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是为了蜀汉熬尽了最后一滴油,理应得到蜀汉上下最隆重的悼念。但由于诸葛亮病逝,处在非常时期,不得已采取非常措施。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在五丈原病逝。当时与魏将司马懿对峙,诸葛亮考虑到要把蜀汉大军安全的撤回,就给姜维遗嘱,秘不发丧,缓缓撤军。

司马懿率军追击,看见蜀汉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于是便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说。

尽管是演义的说法,但诸葛亮秘不发丧的确是高明的策略,也是史实。

当时的后主刘禅也深知诸葛丞相的良苦用心,专门下诏禁止大臣前往奔丧。

但是,当时劝学从事谯周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随即前往奔丧。由于其行动迅速,得以及时到达。其他所有大臣由于后主刘禅的诏令,而没有前往。谯周也就成了唯一前往为诸葛亮吊丧的人。

大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按照诸葛亮遗言,部下将他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棺材,穿平时衣服入殓,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尽管安葬非常简陋,但遵照逝者的意愿办理,就是最大的尊敬。

这件事没有任何的阴谋和疑义,是诸葛亮伟大的智慧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至于后主听信谗言,查抄诸葛亮的遗产,那是后话,这与没有大臣为诸葛亮奔丧没有关系。

最佳贡献者
2

诸葛孔明之逝,秘不发丧,既正常,又不正常,甚至让人很难理解!

公元234年,诸葛孔明-亮病逝于五丈原。从隆中纵谈到走出卧龙岗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汉,让最初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蜀汉由势单力弱慢慢走向强盛,可以说诸葛亮算无遗策,为蜀汉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耗尽了自己最后一滴精血,而且留下妙计在自己病逝之后“秘不发丧”,保障了大军撤退时的井然及秩序,真正是:“隆中妙策定天下,出师一表名九州。”,他为蜀汉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在其病逝之后前往五丈原奔丧的只有光禄大夫谯周,这,丝语认为既正常,又不正常。为什么如此,请听我慢慢为你道来。

一、从诸葛亮角度和为蜀汉国事计,诸葛亮在面临生死的最后关头留下遗招:死后秘不发丧,就藏于定军山,以稳定军心应该说可以理解,也属于正常现象。

诸葛孔明为了蜀汉不仅竭尽了全力做身前事,还为蜀汉想到了许多身后事、定下了兴国计。从这一点上说、从诸葛孔明的角度说,为了稳定军心和不至于因为他的逝去给曹魏和东吴趁虚而入的机会,引起蜀汉国内出现骚动,在他病逝后秘不发丧,简单就藏于定军山,符合诸葛孔明操持一生,为蜀汉以及恢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性格,属于正常现象,在其病逝之后只有光禄大夫谯周一个人前往五丈原奔丧似乎也可以理解、不足为奇。

二、从刘禅的角度,不给诸葛孔明发丧,于情于理都不怎么说的过去,不符合人之常情,尤其是其下诏禁止为诸葛孔明奔丧,更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和“多此一举”的味道。

毕竟诸葛孔明从隆中纵谈到走出卧龙岗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汉,让最初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蜀汉由势单力弱慢慢走向强盛,为蜀汉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耗尽了自己最后一滴精血和生命。可以说其功“世莫大焉”,其逝何其壮哉、“举世”莫不痛也!

因此,刘禅团队不为诸葛孔明发丧,禁止朝野人等为之奔丧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不符合人之常情,尤其是其下诏禁止为诸葛孔明奔丧,的的确确有“此地无银三百两”和“多此一举”的味道与嫌疑。

总之,诸葛亮从隆中纵谈到走出卧龙岗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汉,让最初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的蜀汉由势单力弱慢慢走向强盛,可以说他算无遗策,为蜀汉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耗尽了自己最后一滴精血,而且留下妙计在自己病逝之后“秘不发丧”,保障了大军撤退时的井然及秩序,真正是:“隆中妙策定天下,出师一表名九州。”,他为蜀汉事业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在其死后只有光禄大夫谯周一人前往奔丧,这既正常,又不正常,甚至让人很难理解。

3

这个成功奔丧的人就是谯周,为什么只有谯周一个人成功奔丧?

