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澶渊之盟,是北宋以一场胜利赢得的“耻辱”性盟约。然而,审视这段历史,并以整个北宋王朝开全面、客观的评价“澶渊之盟”,应当说是宋真宗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宋真宗特别自负中原的正统地位,过重的承载了先祖留下的“复燕”责任。从而,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将这个原本有利于北宋王朝走向强盛的盟约,当成了奇耻大辱。

同时,宋真宗十分迷信皇权天授,认为自己就是天子,辽朝蕞尔小邦,竟然也威胁天朝,撼动皇权。因而,澶渊之盟签订后,一方面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又感受到的辽国强大,心底惧怕对辽作战。于是,将一个利好于北宋王朝的盟约导向了负面,影响了后来的北宋君主。史学家认为,北宋亡国,与澶渊之盟有必然联系。

因而,原本是一件历史功绩,却被宋真宗自己弄成了败笔。那么,澶渊之盟对于宋真宗来说,到底功在哪里,败在何处呢?

北宋对辽国作战的空前大胜

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皇位,以汴京为都,占据中州,平定天下。赵匡胤一登基,便改变周世宗向北用兵,征伐北汉、辽国的军事策略,调转枪头,战略中心向南转移。

《宋史·赵普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某天下雪,赵匡胤、赵光义忽然来到找普家,喝酒的时候,赵匡胤向找普问天下大计。赵普说:“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这次对话,导致了赵匡胤平定中原诸国,然后北向取幽燕,“先易后难”的战略决策。建隆八年十一月,南唐战败,李煜被俘,中原定鼎。在这八年中,辽国休养生息,不断壮大,赵匡胤、赵光义再无力北伐,恢复幽燕之地。收复北地的重任,便交给了赵氏子孙后代。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光义御驾亲征,进攻北汉,辽国派兵驰援,在白马岭(今山西孟县)与宋军交战。赵光义大败辽军,斩杀辽将耶律敌烈。宋太宗于是乘势北伐幽州,与辽军大战于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此战,宋军大败,赵光义仅以身免。这场战役,大概让下一任皇帝宋真宗心有余悸,澶渊之战时,竟然面临同一种局面。

到了雍熙三年,宋太宗再度兴兵复燕,潘美、曹彬两路进击,均遭惨败,宋将杨业战死(一说被俘)。同年十一月,辽圣宗宣布对宋作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从此,北宋陷入契丹不断进攻泥淖,防御压力十分巨大。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圣宗亲率对北宋发起攻击,几乎是连战连捷,深入宋境。在寇准的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临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加之部署得当,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动摇辽军军心。加之辽军内部分歧,宋军赢得了战场主动权。

辽军一见战局不利,担心宋军会乘势而上,不仅将招致此战大败,还有可能威胁到幽州。于是,利用此前北宋降将王继忠传达辽主媾和愿望,上书宋真宗说辽国愿意讲和。十一月,宋辽签署合约,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划定疆界,以白沟河为边界,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皇帝以年龄大小互称兄弟,不再相互攻击。

这是北宋立国以来,辽国在战役进行时主动提出讲和。宋真宗御驾亲征,一战而超越先祖,可谓一场空前大胜。

澶渊之盟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北宋虽然取得了澶渊之战的优势,倘若进一步攻击,也能赢得这场战争。但是,有宋太祖高粱河战役的教训,宋真宗不敢乘胜攻击幽州,实现复燕大计。于是,见好就收,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虽然,从盟约的表面看,北宋要向辽国纳贡,等于是称臣了。但是,此后百年,宋辽之间不再发生大的战争,为双方百姓结束战乱,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空间,北宋国力逐渐走向强盛。

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开始了空前的双边贸易。北宋利用资源优势,很快形成了贸易顺差,一年从边境贸易中赚到的银子,远远不止向辽国的岁贡。

北宋因此节省大笔军费开支,以往应对辽国战事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贯。由此,北宋、辽国百姓徭役、赋税负担大为降低,极大的减轻了负担。宋真宗之后,直到宋徽宗朝,北宋经济十分繁荣,超过了历朝历代。

