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出于政治和舆论需要。袁世凯当初逼清帝退位已经和满清皇室达成协议。除了皇帝封号什么的被剥夺以外,其他一切生活待遇基本都维持不变。作为政治焦点的袁世凯不敢轻易撕毁。
提问者,请先弄清当时的历史背景再来提问。首先我告诉你,若想杀清皇室袁世凯不敢,即使敢也没有这个能力,当时的北洋军也没有现在人云亦云的这么强大,更何况北洋军中的很多高级将领督军都是孝忠于清皇室的,之后的宣统复辟就是北洋系各派军阀早已达成的共识……再有,当时的清皇室也没有现在人云亦云的那样“只剩下紫禁城了”,当时的清皇室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为什么民国初年,八旗禁卫军(后改编为陆军十六师)就被派往了收复外蒙的前线,这一切的意图说明了什么?再有,为什么长达十二年之后,冯玉祥才敢逼宫,这又说明了什么?再有,提问者,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历史书没有写的历史,那就是宣统复辟老百姓吃饺子,人们相互说着“大清的天又回来了”……总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别说一个袁世凯,就是十个袁世凯也不敢。
首先来说下中国篡位而弑故主的,基本上都是因为不够自信:
周武王伐纣,纣王自焚而死;秦灭东周,迁九鼎,但是也并未对周赧王下手;秦末大乱,项羽杀秦帝子婴及楚义帝(义帝是否为项羽授意杀害目前仍存争议),已经备受非议,对于项羽这样的莽夫英雄来说,这样的举动貌似也说得过去。王莽篡汉,孺子婴并未被杀,尽管他是个傻子;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最后寿终正寝;魏元帝曹奂被废之后还安稳地生活了近四十年。
真正举起篡位弑君旗帜的是草莽枭雄刘裕。其时手握军政大权的刘裕,也是有很多高门士族的反对的,谢混、郗僧施等的不支持,以及司马休之、司马楚之等东晋宗室在外的攻势,这些对于“奋起寒微”的刘裕来说都是莫大的威胁。因此王夫之猜测他杀晋恭帝的原因时说是“宋武之篡也,年已耄,不三载而殂,自顾其子皆庸劣之才,谢晦、傅亮之流抑诡险而无定情,司马楚之兄弟方挟拓跋氏以临淮甸,前此者桓玄不忍于安帝,而二刘、何、孟挟之以兴,故欲为子孙计巩固而弥天下之谋以决出于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这种做法,竟然被之后的齐、梁、陈、北周、北齐、隋、唐以及五代所承袭了。故而王应麟感叹道”魏之篡汉,晋之篡魏,山阳(汉献帝刘协)、陈留(魏元帝曹奂),犹获考终,乱贼之心,犹未肆也。宋之篡晋,年而弑零陵(晋恭帝司马德文),不知天道报施,还自及也。齐梁以后,皆袭其迹,自刘裕始。”明王夫之也说“恶莫烈于弑君。篡之相仍,自曹氏而已然,宋因之耳。弑则自宋倡之。”只有下一个宋的宋太祖,破例地保全了后周恭帝柴宗训,并且还传言留下了“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的祖训。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溥仪及其满清皇室的处境:
清帝退位前,因为革命“反清兴汉”等口号的号召,皇族内阁的立宪谎言也被戳破,满清政府的威望已经日薄西山。当辛亥革命发生后,满清政府都没人能够领导最有战斗力的北洋军,只能邀请袁世凯出山。南北议和之时,南方革命党压根就没有提出要对溥仪及其满清皇室进行赶尽杀绝的要求,只要求“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孙中山就会将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如果袁敢进行弑君废立,革命党是否反对不敢说,但是势必将招致保皇党以及立宪派的强烈反对。而坚持负隅顽抗的宗社党随着其“领袖”良弼的被暗杀基本上也宣告土崩瓦解了,接着再以哄(优待皇室)和吓(段祺瑞等北洋将领的联名致电、袁世凯本人以法国大革命法国皇室的结局进行恐吓),各国使节也都开始支持袁世凯,电请清帝退位了。因此说清帝退位前是北方的北洋军及满清皇室、各国列强与南方的革命党、立宪派等各种势力明争暗斗的博弈而妥协的结果。1912年2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提出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由汪精卫主要负责起草,经临时参议院修正,其中开列了保留大清皇帝尊号以及溥仪小朝廷暂居紫禁城等八项内容。退位前袁世凯没有弑君的必要,而退位后也同样如此。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如愿以偿地登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其主要矛头均指向南方的革命党,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中均是如此。满清皇室早已无实力与北方的北洋政府以及南方的国民党相抗衡了。
袁世凯方面的考量,不杀溥仪他有他的自信:
如前所述,清帝退位前,满清皇室除了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稍微反抗过袁世凯之外,其他的反对势力及其影响均已细微到袁世凯无须注意了;而在退位之后,袁世凯有需要着力对付以孙文、宋教仁的国民党,黄兴、蔡锷等人的护国运动,以及打着自己称帝的如意算盘,而这些时期,他的对手仍然没有溥仪及其满清皇室。