谯周可是益州派中最坚决的北伐反对者,按理说谯周应该是诸葛亮的政敌才对,为什么谯周这么急着给诸葛亮奔丧呢?



因为:一、谯周是个大儒;二、谯周反应快,跑得快;三、谯周离汉中近。

一、谯周是个大儒和给诸葛亮奔丧有什么关系?有关系。

两汉以孝治国,以儒治术,处于正统思想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忠君爱国,君为臣纲,这里的“君”不仅仅指皇帝,还指主公、上司、老师等,对于谯周来说,诸葛亮就是他的老师。



诸葛亮比谯周大20岁,诸葛亮在任丞相时,曾提拔谯周为劝学从事,这也是谯周首次出仕的官职,而谯周就算是诸葛亮的门生故吏,从两汉的祖制来看,门生故吏是要一生忠于他的主公,如果主公去世门生故吏是要披麻戴孝的,从儒家的角度来看,谯周的奔丧并无不妥。

诸葛亮生前既是蜀汉丞相,又是益州牧,理论上益州及蜀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算是诸葛亮的门生故吏,诸葛亮如果去世,这批官员都要给诸葛亮奔丧的,而谯周作为蜀地最著名的大儒,他就应该带这个头,否则就会有人对谯周指指点点,说谯周不懂规矩。



同时这也是刘禅禁止给诸葛亮奔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益州及蜀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去给诸葛亮奔丧,那么哪里还有官员来维持正常的运作呢?

二、谯周反应怎么这么快?只有他一个人成功奔丧?

与其说谯周反应快,不如说谯周算是益州官员中最闲的人,或者说其它官员反应慢。



诸葛亮是在234年8月在五丈原去世的,在此之前,诸葛亮病倒了,身在成都的刘禅们已经得知了消息,并且刘禅还派了李福去向诸葛亮询问军国大事,李福来了一次询问过后回到成都向刘禅报告后,又再次来到诸葛亮这,继续询问之后的政事安排。

不久,诸葛亮去世,参与北伐的蜀汉军主力从五丈原起兵班师回朝,这当中又发生了魏延与杨仪争权的事,蜀汉朝廷都在关注这事,担心引起大的动乱,然后魏延被杨仪派出的马岱所杀,蜀汉军主力在杨仪的带领回到蜀汉,这时已经是235年的正月了。



刘禅禁止奔丧命令肯定是在杨仪大军回到成都后颂布的,从诸葛亮去世到刘禅禁止奔丧这期间的时间至少也有4个月时间,这个时间已经不短了,如果真想奔丧在得知诸葛亮的安葬地后就已经可以去了。

而谯周在蜀汉的官职是劝学从事,这就是闲职,不参与具体政事,相当于教育学者之类的智库一样,平常就是等人来问问儒学经典,没人来问就基本没事,谯周这个闲职简直时间太充足了,当其它官员在关注诸葛亮去世后的政权交接时,谯周就已经准备给诸葛亮奔丧了。



三、谯周离汉中近。

谯周是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这个地方在今天广元市(当时的暇萌关)的南边,成都的东边,比成都到汉中的距离要近,在刘禅禁止给诸葛亮奔丧的命令下达到各地之前,谯周理应按照规矩前往汉中给诸葛亮奔丧,于是谯周就打了一个时间差,当时给诸葛亮奔丧的人肯定也不会少,只是谯周比较闲、比较出名而已。

刘禅禁止给诸葛亮奔丧主要是出于当时的紧张局势考虑的,前面魏延和杨仪刚刚闹出一场风波,外面魏国对蜀汉也是虎视眈眈,在诸葛亮去世之时,司马懿还向曹魏皇帝曹睿上书趁此机会伐蜀,只是曹睿认为时机不成熟而拒绝了,但蜀汉并不知道这个情况,蜀汉考虑的是魏国是否会偷袭自已,当然要严加防范了。



