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过这样一则报道说:史书上的记载大部分都是被篡改过的,当朝的修改当朝的,前朝的,修改前前朝的已经司徒见惯了,所以说任何史书的记载都不可信!

上面的报道可能有点绝对了,但是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史书上的东西不完全可信,这样我们就能够定性的了解到了其中的一个“度”…

君不见为什么史学家要考古,经常在进行考古发掘之后,发表一些奇怪的言论,甚至有些在我们这些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眼里是离经叛道的发言,这些发言和我们想的、学的完全不一样什么相反的情形,引起了诸多讨打,令这些考古学者苦不堪言:一边是出土的事实,一边是传承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记载,两者出现了不同…

同时,一边出土的“事实”仅仅少数的学者认可,一边千年记载的史书认可基数基本上是整个社会;这样矛盾的情况,一方面的是理智,一方面是情怀,是传承,很难达到统一!但是现在,两者之间能够共同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另类表现!这里用一句:尽信书不如无书来进行一个小结。

然后,我们来看看题目中的这两本书,一个是“旧”,一个是“新”,我们再来看看这两本书的成书时间,一个是在元朝,一个是近代,元朝人自己写自己的历史,而且还不是所谓的独立第三方机构,没有监督,有的只是“上面”的打招呼,这样的情况不止存在一个元朝,二十四史也许都普遍存在,所以这里可以很大胆的推测出“旧”元史是在大事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有利于元朝统治及美化元朝的一部史书,想寻找可信度高的“故事”似乎真的不好找!

至于“新”我这样形容吧:开自百年后的第三方独立机构的“审核”,相对于之前的记载能够较为客观的编排,有依据的的进行撰写,但是又是因为百年时间的流逝,其中很多“故事”或者说史实已经“消失”,对后期的审核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过总体来说,可信度还是以“新”为主,“旧”次之!

我们如果想真的排除一个类似于法律上的证据的优先程度,我给出:考古发掘》新元史》元史,大家觉得呢?

最佳贡献者
2

史书最重要作用就是对历史的记录,要求客观真实。

但编写者的立场不同,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倾向性,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做出符合自己立场的解释和描述。所以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实际上每一个王朝的历史,都是由取代它的王朝来书写。《元史》是二十四史之一,编撰于明朝初年,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志、表、人物列传。

《元史》的编写是明朝学者完成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它的客观性。

《新元史》是1920年由近代文人柯劭忞编撰的,全书257卷。

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要想还原到真实,就需要各种历史资料相互印证和推理。

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参考了大量其他的历史资料,重新修改编撰。从作者的立场,成书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来说《新元史》无疑可具有可信度!

谢谢!

3

可信度基本相同 新的有改进

4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诸多领域出现了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元史》简介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

《蒙古秘史》是成书于13—14世纪的一部历史著作,作者佚名。

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尊号“成吉思汗”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由参知政事王鹗建议,忽必烈始设翰林国史院,开始纂辑国史。至元年间,又设立蒙古翰林院,专用蒙古文记录史事。这些机构的设立,使元朝除了元顺帝的“实录”缺失,其他十三帝都有较为完整的“实录”,为撰修《元史》提供了主要史料依据。后来由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无实录可据,明太祖为了弥补元顺帝一朝历史,派欧阳佑等十二人为采访官,到北平(今北京)、山东等地,搜集史料,以备续编。另外,历代的《后妃功臣列传》也是《元史》本纪和列传的重要资料来源。

宋濂著《元史》

元朝的典章制度史也不少,主要有《皇朝经世大典》(《元史》中的《志》和《表》主要取材于此)八百八十卷、留存至今的《元典章》、王祯的《农书》、郭守敬的《授时历经》等,这些都是修《元史》的重要参考材料。此外,还有些史料杂著,如宋人著的《黑鞑事略》、《蒙鞑备录》、《长春真人西游记》等,也是修《元史》的材料来源。《元史》依据上述材料成书,因而具有原始史料丰富的特点。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

