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起草诏令等重要文件的官员。
内外提点殿前太尉,宋有“殿前都指挥使”的武职,亦被称为“殿帅”。
太尉是秦代最高的武职,至宋代已是一种尊称虚号。
“提点”是一种官衔,所谓“内外提点”,即军权极高之意,也只是虚号,用在无能慵懒的洪太尉身上增添其可笑而已。
府尹,宋代开封府、临安府、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设府尹为长官,不常置,一般即以知府为长官。
殿帅,即“殿前都指挥使”。从高俅作威作福情况看,他这个“殿帅府太尉”并非虚号,而是有实际军权的。所谓“殿帅府”,即“殿前都指挥司”,简称“殿司”,第五十六回宿元景也是“殿司太尉”,与洪太尉、高太尉职位相同。
都军,军中百人为一都,大小统兵武官皆可泛称都军。
监军,即都监,或称兵马都监,掌屯戍、边防,知州知县亦可兼任。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即此等武官。第十二回梁中书手下都监为李成闻达,“统领着许多军马”,是实际领兵之人。第三十二回有都监黄信。
教头,军中武术教官。王进,林冲,徐宁皆是。
经略相公,即经略使,管一路军民之政,可兼知州知府、马步军都总管。
里正,乡一级基层政权职役,即“乡长”之意,由乡村第一等民户充当其职。
县尉,负责本县治安的官员。
都头,县里的统兵武官。后来武松亦曾充当此职,朱仝、雷横皆是。
第三回
提辖,统兵武官,兼教阅兵士,维护治安,可由知州兼任,本回书里知州亦称府尹,不兼此职,而鲁达之上尚有渭州经略使,可见渭州在军事上较为重要。
缉捕使臣,州役或县役,负责侦查捕捉犯人,手下有若干“做公的”。
观察,州有观察使,为寄禄官员,不驻本州。本回“王观察”其人,实任缉捕使臣之职,第十七回有济州“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亦称“何观察”。这“观察”二字,本可以作为对做官之人的尊称来用,如第五十六回,金枪班教师徐宁被邻居称为“观察”,他被赚上山,宋江亦称他“观察”。
廉访使者,本来叫做“走马承受公事”,隶属经略使,代皇帝侦伺当地情况,后来易名为“廉访使者”,权力上升,与经略使抗礼,干预军旅刑狱等事务。鲁达说他任过“关西五路廉访使”,但看来他没有做到这么重要的官员,情急之中以大言压制“镇关西”而已,他实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下属的提辖官,调到渭州小种经略相公这里仍任提辖。
坊官人,坊是城市里的基层行政单位,坊上有厢,坊有坊官,厢有厢官。
坊厢里正,即所谓坊官与厢官。
第七回
虞侯,一种副职,低级武官有“将虞侯”,中高级武官有“军都虞侯”、“侍卫亲军步军都虞侯”、“侍卫亲军马军都虞侯”、“殿前都虞侯”等,此回“陆虞侯”可能是个低级武官,与林冲为友,林冲作为教头也是低级军官。
承局,低级军官,位在“将虞侯”之下。
第八回
孔目,衙吏之首,总管狱讼、账目、遣发等事务。
使臣,最低等武官的总称,士兵以军功可升为使臣。本回“两个防送公人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这“使臣房”,似为“防送公人”的办公与休息室,就在“监”里,“防送公人”的级别也就相当于“使臣”。第二十七回武松被“下在牢里”,王婆是“重枷钉了,禁在提事司监死囚牢里”,第十八回,白胜的老婆“也锁了,押去女牢里监收”,第六十六回有“孔明孔亮已从司狱司后墙爬将入去”,后又有“孔明孔亮早从牢屋上跳将下来”,可见,州县有专门监狱牢房,牢狱内的详情,可见于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
宋有“提刑司”,负责一路之司法刑狱等事,所谓“司狱司”、“提事司”,即指此司。
第九回
州官大尹,即知州,有时也称府尹、太守、知府,为一州之行政长官,可兼管本州军队。
管营,囚禁流配罪犯之所称为“牢城”,管营即牢城的最高长官。
差拨,牢城内仅次于管营的长官。
第十二回
殿司,“殿前都指挥使”的简称,
制使,当为“制置使”的简称,统兵武官。
节级,军头、将虞侯、承局、押官等低级军职的总称。牢狱里的监狱长也被为“节级”,如神行太保戴宗。
推司,审讯部门,宋有推官和推勘官,皆主审讯。
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宋陪都之一的北京(今河北大名)最高长官。
太师,宰相之首,或对少数元老重臣的尊荣加官。
指挥使,一种统兵武官。呼延灼在受招安后被任“御营兵马指挥使”,衔较重,但未必给他实际兵权。
团练使,武官之一种,其上依次还有防御使、观察使、承宣使、节度使,皆为寄禄,不驻本州府。第二十回有济州团练使黄安,第二十九回有“张团练”。第七十八回列有“十个节度使”。吴用后来被朝廷授为“承宣使”。
统领使,即统制,为统兵武官。第三十二回秦明为青州兵马统制。其“都统制”者,亦称都统,可统制诸军。第五十二回形容高廉“帐前都统、监军、统领、统制、提辖……各各部领军马……出城迎敌”。第五十四回呼延灼为“汝宁州统军司都统制”,是级别较高的武官。花荣、李逵等七人后来被朝廷授为“都统制”。
