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你能明白吗?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你能明白吗?

2020-09-25 08:34阅读(63)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你能明白吗?:母亲勤劳勇敢、母爱无私伟大。在孩子心中一定要有感恩母亲之情、敬仰母亲之意。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用几

1

母亲勤劳勇敢、母爱无私伟大。在孩子心中一定要有感恩母亲之情、敬仰母亲之意。

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用几个假设句,说明“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假设孩子在3岁左右,母亲在身体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她仍下孩子不管不顾,只顾自已周游四方、消遥快活,这位母亲一定会让众人指破脊梁,耻笑这位母亲没有人性。

假设孩子在13岁左右,母亲一切正常,她依旧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对孩子形同陌路,这位母亲的良心一定会受到道德的指责。因为孩子还未成年,沒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这时孩子离不开母亲,母亲是孩子的依靠。

假设孩子己是30多岁的成年人,这时他们己为人父母、成家立业。如若母亲还是对孩子的一切亲力亲为,依然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翅膀底下,迫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做未免有点过了。因为孩子长大了,能顶天立地,他们成了母亲的保护神。他们有自己清醒的主观意识、他们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自己思维判断能力。所以,这时母亲应大胆偿试得体退出,让孩子放飞梦想,让他们的本领有用舞之地。不要垂帘听政束缚他们的手脚,过多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

由于母子二代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所受文化教育不同,导致思想行为有许多分歧。即代沟。

另外,母亲已为孩子操劳大半辈子,身体出现了许多不适。理所当然也该歇歇脚、停停步,放松一下心情,调整一下情绪。因为母亲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只为养育孩子而来,不只为下苦力而来。

光阴似箭、稍纵即逝,下半生,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不要同孩子们住在一起。距离产生美,眼不见心不烦。最好距一碗汤的距离,彼此留一片熟于自己的天地,随心所欲、清净自然。如果条件不允许,必须同孩子住在一起。一定要学会装聋、装哑、装糊涂。遇事不较真,不钻牛角尖。吃饱喝足多出门走走,赏赏花、欣欣草,望望云、观观月。少生闲气,多养精神,把自己的身体练的棒棒哒,只有这样才能不讨子女嫌弃。快乐过好每一天。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2

我很明白的!我就是这样做的!孩子大了里尤其是结了婚。我们做父母的就该放手让他们自己过去吧!虽然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可是他们已经长大了。一天天的成熟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再去插手这个那个的,真是多余了。而且时间长了还会产生矛盾!我们做老的该退场时就退场吧!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历练,在社会中成长!这个时候我们也该享享幸福了!别老没事找事,过好自己!

3

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母子之爱,指向分离。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给予孩子陪伴、关注、引导。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不让孩子的童年感到贫瘠。

分离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从孩子呱呱落地,分离就已经开始。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我是我。从无比黏妈妈到上幼儿园的第一次离开家独自面对陌生的世界,再到工作,组建自己的小家庭。

爱和分离同等重要。

心理医生荣伟玲说:“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母子心理上的分离,是为了促进孩子的独立。一边给予爱,一边坚定地让孩子知道,你是你,我是我。这样一来,关系依然亲密,但关系中的两人都具有健康而独立的人格。

现实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已经长大,父母仍然不愿意放手,想要操控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感到窒息,甚至想要逃离。

人生需要懂得进退,做父母尤其如此。

4

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对大多数正常家庭来说,父母应该早点放开手脚,体面的退让家中的主宰地位。但有些特殊家庭是让父母很难丢得下,很难退得出的。

对正常范围内的家庭来讲,儿女大了已成家了,父母的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该放手让子女们自由发挥了,让他们在自已的工作,或事业上以及生活中,能边实践边总结,悟出真正的人生真谛,,这也是大多数父母能自愿退出的。孩子大了,有出息了甚至能养儿胜似父了,又何必多操闲心呢!如果老了后更应该与子女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另砌锅灶该吃该睡该玩,一切都任由自己,父母们早点体面的退出当然对双方都好。

但是有些特殊的孩子是父母们终身也难以丢得开的,如智障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及后天各种特殊原因所致的残疾孩子等等…,是父母们无法丢得下的,如果你退出了那就不是得体的了,是不道德的,是会遭万人唾弃的!甚至法律也是不允许的。

5

??母爱是无私的!永恒的!????????????

6

母爱是表率引导子女走如正轨,万事有限,不能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