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俗语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又是什么?

俗语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又是什么?

2020-09-26 09:01阅读(67)

俗语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又是什么?:我是黑嫂,我来回答。在清末民国的时候,天下大乱,饿殍遍地,很多吃不上饭的人铤而走险,靠抢

1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在清末民国的时候,天下大乱,饿殍遍地,很多吃不上饭的人铤而走险,靠抢劫为生,并且各个地方对于这些人的名字叫法不一,于是就出现了诸如此类的俗话:“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

其实这句话在我们这边完整的是“山东的响马河南的贼,东北的胡子四川的锤”。

题主说响马是土匪,那蹚将又是什么。

黑嫂对于民俗这块儿非常有兴趣,对于这些也多少了解一些,所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但仅仅代表自己的观点。



一、响马、蹚将、胡子、锤各是什么

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对这个响马似乎知道很多,一说到响马,大家都知道是贼,是土匪。

而东北那边的胡子也被大家所熟悉,同样都是土匪一类的,而且还都比较有名。

但这个蹚将和锤估计是有一些人不知道的,其实我们看这句话的意思就会明白,这里说的都是土匪,那这个蹚将自然也是土匪,跟响马胡子一样,只不过名字叫得不一样。

这个四川的咋是个锤呢?四川方言里,这个锤是个极不好的字,代表什么咱们就不说了。但这里说的可不是那种意思,而是溜逛锤的意思。

啥叫个溜逛锤呢?就是到处闲逛,到处游荡的意思,其实在过去,还指四川那边的土匪不成气候,没有山东响马和东北胡子那么出名。

明白这些指的其实都是土匪后,咱们说一下为什么要叫这些名字,不能空口白牙的说就是指的土匪,得说出个一二三来。



二、为什么叫这些名字

清末民初的时候,在山东多出拦路抢劫之人,这些人结成团伙,呼啸山林,骑马来去如风,他们多事先埋伏在山林里,看到目标接近后,有人放响箭为号,然后一齐涌下拦路打劫,于是就有了响马的名字。

蹚将在以前并不指土匪或者盗贼,泛指一些靠手艺吃法的匠人,比如木匠、石匠、铁匠这些人,他们本来是靠手艺吃饭的,但时局动荡,他们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就想了别的办法,那就是拦路抢劫。于是就有了这个名字,蹚将指的是匠人,但后来就变成了贼。

胡子这个在东北也挺有意思,他们本来都是躲藏在山里的亡命徒,轻易不出来,出来就是为打劫,所以他们没时间也不在意自己的容貌,一个个破衣烂衫,胡子拉茬,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个当成了他们的代号,叫成了胡子。

相比上面的,四川人比较有血性,给这帮打家劫舍的人取了个极为难听的名字叫锤,因为这个在四川方言里指向性不太好,黑嫂也不好意思说。意思就是说,你们以为你们打家劫舍很威风?其实不过是一帮锤子罢了。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这四类人都是在特殊时期产生的团伙,他们原本可能是穷苦人,但多数是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又凶悍成性的人,他们不事劳动,抢夺别人的劳动果实,可怜那时候的农民依无所依,靠无所靠,只能任其胡作非为,生活苦不堪言。

可见稳定发展有多重要!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2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从清末民初流传开来的一句话,前半句大家都知道,就是山东地界出土匪的意思。

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但是,生逢乱世之民,如果连口饱饭都吃不上的话,就会铤而走险,由盛世良民变身为乱世之“匪”。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匪”之称谓亦有别,比如,《隋唐演义》中的劫匪称“响马”( 唐代开国功臣、现在作为门神供人膜拜之秦琼 (山东人)及瓦岗寨好汉就是古代响马出身,在山东地方戏曲“梆子”有曲牌名“响马”);再如,《水浒传》中的那些啸聚山林的强人,被称为山贼草寇,高大上点的叫法,则称之为“绿林好汉”,当家的称头领,办事的称喽罗。清末民初,也是混乱之世,各地匪盗蜂起,在东北那旮嗒,那些拉杆子的,被称为“胡子”。

“响马”,古代即指称拦路抢劫的强盗,强悍的匪众以马贼居多,因抢劫时放响箭得名,又称“响马子”。响箭一响,马匪就会杀出,抢劫货物辎重。

说白了,“蹚将”也是土匪的别称。河南的土匪为何称“蹚将”?史料记载并不多,朱新繁在其所着《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一书中,对此有相关诠释:“河南人民叫土匪为‘老汤’,不知是什幺意思,他们提起了‘老汤’,就谈虎色变。”

