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种话题基本没有办法回答。

古罗马分为东罗马和西罗马,灭亡的原因各有不同,而且都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以西罗马帝国灭亡为例,主要还是内战和外敌入侵。

第一,内战。

罗马的一整套共和制度被破坏以后,内乱也就难以制止。

所谓皇帝制度,很容易引起内部的争权夺利,内战和暗杀。

比如公元235年,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暗杀后,实力派政客争夺皇帝宝座,

其中,在275年皇帝奥勒良被暗杀到戴克里先继位之间的十多时间,至少有8位皇帝被杀,而凶手都是其所属的军队。

西罗马陷入长达50年的内战,国力严重消耗。

第二,外敌。

西罗马有很多强大的敌人。

比如强大的波斯帝国,罗马皇帝瓦勒良率领7万大军东征波斯,结果被敌人击溃,瓦勒良本人都被俘虏。

四世纪基督教会的记载中,描述了瓦勒良受俘后的遭遇:每当波斯国王沙普尔一世要乘马时,便命令罗马皇帝趴在地上,当成沙普尔上马的脚踏板。瓦勒良一直维持着俘囚的身份,最终病死在波斯。

而波斯只是其中一个敌人而已。

比如西哥特人打不过匈奴骑兵,逃到西罗马境内。但西罗马当时国力已经衰弱,骁勇善战的西哥特人发现罗马徒有其表,干脆叛乱夺权。

阿德里安堡战役中,5万罗马大军被6万哥特战士几乎全歼,皇帝瓦伦斯受伤后逃入一座茅屋,被哥特人放火活活烧死。

而强大的日耳曼蛮族不但南下入侵,腐败的西罗马已经无力阻挡。他们的帝国军队很多就是日耳曼蛮族,真正的罗马人已经不愿意打仗。

公元410年,哥特人的领袖阿拉里克就攻破了罗马城,在城内杀掠三天,大获全胜。而罗马城遭到了严重的毁坏。

公元439年日耳曼蛮族汪达尔人大军,在公元455年再次攻破罗马城。罗马城遭受毁灭性破坏,残余市民还剩下7000人。西罗马帝国皇帝也被杀。

至此,西罗马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475年,蛮族领袖欧瑞斯特赶走西罗马皇帝尼波斯,扶植自己的儿子罗慕路斯·奥古斯都为西罗马皇帝,由此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第三,经济问题。

古代西罗马帝国的控制区比较贫瘠,同掌握蓬勃商业的东罗马帝国无法相比。

在当时农业技术低下的情况下,这里的农耕收入和简单游牧收入,难以维持西罗马帝国如此庞大的军队和行政机构。

以西罗马帝国的士兵为例,国家常备部队是应该完全脱产,还要享受很高的待遇,家属也有拨款。

但西罗马帝国实际上无力支付这些钱,尤其是国家陷入连绵战乱期间,军费开销更是一筹莫展。

这种情况下,他们被迫转而雇佣日耳曼和其他满族作为士兵,因为他们的薪水比较低。

此举实则是引狼入室。就像五胡乱华前,晋朝允许大量胡人进入中国北方居住生活,最终导致后者叛乱夺权,直接在汉人地盘起兵,非常方便。

这些蛮族士兵最终实际控制了帝国的军事力量,西罗马帝国也就等于灭亡了。

最佳贡献者
2

罗马帝国在全盛时期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地中海变成了帝国的内海。

然而罗马的伟大时代随着公元180年马可·奥勒留的去世而结束——这位罗马皇帝一改之前选贤的养子继承制为依据血缘的亲子继承制,问题在于个人的威望、人品和才干是无法遗传的,抛弃选贤的原则而依据血缘选择继承人给罗马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马可·奥勒留之子康茂德无视自己作为帝国首脑的职责,沉迷于赛车和角斗赛。公元193年康茂德遇刺身亡,而他之后的罗马皇帝中也不乏不称职者。罗马帝国首任元首奥古斯都为保护首都安全而创立的禁卫军开始干预朝政、架空皇帝——几乎每一代皇帝上台都必须依靠禁卫军的支持,上台后必须极力搜刮民脂民膏以赏赐禁卫军,如果赏赐不能令禁卫军满意的话就有可能酿成军事政变,以致于从公元235年至284年这段时期有过近24个皇帝,可只有一个是自然死亡。

除了朝政的混乱外,罗马文明的发展遇到了天花板——事实上任何文明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当文明发展到天花板时就必须通过改革进入一个跨越式的新时代,也就是说建立一种崭新的文明。中华文明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通过变法创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文明体系,而罗马文明尽管一度繁荣昌盛,但这一文明始终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罗马文明终于遭遇了天花板——一个通过不断压榨奴隶,劳动来获益的社会自然会倾向于不断压榨人力资源成本,而不是通过技术和体制创新来开辟新的利润空间。在罗马文明的早期阶段可以通过不断开疆拓土,不断获得新的奴隶作为劳动力,因此罗马的生产力一直在不断发展。问题是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相应的治理成本也会增加,然而罗马的领土扩张却无法一直持续下去——以那个年代的生产力和交通条件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帝国无限制地向全球扩张,所以当罗马扩张到一定阶段后就遭遇了安息帕提亚帝国,恰恰正是这一帝国的存在阻止了罗马进一步向东方扩张。事实上就算罗马能成功征服安息帕提亚帝国,在东面还有贵霜帝国和汉帝国,所以罗马是不可能无限扩张下去的。历史正是如此:当罗马征服了整个环地中海地区后其扩张势头就停息下来了,与对外扩张同时停止的是罗马国家的发展,从此罗马文明进入了停滞状态。

中央朝政的混乱和文明天花板的问题也影响到了曾令罗马引以为豪的罗马军团,尤其是边境的守备防御被大为削弱:公元226年萨珊波斯帝国兴起,取代安息帕提亚帝国成为罗马东部最强大的外患;多瑙河北的哥特人于公元251年将御驾亲征的罗马皇帝戴克尤斯击毙并南下攻占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地区;法兰克人在公元256年越过罗马边境,进入高卢、西班牙等地;阿尔曼人甚至深入意大利中部,直接威胁到帝国首都罗马城的安全。和外患相伴随的是此起彼伏的奴隶和农民起义:公元206~207年意大利爆发起义;公元238年北非发生暴动;公元263年罗马造币工人暴动;公元274年埃及爆发起义。

在整个三世纪罗马出现了农村枯竭、城市衰落、内战连绵、帝国政府全面瘫痪的混乱现象,这被后世史学界称之为三世纪危机。直到公元284年戴克里先被手下士兵拥戴”黄袍加身“才暂时终结了罗马帝国的混乱局面。戴克里先可以说是历代罗马皇帝中权势最为显赫者——在此之前罗马皇帝的正式称号其实是罗马元首,元首尽管类似于皇帝,但毕竟无皇帝之名,而至少从形式上看:罗马元首依然要受制于元老院。事实上戴克里先才是第一位真正称帝的罗马统治者,从此罗马的统治者不再经由任何选举程序产生。他从东方的波斯引入了跪拜礼仪,从此大臣们面见皇帝必须匍匐在地并亲吻皇帝脚边的泥土。然而就是这位权势最为显赫的罗马统治者,却拥有历代罗马统治者中最卑微的出身——他是一名奴隶的儿子,只因曾进入罗马军团并立有军功才一步步得以升迁高位。