如果不禁止给诸葛亮奔丧的话,蜀汉群臣及益州百姓都会跑到汉中去给诸葛亮奔丧,那么国家的政事谁来处理?外敌谁来防备?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刘禅做的对。

而谯周虽然政治主张与诸葛亮相左,但是死者为大,况且诸葛亮是谯周的主公和老师,谯周也只不过履行了自已的义务而已,并没有争先抢在第一的动机,只不过几个特殊原因促成了谯周的奔丧成功。

4

诸葛亮死后,有两件事为现世人不解,往往拿出来质疑后主与诸葛亮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一是禁止众人去奔丧,二是不准许在成都给诸葛亮立庙。

现在咱们分别对这两件事进行分析。分析历史事件,就要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而不是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



第一个问题,禁止奔丧

诸葛亮死时,魏蜀还在两军对阵中呢。如果这样的讯息被司马懿获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蜀国内部又是个什么情况?当时蜀国内政外交和军事都是诸葛亮一肩挑起,朝堂上和丞相府中有那么多得人员都是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工作。大家集体奔丧去了,蜀国内部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三国志》

【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三国志谯周传》

谯周是益州牧诸葛亮的属吏,劝学从事。按照汉制,故主去世,故吏和属吏为故主服丧,是当时的一种风气和义务。

【礼:故臣为旧君齐衰三月,谓策名委质称臣吏者也。见察举而不为吏者,吊服加麻。】

――《决疑要注》

诸葛亮是益州牧,还以丞相开府,领司隶校尉,又有多少人员在手下办事。

诸葛亮做丞相、益州牧和司隶校尉足有十二年之久,前前后后有多少属吏故吏,这么庞大的数目,遍布蜀国各地。 诸葛亮在关中五丈原去世,这么多的人员去关中,或者去栈道奔丧,整个蜀汉政府就会立即陷入瘫痪状态。

所以说,刘禅下令禁止为诸葛亮奔丧,是为国家大计考虑,完全是正常的。



第二个问题,不允立庙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三国志》注引《襄阳记》

诸葛亮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正是由于与刘备君臣理想的契合,三顾出山,两朝为相,为蜀汉基业立下不世之功。

从功绩的角度上评判,蜀汉任何一个大臣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诸葛亮有着崇高的政治操守,无论刘备时代的艰辛创业,还是刘禅时代的艰难守成,始终不离不弃,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忠诚与诺言。 诸葛亮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联吴抗曹,取巴蜀,收汉中,渡沪水,出祁山,在蜀汉政治势力如此多变复杂的状况下,依然能维持国家的安定,还能北进中原,手段之高妙令人叹服。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以托孤之重而辅政多年,与刘禅情同父子,从《出师表》中就能看出诸葛亮对刘禅一片殷切的期望。他也知道刘禅的能力和智慧远不及其父,唯恐有所差池,而谆谆教诲之情尽显于中。

诸葛亮死后,成都百姓怀念其仁德与功绩,请立其庙,而被刘禅拒绝,决不是因为两人之间有所嫌隙和猜疑,恰恰相反,是刘禅为了维护相父崇高名誉的举措。

在中国古代,讲究严格的礼制。 祭祀是非常重要的礼制。祭祀的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无。

天子可以给自己的七代祖先立庙祭祀,诸侯可以为自己的五代祖先立庙,大夫可以为自己的三代祖先立庙,庶人则无权立庙。



在国家的都城郊区立庙的,只能是天子!

问题来了,成都百姓请求为诸葛亮在蜀汉的都城成都立庙,有此例吗?

有。

曹操晚年时,汉献帝特赐曹操在都城为其祖先立庙。后来的政治变局大家都知道了。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封晋公,曹魏皇帝齐王芳就特赐司马懿在都城洛阳为其祖立庙。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

明明知道是违背礼制,仍然这么干了,就是要通过违背礼制,让天下人明白,要改朝换代了。 刘备死后,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就曾劝诸葛亮受九锡,晋爵称王,被诸葛亮拒绝。

虽然老百姓都要求为诸葛亮立庙,而刘禅坚持反对,恰恰是他对诸葛亮的爱护。

若是在都城立庙,就会让诸葛亮前面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变成了谋权篡位。而且还完全背弃了诸葛亮“以法”和“有司”的治国理念。诸葛亮以后在史书上的评判将会与曹操和司马懿并列。

刘禅维护的是相父诸葛亮终生忠诚于汉室的公众形象和政治声誉,这是真正的君子之德!



