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观地看,明朝的衰败起自于万历,后来的皇帝每况愈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上万历本人很愿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想励精图治振兴大明。只有好愿望是不的的,尽管他不骄奢淫佚,不贪图享受,似乎有明君之举。刚一登基就以雷霆手段清除了大奸魏忠贤,让人看到了一瞬光明和希望。因此,后人对他这个创历史最新记录,吊死煤山的亡国之君多了一份悲悯,冲淡了对他的骂名。其实不然,崇桢的缺点更不能让人原谅。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残暴嗜杀,永不认错,不能知人,更不能善任,把皇权皇威发挥滥用到极致。后期不辨忠奸善恶,不分是非直,一味斩杀大臣。尤其是撒换首辅,斩杀兵部尚书和各省督抚,从不手软,从无计后果。象熊廷弼、袁崇焕、孙传庭这样的忠义之士均遭罹难,自毁长城是他的嗜好。由于直接亡于农民军,修明史的清朝对他宽容一些,因此骂声就少了。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崇祯皇帝完全不同于历代的末代皇帝。

首先,明朝的灭亡不怪崇祯。

公元1628年,当大明的接力棒传到崇祯手上时,大明王朝早已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了。有个说法是“明亡实于万历,始于嘉靖”。嘉靖皇帝是出了名的修仙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不理朝政,一心只在修仙问道,他所下的圣旨犹如天书让大臣们琢磨不透。

嘉靖的懒政对明朝造成了极大的破环,使得嘉靖年间,出现了南倭北虏、国库空虚的困境。幸好,嘉靖以后,得益于明朝中兴名臣张居正的努力,强行推行张居正改革,使得明朝出现了万历中兴的盛世局面,为大明强行续命半个多世纪。

但好景不长,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很快便厌恶朝政,成为不朝、不见、不批、不郊、不庙的“宅男皇帝”。而万历怠政给大明王朝造成了更大的伤害,不但使万历中兴荡然无存,还快速将明朝带入衰亡的道路上。

万历之后的天启皇帝,又是著名的“木匠天子”,他不问朝政,整天躲在深宫中研究木匠之活,把朝政都交给了魏忠贤这个权奸,闹到天下大乱,朝政昏暗。所以,当大明的接力棒传到崇祯手上时,明朝实际上早已到了灭亡的边缘了。

其次,崇祯皇帝并不昏庸;

虽然,崇祯为人刚愎自用,在诸多政治决策上总是犹豫不决。并且,崇祯在对关外八旗军和关内农民军的两条战线上,也没有坚持明确的战略规划,最终导致明朝深陷双线战争的泥潭中,耗尽自己的有生力量。因此,不论哪个角度上看,崇祯都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没有能力力挽狂澜,振兴明朝。

但崇祯皇帝也并非昏君,他自即位之初,便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一心想要振兴明朝。可以说,他十七年的皇帝生涯中,始终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帝国,为自己的臣民竭尽全力。无奈,他个人能力有限,加上满朝文武多为投机钻营的腐儒卫道士。这些朝臣不仅误导了崇祯,也害了明朝。因此,明朝的灭亡,主要责任并不在崇祯身上。

最后,明朝是汉族最后的大一统王朝,其灭亡本就让后人惋惜。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大一统王朝,明朝灭亡后,天下就被东北的满人所建立的清朝夺取。因此,人们对明朝多有怀念。

此外,崇祯皇帝在明朝的最后时刻,做出了以身殉国的刚烈之举。这等骨气和壮烈,也使得崇祯备受后世同情和敬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3

本想精励图治

一举扭转颓势

谁知大厦根基已朽

独木难支

即使废寝忘食

惮精竭虑

也无法挽回大厦必覆的事实

事到临头

写遗诏

恳求大顺军能善待百姓

自己千刀万剐也不足惜

随即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

因亏见先祖

以长发覆面归天

故,令人同情

#凌远长著#

4

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有的世世代代遭到历史的唾骂,比如纣王;有的亡国之君存在感则非常低,比如周静帝;有的亡国之君则被人同情,比如汉献帝。

历朝历代中,最被世人同情的亡国之君当属崇祯皇帝。后世不少人都给予崇祯皇帝应有的同情,甚至满清统治者也对他充满同情。

张岱曾经如此评价崇祯皇帝:

“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先帝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行法”。

顺治皇帝曾经给工部的谕旨中写道:

“朕念明崇祯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为阐扬,恐千载之下,意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朕用是特制碑文一道,以昭悯恻。尔部即遵谕勒碑,立崇祯帝陵前,以垂不朽。”

