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7年,毛主席命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典型的输了战术,赢了战略的例子。

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前夕,国民党拥有陆军86个整编师(相当于军),248个旅(相当于师),以及海、空军等正规军356万,加上74万非正规军,总兵力430万,而且拥有大量美国援助的先进武器。而解放军正规野战军只有61万,此外地方部队及后方机关约66万人,总兵力127万。国共双方兵力对比悬殊。

俗话说,手握利器,杀心顿起,1946年,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为此,国民党军投入全部正规军的80%,即193个旅、158万兵力,具体部署为:以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46万人进攻华东解放区,25万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16万人进攻晋察冀解放区,16万人进攻东北解放区,10万人进攻晋绥解放区,16万人进攻陕甘宁解放区,8万人进攻广东各游击区和海南岛解放区。从用兵数量也可以看出,中华东为国民党的进攻重点。

在解放军强力反击下,不到一年,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就被粉碎,不得不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方向为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

虽然在陕北和山东战场,解放军接连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特别是孟良崮一战,全歼国军精锐整编74师,直接使国军重点进攻计划宣告破产。但是,更大的危机却出现了,解放军在军事上不断取得辉煌胜利,歼敌巨大,但这是通过消耗本身就很有限的解放区的人力、物力、甚至地盘取得的,而解放区的人力、物力、地盘是有限的,消耗到一定的时候,也就耗无可耗了,这就意味着,解放军赖以打胜仗的基础就不复存在。而国民党可以在江南地区从容不迫的征兵、整训,使得大量部队可以源源不断的开赴战场。

在当时的解放区,一些地方的百姓甚至出现了逃亡现象,这是经济崩溃的前兆,表明局势极为严重。华东方面,我军丢掉了苏中、苏北、鲁南,只剩几十个县还可回旋,余地甚小,对此,刘伯承甚至指出,"(解放区)有演化成中央苏区结局”的可能。同样,山东解放区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粟裕在论山东的形势时也曾指出"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山东的水都快喝光了"。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打到外线去,把战火引入蒋统区。于是,一个宏大的战略计划在毛主席心中逐渐酝酿成形。

1947年5月4日,毛主席在陕北致电刘邓:“(刘邓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往来机动,并与陈粟密切配合行动;凡有共同作战之处陈粟军受刘邓指挥。”

此时毛主席还只是指示刘邓在中原地区出击,5月8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刘邓,指出:刘邓军6月10日前渡河,向冀鲁豫区与豫皖苏区之敌进击,第二步向中原进击。

但是,7月23,毛主席致电刘邓,改变了5月初给刘邓规定的在中原宽大机动的方针,指示刘邓“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

7月29日,毛泽东又亲自起草了一份标有三个"A"字的加急绝密电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陈赓、谢富治及刘伯承、邓小平不能在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陕北不能支持"

从指示刘邓大军在中原地区宽大机动,到完全放弃后方,直出大别山,一方面,这是形势所逼,即陕北、山东解放区情况越来越恶劣所致,尤其是陕北,马上要撑不住了。

另一方面也是毛主席的一步妙招、险招,大别山位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同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别山可以作为我军的依托,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俯瞰中原。只要在大别山地区站住脚跟,蒋介石就必然要从陕北、山东战场抽调重兵回援,这样就可以达到减轻解放区压力,将战火引向蒋统区的战略目的。

在毛主席向刘邓下达指示时,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已经在鲁西南连续作战一个多月,部队伤亡甚大,急需修整。但是,当刘伯承、邓小平看完标有3个"A"字的电报后,简单商量了一下,马上复电中央,表示完全服从中央决定,部队半个月后行动,因为他们明白,三个"A"字是当时中央约定的表示最紧急和极秘密的电报等级,中央发出此电报,说明情况已经十万火急了。

实际上根本不到半月,收到电报后的第9天,也就是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的12万人马就在100多里宽的地面上,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然而,十几万人马要挺近大别山,谈何容易,从西鲁南到大别山远隔千里,一路上有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天然障碍,背后还有几十万国民党军穷追不舍,可谓是困难重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狭路相逢勇者胜。后面已经没有退路,只有不停的向前冲锋,才能打出一条生路。