河南人之所以把土匪叫做“老汤”,也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因为晚清民国年间,在土匪活动最频繁的豫西南山区,常年流动着一支数量相当庞大的青年农民打工队伍,每到冬日的农闲季节,则应募从事梯田、沟渠等农田灌溉工程的修理、养护工作。这些人在当地被称做“蹚匠”。一旦工作减少,无所事事,成队的蹚匠极易变成杆匪,以致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在在鲁山的方言里,土匪统称“蹚将”。

无论是“响马”还是“蹚将”,其实说白了,都是政府统治昏暗,百姓民不聊生的产物,如果人人都能吃饱饭,有尊严的活下去,谁又愿意去当土匪呢?所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响马”和“蹚将”都彻底地消失了。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终于有机会说这个问题了。

大家都听过“水旱蝗汤”,意思是河南最大的灾难是 水灾、旱灾、蝗灾和汤恩伯兵灾。

因为汤恩伯是蒋介石的铁杆支持者,而且也是铁杆反共者,我们对他评价特别差。

汤恩伯在国军全部溃败的时候,还在上海战役死战,导致解放军伤亡3万多人。

实际上,汤恩伯在抗战期间的河南,治军还是颇为严格的,而且在河南大饥荒期间多次捐献军粮。真正祸害老百姓的,是十几二十万打着汤恩伯部队旗号的地方游杂部队。

这些部队属于半民兵半土匪,有的同日寇勾结,有的则打着抗日旗号,有的则同时和日寇、汪伪、汤恩伯联系,实现利益最大化。

汤恩伯其实无力控制这些部队,因为他们大多在日战区和国统区的边缘地区。

汤恩伯通常只是给他们一个番号,些许军粮,不

给武器,目的只有一个,不让他们投靠日寇。

但这些部队原则上同汤恩伯关系不大,也不是汤的人。因为他们大多是土匪,对于老百姓就相当祸害。然而,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扣在汤恩伯头上,是颇为可笑的。

实际上,汤恩伯不但是抗日名将,还是个颇为清廉的倒霉鬼,最终因无钱看病做手术,找了庸医治疗,54岁就一命呜呼。

但目前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你也说不清。



其实水旱蝗汤,是水旱蝗蹚。蹚就是蹚匠,是河南西部的方言。

因为豫西贫穷,经常遭遇灾荒,平时在农闲季节会有大量农村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

但这里工作不多,主要从事梯田、沟渠等农田灌溉工程的修理、养护工作,这些都是重体力活。

这些青年民工,被称为“蹚匠”。

然而,这些工作不是每年都有的,而且一旦遇到灾荒,“蹚匠”数量就会猛增。

这种情况下,“蹚匠”无法生活,只能投靠匪帮,摇身一变称为土匪。

久而久之,很多“蹚匠”将土匪作为一种职业,有工作就做工作,没工作就做土匪。

所以,当地老百姓逐步将土匪称作“蹚匠”,也叫作“蹚将”。



所以水旱蝗蹚,也就是水旱蝗灾和匪灾的意思,同汤恩伯没有半毛钱关系。

4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样的句式里出现的两个对应词汇,要么意思一样,要么截然相反,而蹚将和响马一样,都是土匪的意思。

山东出响马,其实响马未必就是土匪。

从明朝开始,内地各省开始推行“马政”,当时的山东与南北两直隶,都有相应的“应纳马驹数量”,也就是说,被指定的马户需要按时缴纳足够的马匹,如果数量不够的话,养马户需要进行赔偿。

也因此,当时山东与两直隶地区,大量马户因此家徒四壁,家底赔个精光,而这些人迫于生计,开始打家劫舍以劫掠为生,山东之地的这些人,会在马身上挂上铃铛,每每出动都会发出声音,因此被称作“响马”。

明朝正德五年,北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刘六、刘七等发动起义,振臂一呼,一时间聚拢流民、响马数千之众,被当时的朝廷称作“响马盗”。

事实上,也并非只有山东有“响马”,像是四川也有响马,甚至还有“天下响马出四川”的说法盛极一时,不过,最早的响马记载出自山东地区。

虽然响马之中,有很多都是打家劫舍的盗匪,但也有很多,其实是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清末民初每逢荒年之时,山东地区就会出现大量的响马,他们骑马结队,在马背上射出哨箭发出响声来挑衅官衙,扬言“官兵奈我何?”