综上所述,在清帝退位前后(到袁世凯去世),溥仪及其满清皇室均没有实力对袁世凯产生实质性的大的威胁了,不仅没有被杀的理由,袁世凯也没有要杀他们的理由了。
再为 @nonolyli答案里所说的这句“手握实权,就不是要为杀人找理由,倒是要为不杀人找理由了”点赞。
事实上呢,袁世凯去世之后的1917年,徐州的张勋“辫子军”利用北洋政府的府院之争,以调停为名进行的“张勋复辟”失败之后,北洋政府及其掌握实权的段祺瑞也未对溥仪进行强硬的处理。溥仪宣告二次退位,依旧享受中华民国政府的优待,直至1924年的“北京事变”……
必须声明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袁世凯曾经对满清皇室动过杀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袁世凯也不太可能去杀逊清皇室。那我们就回到历史现场,探寻一下辛亥鼎革之际,袁世凯与满清皇室之间的关系问题。
溥仪宣布退位是南北和谈的结果,是南方革命党与清室,与袁世凯妥协的产物。满清皇室在确认了清室优待条件之后,才以宣统帝的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清室优待条件主要包括八款,分别是:(1)清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待以各外国君主之礼;(2)清帝岁用400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3)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4)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5)光绪陵寝如制妥修,民国政府支付实用经费;(6)宫内各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阉人;(7)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8)原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因此,非但不可能危及满清皇室的生命,满清皇室还获得了很大程度的优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袁世凯如果在成为大总统后,动了杀机,必然会有损袁世凯的形象和统治的合法性,所以袁世凯不可能那样做。
其次,民初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满清皇室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满清灭亡后,一些清朝遗民不愿意承认民国政府,视民国政府为敌国政府,因此,如果逊清皇室的生命安全也遭到威胁,盘踞在东北和山东一带的宗社党等遗民势力必然会不顾一切制造混乱和对立,这与袁世凯政府的利益是背道而驰的。
再次,逊清皇室还可以起到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清皇室不仅在满族民众中间有很大影响力,在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民众心目中也仍然有崇高的地位,而这些民族又大多处于中国边疆地区,而一旦清皇室被消灭的话,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边疆安全势必会进一步受到影响。
因此,民初的任何一个当权者都不会傻到去对逊清皇室动杀机。
在南方革命党人与清政府和谈时,袁世凯充当的是中间人的角色,是中介,也是担保人。
当时,南方革命军和袁世凯答应清帝优待条件,清帝才会退位,换句话说,如果不给出这些条件,清政府很可能会鱼死网破,招募军队,或者承诺更多的权益给外国列强,那么,局面就不知道会如何发展了。
袁世凯是很精明的一个人,用这样的方式让清帝退位,完成了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而自己也受到了各方的称赞。
清政府觉得,还行,比起以前朝代更迭的待遇不知道要好多少。
南方革命军,不用打仗了,也完成了推翻帝制的革命愿景。
当然,袁世凯是中介,清政府方面不但不会憎恨袁世凯,反过来还会支持袁世凯,你看,我是冲你面子退位的,你不能不管我。如果出了事,你得保证我们的权益。
南方革命党给袁世凯的是革命胜利的“果实”,民国大总统。
基于以上这些,袁世凯非但不会杀清帝,反而会保护他们,因为是他们成就了袁世凯。
而从政权交替上来说,以前各朝代交替,都要替前朝写史,并且为其厚葬。
如清朝刚入中原的时候,还称为崇祯报仇呢!以此来证明政权交替的法理性。
清朝开疆拓土很多年,也向外扩张了很多,之所以有如今的版图,清朝也是有功的,如果民国是合法继承的话,虽然有债,但是清朝的版图不是盖的,接过清王朝的政权,就表示对中国的所有领土都具有合法权益的。
这一点很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袁世凯如果杀了清帝,肯定有保皇党不服,进而闹事,这是一定的,留着皇帝,也是对前朝遗民的一种安慰了。像三国时期,魏国灭了蜀国,依然优待刘禅。
而且,皇帝才五六岁的小孩,能翻起什么大浪。
杀了孤儿寡母,如何不能立足?