戴克里先接受的是三世纪危机后遗留的烂摊子,他为应对此起彼伏的起义和外患而将罗马军队扩充了一倍,达到40多万人。这支军队也成为戴克里先加强中央集权的后盾支柱,维系中央集权的另一后盾支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宣扬君权神授理念以培养臣民们的忠君意识。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戴克里先在帝国朝廷中枢排挤元老院和贵族势力,强化君主中央集权;但在地方治理模式上却采取了较为另类的四帝共治模式:公元286年戴克里先任命其心腹大将马克西米安为奥古斯都(正皇帝),两人成为共治者。293年又任命君士坦提乌斯和加列里乌斯两位年轻军官为凯撒(副皇帝)。他本人驻守尼科米底亚(今土耳其伊兹密特),统治色雷斯、亚洲诸省、埃及和昔兰尼加;马克西米安的驻地为米兰,统治意大利、阿非利加(今突尼斯)等地;加列里乌斯驻西尔米乌姆(在多瑙河支流萨瓦河上),统治色雷斯以外的巴尔干各省;君士坦提乌斯驻特里尔,统治高卢、不列颠和西班牙。

那么戴克里先为什么会创建这样一套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另类的治理模式呢?其实戴克里先这么做相当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罗马帝国的疆域在那个年代实在过于广袤,以致于边疆和中亚遥远的地缘距离严重削弱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力度——当中央的政令下达到地方时往往早已失去了时效性。对瞬息万变的军事行动而言这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授予地方军事长官一定的军事自主权其实是为了提升罗马军团应对外敌的效率。然而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四帝共治模式在解决军事指挥效率的同时也使地方军事长官的自主权相应增加,从而为日后罗马帝国的分裂接替埋下了隐患。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就在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大帝国的二十年前一支从亚洲迁徙来的匈人部族向黑海沿岸的东哥特人发起进攻,受到匈人威胁的东哥特向西逃到西哥特人的地盘并和西哥特人组成联军。东、西哥特联军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哥特人的军阵背后。被匈人击败的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定居于罗马帝国北部。除了哥特人之外其他的日耳曼、斯拉夫蛮族纷纷在匈人的战略压力下逃到罗马帝国境内躲避。在这一时期斯拉夫人开始分化为东、西、南三大分支:东斯拉夫人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西斯拉夫人演变为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南部斯拉夫人则演变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等等。至于日耳曼人很快和罗马帝国爆发了冲突: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在亚得里亚堡大败罗马军队并将率兵亲征的罗马皇帝瓦伦斯杀死。公元410年西哥特首领阿拉里克率众攻破了号称永不陷落的罗马城。

当斯拉夫、日耳曼等蛮族被匈人驱使进入罗马的同时匈人以今天的匈牙利平原为基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帝国:434年卢加单于去世,他的两个侄儿阿提拉和布列达共同继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领土。两位单于即位不久,便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要求东罗马皇帝交出匈人的叛逆,还要年贡翻番,由350磅黄金上涨到700磅黄金,东罗马皇帝受武力胁迫,只得答应。445年布列达单于神秘遇刺,阿提拉成为了匈人帝国唯一的单于。阿提拉独掌大权后马上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在北欧和东欧,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躲避匈人而逃亡英伦三岛,许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被迫臣服于匈人。

在巩固了东方和北方后阿提拉大单于在447年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匈人的骑兵一直深入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严重威胁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双方在448年签定和约,东罗马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也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黄金。至此阿提拉的帝国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北到北海,南到黑海,将今天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德意志、波兰、匈牙利等地尽数收入囊中。然而阿提拉并不满足于此——他将进一步扩张的目光锁定在了西罗马帝国。

450年阿提拉派使者来到罗马,要求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为妻,并要求西罗马帝国拿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西罗马方面自然无法接受如此苛刻的要求,于是双方随即爆发了战争:阿提拉集结了匈人骑兵以及臣服于他的斯拉夫、日耳曼各部族的军队50万渡过莱茵河,向西罗马统治下的高卢地区(今法国)发动进攻。高卢的城市就如同草原上猎物一样被匈人一个接一个地摧毁,最终阿提拉的大军兵临奥尔良城下。在这里阿提拉遇到了自己的克星埃提乌斯。

埃提乌斯是罗马人与汪达尔人的混血,他于公元418年作为罗马方面的质子来到了匈人的王庭,与此同时当时的匈人王庭也向罗马方面派出了质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匈人单于阿提拉。埃提乌斯在作为人质生活期间近距离接触观察了匈人的一切情况——他不仅熟知匈人的内部情况,而且和匈人内部的实权派人物打得火热。他曾不止一次借助匈人的力量打压其他满足以及自己在罗马的政敌,由此加强了自己的权势。据说他和阿提拉之间有过君子协定:只要埃提乌斯还在世,阿提拉就不进攻西罗马。事实上阿提拉早期扩张的目标是日耳曼蛮族和东罗马帝国,确实同西罗马保持了相对长时间的和平状态。不过随着阿提拉的野心的日益膨胀,他到底还是打算对西罗马下手了。埃提乌斯则联合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阿兰人等盟军约4万人御敌于奥尔良。

此次会战双方损失惨重:西哥特王提奥多里克一世战死,结果是匈人被赶到莱茵河以东。但阿提拉并没有因此接受教训,而是于次年领兵避开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入意大利北部。也许是对阿提拉入侵的恐怖记忆犹新,欧洲人给他送上了“上帝之鞭”的称号。匈人攻占了重镇阿奎莱亚,挥师直捣帝国的首都罗马城。西罗马皇帝万分惊恐,只得派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与匈人议和。恰在此时匈人军中突发瘟疫,而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快到达罗马城,因此阿提拉便答应议和,但在撤军前仍扬言:如果西罗马皇帝不把他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给自己送过来,他还会来攻打西罗马。就这样罗马人眼睁睁地看着匈人满载着抢夺来的财物扬长而去,只留下意大利北部的一片废墟。

就在阿提拉撤军不久他就神秘死亡,而他的对手埃提乌斯也在罗马内部的政治斗争中被充满猜忌的皇帝杀死。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人,迫使其退到南俄罗斯草原。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人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匈人帝国崩溃不久的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被蛮族出身的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随即在其废墟之上诞生了一系列日耳曼国家:西哥特人在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地区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渡海到达北非;东哥特人占据了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法兰克人更是曾一度建立地跨今天的德、法、意等国的帝国,此后从这一帝国解体而来的德、法、意三国都是当今欧洲的大国;盎格鲁撒克逊人渡海到达不列颠岛,成为今天英国人的直系祖先。至此欧洲由罗马帝国的统一盛世转变为小邦林立的中世纪,事实上当今很多欧洲国家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仍延续了千年之久,然而东罗马仅仅只在查士丁尼大帝时代昙花一现的复兴,此后就连续不断遭受阿拉伯人、拉丁人、塞尔柱人的进攻,尽管东罗马顽强地坚守了上千年之久,但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国土日益缩小,最终只剩都城君士坦丁堡一座孤城,最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克了君士坦丁堡,至此罗马帝国彻底成为历史。