在长期的双边贸易往来中,北宋的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进入辽国,北边的羊、马、骆驼,乃至雪藏制冰技术也进入宋境。相对而言,北宋的文化输出远大于辽国。这样,就维持了隋唐以来的民族融合局面,北地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中原汉文化的传承。绿野老道认为,以辩证唯物论看待这段历史,澶渊之盟的意义不仅止于北宋。

以此分析,宋真宗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在客观上中止了战争,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经济发展,是一大历史功绩。综合来看,这是北宋立国以来,对辽国策略的一次空前大胜。但是,宋真宗却不这么看。在君权神授、中原天国思想的主导下,把澶渊之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导向了另外一面,成为揭开北宋亡国历史的重要阶段。

北宋丧失了一统北方的历史机遇

《宋史·真宗本纪》一开篇,就毫不例外的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乾德五年,五星从镇星聚奎。明年正月,后梦以裾承日,有娠,十二月二日生于开封府第,赤光照室,左足指有文成“天”字。

这段记载,绝对是编造的。脱脱的依据,大概应当出自北宋宫廷资料。这样的神话虽然也以不同的讲法出现在历代皇帝的传记中,但宋真宗出生的记载,却是把“澶渊之盟”玩坏的根由所在。

澶渊之盟签订后的头几年,宋真宗“放河北诸州强壮归农,令有司市耕牛给之”、“罢江、淮、荆、浙增榷酤钱”、“诏天下榷利勿增羡为额”、“ 诏缘边归业民给复三年”、“ 罢两川税课金二分”……等等,采取了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民生的措施。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北宋户口增加416万户,财政增加12861万,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

但是,宋真宗却念念不忘澶渊之盟的负面影响,认为天朝大国向辽朝岁贡,皇皇天子竟然与外夷称兄道弟是奇耻大辱。

又时刻念及祖上的复燕大计,却因为澶渊之盟而毁于一旦,且不敢对辽国用兵,担心辽国强大而威胁自己的帝位。到了景德四年年底,宋真宗忽然宣布改年号为“大中祥符”。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正月,宋真宗对臣下说:

夜將半,朕方就寢,忽一室明朗,惊视之次,俄见神人,星冠绛袍告朕曰:“宜于正殿建黄箓道场一月,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朕悚然起对,忽已不见,遽命笔志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

于是就在朝元殿建道场,祈祷天降符瑞。一月之后,皇城司传来好消息,说左承天门屋之南角,有黄帛曳于鴟吻之上。这幅黄帛约有两丈长,包裹一卷天书。宋真宗认为,这就是天降符瑞,便率王公大臣于道场中祭拜。打开黄帛后,果然有天书,上面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恒,指的就是赵恒,宋真宗。

宋真宗伪造的符瑞天书,很像《推背图》。赵氏一脉相承,爷爷造《推背图》,孙子造天书,都在图谶上打主意,说自己的皇权是天神所授,威不可凌。

宋真宗这样干的目的,就是希望天降符瑞,借助神力灭掉辽国,解除对自己的威胁,以巩固自己的天授皇权。

澶渊之盟后,北宋国力十分强大,假如宋真宗励精图治,致力于强化北宋国防,且别说在他手上灭掉辽国,统一北方,也可为后世子孙奠定基础。一旦条件成熟,向北用兵,辽国大概也很难支撑很长时间。凭后来北宋的经济实力,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澶渊之盟对赵宋后代的影响

除了伪造天降符瑞,把自己装扮成上天神授的皇帝,以此震慑外夷和内忧,强化自我心理外。宋真宗还搞了一次贻笑后世的泰山封禅。

《宋史·真宗本纪》记载,大中祥符元年三月,山东兖州父老一千二百人上书宋真宗,请求封禅。后来,又动员兖州并诸路进士等八百四十人,以及文武官、将校、蛮夷、耆寿、僧道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余人“诣阙请封禅”。其实,这都是宋真宗指示手下干的,却假装“不允”。