第三个问题,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

【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邈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华阳国志》

李邈上书,对诸葛亮之死,引用了一些质疑的言语,说诸葛亮手握重权,“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身杖强兵,狼顾虎视”,对君权产生了威胁。而诸葛亮死了,则“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颇有幸灾乐祸之意。

刘禅大怒,立即将李邈下狱,杀了他。

这充分说明了,在刘禅的心目中诸葛亮亦父、亦师、亦相的崇高地位。他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对相父的诋毁,立即就下了狠手。

刘禅在国政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他也是从磨难和艰险中走过来的人,他也有感情,懂得是谁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的心血,甚至生命维护着他的统治。



评判历史,要以事实为准则,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标新立异,也不要为了故作高深而哗众取宠。

心,要如同池水一般,宁可清浅,勿以浊为深。

5

公元234年,为蜀汉的建立、发展、壮大奉献了一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耗尽了最后一点精力,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一生淡泊名利,只因报效先主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一直兢兢业业为蜀汉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诸葛亮于五丈原病逝后,刘禅却下达禁止奔丧的诏书,结果只有谯周一个人因行动迅速,独自一人来到前线奔丧。那么后主刘禅为何不让丞相府属吏前去奔丧呢?下面依据《三国志》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刘禅认为如果丞相诸葛亮属吏都去前线奔丧,蜀汉朝政可能会瘫痪。

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可是天也没有塌,蜀汉国家还在,还得正常运转。如果蜀汉官员因为擎天柱诸葛亮病逝,就失去控制,连手头的工作也丢下不管,盲目前去五丈原奔丧,这个国家也就不会长久了。当时,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益州牧和司隶校尉,在先主刘备去世,也掌权十几年之久。在诸葛亮手下当过差的各级官员、军政要员,还有丞相府的幕僚等等,几乎所有的蜀汉官员都和诸葛亮有关系,就连后主刘禅,还得称呼诸葛亮一句“相父”。

按照当时礼节来说,上到皇帝刘禅,下到大部分官吏,都得前前后后有多少属吏故吏,这么庞大的数目,遍布蜀国各地。 诸葛亮在关中五丈原去世,这么多的人员去关中,或者去栈道奔丧,整个蜀汉政府就会立即陷入瘫痪状态。即使是要有人去奔丧,也得有组织地去奔丧,乱哄哄地奔丧。

其二,刘禅认为诸葛亮灵柩已经被杨仪护送,不久就能回到成都,没必要兴师动众前去奔丧了。

诸葛亮病逝于前线,他遗命长史杨仪在他死后撤兵,同时,向成都报丧,让成都刘禅及文武大成做好接应的准备,为丞相诸葛亮准备下葬、祭奠等后事。当时,杨仪、姜维、王平等人护送着诸葛亮的灵柩返回成都,已经走到了半路上。不久,杨仪就能护送诸葛亮灵柩回到后方成都。因此,成都的文武大员已经没有必要再兴师动众,前去前线五丈原祭奠诸葛亮了。

如公元223年先主刘备病逝白帝城永安宫时,也只有丞相诸葛亮及刘永、刘理前去见了刘备最后一面,当时的太子刘禅只能坐镇成都,稳定局势。在刘备死的死后,刘禅肯定想念自己的父亲,想见父亲最后一面,可是为了国家,他忍住了,没有胡来。现在诸葛亮病逝,情形相似,他也是非常想去前线,亲自迎接“相父”诸葛亮,他也忍住了。