唐朝名臣秦琼与众多的瓦岗寨好汉,其实都是山东地方的响马出身。

近代最后一次山东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响马大案,是在1932年,当时的山东人孙美瑶率众1000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山东火车大劫案”,此后,山东响马几乎销声匿迹。

河南的蹚将,从兼职土匪变成了专职土匪

与明朝时期山东出现的响马类似,河南的蹚将,大多也都并非生来就是土匪,只不过在特定的时期,因为生活所迫所以选择做了土匪。

晚清时期,河南的西南山区一带,常年都会有这么一批人,多以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组成,四处流动,每到农闲的时节,就应募去从事一些建设梯田、疏浚河道沟渠、建造维护农田水利之类的工作,这些人,被当地称作“蹚匠”。

太平无事的时候,蹚匠们虽然日子过的辛苦,要四处讨生活,与如今的民工群体极其酷似,但他们还是非常安分的,只求有饭吃有活干,这种时候,蹚匠们就算普通百姓。

然而每逢荒年,稍有天灾人祸,蹚匠们找不到事做没有饭吃,就开始打家劫舍,化身成了人见人怕的土匪,清末民初天下大乱,蹚匠们直接撂挑子不做工,索性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从原本的兼职土匪,变成了专门的土匪,以劫掠过往行人与周围村镇为生的一群人。

也因此,蹚匠变成了蹚将,成为了河南地区土匪的代名词。

民初,河南宝丰的绿林之首白朗,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蹚将,清亡同年,白朗组织起“扶汉讨袁军”,组织反对袁世凯,先后转战河南、安徽、陕西等五省,最盛时攻下五十多城,同北洋二十万大军交战,但最终不敌段祺瑞,于1914年身亡。

无论响马还是蹚将,都是无奈的产物

不管是川鲁之地的响马,还是中原的蹚将,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别于真正的土匪,其主流基本上都是属于“半路出家”,因为当时实在活不下去了,所以走上了一条回不了头的路。

说白了,响马与蹚将,本身都是有正经营生的人群,但是因为时局的昏暗引起的动乱,使得他们丧失了正当谋生的手段,最终选择成为了土匪。

若非迫于无奈,响马也好蹚将也罢,他们之中最初从事这般勾当的人,其实都并不愿意去做这样的时期,他们都是纷乱黑暗的时期的特殊产物,当太平岁月重新到来,响马与蹚将,自然也就随之消失,响马们重新养起了马,蹚将们重新走街串巷寻找营生。

5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蹚将两个词,说的都是土匪的意思。是从清末到民国初期流传开来的一句话。

山东的“响马”就是土匪、马贼的意思。

明朝时期,推行马匹“民牧”,在山东、河北、安徽等省订有应纳马驹数,若不够,养马户须赔偿,官逼民反,赔不起马匹,破家后的养马户就当了土匪,也就是“响马”,以抢劫为生。

他们成群结队,犯案前,在马上放哨箭发出响声,响箭一响,马匪就会杀出,抢劫货物辎重。

清末民国初期,也是混乱之世,各地匪盗蜂起。

东北那旮嗒也是土匪横行,那些拉杆子的,东北人叫“胡子”。上图是座山雕。

明代《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说:“茂州,在雄县之南,任邱之北……窃谓此地为畿辅要害,而去州县稍远,响马大夥多盘据其中。”

清代《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四也载:“京师之南,固安、永清、霸州、文安等处,京卫屯军杂居,人性骄悍,好骑射,往往邀路劫财,辄奔散不可获,人号为放响马贼。”

清人笔记对山东响马也作了解释:“响马者,山东路上,跨马带铃,自作暗号之跖也。人多侠气,服甚豪华,莫辨其非,难识其歹;图财于至秘,谋命于无形。”

从这些记载可知,响马不独存在于山东,临近京畿要道的河北、河南一带也甚猖狂。

但《说唐》一类通俗小说将秦琼与响马塑造得家喻户晓,因为秦琼,秦叔宝,是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是古代响马出身,所以,响马也就打上山东印号,成“山东出响马”了。

“蹚将”,是河南人对土匪的称呼

晚清民国年间,河南宝丰、汝州、鲁山、伊阳等西南山区常年流动着一支由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组成的数量相当庞大的队伍,冬日农闲季节,则应募从事梯田、沟渠等农田灌溉工程的修理、养护工作,这些人在当地统一被称作“蹚匠”。

(民国时期的河南土匪)

有活干有饭吃的时候,这些“蹚匠”们就是平民老百姓,但稍有天灾人祸,特别民国动乱时期,这些人无事可干时,为了活命,这些“蹚匠”干脆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专门靠抢劫周边村镇、路过商旅为生。

所以“蹚匠”们就变成了“蹚将”,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土匪。

无论是“响马”还是“蹚将”,其实说白了,是旧社会统治昏暗,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如果人人都能吃饱饭,有尊严的活着,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去当土匪呢?

