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由韩国人、水利专家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近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的古代水利工程。
当时,秦国国力强盛,虎视眈眈。韩国在秦国的东面,两国距离太近,关系不好,矛盾又多,随时都有被秦吞并的危险。韩国也很清楚秦始皇(当时还是秦王)统一六国的野心。为求自保,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韩桓王想出了一个所谓“疲秦”的计策,在秦始皇继位的那一年,派出了本国水利专家一个叫郑国的人去秦国当说客(间谍),游说秦王政修建一条沟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的水利工程。也就是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帮助发展秦国的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经济实力,企图转移秦国视线,引诱秦人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这庞大的水利工程中去,使它无法也无力发动统一战争。
韩国包藏祸心的投其所好,却没有想到秦王很爽快地采纳了韩国人建议。并决定由郑国主持,在关中地区的渭河平原上,开凿、兴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约300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秦王政当然知道这是韩国的计谋,但他为什么又会答应呢?他想到的不是郑国口中的“千秋伟业,万世之功”。而是要想统一天下,就不能缺少雄厚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水利灌溉和水利利用。让干旱的关中平原解决饥荒、温饱问题。当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也需要像郑国这样地水利专家来帮助,所以,秦王就任命郑国主持这一水利工程。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继都江堰之后,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开凿兴建,是以泾水为水源的有坝引水工程。大约花了十年多的时间,才告竣工。由于这项工程是郑国领衔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此,人们称之为“郑国渠”。工程自今陕西礼泉东北,引泾水东流,至三原北汇合浊水,以及石川河道,再引流东经富平,南入蒲城,再注洛水。干渠全长约120余千米。具体一点也就是: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修筑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所以,《汉书·沟洫志》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仲山(中山),西到瓠口(谷口)。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它的建成,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史记·河渠书》说它:“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意思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相当于现在的280万亩)。从此,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成富庶天下的一方。使关中地区像《史记·河渠书》说的“为沃野、无凶年”。 《汉书?沟洫志》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当时,一钟相当于六石四斗,比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五斗要高出很多。郑国渠修成至今2400多年,谷口以下干渠渠道,今天仍在发挥积极作用。
郑国渠的建成,韩国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当初的“疲秦”的计策,反而促使秦国十多年后的更加富庶强大。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行动,到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六国统一,秦王政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这大概也是韩桓王当初没有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