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卓篡权擅政之后,汉室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几乎所有的时人都清楚。

就所谓的“曹丕篡位”,恐怕当时的人比今天更容易接受。

01

董卓之后,已无汉室

董卓入京勤王,把持朝政。凭自己一句话就废掉少帝,改立献帝。卢植劝谏被免职,几乎丢掉性命。曹操袁绍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离京师。

少帝稍有怨言,即被处死。

部分忠义大臣如王允等人,韬光养晦,只能等待机会。

02

王允非领袖之才

机会来了,王允联络吕布等人除掉董卓,汉室光复出现了唯一的可能。

但王允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居功自傲,诛杀有名望的大臣,比如蔡邕等。不能有效控制军事局面,在处理董卓部众西凉军的问题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李傕郭汜反攻倒算,吕布被击败,王允被诛杀,导致朝政彻底瘫痪。

如果说董卓会篡汉自立的话,那是将来的事;王允这一折腾,彻底葬送了刘家汉室。

王允面对三大死结:

第一,协助支持除掉董卓的人,并不都是忠于汉室的人,许多是因为权力的分配问题出现的利益冲突。比如吕布之流,大有人在。王允显然没有预料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从其对吕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

王允太过刚直,缺少政治家善于妥协的一面。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实现匡扶汉室的重任。

其二,王允接受了诸侯带兵勤王的教训,恐怕重蹈“引狼入室”的覆辙,没有魄力号召天下勤王。

面对如狼似虎的西凉军,犹豫不决,坐以待毙。

其三,不能安抚李傕郭汜等叛党头领,过于拘泥道义,书生气太足。政治家只有利益,没有道义,这一点王允似乎差得太多。

王允很快就死啦,这里就不去臆测“如果王允执政久了,会不会是另一个董卓”的问题,也不去臆测“李傕郭汜不杀王允,吕布会不会杀王允”的问题。

因为史实是,王允一死,汉室就亡啦。

03

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不是汉朝发明的,更不是曹操专享的。

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就玩过这一招,比齐桓公玩得还溜,效果很不错。

都对汉家小皇帝,那么有兴趣,但几乎没有是为了老刘家的。

以前的不说,就从曹操说起吧。

除了荀彧几乎所有的部将谋士都反对迎奉献帝到许都。

最后的事实说明,只有荀彧是想匡扶汉室的。

曹操与所有部将谋士的想法是一致的,并不想去拯救这个已经不再存在的汉室。

不同的是,曹操认为“奉迎天子”对自己开拓霸业更有利而已。

荀彧正是看到了曹操这一点,才力劝曹操奉迎天子。

在曹操欲立魏王时,荀彧与曹操彻底分道扬镳,这只是一个结果,恐怕在奉迎天子的那一刻开始,荀彧就预见了这一结果。

荀彧遍观群雄,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暂时的局面。这是荀彧抛弃袁绍投奔曹操的真实目的。

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就是唯一的好的办法啦。

荀彧不接受三公的爵位,最后忧郁而死,就顺理成章啦!

在袁绍面对曹操的选择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袁绍放弃啦,他跟曹操的想法一致,只是对厉害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袁绍联络视为仇敌的袁术,欲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袁术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貌似汉室股肱之臣,结果是第一个做了皇帝。

袁绍依然决然派使者去劝说刘虞进位,还算是有一点明智的刘虞,断然拒绝。

只要不是彻底利令智昏的人都明白是咋回事。

在曹操奉迎天子建都许昌之后,袁绍还打算请献帝到鄄城。这是老百姓走亲戚啊,哪里得劲去哪里啊!

在献帝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来勤王,在曹操家里有吃有喝的时候,你说忠于汉室朝廷,要铲除汉贼奸雄,说给谁听谁也不信啊!

挟天子以令诸侯,诟病很多。即便如此,当时除了曹操,也没有一个人去做的。想做的人恐怕是不少,但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呢?

一定要曹操做仁德之臣,恐怕曹操的部下谋士都不干哦!

既然都是打工,为啥一定在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里混呢?