地方五次进京上书请求封禅,早就做好准备的宋真宗于当年四月,委任知枢密院事王钦若、参知政事赵安仁为泰山封禅经度制置使,着手准备泰山封禅。冬十月,封禅队伍正式出发,以天书为前导,真宗銮驾仪仗居中,文武百官紧随,经历十七天跋涉,到达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宋真宗封禅之后,全国各地不断发现天书、符瑞、祥物,争相进献,一场闹剧在北宋境内疯狂上演。大中祥符三年,宋真宗应河中府士人、父老、僧道、文武官员和各界代表三万余人到京请愿,亲往山西汾阴祭祀后土祠。六年,老子故里亳州进献三万七千枝灵芝,亳州官吏及百姓三千余人进京请愿,宋真宗又幸亳州拜谒老子,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历时十五年的崇道闹剧宣告终结。然而,这场因澶渊之盟引发的闹剧笑话,却并未因宋真宗的死去而彻底结束,至少给赵氏子孙留下了两大遗患。

第一,开启了自我麻痹,不修武事的亡国之程。宋真宗认为契丹很强大,但却可以用钱摆平。澶渊之盟北宋谈判使者曹利用因辽国狮子大开口,索要30万岁币而战战兢兢不敢回禀,而宋真宗听了这个数字后,反倒认为自己赚到了,还嘉勉了曹利用。

宋徽宗后来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相约攻打辽国。童贯攻击幽州失败后,宋徽宗立即效仿先祖,以重金请金兵帮助拿下幽州。金兵大举进犯北宋,宋徽宗不断割地赔款,试图用金钱砸金国退兵。金兵帮助北宋攻克幽州后,宋徽宗大肆渲染“复燕”之功,按照宋真宗的遗言,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第二,宋徽宗在内忧外患一齐爆发之际,祭起宋真宗崇道法器,下“革佛诏”,变本加厉的推行“崇道抑佛”政策,加封玉皇大帝,自称上帝长子,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迷信道教,打压、禁毁佛教,掀起了北宋时期第二个崇道高峰,彻底改变了立国初期儒道佛三教并立的格局。但是,上帝也救不了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宋真宗躲过的一劫,却在宋徽宗身上兑现。

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约定,双方夹击辽国。打破澶渊之盟以来辽宋百余年和平局面,北宋失掉盟友屏障。金国也在这次联手灭辽战役中,看到了北宋军力孱弱,伐宋之心萌发。宋徽宗又背弃海上之盟,策反辽人,授金国兴兵之柄。金国休整一年后,宣和六年八月攻占蔚州,向北宋进兵。一年之后,靖康之难爆发,北宋灭亡。

从历史大角度看,澶渊之盟是一次有功于历史的盟约。但若站在赵宋历史这个历史节点上看,由于宋真宗任用王钦若、赵安仁等奸佞,错误的判断了局势,自负自大,且又对自己的皇权产生恐惧。因而,把澶渊之盟缔结的休养生息局面导向负面。从而,影响了此后北宋的政局,北宋走向灭亡,这也是祸根之一。

最佳贡献者
2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当然是历史功绩。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20万大军南下攻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鼓励下御驾亲征抗辽。宋军在澶州城外射杀辽国大将、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萧太后君臣得知宋真宗御驾亲征,明白北宋君臣抗战决心坚定,又发现辽军悬师深入,宋军勤王之师日增,不免心生退意,于是乘宋朝以曹利用为使议和之机,于公元1005年初双方签订和平条约,史称“澶渊之盟”,主要约定如下: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的后遗症

澶渊之盟被人指摘的后遗症,主要是使北宋暂时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被动。

从地缘上来看,分布于太行山南北的燕云十六州是屏障华北平原的重要区域,燕云十六州很大一部分是和长城重合的,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河北无险可守,北方政权的骑兵可以很轻松地跨过封冻的河流,直接打击北宋的腹地,这时的北宋,就像一只没有壳的乌龟,所以在后来金军消灭辽国占领燕云十六州后北宋也很快灭亡。

红线区域内为大致的燕云十六州区域

另一个麻烦在于,北方产良马的两个主要区域,一个即在燕云十六州,一个在西夏占据的河套地区,于是宋朝的骑兵就成了先天不足的残疾人,终北宋一朝,皇帝和大臣们始终在为缺马纠结。

澶渊之盟所遗留的第三个问题在于,它使得北宋在西夏建立以后陷入两面受敌的局面,特别是当辽国成了西夏的保护人(这也是必然的结果)之后,北宋不得不妥协于辽国的虚声恫吓,增加岁币。

在后来的影响上看,澶渊之盟削弱了宋朝君臣的斗志,也降低了宋朝军队的实战能力,真正善战的武将从澶渊之盟后逐步被排挤出帝国的枢密院,枢密院改为由文臣把持,这对宋朝的国防建设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澶渊之盟在军事上是失败吗?