除了这两位古人对崇祯皇帝充满同情之外,乾隆皇帝也同情崇祯皇帝,近代不少学者也都非常同情崇祯皇帝。不少人对崇祯皇帝的评价甚至要好于万历皇帝、天启皇帝等其他明朝皇帝。为什么做为亡国之君的崇祯皇帝会受到如此同情。

古代的亡国之君多不胜数,大部分亡国之君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选择投降或者是禅让。还有一部分亡国之君选择被俘虏,甚至受尽屈辱。但是崇祯皇帝却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大明灭亡之时,崇祯皇帝没有选择南逃,也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选择以死为大明陪葬,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古代多少皇帝都喊着君王死社稷的口号,但是真正做到的皇帝却非常少。崇祯皇帝做到了,而且做得轰轰烈烈。

崇祯皇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明朝的灭亡,崇祯皇帝需要负直接责任,却不需要负主要责任。不管怎么说,崇祯皇帝当了十几年皇帝。崇祯皇帝不仅没能挽救明王朝,而且还最终亡国。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猜疑多嫉、用人不彰,错了一次又一次挽救大明王朝的机会。但是明朝灭亡的根源却不在崇祯时期,而在万历时期。明朝的灭亡是众多矛盾逐渐积累的结果,积重难返的结果。崇祯皇帝能够挽救明朝固然可以成为奇才,无法挽救明朝也在情理之中。崇祯登基之时,明朝各种矛盾已经非常突出,官员腐败严重,农民起义即将爆发,而且北部还是女真威胁。当时处于小冰期,天灾不断,老百姓生活难以为继。明朝灭亡之前,还发生了瘟疫。正是由于这场大瘟疫,所以导致明朝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崇祯皇帝无法挽救大明也可以被原谅。

崇祯皇帝虽然没有挽救大明,却为振兴大明付出了极大努力。崇祯皇帝上台之后,抓住时间铲除了魏忠贤一党,肃清了朝政。崇祯皇帝开始了自己艰难漫长的皇帝生涯。崇祯皇帝非常勤政,他的勤政程度仅次于明太祖。为了处理朝政,崇祯皇帝经常整夜不睡,经常为了处理公务可以几天不眠不休。崇祯皇帝除了正常的上朝之外,还参加日讲和经筵。除了勤政之外,崇祯皇帝还非常节俭。崇祯皇帝不沾犬马声色,也不奢侈浪费。崇祯皇帝十七年皇帝生涯中,没有修建宫殿,所吃的都是最普通的饭菜,所穿的也是最普通的衣服,皇后甚至都亲自下厨做饭。

崇祯皇帝为了治理国家,想尽各种办法。面对国家政权破碎的局面,崇祯皇帝曾经多次下罪己诏。崇祯皇帝的每一次罪己诏都发自内心。古代少有皇帝像崇祯皇帝那样下那么多次罪己诏。虽然罪己诏的实际效果并不大,但是崇祯皇帝的这种态度却非常值得人们尊重。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对待老百姓却有仁爱之心。崇祯皇帝临死还惦记着老百姓,生怕李自成杀害百姓。崇祯皇帝临死之前,在衣服上写下血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皇帝临死时,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大明江山,还有大明的百姓。崇祯皇帝没有考虑自己能不能落个全尸,而是考虑不要伤害百姓。正是如此,所以不少明朝的遗民每逢崇祯忌日都会面向北方,失声大哭。

崇祯做为皇帝是一个非常勤政的君主,做为普通人是也算是一个正人君子。崇祯皇帝为人不近女色、不讲究排场,也不讲究吃穿。身为皇帝,崇祯就像普通人一样,事事亲为,而且节俭有加。周皇后也是少有的贤德皇后,一位非常勤俭节约的皇后。崇祯夫妇两人的品德较好,这样一对夫妻最终却以悲剧收场,难免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北京破城之前,崇祯安排自己的儿子出逃,算是给大明留下种子。崇祯对周皇后说:“你身为国母,应该殉国。”周皇后选择了自杀,崇祯皇帝砍伤了长平公主,又劝懿安张皇后自杀。崇祯皇帝来到煤山之后,选择自杀。做为皇室,崇祯一家大多为国捐躯。做为普通人家,崇祯一家除了年幼的儿子,全部自杀而死。崇祯皇帝一家人的遭遇也令人同情。