何况主持工作的老板,让人也看不到有扭转乾坤的希望啊。

04

利益选择

汉末时期,所有的有点想法的大佬们,都露面啦。

对孔融尽管也有争议,但孔融也是看透了形势。

一定意义上说,他跟荀彧是一样的,都是忠于汉室的。只是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人生的价值观。

孔融知道汉室已无希望,曹操也靠不住。

既然是死定啦,那也没必要再当活马医啦!

这是与荀彧的不同,于是采取与曹操不合作的态度,对抗到底,死而后已。

可悲的是,孔融书生气太足,做了许多不靠谱的事,自己把自己阉割啦,只留下了一些笑柄。

再说一下贾诩吧。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这是一个跳槽的高手。

如果他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话,他能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吗?他会不清楚李傕郭汜是那一路子货吗?

袁绍联络张绣夹击曹操,张绣尚未开口,他在一旁就沉不住气啦,说啥“兄弟都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吗?”

意思是说打工要选择一个老板,其目的很明确,不管是不是刘家的饭碗,只要锅里炖着肉就行。

汉末三国时期,跳槽的人不少,可谓家常便饭。

究竟有几个是为了匡扶汉室而跳槽的呢?

还真有一个,就是那个自称汉室贵胄的刘备,还有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当张飞说“我哥哥也姓刘,即便是杀到京城去,宰了那个鸟皇帝,自己做了皇帝也未尝不可”时,刘备赶紧说小点声,别让人听见。

我靠,这咋就像是李逵那货说得呢?

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出山,低处说是拿拿架子,高处说是已知汉室气数已尽,谁也无力回天啦。

为天下苍生考虑,应该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随他去吧。

可刘备不这么想啊,诸葛亮感于其心诚,于是就好吧,我陪你走一程。

诸葛亮是真心匡扶汉室,否则不会“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屡败屡战,回回无功而返。

刘备那些事,都是些幌子而已。

诸葛亮岂不知刘备的花花肠子几道弯吗?

跟荀彧有些相似,诸葛亮也是借刘备的幌子,出来试试,看看能不能匡扶汉室。

这就是刘备不能完全放手诸葛亮的原因所在。

换句话说,如果诸葛亮真的把曹操干掉了,汉室还是那个汉室吗?

他能保证让刘备或者刘禅把位置和权力送还献帝吗?

如果不能,这还叫匡扶汉室吗?

刘备临终托孤时也说了,实在不行的话,丞相你就自代吧!

那你刘备忙活了啥啊?

曹操不能做皇帝,难道诸葛亮就能吗?

诸葛亮也不姓刘嘛!

姓刘的多了去了,不能说只要姓刘,就有名正言顺做皇帝的道理吧。

只要不姓刘,谁也不行。谁想竞争这个岗位,谁就是汉贼,谁就是奸雄。

其实,我们远不必纠结这个问题,当时的人都清楚的很。

这就是曹丕所谓“称王篡汉”时,为何汉室忠臣不去投奔刘备的原因啦。

因为已经没有汉室忠臣啦,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孔融,荀彧等都死啦。

之所以说都死啦,是因为曹丕称王篡汉时没有人为汉室殉节,装装样子的都没有。

或许我孤陋寡闻,有看到的朋友,告诉我一声,咱们一起劝劝他去!

归根结底一句话,无论是名还是利,在面对选择时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都是经久考验的老司机,遇到弯道都会打方向的。

再傻的司机,都不会一条道跑到黑啊。

如果曹操就把这事办了的话,或许就不会有“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啦。

这个我们就不必异想天开啦,否则米国人也不干哦!

最佳贡献者
2

既然称帝,就有称帝的权势威力,多少反对的能人,也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鼠辈,怕死鬼。如有反对者,再杀几个,地的胃口大,又有何不可呢?有句明言,识時务者为俊杰。大势已去,都不傻,谁也不跟活着有仇,就顺理成章啦。

3

问题是:刘备就代表着大汉吗?

显然不是。

刘备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蜀汉群臣就上表朝廷,奏请封刘备为”汉中王“,拜大司马,以汉中郡、巴郡、蜀郡、广汉郡、犍为郡为封地,当时的汉献帝答应了吗?显然没有,那刘备这一自封为王的行为是不是谋逆呢?