其三,谯周因为行动迅速,在禁止奔丧圣旨下达之前已经奔赴前线奔丧去了。

后主刘禅在接到“相父”诸葛亮的死讯后,刚开始愣住了,呆住了,没有反应过来,不敢接受“相父”已经离去的现实。后来,他反应过来了,为了蜀汉国家大事,他下达了禁止奔丧的诏书,可惜的是,已经迟了,在家休息的谯周已经出发了,沿着蜀道风驰电掣般奔向前线。刘禅只能默认谯周的奔丧,而对于其他人,他严禁奔丧。

《三国志·谯周传》: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谯周也是由于得知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为了尽一份作为下属的心意,这才快速奔丧,赶在了禁止圣旨的前面。好多人觉得蜀汉就是被谯周给劝说没了的,就是他劝说刘禅放下武器的,对这个“投降派”印象非常差。实际上,谯周是一个蜀汉的一个著名学者,非常有文化。

总结:从以上三个原因可知,后主刘禅禁止蜀汉文武大员前去五丈原前线奔丧,主要是为了蜀汉政局稳定,而诸葛亮灵柩在会成都的路上,也没必要兴师动众,前去奔丧。至于谯周,他行动太迅速了,在刘禅下诏书之前, 已经出发了,所以只有谯周一个人。顺利到达前线,为诸葛亮奔丧。

而不是有些谣言,说刘禅早就厌恶诸葛亮把持朝政大权,威胁到他的皇位。这次诸葛亮病逝,他为了削弱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特意下了这么一道圣旨,不让蜀汉官员前去五丈原前线奔丧。实际上,从始至终,刘禅对“相父”诸葛亮都非常信任,没有怀疑过他,这从他招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驸马可以看出来。

6

诸葛亮死后的确只有一人他是谯周,但谯周在刘禅没有下令禁止奔丧时跑出去为诸葛亮奔丧。

其实刘禅禁止奔丧目的很明显:维持秩序。

东汉时期长官身死,属官门生故吏为其奔丧是当时的风气,诸葛亮身为丞相和益州牧与司隶校尉最起码三个部门现任的属官都要奔丧的话,那么中央和地方的和监察机关政务谁来执行?

你们不要以为这帮官吏去汉中去奔丧诸葛亮,只参加葬礼,送个礼金安慰诸葛亮家属,来回也就是十几日而已。如果仅仅是十几日数千成万的官员也离擅离职守也让蜀汉这个国家机器瘫痪!

更可怕不是十几日,如果这些官员感情泛滥的话给诸葛亮守丧三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如建安年间凉州的庞淯,他的长官战死,为其守丧三年才重新出仕。

太守徐揖请为主簿。后郡人黄昂反,围城。淯弃妻子,夜逾城出围,告急於张掖、敦煌二郡。初疑未肯发兵,淯欲伏剑,二郡感其义,遂为兴兵。军未至而郡城邑已陷,揖死。淯乃收敛揖丧,送还本郡,行服三年乃还。

这些官员要是真要这么干日子还过不过了?

事实上在三国时期去官奔丧在当时是一律禁止的,在魏吴都要出人命的。

是时科禁长吏擅去官,而黄闻司徒赵温薨,自以为故吏,违科奔丧,为司隶钟繇所收,遂伏法。
初以内外多事,特立科,长吏遭丧,皆不得去,而数有犯者。权患之,使朝臣下议。综议以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后必绝。遂用综言,由是奔丧乃断。

如此对比一下你会发现谯周奔丧诸葛亮什么事情没有,只能说蜀汉法律相对宽松多了。

诸葛亮故去对蜀汉来说就像天塌了一样,哪怕正常交接蒋琬,大家都是人心惶惶。

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蒋)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以古代的交通通信水平,即便朝廷出了大事,普通官吏、百姓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禁止为诸葛亮奔丧的第二个目的:是减缓诸葛亮故去的消息散播的速度,保证后诸葛亮时期的蜀汉集团各种部门事务过度争取时间,减少影响。这次行动堪称完美的危机公关处理。