最后崇祯皇帝被人同情,也和满清统治者的统治策略有一定关系。满清入关之时打出的口号是为崇祯皇帝报仇,进入北京后便以正统自居。满清统治者以为崇祯报仇为由,自然要适当抬高这个已经去世皇帝。所以清朝的好几任皇帝对崇祯的评价都相对较高,修《明史》的时候也没有贬低崇祯。满清皇帝适当太高崇祯,一来可以拉拢一部分人;二来也可以昭示自己的正统地位,清军入关乃是天命所归。

崇祯皇帝用自己的努力与热情,为大明唱出最后的赞歌。崇祯皇帝用自己的生命,为大明王朝送行。崇祯君王死社稷的行为也让自己被世人所同情。所以后世史书对于崇祯皇帝同情大于批评,他也成为亡国之君中口碑相对较好的一位。

5

导读: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一位悲情帝王获得了大家的同情,这给非常的难得。可以说崇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把该做的都做了(想法是好的,但是能力和手腕确实成问题),但是依然无法阻止大明王朝这艘巨舰划入深渊。为何崇祯皇帝作为亡国之君明显获得了与其他亡国之君不同的舆论支持,甚至在死后还被对手安葬在了明朝皇家陵园十三陵。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崇祯是自由的,能够亲自掌握政权。没有被太监或者权臣架空,可以真实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治理国家和平定叛乱。第二、崇祯为挽救大明王朝确实兢兢业业,不奢侈腐败甚至皇后都亲自织布。崇祯把内怒中的钱都拿出来作为军费。第三、当叛军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崇祯没有逃跑,也没做软骨头投降。而是践行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刚烈的自杀身亡与国同修。这值得大家的尊重,所以即使是对手李自成也以帝王礼仪安葬了崇祯。


朱由检是个悲剧人物,如果在王朝平稳期做个守城天子应该是绰绰有余。而且应该还应该有不错的名声,但是在内忧外患的王朝末期崇祯的刚愎自用、独断多疑就会被无限放大。最后在苦苦坚持了十七年后与大明王朝一道沉沦。但是与唐末帝、宋徽宗等末代帝王相比,崇祯既没有被权臣篡权被杀又没有被外敌俘虏苟延残喘。而是刚烈的选择自杀陪这个王朝一起灭亡。下面我们详细说一说崇祯作为帝王的可取之处,也许就是这些让崇祯作为亡国之君获得广泛的同情。


能够掌握大权,没有被权臣架空也没有宦官掣肘

虽然明朝的宦官势力膨胀与汉唐有一拼,但是那是明朝帝王扶植前来与文官集团对抗和夺权的对象。所以看着明朝宦官很威风,但是他们始终是皇帝的家奴没有像汉唐的同行一样对明朝的皇权造成任何影响。因为他们的权力来源和依附于皇权,可以说没有帝王他们什么都不是。所以九千岁魏忠贤以及客氏的势力很轻松就被崇祯连根拔起。

再说权臣,明朝以文驭武的特点根本不会形成权臣。武将的地位低,而文官集团的内阁制度也是集体负责制。虽然有内阁首辅在,但是为了文官集团的权力也必须把皇帝高高在上的供起来。所以崇祯上位后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掌控明朝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平定叛乱。在乱世中能够掌握局面这是大家认可崇祯的第一个原因。



崇祯为挽救大明王朝在十七年的帝王生涯中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崇祯继位以后力图重振雄风,他铲除魏忠贤等阉党、启用了一大批治国的能臣和贤臣,例如杨嗣昌,孙传庭和洪承畴等。让朝堂为之一振,大明迎来了皇帝关心朝政的新局面(以前多位皇帝不理朝政)。十七岁的朱由检打算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能力让这个200多年的王朝再次换发新生。

崇祯对于国家的各种政事都是非常的勤奋并且刻苦,没有奢侈腐败贪恋富贵和美色。十余年如一日,崇祯埋头政务直到明朝灭亡。他不断的更换内阁成员和平叛大将,但是由于他刚愎自用多疑的性格造成平叛效果寥寥。为了平定叛乱和东北的后金,崇祯没有顾小家,而是把内帑的皇家财产也拿出来充作军饷。而皇后周氏甚至亲自做饭和织布,也常常拿出自己的私蓄和宫中节省下来的费用充作军费。可以说崇祯已经尽力了。大明得不到振兴,叛军和外虏得不到平定是制度和他个人能力的问题。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面临着三大势力: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后金,其三为农民起义军。由于东林党为首的文官的掣肘,崇祯始终不能发挥明朝的全部实力。文官系统一方面嚷嚷忠君爱国,一方面不断兼并土地不交税。这造成明朝末年的可以征税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把赋税加重到农民身上。在明末的陕西一亩地的税收甚至到达三两银子,农民交不起税要么逃亡要么造反。所以这农民起义军的壮大和贪婪的文官集团有很大的关系。