从大义上来看,澶渊之盟是实实在在的“城下之盟”,结果是天朝上国的宋朝承认作为“夷狄”的辽国在政治上为一个对等的政权,这对于宋朝来说是很没面子的,而且寇准等主战派一再指出,辽军深入宋境,锐气已挫,后勤补给困难,如果宋军乘机全力反击,很可能获得大胜,就此解决燕云十六州问题。

有的激进的史书说,宋真宗畏敌如虎一心求和,草草签订合约,甘愿花钱买和平,这一点一直被后人诟病。但是我认为澶渊之盟这一结果对于大多数人却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第一,仗不是靠嘴炮打赢的,自从公元979年宋太宗北伐出兵高粱河开始,宋辽战争断断续续打了25年,瓦桥关、岐沟关,赵二官家一再给辽国送人头,仗打得十分被动,北宋的野战部队损失惨重,如果这次宋真宗听了愤青寇准的话和辽国继续野战,很有可能又一次被辽国教做人。

因为辽军的主力是骑兵,宋军的主力是步兵,辽军打不过还可以跑,宋军打不过只能坐等被敌人按在地上摩擦!

而且,这一次如果打败了,事情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之前至少是在宋辽边境打仗,现在战线推到了天子脚下―澶州城背后就是大宋帝都开封府。

其次,要是打成了击溃战或者消耗战,给萧太后、辽圣宗逃回辽国。那双方的梁子可就结大啦!这仗再打二十年都算少的。

宋真宗心里明白,现在的宋辽两国就是势均力敌的两个玩家,谁也灭不了谁。这仗,宋真宗输不起!要不是辽国逼着他打,他才不想打呢。

澶渊之盟在经济上划算吗?

第二,要是大家穿越到北宋,问你你想打仗吗?也不想打!打仗是要死人的,一打仗帝国北边人民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北宋政府的财税收入会受到很大损失。

打仗不是空口白话,每一天都要钱钱,北宋末年童贯伐辽,政府一共准备了六千二百万贯的军费。《续资治通鉴》:

王黼于三省置经抚房,专治边事,不关枢密,括天下丁夫,计口出算,得钱六千二百万缗以充用。

要跟全盛时期的辽国打仗,军费不会比宣和四年的伐辽之役少,这打仗的军费谁来出?一样最后要落到老百姓头上,为了凑军费再加点税,可能仗还没打完国内就闹起来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这才过了几年呀?

第三,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多吗?不多!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说:

天禧之末,所入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余万缗。嘉佑间,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余万缗。其后,月增岁广,至熙丰间,合苗役易税等钱,所入乃至六千余万。

这也就是说,宋真宗末年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大概是2600多万两银子,还不算北宋政府所收的米,麦,茶,绢,金银等实物,杂七杂八加起来,政府财政收入足有4000万两银子。一匹绢大概是一两半银子,所以北宋给辽的“保护费”折算下来总共是40万两银子。

一年40万两银子只占财政收入的1%,跟打仗的军费相比更是毛毛雨,而且,由于边界和平开放,双方贸易热火朝天,宋朝卖给辽朝的都是他们所缺乏的物资和奢侈品,比如瓷器,茶叶,丝绸。据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的估算,宋朝通过对辽贸易,每年可获八十万贯的顺差,数额远远超过送出去的岁币。

宋真宗:大家一起赚小钱钱啊!

通过澶渊之盟,北宋不仅没有亏钱,反而还大大赚钱,不知辛苦攒钱的宋太祖听到这一消息会作何感想。据《啸亭杂录》:

宋太祖起自布衣,深悉民间疾苦,故平定诸国后,自奉俭薄,积左藏之余,立封桩库。尝欲待足五千万后,捐资契丹,以赎燕云之地。如其不与,则以其资厚赏军士,兴师恢复其土。

其实我觉得,宋真宗的逻辑就是:我只管猥琐发育,有了钱,就有兵,有粮,有饷,至于我这一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留给下一代解决吧!