满清入关以来,满汉矛盾从来就是最尖锐的社会问题,无论是文化层面上的留头留发之争,还是权力结构上的满汉官僚之争,等等等等,可以说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满汉对立严重(有一本书《满与汉》,我还没看完0.0)。如果理解不了几百年前的满汉之间的问题,那打个比方,看看现在中日之间的民族情绪就可以了。日本还没有入关为王,只是侵略失败(火气大的别挑刺,意思懂就行),就已经民族情绪对抗这么严重了,你可以想想一下被北方鞑虏统治几百年的汉族的民族情绪,那简直就是一座压抑几百年的活火山。用现在的话说,在1911那个动荡的年代,唯一确定的是,反对满族当权者,是再政治正确不过的事了。就像现在在大陆,你只要说打倒日本人,就没人反对或者说没人敢公开反对你。
而做为一个汉人的袁世凯,并且大权在握的枭雄,他完全可以顺手“驱逐鞑虏,光复中华”,杀了罪恶的满族当权者的代表——那对孤儿寡母。然后像孙中山一样大肆宣扬自己,处决爱新觉罗一家可以为自己的政治砝码添上最重的一笔。四万万同胞们,你们还见过比这更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吗?
但是他没有。就这一点,袁世凯就是豪杰胸怀。
我们“伟大导师”列宁同志,挨个处决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包括5个孩子。而爱新觉罗家族被“窃国大盗”袁世凯保了下来。
一群老弱病残,早已经不是威胁了,为何还要因为杀了他们而让自己背上骂名?
其实,当时最希望看到末代皇帝被杀的是南方革命人,他们之间的仇恨最深。但为了表示大度,表示共和新气象,更为表示五族共和的期望,所以才忍痛放下屠刀。同时也是不想背上罪名。
此外,晚清对于袁还是有知遇之恩的,袁的所有政治光环,都来自于清政府对他的栽培和信任,这点,袁不会忘记,而且知道感恩。
再者,虽然建立民国不同于以往朝代更迭,但对于老派人,还是希望掌权者能光明正大地继承大统。如果政权更迭是靠屠杀获得的,多少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
当然从逼清室退位,到接任临时大总统,再到逼迫国会授认正式大总统,最终复辟,短短不过两年时间,但对于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可能早已盘算学习英国,以君主立宪的方式,建立中华帝国。为此,更需要清廷退位有条不紊,为新帝国的诞生积攒道义上和法理上的支持。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首义成功,南方数省闻风纷纷响应,辛亥革命的风暴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清廷急忙派遣陆军大臣荫昌率精锐的北洋六镇军队南下平叛,可北洋军是由袁世凯一手带出来的,官兵心里只有袁,对满族将领阳奉阴违,甚至拒绝服从其号令,摄政王载沣万般无奈,只好接受徐世昌、奕劻等人的建议,准备重新起用被“开缺回籍”的袁世凯。在河南安阳(旧称彰德府)闲居的袁世凯一贯老谋深算,他以实力雄厚的北洋军为资本,以东西方列强势力做靠山,开始娴熟地玩起了两面手法。
他先借用南方革命党人的力量胁迫清廷授予他军政实权,否则就以“足疾未愈”为由,赖在彰德拒绝出山;清廷离了袁又指挥不动北洋军那帮骄兵悍将,只好答应了他提出的所有条件。
大权在握后,他又利用清廷的余威、凭借对其唯命是从的北洋六镇武力和赞成共和的假意承诺,诱使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党人答应若自己率部倒戈迫使清帝下台,推翻满清,拥护共和,即由他担任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
由于孙中山对袁世凯存有一定的期望和幻想,同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于是被迫在1912年1月15日请伍廷芳转告袁世凯:“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孙)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
袁世凯可不仅仅为了当这个临时大总统,为达到据有天下的“宏大” 目标,他翻云覆雨,纵横捭阖, 一会儿唆使北洋军中的心腹将领电告在南京的临时政府要誓死捍卫大清,坚决反对共和;一会儿又怂恿他们通电北京清廷声称拥护共和,支持南京政府,如不满足要求,将发动兵谏相争,以此逼迫清廷自行退位。