3

罗马帝国覆灭的原因相当的复杂,直到今日,史学界依然未就此达成一致,总的来说,罗马帝国的覆灭与其频繁的内战、军事政变以及经济崩溃有关,至于蛮族入侵、公民沉溺享乐以及铅中毒这些,不过是附着在前两个主因上的次要原因。未能处理好军队和政权的关系,以至于军队做大,内战不断,终于耗尽了罗马的国力,使其走向灭亡。

一、军人乱政,内战频繁使罗马国力大损

罗马共和国时期,并不存在军人乱政的问题,那时的罗马实行义务兵制,由公民自备武装参加战斗,战斗结束后则回乡务农,这是一种兵农一体,基于国家荣誉而制定的军事制度。由于此时罗马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脱产军人,所以军人乱政也就无从谈起。

但是到了共和国后期,由于战争越来越频繁,使得很多军人长期无法回家,进而纷纷破产,共和国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贵族的奴隶庄园不断挤压小农的生存空间,使得罗马的大批公民成为了无产者,此时,能够自备装备的富裕农民已经不复存在,要想维持罗马军队的实力,就必须进行改革。当时的罗马将领马略进而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不要求兵源拥有财产,凡是强壮健康的公民都可当兵,而装备则由国家统一购买、统一配发。

马略的改革取消了兵源的财产限制,并且将罗马的装备制式化,军队职业化,大幅增加了战斗力,新的罗马军队很快便击败了日耳曼人,之后的凯撒、奥古斯都以及他们的继任者,都继承了募兵制,致力于建设一支专业的军队。罗马帝国的鼎盛,就是得益于这种让军队高度专业的募兵制。但是凡事都有利弊,虽然募兵制让罗马军队战无不胜,却也产生了一批脱离生产的军人和军阀,这些人依靠战功积累声望,并日渐影响朝政。

共和国末期的苏拉、凯撒就是典型的军事独裁者,他们不再依靠选举,而是依靠军事政变夺取政权,罗马由此成了一个军事独裁国家。罗马帝国建立后,军事内乱一直充斥着帝国的历史,仅仅100年间,罗马就发生了数次全国性的军事内乱,几乎没有一个王朝能稳定传过三代。到了公元2世纪,罗马依靠选贤任能的养子继承制维持了近100年的和平,这种制度通过将在军队元老院都有声望的权贵定为继承者,使得皇帝通常也是军中颇有威望的将领,从而避免了内乱。

但是五位贤帝中的最后一位马可奥勒留却打破了这一原则,将皇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康茂德在军中毫无根基,又施政无方,从而被推翻。从这时起,罗马就陷入了近300年的军事内乱中,在罗马中后期,几乎每十年就会有一场军事内乱,密集时比如3世纪危机,甚至有28位皇帝死于军事政变。就像赛维鲁皇帝对他的儿子说的:谁都可以不管,唯有军队不行。足见军队在罗马后期的势力。罗马人在内乱中杀死的自己人远多于蛮族杀死的罗马人,频繁的内战耗尽了罗马的国力,彻底摧毁了帝国的基石。

二、蛮族入侵与军队的蛮族化

罗马3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冷,北方的蛮族开始入侵罗马边境,此后的200多年,蛮族一直没有停止向南迁徙,并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刚开始,罗马军队还可以击败蛮族,守卫边疆,但是到了公元4世纪,由于一个世纪以来的频繁战乱、经济崩溃和人口锐减,罗马军队已经无力应对蛮族入侵,而频繁的军事内乱也让罗马皇帝对罗马人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后期的皇帝们,如君士坦丁大帝,纷纷任命日耳曼蛮族作为自己的贴身卫队,日耳曼人虽然野蛮,但是他们更加忠于皇帝,只要皇帝付足薪水,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为皇帝而战。

这种任命蛮族的趋势越来越成为主流,随着与罗马社会的接触增多,很多日耳曼人都被罗马化了,他们为自己的罗马身份而自豪,并愿意为罗马而战。罗马后期,尤其是1西罗马,几乎完全依靠这些归附的蛮族进行维持。比如西罗马的两位大将:斯提里科和埃提乌斯,他们都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但实际上,两人都有一半日耳曼血统,两人的日耳曼身份往往使得他们可以招募蛮族部落为帝国而战。

现在很多人将蛮族入侵作为罗马主要的灭亡原因,但实际上,大部分入侵罗马的蛮族仰慕罗马文化,并愿意为罗马而战,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仅不愿意摧毁罗马,反而愿意去维持他。西罗马的覆灭,更多是源于其统治的失败和经济的彻底崩溃,公元476年的奥多亚可仅仅是不愿意在扮演罗马人,维持这个形同虚设的帝国罢了。

至于匈人,直到公元4世纪末才进入欧洲,而此时欧洲的蛮族入侵已经持续了接近200年,因此,匈人并不是导致蛮族入侵的主因,实际上,匈人自己也是气候变冷被迫南迁的。

三、经济崩溃、瘟疫横行与西罗马的崩溃

频繁的军事内乱和蛮族入侵使得罗马很多省份生灵涂炭,这在西罗马尤其如此,东罗马可以依靠君士坦丁堡天险抵挡大部分蛮族,而西罗马却近乎无险可守。

到了公元4世纪末,西罗马已经是经济凋敝,人口锐减,由于基本的治安都无法保障,横跨整个帝国的贸易网络近乎绝迹,依赖贸易的城市也迅速衰落。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不断逃到大贵族的庄园,寻求庇护,他们通过出卖自己部分的人身自由换取大贵族的保护,中世纪初见端倪的农奴制已经显现。

虽然很多人习惯将476年定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但实际上,远在这之前,西罗马已经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罗马的繁荣离不开贸易和城市经济,这些支柱早已在西罗马灭亡的100多年前销声匿迹。

频繁的战乱导致经济凋敝,经济凋敝导致政府财政困难,无力支付军饷,无力支付军饷,军队就不断叛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这种情况下,西罗马的灭亡已是一种必然,此时的西罗马,与中国的两晋南北朝极为相像,都是一个饱经战乱和民族仇杀、经济凋敝、瘟疫横行的黑暗时代。

唯一的区别也许只是,隋朝重新统一了天下,而东罗马再也没有收复西罗马。

4

罗马帝国的衰亡并非是由外部因素所造成,而是由其内部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造成的,

即经济因素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源。

经济上,古罗马帝国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源于自共和国时期便开始的不断的对外扩张所导致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古罗马共和国时,以城市为依托,但其经济性质并不是商品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到了帝国初期,庄园经济继续发展。当这种庄园经济开始成为罗马帝国的主导经济形态时,罗马帝国不论是扩张还是不扩张,都无法阻止其经济形态的这种转变。

政治上,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政治制度最明显的政治缺陷是缺乏明确的继承法,因此在帝王的继承上就出现了很多的纠纷和矛盾,此外,帝国时期,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再也不能给民众提供参与政治的机会,共和国下的积极的公民变成了帝制下的臣民,人们对国家开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对国家稳固必要的忠诚开始削弱。罗马政治上的动乱却加快了帝国政治体制的衰亡的步伐。

文化上,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种族被纳入了帝国,很多外来种族被授予了公民权,和罗马人开始混杂在一起,这种状况对罗马的的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取决于种族的特性,罗马文明就是以种族为基础的,而由于帝国的扩张,罗马人和外来种族开始频繁地相互渗透,罗马人淹没在了为数众多的外来臣民之中,罗马人的血统变得越来越不纯洁,不同种族互相通婚和血统的混杂遍及各个行省。在这些血统混杂的地方,稳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都失去了。罗马公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不再有一种共同的共和精神和爱国精神。精神的堕落和文化的分裂使罗马再也没有了高尚团结的人民。

