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史书的可信度都不大高。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可信度,并不是单纯指在由于科学技术等原因造成的史书不可信,而是由于撰写者的个人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史书不可信。而且越是多势力角逐的时代越是如此,我来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比如众所周知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纣王。在《史记》和《尚书》中,纣王就是一个残暴不仁的昏君,要有多恶就有多恶,这个形象所直接影响的就是许仲琳的小说《封神演义》。但是在《竹书纪年》、《左传》里面,却在很多地方与前者有着明显的差距,比如子贡就很直白的说,“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算是直接讽刺了周朝史官抹黑纣王的原因了。
既然说到《史记》,那就再谈一点,比如说《史记》中记载了关于夏的一些信息,可汉朝离夏,那都多少久远的事了,所以司马迁在做这部分史料的时候,他也是根据前人的整理编撰,并加入个人主观想像的。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他整理的资料是假的话,这部分内容同样就是假的,不可信的。毕竟,直到现在考古技术如此发达,我们也无法判断夏朝是真的文明社会,还是原始部落。
除了作者主观思想之外(三国题材的史料其实最能说明史料的不可信,基本就是一个阵营一本史,换个阵营接着黑),还有在修史过程中,也会有大量的史料出入,比如《旧唐书》和《新唐书》,再比如之后清朝修的《四库全书》,好听一点是对先去史料的修缮整理,难听一点就是把史料改的更适合自己。
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古代的史料可不可信?那么我们又怎么判断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其实这还多亏了古代文人的习惯,就是没事写个日记,写个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县志。同一时间多重史料的结合,这就为验证史料真假,反证史料提供了可能性,也让我们更容易去辨别史料的真假。而历朝历代,对于修(前朝)史,都是一件非常看重的事情,所以也同样为历史资料的保存,起到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