如果蜀汉朝廷仍由官吏奔丧,任由新丧国家柱石的消息将迅速扩展到全国,造成人心浮动,军心不稳。蜀汉大概率国内会有发生骚乱,立即面临灭顶之灾。

在外部孙权得知消息认为失去了诸葛亮的蜀汉已经是咸鱼一条,已经打算趁人之危。

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

可以进一步猜测,诸葛亮遗命安葬定军山,而非归葬成都,除了激励后人的目的,也有同样控制影响。

结语

刘禅以昏聩出名,但值此危难之际,禁奔丧重新安定内部环境,在外部重新巩固孙刘联盟,使诸葛亮、蒋琬交班时期平稳过度,其表现颇有明君雄主之风。

可惜这位老兄志不在此……

7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提到诸葛亮那能说的可就多了,他蜀汉名相,而且也是流传后世的谋士,对于这个人不

管是君主还是平民都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他的足智多谋,他的忠心耿耿,还有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为人称道的事,隆中

对,出师表的故事都广为流传。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死后,最后却只有一个人奔丧,不得不说很是凄凉。

一个人奔丧的主要原因还是时局动荡,朝政不稳,一旦有人知道诸葛亮身死的消息,蜀

汉的天下一定会动荡不安,所以当时的君主刘禅直接下令禁止奔丧,但是就在这样

的一个情况下,还是有一个人成功的奔丧了,这个人就是谯周。

谯周,字允南,是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大臣。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01年,谯周出生于著名的书香人家。幼年丧父,受父亲熏陶,自幼勤奋好学,饱读经书,知晓天文。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知人善用的诸葛亮,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感念诸葛亮的知遇之恩,等到孔明病逝五丈原后,谯周立即从蜀汉

都城成都出发,前往奔丧。

因为当时,谯周因为在刘禅的命令传下来之前就出发了,所以得以成功前往奔丧,其实

并不是没有人去奔丧,诸葛亮死后很多人都想去奔丧,但是因为后主刘禅的禁止,造成

了最后只有谯周一人成功前往奔丧的状况。

8

这个奔丧者就是谯周,没错,就是邓艾大军深入,立劝刘禅投降的那个人。

下文中还必须要提到魏延、杨仪和蒋琬!因为至关重要!

谯周

“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三国志》

有人说谯周违背刘禅旨意,前往军阵前奔丧,实际上谯周得到消息后,立刻奔赴前线,不久后不让人奔丧的诏书才下达,因此只有谯周因行动快而抵达前线。

谯周先为劝学从事后为点学从事,与诸葛亮的提拔不无关系。

曾被调刘禅近前,对贪玩的刘禅直言相柬,所以对于谯周误国这件事,很难评价。

那就要说刘禅怎么会下达这样一个旨意呢?

点此查看图片折叠原因

注意!以下纯属个人推测!但是绝对不无这个可能 !

诸葛亮死后不久,杨仪和魏延的争夺就开始,也就是说朝廷应该是先得到诸葛亮死去的消息,后收到杨仪、魏延互相上书对方造反的信件。

此时非常的敏感,吴国那边是没是大事了,但是魏国却蠢蠢欲动,蜀汉内部也有危险,至少刘禅这么认为。

叫人前去奔丧,你知道哪个是杨仪党?哪个是魏延党?他们二人的争端有没有可能因为奔赴者的前往导致更加扑朔迷离?要是真的有人跟着杨仪或者魏延造反怎么办?带着虚假的旨意去前线取事怎么办?

本来杨仪、魏延的事情就很难说得清,有可能是私人恩怨,但是刘禅和蒋琬还是采取保守态度,认为没那么简单,更倾向魏延造反。(魏延这个刘备时期的将领功劳很大,或许也因此而被贴上更可能反叛的标签。)

蒋琬

蒋琬此人老成持重,自然会以比较稳妥的方式进行分析,诸葛亮死后,他成了蜀国的核心领导,蜀国的何去何从,他断然要参与其中,因此他也认为魏延比杨仪危险。

至于刘禅的诏书是不是蒋琬的意见不太清楚,但是不排除这个可能。因为后来蒋琬在前线时,蜀国有问题都要派人去前线找蒋琬商量再做决定。蒋琬后来也开府,间接证明其权谋、头脑不可谓不深谋远虑。

换做你是刘禅,你怎么办?