自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来,不论是同姓,还是异姓,极难封王,除非是当朝皇帝的直系亲属,而异姓王已经是没有了,更别说刘备拿着那么大一块大汉的土地作为自已的封国,而没有得到当朝皇帝的许可。

自汉武以来,第一个异姓王是曹操,而刘备虽姓刘,却与异姓相差不多,曹操还没有称帝,就已经留下千古骂名,而刘备呢?刘备的自封为王,无疑让天下人过早的知道了刘备的野心,已经让忠于大汉的子民寒心。



曹丕纂汉后,汉献帝退位,理论上大汉天下已经不存在了,这个时候,忠于大汉的人有几种下场:

1、像荀彧那样郁郁而终;

2、像吉本那样起来造反;

3、像无数顺应潮流的人一样改变信仰投靠曹魏;

却基本上没有人去投靠刘备,为什么?



因为天下人都觉得刘备并不代表汉室,汉献帝才是代表着大汉,曹丕纂位,汉献帝并没有死,刘备却称帝了,虽然刘备称帝的借口是汉献帝已经去世,但魏国的臣民却是知道汉献帝并没有死,只是被曹丕看管起来而已。

汉献帝没有死,那么刘备称帝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纂位。你让忠于大汉的人,去投靠一个纂位的刘备,这不是搞笑吗?



从法理上来说,汉献帝是禅让帝位给曹丕的,那么曹丕的”魏“就代替了汉献帝的”汉“,这些忠于大汉的臣子,理应应该忠于”魏“,因为这是合理合法的。

严格意义上说,刘备是纂位,虽然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刘备仍然建立了国号是”汉“,并且在成都供奉着两汉几十位皇帝的牌位和祖庙,但刘备始终没有统一天下,还于旧都,却只能偏安一隅,终究只能算一个割据政权了,而且是最早灭亡的政权。

4

苍茫大地认为原因如下:

一、官员的取舍要顾忌到整个家族的安危。

官员一旦选择脱离曹丕领导,不仅自身有性命之忧,家族也有灭绝危险。

曹丕腹黑,好色成性,称王后老爹的美色妃子打包继承;睚眦必报,曹植、曹彰两个他的兄弟死里逃生,大臣们脑袋不是韭菜,割了再也长不出来!



二、曹丕做魏王之后,朝廷中曹氏的反对派已清洗得差不多啦!绝大多数都是曹氏心腹旧臣。

董承、伏完、马腾等均被曹操灭了,朝臣是曹氏叛变团伙,没多少人想背叛啊!而且曹丕新上位,对群臣的赏赐大大地,幸福生活甜蜜蜜,谁反呀!

三、刘备这个帝胄牌子不够硬。

刘备继汉统没有法理上的合法性。汉献帝在曹丕称帝前也是天下名义上的共主,只不过有职无权,被架空而已。

四、曹丕通过逼献帝禅位登基,手段虽有些卑鄙,但程序合法,他这个帝位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五、朝中实在有忠于汉室之人,完全可以到汉献帝的山阳公封国做臣子。



曹丕对献帝还算客气,封他公爵,有封国,在封国可以用天子排场,对曹丕不称臣。大臣们若忠于汉室,可到献帝封国称臣尽忠,相信只要人数不多,曹丕定会听之任之,无性命之忧。刘备作为汉室大统的继承者成色不足,有注水猪肉之嫌啊!

其实,不必过多指责曹操、曹丕、刘备、孙权,皇位对他们的诱惑太大,所谓“别怪叔子不是人,只怪嫂子太迷人!"刘备假子刘封,嫡子刘禅,封禅什么意思,各位看官心知肚明!说白了,即便献帝投蜀找刘备,可能命运更惨,甚至连当公爵的机会都没有,直接会被刘备玩消失!刘姓皇族中人也不都是忠臣孝子呀!

5

我是千古,我来回答,请君为我倾耳听!