如今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富足。“响马”、“蹚将”这样的人物,孩子们只能在影视剧中才能找到。

6

山东响马之名号很豪橫,河南蹚将,很多人可能不太熟,尤其这“蹚”字,看了些条友回答,都没给出单独解释。

山东响马

响马就是强盗、土匪和马贼。几种说法丨行动前以响箭为号; 马头上系有铃铛,跑起来叮当作响(山东人确实有为牲畜系铃铛的习惯); 强盗人马袭村时杀气腾腾阵势也或是原因。

据考,自兵荒马乱的东汉就有了“响马”一说。山东响马也并非仅指山东,是北方土匪统称,如河北和安徽响马也是名噪一时。历史和文化总在交织中前行,就像山东人的粗犷和义气并存。“响马”一词也是褒贬于一身

山东近中原一带,自古多征伐,农民起义也常有。古代动乱年代没什么“可为,可不为”可生存者皆可为除了普通土匪,也有战场退下来做土匪的,土匪逆袭成为英雄的山东快书、大鼓、评书等民间演绎,其中不乏响马题材,因此响马又带着“义气”、“豪爽”等传奇标签。想想梁山好汉那些人,多带双重色彩。

河南蹚将

蹚将对响马,自然也是土匪之意。蹚tāng丨踩、踏之意,可引申为探路、踩点等。俗语“蹚家”即蹚将,民间也有“老汤”一说,都指土匪

鲁豫相邻,土匪有约,民间情况都差不多。如果说山东响马是职业土匪,河南蹚将很多是兼职土匪。平日里他们是些民间手艺人、匠人,打铁敲锣,通水垒窝,修房补锅...但在饥荒年代,一不做二不休,行头一换就成了打家劫舍的土匪。

蹚将也不是只能干洗村劫店的事。民国北洋军阀刘镇华统领下有支镇嵩军,这是支地方武装,其中就有很多蹚将组成。

相比敢于和官兵互怼的山东响马,河南蹚将多为普通百姓,来头没那么大,干事没那么豪橫,但名声更差些,少了所谓的义气之风。

小编总结

山东响马和河南蹚将,都是土匪之意,尽管都属官府和百姓对立面的人群,干着违法犯罪勾当,但也是旧社会体制下的负面产物

山东响马,从明清到民国一直活跃,更加职业化,势力和影响更大,本身有匪性和义气两种标签,常见于文学、影视和民间演绎。河南蹚将,多为普通百姓半路出家的土匪,名声也悲催些

7

“蹚将”也就是土匪的意思,是晚清民国期间河南的叫法。

有学者分析说,早年土匪多的时候,豫西南地区常年都有一支庞大的青年农民打工队伍,农闲的时候,就去干些修护河堤沟渠的工作,当地人称之为“蹚匠”。这些年轻人实在找不到活,就容易当土匪,于是人们就把土匪称为“蹚将”了。

个人觉得,还有一种说法很有道理:清末民初豫西南地区天灾人祸,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于是拖家带口的逃荒。“蹚”本身就有“蹚水过河”的意思,人们就把外出叫做“蹚路”,而这些逃荒的人,可能有不少被逼无奈成了土匪,就自然而然的被称为“蹚将”了。

“蹚”就是“试着找路”,灾民没有活路,只好结伙当土匪,占山为王,抢劫乡镇和过路商旅,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印象最深的蹚将就是“老洋人”张庆。

张庆不是洋人,他是河南汝州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因为个子高,长得也有点像洋人,才有了这个外号(当然也有别的说法,这里就不再考证了)。清末民初世道乱,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张庆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病死了,没办法只能跟着哥哥四处讨生活。

1911年的时候,老家遭了灾,赋税反而越来越重,日子过不下去,兄弟俩就投奔白朗的农民起义军。实际上,就是入了伙当了“蹚将”。

几年之后,白朗的队伍失败了,张庆只好回了老家,跑到河南督军赵倜之弟赵杰率领的宏威军中当兵。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宏威军被冯玉祥打败,后又被吴佩孚勒令解散。


