下来的,一半功劳在韩信等异姓王身上。刘邦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让人甚至敌人为自己所用,而他的手段其实简单,就是给好处。他能给什么好处,自然是裂土封王。

毕竟秦始皇一统天下时间很短,所以当时的人们还认为周朝的分封制度可以延续,于是诸如韩信、彭越、鲸布之流都想着打败项羽之后,自己在封地里关上门当大爷。可惜,他们不知道刘邦这个人,刘邦可不想当周天子和楚霸王,他想当秦始皇,让天下归他一人所有。

所以,对待那些裂土封疆的异姓王,刘邦杀起来是毫不手软的。

韩信死之前就说了,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史记》)

大唐的江山一半是李世民亲自率军打下来的

李世民的处境当然和刘邦不一样,大唐的天下等于是李世民自己打下来的,在他手下可没有那么多独当一面独灭一国的一军统帅。看看李世民的战功吧。

(大唐天下 一半是李世民率军打下来的 还有一半是李靖的功劳)

唐朝是618年建立的,可是当时的地盘只有关中和河东,也就是天下的四分之一大。

618年前后,破西边威胁最大而且已经称帝的薛举,后又消灭了薛举之子薛仁杲,确保了大唐西方的安全。

619年,李世民击破河东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宋金刚和刘武周,保证了北方的安全。

620年到621年,李世民夺取洛阳灭掉了郑国皇帝王世充,同时消灭了割据河北的窦建德大部,俘获了大夏皇帝窦建德。

622年,河北再反,李世民再次出征,只不过先期得胜之后,李渊和李建成已经感觉到李世民功高难赏,于是让李建成代替李世民出征。

可以说,除了江南,大唐的大部分地盘是李世民亲自指挥打下来的,所以在大唐军队里,是不存在谁的威望高过他这个秦王的。

而且李渊为人一直重宗室,战时一般都是由宗室子弟担任主将,所以唐朝最大的功臣都是宗室成员。当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后,李唐宗室再无人能与李世民论什么功劳高低。

对于李唐宗室成员,李世民由于李渊的原因,对他们并没有给予特别的礼遇和封赏。

在李世民继位后,直接就封了四十三位功臣实封封地,而且只按功劳不按出身,曾为奴隶的钱九陇、樊世兴都能得到食邑四百户的封赏。

封赏分为九等,从一千五百户到三百户。

房玄龄虽然是文官,但因功得到了一千三百户的封赏。这时候一位宗室大佬不干了。这位就是跟着李渊起兵的李神通,按辈分是李世民的叔叔。他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居然才得了五百户,于是趁着李世民说“朕叙公等勋效,量定封邑,恐不能尽当,各自言。”李神通就说自己“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人,功居第一,臣且不服。”

李世民肯定是准备好了肯定会有人对封赏不满,于是也没给李神通面子,直接埋汰了李神通一顿,

叔父虽率兵先至,未尝身履行阵。山东未定,受委专征,建德南侵,全军陷没;及刘黑闼翻动,叔父望风而破。(《旧唐书》)

随即李世民就表明了公平公正封赏的态度,“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

李世民虽忌惮李靖 但仍没有对他下手

当然李世民也非完人,所以也有他忌惮的大唐功臣,那就是卫国公李靖。

(李世民说李靖功劳: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因为李靖的战功也不在李世民之下,而且李靖在大唐功臣中,是独自领兵次数最多,也是长期拥兵在外的。

李靖一开始是跟着秦王李世民打王世充,随即就被派去跟了李孝恭经略荆湘。虽然名义上李孝恭的副手,但李渊说了,“三军之任,一以委靖”。621年,作为实际总指挥的李靖,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割据湖南湖北的萧铣的梁国。

随即李靖独领一军,连下九十六州,平定了岭南。

623年,李靖又在李孝恭的手下,消灭了割据江南的宋国皇帝辅公佑。

625年,突厥犯边,河东太原告急,李靖奉命北上迎敌。被任命为灵州道行军总管抗击东突厥。

战功赫赫在军队中同样极有影响力的李靖实际上很懂得明哲保身,在玄武门之变前后,虽然拥兵在外,但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因此与李世民之间自然就有了隔阂。被调回长安担任兵部尚书,虽然官职显赫,但是却脱离了他一直带的边军。

不过李世民的胸襟却也不同常人,并没有就此弃用李靖,3年后又重用李靖抗击突厥,而李靖也真就灭了东突厥雪了大唐之耻。

也就在生擒了颉利可汗之后,有人上告李世民说李靖纵兵劫掠,李世民也就呵斥了李靖一番,不过也没有做出杀人的举动来,过了阵子又给李靖加了封赏,并说,

“隋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当赦公之罪,录公之勋。”(《旧唐书》)

此后李靖一直身居高位,但是上朝之后就把自己当成木头桩子,“靖性沉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

当了四年大官之后,李靖就坚决请辞,李世民对此十分欣慰。

太宗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曰:“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莫能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后来李靖又奉命征讨吐谷浑,结果被人说他谋反,李世民调查一番后将诬告的人流放岭南,但此后李靖就称疾闭门不出了。

但李世民实则还是放心不下李靖,644年,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当时年过七旬的李靖已经抱病多日,李世民亲自去探望,

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曰月增甚,恐死于道路,仰累陛下。”(《隋唐嘉话》)

显见李靖是不想去的,却想不到李世民说了一句,

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隋唐嘉话》)

这话可就重了,司马懿当年可是装病然后突然暴起消灭了政敌,最后夺了曹魏的大权。

李靖马上就明白过来,

靖叩头曰:“老臣请举病行矣。”至相州,病笃不能进。

就此可见,李世民对李靖一直不放心,直到让他离开了长安,这才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结论 大唐功臣功高震主的唯李靖一人

世人常言,李世民能容功臣,是因为他出身贵族自有心胸,而刘邦和朱元璋之所以杀戮功臣,是因为他们都是平民出身,所以担心那些曾经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功臣们会窥觑他们的皇帝宝座。但观其实质。刘邦杀八大异姓王是为了让天下真正一统,而朱元璋杀功臣则是在他年纪渐老之后,他是怕自己的儿孙驾驭不了这些功臣。

其实李世民一样对李靖猜忌,只不过李世民有自己的胸襟就是了。而且唐朝的功臣们,除了李靖之外,并没有韩信、徐达这种能够灭国的统帅人物,也因为达不到功高盖主的程度,所以李世民也对他们没有多少担心之处。即便是侯君集等人造反,也不过是飞蛾扑火,甚至引不起李世民的震怒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