第一个理由

以“士族”为代表的汉室忠臣已经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九品中正制的全面执行。

曹操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多次颁布“唯才是举令”,但他又须要依靠地方名士来稳定地方政权。

所以他分两手操作,一手提拔庶族有才之士,一手压制豪族名门的浮华风气。

“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结果当然是人恨鬼厌,两方势力上演了一幕幕相爱相杀的剧情!

老匹夫最终还是走了,权力交班的时候还顺势带走了士族的两大巨头——荀彧和崔琰,士族集团也终于由媳妇熬成了老婆婆。

“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黄初元年(220年)二月,陈群献上他呕心呖血才制定而成的“九品官人法”。

(陈群献九品中正制)

不同于老曹“决于胸臆”、“各引其类”的人才提拔方式,九品中正制评定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而家世是最不能忽略的。

曹丕继位为魏王,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做好改朝换代的工作,经过这种方式的妥协,他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个时候,士族如果不赶紧利用“九品中正制”来扩展势力,反而跑了,那真是脑袋秀逗了!

第二个理由

刘备真不是投资的好客户 俗话说,年少爱刘备,年老爱曹操。

看不懂刘备的人,为他伤神为他哭。

看得懂刘备的人,基本都明白这个“大耳朵”,邀“仁义”之名,行“抢掠”之实。因为资本太少,基本投靠他的人,无不被他抢尽了资源。

投靠袁绍的时候,抢了一个师;娶了甘夫人,被老曹打败的时候,也不管甘夫人丢了没,转身取了一个富豪之女,糜夫人,因为糜氏有钱啊;投靠陶谦的时候,搞出了一个三让徐州的戏码,对不起,徐州是他的了;刘表对他防之又防,还是给他夺了荆州;去帮刘璋防备张鲁,又夺了益州。



(刘备)

夺得益州之后,为了稳住成都政局,娶了吴懿之妹为皇后,糜夫人失宠,糜芳看不到未来,干脆投降了东吴。

有了刘阿斗之后,刘封也该除掉了。

此中种种,让汉中张鲁惊呼,“宁为曹公座下奴,不为刘备座上宾也!”,最起码曹公家大业大,吃相不会那么难看。

所有一切资源,都化为争霸天下的资本,连老百姓都不放过。

刘备在新野当官的时候,曹操打了过来,他劝十万百姓跟他走,结果被曹军追上,死伤惨重。

部下劝他放弃百姓,轻装逃离,他说了一句“夫以争天下,必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资本。

打仗嘛,无非就是兵多将广、钱粮充足、炮灰到位,能理解! 刘备不能风投,曹丕也不是一个好皇帝。

曹操在世的时候就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就是因为处理不好与士族的关系。

曹丕强行上位,拿了一块金砖去换了一个猪尿泡。 到底是做曹魏集团的主人好,还是去做一个皇位的奴隶好?

到底是做自己的主人好,还是做别人的奴隶好?这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6

曹丕既然敢篡汉,就说明已是大势在握,人心利与己多。

曹操在未亡前,对于自己的下一代,曹家的延续,绝对有全面和深层的考虑。这是人之本性,付诸于实施中,肯定不外一个大方针:追随忠于曹魏的,抬举;死脑筋认为汉帝还为正统的,排挤。

政治上,站对了队与站错了队,很关键。利益上,权衡好得与失,很重要。当时当势,朝廷上职员,在取舍上肯定倾向偏于曹魏的占了大比重。

荀彧功高不高?曹操初创业,就追随左右,献策献计,助曹操一统北方。结果呢,儒气重,始终认为曹魏不该独尊。可能他本心想的是,我家世受汉恩,我助力曹操,一起匡扶汉室,报效朝廷,然后青史留名,哪怕扶汉光荣榜上,曹操排名第一,他前五即可。也或许是,青壮年时期的曹操,与他交流的也是扶汉这个志向,荀彧受了这个印象太深。但随着形与势的变化,个人年龄阅历认知的成长,人与事是会变的。当他发现曹操变了,一时拐不个这个弯儿来。最终遭遇到曹操不满与冷落,忧郁而死。如此结果,比荀彧位置还低,功劳还小的,会怎么想?怎么选择?!

