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时,魏蜀还在两军对阵中呢。如果这样的讯息被司马懿获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蜀国内部又是个什么情况?当时蜀国内政外交和军事都是诸葛亮一肩挑起,朝堂上和丞相府中有那么多得人员都是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工作。大家集体奔丧去了,蜀国内部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三国志》
【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三国志谯周传》
谯周是益州牧诸葛亮的属吏,劝学从事。按照汉制,故主去世,故吏和属吏为故主服丧,是当时的一种风气和义务。
【礼:故臣为旧君齐衰三月,谓策名委质称臣吏者也。见察举而不为吏者,吊服加麻。】
――《决疑要注》
诸葛亮是益州牧,还以丞相开府,领司隶校尉,又有多少人员在手下办事。
诸葛亮做丞相、益州牧和司隶校尉足有十二年之久,前前后后有多少属吏故吏,这么庞大的数目,遍布蜀国各地。 诸葛亮在关中五丈原去世,这么多的人员去关中,或者去栈道奔丧,整个蜀汉政府就会立即陷入瘫痪状态。
所以说,刘禅下令禁止为诸葛亮奔丧,是为国家大计考虑,完全是正常的。
第二个问题,不允立庙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三国志》注引《襄阳记》
诸葛亮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正是由于与刘备君臣理想的契合,三顾出山,两朝为相,为蜀汉基业立下不世之功。
从功绩的角度上评判,蜀汉任何一个大臣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诸葛亮有着崇高的政治操守,无论刘备时代的艰辛创业,还是刘禅时代的艰难守成,始终不离不弃,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忠诚与诺言。 诸葛亮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联吴抗曹,取巴蜀,收汉中,渡沪水,出祁山,在蜀汉政治势力如此多变复杂的状况下,依然能维持国家的安定,还能北进中原,手段之高妙令人叹服。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以托孤之重而辅政多年,与刘禅情同父子,从《出师表》中就能看出诸葛亮对刘禅一片殷切的期望。他也知道刘禅的能力和智慧远不及其父,唯恐有所差池,而谆谆教诲之情尽显于中。
诸葛亮死后,成都百姓怀念其仁德与功绩,请立其庙,而被刘禅拒绝,决不是因为两人之间有所嫌隙和猜疑,恰恰相反,是刘禅为了维护相父崇高名誉的举措。
在中国古代,讲究严格的礼制。 祭祀是非常重要的礼制。祭祀的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无。
天子可以给自己的七代祖先立庙祭祀,诸侯可以为自己的五代祖先立庙,大夫可以为自己的三代祖先立庙,庶人则无权立庙。
在国家的都城郊区立庙的,只能是天子!
问题来了,成都百姓请求为诸葛亮在蜀汉的都城成都立庙,有此例吗?
有。
曹操晚年时,汉献帝特赐曹操在都城为其祖先立庙。后来的政治变局大家都知道了。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封晋公,曹魏皇帝齐王芳就特赐司马懿在都城洛阳为其祖立庙。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
明明知道是违背礼制,仍然这么干了,就是要通过违背礼制,让天下人明白,要改朝换代了。 刘备死后,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就曾劝诸葛亮受九锡,晋爵称王,被诸葛亮拒绝。
虽然老百姓都要求为诸葛亮立庙,而刘禅坚持反对,恰恰是他对诸葛亮的爱护。
若是在都城立庙,就会让诸葛亮前面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变成了谋权篡位。而且还完全背弃了诸葛亮“以法”和“有司”的治国理念。诸葛亮以后在史书上的评判将会与曹操和司马懿并列。
刘禅维护的是相父诸葛亮终生忠诚于汉室的公众形象和政治声誉,这是真正的君子之德!
第三个问题,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
【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邈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华阳国志》
李邈上书,对诸葛亮之死,引用了一些质疑的言语,说诸葛亮手握重权,“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身杖强兵,狼顾虎视”,对君权产生了威胁。而诸葛亮死了,则“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颇有幸灾乐祸之意。
刘禅大怒,立即将李邈下狱,杀了他。
这充分说明了,在刘禅的心目中诸葛亮亦父、亦师、亦相的崇高地位。他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对相父的诋毁,立即就下了狠手。
刘禅在国政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他也是从磨难和艰险中走过来的人,他也有感情,懂得是谁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的心血,甚至生命维护着他的统治。
评判历史,要以事实为准则,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标新立异,也不要为了故作高深而哗众取宠。
心,要如同池水一般,宁可清浅,勿以浊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