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一役,赵国举国丧失男丁四十万,为何没有崩溃?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0万,为什么还能在邯郸之战中抵抗秦军!
长平之战赵军阵亡45万人,而当时赵国的人口也就300万,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的人几乎相当于他1/3的男丁。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赵国有一代人就被消灭掉了。
(长平之战秦军指挥官白起影视形象)
长平之战结束后的第2年,秦国就发动了邯郸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秦军屡战屡败三易主帅,仍然没有击败赵国军队。(第三任主帅白起连连推迟,最后没能到前线赴任就被秦王赐死)
一般的国家在损失如此之大后,不要说能够抵挡住秦军的攻势,很可能连抵抗的胆量都没有了。就像二战时期的法国一样,法国在一战的时候伤亡了大概一代人,真正阵亡的大约1/4,从相对数上来看,远不如赵国损失的多,但还是被下破了胆。
20年之后,虽然法国人口已经恢复,新生代已经成长起来,可是面对德国的侵略,照样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以至于留下了一个段子,没有人能够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
(德军占领巴黎后,希特勒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留影)
那么,赵国在损失要超法国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有和秦军一战的勇气,并且让秦军屡屡受挫呢。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3点:
第一,长平之战,赵军损失惨重,秦军照样损失惨重!
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这场大战,赵国是惨败,秦国是惨胜。
用白起的话来说,虽然全歼了45万赵军,但是秦军的阵亡也达到了全军的半数之多。如果这场战争秦军动员60万,说明他阵亡了30万人,阵亡数大约是赵国军队的2/3。虽然士兵阵亡的数量要少于赵国军队,但是秦国所面对的周边局势可是要比赵国严重的多。
赵国当时面对敌人只有两个,那就是秦国和燕国,但燕国战斗力太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秦国要面对的国家可比赵国多一倍,他们的赵国、韩国、魏国、楚国4个国家。虽然秦军处于攻势,但却不得不分出大量的武装确保在邯郸之战的时候,不被其他三个国家趁虚而入。
所以,邯郸之战相当于两个打的精疲力尽的国家之间的对决,秦国的优势并不明显!
第二,赵军哀兵必胜!
长平之战让赵国全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人因为这场战争而死去。
也就是说,赵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和秦人有血海深仇,面对秦国侵略者对赵国的攻击,赵国上下百姓,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给亲人复仇也会拿出拼死奋战的决心。
赳赳老赵,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赵军的战斗精神不弱于秦军!
第三,赵国还能积累几十万战斗力量!
长平之战让赵军精锐尽失,但是不要忘了,那个时候动员体制和后世可是不一样的。
当时列国争霸打的是总体战,不仅青壮年要上战场,必要的时候老弱和妇女也得拿着武器去拼命。尤其是在守城的时候,政府会动员全城几乎所有的百姓。
例如在战国初期,《墨子》一书中就对守城站有所阐述。墨子是这么说的:守城的时候城墙上每50步安排10个男子,20个女子,10个老弱。
面对秦军的攻击,赵国为了保卫邯郸城,一定会动员邯郸城内所有人马。平原君当时不是把自己妻妾都派上战场了吗。
所以,以当时赵国的情况,动员个几十万老弱妇女作为战士不是问题,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如青壮年,但是依靠高高的城池也会很大限度的抵消战力的不足!
当然,以上三个原因第二条最重要,如果赵国人不敢抵抗,在这场战争中赵国也许会像2000年后的法国一样没怎么打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