当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崇祯皇帝打算向朝臣们借钱来做军饷。但是大臣纷纷说没钱,可见文官都自私到了什么地步。而李自成占领京城后通过拷掠就弄了数千万两银子,可见明朝的大臣还是有钱的就是不给国家用。崇祯有这样的臣子,纵有心也无力回天了。

当官的都把钱往自己兜里捞,而把大明江山当成皇上自己的。这就是在掘明朝的根,客观上促进了明朝的覆亡。其实还是制度和贪婪造成的,即使累死崇祯也无济于事。所以后人对崇祯充满了怜惜和同情。这是第二个原因。


君王死社稷:崇祯没有选择屈辱的投降和逃走,刚烈的自杀与国同休

与宋徽宗和宋钦宗相比,崇祯朱由检没有屈辱的投降;与唐玄宗相比,在敌人兵临承下的时候没有逃跑避难。崇祯在国家大难的时候,刚烈的选择了自杀殉国。他践行了君王死社稷的祖训,无愧一代帝王。这也是后人同情他的第三个原因。

当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帝要人没人,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在朝堂上崇祯和大臣商量如何退敌,大臣们都不说话。崇祯心里悲凉到:“我不是亡国之君,你们都是亡国之臣。”当太监曹化淳开城门放李自成攻入京时,崇祯敲响景阳钟但是无人上朝。

崇祯不禁悲从中来,在皇后自尽后去煤山上吊自杀。他留下遗书:“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披发掩面,身穿蓝衣,左足赤露,右着朱靴与国同休。崇祯真正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这样刚烈的方式,让很多人佩服。即使是敌人李自成也不得不以帝王礼仪把崇祯和周皇后下葬在明朝皇家陵园,这就是现在十三陵中的思陵。虽然很简单,但是毕竟以一国之尊下葬与苟延残喘的其他帝王相比要好很多。


小结:

崇祯皇帝是个悲剧人物,他在错误的时间继承了皇位。虽然费劲心力,但是依然在天灾和人祸面前失败了。虽然不能拯救大明王朝,但是他心甘情愿自杀以赴国难。虽然崇祯有刚愎自用以及多疑的缺点,但是他的表现依然让后人给予他更多的同情。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老夫斧正。

6

崇祯帝虽为亡国之君,但是他在李自成起义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毅然不逃离死守北京直至明朝的覆灭,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流传千古的君王之道就出自明朝,一个是永乐大帝朱棣,一个就是崇祯帝。在朱棣取得地位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朝廷对北部边疆的统治与管理,永乐大帝决定迁都北京,而北京离边境山海关很近,如果有外敌入侵,北京第一时间会受到威胁,但朱棣正是鉴于此才将都城迁到北京,意为天子亲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就是崇祯帝在面对李自成农民起义围攻北京的时候,毅然放弃弃城南渡的建议,要与国同在,国在则身在,国不在则身不在,最终以身殉国,赢得了“君王死社稷”的美誉。

另外,崇祯帝能够区别于其他亡国之君,而没有背负更多的骂名,更在于他不是一位完完全全的昏君,而是处于中间的位置。



在即位之后,崇祯帝一心想重新振兴大明王朝,铲除了魏忠贤一党,整治官员队伍,发展生产等等。他确实做了不少对于大明王朝发展的事情。但是,此时的大明王朝经历前几代的消耗,整个机体已经变得腐朽和没落,从朝堂到地方,甚至是最基层,整个官僚队伍已经极其腐败,官员的腐败加重了贪腐,农民受到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重,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而一旦压迫过了极限,必然会爆发农民起义。



崇祯帝已经看到了这样的官僚体系队伍现状,但是官僚腐败已经由表及里,以崇祯帝一人之力更本做不到转变的可能。《史书》记载,崇祯帝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同时,朝堂官员阳奉阴违,崇祯帝很多的政令根本就走不出朝堂,虽然大臣们都唯唯诺诺,但散朝之后,就把崇祯帝的安排部署早就抛之脑后。



而要说他昏庸,就在于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信任百官,频繁调整官吏,17年间换了17个刑部上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造成国家人才匮乏,特别是凌迟处死袁崇焕,更加削弱了明朝的势力。

虽然最终明朝灭亡,但明朝亡主要原因不在崇祯帝,而是后期朱家王朝腐败没落统治集中爆发的结果,只不过亡在崇祯帝这一代而已。

7

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明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在位十七年,直接导致了大明帝国的轰塌。然而,不管是在官方史书《明史》还是在后世的评说中,对崇祯大态度大多是怀念和同情,却少有指责。甚至于,崇祯得以谥号为“庄烈皇帝”,并入葬明十三陵之一的“思陵”。

对于亡国之君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抛开崇祯的能力问题,仅仅从后人的态度去探究,为何崇祯能赢得普遍同情而少有骂名呢?