就这样,从8月7日出发,到8月27日,历时20天,刘邓大军一路血战,终于走到了大别山。这一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的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以来,革命战争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当然,刘邓大军自身也损失惨重,部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重武器几乎全部丢失,人数从出发前的12万,锐减至5万,损失大半。从战术角度上来讲,这无疑是一场败仗,但是从战略角度上来说,却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此次跃进大别山,是在外线开辟新战场,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哪怕是武器全部丢光了,只要能站住脚,保留下火种,就达成战略目标了。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青岩,我来回答。

在人类的战争史中,战术上的频频失败却在战略上战胜对手赢得最后的战争胜利。最经典的战例就是二战中的苏德战争。苏德战争的规模之大,对人类历史影响之深要为世间罕见。站在苏联的立场看待苏德战争,前期的苏联基本上在牌桌上输掉了一切。

我来分析一下苏联在战争中所犯的错误:





1933年1月30日,奥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成为了德国的执政党。希特勒早在20年以前在他的自传《我的奋斗》一书中就明确表白要进攻苏联,为德国人民夺取土地的意愿。这个战争狂人的上台,并未引起苏联高层的足够重视。



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似友好的两个国家其实各怀鬼胎。苏联与德国在条约中规定:(苏德双方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同时,德国还默许了苏联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苏联看似夺取了东欧大片的土地,与德国建立了军事缓冲区。但德国在这个条约中获取的长远利益更大。德国利用条约和苏联瓜分了东欧,然后抽调所有的东线兵力前往西线。与1940年5月10日出兵闪击荷兰 比利时 法国。因为条约的限制,苏联并没有对德国闪击法国做出强烈的反应。1940年6月18日法国投降。德国历时33天就击败了法国,也为德国对苏联开始巴巴罗萨计划没下了伏笔。




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鉴定《苏德互不侵犯》后。苏联依据条约规定,用大量的战略物资(粮食 钢铁 石油 棉花 布匹 牲畜)来换取德国的工业用品。为德国入侵法国提供了物资保障。



1940年7月6日,希特勒签署政令开始了代号《海狮计划》对英作战命令。1940年9月17日,德国的《海狮计划》宣布无限期停止。德国对英作战的失败,损失了大量的物资储备。英国的抵抗的决心出乎德军的意料。德军随将战略目光转向了东方。德军战略重心的“东移”并没有引起苏联高层的警觉。



1940年德国的战争资源越发的枯竭。德国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开始浮现。入侵苏联成为德国获得资源的唯一途径。1941年12月8日希特勒亲自签署“21号令”命令德军最高指挥部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为展开计划德军秘密调遣了300多万人来到波兰地区,尽在苏德边境就秘密部署了将近70万部队。德国进行了如此浩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菜头德国人的意图,在战争初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斯大林预判德国会解决掉英国以后在开辟新的战场。1940年苏联的情报部门多次向苏联的最高领导层发出战争警报。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对德国的态度。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兵分三路突袭苏联。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元帅)指挥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今白俄罗斯)摧毁列宁格勒,从北方直扑莫斯科。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由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由波兰南部出发,进攻往东欧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下基辅,向南拿下高加索油田。德军训练素质之高装备之精良远超苏军的意料。战争开始的半年苏联就损失士兵400万人飞机3000架坦克大炮不计其数。德军机械化部队速度之快使的苏军的防御计划完全瘫痪。加之苏军缺少通信装备部队联系困难更加造成了苏军的混乱。

苏联在战争初期。一系列的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苏联人民的战斗意志也出乎德军意料。苏联人民的坚决抵抗导致了德军在莫斯科冬天来临之前拿下莫斯科的战略构想以失败告终。为苏联赢得了喘息之机,为苏联集中兵力开始反攻赢得了时间。



站在战术上看:德国在进攻苏联的战场上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纵观二战全局:希特勒在没有完全大败英国的情况下,盲目的进攻苏联使得德国两线受敌。苏联2240万平方公里战略纵深2.93亿的人口。远远不是德国能在短短几个月(像横扫法国那样)能够完全打垮的。

德国在苏德战争初期的一系列的胜利,却导致了德国最终灭亡于苏联人之手。不的不说入侵苏联是完完全全的战略失败。

本文系原创欢迎 关注 点赞 评论 转载。

3

战术上输了,战略上还能赢?这样的例子,历史上还真有!

通常我们认为,积小胜为大胜,战术上的不断胜利,才能决定最终的战略胜利。可是,历史上有没有战术上失败,战略上却胜利的方式呢?