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种体制性衰亡,这种衰亡不是某个帝国统治者的灭亡,而是这种帝国统治体系本身的灭亡。美国学者马文·佩里认为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它并不是发生在公元476年的一个单一事件。其次,帝国仅仅是西半部灭亡,帝国的东半部则作为拜占廷帝国而幸存下来,直到15世纪中叶。因此,没有任何单一原因足以说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它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5

第一点,公元211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乱发罗马公民权,导致罗马财政崩溃,国家没钱啦,就是分裂的开始!罗马帝国有个显赫的特征就是公民权,公民权说白了就是现在你去北京买房,买车,读书什么的都不用什么入户手续,直接搭车去就行了。而卡拉卡拉皇帝说要为了人民好,就给所有罗马统治下的民众发放罗马公民权,这是好事啊,只是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就是罗马的财政开始崩溃了。罗马的财政收入,一个是有公民权的人交税,另一个就是各个地方和省份向中央交税。公民权的税收分为遗产税和奴隶解放税,按照规定,遗产交给留给亲人是不用交税,给别人才要交税。奴隶解放税就是家里有个奴隶,你想还奴隶自由身就要交税。说白了就是你遗产交给亲人,不放走奴隶就不用交税了嘛,其实罗马就是想有公民权的人多做善事交税,交这个税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做罗马的官员,因此以前有公民权的人都是贵族官员,土豪乡绅有钱人,他们不缺钱,交完税做官多好啊,这样做就巩固了罗马统治阶层啊!现在所有的人都有公民权,就意味着大家不用交税了,以前各个地方和省份交的税就不算数了,大家都不用交税了,至于做善事可以有做官,谁不在乎,保证自己的财富才是最重要的。这个结果就导致罗马财政大部分的钱收不到,国家没钱了还怎么治理国家啊,你想再收回公民权就太晚了,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乱发公民权导致罗马各个地方不用交税,把钱省下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从此罗马帝国内部分裂,各个势力争斗不断,此后罗马帝国还分裂成了东西罗马两个帝国,罗马皇帝经常被军队干掉,因为军队是吃钱大户啊,罗马没钱了,军队还不动乱嘛,就拿皇帝出气嘛!乱发公民权是罗马衰落的开始。

第二点,就是后期的罗马帝国着重培养的基督教发展壮大,神权压过了皇权,导致罗马帝国的权威不复存在了!罗马帝国后期出现了一个皇帝叫君士坦丁皇帝,他看到内乱不断的罗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思想控制,就像中国的儒家思想治理中国一样。大家都吃斋念佛念经,谁还有心思动乱嘛!精神安静了,国家就稳定了,思想决定行动嘛!所以君士坦丁大帝就大力培养耶稣的基督教,让每个罗马人都信上帝。只是没想到请神容易送神难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刚开始还是收到成果的,大家都信上帝,思想稳定嘛,只是基督教有个规定,只要你信上帝,你的一切都要交给上帝,你的身体心灵都是属于上帝的,基督教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后来基督教发展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神权压过了皇权,教皇可以随便指责罗马皇帝,罗马皇帝做错了事,教皇要你道歉认错,皇帝也服输认错。罗马皇帝都没有权威了,和普通人一样,谁还服你,让你统治啊,都对罗马帝国没有认同感,反正有上帝就够了,因此罗马帝国基督教的兴起让罗马帝国失去了权威,统治就不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去救,罗马帝国不重要,有上帝就够了!

第三点,就是罗马帝国一直保持着奴隶制度,而奴隶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阻碍了帝国的经济发展,奴隶的反抗让罗马大大消耗自己的精力,走向灭亡就是必然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斯巴达克斯起义,就是因为罗马残酷的奴隶制度,让受压迫的奴隶奋起反抗。在罗马帝国的后期,奴隶的反抗运动连绵不绝,罗马帝国就在镇压奴隶起义中一步步消耗自己的精力,曾经强大的罗马帝国不复存在,成了摇摇欲坠的破楼了,只剩下最后一击。而这最后一击就是日耳曼人给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攻击下,抵挡不住最终灭亡啦!这就宣示了曾经的罗马帝国烟消云散了!

6

关注一下小编,我来做回答。罗马帝国的覆灭是一种长期历史进程导致的多种原因。

首先谈论政体:早期罗马是由“共和国”组成的民主政体,但是由于长期军事扩张造成政治压不住“军权”的情况。于是就出现了“三巨头”军事三足鼎力的局面,当有一方巨头倒下时(克苏拉),另外两支巨头凯撒与庞贝之间爆发了罗马内部的内战,最后凯撒获胜建立起了“独裁”政体。



罗马早期民主的共和国制度早就形同虚设了,凯撒遇刺后屋大维建立帝制,罗马由共和国演变成为了帝国。既然是帝国就要有人继承,继承人多就会导致分裂,终于,在公园前(346-395)皇帝狄奥多西逝世把国土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导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大阵营。帝国分裂也导致了政治与军事的分裂,为日后灭亡埋下了祸根!



其次,腐败。腐败总是一切内部祸害最大的根源,罗马帝国军事和行政双双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政权的失控,因为它已经被各个阶层的行政和军事人员的私人利益所干扰、架空、肢解。这种腐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侵蚀长达上百年。这是一幅令人恐怖的画卷,展现了一个伟大的文明和国家、一个经过数百年艰苦奋斗才获得的政治文化构造体,是如何被严重地、无可挽回地破坏的。


鼎盛时期的罗马

再次,外族入侵。第五世纪期间,罗马曾经被蛮族多次入侵洗掠,领土与行省大部分丢失,而在西方的帝国最先灭亡。意大利则不断地被入侵和蹂躏。在476年,最后一个合法的罗马皇帝被杀,意大利和过去的罗马帝国则被日耳曼的部落占领。


东罗马帝国领土

东罗马帝国情况稍好,虽然丧失了大部份巴尔干半岛土地,但仍然能够在游牧蛮族攻击君士坦丁堡之前,就将其引开并高价贿赂他们,坚强了挺至中世纪。但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最终被崛起的苏丹奥斯曼帝国所消灭!



总体来说罗马帝国覆灭就是:政治体制分化,腐败,国家分裂,外族入侵,其他势力强势崛起等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7

人命天定。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更是由人来治理的,因此,国运亦天定。

以史鉴今,读古罗马历史,尤其是在罗马共和末期,由于元老院的腐化,使得罗马社会逐渐外强中干,暗流涌动的时候,以凯撒为源头,以屋大维等一干有才华的大人物为接续,废除共和制度,创建罗马帝制,构筑了罗马中兴五百年的历史过程中,那错综复杂的继承人地位之争,令人感悟颇深。

由于凯撒、屋大维等罗马皇帝的光辉事迹广为传颂,本文将不再赘述这些皇帝们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的事情了,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即在罗马帝制下,皇帝继承人的确定过程这一维度,来重新梳理那段历史,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当一个国家要强盛的时候,明君总是会排除万难君临天下;而当一个国家要衰落时,昏君似乎挡都挡不住要出来败坏国家。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左右这一切的发生呢?从这段有趣的历史中,我只能再次坚定我对国运的信仰---一切都是国运使然!