1 明亡并非崇祯一人之过

明代灭亡,最直接的是在崇祯朝。然而明帝国的溃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到了崇祯朝已经无药可救了。

关于明朝的灭亡,甚至于连官修史书《明史》中都出现了“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这样的语句。后人总结为“明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这样的形容或许夸张,但这至少说明,在明帝国的衰亡历史上,嘉靖、万历、天启都要负有相当的责任。

其一,嘉靖皇帝,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倒数第六位皇帝。嘉靖皇帝以小宗入继大统,因为大礼议等事件,嘉靖对帝国的大臣们十分不信任。

于是,嘉靖皇帝开始修炼他的“帝王之术”,希望通过权力制衡来平衡和掌控朝局。然而,帝国的大臣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而进入中央政府的,也不会甘于受到随意摆弄。

嘉靖朝,明帝国的开始了相当严重的党争和内耗。在帝国内部,争权夺利,揣摩上意的官员越来越多,而正直的官员屡屡收到迫害;帝国外部,北部和西部丢失了大量的战略缓冲地带。

“庚戌之变”中,蒙古首领俺答汗甚至冲到了明帝国的首都北京城郊,劫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因此,可以说,从嘉靖朝开始,明帝国的内部就已经腐烂,中央政府已经变形;外部军备废弛,边境内缩,北方威胁重启。首先为帝国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其二,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帝国倒数第四位皇帝。万历朝本来有张居正改革打下的基业。然而,万历皇帝亲政以后,发现文官们的权力已经急剧膨胀,不仅自己在国事上受到掣肘,连自己的私生活也屡屡受到干预和指责。

这让高高在上的皇帝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年轻的万历皇帝采取的策略是,拒绝上朝,对于许多大事既不反对也不同意,消极怠政,拖延不决。

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政府部门职位空缺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补充,明帝国的政府对帝国控制力度明显减弱了。

在政府无力的情况下,帝国的乱象开始积累。万历朝晚年,明帝国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危机。

第一是流民现象,当初朱元璋制定的户籍制度已经完全被破坏,帝国的境内充斥着大量的流民,这极大地破坏了帝国的稳定,也降低了农耕帝国的生产力,使得帝国应对灾难的能力变弱。

第二是女真人自主国家的逐渐形成。女真人一直是明帝国的附庸,奴儿干都司说明了明帝国在当地有效的统治。万历年间,努尔哈赤抓住机遇统一了女真各部,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并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了明军,逐渐稳固了东北的统治。

帝国政府的怠政,使明帝国的行政和军事效率变得低下,从而失去了将女真人扼杀在摇篮中的机会。等到萨尔浒之战时,明帝国惊奇的发现,这个强大的对手已经可以凭借某些优势,和帝国扳手腕了。

其三,在明帝国衰亡的道路上,万历之孙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个难辞其咎的皇帝。虽然近年来,对于东林党和魏忠贤的形象普遍有了新的争论,他们的形象变得复杂而难辨。但天启一朝,皇帝不作为、大臣勾心斗角、宦官势力水涨船高、明帝国更加沉沦、以致于难以挽回,已经成为共识。

如果灭亡是明帝国的一场不能治愈的癌症的话。开始发炎是在嘉靖年间;而万历则是癌变的开始,毒瘤已经开始显症;天启年间则是公开显症。到了崇祯即位的时候,明帝国差不多已经癌症晚期了。

在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四位皇帝共同负责下,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他的指责被分担了很多。这是他能够得到一个相对正面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崇祯的不可为而为之

不得不说,虽然没能够最终力挽狂澜,崇祯的很多方法也毫无远见甚至是错误的,但哪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崇祯皇帝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挽救这个帝国。从态度上来说,崇祯的作为是无可厚非的,甚至为他赢得了相当的赞誉。

崇祯年间的明帝国,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其一,崇祯元年,全国发生大灾荒,流民+灾荒,陕西首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其二,财源枯竭,政府失去信用,频繁的变动农商政策却无济于事。各种加派的军饷苛捐杂税让百姓难以生存,而政府信用又严重透支,赋税都难以征收起来,加重了帝国的灾难。

于是,整个崇祯朝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灾荒,农民难以生存,只好暴动起义;政府大力征剿,好不容易有点成效;为了更好的稳定帝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赋税的征收以供应后勤;农民迫于过重的赋税,难以生存,出现新的暴乱区,再次出现起义高潮;政府加大力度征剿···

面对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积极应对,做了很多努力。

其一,崇祯皇帝清除阉党,打压文官权力,保证了皇权的集中,有效使将近瘫痪的帝国各级政府重新运行起来.