袁世凯精于权谋,非常狡黠,他装作既忠于清廷,又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的样子,殷殷苦劝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和平交出政权,以免重蹈法国大革命后“路易子孙,靡有孑遗(指法国王室成员遭革命者处决)”之覆辙。
为了让清室甘心交出政权,袁世凯一再表示自己“决不辜负孤儿寡母(溥仪、隆裕)”,并拟定了一份旨在显示其忠心以及敦促清室早下决心逊位的《清室优待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清宣统帝溥仪自行退位后,皇帝的尊号仍存不废,还可以暂居紫禁城内,半年后再移至颐和园居停;新成立的国民革命政府负责保卫清帝以及宗室的旧有私产,并保证其原有一切待遇不变,国民政府每年拨划400万两白银供皇室享用、消费。原有的皇家禁卫军仍旧保留,军饷以及装备由国民政府发给。
彼时,辛亥大革命风起云涌,南方以及西北诸省相继宣布独立,在国民革命军的持续打击下,载沣、隆裕太后等皇亲贵戚、王公大臣们感觉到大势已去,为保住清帝的称号以及各自的身家性命,于山穷水尽之时被迫接受了袁世凯提出的优待条件。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溥仪颁发了清帝退位诏书。第二天,袁世凯公开登报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果然一诺千金,他立即向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提出辞呈。 2月15日,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当上了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满清虽然亡了,但宣统皇帝的尊号却保存了下来。袁世凯无论是在私信还是公函中,都恭敬地称溥仪为“大清皇帝陛下”,满清的遗老遗少们以及各地的一些军阀政客更是毕恭毕敬的称溥仪为“皇上”。袁世凯抛出的《清室优待条件》,使清廷认清了其所处的不利形势,并主动交出手中大权,结束了一个腐朽王朝的落后统治,避免了因大规模战争所导致的生灵涂炭 ,仅从这一点看,袁世凯还是有一定功劳的。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作者:金满楼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奇葩。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回事,这回事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1912年清帝退位是和平退位,也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罕有的一次政权更迭,袁世凯没有任何必要去对逊清皇室做什么,实际上很难做到。
先说第一条,清帝的退位是辛亥革命后南北和谈的结果,否则南北即将要继续开战,这对老百姓没有任何好处,对整个国家也是一场新的灾难。
从这个意义上说,隆裕太后力排众议,决定和平退位,这是值得肯定的大义之举,这样避免更多的战火,也避免了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因此,袁世凯要迫害逊清皇室的话,从道义上就说不过去,而且列强也不会答应。
其次,袁世凯对逊清皇室实际上也够不成伤害,因为袁世凯出山本身也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其对北洋军的控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有力。
以此而论,南北和谈、清帝退位并由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实际是各方势力平衡的结果,袁世凯只是一个玩弄平衡的高手。
更何况,当时的禁卫军仍旧负有保护清帝的责任,清帝的安全并不成问题。
而且,如果放长历史的眼光,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的妥协其实有些过早了。在当时的中国,共和未必是唯一的选择,也未必是明智的选择(从之后的混乱史可以看出)。
袁世凯当时最明智的选择是仿照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清室并让皇帝成为虚君,内阁成为真正的统治机构,如南军不服的话,应一力镇之,不应妥协。
事实上,从1913年的赣宁之役来看,袁世凯是完全可以办到这点的。
而袁世凯之后的办大事,实际上是为当年的这个错误在不断买单。
历史的时机,一旦错过,就很难回头了。
袁世凯毕竟不如曾国藩,在远见方面还是差了许多。