凯撒可以算是罗马帝制时期第0代皇帝吧,开国元勋。但凯撒是个千年一遇的明君,知道国家的治理只能交给能人,而不能任人唯亲,因此,在他遇刺前所立的遗嘱中,他选择了姐姐的儿子、年仅18岁的屋大维为养子(就是继承人的意思),而他自己与埃及艳后克丽奥佩脱拉所生的亲生儿子小凯撒,在遗嘱中却只字未提。

伟人就是伟人,无论是任人唯贤的气度,还是慧眼识英雄的洞察力(屋大维当时就是个毛孩子,但凯撒却深刻的观察到他的无限潜力),都是无人能及的,我们只有膜拜的份了。

第0代到第1代,就是这样以伟人的英明而进行的任人唯贤的传承。

屋大维继承后,果然不负凯撒期望,不仅很快就干掉了杀父凶手布鲁图斯一干人等,更是展现出超高的政治智慧,在凯撒助手安东尼(因未能成为继承人而嫉妒屋大维)和元老院(因与恺撒政治理念相左而憎恨屋大维)两大势力间精巧腾挪,最后杀了安东尼,降服了元老院,彻底实现了凯撒的遗志,建立了帝制罗马,他自己也被尊称为奥古斯都。

可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屋大维就没有凯撒那么开明了,他只有一个标准---必须是自己的嫡亲才能继承。这是要搞东方帝国的血缘继承的封闭式帝制啊,假设当时屋大维的想法达成,可以预见,按照富不过三代的铁律,帝制罗马哪里还有五百年辉煌,能有一百五十年存续就不错了。

但罗马帝国国运升腾,在屋大维时代才刚刚开始,怎能因屋大维一己之私而毁于一旦呢?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贵为皇帝,屋大维也无法逃脱国运的牵引,在百般折腾后,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将皇位传给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第2代皇帝提比略,再次完成了一个任人唯贤的传承,而不是任人唯亲。

这段继承人争夺的过程可谓精彩纷呈,我们细细道来。

屋大维治理国家可谓顺风顺水,但在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却伤透了脑筋。虽然接了两次婚,但仅育有一女茱莉亚(古罗马的皇帝可真是好人典范,身为皇帝,不但没有三宫六院,而且对爱妻利维亚珍爱一生,宁可断后也不离婚不续弦,可敬可敬)。

在当时的罗马环境下,直接传位给女儿难度实在太大,于是,屋大维就开始在孙子辈上下功夫了。

先是让女儿像个生娃机器一样不停的改嫁,茱莉亚与第一任丈夫没有孩子,屋大维就命令女儿离婚,同时命令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忠诚老臣阿古利巴也离婚,然后把女儿嫁给他,生了三男二女(一个是遗腹子),这下可把屋大维给乐坏了,直接任两个孙子盖乌斯.凯撒和卢基乌斯.凯撒为养子(这就是继承人啦)。

而且,老谋深算的屋大维知道自己死后,两个孙子年龄还小,无法直接上位,就打算死后让阿古利巴来担任过渡期的皇帝(是不是联想到李光耀选了吴作栋来担任看守内阁,等李显龙成熟后再传承帝位的套路?),这样,自己的两个孙子之一就能稳稳的继承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阿古利巴虽然平日里身体健硕,比屋大维健康多了(行伍出身吗,如果屋大维是刘备,阿古利巴那就是关羽),但谁成想阿古利巴却早早撒手人寰了。

这下屋大维慌了,赶紧又强令自己老婆带来的拖油瓶提比略离婚,再把女儿嫁给提比略,希望提比略能给自己再生一两个孙子,这样,就能把提比略当过渡,然后把位子传给孙子了。可是,提比略性格刚毅,对前妻情深意切,离婚后一直郁郁寡欢,一直没能与屋大维的女儿生出子嗣,后来,由于在征服日耳曼问题上的政治理念也与屋大维冲突,因此,提比略选择了自我流放---到一个小岛子上过隐居生活去了。

屋大维这个气啊,要不是看在自己老婆的份上,屋大维杀了提比略的心都有。

看来这条路也走不通了,得继续想招。

公元前5年, 58岁的奥古斯都似乎真的有些着急了。这一年,他的长( 外)孙盖乌斯· 恺撒15岁。没了“ 中继接班人”(提比略)的奥古斯都,明目张胆地向元老院提出要求,给予盖乌斯“ 预备执政官” 的 职位,确保他在5年后就任执政官一职(第二个外孙也有同样的安排)。说白了,这就是越级提拔吗,连党还没入呢,就准备提拔成ZZJ委员了,屋大维这回是真急了,连组织纪律和政治规矩都不要了。

只可惜,这两个孙子不光能力平平,命数也不好,老二18岁就病死,老大盖乌斯22岁在军事失利后意志消沉,郁郁寡欢而死。(最小的孙子阿格里帕虽然没死,但性格暴戾,被屋大维亲手流放孤岛,流放地与后世拿破仑的流放地是同一个岛子)。

这下屋大维彻底绝望了,只好选择自己很不待见,但公认的最有能力的提比略为养子,正式确立了提比略的继承人地位。(提比略是屋大维第二任妻子带过来的儿子,按道理,屋大维爱屋及乌,应该是也很喜欢提比略的,但提比略性格太倔强,政治理念也不尽相同,因此,两人关系越来越差)

一生执著于血脉相承的奥古斯都,最终选定的继承人竟然和他毫无血缘关系,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但家门不幸,确是国之大幸,如果屋大维任人唯亲的愿望得以达成,那古罗马帝国的前途将大概率暗淡。

第1代到第2代,屋大维不情愿的任人唯贤,只能用国运来解释了吧。

提比略即位后,凭借着冷峻的政治素养,把凯撒构想,屋大维开创的帝制罗马的各项基础全部夯实,虽然在民众中的口碑一般,但对国家的贡献不容抹杀。

但提比略的继承人选拔方面,也同样一波三折。

屋大维虽然很不情愿的将位子传给了提比略,但毕竟无法死心,于是还留了一手---^0^指定。

自己的亲外孙全军覆没了,就瞄准自己姐姐的外孙子了,这就是日耳曼尼库斯。屋大维在认提比略为养子的同时,强令提比略同时认日耳曼尼库斯为养子(人家提比略有亲儿子呀,奥古斯都也有点忒强势了吧),这样还不放心,还把自己硕果仅存的小外孙女嫁给日耳曼尼库斯,双保险,向世人昭示隔代继承的决心。

提比略一时只有忍了,但他才不是个逆来顺受的主呢,宫斗也就由此展开了。

先是不能让日耳曼尼库斯出政绩,提比略也是绞尽脑汁,其实,围绕政绩的斗争,在屋大维死前就开始了:为了培养姐姐的外孙,屋大维就安排日耳曼尼库斯随军事大师提比略出征日耳曼,准备开疆拓土,在古罗马,开疆拓土是最大的政绩,庞培平定地中海东部,凯撒降服高卢,都成了罗马人心中的英雄,因此,如果能征服日耳曼,那可是大大的政绩。