其二,提拔和重用了一大批有能力有作为的军事将领,积极应对此起彼伏的国内外动乱,不断的调整策略,力求解决。包括袁崇焕、卢象升、陈奇瑜、孙传庭、左良玉、曹文诏等人,都是在崇祯朝得以大展拳脚。(当然其策略的多变和信任的不长久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其三,崇祯皇帝本人的修养、勤政、节俭也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在政务上,崇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生活上,崇祯衣食朴素,不事奢华。崇祯帝没有声色犬马,大兴土木;没有意志消沉,得过且过。甚至于,崇祯还拿出皇家私库补贴军费。

其四,在已经难以挽回的余地,崇祯皇帝依然没有出现自暴自弃和耽于享乐的局面,这是我们往往忽略的一点。崇祯十七年,在帝国灭亡的前三个月,崇祯还多次调整部署、召见大臣商议,想要再努力一下。这样的精神,比起王国之君陈叔宝、李煜这样在劣势面前意志消沉、享乐一天是一天、敌军一到就投降的态度,崇祯的这种态度还是值得赞誉的。

中国人一直对“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十分赞誉,而崇祯正是这样一个人。这让崇祯所有的亡国之君中鹤立鸡群,在史书和后世形象正面了不少。

3 崇祯之死和遗诏的魅力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围北京,不久北京城破。崇祯皇帝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令外戚(一说太监)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出逃,而后自缢于万岁山(今景山)。

从这十几年的经历来看,或许对于崇祯来说,死亡并不是痛苦,而是一种解脱。

但已经回天乏术的崇祯没有选择投降李自成,也没有出逃,仍旧具备相当的气节。在理学、心学兴盛的明朝,士大夫最看重的莫过于气节了。因此,崇祯之死也为自己赢得了很多赞誉。

另外,崇祯的遗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死伤百姓一人。-《明史纪事本末》

关于崇祯的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实际上是值得存疑的。但是,这份遗诏被《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两本相对正统的史书所采纳,因此流传甚广。

对于老百姓和士大夫来说,什么样的皇帝才是最值得怀念的呢?

老百姓或许并不在乎他有多么功德巍巍、开疆拓土、四夷来朝,老百姓在意的是,他对他的臣民怎么样,他对帝国的百姓是否有爱护之心。

而同时,民族和国家责任感是士大夫对一个君主的基本要求,那么,无条件认错也算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而崇祯的这份遗诏,虽有推脱,但总的来说集爱民、责任感于一体,因此深得后世人心。

虽然崇祯朝的百姓或许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但在异族的统治下的清朝百姓和士大夫,还是愿意相信崇祯的这份遗诏是真的。

崇祯皇帝的这份遗诏同样为他赢得了相当多的同情和怀念。

4 满清和士大夫的政治需要

以上三个原因都是崇祯皇帝能赢得普遍同情的重要原因。然而,这都不是最主要的。

殷商最后一代王帝辛,锐意征伐,扩大在东夷的领地;然而在牧野之战一败涂地,自焚而死。于是有了我们熟知的昏庸好色、贪酒酷厉的商纣王。

三国时期,曹操一生砥砺奋进,在分崩离析的中国北部重新建立秩序。刘备大器晚成,偏安一隅。然而,他们的形象已经真假难辨。

隋朝第二任皇帝杨广一生致力于建立万邦来朝的隋帝国,不说励精图治,也算是一代雄主。可惜用力过猛,终至亡国。于是,我们看到了荒淫无度、奢靡暴戾的隋炀帝。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都只能在历史的缝隙中,去还原他们本来的面目。因此,明帝国继承者的态度,才是决定崇祯皇帝能够以怎样的形象面对后人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的后世形象,继统中原的清帝国的态度,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清帝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崇祯形象呢?清帝国的官修史书《明史》中,这样记载他们对待崇祯的态度:

是年(崇祯十七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明史》

以上记载表明,崇祯的谥号、入葬思陵都是清帝国统治者的官方作为,清统治者甚至还令臣民为崇祯服丧。

同时,《康熙起居录》中记载了康熙皇帝前后大约五次拜谒明太祖孝陵,康熙为朱元璋手书“治隆唐宋”的石碑,现在还存在于南京明孝陵。

这些事件说明,与周王朝和唐帝国大力贬低殷商、隋帝国不同,清帝国并没有大力贬低明帝国,反而还为明帝国歌功颂德。

这是为什么呢?