所以说,签订澶渊之盟是符合当时宋朝国内主流民意的,至少澶渊之盟之后一百多年宋辽两国和平相处,宋朝的经济和民生,文化,科技得到了空前发展,财政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安定,而至于以后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副作用,在宋真宗一朝是难以预见的。

3

澶渊之盟根本不是宋真宗功绩而是败笔。因为宋真宗怕死,只想求和,他是在寇准的裹挟下,才到御驾亲征的,那知皇帝亲征,军心大震,一举挫败了辽国的攻势,本应一鼓作气,收复失去的领土,辽国也考虑到战线太长,补给后勤根不上。也有和谈之意,宋真宗根本不想再战,派人求和,在胜利的情况下,答应每年供给辽国几万两白银,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罢兵,不可否认,澶渊之盟换来了三十年和平,双方边贸也有了发展。澶渊之盟是在胜利的情况下,不要赔款的条约,不是败笔是什么?

4

平心而论是功绩。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保住澶州已经非常困难。勉强媾和虽然有伤体面和经济,但是却保住了更大范围的疆域。算起来还是赚了的。

正式战争开始前,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兵锋直指北宋腹地,宋真宗被吓得几乎要南逃。是在寇准的坚持说服下才开始了御驾亲征的历程。大战开始后,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三面包围澶州,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后来宋朝的援兵来到,宋真宗亲自登上城楼鼓舞士气,军民百姓为之一振,才最终实现了两军的拉锯对峙。

宋朝自宋太宗兵败燕云之后,基本上在军事上就已经处于疲态。不仅是军力长期未能复原,而且军心民气也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宋真宗继位后实际上是接了一个烂摊子,也难怪辽人入侵,他第一反应不是御敌而是南逃。因为他很清楚这是一场不会获胜的战争。所以,勉为其难签定盟约已经是很好的结果。毕竟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北宋保持了相对的平静,并且从中获得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所以澶渊之盟是有功绩的。

5

檀渊之盟是指公元1004年秋天(宋真宗景德元年),进攻的辽军和防御的宋军之间,于檀州城下(今河南濮阳)所签订的“和平条约”。

此条约的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有说它开启了辽宋之间近百年的平安局面,也有说它使得北宋武备松弛,又开了岁币的滥觞,是间接地使北宋屈于辽朝的军事压迫之下,也造成了北宋军队战力低下,最终被金国所灭的后果。

要说起来,这盟约签得实在是憋屈,因为它是在局势完全倾向于北宋的情况签的,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本来就不应该签订、不应该给钱、不应该示弱的条约。

一、檀州之战,辽军主动进攻,而北宋朝廷却不敢应战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有意收服五代时期被辽朝所占的幽云十六州,于是进行了两次北伐,可惜两次都败北了,尤其是第二次、公元986年的雍熙北伐,宋太宗御驾亲征,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名将杨业被俘不屈而死不说,赵光义本人的屁股还中了两箭,甚至还差点发生了一场政变。

雍熙北伐后,辽朝陷入内乱,无力南下,而宋太宗也不敢再随意对辽朝用兵,北宋战略从进攻变为防守,修筑堤坝来阻挡辽国的骑兵。到了宋真宗年间,辽朝在萧太后的治理下日益强盛,于是就在景的元年九月,辽军再次大举南下,绕过宋太宗时期的防御堤坝,直冲檀州城下,离北宋国都开封只隔黄河相望了。

局势如此紧张之下,掌管着朝廷最高权力的四位宰相级别人物,分别就战与逃两个方针分成了两派:

主战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毕士安和寇准极力主战,寇准更是主张宋真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

主和派:参知政事王钦若和佥枢密院事陈尧叟,分别主张迁都南京或者四川;

而身为帝国最高元首的宋真宗赵恒也有意议和,实在不行的话迁都也是可以的。宋真宗和主和派的心思可谓是一拍即合,他们有着不少的借口:

  1. 有宋太宗雍熙北伐和高粱河之败的前车之鉴,北宋朝廷是害怕了皇帝御驾亲征,容易输不说还可能造成国家内乱;
  2. 鉴于唐朝安史之乱和五代武人当政,北宋一朝一直都是重文轻武的,而北宋的文臣们也害怕武人打赢战争后重夺权力,给他们造成麻烦;
  3. 宋真宗赵恒此人没有任何军事才能和经验,是名副其实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本来就对如狼似虎的辽人有着一种恐惧心理,更别说让他直接去面对他们了;

最后在寇准极力要求之下,宋真宗只好极不情愿地上了前线,当然一路也是扭扭捏捏地犯了拖延症,寇准是踢一下走一步,一直到檀州城南后就再也不愿前进,而此时北宋的数十万大军正在黄河对岸的城北地区浴血奋战。

战事紧张之时,同样御驾亲征的辽朝萧太后甚至戎装上阵,为辽军擂鼓助威,而宋真宗此时也没有后路了,一旦后退以后他这皇帝就颜面尽失了,所以他在接近被胁迫的情况下越过黄河,来到了檀州城北。


二、在宋真宗亲征的鼓舞下,宋军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可是在大好局势之下却还是不得不签订了屈辱的《檀渊之盟》

宋真宗亲征的消息一传到军中,宋军的士气一下子呈几何式的增长,而当代表天子的黄龙旗出现在城头之时,北宋官民同样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战事一度出现逆转,可是敢站在城上的宋真宗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勇气,在将军权全部交给寇准、杨亿、高琼之后,借口家里有事,宋真宗就马不停蹄地跑回了开封躲起来了。

当然这时的辽军也已经出现了疲势:

  1. 由于辽军本来就是绕道而行,补给线一下子被拉长了不少,战事也因宋真宗亲征而陷入了胶着状态,还经常受到兵线周围的宋军侵扰,补给是越来越困难了;
  2. 宋真宗前脚刚走,后脚宋威虎军头张瑰就以床子弩射杀了辽朝先锋大将萧达凛(张瑰所用的极有可能是北宋魏丕改良的床子弩2.0版本,最大射程可达千步,也就是1500多米);
  3. 由于宋真宗的亲征和寇准的指挥得当,檀州城下集结的北宋军民多达数十万人,其中还有跟随这宋真宗而来的朝廷禁军(由于北宋强干弱枝的政策,禁军实际上是北宋最强大的战力),战况已逐渐向北宋偏移了。

可是宋真宗跑得太快,看不到也看不懂前线战事的胜利,在跑后不久就派了使臣曹利用主持前线议和的事情,而辽朝执政者萧太后也派出了北宋降将王继忠,和曹利用两人私下会面,商量议和事宜。

虽然寇准和杨延昭都坚决不能议和,要以战事解决辽宋的百年恩怨,可是主战的寇准不在开封,此时皇帝身边聚集的又都是陈尧叟这样主和的人,而宋真宗本人也不想再打了,毕竟他对前线战事本来不了解,辽军又和自己只有一河之隔,所以主和派很容易就撺掇了宋真宗,下令议和了。

于是辽宋双方就在檀渊这个地方签订了盟约,约定:

  1. 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2. 以白河沟为界,双方撤兵,此后但凡有越界盗贼逃犯的话,彼此不得藏匿,双方交界处的城池不得加强驻兵和修建防御;
  3. 宋朝每年向辽提供“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披,到雄州交割;
  4. 双方在边界设立榷场,开展贸易往来。

此后辽宋两朝近一百来没有过战事,双方以兄弟相称,宋朝没有丝毫亏待过辽国,而辽主对宋帝也是十分仰慕,对辽宋两朝的贸易、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檀渊之盟》已定,可寇准和王钦若两人都高兴不起来,就连主和的宋真宗,到后面也认为这是他一生的耻辱

宋真宗本人其实还算个好人,在檀州城下时,由于已近寒冬,宋军过冬衣服不足,而宋真宗率先将自己的冬衣拿给将领穿上,“臣下皆苦寒,朕安用此?”而且像“挟持”着自己北上的将领高琼,在事后宋真宗也没对他做出什么处置,高琼在真宗朝还做到了检校太尉等职位,甚至于他的曾孙女高滔滔,日后还嫁给宋英宗赵曙,被后人称为“女中尧舜”。