其他因素

当然了也可能会有刘禅早就厌恶了诸葛亮的“压迫”,也间接的告诉群臣,你们都是我的人,我才是皇帝!

算是一种宣扬权力的做法。表面独立的态度。

9

蜀汉后主刘禅立刘璿为太子。在此基础上,学富五车的谯周,被刘禅调去辅佐太子刘璿。除了教导太子刘璿之外,谯周还经常给后主刘禅提意见。比如看到后主刘禅经常游山玩水后,谯周就用先帝刘备的事迹作为例子,以此来规劝后主刘禅。对此,善于纳谏的刘禅不仅没有责怪谯周,反而将其晋升为中散大夫,仍然侍奉太子。由此,对于谯周来说,虽然实际权力不如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但是,因为处在宫中,其还是获得了后主刘禅的信任。

因为看到姜维多次北伐中原,而且没有在对战曹魏上取得非常大的战绩,反而导致蜀汉国力受到了较大的消耗。因此,谯周站到了反对姜维北伐的阵营中,当然,虽然有谯周等人的反对,但是,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中原,以此朝着匡扶汉室的目标而努力。在蜀汉后期,谯周被后主刘禅升为光禄大夫,这已经是比较高的官职了。





10

答案: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后,刘禅下达了禁令,所有的臣子都不可以前去奔丧。而当时有一个官员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密切,他的名字叫谯周,这个人听到诸葛亮去世之后直接跑到了诸葛亮死亡的地点。因为这个人跑得太快了,以至于刘禅的命令还没有发布下来,他就已经跑掉了。

事件回顾

诸葛亮出师伐魏,真的可以称之为出师未捷身先死。关于诸葛亮多次率领军队出师伐魏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有着多方面的比较,在此我们不再过多阐述。

事实上,哪怕现今阶段的史学家对于诸葛亮出师伐魏也有着诸多关联和探讨,有人认为诸葛亮出师伐魏维护了蜀汉的稳定,而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

但无论如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的确是一个颇为壮观的事情。

但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天意难测。最终诸葛亮死在五丈原,而死在五丈原这个消息传到了蜀汉之后,刘禅直接下达了禁令,在这则禁令当中明令要求所有的官员,所有的臣子,所有的子民都不允许前往五丈山奔丧

没错,这就是事实

是不是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已经紧张到如此地步了吗?至于诸葛亮死去的时候刘禅仍然控制着自己的子民,不让他们前去奔丧吗?并不是这样的,一共有三点原因,我们分开来看。

第一点,诸葛亮的名声威望太高。

当时诸葛亮的名声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状态,而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已经引发了蜀汉的慌乱。趁火打劫自古以来就有,蜀汉都慌乱了,难免就会有一些打着小九九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去夺取一些自己的利益,他们去夺取利益,那么就会伤害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表面上看是刘禅禁止大家去奔丧诸葛亮,实际上来看是为了保护那些底层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第二点,诸葛亮的尸体正在往回运。

诸葛亮又不是孝庄太后,自然没有必要死后尸体耽搁多少年之后再下葬,事实上当诸葛亮去世之前,他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自己的尸体往哪运,运到哪,都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刘禅只需要率领文武百官,让他们各司自己的职业,并且等待着诸葛亮的尸体运回来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如果所有的文武百官通通前往五丈原奔丧的话,所需要的花销是极大的,而蜀汉不一定能够承担得起。

第三点,蜀汉越来越穷了。

这一个点才是一个关键点,因为五丈原与蜀汉刘禅的统治中心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如果百官前呼后拥的去了,这一笔大花销数还不一定能够承担得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诸葛亮每一次出师伐魏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打仗也是烧钱行为,国家的底蕴就那么多,诸葛亮每一次都烧毁一点,每次都烧毁一点,烧着烧着蜀汉也就没啥底蕴了。

这也是为什么刘禅在得知诸葛亮去世之后,严令禁止所有的官员去五丈原。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关注、点赞、评论,小生在此谢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