周和唐都是直接打败了前朝商和隋,为了增加自身的正统性和统治合法性,肯定要大力贬低商纣王和隋炀帝无道,这样才能占领“以有道诛无道”的道德制高点。

然而,到了清帝国,有一点点差异:明帝国直接灭亡于李自成农民军,而清帝国是通过打败农民军和南明从而入主中原的。

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需要赢得士大夫和臣民的认可和拥护,因此,清朝统治者抓住明朝并不是直接亡于己手的事实,把自己塑造成为明王朝的继承者、打败农民军为明帝国复仇的正义之师、重新建立华夏秩序的正统王朝。

清统治者希望通过以这种手段来缓和民族矛盾,并加强自身的正统性。

因此,清朝统治者需要一个政治上十分正确、态度上十分勤政爱民、但能力上有所欠缺,被狡猾的农民军欺负的,令人同情的崇祯皇帝的形象。这就是清帝国的态度。

而恰恰,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史》中记载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令人同情和追思的崇祯皇帝。

因此,在前任皇帝帮忙背锅的基础上,在崇祯宵衣旰食、君死社稷作为下,在崇祯皇帝坚韧不屈的精神下,清帝国终于建立起了一个能够赢得普遍同情、少有指责的崇祯的形象,也为自己的统治加固了一道防线。(完)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稿》

多有疏漏,欢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8

崇祯是个好皇帝,只是碰上了亡国的时代,绝非他一人的过错。若不是因为碰上了亡国的时代,崇祯必定会成为明朝数一数二的好皇帝。

在煤山自杀前,崇祯帝咬破了手指,在衣襟上愤然写着:

朕误听文官言,致失天下,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都是因为朕听信了这些官员的话,导致丢掉了天下。我愿意任由这些乱贼处理我的尸体,但是请他们不要伤害我的百姓。

此等话语,若不是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绝对不会在临死前还用咬破手指的方式写在自己的衣服上。这是明朝皇帝特有的气节,他死的悲壮。

崇祯非亡国之君,却养了一群亡国之臣

想当初崇祯帝继位之时,以魏忠贤为首的朝廷阉党势力庞大。崇祯继位后励精图治,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蔓延明朝200多年的阉党之祸逐渐肃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

然而,阉党之祸虽除,但是另一股势力却逐渐崛起,那就是东林党。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让原本摇摇欲坠的明朝更加雪上加霜。

17岁的崇祯帝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了自己一生全部的精力与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无奈内忧外患。一是文官集团,而是后金势力,三是农民起义。

崇祯凭借一己之力,如何斗得过这三座大山。最终,首都城破,明朝灭亡。

自杀前的崇祯帝

北京城破前夕,崇祯皇帝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亲手还砍杀可自己的两位女儿。然后又命贴身太监小毛子带三位皇子出逃,自己带着太监王承恩一起逃亡煤山,自缢而死。

崇祯帝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明朝皇帝独有的气节: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也正是为何崇祯帝虽为亡国之君,却深得同情的原因。

9

虽然“亡国之君”不是什么好词,但是亡国之君还是有区别的,秦二世那种亡国是他作的,纣王,隋炀帝这一类亡国是他们倒霉,唐哀帝,宋怀宗亡国是他们不幸,而崇祯皇帝亡国怪他生不逢时。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登基时,明朝已经是个烂摊子了,经过他老哥朱由校统治的七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后金实力不断强盛,朝政被魏忠贤把持着,所以崇祯皇帝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铲除阉党,这个举措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崇祯皇帝统治这会却不能这么干。

自从于谦死后,明朝的政治环境就变了,没有什么忠君爱国。党争,搞政治平衡才是主旋律,不管是用锦衣卫监控文官集团,还是用东厂制衡锦衣卫,又或者是由西厂牵制东厂,这成了明朝朝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管是哪个利益团体,总是会和其他的利益集团互相牵制的。万历皇帝和嘉靖皇帝,这一套玩得非常溜,虽然大臣们党争不断,几十年不见天子临朝,但是操纵朝政的还是皇帝。崇祯皇帝上台之后,把阉党干掉了,他是为了国家好,不过他忘记了一件事情,就是在天平上放下一个能和阉党同等分量的砝码,结果天平倒向了文官集团的一方,后来崇祯皇帝想重新把锦衣卫立起来,但是锦衣卫已经习惯了看东厂脸色行事。

