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所有的历史都不再是单纯的了,都是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在这里历史主要是客观的。但记载历史的人或机构又是有自己的主观看法的,历史又是主观的。

有一句话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这里,历史又成了胜利者的工具,又主要变成了主观的了。但胜利者又不能完全随意的书写历史,他毕竟还是要以一定的事实为根据。

但同时,一方面,我们说时势造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我们又说,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这又说明了英雄人物的个人作用(主观因素)也是非常大的。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所以,历史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其实,不管是以史为鉴还是胜利者书写历史;也不管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都说明了在人为的干预下,根本没有纯粹客观的历史,也不会有纯粹主观的历史。历史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最佳贡献者
2

题目中的历史,有两个含义,一是事实意义上的历史,二是被人记录下来并被众人视为事实的历史。就前者而言,毫无疑问,它是客观的,事实本身再客观不过。就后者而言,就不一定十分客观了,因为记录者难免不被一己之见所左右而偏离事实。

对于过去的历史,我的观点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史书上记载下来的,不一定都是客观事实,需经多方求证,得到几种说法的验证,看起来也顺理成章、符合逻辑和情理的,方可信以为真,否则不轻信。毕竟,历史上像司马迁一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坚硬骨头的历史记录者,不是普遍见于史官。

远的不用多说,就才过去几十年的往事,现在不也显得众说纷纭、相互对立吗?忠实地记录历史并非易事。

全信史书,不如无书,不信史书,无从知故。信与不信之间,考量着每个人的智慧、品格与毅力。写史不易,读史更难。

3

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人的记载的多少而改变。记载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都是以作者的角度去看待,去记录。我们一般看历史记载都是片面地,无法看到它的全貌。我们只能看多看这方面的记载去汇总,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理解,那也仅仅是无限靠近历史事实的真相。

比方说回答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秦始皇,秦始皇是事实存在的,他的功绩是基于什么巧合或者什么目的才达成的,或者我们认为它是功绩才会是功绩。统一六国,这是事实存在的,这就是客观,我们的主观就是,统一六国是功绩有什么什么贡献。其实这就是狭义的历史。过去的事情,是真实的,但我们看各种史书却不一定真实,“焚书坑儒”我们知道我们认为这是秦始皇的一大暴政,我们认为这是真实的,因为史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可是谁又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坑的是儒生,还是术士,或者江湖骗子。又或者写史书的当时遭到迫害瞎写得?真实不真实谁的不知道。我们只能被动地去相信,这就是研究历史的难处,只能多方求证,查资料,看古书,又或者从某个古墓中得到些印证?

我们能看到的历史是主观的被动的。史学家们通过种种的研究印证,无限地接近历史的原貌,给我们呈现出的,虽然接近但仍然只是主观的。

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我们不停的研究,就是为了印证曾经发生的事情对我们后世究竟有什么影响,不管是启发还是教训,以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今天,这就是我们这些想探究

4

作为唯物主义者,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历史的记载却是相对主观的。

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管我们关注还是不关注历史,它都在那里,每一天,每一秒,每个人,每件事,都在时时刻刻发展、变化、酝酿、爆发、消亡。

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历史。

展现在我们眼中的历史,往往是历史上有话语权的一方所记载。人是主观的,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阶层的限制,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很难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

三.对人类历史的记载,绝大多数时间还是空白的。

相比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字出现的时间较晚,更不用说影像资料了,因此,我们对史前文明的记载,是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来支撑的,除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神话和传说,我们目前只能靠考古、科技来推测、分析,力图还原部分历史真相。

5

前言:历史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正如题主所说:历者,过也,也就是真真实实发生的过去的事,这是客观的。史者,记事者也,也就是说是人,人是有主观意识的,依据自己的喜恶和立场或见闻而会有所偏差,是主观的。

所以,历史是客观和主观相结合,是相对而辨正统一的。

历者,经历,是曾经发生过的事。这是客观存在的

这个事情很好理解,比如说1949年10月1日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它都发生了。

这种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不以时间的消磨、空间的变换为转移。

史者,写历史的人。是人,就有主观能动性。

虽然写历史,史学家也一直的强调要客观。但鉴于记史者的思想定位和认知,有时甚至是外力,造成记录下来的文字与真实的史实产生一定的偏差。这是主观的。比如说李世民称帝后就几次对史实作出修改。

司马迁受宫刑而成《史记》,《二十四史》也以演义形式出现,三国历史的代表作是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以演义形式出现的史实与艺术加工形式出现的作品,往往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脍炙人口而更容易流传下来。

还有句名言:历史是由胜利者编著的。

同样的史实,在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种历史

对同一段历史的解读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甚至因需而异,这是历史认识的相对性。也有些人会对某些历史作出批注及解读,因而影响到大众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比如裴松之注《三国志》,近代郭沫若先生也是批注大家。

正因为如此,才给了我们一个没完没了的话题,一个五彩缤纷的历史世界。

结论:所以历史既是客观的,更是主观的,是客观和主观的有机结合,是客观和主观的辨证统一。

6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一点回答,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搞清楚“历史”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历史”的解释有四个:①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② 过去的事实 ;③ 过去事实的记载;④历史学。

回答“历史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至少对“历史”一词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指词典解释的前三项,过去的事实;二是指历史学,比如《二十四史》。这个问题哲学味太浓,我把它通俗一点理解:历史书籍记载的事情是可信的吗?是否存在、发生过?