袁世凯之所以没有选择彻底铲除溥仪以及清室,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这从溥仪的退位诏书当中也能看得出一二。
虽说溥仪是在袁世凯的逼迫之下,才不得不选择退位,可是他的退位诏书对于当时的政局稳定和政权转换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溥仪退位诏书洋洋洒洒数百字,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三句。
第一句是:“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这等于是溥仪在说,我不是混不下去了,也不是清朝要垮了,我是为了天下百姓福祉,是为了顺应历史潮流,所以才选择了主动退位。
我既然主动退位了,你们总不能赶尽杀绝吧?不然不好看。
第二句是:“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只要有了这句话,那么袁世凯便能够名正言顺地说,我袁世凯是奉命组织共和政府的,可不是谋逆。
所以,这句话很可能系袁世凯所添加,完全站在了他的角度,为他扫清了不少障碍。
第三句是:“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华民国在法理上完全地继承清朝的版图,第二层则是给予溥仪优待。
袁世凯明明已经逼得溥仪退位了,为什么却还要留着溥仪,给中华民国留下这么一条辫子呢?
别看袁世凯手握重兵,手中掌握着近十万兵力,可是说到底清朝那个时候也没真正地到没有一点反抗之力的地步。
清政府虽然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已经很微弱,可是当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很多地方武装仍然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以奉天巡防营统领张作霖和冯德麟来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他们仍然在镇压和清剿革命党。
黎元洪如果没被人从床底下拉出来当了个都督,让他跑了的话,估计还会继续给清政府卖命,这货甲午海战的时候可是从水里游回来的。
所以,如果袁世凯真的以命相逼,威胁到了溥仪和隆裕等一干皇室成员的生命的话,隆裕岂会轻易同意让溥仪退位?
当时也就是隆裕没什么见识而已,才会被袁世凯忽悠得团团转,真的以为革命党已经燎原之势,势不可挡,所以才会被吓住。
如果仍然是载沣掌权的话,袁世凯可能就没那么容易逼得溥仪退位了。
但凡袁世凯有想要彻底铲除溥仪和清室的想法,隆裕再怎么害怕,恐怕也不会坐以待毙,那么到时候必将又是一场恶战。
并且这场恶战还会发生在清政府和袁世凯之间,这么一来,反倒让革命党成了袖手旁观的渔翁。
袁世凯宦海沉浮数十年,早已经修炼成了人精,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不可能看不出来。
所以,他不可能将隆裕和溥仪逼得太紧,这样会将清政府和革命党之间的矛盾转化成袁世凯自己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他也就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两头拿好处了。
只要冲突双方还是清政府和革命党,那么袁世凯便可以站在中间把控局势,做到真正地将局势系于自己一身,他偏向清政府则清政府能赢,他偏向革命党则革命党能赢,局势完全由他来控制和决定。
所以,用保留帝号和年薪400万的好处去换取溥仪的退位,再由清政府宣布由袁世凯来组织政府并将政权交给他,才是袁世凯最好的选择,这样他才能掌握最多的筹码。
留下溥仪,不仅能让袁世凯掌握最多的筹码,让他顺利地组织共和政府,从清政府手中接过政权,更重要的是中华民国也能在法理上完全地继承清朝的版图。
否则真把溥仪逼急了,他学起了北元,那可就不妙了。
袁世凯留下了溥仪,但是为了防止溥仪成为祸害或者被人利用,他也变相地将溥仪给囚禁在了皇宫里。
溥仪虽然退位了,但是由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所致,溥仪这个皇帝还是很深入人心并且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1917年的时候张勋闹了一出复辟便是因为如此。
所以,袁世凯既要留下溥仪,又要将溥仪控制在手中。
只可惜后来冯将军不知袁、段等人之用意,又因贪图宫中财物而驱逐了溥仪,这才致使溥仪为人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