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宋咸平元年(998年),宋真宗有感于宋辽两国连续交战二十五年,各自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于是遣使者讣告辽国以试探其态度,然而并未得到辽国的回复。辽国南下之图谋,溢于言表,真宗询问老臣曹彬的对策,曹彬劝他继承太祖皇帝的政策,与辽国修好。真宗却感叹道“朕虽然愿意为了天下苍生屈节求好,但前提是我们要执纲纪,存大体,这样才能确保长久的利益。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自此之后,真宗除了日常的政务外,更经常校阅军士武艺,询问大臣自己的执政得失,直至夜分还宫,率以为常。如魏能、杨勋、荆嗣等大量有能力的武将在此期间得到提拔,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杨家将中杨六郎的原型,杨延朗。



一、第一次会战,胜负未分,两军都撤退

至咸平二年九月,辽国果然没有率负真宗的期待,萧太后遣大军南下大举进攻宋朝,双方首战于保州城下,宋军获胜,杀敌两千余人,其后辽国凭着骑兵机动优势,转战定州、冀州、威虏军等地,皆被宋军击退。然而在此期间,北宋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傅潜拥兵八万,却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定州都部署范廷召是资历深厚的五代宿将,对傅潜的龟缩兵法十分鄙视,当面骂其“不如一妪”,傅潜没办法,只能派骑兵八千,步兵二千给范廷召,前往高阳关作战。

范廷召自觉兵力不够,临战之时向高阳关部署康保裔求援,康保裔当即出兵相助,却不料范廷召刚到阵前,与辽军交战未多时便兵败撤退。等到康保裔率军来到阵前,范廷召早已“潜师以遁”,致使康之孤军被辽骑重重包围。康保裔力战二日不能突围,左右劝其易甲而逃,康保裔则回道:“临难毋苟免,此吾效死之日矣!”于是大呼决战,直至兵尽矢穷,全军覆没,康保裔本人亦被辽军所擒。



当此危局之下,宋真宗接受臣僚亲征的建议,于是年十二月身临大名府战阵之上“躬御铠甲于中军”,准备与辽军决战。真宗命傅潜率军会于阵前,然而傅潜就像带路党先贤附体,竟然无视君令,坐观御驾孤守阵前而逗留不发。期间不断有将领请求出战,傅潜尽皆不理,如果有将领立了军功,傅潜也全部抑而不闻。李宗谔等御前近臣唯恐事态生变,建议真宗在阵前刷完脸就好返驾回京,但是真宗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一方面继续留在军中振奋士气,表达主战决心,另一方面则派遣彰信军节度使高琼前往军中替代傅潜为帅,然后将傅潜削夺官职,全家流放房州。

范廷召有感之前兵败耻辱,于此同时引军三十里,于莫州城下击溃部分辽军,颇有斩获。战役至此,虽然辽军仍然占据着主动权和上风,但是萧太后意识到宋军士气恢复,真宗又表现出了坚定的抗争意志,辽军于是北撤。真宗也于莫州之战七天后,才动身返京。



二、第二次会战,宋朝获胜,辽不敢深入

北宋咸平四年十月,辽军再次集重兵南下,辽圣宗统兵至满城,又以梁王耶律隆庆为先锋,直指威虏军(徐水),意图摧毁北宋在太行山东麓的防线。然而耶律隆庆所部却遭到天气问题,先是弓弩积雨无法使用,被宋将张斌抓住机会在长城口小胜第一阵。张斌因手中兵力不足未敢深入,先行撤至威虏军,又退守宁边军边军。辽军意图追击,却因道路泥泞,花了十二天才追到威虏军,不想宋军秦翰、杨延朗、杨嗣、田敏等部已然在威虏军集结,双方展开激战,辽军战况不利,撤退至威虏军以西25里的羊山之上。


杨延朗和杨嗣二将把握战机抢先一步,占据羊山阵地,阻截辽军,秦翰与田敏二部也紧随其后死死咬住辽军后方。不料在此绝境之下,辽军爆发出惊人斗志,不但突破二杨防线,更将连日血战的秦翰所部逼退。危急时刻,一算作为预备队的李继宣所部自遂城出发,及时赶到战场投入战斗,李继宣身先士卒,战马接连中箭,三换坐骑却依然坚持指挥战斗,双方血战直至黑夜,辽军终于大溃,其后辽军被宋军一路追杀至牟山谷,死伤无算。经此一役,宋军斩辽军两万余级,获其统军,铁林,相公等十余名重臣的首级。辽圣宗得闻战报,顾虑天气原因,终不敢深入,引军撤退。



三、第二次会战,辽获胜后见好就收

咸平五年,辽国为洗刷羊山之败的耻辱,频频南下,报复北宋,先于威虏军小胜宋军,又在保州城下击败名将杨嗣和杨延朗。至咸平六年四月,又集结数万骑兵南下包围定州城望都县,定州行营都部署王超,副都部署王继忠率兵驰援,同时召镇州桑赞和高阳关周莹前来支援。然而没想到周莹继承了前任傅潜的良好工作作风,拒不出战。无奈之下,王超只能让王继忠先行上去探路。不巧的是,王继忠带着一千五百人刚走到望都县南六里的康村就被辽军主力给围上了。

王继忠作为真宗的潜邸旧臣,在阵前作战堪称英武,率领着绝对劣势的兵力却能和辽军激战数日,死伤相当,但是紧跟着来的又是骚操作。王超和桑赞眼看王继忠身陷重围,俩人竟然都按兵不动,兀自手握重兵,坐视王继忠这位代表天子意志的近臣兵败被俘。宋廷听闻军报,连忙集结军队赶赴前线御敌,辽军却也能见好就收,收割一波经验掉头就走。



结束语

纵观这三次会战,北宋方面虽然损失较大,却稳当地守住了防线,加上真宗在后方任用贤臣无为而治,让北宋的整个国力都徐徐上升。反观辽国,虽然在战场上仍然握有主动权,但并汪能有效扩大战果。相反真宗的抗争意识也让萧太后体会到了军事作业上的无力,结合起辽国内部的政治矛盾,终于让萧太后产生了“厌兵之意”。


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份影响之后百年历史的重大盟约展开了。最后宋辽签定了澶渊之盟,带来了百年和平。但后世之人对这份盟约的看法褒贬不一,有许多人认为是宋朝签定了耻辱的盟约。但是这可能也是宋朝能做出的最好的妥协了。宋朝建立在五代十国之后,带路风气一直延续到本朝,在宋辽交战的多次战役中也能看出,出现过很多次将领拒不出战的事情。尽管有许多忠心为国的将领,但若是一直和辽国打下去,胜负难说,国家经济确是一定无法发展的。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