下面我以陈寿的《三国志》记载的“曹髦之死”来分析历史典籍的可信度。

曹髦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在位6年,20岁被杀死。曹髦怎么死的?曹髦血气方刚,不堪忍受司马昭的欺辱,他一时冲动亲自带领300人向司马昭宣战,司马昭派贾充、成济带领3000甲兵应战,成济杀死了曹髦。皇帝被杀,朝政不稳,司马昭为了安抚人心,趴在皇帝尸体旁边大哭,如丧考妣,下令把凶手成济灭了三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杀死皇帝怕天下人骂他“弑君”,逼迫郭太后下旨宣布曹髦的罪行。

曹髦为什么去攻打司马昭?他不知道必败无疑吗?《三国志·魏书》是这样记载的:

【原文】高贵乡公卒,年二十。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其所言道,不可忍听,非天地所覆载。·······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十。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举兵如西宫杀吾,出取大将军。”

【解析】高贵乡公卒,就是曹髦20岁死了。原因是什么?陈寿没有写。再往下写的什么?郭太后详细揭露了曹髦的罪行,他自取灭亡,死有余辜。郭太后自责,因为自己无德无才,选曹髦当皇帝是失职。本来认为曹髦爱读书可以成就伟业,后来发现他性情残暴凶狠。郭太后多次责骂曹髦,数十次建议废了他的帝位,曹髦怀恨在心,计划用毒药杀死郭太后,然后去杀死大将军司马昭。曹髦平时的言行不堪入耳,不灭了他真是天地不容。意思是司马昭和郭太后共同为民除害,杀死了曹髦。

历史上曹髦确实被杀死,其他史书如《资治通鉴》、《汉晋春秋》有记载。为什么陈寿在《三国志》没有写原因?陈寿(233-297),原为蜀国人,作为亡国之臣入魏国,然后是西晋。司马家族的丑事他不敢写,他也害怕像司马迁写《史记》遭到“宫刑”。郭太后为什么颠倒黑白骂曹髦?她也是被逼无奈,否则生命难保。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谁不珍惜?

从哲学角度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曹髦20岁死。这是客观事实,可以写。怎么死的?历史家撰写史书资料供别人看,怎么写?他是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撰写,带有主观性。所以说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为什么世界上有许多年青的物理家、化学家、数学家,没有年青的历史学家?《二十四史》是正史,但不一定是“真史”。今天我们读史书,要学会独立思考,对历史事件一分为二,辩证认识。否则越读越糊涂。

7

总体看历史,定义必须是客观的。因为几千年历史文明不是一人操办的,是人类共同文明。我们可以评价历史,但不可以改变历吏,。历史就象一年的节气春夏秋冬,无人可阻变,自然会转换。可历史,人们会通常称之为文明,那就是一个阶级胜了,一个阶级失败了。由此可见历史是矛盾的,矛盾的双方都是客观的。结论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就是历史。

8

提出问题的,是"主观"上的人;回答问题的人,也都是各自按各自的"主观"看法,写出不同的答案。所谓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真实的历史,是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的。否认,歪曲与篡改历史只能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愿望。这个主观愿望,或是因为某个目的,或是因为需要,或是因为不了解、甚至于不懂什么是历史。

用科学、客观、辩证的观点分析总结以前客观存在的"历史",是我们处理现实社会问题与探索未来世界最基本的"主观"方式、方法。

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主观";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主观";我们热爱、评价、分析、探寻的历史,如果不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历史事实),我们岂不是在空谈与臆想?

所谓,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这实为谬论;没有失败者,哪有胜利者;掩盖历史真相的人,最终也会被历史掩埋。

由于我们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同;认识历史的层次不同;掌握历史知识的水平高低、深浅不同,我们对客观历史的理解、感悟与表达理所当然的不同。

厚重、沉默与冰冷的历史,你承认不承认它是客观的存在,它都在那"屹立"着,你可以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也可以去抹黑、去隐瞒、去偷梁换柱…,但,这仅仅是你对待历史的主观态度(恶意的主观态度)。

历史这面镜子,由时间与人类的经历共同铸造而成;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是我们应当遵循的"主观"。

这回答历史问题的文章就是客观存在,你看与不看,它都在这里;能否把文章看完,就是你的主观选择。

屈之子,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欢迎大家评论与分享。

9

就是实实在在存在;客观、主观并存。

10

历史的主客观之分真让人一头雾水,很难辦认出客观为主,还是主观喧宾夺主。后人能够把握的只是个大的纵向,可避免被历史虚无主义撞腰;横向及细节无从了解,而细节又常常决定成败。早前一部较火的巜非常道》就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客观就是存在的事实,美国作家辛格说:"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实。"但历史是人用笔写在纸上的,不可能有今天的硬视频回播,所以难免有"我认为、我希望:之类成份掺杂。还是前面的辛格有言:"以为、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的",这就不是历史了。更何况记录写作者即使全部"现场直播",碰上后来者看不惯,要遭篡改。因此历史的主客观之分很难量化出比例。

我辈希望读到真实的历史之镜,所以对记录崔杼那点破事的史官分外钦佩。巜左传》记载,崔杼漂亮的妻子被齐庄公霸占。崔察觉后趁齐与妻幽会,暗中安排武士乱刀砍死了齐庄公。崔是齐国重臣,对前来记载的史官说:"就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从。"夏五月乙亥,崔杼杀其君光"刻在竹简上。崔怒杀史官。史官弟接替,崔照前吩咐,不从,又杀;直杀到第四个,仍然不从。崔怒摔竹简,叹气放人。都学这几位史官,今天我们就不必回答上面的话题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