可是好人不代表就能做好皇帝,在檀渊之盟后,立有大功的寇准反倒被罢免相位,流放到陕州,原因就是那位主张迁都南京的参知政事王钦若,他在真宗御驾之前就被安排到了河北大名府镇守,所以对他来说:一、檀渊之盟不关自己的事,是寇准挟持皇帝而被迫签下的城下之盟,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耻辱;二、自己主张迁都的决意才是正确的,皇帝被寇准蒙蔽不听,所以才有檀渊之耻。

理由够奇葩啊,当然这也反映出北宋以来以文制武所造成的文人空谈和抑制武人的情况。而本来以檀渊之盟为傲的宋真宗,在王钦若的忽悠下,也开始认为檀渊之盟是一种耻辱,不但没有任何战绩,反而开了国家议和的先例,反正宋真宗是把气都撒在寇准身上了,完全想不起来当时要议和的是他,不准寇准打仗的是他,临阵逃跑的也是他,这大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选择性无视吧!

而为了弥补这一耻辱,宋真宗脑洞大开,和王钦若合演了一出泰山大戏。自古以来,封禅都是有大功德、大功绩的皇帝才能做的事,古人以泰山为“天下第一山”,离上天最近,封禅有祷告神明,宣扬功德的重要意义,自秦始皇以来,有资格泰山封禅不过七个: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则天皇后武曌、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

要按功德、政绩来说,宋真宗赵恒绝对无法望其余六人之项背,可他为了洗刷檀渊之耻执意封禅,劳民伤财不说,更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而为了顺利封禅,宋真宗还导演了一出天书的前戏,假意说自己做梦梦见了仙人,在开封承天门处放置了“天书”,然后宰相王旦、王钦若、陈尧叟等人聚集承天门,果然“发现”了仙人留下的天书,最让人可惜的是,在这出天书戏码里,一向耿直刚正的寇准也掺和了进来。

在得到了各地所上的天书后,宋真宗赵恒于景德五年十月正式封禅泰山,之后又继续借口各种祥瑞而到处封禅祭祀,演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全国更是掀起了一股“祥瑞热”。当然此事还有后续,宋真宗封禅泰山之后,瘾是过够了、面是攒住了,可封禅二字却成为了后代帝王最不愿提起的耻辱,宋真宗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

为了洗刷檀渊之盟留下来的阴影,宋真宗用尽了后半生所有的力气,可见檀渊之盟对宋真宗来说,是败笔大于功绩,乃至于他一直都不想承认这次的盟约,而把议和的责任全部推给寇准了。

总结:檀渊之盟是一份原本就不应该签署的盟约,甚至连当事人宋真宗都不愿承认它的存在,所以说它是败笔才更为准确

檀渊之盟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当其冲的例子就是“天书事件”,宋真宗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找了一大堆神仙给自己洗白,每年消耗在封禅祭拜的费用都足以应付“赏赐”给辽朝的岁币了。

而且在双方平息战事之后,宋真宗就开始大力裁军,不但裁老弱病残的士兵,连有一定战斗力但耗资较高的军队裁减甚至直接取消,这也导致在檀渊之盟后,北宋和国力远弱于己的西夏王国的战事多次失利,更是无法阻止西夏立国,给北宋的西北边陲插下了一颗硬钉子。

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宋真宗知耻了可不勇,对待北宋官员和百姓就大加剥削,对待辽朝和西夏就畏畏缩缩,殊不知汉初有白登之围,唐初也有称臣突厥的情况,一时的胜负并不是要紧的事,最重要的掌权者能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再卷土重来,很明显,宋真宗没做到勇,却做到了横,还是窝里横,一昧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身上,自己倒是摘得一干二净。

当然檀渊之盟的签订有它的积极作用,从正面来看,它使得北宋从灭顶之灾中解脱出来,而辽宋两朝也维持了近百年和平,为遭受战火摧残的边境百姓留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对双方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檀渊之盟确实能算是宋真宗的功绩之一,虽然这功绩他自己也并不想承认罢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6

我认为澶渊之盟对于真宗时期是一笔功绩,让宋朝从25年的辽宋战争中脱身换取了108年的和平,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功绩了。