这些靠吃军饷过日子的人,一下子没了生计。能怎么办,拎着枪当土匪吧。

张庆就带着自己手下300多号人,正式当了土匪。当时老百姓日子苦,不管谁有粮食都愿意跟着,张庆的队伍也就越来越大,最后收拢了一些小土匪队伍,达到了七八千人的规模。

人多了,都要吃饭,就必须继续抢,转战四处。就这么,据说张庆规模最大的时候,手下能有数万人。这个怎么说呢,大多数都是些逃荒的饥民,拖家带口的,混口饭吃。

后来张庆还绑票了几个洋人,引起了列强的抗议,当时的北洋军肯定不能坐视不理了,于是联合剿匪。张庆辗转多地,连续作战,最后几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最终,张庆被手下人杀死了……

总之,那时候的土匪,一方面被逼无奈,是为了活命。另一方面,他们也凶狠残暴,为祸民间。不管是官兵还是土匪,最后遭殃的都是老百姓。

8

俗话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山东的朋友对“响马”这个词应该很熟悉,说得直白些就是骑着马的土匪、马贼。而“蹚将”既然能和“响马”齐名,自然也不会是什么良善之辈。接下来,我就这个问题做一个简单回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

说起响马,这事还要从明朝时期政府养马说起。当时朝廷需要大量的马匹供军队作战使用,于是他们就推行马匹“民牧”的政策。“马匹民牧”,就是朝廷规定地方所有的养马大户都必须上缴固定的马匹数量,如果达不到要求的数量,就需要赔偿相应的钱财给朝廷。而当时这项政策并不是在全国实行,着重于河北、山东等地。这些地区的养马户们经常交不齐马匹数,只能硬着头皮按照朝廷规定赔偿相应的金钱,而这些金钱数额往往高得难以想象。

因此,有一部分山东地区养马户因为赔偿数额过高而破产。心灰意冷之下,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利用自己的马匹,专门抢劫别人,以此来填饱肚子。就这样,山东等地的土匪就多了起来,又因为山东的土匪喜欢在马脖子上挂铃铛,马儿跑起来叮当作响,响马由此而来,所以说:“山东出响马”。

知道响马的意思了,从“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蹚将”的意思其实和“响马”差不多,也指的是土匪,不过,它与“响马”还是有区别的。从装备上看,因为“响马”几乎都有马,再来说说“蹚将”。其实“蹚将”本来被称为“蹚匠”,他们其实都是些普通的人,多为木匠、泥匠、铁匠等,全都是靠自己手艺吃饭的劳动者。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出于和响马一样的目的,河南,山东的这些穷苦劳动者,受当地饥荒影响,在逃难过程中,往往演变成抢劫别人的东西。久而久之,他们觉得这样来钱快,又可以吃饱肚子,就慢慢地开始占地为王,成为“蹚将”。

据我了解河南的“蹚将”大多出自豫西汝州、宝丰一带,如白朗和樊钟秀是宝丰人,老洋人张庆是汝州人。所以才说:“河南出蹚将”。

9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句俗语,来自民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齐鲁大地是诞生响马的地方;而中原大地是造就蹚将的故乡。

什么是响马?就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土匪,不仅胡作非为,而且占山为王,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打这里过,留下买路钱”。

说白了响马就是那种挑战社会秩序,把朝纲国法不放在眼里的武装力量。

而蹚将呢,跟响马的含义一模一样,都是指一朝有了枪,便把x来装,爱把山来上,专把土豪抢。


其实河南人也把土匪叫响马,因为河南和山东是邻居,语言上没有什么区别,彼此的地方话甚至地方戏都是相近相同的。

河南有个地方戏豫剧,里面有句唱词:“相当年放响马,威名在外,谁人不知道我红毛奶奶。”这里面的响马就是土匪。

那么“响马”这个词来自何方呢?

据考证,这个词诞生于明朝众所周知,骑兵是军队的骨干,相当于国家的快速反应部队,也就是机械化部队,而骑兵的基础就是马匹,但养一个马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朝廷就把专业的马场取消一部分,该由让老百姓养马,政府给予一定报酬。


但是老百姓养马是有责任的,如果在养马期间,马匹患病死亡或者丢失,养马的百姓必须照价赔偿。要知道养马是个技术活,尤其是马儿生病后,百姓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眼看马匹死掉。

所以很多守法的百姓因此背上沉重债务,没有办法活下去,只能逼上梁山,成群结队离开村子去当土匪。

为什么叫响马呢?