战斗在焦灼初期,屋大维让提比略当统帅,可是,当战事日见顺利时,却把提比略召回罗马,想把功劳落在日耳曼尼库斯身上;屋大维一死,提比略即位,也把日耳曼尼库斯召回,在胜利在望之际,主动撤回莱茵河一线,就位不想让日耳曼尼库斯获得政绩(罗马也由此失去了征服日耳曼的机会,为几百年后被日耳曼民族吞噬埋下了恶因)。

然后提比略又把日耳曼尼库斯派到东方任总司令,但同时又派了个叔叔辈的元老院议员任叙利亚行省总督,处处掣肘,最后还下毒毒死了日耳曼尼库斯(没有实据,但日耳曼尼库斯一派坚信,也成为日后政治斗争的主线);

日耳曼尼库斯死后不久,提比略在摆平了民愤之后,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准备改朝换面,但天不遂愿,自己的儿子也莫名其妙的早忘了。

而与此同时,提比略一派与日耳曼尼库斯一派的斗争也开始白热化,仅从皇帝尴尬的家庭晚餐场景就能窥豹一斑:祖母(屋大维的老婆,皇帝的亲妈),皇帝提比略,养子媳妇(屋大维的亲外孙女),饭桌上横眉冷对,一言不和就准备掀桌子,你说这皇族的家庭晚宴也不好吃啊。老祖母只好和稀泥,两边打压安抚。老祖母一死,两边的战火再也掩饰不住了。

提比略先发制人,搞了一场小型文革,先是大力拔擢自己的禁卫军头子,以他为打手,开始了对养子媳妇一派的残酷打压,结果儿媳妇以及日耳曼尼库斯的的大儿子,二儿子先后被流放,后被陆续迫害致死。这是要对奥古斯都一族斩草除根啊!

这下连一向逆来顺受的政治花瓶元老院的议员们都看不下去了,虽然不敢直接顶撞皇帝,但私下里却找了个望族把日耳曼尼库斯的最小的儿子卡里古拉保护了起来。

罗马的老百姓也怒了,我们伟大的奥古斯都主席深受人民爱戴,你丫这么搞是不是太过分了,于是抗议,游行,民怨沸腾。

提比略一看再搞下去要激起民乱了,于是刀锋一转,来了个兔死狗烹,把屎盆子都扣到了自己提拔的副统帅身上,还给他扣了个密谋造反的罪名,把他给诛杀了。

折腾了一顿,提比略也已是垂垂老矣,他在元老院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已经一落千丈了。

这时候,选择接班人,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选择自己的血亲了,于是来了一个揉沙子策略:宣布将皇位同时传给日耳曼尼库斯那个最小的儿子和自己的亲孙子两人。

可是,提比略一死,元老院立即拥立卡里古拉为皇帝,把提比略的亲孙子忘到九霄云外了(几个月后就被杀)。

第二代到第三代的传承,两大政治集团两败俱伤,屋大维惨胜,跟自己还有些血缘关系的姐姐的曾外孙继承了皇位。

谁成想卡里古拉纯是个好大喜功,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上任不到三年,就把上两代励精图治积攒下来的财政盈余花光,然后就开始巧立名目搜刮民财,元老院和老百姓都开始抱怨连连。

这时,冥冥中的国运又出手了,竟然是皇帝的两个亲信,禁卫军的两个大队长,替天行道,刺杀了年轻的昏君,拥立皇帝的叔叔,50岁的克劳狄斯上位。看到新君上位后,两位勇士平静的走向刑场,简直就是义勇军嘛!(当然,这也开启了古罗马政治中的禁卫军干政的先例,只不过先烈是替天行道,后来者是为自己谋私利罢了)

至此,屋大维想让朱利斯家族垄断帝位的梦想彻底断送了,因为克劳狄斯虽然有一点屋大维的血统,但却是克劳狄斯家族的后羿,自此,皇族从朱利斯家族易手。

克劳狄斯算是个勤勉的皇帝,把罗马帝国又带回了正轨。

按道理,没有其他势力再跟他的亲儿子争继承权了吧,谁成想,老天爷看到罗马国运未尽,就是不答应血亲继承一事。克劳狄斯命里注定跟老婆犯冲,第一任老婆在后院大肆给皇帝戴绿帽,最后被皇帝的下人处死;第二任老婆更是美面蛇蝎,先是逼迫皇帝立自己带来的拖油瓶儿子,就是后来那个著名暴君尼禄为继承人,然后又毒杀老皇帝,让儿子提前上位,自己当起了皇太后,当然,她也被儿子毒杀,算是报应吧。

尼禄开始,凯撒、屋大维开创的罗马帝制走向中间调整期,度过了黑暗混乱的几十年,但是,这期间罗马帝国一扫共和末期的政治腐朽,开疆拓土,把地中海变成内湖,的确是罗马的高速成长期。更为关键的是,每一任皇帝都想血亲继承,但都天不遂人愿,最终形成了不成文的“养子继承制”,即挑选元老院、老百姓和军方都认可的能人为养子,皇帝死后即位的制度,为罗马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绝不是这些皇帝的本意,是天意。

而正是这一制度,才选拔出了后来的五贤帝(甚至有出自西班牙、高卢行省的皇帝),让罗马帝国再度辉煌!

读完这段历史,深深感到国运不可违,形势比人强啊!国之将盛,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国之将衰,也同样无可奈何花落去。

PS:顺便多扯一些,到底哪种制度更优越,其实无法定论:

MZ制度自我纠错能力强,但最终走向“多数人暴政”,古希腊MZ的衰败已经证明(勒庞在《乌合之众》里的论述已经足够精彩了,我这里就不再画蛇添足了);

寡头共和制度,就像古罗马共和和今天的美国(披着MZ外衣的)共和制度,国家命运由百十个家族选出五六百人组成元老院来把持,在创业初期还是很好的,罗马共和在汉尼拔战争期间展示出来的强大的组织能力和韧性,以及美国建国初期100年的共和精英们带领老百姓共同创业的伟大成就,都显示了寡头共和的制度优势。但还是那句话,物壮则老,共和制度必然最终沦为成贵族剥削百姓的工具,贫富分化的持续恶化,最终导致共和难以为继。罗马共和就是在罗马平民日子过不下去后,强人凯撒横空出世,横扫元老院势力,逼迫贵族让利于民,恢复了阶级平衡;今日的美国,贫富分化也愈演愈烈,亿万富豪俱乐部的门槛一年比一年高,可中产阶级的薪资几十年都不再增长了,这样的社会当然无法为继。只可惜,美国没有古罗马的运气,千呼万唤出来的“美国版凯撒”---川普,不过是个色厉内荏,胸大无脑的妄人,这也是美国国运走衰的必然吧;

王政制度,东方的血缘封闭传承的王政当然是最差的,因为除了开国皇帝外,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后继皇帝肯定是一代不如一代,中国两千年帝制,反复死循环,就是明证。但古罗马的开放式王政,任人唯贤的养子继承制,却大大减缓了帝国衰败的速度,而且,雄才大略的皇帝时不时就能出那么一个,中兴上一阵子(突然想到,好像这种制度当今在哪里也看到过,......)。当然,最终也逃不脱物壮则老的必然规律。