汉献帝为了不愧对列祖列宗,也实施了几次“反击”,结局呢,他用的人,无一不被曹操重棒打杀。站什么队,朝臣又会怎么想?怎么选择?!

一切的一切,曹操已为曹丕打好了基石,铺平了大路。不难想象,曹丕从谋划上位到即位那天,红包绝对没少发,官位绝对没少许,而献帝已没有这个资本,一切已经都在情势之中。如果还有不少人死忠汉室,恐怕已属于官微权轻,或是只能心中有怨言不敢张于言表的了的那部分了。


再说到忠心汉朝这些人,为什么不考虑投奔刘备。

1,出身上,刘备这辈已没落,不是世袭皇家,士族拥趸的那一系。乱世中,凭些闯荡,际遇献帝,才被后任为宗亲。刘备前半生东投西奔,与诸强争锋,怕亦有人心中自会把他划为军阀、野心家一派。真忠于或虚忠于汉室的,恐怕宁认为刘表、刘璋正宗,也不会认可突然一个草莽间杀出来的“刘皇叔”。

2,地理上,西川在古时属于地偏路狭之地,士人心中向以中原人多地丰、经济文化领先为主导观念。就算认可刘备,舍去一线城市,去到二三线城市,而且去了还不知道受不受待见,风险不是一般的大,是挺大。况且刘备就那一个益州,发展前景又怎能与地多物广的魏国相比,不定什么时候就停摆了。

3年龄上。年纪大的,就算惋惜汉亡,称誉刘备正宗,也不愿再东奔西颠,闯什么功名了,至多心里发发牢骚,安稳过下半生好了。年轻的,尊汉忠汉之心,随着乱世乱雄折腾,也淡化了。


假设魏国穷些,刘备的蜀地位置不偏些,到是说不定投奔而去的概率会大一些。

7

东汉末年,经过董卓乱政后,也加速了东汉王朝灭亡的步伐,同时那个时候的东汉也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为丞相掌握大权,他以天子之名征讨四方。经过曹操多年的努力,消灭很多各地诸侯割据势力,也基本平定了北方。

曹操之后因功大而为魏公,之后又晋位魏王。后来曹操去世后,曹丕继魏王位,之后朝中大臣多数依附于曹魏,没多久曹丕就篡汉建魏登基为帝,东汉也在那时灭亡。

为什么曹丕登基为帝时,汉朝众臣不转投刘备呢?

首先,从曹操到曹丕这段时间,东汉朝廷已经完全被曹氏控制,大臣们也多数依附于曹氏,就算有对大汉忠心的,但地位也是人微言轻而起到的作用不大。

曹操因带兵对外征讨,不仅打了胜仗有功,得到了一定的人心,同时他在带兵的时候,手下又有一大批追随他的心腹之人。再则在朝中也都依附于曹氏。因此在曹丕继魏王后,很多大臣就帮着曹丕逼汉献帝让位。

汉朝众臣既然帮助曹丕,又何必在投降他人呢!

其次,当时在朝中对汉朝还忠心的大臣,基本上都被打压,同时那时东汉本身就已经名存实亡,又哪来的汉朝之臣。当然朝堂之上,虽然明为汉臣,但其实却是忠于曹氏。

最后,当时刘备虽然拥有蜀地和孙权、曹魏有鼎足之势,也是大汉宗亲,但他毕竟不在京城,这时的刘备又岂能会甘局人下,汉朝大臣就算投向刘备,也难保刘备会拥护汉献帝。

还有就是曹丕虽然是篡汉登基,但他走的形式却是禅位所得,这也就是说他的帝位在形式上是正统的。曹丕以这样的方式为帝,这时大汉的一切已经都归曹魏所有,其中就包括汉臣。

当时在形式上曹氏登基大势所趋,汉臣又何必去投他处。同时整个朝堂都是曹魏之人,曹魏之人又有谁会投向刘备呢。

8

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也比较颠覆常识——即使忠于汉室,也不会认为刘备那个政权就是汉朝。

东汉王朝虽然在建安二十五年才完成禅让典礼,走完了它一百九十五年的寿命,但是实际上,早在董卓进京的时候,这个王朝就已经覆灭了。而后它之所以能够在许昌重建朝廷,纯粹是依靠的曹操的个人能力,和汉家没什么两样。

