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这么容易崩溃的。

当时赵国有差不多500万人口,理论上可以拿出40万青壮年军人作战。

长平一战,赵国损失三四十万人,确实是极为惨重的打击,等于把全国可以使用的青壮年都消耗了。

然而,500万人出动40万,是一般军事的标准。

作为战国这种一旦战败就亡国灭种的时代,都是全民皆兵的,根本没有什么青壮年才能打仗一说。

不但是赵国,在长平之战最后时期,秦昭襄王亲自赶到河内郡,赐所有郡民爵一级,命郡内15岁以上60岁以下男丁,全部强行出征支援长平前线。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赵国接近500万人口,14到60岁男性应该有150万。

所以,赵国虽然损失了40万,但如果秦国全面入侵进来,赵国倾全国之力,还能拿出几十万大军抵抗。

相反,秦国长平之战虽然胜利,也损失20万人,元气大伤。

更关键的是,秦国的敌人众多,不仅仅是赵国。而赵国当时主要就是对付秦国,大家的敌人数量不同。

如果当时秦国不管不顾,继续攻打赵国,后者拼死抵抗,再歼灭秦国几十万人。

虽然赵国灭亡,但实际上大家两败俱伤,秦国主力也损失一半。

此时如果楚国、齐国这些强国趁虚而入,攻打秦国,秦国恐怕自身难保。

所以,秦国只能暂时撤退。

而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随后,赵国就再也没有同秦国正面对攻的实力,而只能被动防御,一直到亡国。

最佳贡献者
2

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军包围,历经四十多天的反包围后,弹尽粮绝,赵括组织四五次突围也遭失败,赵括亲自率军突围翻倍秦军射死,导致四十万大军被迫投降,全部被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前后损失计约四十五万人。但赵国依然延续了四十年后才被秦国灭亡。其原因在于:

一、秦王中了离间计,撤回军队。

白起长平胜利后,派兵包围了赵都邯郸,准备一举灭赵,赵王急忙派遣大臣来到秦国买通秦国丞相范雎,范雎向秦王进谗言,兼秦国经此一役,兵力人员损失也近半,还有魏国也派出十万人马救援赵国,所以,下令撤军。赵国躲过一劫。

上图:魏信陵君盗虎符救赵

二、魏国和楚国救援赵

邯郸被围,赵国危急,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姐是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夫人多次向魏王和信陵君写信求救。所以,魏王派遣十万大军救援赵国,但领军将领晋鄙畏秦如虎,不敢向前,信陵君盗取魏王虎符,杀晋鄙夺其军,率军救赵。

平原君还向楚国求救,楚国也派兵救援。正巧秦军也打算撤军,这才解了邯郸之围。

三、赵国还有廉颇、武襄君乐乘、李牧等大将,另外还有从燕国回来的名将乐毅,从齐国流亡来赵的大将田单等人才,危急时刻都可以带兵打仗。

四、秦国失去了灭亡赵国的大好时机,等到再想灭赵时,赵国的遗孤已经长大成人,士兵来源已经不成问题。有名将带兵,有士兵欲报仇雪恨,所以,赵国又维持了四十年。

在这期间,赵国将军廉颇率军打败燕国的入侵,并追赶燕军几近燕都,燕国割地求和;赵将李牧歼灭了十多万入侵的匈奴军队;李牧还消灭十几万入侵的秦军等。

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国攻赵时,使用离间计,让赵王罢免了李牧并杀害了他,才灭亡了赵国。

3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因赵国中了反间计临阵换将,以赵括取代老将廉颇,而秦国则秘密地以名将白起为将,最终秦军一举击败赵军,并坑杀了赵国兵士,赵国就此损失了四十万青壮人丁。举国空虚,臣民忧惧,上下惶恐不安,“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这对于任何当时任何国家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即使是以勇武著称的赵国也不例外。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军主将白起上书秦昭王请求趁胜进军赵国都城邯郸,一举灭亡赵国。在危难之际,赵国之所以没有崩溃灭亡,还在长平之战后存国30多年。主要是在于以下方面原因:

一是秦国君臣对是否有必要继续趁胜进军邯郸一举灭掉赵国意见不统一。在长平之战中,秦军虽然全歼40多万赵军,但是长平之战中赵括最后的临死一扑也让秦军付出付出死伤过半的代价,再加上秦军50多万军队在赵国作战一年多,国力消耗很大。以丞相范雎为首的文官担心其他诸侯国介入,力劝暂时休兵,与白起力主继续进军邯郸的意见严重对立。秦昭王最终听从了丞相范雎的建议,从赵国撤兵。