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皆低级武官。
第十三回
知县,一县的行政长官,可兼本县兵马都监,总治一县兵民之政。
保正,乡级基层政权职役之一,负责一乡治安或数村的治安。《水浒》第三十一回“各乡、各保、各都、各村,尽要排家搜捉”,这里,乡与村是行政系列,都与保是治安系列。保正全称为“都保正”,下属有大保长和保长。晁盖被称为“晁保正”,他负责的治安范围至少在数村之内。
第十八回
押司,州县以至中央机构里较高级的吏人,分担某一方面事务。
第十九回
捕盗巡检,州县有巡检司,职责为捕盗,连称为捕盗巡检,领有兵马。“缉捕使臣”所领不是兵马,是“做公的”,可见二者平列,各司其职。第十九回“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先斩何涛巡检官,京师献与赵王君”,这里,“何涛”与“巡检”是分开说的,指的两个人,不是一个人。第六十三回“人称为大刀关胜,现做蒲东巡检,屈在下僚”,可见关胜是在县里做巡检,下面又有“来到蒲东巡检司前下马”之句,说明着县有巡检司,可见《水浒》涉及宋代机构与职官时,一笔不苟。
第二十三回
机密,为“机宜”之误,宋代主管机宜文字,或主管书写机宜文字的吏员,亦称机干,因为同时干办公事。
第三十二回
知寨,险要处设寨,以知寨为长官,统有兵马。所谓清风寨有文知寨武知寨二职,是以文官制约武将,与以枢密院制约殿司的情况一致,当不是作者杜撰。
第三十九回
通判,州府副长官,有监察之权。通判之义正如字面,是州府参与签判文件的人,虽为副职,而自有职权,知州知府不敢得罪他。因此黄文炳作为“闲居通判”,其尖刁刻薄,就更有所由更可想象了,《水浒》现实主义之文心于此可见。
第五十四回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以文官为枢密使,起“以文制武”的牵制作用。《水浒》写道,“高太尉就于帅府着枢密院拨一军官,赍擎圣旨,前去宣取……呼延灼”,以发兵讨伐梁山。这一句侧写高俅妄自尊大、把自己凌驾枢密院之上。第六十三回“东厅枢密使”、七十五回“拜东厅枢密使童贯为大元帅”,枢密院原称“西府”,此处大约故意写为“东厅”。
五十五回
甲仗库副炮手,甲仗库即兵器库,宋有“火炮”,以抛石机投射火球,又有“霹雳炮”,以纸裹石灰硫磺,爆裂为烟雾,眯敌军人马之目。副炮手即炮手之副,梁山好汉凌振绰号为“轰天雷”,原为官军副炮手,被高俅授予“行军统领官”,所用物资有“烟火、药料、炮石、炮架”,手下人有“三四十个军汉”,他会做“诸色火炮”,他所放“风火炮”、“金轮炮”、“子母炮”当是火炮与霹雳炮之具体种类。
第六十三回
三衙太尉,三衙为宋代掌管禁军的军事机构,为“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司、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马军司、马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司、步司)”,太尉即这三衙之长官。
衙门防御保义使(兵马保义使),宋有保义郎,即“右班殿值”,武臣阶官名,或内侍阶官名。宣赞为“衙门防御保义使”,与此类,从书中看,他属“步司太尉”辖下武官。
第六十七回
谏议大夫,言官,朝政有失、大臣有误、百官有错,皆得上书进言。
第七十九回
参谋,参与军事谋划之官。
御史大夫,监察文武百官的最高官员。宋以御史台为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长官,并不专门任命一人为御史大夫,但可作为称号奖加,称为“加官”。
第八十三回
中书省院官,即中书省的官员,如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中书省是为皇帝掌管册文、宣布诏令、批复奏疏等政务的机关,下属有“兵房”、“工房”等部门。
厢官,处理京城四厢(四面之意)民间诉讼斗殴的知县级小官。《水浒》写“中书省差到二员厢官”前来赏劳即将启程征辽的梁山好汉,是一种讽刺,意谓中书省渺视梁山好汉。事实上这两个厢官出言不逊,惹恼了梁山小卒,小卒骂道“量你这等贼官,直些甚鸟”,手起一刀飞去,杀了厢官,发生了陈桥驿的悲剧。
第一百十九回
安抚使,负责治安的长官,以知州知府兼任,并兼马步军都总管。宋江被任为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却不兼任知州,《水浒》写此不是漏笔,而是暗示朝廷实以知州监察节制宋江。
兵马总管,为较高的武官,受招安后的关胜被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名衔是较重的,不过,北宋末年此职已虚,关胜所获也许就是虚职。
武功大夫,即皇城使,或皇城司,为武臣叙迁之阶,用以寄禄,不任事,无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