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所做的事,完全是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是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他一生的活动都坚持这样做,不求名,不求利,自甘清苦,惟求理想之实现。不但他自己是这样身体力行,他所教导出来的弟子也都继承和恪守这种精神。因此,连墨家的反对派也不能不对此叹服和赞赏。《庄子·天下篇》中说:“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孟子·尽心篇》也说,墨子及其弟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子自成一家,即墨家。
在晚生百年的庄子看来,墨家自苦为极,其行难为。
外国人如何看中国的墨子的呢
如何阅读《墨子》?
如果你说世界上有很多古奥难懂的书籍,那么《墨子》绝对算是其中之一。
我初中的时候开始了解墨家这个学派。说实话,第一次读《墨子》的时候真的是一脸懵逼——不仅全篇都是文言文(因为墨家写文章都是类似议论文或者说明文,晦涩难懂),还没有华丽的辞藻描述,感觉像是在看说明书。
可能还因为很多的译文是不准确的,所以就更难理解墨家的精髓。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要读《墨子》呢?
因为这个世界有很多令你绝望的天才,他们就像来自未来的穿越者。墨子就是这样的人,他生活在那个时代,但是超越了那个时代。这样的人创造的学派和思想,已经流淌在我们的基因里面,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觉察到,我们想成为那样的人,就要了解他们的思想。
首先我们要知道是,《墨子》一书最早收录于《汉书·艺文志》,当时有七十一篇,到清代《道藏》收录的时候,只剩下五十三篇,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墨子》一书,都是因为道家对墨家典籍的保存,才得以让墨家学说流传到今天,感谢道家!
书的话推荐方勇老师译注的版本,由中华书局出版,读《墨子》的时候,第一遍可以先看译文,然后感兴趣再对照着原文来对比阅读,主要是要能理解墨家的思想境界,不必在于一字一句之真伪。
我觉得最应该读的第一篇是《所染》,魏征在怒怼唐太宗的时候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墨子在《所染》一篇中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强调了要谨慎的对待染色,也要谨慎的选择身边的环境,与优秀的人同伍,君王要亲近贤才,才能治理好国家。
墨家十大主张:
读完这篇后,你会觉得墨家的思想和我们的生活其实很贴近,之后再读《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最后再读《天志》《明鬼》这几篇相当于是墨家的十大主张,读这几篇的时候可以多读几篇,但有些篇幅是重复的,所以对于重复之处可以跳过。读完十大主张后可以读《非儒》篇。这里面需要明白的几个点就是,首先要理解墨家为什么要兼爱,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非攻的主张靠什么实现?尚同和尚贤是交相呼应的人才选拔制度和组织制度。非命和天志有矛盾之处,但是可以分开看待,其余篇理解大意就行。
墨家的言必信,行必果:
接着可以读这几篇《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这几篇比较有趣一些,因为记录了很多关于墨家的故事,比如《公输》一篇是讲墨家止楚攻宋的故事,可以说是墨家非攻思想的身体力行。
墨家的修身:
其次可以读开头的《亲士》到《三辨》六篇。因为这几篇,包括《所染》在内,争议比较大,有说不是出自墨家之手,但是不管怎样,其学说思想载于《墨子》一书,我们还是要读一下。
墨家的科学成就:
然后可以读《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有人说这六篇也不是墨家的,照这么说,《墨子》这本书里就没有出自墨家的了?全是你写的好吧?我个人觉得这是墨家的价值观,世界观,而且也跟墨家很多思想相匹配。
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光学,力学,工程学的成就,还有墨家的逻辑学,是墨家在科技上的最高水平,也是同时代的最高水平。这方面就比较难懂了,除非是对这些很感兴趣的伙伴,不然看译文通读一遍即可。
墨家的兵法:
墨家的兵法核心在于“守”,守的核心在于“备”。自《备城门》《备高临》以下到《杂守》共十一篇,所记载都是墨家总结战国时期守城备敌的方法。不同于《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墨家在守城方面可谓是战国时期最高水平,不仅有宏观上的战略思考,还有微观上的战术方法,具体的守城措施,对墨家的器械发明“籍车”“连弩车”“转射机”,进行了非常之详细的介绍,大到守城策略,小到人员布置,器械摆放,后勤安排等,都做了具体的分工安排。堪称一部守城的百科全书。
《墨子》一书,代表了墨家在思想上的成就,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有这样一个学派,为了天下兼爱,为了防止战争,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那个世界。
墨家是最早的实践者,最早的科技组织。是侠的起源,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个时代需要墨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