二是赵国大臣苏代代表赵国与秦国议和。苏代以赵国使臣的身份入秦游说,力求秦国退兵存赵。苏代入秦以后,没有去找秦王,却去了秦国丞相应侯范雎的家中,游说范雎。他告诉范雎,若白起再次攻赵,赵国必定难逃灭亡的命运,白起必定功高无两,地位在范雎之上。范雎感觉到威胁,便力劝秦昭王接受赵国提出的割让六城议和的建议,秦昭王就此撤兵。

三是赵国军民众志成城,在邯郸之战中坚守一年多,使得秦军无计可施。公元前259年,因赵国没有履约割让城池,秦王再次提出攻赵,白起提出异议,认为现在攻赵时机已失,“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史记·白起列传》),给秦昭王泼了冷水,秦昭王没有听从建议,再次派遣大军进攻赵国。此时的赵国还未从战乱的伤痛中恢复出来,远不是强大的秦军对手,秦军包围了邯郸,但是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赵国军民众志成城,平原君赵胜甚至把自己的奴仆妻妾都派到城头守城,秦军屡次换将,一年多未能攻下邯郸,为魏楚联军的增援赢得了时间。

四是魏国和楚国在赵国的请求下出兵邯郸,最终解邯郸之围。在奋力抵抗秦军的同时,赵国积极游说周边魏国和楚国出兵。秦昭王派人威胁魏安僖王说:"诸侯中有敢于救赵者,败赵后首先攻先救赵者"。魏安僖王恐惧,命晋鄙大军暂停于邺观望。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为加快速度救赵,上演了“窃符救赵”的典故,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西南地区)。秦军复败,退回河西。秦国和赵、魏、楚三国签约息兵,把以前占领的河东郡还于魏;太原郡还于赵;上党郡还于韩。邯郸之战的胜利,重创了秦军,使得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有所延后。

4

长平一役,赵国举国丧失男丁四十万,为何没有崩溃?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0万,为什么还能在邯郸之战中抵抗秦军!

长平之战赵军阵亡45万人,而当时赵国的人口也就300万,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的人几乎相当于他1/3的男丁。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赵国有一代人就被消灭掉了。

(长平之战秦军指挥官白起影视形象)

长平之战结束后的第2年,秦国就发动了邯郸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秦军屡战屡败三易主帅,仍然没有击败赵国军队。(第三任主帅白起连连推迟,最后没能到前线赴任就被秦王赐死)

一般的国家在损失如此之大后,不要说能够抵挡住秦军的攻势,很可能连抵抗的胆量都没有了。就像二战时期的法国一样,法国在一战的时候伤亡了大概一代人,真正阵亡的大约1/4,从相对数上来看,远不如赵国损失的多,但还是被下破了胆。

20年之后,虽然法国人口已经恢复,新生代已经成长起来,可是面对德国的侵略,照样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以至于留下了一个段子,没有人能够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

(德军占领巴黎后,希特勒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的留影)

那么,赵国在损失要超法国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有和秦军一战的勇气,并且让秦军屡屡受挫呢。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3点:

第一,长平之战,赵军损失惨重,秦军照样损失惨重!

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这场大战,赵国是惨败,秦国是惨胜。

用白起的话来说,虽然全歼了45万赵军,但是秦军的阵亡也达到了全军的半数之多。如果这场战争秦军动员60万,说明他阵亡了30万人,阵亡数大约是赵国军队的2/3。虽然士兵阵亡的数量要少于赵国军队,但是秦国所面对的周边局势可是要比赵国严重的多。

赵国当时面对敌人只有两个,那就是秦国和燕国,但燕国战斗力太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秦国要面对的国家可比赵国多一倍,他们的赵国、韩国、魏国、楚国4个国家。虽然秦军处于攻势,但却不得不分出大量的武装确保在邯郸之战的时候,不被其他三个国家趁虚而入。

所以,邯郸之战相当于两个打的精疲力尽的国家之间的对决,秦国的优势并不明显!

第二,赵军哀兵必胜!

长平之战让赵国全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人因为这场战争而死去。

也就是说,赵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和秦人有血海深仇,面对秦国侵略者对赵国的攻击,赵国上下百姓,为了保家卫国,为了给亲人复仇也会拿出拼死奋战的决心。

赳赳老赵,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赵军的战斗精神不弱于秦军!

第三,赵国还能积累几十万战斗力量!

长平之战让赵军精锐尽失,但是不要忘了,那个时候动员体制和后世可是不一样的。

当时列国争霸打的是总体战,不仅青壮年要上战场,必要的时候老弱和妇女也得拿着武器去拼命。尤其是在守城的时候,政府会动员全城几乎所有的百姓。

例如在战国初期,《墨子》一书中就对守城站有所阐述。墨子是这么说的:守城的时候城墙上每50步安排10个男子,20个女子,10个老弱。

面对秦军的攻击,赵国为了保卫邯郸城,一定会动员邯郸城内所有人马。平原君当时不是把自己妻妾都派上战场了吗。

所以,以当时赵国的情况,动员个几十万老弱妇女作为战士不是问题,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如青壮年,但是依靠高高的城池也会很大限度的抵消战力的不足!