因此,当曹家人的野心和势力都已经膨胀到了合适的地步的时候,篡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个时候,汉朝的朝廷早就成了空壳子,真正能做事想做事的,早就到了邺城的魏国朝廷了。

而那些忠心汉室的呢?大部分已经被驯化成了曹家的家臣,少部分则在进退失据之后凄凄惨惨戚戚。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荀彧。他早年追随曹操,就是冲着他是复兴汉室的能臣去的。结果这个到处打鬼的钟馗最后自己也变成了鬼,荀彧只能以神秘辞世告别人世。

而刘备那边呢?抱歉,除了他自己自称自己是大汉以外,没有任何人承认他是汉朝的延续。他本人和东汉皇族之间的血缘极其稀薄,什么“皇叔”也纯粹是罗贯中的附会。他在早年也根本没有什么匡扶社稷的大计,只想搞块地盘而已。

我们能看到的,是他在攻克汉中以后自己给自己封了个汉中王,因而成了汉末最后一个自己给自己封王的军阀。在刘协退位以后,他又以刘协遇害为由,自己在武担山当了皇帝。

对于正统观念极强的汉魏官员们来说,哪怕曹丕篡汉再不对,但一旦皇帝自己愿意卸任,那就意味着曹丕的政权属于正统。而刘备那个政权,怎么也算不上正统,充其量不过就是个割据政权而已。

因此我们看到,不管是力挺刘备的还是对他不以为然的,管他的国家基本都叫蜀国,厚道点的叫蜀汉,除了五胡乱华时期拉大旗作虎皮的刘渊以外,基本没有人认为他是大汉的。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9

谢谢挚邀!曹操把汉室江山挖的己经摇摇欲坠了,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个重要部门,排挤打压汉重臣,整个朝庭里几乎都依抚曹操,曹操就是自己年龄大了沒有称帝,为后代篡位铺好道路,曹丕称帝是汉献帝禅让,即然改朝换代不能落个篡位的骂名,让众大臣劝逼皇帝禅让,都是曹集团的高人安排好的,其实心里都明白,汉献帝沒有成为阶下囚都很不错了,而且还善终。


汉献帝也是无可奈何,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墙倒众人推哪里还有忠于他的大臣,大臣们谁看不明白,忠于汉帝就是死路一条,依靠曹丕荣华富贵。至于汉臣投靠刘备,我认为沒有哪傻的人,放着繁华的京城不住,享受着高官厚禄,跑到成都找刘备去,刘备还沒有哪么高的知名度吧。



刘备假仁假义,打着扶匡汉室的口号,自己确称帝,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终于露出自己的真面目,真有忠汉的臣子怎能投靠一个草头皇。



10

谢邀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我来回答:



要说曹丕篡汉,在朝中的大臣哪个也都不是傻子,早都看出了这种发展趋势,以及最后的结果,他们在心里已经是接受了这样的结局。

退一步说, 如果说他们是忠于大汉的,他们应该反对曹丕称帝, 誓死拥戴汉献帝,但是他们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就证明他们是默许了!



所以他们也不可能因为曹丕称帝而投靠刘备,原因如下:

其一,因为从综合实力来说,曹魏的实力比西蜀的实力强很多,既曹魏是大公司,西蜀是中小公司。

其二,这些大臣们,在曹魏经营数多年,已经建立了很多人脉关系,互相之间盘根错节,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另外家属都在曹魏,若投靠刘备,就要举家西迁,不是一件小事儿。



其三,刘备是卖草鞋的出身,起点太低,没有做过汉朝的朝廷大员,没有曹操叱咤风云的气势, 其能力逊于曹操(曹操虽然不在了,但是其势还在),而且西蜀道路崎岖,在地理上也不占优势。

其四,假如某位大臣想投靠刘备,刘备是否接收,如果接收了,给你安排什么位置,你是否满意,这都是问题。这是新人到老公司, 想要踢开场子不是太容易,因为人家的格局已经定了。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小伙伴我们下次再聊。

我是五色土聊历史,欢迎大家关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