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邦联可以称之为史上“最弱”政治共同体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退位,帝国解体。
公元1815年,德意志邦联成立。
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后,中欧及莱茵河两岸地区,39个德意志邦国组成了一个由奥地利主导的政治联盟,是为德意志邦联。
各成员国之间约定各自为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但保证彼此相互防守,并联合保卫美茵茨、卢森堡、兰道等要塞城市。除此之外,邦联议会定期在自由城市法兰克福举行会议,由奥地利首相主持,而议会的主席则是奥地利国王弗朗茨一世。
比起神圣罗马帝国,新邦联的松散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德意志地区无法建成统一的君主制国家,或者干脆恢复此前的神圣罗马帝国体制呢?
要从维也纳会议和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说起。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大败拿破仑,将拿破仑赶下台,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拿破仑的下台其实不仅关系到法国。此前,风头正劲的拿破仑曾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赶下皇位,德意志地区除奥地利、普鲁士等强邦之外,莱茵河两岸的许多邦国一度组成了莱茵联邦,并且推举拿破仑为莱茵联邦的元首。
拿破仑走后,德意志地区的权力重组问题成了大问题。
列强操纵、瓜分欧洲的维也纳会议
奥、英、法、俄、普鲁士这五个反法同盟的成员国进行了多次非正式会晤。普鲁士首相哈登贝格和洪堡、奥地利首席大臣梅特涅、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以及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外交大臣塔列朗等人,控制了会议的决定权,其中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扮演了平衡各方面势力的谈判推动者角色。
德意志地区的政权组织形式问题成为此次会议最重要的议题。
在此之前,德意志地区各邦国之间也有很强的分离主义倾向。比如普鲁士想和奥地利争锋,建立一个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等国则希望脱离奥地利和普鲁士的控制,在法俄的翼护下成立一个南德意志联邦。而代表奥地利利益的梅特涅早在莱比锡会战之前就已经明确表示,他希望建立一个足以北拒沙俄,西抵法国的“中欧联盟”,用以保证中欧诸国的国土安全。
考虑到南北德意志诸国分离主义倾向,重新建设帝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拿破仑的失败,让巴伐利亚等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身上。而亚历山大一世在大战过后,唯一关心的就是能否将战时控制的波兰领土继续据为己有,为此,当梅特涅在会议开始时提出让俄国军队退回战前边境线的要求时,亚历山大一世气得要和梅特涅决斗。
之后,当梅特涅提出波兰领土还有得商量时,亚历山大一世声称愿意满足梅特涅的一切要求,根本无意破坏他建立“中欧联盟”的构想,更不想插手德意志内部的事务。南德意志联邦的设想也就不了了之。
而普鲁士路人皆知的扩张野心也给了梅特涅机会。早在18世纪下半叶,普鲁士对萨克森地区就垂涎不已。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一方面想推动自己在北德意志的霸权,另一方面也想吞并整个萨克森。梅特涅利用普鲁士的野心,先是宣称如果普鲁士能够和奥地利站在一起,加入即将成立的邦联,并且让沙俄退出波兰,就允诺其占有萨克森。而后又撇开普鲁士直接和亚历山大一世谈判,用波兰换得他的支持。事后,他以波兰没能“得救”为由斥责普鲁士的哈登贝格,并且联合英、法结成三国防御联盟,一旦普鲁士对萨克森做出造次之举,三国将联手对付普鲁士。
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幕后推手、奥地利首相梅特涅
最终,俄国控制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普鲁士则获得萨克森的一小部分,作为补偿,普鲁士又分得到了莱茵兰—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就这样,俄、普的胃口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普鲁士和南德意志诸国也勉强接受维也纳会议的安排,加入到由奥地利主导的邦联当中。
德意志邦联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没有真正国家实体的内涵。对外,它不能作为整个德意志的统一体行使外交权力。对内,没有中央政府,没有国家元首,也没有统一的宪法和最高法院。但它填补了神圣罗马帝国和莱茵联邦相继解体,而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之前,德意志地区的权力真空,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