还真有,但是,这种事情很少很少,而且,没有一定实力,千万不能做。


有人说,抗日战争的22次大会战,就是战术失败战略胜利的效果。

这种观点,我并不赞成。

因为,22次大会战,20次都是大败。这些失败,大大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大大暴露了国民党军队外强中干的实质,大大损害了中国军队抗日的正面形象。客观效果就是,不少军民越来越对抗日失望,不少人加入汪伪政权和伪满洲国当了汉奸。


那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是什么?实际上是国民党因为外强中干主动退出了抗日前线,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通过建立敌后根据地,成为了抗日的主力部队。抗战前期的状况是,国民党军队大踏步后退,到1940年基本退出了日战区,失去了几乎所有的敌后根据地,而共产党迎着炮火大踏步前进,到1943年已经把日军压缩到了铁路线20公里附近的狭小区域。

这样的置换反应,才是抗战战略胜利的根本原因。



那么,有那场战争,是战术失败实现战略胜利呢?

典型例子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数据上看,刘邓大军,在平汉路上作战,定陶战役后,刘邓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20万,是仅次于东北军区的最强战略兵团。可是,就在这时,中央要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到敌后去,直接威胁国民党军队的老巢——长江流域。



这个战略,刘邓大军确实做到了,但是,刘邓大军,在渡过黄泛区时损失了几乎所有的重武器,军队减员一半,别说武器装备,就连基本的衣帽和军需用品都十分匮乏。直到淮海战役,中原野战军总部还需要借用陈赓第四纵队的电台才能与中央联系。

但是,刘邓挺进大别山,真的就错了吗?没有,从战略上看,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军事行动,具体来说实现了三大战略目的。



1,内线作战转移外线作战,最大程度保护了解放区的经济繁荣和安全。

2,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武汉和南京,牵制了敌人数十万精锐,对其他战场起到支援作用。

3,为第二年开展战略决战,提供了条件。

总而言之,被动的失败战术逃跑,不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胜利。所有的胜利,都不是白来的!

4

知常容举一个例子吧,刘备与曹操争汉中,刘备赢了,但实际上曹操并没有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赢了。

汉中争夺战,曹操败的挺惨的,手下大将夏侯渊被杀,这是一个擅长奔袭战的大将,同时也是曹操作来威慑边境他族的象征,结果却被黄忠斩杀。自己和刘备打到最后还是选择了撤兵,撤兵的同时斩杀了杨修。

汉中是蜀汉的咽喉,失汉中则蜀地危也,所以汉中刘备是必须要夺的。这是法正和杨洪的观点。



有人说刘备是逢曹必败,这一次终于打赢了。那么真的赢了吗?

曹操不是败的,是主动撤退,他主动撤退还做了什么事情?迁走百姓,分二次迁走百姓。负责迁百姓主要由二个人负责,一个是张鲁,还有一个就是杨阜。杨阜我们不讨论他,我们来说一说张鲁。

网上留传一句话宁做曹公奴,不做刘备客,说的就是张鲁。

黄权曾经向刘备建议接张鲁来巴蜀,刘备同意了,但最终张鲁还是跟着曹操走了。

很多人在分析汉中之时,将此时的汉中与刘邦时期的汉中相比,看上去挺合理,这里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张鲁。



此时的汉中是五斗米道的汉中,等于说在王权之上还有一个权。张鲁不仅是汉中的管理者,还是教主。你想想看他在汉中经营这么多年,教主都跟着曹操走了,留下的百姓有多少人对刘备真的认同吗?当然大部分的百姓都跟着张鲁走了。

所以刘备拿下汉中,不但是一个空城,而且还要消除五斗米道的影响力,但是他不拿下汉中又不成。

所以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基本上就属于无力了。这相当于着火了怎么办?烧出一道隔火带。汉中就是蜀汉与曹魏的隔火带。

可惜曹操命不久也,这叫天算不如人算,不久曹操病逝,不然汉中这饵肯定会发生重大作用。

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背景,当时三国最重要的资源不是地盘有多大,如果从地图上,蜀汉和东吴的地盘并不小,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比拼人口。因为当时地广人稀,所以他们将吸引人口当作很重要的事情,包括安置他族入境居住,当然也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后的混乱局面埋下了伏笔。

5

战略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术是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宏观与具体的差别。

就历史上老说,汉高祖刘邦就是典型的输了战术,赢战略,最终笑到了最后。我们首先从项羽说起:

项羽是一个极其高超的战术大师

就秦末战场,项羽可谓出手不凡,出场即高潮,在叔父项梁死后,项羽杀死宋义夺得楚军军事指挥权,很快就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成名,他破釜沉舟,与秦军九战皆胜,俘虏秦军大将王离,杀死副将苏角,击溃秦军长城军团主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軍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在楚汉战场上,项羽更是大展神威,打得刘邦数次仅以身免,彭城大战,以3万奇兵长途奔袭,打得刘邦56万大军,仓皇逃窜,死伤惨重,睢水为之断流。刘邦更是为了逃命几次将一双儿女踢下车去,父亲、老婆落入楚军之手。

“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諸將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彭城之战后,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项羽屡断汉军运粮甬道,四面包围荥阳,刘邦迫于无奈,采用纪信计策,由纪信代替自己出城吸引项羽,自己从西门逃走。刘邦逃到成皋,项羽进兵包围成皋,刘邦又与夏侯婴等人逃到光武。之后,与项羽在广武对峙。楚汉双方交战多年,“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漕”,双方不得已,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此时屡战屡胜的项羽只剩下十万大军。



盟约已成,在西归的路上,刘邦撕毁盟约,与韩信、彭越约定时期进攻楚军。不想韩信、彭越并未赶来,被项羽打得大败。可以说,在战术上,项羽对刘邦就是碾压式的存在。 即使在垓下大战,项羽被击败后,在乌江畔,项羽带领仅剩的二十八骑突击汉军,“溃围、斩将、夺旗”一气呵成,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高超战术技巧。

乃分其骑以为四对,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而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殺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刘邦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战略大师

与项羽极高战术天赋相对比的是,刘邦则凭借自己的高超战略谋划战胜了项羽。



首先,刘邦有着稳定的战略基地。与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的看法不同,刘邦是一心夺取“阻山河四塞,地肥饶”的称霸之地。被项羽封为汉中王之后,刘邦先是焚烧栈道,麻痹项羽,之后,任用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了三秦这一战略要地。此后,虽然刘邦屡败屡战,但萧何在关中为刘邦源源不断提供兵员和粮草,为楚汉战争奠定了基础。而项羽占据的西楚,一片平坦,无险可守。导致都城彭城,不仅被刘邦攻破,更多次被彭越所扰。再加上中国西高东底的地势,决定了汉军进攻西楚,从高处向低处进攻,有着天然优势。



其次,刘邦有着高超的战略谋划。在对楚作战中,刘邦是多条战线齐头并进。在正面战场上,刘邦虽然军事能力不足,处处被动,但却在荥阳、成皋、广武一线,成功牵制项羽主力。同时,大将韩信成功开辟第二战线,先后攻灭魏、赵、燕、齐四国,对项羽形成包围,特别是全歼龙且二十万大军,重创项羽主力。此外,还有彭越的敌后游击战,骚扰项羽后方,断其粮道,不仅满足自己用粮需求,还为刘邦提供粮食。

汉王三年,彭越常往來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越將其兵北走穀城。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第三,刘邦占据了有力政治优势。项羽杀死义帝,给了刘邦极好的政治借口。

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義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內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同时,他又大搞统一战线,特别是张良建议他团结英布、彭越、韩信,把与项羽不和的,反对项羽的以及自己有能力的部下,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反抗强大的敌人。而反观项羽始终是孤家寡人在作战。他分封的十八路诸侯,没有一家主动或能够帮他的。



刘邦的胜利更多是战略的胜利,正是在高超的战略谋划的指导下,刘邦虽然正面战场屡战屡败,但越打地盘越大,士兵越多,而项羽虽然履战履胜,但却越打地盘越小,士兵越少。

6

最典型就是官渡之战了。别管史书上怎么吹老曹,也别管怎么摸黑袁绍,事实上老曹被揍得有多惨?

一,老百姓不肯跟他走,忘了具体地方,也懒得再找,不是白马就是延津,老曹取胜后,感觉早晚守不住,打算迁走这里的居民,所谓三光政策,不给你留下粮食人力来源,结果百姓不肯走。应该是徐晃还是谁的传记里有写。

二,部下纷纷跟袁绍眉来眼去,主动投诚,多到老曹没法计较。因为追查起来,搞不好逼反了全军,或者杀光手下,所以只能宣布,既往不咎,当着大伙的面一把火烧掉。

三,打的濒临崩溃,粮食还能撑几天这个问题咱就不讨论,就说老曹自己,几次给荀彧写信,“我说伙计啊,这吃不消了,咱是不是后撤一步,缩小一下防御圈,退回许昌防守啊。”