二、《元史》的编撰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北返蒙古高原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宫东)正式开局编写,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宋濂是主要负责人。这次编写至秋八月癸酉(十一日)结束,仅用了188 天的时间,便修成了除元顺帝一朝以外的本纪37卷,志53卷,表6卷,传63卷,共159卷。这次修史,以大将徐达从元大都缴获的元十三朝实录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经世大典》为基础。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宋濂(1310-1381)

由于编纂的时间太仓促,缺乏顺帝时代的资料,全书没有完成,于是派欧阳佑等人到全国各地调集顺帝一朝资料,于洪武三年二月六日重开史局,仍命宋濂、王袆为总裁,率领赵埙,朱右、贝琼等15人继续纂修,经过143天,七月初一书成,增编顺帝纪10卷,增补元统以后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货志》各1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传》36卷,共计53卷。然后合前后二书,按本纪、志、表、列传厘分后,共成210卷,也就是现在的卷数。两次纂修,历时仅331天。

三、《新元史》的编撰

柯劭忞(1848-1933)字风荪、号蓼园、室名岁寒阁。山东胶州人,清末民国官吏、学者。光绪十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清史馆代馆长、总纂。治学广博,尤精元史,独力编著《新元史》 ,负责总成《清史稿》,学术成就为人们肯定。

柯劭忞(1848-1933)

宣统二年, 柯劭忞选为资政院议员,出任山东宣慰使,兼督办山东团练大臣。民国三年,选为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议员,均辞未就。任清史馆总纂,又代理馆长,纂修《清史稿》,总阅全书。《新元史》是他个人的一部重要著作。姚大力教授在座谈会上就这一点特别肯定了柯劭忞在史学史上的地位,他说,二十世纪初期有三部旧式史书,《清史稿》之外的两部,一是《新元史》,一是《元史新编》,这两部元史都是后代学者以一己之力重写过去的历史,延续乾嘉学派的传统、舆地之学的路径,成就中国史学编纂史上旧史书之绝响,而在这三部著作中,柯劭忞可谓占了一半之功。

新元史

《新元史》共二百五十七卷,广泛参考了西方史料和清代钱大昕以来各家研究《元史》的成果,可谓总其大成。所以,书成之后,即由教育部呈送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由他颁令,将其列入正史。章太炎则评价说:“柯书繁富,视旧史为优,列入正史可无愧色。”

新元史被称为正史中的第二十五史

《新元史》未能被学界所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柯劭忞集各家之成,但在引用他人之说和自己的考证之间却没有做明确的说明,以至于阅读、使用者难以辨析。但是,在史料价值的问题,柯劭忞在著述过程中,利用了大量其所能看到的清人成果和二手的西人研究的成果,具有独到的史料价值。




5

《元史》为明代官修史书,宋濂等撰,成书仓促,多有不足,而且胜利者对失败者难免大黑特黑。巜新元史》为近代私修史书,山东柯劭忞撰,用时四十年,志在补正重修,也广泛参考了西方史料和清代以来各家研究《元史》的成果,从业余的角度某些方面比《元史》可信。

6

《新元史》在《元史》基础上做了些补漏和修改工作,应该说在那个时代是不容易的。但是,在很多地方,存在着以当时的今推那时古的现象,比如就江西省的很多地区(东部地区),在清朝时期是属于江西,而元朝是是属于江浙行省,在《新元史》人物介绍时期,把清朝的地名推论到元朝的时期,这点是很大的错误,同时以此而推论的一些事项也就出现很大的差池。

7

元史,成书早,讹传少,故准确

新元史,成书晚,整理多,故详细

二者各有价值,不能一概而论

8

都读了呗,可信不可信的都是历史,只是里面有的地方不同而已,大框并没有区别,听别人的是吃别人剩下的,还不如自己去研究呢

9

我觉得新元史可信度更高

由于明代的《元史》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且都是一些黑料。后代学者皆呼吁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利用明清有关元史的研究,例如参考《元经世大典》残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关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国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书,参考《四库全书》未收录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新元史》在旧《元史》基础上增加更为详细的内容。





10

一般而言,官修史不如私修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