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郭店楚墓出土了804枚竹简,其中有字简726枚,文字13000个。里面关于尧舜禹的记载是禅让制,歌颂了仁爱、孝顺、让贤的儒家思想。而《竹书纪年》则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认为尧舜禹并非禅让,而是通过野蛮的政变获得帝位,充满了阴谋和功利色彩。不难看出,他们都加入了自已的主观思想。
《郭店楚简简》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期,歌颂了尧舜禹的仁爱和让贤美德,肯定了贤明君主对社会的好处。“古者尧之与舜也:闻舜孝,知其能养天下之老也;闻舜弟,知其能嗣天下之长也;闻舜慈乎弟xxx×xx为民主也。故其为寞子也,甚孝;及其为尧臣也,甚忠。尧天下而授之,南面而王天下而甚君。这段话的意思是:尧发现舜孝顺,可以养天下之老;发现舜谦让,能够尊重天下之长者;发现舜善良谦逊,可以为天下之主;发现舜对尧忠心不二,可以把天下大权交给他。
《郭店楚简》认为:“古者圣人廿而冒,卅而有家,五十而治天下,七十而治政。四枳,耳目明衰,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年青的时侯奋发有为,年纪大了主动退下来,将国家大权交给贤能的人接替。尧年老后让位于舜,舜年老后让位于禹。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著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叙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历史,史官亦称《汲冢纪年》。是西晋整理出土《竹书纪年》的部分内容,属编年体史书,也是最早的书籍之一,十分珍贵。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河南汲县)人有个叫不准(fou,biao)的盗墓贼盗了魏安釐王(一说是魏襄王)的墓,“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由于他不懂文物价值,当火把烧了一部分;官府处置不当,又毁损了一部分。
《竹书纪年》由于深埋地下,躲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非常珍贵。它所记载的内容更是石破天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认知,与《郭店竹简》、《史记》等文献资料相去甚远。《竹书纪年》是这样记叙尧舜权力交接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意思是说尧要传子丹朱,被舜发动政变囚禁致死。后来禹如法效仿,将舜放逐到远方囚禁致死。禹死,他的儿子启继位。益密谋夺位,被启杀死。《竹书纪年》还记载了伊尹篡位,太甲杀伊尹的事件;纣王囚周文王不是因为崇侯虎进谗言,而是周文王与纣王发生武装冲突,败而被俘;周武王趁商纣王征东夷偷袭都城朝歌,灭商代周;周平王东迁,与携王并立;共和元年,不是周公、召公联合执政,而是诸侯国共伯和代周天子执政,而称共和行政。
为什么《郭店楚简》和巜竹书纪年》记载不一样呢?虽然他们早于太史公的巜史记》,更接近于尧舜禹时代,但是离尧舜禹时代毕竟还很遥远,他们的记载或多或少溶入了自已的主观思想。儒家按理想治国,强调礼义仁智信,因此他们想象中的尧舜禹都是贤明的君主、道德的圣人。《竹书纪年》是魏国史官所记,魏国属于三晋之地,魏国的读书人走的都是讴歌机诈权变、鄙视仁义道德的“法家路线”。他们认为在社会上只有谋略最值得推崇,不论手段如何,取胜才是关键,其它都是幼稚可笑的。因此,他们笔下的尧舜禹都是权谋高手,其政权更迭充满血腥。
到底哪一种记载更为真实,除了要依赖更多的考古资料,还要有一种辩正的观点看问题。只有不懈努力探索,去伪存真,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