因为这些人当了土匪后,为了抢劫方便,进退自如,都是骑着高头大马,一旦遇到镖局、官府或者土豪的车队路过他们的地盘,在高处负责望风的土匪放出带响声的鸣镝,在四周埋伏、严阵以待的喽啰就会一声唿哨、纵马而出,这就是响马的由来。

山东最牛气哄哄的响马,当属孙美瑶。此人在北洋军阀时期把一列火车都打劫了,而且火车是专列,车上乘客不是中外记者就是外国名流。此事在当时惊动了当时的北洋政府和外国使领馆,可以说是震惊中外。


河南也有一个有名的响马,或者说是蹚将。此人原名叫张庆,河南汝州人。但是他的原名江湖上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只知道他的外号叫“老洋人”。为什么有这个外号呢?因为此人出生在清末,小时候闹义和团,大家整天嚷嚷要扶清灭洋,煽动仇视外国人。张庆耳濡目染对洋人非常仇恨,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洋人的老子,我要杀光洋人。”久而久之,他就有了“老洋人”这个外号。

老洋人是个苦孩子,自幼父母双亡,到处沿街乞讨度日,在宣统年间,加入了“蹚将”白朗起义的队伍。白朗死后,此人另立山头,继续土匪事业,队伍扩张很快,一度达到万人左右。

1922年,为了逃避军阀围剿,老洋人流窜到安徽阜阳一代,化装进城,化装进城里应外合拿下了城池,在城里烧杀抢掠,临走时抢走了几十名民女做压寨夫人,还抓了教堂里7个外国传教士做人质。

每当军阀围剿他们的时候,老洋人就把那些外国人质推到阵前,那些军阀投鼠忌器,不敢进攻,气得嗷嗷叫。


在西方使领馆的压力下,军阀靳云鹗出动一个师的队伍,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对老洋人进行围剿,终于将这支祸害一方的土匪队伍消灭。

由于地域不同,民俗不同,土匪在全国的叫法各不相同。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多数人把土匪叫“响马”;东北人把土匪叫“胡子”;陕西人管道上的人叫“刀客”;四川人则把这类人叫“啯噜子”。

无论叫什么,土匪的性质都难以改变,都是无法无天、打家劫舍的。

10

自古以来山东就是绿林好汉多的地方,梁山那些好汉其实就是响马,粗犷的山东汉子,他的长相就是绿林好汉的标配。

古代山东响马就是土匪,土匪队伍良莠不齐,有些专门劫富济贫,因此会有绿林好汉的名称,还有的土匪不论贫富,遇到了就劫,什么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打此过,留下买路财,匪性十足。

当年的山东响马,他们的名字得来跟马有一定关系,土匪的专配通行工具就是马,要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气势,因此响马队伍中,最起码匪首要有马匹。

有传言说山东水草丰富,当年是官方委派养马的好地方,因此我们山东有养马岛。然而百姓养马不仅仅不是肥差事,还因为养马而无法生活,朝廷规定马匹每年要有一定数额的增入,话说农民们不知道是养殖经验不足,还是怎么回事,总是达不到朝廷规定的数目,因此会被罚款。

一来二去,农民们的日子愈发艰难,不养马不行(朝廷强制性安排),养马赔钱太多,卖老婆孩子都还不起,于是山东血性汉子们一时热血沸腾,就揭竿起义,拉着马匹进山当了土匪,这是最初响马得来的主要因素。

蹚匠是河南那边土匪的名称,当年山东响马能赚个绿林好汉的名头,但河南的蹚匠却没有这样的好名,河南蹚匠是各种匠人,比如木匠、铁匠、瓦匠等,原本是学手艺养家糊口,却发现手艺一文不值,于是这些人在那种非常年代会在走投无路时铤而走险,尝试着抢劫周边人的粮食或者钱财。

蹚匠在当时是被人们所惧怕并且仇视的人群,蹚的意思是在水里行走,那是一种有阻力有危险的行为,加上多是匠人,因此被称之为蹚匠。

在古代,经常有朝廷派兵进行剿匪,当年是以山东与河南土匪居多,有招安也有剿灭,很少有土匪成大器的现象,因此当年无论是山东响马还是河南蹚匠,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