当然,以上三个原因第二条最重要,如果赵国人不敢抵抗,在这场战争中赵国也许会像2000年后的法国一样没怎么打就投降了!

5

战国时期的国家首先是“家”,然后才是“国”。

秦汉之后的国家首先是“国”,然后才是“家”。

封建制和郡县制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这里。

要到大清之后,才慢慢形成现代国家——共和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

“家国”和“国家”不可同日而语也!

就说赵国吧!

赵国是赵家人之国,赵国一开始是不姓赵的,他和大秦帝国一个姓,姓赢,对,秦始皇嬴政和赵盾是一个祖先。

黄易在《寻秦记》里面让赵括之子赵盘冒充嬴政也不算过分,毕竟是一家人呀!(小说情节是有所本的)

上古时期天下有姜、赢、姬、姚、姒、妘、妊、妫八大姓,如今的百家姓都是从这八大姓而来。

古人是非常在乎姓氏的,能拥有姓氏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人,基本全是半人半神的存在。

余下的人众是那一家的人,是哪一家的臣子奴隶很重要,远古生活艰难异常,是需要“神”照应的。

扯远了,说回赵国,关于赵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成语故事《赵氏孤儿》,历朝历代的文艺作品一再的演绎他。

说的是赵家被杀的只剩一个刚出生的幼儿赵武了,但是赵家的家臣依然舍弃生命甚至舍弃自己孩子的生命去救一个全家被杀干净了的一无所有的婴儿!为什么?

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赵家有一个男婴儿活着,赵家就不会灭亡!因为赵家的祖先是“神灵”,祖先一定会保佑赵家的,他们的一切行为赵家神灵祖先都看得见的。

赵家果然没有灭亡,后来参与三家分晋,开山立国了。

为什么程英那些人如此相信“一个婴儿”呢!

这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至大的。

战国时代的人和后来人关于国家的信仰是不一样的,他们把自己国家的希望通常放在某一个家族身上,某一个“个人人身”上,而不是象现代人一样放在民族上、文化上、主义上。

具体到长平之战,死四十万男丁算个什么,只要赵王不死,赵国就不会崩溃,哪怕只剩一千个人呢,这一千个人为了“心中的信仰”也会死保赵王的。

因为,“赵家”是他们的主人,背主求荣还算是人吗?

这种遗风,秦始皇时期还顽强的存在,比如张良首先要尽忠的是韩王的韩国,然后才是刘邦,他帮刘邦的目的也是为了“复兴韩国”。

连张良这种大人物都有这种思想,赵国的那些兵将百姓官吏自然也要团结在赵王的周围了,至于死的40万人,为赵王而死,那是他们的光荣。

赵国剩下的人为了这“光荣”会更勇敢的战斗!

战国时期的国家(家国),只要一家之主国王还在,只要家主是一个正常人,家就不会溃散,国也不会崩溃。所以才有什么某某公子带几个人回国就可以夺位,比如齐桓公姜小白只是因为比其他公子跑的快就当上齐国国王了。

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灭国之战,全是先弑其君主再杀绝其后代,因为只有肉体消灭国王以及他的男性后代才是灭国,占领土地不算彻底的灭人国家。


可以改变信仰的唯有制度,秦汉之际实行郡县制,庶人可以拥有土地之后,这种以“某家贵族”做国家象征的“信仰”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开始了“五德轮回,天人感应,真命天子,忠臣孝子“等那一套,来维系皇权专制国家不至于崩溃。

6

赵国一开始的战略部署就是错误,廉颇与赵括调用时间相反。前期应趁秦军长途跋涉,人疲马乏予以攻击,消灭其有生力量。廉颇的初期的防守是消极战术,是给秦军陆续不断的安营扎寨,聚集大量兵力和粮草蓄力的时间。错误的战略战术导致惨遭屠戮。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廉颇老矣,没有了往日雄风。

7

那个年代,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最终被坑杀的能有多少!秦国发举国之兵,伤亡数十万是有的吧!

8

国仇、家恨,几乎家家戴孝,秦军之残暴,降亦是死,如何崩溃?!白起之谬也!

9

根本不可能40万。这是夸张的说法。

死亡4万人就是很大的现役了,一般现役死亡不超过5000人。

10

不要老讲长平之战赵国死了40万人,你去看看秦国经过长平之战的情况再来说为什么赵国没有倒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