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就是大清屡战屡败的理由吗?19世纪真的就是唯武器论的时代吗?我们不妨举例来说明一下。
埃塞俄比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国家,国土面积不到大清的十分之一,(110万平方公里)人口直到现在才有9000万。人均GDP才700美元。
一句话,埃塞俄比亚贫穷落后到家了,无论今天还是在19世纪都无法跟中国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是在西方列强意大利气势汹汹入侵的时候,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真正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894年,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号召全国军民抵抗意大利的入侵。经过两年艰苦奋战,终于用石头和长矛打败了侵略者,意大利不得不乖乖地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
中国人对阿富汗这个国家估计不会陌生,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现在人口才2700万,也是个贫穷到了极点的国家。
但是这个国家的人民英勇不屈是出了名的,它曾抗击苏联入侵长达十年左右,把这里变成北极熊(苏联)的坟墓。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一年,跟世界上的头号大国英国也进行过一场生死搏斗。
1839年,英国侵略阿富汗,阿富汗人民同仇敌忾开战反侵略战争,英国侵略者被打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地撤出了阿富汗。
在此之后,阿富汗人民在1879和1919年又两次打败过英国的入侵,直打得英国人心惊肉跳,谈阿色变。
而当时大清军队的装备,比上述两国要先进至少一个世纪,客观地说鸦片战争前期的清军是一支热兵器多过冷兵器的军队。
我们不妨看一下19世纪大清登州镇绿营武器装备:
登州镇的陆军分中营与右营两部。中军有骑兵117人,步兵394人;右营有骑兵115人,步兵368人,一共994名士兵。他们的装备是这样的:
火绳枪479支,火炮76门,总计有火器555件。
我们再看英国人是如何评价大清军队的武器装备的。
《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英军对虎门炮战中的清军炮弹印象是这样的:“他们的铁链锁弹特别优良,乃是一个空球,切成两半,用药18寸的锁链盘在中空部分,使半球相连紧,因此当半球栓紧在一起,以便装进去时,就像一个炮弹一样。”
由此可见,大清军队整体装备不如列强,但如果全力以赴,根本就不会败得那么惨。
历史事实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西方列强和日本,真正在战场上打服清朝军队、让他们跪地求饶的,还是白刃战。
英国军官回忆说,清军在火炮火枪对射过程中还凑合能保持队形,但是一旦到了近战阶段,开始白刃战的时候,清军立刻就会土崩瓦解、屁滚尿流,甚至出现了清军宁愿跳河自尽也不和列强军队进行白刃战的壮举。
当英国军人“胆装心齐”保持着标准阵型的前进到100米的时候,先是齐射,然后端着刺刀冲锋,定睛一看,清朝的军队基本上跑得无影无踪了。
定海一战不可谓不壮烈,有那么多八旗绿营将士作战英勇殉国,但英军也是靠刺刀搞定镇海的。不过战绩非常毁三观,当时英国士兵阵亡2个,有15个人受伤。
著名的三元里抗英斗争中,英军马德拉斯步兵团一个连迷路陷入乡勇层层包围,我方一万多人包围英军不到二百人,而且天降大雨火枪失灵,但是英军就是靠着白刃战突围,总共死了六个人。
甲午战争的时候,清军更不敢跟日军拼刺刀。一位日本军官回忆说:
“淮军所部,只有聂士成所部有坚定射击到底的勇气,但是当我军在付出不大的伤亡(因为他们射击技术地拙劣),逼近并且亮出刺刀的时候,清军每次都转入崩溃,无一例外……”
对于没有经过打扮的历史,大家也许难以接受,但这却是事实。
大清失败不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是因为没有种。他们缺的不是火器,而是一种血性。
《清史稿》说: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呜呼,悕矣!
“有君无臣”,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都说有国才有家,可当时大清的官兵觉得有命才有家,国家跟自己好像关系不大。国家是皇帝老儿一个人的,国灭了,只要有命,家就在。要不然国保住了,自己没命了,又有什么用?
鸦片之祸,表面上看英国人是始作俑者,但是如果没有大清既得利益集团的里应外合、推波助澜,能发生吗?
据史料记载,海面上那些明火执仗运送鸦片的船只,都是打着总督、将军旗号的兵船。
王公大臣将军督抚,争先恐后贩卖大烟,指望这些人能带领士兵打胜仗吗?
有位伟人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这种观点放到21世纪也许已经过时,但是在19世纪,血性和斗志是可以决定战争胜负的;可惜当时的大清官兵缺少的正是这种斗志,还有以国为家的理念。
梁启超先生曾以一篇《少年中国说》诠释了国家的概念:“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大清时期,如果“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真正当家做主了,官兵就会像保家那样来卫国了。如果真的那样,大清军队用大刀长矛一样也可以战胜入侵者,把中国变成侵略者的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