所以,制度无所谓优劣,只有适合不适合,与大的历史趋势和国运相比,制度只是成败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吧。现在国内公知们叫嚣着无MZ则无未来,简直是太可笑,太肤浅了。没有什么制度能拯救哪个国家,盲目追求MZ就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扯犊子一点,国家甭管用什么制度,最后还不是靠国运,奥斯曼帝国这种上台就杀光自己兄弟,然后靠苏丹一个人在后宫当种马的奇葩制度楞是出了十代雄主,除了个服字真是无话可说。

美国的MZ制度被吹得神乎其神,但演变不到200年,就变成了权贵集团的政治工具,民主、共和两党成了既得利益集团手中的那枚硬币的两面,谁上台都一样,为了同一个主子服务。

退一步说,美国MZ蜕变成寡头共和,只要能持续繁荣,也行。但当国运走衰后,硬是选不出个雄才大略的领导人,先是弱智总统小布什八年,然后是弱势总统奥巴马八年,现在是疯子床破估计只有四年,但二十年时间,已经足矣把美国拉下神坛了。

如果说历史有什么规律,我觉得可能勉强能总结两条吧: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葡萄牙、西班牙因为被排挤在地中海贸易圈之外无法分享亚欧贸易一杯羹,所以奋起大航海而率先称霸全球,但崛起后躺在美洲的金矿上吃喝玩乐而错过了工业革命后衰败;英国因偏居外岛而励精图治,率先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崛起,但称霸全球后躺在殖民地贸易的金矿上睡大觉而错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被美国掀翻在地;中国帝制2000年太稳定,太强大、太舒服,就陶醉在先进文官制度创造的农耕文明金矿上睡大觉,彻底错过了工业文明,必然挨揍。小到企业,也是一样,索尼陶醉在特丽珑显像管技术的伟大成就上睡大觉,错过了液晶平板电视的革命而被三星超越;Nokia陶醉在功能机的霸主地位而错过了智能机的革命,被苹果爆菊;柯达沉醉于胶卷业务的垄断性成功而无视数码摄像的机遇,最终落得破产的惨境。

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论国家、企业和个人,都要把忧患意识摆在最前头,否则就必然被规律惩罚。

二、物极必反、物壮则老

没有永远的日不落帝国,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吧。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中华帝国已经沉沦了150多年了,霉运也许走到头了,国运昌隆应该可期了吧。

回放历史,发现罗马国运的拐点恰恰与血亲继承的正式确立重合:哲学家皇帝奥勒留任内正式确立了血亲继承制,将皇位传给了亲生儿子康茂德,而不幸的是,这个儿子还真就成了纨绔子弟,历史上著名的昏君,而古罗马帝国的衰败也就是从他任内开始发端。

这也许是个巧合,但也可能就是天网恢恢,冥冥中注定吧。

很多历史学家批评哲学家皇帝奥勒留明明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不行,还坚持要传位给他,导致罗马帝国的衰败,空有五贤帝之一的名头,却没有前四位贤帝的禅让精神。

但是,我更同意盐野七生女士的说法,哲学家皇帝其实也是别无选择:为了防止帝国分裂,只有传给亲生儿子,他别无选择。试想传给其他人,无论那个人多么贤能,只要执掌帝国,就不可能不得罪人,这样,那些政敌就会聚拢在皇帝的亲儿子身边形成潜在对抗政治集团,两大政治集团的对立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其实也就不难预测了,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内战将成为必然。这也是为什么最终西方封建王朝也跟随东方走向了血缘继承道路的根本原因。

但为什么之前的皇帝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用任人唯贤的“养子继承制”,不但没有引发帝国分裂,反而创造了一个多世纪的被誉为“人类最美好的时光”的五贤帝时代呢?

答案令人哭笑不得:因为五贤帝的前四个,都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或早夭)。因此,任人唯贤的养子就是众望所归(没有足以与他抗衡的政治人物)。试想,他们当中任何一位有亲生儿子可以继承的话,他都将面临与哲学家皇帝一样的艰难抉择,最终,应该还是权衡利弊,传位给亲儿子吧。(要知道,哲学家皇帝可是五贤帝的最后一位,而且是个哲学家,他可不是个自私自利,只想血亲继承的小心眼,更多的还是在考虑帝国的安全与延续)。

这样推敲下来,倒是古罗马的一夫一妻制帮助罗马帝国大大延长了寿命,如果从凯撒公元前100年左右开始改造罗马共和国算起,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前后竟然接近600年,这个寿命可是大大超过了中华帝国历朝历代的寿命,宋朝达到鼎盛,才维持了319年,大多数朝代在200年以内就玩完了(商、周的寿命很长,但那是奴隶制和分封制,不是帝制,不能类比),其根本的原因,是东方帝国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不可能没有儿子,因此,必然一上来就是血亲继承,然后就开始走向颓势。而古罗马帝国从凯撒起,一直到哲学家皇帝奥勒留的公元180年,接近300年的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血亲继承,而是被迫采用任人唯贤的“养子继承制”,这就大大减少了开始衰败的概率,如果不是这样,自凯撒起就传位给亲儿子的话,古罗马帝国也就300年就over了,跟中国历朝的总体规律相一致了。

帝国寿命因皇帝无法得子而延长,与其说是历史的吊诡,不如说是国运使然吧。

延伸思考一下,以前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西方各国能出那么多女王,还以为是西方人的思维就是开放,女人的权利就是高一截呢,现在突然想明白了:古罗马帝国覆灭后,基督教统治欧洲,更加强化了一夫一妻制,再加上当时的卫生条件,孩子多有夭折,因此,皇室生不出那么多儿子来继承啊,为了维系血亲继承的正统,只好在性别上妥协,儿子没有,传给闺女也行啊,一夫一妻制才是众多女王诞生的本质原因啊。

所以说,不是咱中国女人差一截啊,就是皇帝他永远不缺儿子啊(儿子多到不仅女儿对继承权想都别想,儿子本身还要分出个嫡出庶出,这是要让西方的王公们羡慕死吗?),于是,公主就只能靠边站了。

唯有武则天不信邪,逆袭成功,但武则天也很纠结啊,自己的皇位是传给儿子呢?还是传给女儿呢?如果传给儿子,不是又把江山还给李家了吗?如果传给女儿,那自己只要一死,李家必然揭竿而起,李家武家必然内战,自己的女儿可没有那么强悍,恐怕会被满门抄斩啊,所以,权衡利弊,还是还政给李家吧,武则天也就成了千古一帝的绝唱。

东西方帝国最终殊途同归,走上了血亲继承的封闭体系,但由于中华帝国除了少数时段一片散沙外,一直是大一统,因此,就只能不断进行改朝换代的死循环原地踏步之路,封闭的思想,独裁的政体,是不可能容忍科学的发展的;而西方则大不同,古罗马的大一统崩溃后,立即就陷入一片散沙,到今天还是没法实现大一统,但凡事有弊就有利,虽然一片散沙的局面让欧洲陷入长达1000年的黑暗的中世纪(那时候,唐宋才是世界霸主啊),但恰恰也是一片散沙,欧洲各国的国王才能“生于忧患”,相互之间永无休止的战争,不断的刺激着武器的更新迭代,军备竞赛又拉动科技竞赛,最后直接催生出大航海和工业革命,欧洲由此彻底崛起,统治全球500年。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帝国大一统局面下,统治阶级过于安逸,让我们错失了大航海,错失了工业革命,自宋朝触顶崩溃后,到今天已经沉沦了1000年了,足以类比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了。