荀彧也没什么好主意,但因为他是强硬主战派,不能打自己的脸,让老曹坚持,凭啥坚持呢,荀彧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用神婆的口气安慰,“一切都会好的,面包会有的,那啥很快来到。”

仗打到这份上,可以说战术上完全处于下风,但结果居然赢了,原因是谁也没想到许攸反叛。

袁绍这边眼看要大获全胜,结果旗下重臣在这个节骨眼上反叛,你能想到吗?反正我是无法理解,袁绍也想不到,曹操更想不到。所以就算许攸送来了机密情报,老曹也不敢信,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许攸不会是苦肉计吧。

从许攸这个人后来所作所为看,这就是个蠢货,完全无脑,所以袁绍真正的败笔是用人。这种蠢货也用。

老曹不信,但郭嘉他们拼命劝老曹相信,不是郭嘉眼睛亮,也不是他能掐会算,原因跟荀彧一样,官渡前,他们是几个少有的主战派,仗打成这样,反正也是输了,为什么不赌一把?

接下来事情顺利的超乎想象,粮食烧了还无所谓,袁绍最多退兵呗,但张郃高览紧接着也反叛了,许攸带来了一连串多米诺骨牌反应。

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就这么稀里糊涂赢了。所以老曹深刻明白了,河北有恐怖,袁家有多恐怖,一旦得手,必须赶尽杀绝。

7

提名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发生在乾隆帝1762年冬季,缅甸贡榜王朝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开始自卫反击。清缅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控制权发生的战争。

事实上,在东亚特有的朝贡宗藩体系中,中国作为宗主国,对周围的小国家发生的情况了解甚少,因此,清王朝对这次缅甸的军事行动全然不知。在这场战争中,清王朝未能做到“知己知彼”,因此战斗场面十分难看,清军消耗资源无数,依然损失惨重。到了战后,也未能汲取经验教训,做出军事上的改革,可以说是十分可惜了。

在这场战争之前,缅甸已经数次出动小股部队进行骚扰。清朝的地方官并未重视,以往常的土匪袭扰时间上报朝廷。乾隆二十九年至乾隆三十年,皇帝安排云贵总督刘藻前去“剿匪”,刘藻完全不通军事,数百绿营军哪里是已经装备了西洋火器的缅甸部队的对手,一触即溃。

随后,这位无能的总督谎报军情,还好乾隆皇帝明察秋毫发现不对劲,立即用陕甘总督杨应琚换下刘藻,刘藻随后畏罪自杀,这是后话。

而这位杨应琚,也是一个坑货,将败阵作为胜仗上报,乾隆这次留了个心眼,派出的调查团当场将杨赐死。

随后,乾陵清洗了西南地区的官僚机构,富恒挂帅,蒙满八旗为主力出征缅甸。富恒连败缅军攻城拔寨。然而以北方人为主的蒙满军队水土不服,在非战斗状态下减员严重,加上缅甸方面坚壁清野,清军无力征招到足够的粮食物资,因此战斗异常艰难,损失日益增大。

清缅战争打了七年,乾隆先后组织了四次战役,然而未能吞下缅甸一块土地。最后以缅甸一方主动投降称臣结束。

其中因这场战争而死去的人中,除了刘藻、杨应琚,还包括云贵总督兼任兵部尚书明瑞、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乾隆小舅子傅恒这些朝中大员。清军损失上万人,耗资白银900多万两。可以说是一场“皮洛士式的胜利”。

缅甸军队在战争中已经雇佣了欧洲雇佣军,装备上燧发式火器,采用新式训练方法。战斗力已然属于亚洲顶级的军事水准。乾隆帝虽然高瞻远瞩,在战略上击败缅甸,稳定了中国西南地区百年和平。然而见识到武德充沛的缅甸军队之后,并未在的军事装备上更新换代,没有认识到新型西洋火器的先进性,依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这也给之后的近代屈辱史埋下了伏笔。




8

概述

抗日战争,中国大会战大部分都输了,虽然说战役的输赢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战术的失败却是主要原因,而中国在此宏观战略上却是赢了。

第一

我们得了解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

战略大多数是指宏观的战争策略,而战术来说的话更微观一些,比方来说战略就是元帅,战术就是将领,元帅统筹全局战略,将领就主要负责实施。

第二

我们具体来讲当时的战略!