有人会说每年向辽朝提供30万的岁币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说宋朝在和辽朝每年的贸易往来中赚了多少,单单每年的军费开支都是上千万两的,这么想一想其实每年30万的岁币算了很少了,在军费支出和贸易的利润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记。

宋朝和辽朝开战的一大目的是夺回燕云十六州。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以后,夺回这片土地的所有权似乎成了历代皇帝所必须完成的目标,前人埋下的祸根需要后人来弥补的道理好像变成了真理,可是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是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不是谁都有能力完成北伐大业的。

自安史之乱以后,辽宋结下“澶渊之盟”以前,中原大地从中唐、晚唐、五代十国、再到宋朝的数百年里都是战火连篇,没真正的消停过。战争中最苦的不是统治者,不是舞文弄墨的官员,是前线的士兵和底层的百姓。赵恒彻底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站在底层百姓的角度看,结束战乱,过几天安定的日子,将赵光义留下的烂摊子解决了,还出现了宋朝难有的小盛世——“咸平之治”,为宋朝日后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基础,难道不是一番丰功伟绩吗?

“澶渊之盟”开启了宋朝“岁币”政策的先河,对后来与外族政权的交流上定下了基调,确实是因为受到了“澶渊之盟”的影响。关于“澶渊之盟”,后来的皇帝和大臣们只学了它的模样,并没有理解其中的道理。“澶渊之盟”是在宋辽双方都已经不想再打的情况下签订,起初辽朝的条件是要求宋朝割让土地和解,经过谈判以后成为宋朝提供30万岁币已经是相对合理了。

可后代的皇帝们只顾着“破财消灾”,并没有考虑过国力优势是可以战胜对手情况下就交了钱。这样的例子在对西夏态度尤为突出,当时章楶的大军已经取得了伐夏大胜,可是宋廷却还是给西夏岁币,胜者反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是令人不能理解的。

签订“澶渊之盟”是个权宜之计,也有真宗软弱性格的原因,但依旧当时宋朝的局势看,抛开对后世的影响,依旧算是一件功绩。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宋朝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时期,令人遗憾的是宋朝的经济实力发展起来以后没有出现一位拥有出色的领导者可以重新北伐,将“澶渊之盟”换取来发展的国力用在必须用的地方。

7

我认为澶渊之盟是宋真宗的功绩。

澶渊之盟的背景

公元1004年,辽军攻破北宋的各个州,悬军深入,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辽军送来了议和信,宋真宗在主站和主和之间犹豫。在寇准的支持下宋真宗打算亲征。在宋真宗到达澶州之前,辽军主将被宋军的弩射死。后来宋真宗亲临前线。萧太后急于议和,派王继忠继续修书两封议和。于是宋真宗派使臣去辽营议和。公元1005年一月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


为什么说宋真宗澶渊之盟是功绩,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从内容上基本是一个平等条约

1.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2.划定北宋于辽朝的边界,辽承认关南之地属于北宋,双方各守疆土。辽朝军队退回战前状态3.宋每年向辽赠送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4.辽宋开展互市贸易。

这几点主要的内容可以看出来北宋和辽签订的条约基本是平等的。

在当时签订和议是最好的方法

辽朝的军事实力其实很强,虽然宋朝在当时占有了一定的优势。但是想要战胜辽朝的军队是很难的。所以很难收回这次战争失去的故地。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更是难上加难。况且,打战苦的是老百姓。一打仗,人民的生活必定不好过。而且打战所需要的钱绝对不是几十万两可以解决的。

宋朝与辽的澶渊之盟让辽宋之间的和平状态维持了一百二十余年。这一期间,北宋的经济文化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空前繁荣。

8

不仅买了北宋几朝太平,更是活活地葬送了契丹!契丹那些武士,就是靠掠夺中原才蓄养了勇武的风气。中止了对北宋的战争,这些武士只能成为懒汉和酒鬼,所以到了天祚帝,就被同勇武如契丹之初的女贞人击败了。

谢邀!

9

败笔。

10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比买卖是划算的,没有割地,没有称臣,所赏赐的钱财也不会加重人民负担,对于北宋政权来说九牛一毛。相反如果双方互相敌对,仅仅维持边防安全那耗费都是巨大的,更不要说真的打起来,所以说这是双方共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