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国运是否已经在抗日战争时期彻底触底,开启了新的上升周期呢?我们只能等待历史自己来讲述未来了。

8

公元1-2世纪,是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它成为雄踞于地中海一带不可一世的大帝国。其灭亡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罗马的奴隶主贵族的穷奢极欲,几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公元106年,图拉真皇帝为纪念他在达西亚的胜利,连续举行了123天的节日庆典;一个大官僚为儿子举行游艺庆典,7天就花了2000磅金子;帝国宫廷内的奢侈腐化更是有恃无恐,仅御用的美容师就多达数百人。



第二、罗马帝国的农业大幅度衰落,政局动荡,统治者的争权夺利斗争愈演愈烈,各项制度朝立夕废成了家常便饭。到公元3世纪,帝国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至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的经济和政治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在公元235年以后的短短50年中,,竞换了10个皇帝。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没落已呈现无可挽回之势。




第三、外族的入侵和国内起义。正在罗马帝国陷人一片混乱之际,新的危机又出现了:居住在多瑙河、莱茵河一带的“蛮族”耳曼人各部落,以及来自伏尔加河的匈奴人纷纷进人罗马帝国境内。他们和罗马帝国的起义者联合起来,占领罗马的港口,断绝罗马城内的粮食供应,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击着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庞大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庞大帝国的统治。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年仅6岁的未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鲁被废黜。罗马,这个曾经称霸地中海历时12个世纪的奴隶制大帝国,终于在奴隶起义和外族人侵的双重打击下轰然倒塌。欧洲的古典奴隶制由此而终结,西欧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封建制历史时期。


9


提起罗马帝国,大家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作为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而被中外孰知。

罗马帝国早期只是一个意大利半岛希腊移民建造的一个城邦国家,名字叫罗马城,其早期的统治范围十分有限。大家都知道,早期的世界上除了东方的华夏文明,欧洲同时期最发达的文明就是希腊文明了。而作为希腊移民的罗马人,自然就比意大利半岛周边的土著要更文明的多,所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对周边土著的征伐,罗马的统治范围就渐渐扩大。早期的罗马是共和国,政权由元老院共同统治,而后期经过王政时代,帝国时代,东西罗马分治时代,直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占,罗马正式灭亡。


对于罗马的灭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西罗马:

①军队模式的改变。早期的罗马军团,四处征战,仅仅靠几万人就征服了大量的领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早期的罗马实行全民皆兵制度,罗马公民都要在军队服务几十年,而他们的铠甲和刀剑都是自己购买,随着罗马人越来越富裕,所以罗马人对自己的生命也很看重。铠甲都是自己出资购买,谁也不希望自己因为铠甲质量差而送命,所以铠甲都置办最好的。但是西罗马末期的罗马,由于领土广大,大量使用雇佣兵,罗马人自己已经不再参军,而是雇佣蛮族雇佣兵和职业军人,并且铠甲武器集中配备,由于后期罗马帝国腐败严重,导致武器铠甲质量较差,据出土西罗马铠甲可以看出,西罗马末期的铠甲甚至不如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铠甲质量好,铠甲的甲片变薄,变形严重。

②蛮族大迁徙。西罗马末期,席卷欧洲的蛮族大迁徙开始了。早期的罗马帝国境内,各蛮族本身就对罗马人充满仇恨,罗马人对待蛮族不把他们看做罗马公民,而是极尽剥削压迫之能事。结果导致蛮族起义不断。早期的罗马帝国还能应付这种起义,而后来,由于蛮族渐渐的学会了罗马人的作战方式,并且从罗马人那里学来了先进的武器铠甲制造技术,所以蛮族渐渐的也变得文明了。西罗马末年,从中亚来的匈奴人席卷了欧洲大陆,匈奴人是游牧民族,骑马射箭技术高超,很快便把罗马边境的哥特人打败,哥特人为了逃命纷纷向罗马境内逃窜,这造成了罗马灭亡的隐患。后来汪达尔人竟然派兵攻击了不落之城罗马城,罗马最后灭亡于蛮族之手。

③供水系统。据民间野史记载,罗马的灭亡和其供水系统有关。罗马城包括一些大的罗马城市的供水管路都是实用的铅管,因为铅便于加工,人们认为铅可以延年益寿,罗马人吃饭甚至也使用铅做的酒杯,饭碗,但是铅会造成生育困难,导致婴儿夭折等一系列害处,据罗马史记载,罗马城在西罗马帝国末期,确实出生的人数越来越少,特别是罗马人,数量越来越少,这造成罗马后继无人,也是灭亡原因之一。

④昏庸的帝王。罗马的末代皇帝昏庸无耻。当时的罗马,受到匈奴的攻击,西罗马最后一个能打仗的猛将埃提乌斯联合了汪达尔人,哥特人等蛮族,终于打败了上帝之鞭匈奴首领阿提拉。埃提乌斯回到罗马城,受到了罗马人的欢迎和称赞,其为人正义,富有才能,受到罗马人民的爱戴。后来埃提乌斯多次打败匈奴人,汪达尔人,等蛮族,阻止了他们的入侵,一度有复兴罗马帝国的希望。但是西罗马昏君瓦伦提尼安害怕埃提乌斯会夺取帝位,便谋杀了埃提乌斯,但是这无异于自断臂膀。后来当蛮族入侵时,再也没有将军可以去镇压蛮族了,罗马城被攻陷,又过了几年,整个西罗马帝国被大大小小的蛮族瓜分,西罗马灭亡。


东罗马:

关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一样遭受着蛮族的入侵,而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相比西罗马要开明多了,东罗马的能打仗的将军也比西罗马多,并且由于东罗马位于东边,相对远离各欧洲蛮族,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甚至一度收复了被蛮族占领的罗马城和老家意大利半岛,君士坦丁大帝全盛时期大部分恢复了罗马帝国的疆域,但是其继任者表现平平,导致东罗马帝国也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后来东罗马帝国作为十字军的前锋同穆斯林作战,但是由于西方盟友的退出,导致后来东罗马帝国的领土渐渐被新兴的穆斯林国家占领,等到君士坦丁十一世统治时期,其领土已经分割成不相连的几部分,连首都君士坦丁堡都被奥斯曼土耳其包围,而帝国其他地区的增援和西方盟友的增援又过不来,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包围了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最后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亲自参加战斗但是由于补给被切断也无力回天,君士坦丁堡被攻陷,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虽然当时的东罗马帝国还有其他小部分不相连的领土,但是他们看到皇帝都战死了,首都也被攻陷了,干脆自立,或者加入了其他王国,罗马帝国彻底灭亡。欧洲历史上很多公国都是罗马的领土独立而来的。

10

我们都知道,曾经的古罗马帝国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灭国了。

其实,在我看来,古罗马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成熟的帝制以及军团制度。

随着罗马共和国的逐渐瓦解,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的政体也由共和制转为专制的制度。统治者开始掌握一切的权力,公民开始丧失掉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由此带来了政府的腐败以及公民意识的淡化。

在以前,很多的罗马人都比较自豪自己身为罗马人,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认为它们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可以参与到政治当中,可以去监督政府官员,可以获得法律的保护等等。

但是在后期,腐败加剧,国家俨然已经成为了君主以及官僚们的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不再受到保护。公民开始和国家开始对立起来,这样的统治在当时的罗马显然不能够长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