可能有人觉得照这样的逻辑,一个国家都去搞政治平衡,难道明朝就不灭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不过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却能确保国家的基本运行,如果自己一方的活没干好,这就给对方留下了攻击自己的借口,而失去对手后,没有了监督者,中饱私囊也不用去担心风险。

崇祯皇帝是一个有梦想的皇帝,他想要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在他的理解中,读书人将会是帮助自己实现梦想的得力助手,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群家伙却是生于腐木的一群蛀虫,他把能延缓蛀虫活动的毒药给打翻了,却没有把蛀虫也一起驱除,加上时运不济,明朝又是大旱,又是瘟疫,生存困难的百姓揭竿而起,彻底推翻了大明政权。

我们看崇祯皇帝的统治生涯,在政治能力上不是很成熟,但是却比大多数明朝皇帝靠谱多了,他勤政,简朴,体恤百姓,不过却没有可以依靠的谋臣,而他本身生性多疑,又不擅长任用人员,导致他看似在朝政上花了不少功夫,却几乎没有取得有效的进展。假设他身边有个于谦,有个张居正,或者明朝又是另外一番局面。

所以崇祯皇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他也尝试过各种拯救国家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是否可取值得商议,不过和那些无道昏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另外崇祯皇帝亡国,除了他自己要负责外,自然灾害,前几任皇帝遗留下来的隐患也促成了大明的灭亡,让崇祯皇帝一人背锅实在有点冤,因此不乏有人同情崇祯皇帝。

还有一个原因也很关键,大明灭亡后,满清入关,在感情上来说,很多汉人还是站在大明这一边的,肯定还是比较同情崇祯皇帝的。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

翻看中国的历史,大家会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清一色的昏君或暴君,总而言之,他们的道德、能力,通常都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唯一稍微好点的,恐怕就只有明朝的崇祯皇帝。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按照大家通常的理解,那是因为历代王朝的亡国之君,那都是弱智或者变态,总而言之,他们当皇帝后,都是自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尽情的瞎折腾,最后把国家给整的灭亡。

而崇祯呢,他当皇帝后,却一直勤勤恳恳的治理国家,只不过因为他性格缺陷,加上能力有限,所以尽犯一些幼稚性的错误,最终才没能挽回国家灭亡的局势。因此,后人们在说起崇祯时,才会各种惋惜,而不是严厉责骂。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是,大家如果翻看所以的亡国之君,就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吗?再者,一个国家的灭亡的,真的就是这些亡国之君瞎折腾的结果呢?



其实,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大多都是后来人的抹黑。首先是后来统治者的抹黑,因为他们只有丑化这些亡国之君,才能证明自己不是侵略者,而是解放者。总而言之,广大百姓在这些亡国之君的统治下,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现在新的皇帝把他们解放了。

其次是汉奸们的抹黑,因为这些汉奸,原先都是这些亡国之君手下的军政大佬,结果他们后来都投靠了新的皇帝,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只有丑化和抹黑这些亡国之君,才能证明自己并不想投降敌人,只是因为这些亡国之君就是一个脑残弱智,根本不值得大家效忠。

总而言之,大家本来是想和敌人决一死战的,但是因为自己原先效忠的皇帝一副混吃等死、只顾自己享乐的样子、残害忠良等,所以他们就投降了,并且当了带路党。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时候,大家都需要一口锅,而亡国之君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口不错的锅。

第三,是后世许多读史者习惯性的丑化这些亡国之君,是因为只有丑化了他们,才能坚定自己脆弱的信心;才能让自己纯洁的心灵得到保护。总而言之,如果让自己处于这些亡国之君的位置上,我们肯定比他们干得更好,因为从哪个角度上,我们也比他们强的太多。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加起来,才导致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总而言之,要么是昏君,要么是暴君,再总而言之,亲小人远贤臣,荒淫无度,残害忠良。

对此,肯定很多人会有疑问,那为什么崇祯皇帝的骂声要少许多呢?其实,这个主要是因为清朝统治者的原因。

因为,明朝实际上是被李自成所灭,而当时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时,打的旗号就是替崇祯皇帝报仇。换句话说,清朝统治者打出的旗号,是从李自成手中,将明朝臣民们解救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清朝统治者如果过分抹黑崇祯皇帝,那岂不是显得李自成、张献忠等农名起义军才是真正的解放者,而他们自己则是充当明王朝的侩子手和帮凶,也正因为此,崇祯在历史上的骂名,才会少很多。大家在看崇祯皇帝时,只才会觉得他人不坏,只是性格和能力有缺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