  • 无线拖延日本的进攻

上位者知道抗日战争只要时间拖的越久,日本失败的概率就越大,而对中国来说就越有利。

  • 转移敌人进攻

迫使日本的进攻由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这么做的好处是让我军的防御力量由分散到集中,在当时我们中国打得起消耗战。

  • 建立敌后根据地

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多方面的对敌人根据地进行战略上的消耗,日本是跨国作战鞭长莫及,虽然在实施中各战斗中战术大多数是失败的,但是我们的宏观战略是成功的,直到拖到德国投降,在然后到日本投降,从而中国取得了抗日的胜利

结语

由此可见,虽然大多数战术实施失败,但是在战略上始终是成功的。

9

长期以往,在军事上要想打出自己的成就,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标准。内线和外线两个环节,都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方案,稍有失误便会酿成巨大的危机。在中国,内外线战略尚且不算明细,但是在欧洲内外线战略被视为争夺霸主地位的关键钥匙。将时间拉回到140年前的欧洲,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大军一战成名,关键的原因便是由于他们采用毛奇式外线战略。

毛奇利用电报和铁路,将军队化整为零,再从各方战场上汇聚起来最终形成对法兰西的合围。外线战略作战计划至此登上历史舞台,拿破仑此前坚守的内线战略计划,被世界嗤之以鼻不再重视。但是来到中国,毛泽东并不认为内外线存在着剥离,两种战术有着天然的融合性。只是欧洲人过于刻板,并没有看出这种战略性的融合可能性。


一、 蘑菇战术

此前在长征和中央苏维埃时期积累的经验,让毛泽东的运动战术已经走上成熟期。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大胆提出蘑菇战术的计划,用消耗、合围的方式来对付国民党的中原大军。此时的作战方式,和拿破仑当年在欧洲采用的作战意图如出一辙。都是利用内线的优势,换取局部的优势并加以扩大化。

在内线运动作战取得成功之后,毛泽东便在思考如何打出更具优势的胜利。对此挺进大别山计划正式出炉,这项计划被视为党和国家解放战争的关键一环,也是外线作战当中所必须要实现的一个目标。但是刘邓对于毛泽东的战略举措,一开始并不十分相信。站在他们的立场看待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

此时的刘邓大军虽说胜仗连连,但是自身的装备和补给问题非常严峻。贸然直插后方,将会使得数万人的大军陷入不利之中。他们向毛泽东提出,是否能够暂缓挺近大别山的计划,等到休整和补给跟上再作打算。毛泽东致电回复非常简单:“陕北危急,我们需要你们打开局面”47年6月30日,刘邓12万大军趁着夜色突入黄河防线。


二、 芒刺在背

最后付出惨烈的代价,从山东一路狂奔到大别山地区的刘邓大军,顺利将国党的注意力转移。他们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军队围追堵截刘邓大军,虽然高精尖的装备让刘邓大军付出惨烈代价,但是最后成功驻扎大别山说明战略上中共和毛泽东的决策十分成功。当下许多人会诟病刘邓大军的牺牲人数过大,但是却浑然忘记伤亡惨重的军民,是为转移中央告破的风险做出努力。

任何的惨烈损失,在陕北中央危急的面前都不值一提。这是一场失去战场,但却获取战略胜利的战争。不仅保证陕北中央的安全,并且还使得刘邓大军成为国统区中最大的隐患。蒋介石至此之后,基本上每天都是过着芒刺在背的生活。刘邓大军的战略意图成功,也使得他们转战大西南的美梦彻底破碎。这场军事上的奇迹战役,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历史经典战役。

10

历史上,在战略上输了,而在战略上赢了的例子很多,最著名的有苏联卫国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红军万里长征:

1. 苏联卫国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1年6月22日,强大的德国及其仆从军队突然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战争持续近4年,苏联1/3的国土被侵占,1710座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全国2900万人伤亡,其中苏军死亡865.万人,被俘300万人。在苏联军民和盟军的协助下,1945年5月9日德国投降。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1937年7月7日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战争持续14年,导致中国26个省1500余县市(当时)沦陷,据估计死亡、伤残、失踪4500万人,近1亿人沦为难民。在中国军民和盟军的共同努力下,日本1945年9月2日投降。

3. 红军万里长征:1934年8月-1936年10月,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各个根据地进行了全面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攻占700多个县城,击溃敌人上百个团,历经14个省,行程二万余里(最长达3.9万里),最后汇聚陕甘宁。红军由30多万减少到3万多,但最终由他们建立了新中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